永雄車體鍍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車輛工程系所 張金龍所指導 林永欽的 應用田口方法探討光纖雷射對色彩雕刻製程之最佳化參數分析 (2012),提出永雄車體鍍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光纖雷射、色彩雕刻、光斑重疊率、田口方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車輛工程系所 張金龍所指導 陳冠宇的 應用田口法於輕量化車體之鋁合金與鍍鋅鋼板TIG搭接製程分析 (2011),提出因為有 TIG銲接、異種金屬銲接、鋁合金、鍍鋅鋼的重點而找出了 永雄車體鍍膜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永雄車體鍍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田口方法探討光纖雷射對色彩雕刻製程之最佳化參數分析

為了解決永雄車體鍍膜的問題,作者林永欽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利用YVO4光纖雷射與振鏡式掃描頭對304不鏽鋼表面進行色彩雕刻並藉由田口方法來探討最佳化製程參數。整個實驗首先設定不同的加工參數,如雷射功率、掃瞄速度、脈衝頻率、線間距及雕刻次數來進行試驗,然後並優化雕刻製程參數,而僅考慮雷射功率、水平光斑重疊率及垂直光班重疊率來進行雕刻,以期成功雕刻出規律的色彩變化。之後並應用田口方法搭配灰關聯分析,欲求得最佳化加工參數組合,希望能夠在不鏽鋼表面雕刻出既鮮豔又飽和的色彩。最後並使用光學顯微鏡和光譜儀GER1500對試片上的顏色進行色彩表面觀察及反射率分析。實驗結果顯示,設定不同的加工參數,皆會使不鏽鋼表面所吸收的雕刻能量不同,而形成不同厚度或組成的

氧化物,進而顯現出不同顏色。經過優化製程參數後,在水平重疊率83%~97%、垂直重疊率83%~97%、雷射功率5 W時,可得到規律的色彩變化。此外,在xy色度圖分析中,未最佳化參數所雕刻出紅綠藍三色的xy值平均半徑距離白色中心點(x = y = 0.333)較近,其值約為0.0494;而經過參數優化及田口方法搭配灰關聯分析後,可得到最佳化參數所雕刻出紅綠藍三色的xy值平均半徑距離白色中心點較遠,其值約為0.1072。顯見,優化後的雕刻製程參數並應用田口方法及灰關聯分析,可有效獲得較鮮明及飽和的色彩。再者,透過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出,最佳化參數因光班重疊率較高,而所雕刻出的表面較為平整,因此顏色分佈

較為均勻。最後,透過光譜儀的色彩反射率量測可得到,紅色表面測得波長段600 nm至650 nm中有65%的最高反射率,綠色表面測得波長段475 nm至525 nm中有45%的最高反射率,藍色表面測得波長段400 nm至450 nm中有65%的最高反射率。其與三原色的理論反射率值,在主波長段十分接近,但在非主波長段因有其他波長顏色摻雜及不鏽鋼表面拋光效應而造成偏高的反射率值。

應用田口法於輕量化車體之鋁合金與鍍鋅鋼板TIG搭接製程分析

為了解決永雄車體鍍膜的問題,作者陳冠宇 這樣論述:

TIG銲接鋼板在汽車工業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擁有很大的經濟效益,但在鋁與鋼的異種銲接技術上卻難有突破。由於鋁和鋼的熔點、線膨脹係數及導熱性皆相差懸殊,因此在銲接上有其困難度並易造成熱應力的產生。此外,銲接過程中氧化膜與化合物的生成,也會降低銲接品質。本論文針對當前汽車工業輕量化之發展,欲滿足鋁合金與鋼異種難銲金屬之銲接要求,因此提出了加入鋁矽合金銲條(ER4043)的鋁合金與鋼搭接TIG銲方法,並成功實現了鋁合金板對鍍鋅鋼板的熔釬接合。同時,為了明瞭加工參數對接合性能的影響,並以田口方法分析鋁合金與鋼搭接銲的最佳加工參數範圍。整個加工參數包括銲接電流、銲接速度、搭接間隙、電弧與試片的相對

位置。藉由光學顯微鏡(OM)可觀察出銲縫的金相組織,並確定銲道中金屬間化合物相層厚度。同時銲後的試片亦被進行拉伸試驗,以對斷口形貌進行分析。實驗結果指出,最佳化製程參數的拉伸試片斷裂於鋁母材的熱影響區,線抗拉強度為原鋁合金母材的53%,金屬間化合物層厚度約為2至3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