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天蓬材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汽車天蓬材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濤寫的 城市微更新:城市存量空間設計與改造 和簡永彬,高志尊,林壽鎰,徐佑驊,吳奇浩,王惠君,彭威翔,蘇碩斌,林月先,高傳棋,凌宗魁,鍾淑敏,徐明瀚,陳家豪的 圖說台灣史套書:用影像和文字記錄台灣的過去與現在(共五冊,隨書附贈「日治時期寫真館明信片」一組七張)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庄园小课堂今天答案最新小鸡答案支付宝今天最新汇总 - 游侠手游也說明:汽车 长期不用,油箱中的汽油会变质吗?有可能哦 ... 大热天出门,哪种材质的衣服更防暑?棉麻 ... 给车加哪一种型号的汽油,一般取决于汽车的?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左岸文化所出版 。

東方設計大學 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黃佳慧所指導 蕭勤真的 宗教寺院的導覽解說之魅力因子 -以台北興隆山慈光寺為例 (2020),提出汽車天蓬材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化觀光、導覽解說、評價構造法、重要性-表現分析法、狩野模型、精緻化狩野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EMBA大上海專班 黃乾怡所指導 許智釗的 非標準自動化設備採購供應商管理 (2020),提出因為有 非標準自動化設備、採購原理、供應商管理、PEST、SWOT、波特五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汽車天蓬材質的解答。

最後網站天篷、地毯、絨布除汙清潔篇| 未分類| CARNEWS - 車訊網則補充:清潔完畢後除了通風,最好打開冷氣AC循環,把多餘水氣吸除,如果清完馬上悶著會過於潮濕。 更多汽車資訊:CARNEWS 車訊網.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汽車天蓬材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城市微更新:城市存量空間設計與改造

為了解決汽車天蓬材質的問題,作者李濤 這樣論述: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成為非常稀缺的資源。為了使城市物質空間滿足人們新的需求,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使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對城市空間進行局部、微小的改變往往能激發城市自身的能動性,避免了因大規模改變城市空間環境所帶來的諸多不確定後果。 本書圍繞城市微更新這一話題,以理論結合案例的形式向讀者展現了近年來頗具代表性的城市存量空間設計與改造實例,包括城市濱水空間改造、老舊工業建築改造、老舊獨立居住及辦公空間改造、商業空間及商用建築改造、城市廣場改造、學校改造等項目類型,通過改造前後對比、局部初設圖紙、高品質的實景照片,向讀者全面展示專案改造過程。 本書適合建築師、相關專業院

校的師生,以及關注城市發展、對城市微更新感興趣的人士參考使用。 李濤 UAO瑞拓設計,創始人主持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建築學專業畢業,23年設計從業經驗,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武漢市園林景觀設計行業協會秘書長,2014年9月至今在武漢大學教授建築設計課程。主要項目有良友紅坊藝術社區改造、龍美術館景觀設計,等等,提出“大景觀+微建築+一體化”的設計研究方向;提出“素材、自然與身體”的設計方法論,即純淨單一的材質,把自然條件放在設計需要考慮的首位,從自身的感受出發,詩意地棲居。 設計引言 001 1 城市微更新概述 002 2 城市微更新與城市剩餘空

間價值的挖掘和利用 002 3 國內外關於城市更新的發展與實踐 003 3.1 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城市更新進程及對我國的啟示 003 3.1.1 英國的城市更新 003 3.1.2 美國的城市更新 004 3.1.3 日本的城市更新 005 3.1.4 國外城市更新給我國帶來的啟示 005 3.2 我國城市更新的發展進程,以上海市為例 006 3.2.1 政府政策引導 006 3.2.2 相關設計企業的參與 007 3.2.3 地方高校的相關課程與實踐 008 3.2.4 公眾的參與 009 4 不同城市空間的微更新策略 009 4.1 老舊獨立居住空間改造 009 4.2 老舊社區

改造 010 4.3 城市濱水空間改造 011 4.4 商業街及商場改造 012 4.5 位於城市中心的公共綠地改造 013 4.6 遺留的老舊工業廠房改造 014 5 城市微更新的價值與意義 015 5.1 提升城市競爭力及土地的使用價值 015 5.2 有利於居民物質及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 016 5.3 對城市印記的保留 017 案例賞析 019 城市濱水空間改造 021 上海民生碼頭水岸改造及貫通 021 老舊工業建築改造 049 良友紅坊ADC 藝術設計中心及社區景觀改造 049 寶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館 071 愛馬思藝術中心 085 老舊獨立居住及辦公空間改造 09

9 七舍合院胡同四合院改造 099 白塔寺胡同大雜院改造 115 蘇州有熊文旅公寓古宅改造 133 KARMA 辦公樓改造 147 商業空間及商用建築改造 157 北京華潤鳳凰匯購物中心裡巷改造 157 重塑自然序列天健領域改造更新 177 木木藝術社區改造 197 城市廣場改造 209 安亭新鎮中央廣場改造 209 學校改造 229 雲南省玉溪市生態實驗小學改造 229 設計公司名錄 248 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在近20 年得以加速,城市的面貌日新月異。研究城市化的進程就會發現,城市其實一直處於變化之中,如同一個生命有機體,不斷地生長。城市從誕生到長大,再到蓬勃,一直

在“新陳代謝”。當然城市也會老去,歷史中也有不少城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在人類歷史中,科技發展其實是城市化的基礎動力。無論是工業革命還是資訊革命,生產方式的轉變,都帶動了城市地塊功能的逐步轉變。比如原來城市核心區的碼頭建築,因為鐵路運輸的發達而逐步廢棄,這是物流方式轉變帶來的城市地塊功能的變化。城市化進程最大的表像是城市人口的劇增,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居住空間、交通空間和公共空間。城市擴張、工廠逐步外遷,留下城市“棕地”需要進行更新改造。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剩餘空間,一種是城市設施自身的富餘空間,如立交橋下;另一種是城市設施之間的擠壓空間,如口袋公園。這些也是需要不斷更新的場地

。城市建築自身也有壽命期限,當城市的細胞(尺度從一棟樓到一間房)因為年代久遠,不再適宜居住或功能轉變時,則需要更好的更新方式來對待它們。 城市不僅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因為它是連續生長的,由無數個小的單元模組或者不同功能的地塊整合而成,隨著中國城市化逐步走向更加集約、精緻的階段,大拆大建的模式已不多見,城市微更新卻可以像針灸手術一樣對更小的地塊進行更新改造。微更新,它的物件是小尺度的,它的方式是漸進的,它的原則是保護性的——能留下的建築特徵和文脈,會被最大限度地保留。 既然是更新,而不是推倒重建,那麼就必然涉及更新的載體:現存場地或現存建築。也必然涉及更新後的新結構,新舊結構之間,是對話和並置

的關係。新舊結構的距離,不僅是物理上的距離(比如很多舊改項目,可以將新舊之間脫開一定距離,微小到幾釐米的縫隙或者是材質上的對比),也是時間上的距離(舊結構使用的是當年的工藝,新結構必須用當代的工藝和材料),進而產生心理上的距離。這種距離,並不是要刻意形成好壞的比拼,而是彰顯時間的流逝,與年代感的並置。並置,一直是微更新的原則和必然手法。留存文脈,彰顯並置,植入新的功能,從而給老舊場地或建築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並置的原則,微更新還有很多具體的手法,比如老的結構,新的表皮,我將其稱為“新包老”,比如MAD 最新的珠海銀坑藝術中心方案“穹頂下的村莊”;也可以是老的表皮,完全新的內核,這是“老包新”

,比如青山周平的蘇州有熊文旅公寓;也可以是老的下層基礎,新的上層結構,這是“老下新上”, 比如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的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 還可以是局部的替換,這是“局新換老”,比如UAO 瑞拓設計的良友紅坊ADC 藝術設計中心;還有就是“全新換老”,這個提法更適合於城市的剩餘空間,比如口袋公園,它的舊體現在它的用地邊界、周邊的老建築或既有功能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地塊本身因為改造而對周邊的建築或人的活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比如俞挺的水塔之家。 城市微更新是和城市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城市化的發展帶來城市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會是微更新的發展方向。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一下,未來的城市,因為自動駕駛科技和

共用經濟的發展,汽車不再私有,全部自動駕駛,個人或家庭不再需要自有車輛,汽車數量會大大減少,那麼大量的停車空間必然會閒置,需要轉換功能;汽車數量的下降也會帶來城市交通空間的閒置,如跨越江河的橋樑、高架橋等,這些也需要更新。城市化的發展也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目前的住宅產品,也會向適老化更新……暢想未來城市的發展,是一個大開腦洞的有趣思維體操。 但是無論怎麼暢想未來,無論城市如何發展,城市的使用主體是人。圍繞人的使用、提升人的愉悅感,是所有城市微更新的不二法門。也正是圍繞“人”的尺度來展開的更新,才是“微”更新,而不是“城市設計”或“再造新城”。充分照顧人的感受,才是微更新永遠的正確發展方向。

宗教寺院的導覽解說之魅力因子 -以台北興隆山慈光寺為例

為了解決汽車天蓬材質的問題,作者蕭勤真 這樣論述:

隨著各國宗教文化互相交流,宗教文化觀光產業鏈蓬勃發展,宗教本體蘊藏獨特人文資產傳承及延續歷史文化之特點,例如:宗教建築彰顯意涵、宗教文化教旨洗滌人心、宗教歷史故事警惕世人等。本研究以探討宗教寺院導覽解說的魅力元素,以台北興隆山慈光寺為例;將宗教寺院導覽解說呈現佛教體制文化變遷中力和美,透過導覽解說人員將佛教人文古蹟歷史傳遞給參訪者。 本研究透過相關研究,探討台北慈光寺導覽解說中所展現的導覽宗教文化、專業知識、解說技巧、設備及整體服務態度,並藉由魅力工學的評價構造法進行深度訪談,並歸納出(原始、具體、抽象)三項屬性的魅力因子。再以台北慈光寺導覽解說魅力品質要素進行重要性-表現分析

法,各項目數據中受訪者給予評價重要度平均(M=4.15),在滿意度上平均(M= 4.10),在導覽解說服務中受訪者給予台北慈光寺相當高的肯定。接著以狩野模式進行台北慈光寺導覽解說魅力品質要素歸類,研究結果一元品質要素居多(6項)、魅力品質(3項)、無差異品質(3項)居次,再以精緻狩野模式綜合歸納分析。 本研究期望將宗教文化內涵之魅力傳遞給世人,藉由台北慈光寺導覽解說服務結合文化觀光遊憩型態模式策略,讓宗教文化永續深根;並且將結果提供相關單位,瞭解民眾對於台北慈光寺導覽解說的魅力品質的屬性,透過研究結果進行維持或階段性改善,有效能的達到魅力品質最佳化,提升民眾參訪的滿意度。關鍵字:文化觀光

、導覽解說、評價構造法、重要性-表現分析法、狩野模型、精緻化狩野模型

圖說台灣史套書:用影像和文字記錄台灣的過去與現在(共五冊,隨書附贈「日治時期寫真館明信片」一組七張)

為了解決汽車天蓬材質的問題,作者簡永彬,高志尊,林壽鎰,徐佑驊,吳奇浩,王惠君,彭威翔,蘇碩斌,林月先,高傳棋,凌宗魁,鍾淑敏,徐明瀚,陳家豪 這樣論述:

圖說台灣史, 用影像和文字記錄台灣的過去與現在 ※隨書附贈「日治時期寫真館明信片」一組七張※   套書共五冊。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   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   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攝影不僅開啟民風在民間蔚為風潮,官方也委託民間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   ◆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逾300張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   西方攝影術發明至今已180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日治時

期臺灣有一群攝影師,這些人可不是拿著大砲拍小模的外拍部隊,他們是受過專業攝影訓練,埋頭研究技法的家裡蹲。「三原色碳膜轉染印畫法」、「漆金祕法」是他們與日人寫真館分庭抗禮的不傳之祕。這些攝影專家平時喜歡在寫真館內玩自拍,也喜歡拍攝扮裝的女人。他們是臺灣攝影技術的源頭,將生命的熱情與精力注入鏡頭中,刻印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景致。   這是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豐富而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再度凝視那個人才輩出、創意無窮的年代。《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改編自2010年《凝望的時代》展覽專書,重新編輯並增補數篇從臺灣史角度書寫之專文,以及作者新近的採集和研究,如業餘

攝影家李火增、謝金俊等,以臻至完整。   本書從臺灣攝影的源流和先行者開始追溯,繼而敘述日治時期攝影術和寫真館的蓬勃發展、寫真館的特色與庶民記憶,並詳述臺灣總督府如何藉由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本書也從技法、材質、觀念等面向探討寫真師的創作,將寫真師與攝影名家並列,更從風格的角度賦予寫真館攝影的獨特定位。這本少見綜觀臺灣寫真歷史圖文並茂的著作,堪稱臺灣攝影史詩鉅著。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   四百年前大臺北地區人煙稀少,觸目所及多為荒煙蔓草的景象。臺北如何發展到今日繁榮的盛況?本書透過歷史文獻、照片、建築圖、

地圖和實地訪查,構築起臺北的發展脈絡。   十八世紀的臺北不似今日,當年天龍國沒有龍,只有羅漢腳。漢人隨著航運移居至此,開闢土地,興建寺廟、形成街市。從清代的開拓、日本的建設到戰後的發展,留下許多精彩故事與經典建築。   本書作者透過歷史文獻、檔案資料、舊照片、建築圖和地圖或石碑等遺物,加上實際走訪調查,從實際留存下來或留存於影像中的建築和街景,及曾經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故事,以清代、日治時期到戰後的時間軸,串起臺北都市空間變遷的過程。從新莊、萬華和相鄰的西門町地區,到北邊的大龍峒、圓山和劍潭,作者將臺北分成四個地區,從重要建築的興建、時代的背景和市街的發展,來看各地區空間發展的故事。   

新莊最初因稻米生產和外銷而興起為市街,在日治時期市區規劃後街屋新建立面牌樓,從留存的構造和裝飾可以想像曾經有過的繁華。萬華的名稱來自舊名艋舺,這裡曾經是原住民駕著小舟往來淡水河邊的港口。由於大陸移民及兩岸貿易往來,萬華繼新莊之後發展成熱鬧的市街。清代興建寺廟和市街,經過日治時期的規劃,紅磚街屋櫛比鱗次,擁有全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小學。其中「剝皮寮歷史街區」仍保存清代街道的樣貌。   西門町原來是窪地,日治時期開始興建街屋,日本商人在此經營各種商店,提供來臺日人生活所需,開啟了西門町的商業發展。窪地填高後形成新市區,西門町日益熱鬧,轉型為時尚區。大龍峒、圓山和基隆河對岸的劍潭地區山明水秀,從清代

以來就是關係密切、共同發展的地區。清代時同安人在此定居,興建四十四坎街屋和保安宮,日治之初日本人設立圓山公園及對面的臺灣神社,後來民間也興建孔廟,在今天成為花博公園和圓山大飯店等重要地標。   從建築的興建過程及其建築特色,可以知道這四個地區因開發時間和所在地理環境而有不同的地區特性。本書構築臺北歷史、建築與空間的發展脈絡,細說臺北從清代的開拓、日本人的西化與和風建設、戰後的發展、家族崛起的故事、產業轉換與公共政策的發展過程,帶領讀者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阻隔,見證這段地虎變天龍的歷程。   ★《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   制服從何時開始?有什麼意涵?   制服如何成為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   

本書揭開「制服帝國」的身世之謎。   制服是許多人成長的共同記憶,也是最令人難忘的身分印記。臺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著制服?卡其制服從何時開始流行,讓臺灣在戰後戒嚴時期成為卡其制服帝國?回溯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日本的統治下,逐步換穿各式標準服裝。   在日治初期二十年間,臺灣各級學校的制服百花齊放,日籍學生著和服,臺籍學生穿長衫,原住民穿「番服」,呈現多元雜糅的面貌。一九二○年代以後殖民政府強化控制力,洋式制服與當時流行的洋服同步,逐漸成為官方認可和推廣的學生制服。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制服也因應戰爭的需求與氛圍,而有「國防色」(卡其色)和「迷彩裝」式的學生制服。   透過本書的描繪,制

服具體而微地成為我們可以辨識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作者也觀察到,日治時期學生制服的變化,與日本的殖民政策、教育制度、民間社會的服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制服的配件、學校對制服的服儀檢查、當時制服的價格、購買力,以及各個角色對於制服的觀感,也是本書關心的面向。想看看母校在日治時期的制服是什麼樣子?一百年前臺灣學校的制服款式,都將在本書中呈現。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這裡是清代的「府前街」、日治時期總督府前的「本町通」;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總督府成為總統府。   重慶南路見證了近代臺灣的權力交替與政經流轉,也帶動了附近區域的發展;   重慶南路是政經樞

紐之路,也是充滿故事的道路。   臺北城中故事發生的舞台大抵在清代臺北城的範圍,涵括今天的館前路、重慶南路、衡陽路、中華路、博愛路,日治時期的表町、本町、榮町、大和町、京町一帶街區。這些街區在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逐漸展現出現代化城市的面貌。這一帶商業活動蓬勃鼎盛,茶葉、圖書、銀行、藥品、攝影器材、百貨等百業聚集一應俱全,好不熱鬧。在城中故事裡,文史專家高傳棋、凌宗魁、鍾淑敏、蘇碩斌、林月先、徐明瀚引領讀者進入城中各個階段由生至衰、由沉潛再次轉型的軌跡。   城中重要的道路──重慶南路,是交通輻輳之地,緊鄰總統府、西門町、臺北火車站,與西門町、中華商場,形成一大商圈。這條路在清朝的舊名為「府

前街」、「文武街」,在日治時期稱為「本町通り」,到了1947年重新命名為「重慶南路」。雖然只有短短三公里,卻曾經是政經文化的樞紐,連結起城中的繁榮,在1970-80年代達到顛峰。   在日治時期,因應都市計畫需求而形塑了現代風景,經過兩次市區改築,建築街景大致已形塑。1910年代市區改築時興建了臺北消防組、攝津館、臺灣書籍株式會社,在1920年代後期則設立了辰馬商會、日本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臺北支店、三十四銀行臺北支店、新高旅館、西尾商店、辻利茶鋪、新高堂書店、臺灣銀行、總督府、臺北高等法院、民政長官官舍、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等。在近二十年的拓展過程中,重慶南路的建築街景與地標於焉成形。  

 在1980年代以前,重慶南路書店林立,聲勢壯大,文字與思想在此匯聚交流,成為全世界華文圖書出版最重要的一條街。而書店街的歷史啟動器,就是來自日治時期的「新高堂」,1898年起創辦人村崎長昶從小型文具商發展為書店龍頭,於是新高堂書店、西尾商店、新起町一帶的東陽堂和鹿子島等,及榮町的文明堂、杉田等書店在一百年前形成書店街,並進行空間大改造。除了本町通和榮町通的日文書店外,大稻埕太平町也曾經發展出另一條書店街,如蔣渭水的文化書局、連雅堂的雅堂書局、謝雪紅的國際書局,儘管曇花一現,卻都是日治時期新文化傳播的重要據點。   戰後,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老字號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正中書局,以

及經銷教科書的臺灣書店、戰後第一間本土創辦的東方出版社、迄今仍具規模的三民書局、被譽為那個年代最好的文星書店……,都匯聚在重慶南路這塊沃土上。書街上各種知識與各式風景相互混雜。這些書店各有專擅,成為各個世代重要思想養分的汲取地。在白色恐怖時期,重慶南路書報攤是禁書的流通點,滋養並啟迪了黨外政治與思想。從臺灣書店、東方出版社,到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三民書局等編修辭典起家的書店,再轉到武昌街明星咖啡館的文化社群,街道騎樓上周夢蝶書攤子、禁書書攤和文星書店,蔚為一片生態盎然的書森林,作家季季因此寫下:「文星和明星,印刻了我來臺北後最早的寫作記憶。成為我日後不斷想要重返的生命場域。」還有西西:「經過

周夢蝶的書攤子的時候,我們停下來看看有沒有甚麼書店裡不可能再找到的詩集。譬如:一些很舊的詩集,流速緩慢、流域不廣的詩集,靜默的詩集,等等。」曾幾何時,這片茂盛的書森林逐年凋落成零星的枝葉,令人不勝唏噓。   位於重慶南路與衡陽路口的星巴克,在日治時期曾經是「茶苦來山人」三好德三郎的辻利茶舖。三好德三郎在此販售老家的宇治綠茶和臺灣的烏龍茶,透過參與一場場茶葉共進會、博覽會,投入大量的行銷廣告,讓臺灣烏龍揚名國際。這位居臺四十年、埋骨台灣的日本名流也積極參與公益與政治活動,穿梭於官民之間調和鼎鼐,讓人們看到這位有「民間總督」之稱的三好德三郎精彩鮮活的人生。   走到中華路,戰後隨國民黨政府撤退

來臺的軍民在1950-60年代於中華路鐵道旁搭起棚屋聚落,進行商業活動。棚屋拆除後,1960-80年代在新建的八棟「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中華商場聚集成繁華的景象,各式商品、各路人馬在此川流不息,形成中華路和中華路兩側地景與庶民生活變遷史。在中華商場裡的家鄉味餐館、學生制服訂製店、電子零件行、唱片行等商店,帶領人們神遊那段經濟起飛的年代,令人玩味。     本書時序涵蓋清領、日治至今,每頁故事既個別又半透明地相互疊合,其中的街廓紋理、城市歷史、建築、人物、產業都交互滲透在每個時代的切片裡。雖然現在重慶南路上旅館、藥妝店、餐廳取代了昔日的人文景觀,但過往仍一直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成為一幕幕生動的場

景。昔日勝景不再,逝去的城區地景與記憶也無法逆轉,所幸我們仍可透過書籍的出版,重新捕捉重慶南路街區的歷史細節,比過去更了解過去。   ★《從臺車到巴士:百年臺灣地方交通演進史》   人力轎子、兩輪牛車、四輪汽車、多組路輪火車、輕軌電車、高速鐵路……   一百年來臺灣地方交通的演變就是一場革命!   可否想像,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牛車與轎子曾經是臺灣這塊島嶼最主要的人貨運輸工具?一百年多來,臺灣的地方交通一日千里,從有限的人力、四腳獸力、蒸氣力到無汙染的電力,陸上交通的演變就是一場革命。人力轎子、兩輪牛車、四輪汽車、多組路輪火車、輕軌電車、高速鐵路……,不論是劉銘傳從中國引進蒸汽火車、日治

時期縱橫臺灣南北的縱貫鐵路,或是今日風馳電掣的高速鐵路,都在在改變了臺灣的地景,也牽動了臺灣人的交通習慣,而交通形式的改變更深深影響了臺灣社會的發展。   從人類交通文明史來看,可分為傳統型個人交通工具、半近代大眾交通工具、現代型大眾交通工具,有的幾乎在同一時間登場。       轎子是清代臺灣最主要的客運業,而牛車是最具代表性的貨運業。臺灣的轎子是漢人入臺時引進的,為了配合臺灣的地形地物而顯現出「輕巧簡易」的一面。牛車在臺灣又稱「板輪車」,據說在中國沒有臺灣牛車這種交通工具,盛傳是在荷蘭時代從東南亞引進臺灣。臺灣牛車的形制是兩輪,由三片木板拼成,相當於一個成人的高度。由於清代臺灣路況不佳

,遇雨即泥濘不堪,如果不到這個高度,車輛勢必會被卡住。另外,臺灣西部平原河川、溪流眾多,當水位較低時,牛車可運用此一高度的優勢,直接渡河。   清末以後,臺灣引進了人力車、臺車等「半近代大眾交通工具」。人力車的發源地是日本,這項交通工具出現在明治維新時期,同樣與日本的近代化有關,但卻是典型的「和製新事物」,用來滿足日益增加的市鎮或都市人口移動的需求。就在1888年,劉銘傳從中國引進人力車到臺灣。   由世界各主要先進國家的經驗來看,都市化的出現和都市人口的暴增,成為大眾交通工具出現需求的重要背景。第一代大眾交通工具大多為馬車、馬車鐵道等非機械動力者,第二代大眾交通工具則普遍以第一代為基礎改

良而來,改良的重點是導入機械動力。以歐美而言,主要是從馬車鐵道轉型為蒸汽鐵道、電氣化鐵道與市區電車;以日本而言,則是馬車鐵道與人車鐵道,轉型為蒸汽鐵道、電氣化鐵道與市區電車。   十九世紀時,歐美各大城市盛行馬車鐵道,但臺灣未曾出現馬車鐵道,卻大量鋪設了馬車鐵道的孿生物――人力輕便鐵道。所謂人力輕便鐵道,是由人推行固定在軌道上運行的車輛,就像礦場的礦車。十九世紀末,日本的大眾運輸廣泛運用人力輕便鐵道,之後再引入殖民地──韓國與臺灣,其中以臺灣使用密度最高、存在時間最久,從而誕生了交通運輸業的百年企業。   「現代型大眾交通工具」是指進入機械動力領域後的交通工具,如鐵道、巴士、電車等。臺灣鐵

道濫觴於清代劉銘傳的鐵道建設,但這段鐵道無法達成貫通全島的初衷,僅完成基隆到新竹的「區間」,因此成為臺灣最初的「現代型地方交通工具」。到了日治時期,日本殖民者在劉銘傳建設的基礎上繼續完成縱貫鐵道及其支線淡水線,再將臺北市區切割成三大部分。而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努力地想完成市區鐵道高架化的工程,但因無法籌得足夠的經費,最終先完成了樺山貨車站,另外也興建了製糖鐵道,並鼓勵臺北鐵道株式會社、彰南鐵道株式會社和臺中輕鐵株式會社等民間鐵道公司的成立。   地方交通,特別是都市交通,需要班次密集、機動力高的交通工具,於是人類開發出將機械動力裝設於車廂內部的軌道型交通工具,而市區電車可說是專門為了都市交通所產

生的產物。在臺北捷運出現以前,臺灣幾乎未出現過都市軌道交通系統。不過,早在二十世紀初期,臺灣社會已經開始思考建構軌道系統,以滿足快速成長的都市交通需求,後來演變為一波又一波市區電車鋪設的風潮;此一風潮並未因臺北捷運的興建而結束,反而在近期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及各主要都市的「輕軌」建設獲得延續,橫跨百年。   臺灣汽車運輸的基礎擘劃於日治時期。不過,戰前日本帝國的陸運政策是以鐵道為主,汽車運輸附屬於鐵道部門之下,這樣的情況在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之後,徹底獲得翻轉。戰後臺灣在地方道路系統,相較於二戰以前,最重要的突破是「快速公路」的興建。經過大約一百年的時間,臺灣交通建設飛速發展,各級公路交

織出完備道路系統、環島鐵道網、時速超過三百公里的高鐵、六大都會區大眾軌道系統或鐵道地下化、前瞻基礎軌道建設、市區環狀鐵道等議題,都受到熱烈的討論。   臺灣下一個百年的交通將會是什麼樣貌?本書細說一百年來臺灣地方交通的演變歷史,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和萬千風貌,在本書中再現風華、展露無遺。 名人推薦   《凝視時代》   林祟熙(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林志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焦糖/陳嘉行(知性藝人)   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鄭麗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教授)   蔣伯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灣

藝術檔案中心主任)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   李乾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客座教授)   邱博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洪致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郭英釗(九典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黃俊銘(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劉淑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退休教授)   戴寶村(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許佩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蔡錦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   劉揚銘(制服文化研究者、作家)   《臺北城中故事》   王惠君(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教授)   文自秀(有度出版社社長、藏書家)   石芳瑜(作家)   邱翊(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   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從臺車到巴士》   李為楨(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洪致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黃紹恆(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教授兼院長)   蔡龍保(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文學院院長、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基金會董事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推薦   《凝視時代》   「由寫真了解臺灣──以文字描述加上想像,遠不如具體的圖像呈現容易明白,因此照片一直是了解過去最重要的利器。十九世紀末歐洲攝影師、殖民者、本土寫真師照片已成為臺灣學者研究早期臺灣攝影史的對象,其中最出色的是中生代的簡永彬先生。我讀過他所編的《凝望的時代》,印象深刻。本次出版的書不僅照片驚艷,還有層次地敍述日治臺灣攝影史的源流、寫真師及其祕技,也特別處理到寫真師、殖民者以凝視的眼光所拍成的照片,最後附有攝影年表,是一本實用、研究兼具的好書。簡先生用照片寫歷史,而我過往只用照片來映證日記的敍述真實,相差不可以道里計。敬佩之餘謹為之序。」──許雪

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2010年出版的展覽專書《凝望的時代》是當時少見綜觀全局的臺灣寫真歷史,尤其聚焦日治時期營業寫真館及業餘寫真家的歷史與作品。此後日治時期臺灣寫真家的作品越來越受注目,簡永彬先生更持續深耕,全方位地進行寫真家作品的收集、整理、保存,多次策劃展覽,讓許多攝影前輩的作品廣為人知。2019年本書終於重新編輯和增補出版,其中添增近年簡永彬先生田野收集的資料,可說是2019年臺灣攝影史詩級鉅著,讓大家再度凝視那個臺灣寫真人才輩出,創意無窮的年代。」──鄭麗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教授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是近年臺灣攝影史所見極重要的突

破。此書原是作者簡永彬老師蒐集累積的大量攝影檔案所做的策展,現在加入數篇專文並改寫為專書,堪稱一部豐富的臺灣攝影小史。他將過去較少被重視的寫真館師傅,與攝影史上的名家並列,納入了攝影的美學殿堂,更從風格的角度,賦予早期寫真館攝影一藝術史的獨特定位。從中不僅可看到每個寫真館的紀實特色與庶民記憶,更從技法、材質、觀念等面向,開拓了寫真館攝影師作為創作者的可能性。《凝視時代》不僅融合了史料彙編、議題考掘,也帶我們見證了攝影檔案的力量。」──蔣伯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檔案中心主任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     「城市是充滿故事的立體書,走在古街上,就是翻閱每一頁精彩的內容。王惠君教授是

最佳導讀的人,她親自調查研究,獲得珍貴資料,我非常樂意推薦這本書給讀者們。」──李乾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客座教授)   《從臺車到巴士》     「本書作者陳家豪博士為近年臺灣學術界栽培、熟悉並有足夠能力運用中英日史料的少數新起之秀,尤其對於臺灣現存眾多日文研究資源,陳博士優越的判讀與運用能力,使得本書內容極為豐富與扎實。此書的完成及出版,除意味臺灣史研究已然進入世代傳承的階段,亦明確標示出新的臺灣經濟史研究不能再以政權交替作機械性的時期區分,必須依研究課題論述之所需,進行跨越政權交替的貫時性研究。儘管此研究取徑具有相當程度的挑戰性與難度,但是卻更能貼近史實,進行更立體及深度

的論述,本書在這方面的展現值得肯定。另外,近年臺灣史在研究方法上,跨領域的整合亦成為研究主流之一,陳博士這本書結合歷史學及經濟學(包括會計學、管理學)的觀點及理論,將爬梳自浩瀚如海的史料、資料群的各種紀錄與史實,以平易好讀的文字,理路清晰地鋪陳論說,應可說是近年臺灣史著作在這方面的佳作,值得稱許與推薦。」──黃紹恆(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教授兼院長)     「本書作者在博士班階段以來的豐富國際經驗洗禮,使其研究總是能立足臺灣、放眼東亞,一再突破既有研究框架,提供給臺灣史學界新的視野與觀點。因此,這本書的書寫風格,雖然完全與作者過去學術發表完全不同,沒有一大堆學理分析、文獻批判與統計圖表,

讀者仍然可以透過平易近人的筆觸,了解到作者長年投入相關領域的深厚底蘊。」──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文學院院長、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在書中展現其對史料的熟稔,柔軟地帶入一般人覺得艱澀的一手資料,置入在海內外蒐羅的珍貴圖片或該時代的新聞、雜誌,使讀者能貼近並感受時代氛圍;作者必然與龍風鳳舞的檔案文書字體以及龐大統計數字,鏖戰過許多夜晚。作者刻意安排的清楚小方塊內容與表格,則讓讀者能輕易地掌握重點,細細品味。舉例來說,這本書經常提到不同時代的交通政策論爭,讓讀者知道臺灣交通發展過程,除了真正獲致實現的建設之外,其實還有不少其他選項遭到割愛,這時候作者會透

過簡單的圖表,讓人很快掌握到不同方案的差異性,再搭配小方塊訴說當下時空背景。」──蔡龍保(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這本書主要內容圍繞在日本時代,並且往清代以及戰後延伸。如同書名,本書的主角是臺灣地方交通工具,但作者並非單調地將不同交通工具獨立開來討論,而是從人類交通文明史的宏觀視野,對於其源起進行考察,因此讀者不僅會透過本書發現到許多過去鮮為人知的歷史篇章,還得以有脈絡地認識到不同交通工具的地位以及屬性,以及從傳統到現代的演進歷程。而更特別的是,作者在這本書的許多段落,還特別將臺灣與周邊地區進行比較,不僅再次展現本書宏觀視野之處,亦會讓人在閱讀之餘,感到更加津津有味。」

──洪致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非標準自動化設備採購供應商管理

為了解決汽車天蓬材質的問題,作者許智釗 這樣論述:

過去幾十年中國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量廉價勞動力,直到2012年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首次出現下降,並在之後連續十年,以每年三四百萬的速度逐年遞減。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很多年輕人不願意進入實體製造行業,更少有人願意到生產線上從事枯燥無味的重複勞動,勞動力已不再是廉價資源,製造企業一工難求已變得越來越普遍,以前給人介紹工作要找被介紹人收費,現在用工企業給推薦人獎勵費,人力成本不斷攀升及員工的管理難度加大,機器替代人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導入非標準自動化設備是製造企業持續經營的重要策略之一。人力成本上升趨勢與自動化設備成本上升趨勢比較,非標準自動化設備就是指根據使用者需求定制的非

標準類的自動化設備。它的外觀、功能均非國家標準規定的設備,是依照國家規定及統一行業標準,配合特殊環境、特殊用途及特殊作用,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自行設計的新型設備。非標準設備的設計沒有具體的參考模型,現已廣泛運用於不同的行業,包括航太、工業、電子及醫療衛生等領域。 本文針對非標準自動化設備採購,如何有效管控供應商進行研究,對供應商導入、評價及管控等進行探討,通過研究目的在降低設備的採購成本,保證設備的採購品質,提高設備採購的供應商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