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案號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法務部案號查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熙懷寫的 臺灣最高法院刑事裁判年鑑 2016 和張熙懷的 臺灣最高法院刑事裁判年鑑2015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出版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徐正戎、鄧學良所指導 吳正中的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研究-以行政法五大架構為分析 (2021),提出法務部案號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政法五大架構、跨境犯罪、司法互助、兩岸共打、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辦公室。

而第二篇論文靜宜大學 法律學系 邵伊芬所指導 周家豪的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措施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性侵害犯罪、性侵害加害人、強制治療、刑後強制治療、科技設備監控、電子監控的重點而找出了 法務部案號查詢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法務部案號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最高法院刑事裁判年鑑 2016

為了解決法務部案號查詢的問題,作者張熙懷 這樣論述:

  臺灣刑事程序法則及證據法則,邁向世界刑事訴訟思潮的主流趨勢,人權保障及程序正當衡平,經歷2003年9月大幅度修法施行,為世人所關注。立法者是作者,執法者是讀者,法律的生命在於實踐。觀察最高法院近年來新興的刑事裁判,是察覺臺灣刑事訴訟成長軌跡的最佳渠道。本書將2016年最高法院4,902則裁判大數據(Big Data),透過檢選、篩選、擷取、歸納、整理,梳理出各刑事庭、各法官所著裁判要旨,完備成書。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擁有本書就能輕易全盤掌握臺灣刑事訴訟發展新趨潮流。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研究-以行政法五大架構為分析

為了解決法務部案號查詢的問題,作者吳正中 這樣論述:

海峽兩岸早於1987年恢復往來,交流日趨頻繁,也因此衍生跨境犯罪之問題。然而,由於海峽兩岸彼此的政治歧見無法解決,前述跨境犯罪問題也難以透過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之方式解決,對於海峽兩岸人民之權利保障明顯不足。 所幸近年來海峽兩岸交流出現歷史性的機遇,得以積極開展。海峽兩岸已於2009年4月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海峽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與司法互助雖已有所法制依循與具體成效,但仍存在許多困境,需要更多的磨合與探索其具體措施。本文研究之主要重點,即在分析與探討海峽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現況、對刑事司法互助業務的影響,以及建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辦公室」的可行

性。 同時,本文並嘗試以行政法五大架構為研究方法與分析,研議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相關合作策略,提供相關部門實務運作之參考。

臺灣最高法院刑事裁判年鑑2015

為了解決法務部案號查詢的問題,作者張熙懷 這樣論述:

  臺灣刑事程序法則及證據法則,邁向世界刑事訴訟思潮的主流趨勢,人權保障及程序正當衡平,經歷2003年9月大幅度修法施行,為世人所關注。立法者是作者,執法者是讀者,法律的生命在於實踐。觀察最高法院近年來新興的刑事裁判,是察覺臺灣刑事訴訟成長軌跡的最佳渠道。本書將2015年最高法院5,504則裁判大數據(Big Data),透過檢選、篩選、擷取、歸納、整理,梳理出各刑事庭、各法官所著裁判要旨,完備成書。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擁有本書就能輕易全盤掌握臺灣刑事訴訟發展新趨潮流。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措施之研究

為了解決法務部案號查詢的問題,作者周家豪 這樣論述:

性侵害犯罪在社會評價上屬於嚴重的犯罪,對於性侵害加害人之處遇治療即相對受到社會重視,如何有效降低其再犯可能性,是性侵害加害人刑後處遇治療之重點。不論是在東方或西方的社會,與其他犯罪相較,性犯罪總是比較容易引起社會上之關注與討論。本文先介紹性侵害加害人強制治療制度和立法沿革,接著以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2條之1為中心,從定位、治療處所和評估鑑定程序面向,探討該法條之爭議和問題,並介紹外國性侵害加害人處遇制度可以作為借鏡之處。除了強制治療,運用科技設備預防性侵犯再犯危險也成為趨勢。所謂電子監控,係利用科技的輔助,不但有利於預防犯罪,更可以促進受監控人的再社會化,因而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我國的電子監

控設備法律依據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和性侵害犯罪付保護管束加害人科技設備監控實施辦法之規定,適用的對象僅限於性侵害犯罪之緩刑或假釋而且受保護管束者,本文希望藉由討論外國的立法例,可以做為我國電子監控制度上的借鏡之處,討論電子監控設備的相關問題,並且提出適合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