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關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泰國關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施正鋒寫的 民主政治制度的思考 和楊照的 不一樣的中國史(全13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美國撤銷部分給予泰國輸美產品之貿易優惠 - 久大寰宇資訊iSB也說明:美國宣布將停止給予部分泰國輸美產品之普遍優惠關稅制度(GSP)下之貿易優惠,並將於宣布後6個月內生效。泰國此間人士認為,預計不會對當地出口商造成太大影響,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翰蘆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林碧炤所指導 楊明玉的 泰國與東協關係之研究 (2003),提出泰國關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泰國、東協、東南亞、東南亞公約組織、東南亞協會、東南亞區域論壇、東南亞自由貿意區、東協擴張。

最後網站泰國進口蛋價被疑不合理農委會:含關稅運送 - 鏡新聞則補充:為了緩解台灣缺蛋問題,農委會預計從泰國進口雞蛋,不過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在臉書發文質疑,泰國進口雞蛋「蛋價不合理」,農委會說運費跟關稅由政府吸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泰國關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主政治制度的思考

為了解決泰國關稅的問題,作者施正鋒 這樣論述:

  由威權走向民主,是為了要確保人民的自由。匈牙利民族詩人裴多菲.山多爾的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此刻聽來彌足珍貴。其實,除了本身存在固有的價值,自由同時也是達到其他更崇高目標的不可或缺條件,譬如每個人的自我實踐。在諸多基本自由當中,又以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及媒體自由,是民主的最後一道防線。     本書從憲政改革、憲政體制、公投制度、政治整合、文化自治、罷免制度、代議政治等不同面向,探討、思考民主政治制度的現狀及展望。

泰國關稅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泰國與東協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泰國關稅的問題,作者楊明玉 這樣論述:

若是希望能了解泰國對外之行為,先必須了解泰國外交政策的五點原則:尋找政治保護者原則、反制觀念原則、尋找多邊政治支持者、「風下之竹」與防禦性的外交原則和自主獨立行原則為基礎,可以發現到,由於泰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使然,其不得不在此一充滿衝突的區域環境中,謀求一套八面玲瓏的生存之道,而在區域環境的變化威脅到國家安全時,採取不同的外交策略,以期能夠將國家利益最大化,並將傷害減至最小。這種靈活彈性的外交手腕,始終維持了泰國國家領土及主權的完整,此種柔性務實的外交策略,確有值得效法之處。 泰國與東協之關係也是如此,泰國政府使用上面的原則為基礎與東協有互動關係,本文以三階段分期作一分析,評析泰國

與東協的互動具有下列特點: 第一階段: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六七年泰國與東協關係之歷史 一、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使泰國獲得兩點主要教訓:第一、執行政策與霸權國家有密切關係,但在未來必須準備其他選擇途徑。第二、若是選擇執行中立政策,但不能保護本身不受到敵國的威脅。不如讓泰國和某些霸權國家有同盟關係,以保證自身的安全。 戰後泰國外交政策可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為戰爭剛結束時,泰國執行中立政策或稱為「先等看之政策」,為了避免種種可能問題,在冷戰初期,泰國沒有決定和哪一派結盟。中立政策一直到中國共產黨內戰獲勝,統治中國,開始有了轉變;第二階段自一九四九年後,稱為「轉變階段」或「泰、美盟國時期」。這一階段對

泰國的未來,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當時泰國是持反共政策,擔心共產主義之擴張(尤其來自中共)將威脅泰國國內的穩定。此外,二戰結束後泰國受到英國與法國以若干條件壓迫,美國介入助泰國解決所有問題,使美國成為泰國最主要的盟國。甚至幫泰國引導加入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 二、一九五四年九月泰國加入SEATO, SEATO的三個亞洲會員國中,泰國是最主要的,因為泰國是印支半島之中心,對亞洲內的政治發展擁有一定的影響力,並可擴大到海外。因此,泰國是SEATO東南亞安全議題之關鍵,所以一九五五年二月第一次SEATO會議結束後決定在曼谷設立SEATO的總部,並一九五七年三月在曼谷設立了SEATO軍事計劃辦

事處。一九五七年七月Pote Sarasin擔任SEATO秘書長更提升泰國在SEATO的主要角色。泰國整期間參與SEATO,其與SEATO互動關係有若干方面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和教育等。泰國參與SEATO之利益:(一)、參與SEATO,擴大使泰國的國際關係與使其政治的決策變寬,並使得泰國和美國及其他霸權國家的關係更為密切,甚至使泰國代表進入為SEATO理事會豐富了泰國的外交、政治及軍事經驗。(二)由於中共計劃擴張權勢,泰國獲得SEATO及美國援助。在危機或戰爭威脅下SEATO的支持會增加泰國的安全。 泰國在SEATO會員地位下,有著如下義務;(一)、支持強國之政策:大部分表

現在聯合國的議決,泰國在表決時大部份跟隨著美國、法國及英國的腳步,反對蘇聯立場。事實上,泰國維持其與大國之關係(尤其是美國)的行為,使本身獲得相當利益。(二)、代表SEATO非亞洲國家的會員國,確定他們獲得利益保護;若干亞洲國家懷疑SEATO的目標,擔心帝國主義恢復。泰國的加入,使他們減少此種擔憂,了解SEATO對亞洲國家真正的目的所在。泰國與SEATO的關係使泰國落在危險的地位,被其他國家懷疑立場。另一方面,泰國也積極勸進SEATO依循組織宗旨,援助各殖民地尋求獨立,以避免其他國家對泰國做為西方國家衛星國的指控。在聯合國,如果有關於殖民地的問題,泰國也能站在亞洲國家的立場予以支持。不論如何,

從一九六○年寮國危機爆發,使泰國領導者重新考慮SEATO的效能以及積極要求與美國雙邊關係的保障,使得一九六二年三月泰美簽署「他納-魯斯克協定(Thanat-Rusk Joint Communique)」,使兩國關係更加密切。從他納-魯斯克協定可發現泰國對SEATO的堅信減少。 三、從參與SEATO之經驗,使泰國領導者也開始認知到,若是僅靠西方的霸權國家,長期而言是弊大於利的。因此,泰國重新調整外交策略,支持與東南亞國家進行合作,也擴大其選擇空間。泰國認為建立新組織取代SEATO時,必須尋找本區域的國家,因為彼此有共同的利益。當時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也與泰國有共同的概念。因此,泰菲馬討論成立新區域

組織,泰國提議強調新區域組織應該重視經濟合作,主張區域經濟互賴、提昇出口基本產品、管理市場及控制售價。泰國認為組織結構應簡化,包括永久總部、但維持較小型的管理體系,強調實踐的合作。馬菲同意泰國所提出之概念。終於,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一日,馬、菲、泰三國在曼谷組成東南亞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SA),並發表曼谷宣言(Bangkok Declaration)。 一九六二年底至一九六三年初,組織活動開始減緩,因為印尼、馬來西亞與菲律賓間,對沙巴主權的爭議,終於使ASA的活動完全停頓。當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尼發生衝突時,泰國扮演調停者的角色,由泰國外長他納

花了幾個月,終於馬、菲和印尼三國,看見泰國的善意,願到曼谷進行會談,解決所有的衝突問題,結束自一九六三年初以來的對抗、僵持關係。一九六五年九月後,泰、馬、菲和印開始討論關於ASA之未來,此外其也決定納入新加坡為會員,總之,在一九六七年八月八日,五國外長在曼谷集會,同意將「東南亞協會」擴大為「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並發表「曼谷宣言」, 而使ASA也走上了解散的命運。 第二階段:冷戰時期泰國與東協關係 一、因而在冷戰時期國際情勢轉變,尤其是美國撤離東南亞地區,為了符合該轉變,使泰國必須調整本身的外交政策。

此外,泰國政府認為國家的穩固和發展,與鄰國的穩定有密切關係,各國之合作將會影響區域的前途。該概念使得泰國參與東協,泰國參與該組織有明顯的目標,即是為了本國的穩固和經濟利益。泰國選擇以東協作為本身外交政策核心的戰略。泰國調整外交政策,以東協取代美國撤離東南亞區域的權力空缺。因為泰國認為,東協將是泰國在國際政治上討價還價之重要手段。從一九七六年後,泰國政府相當重視東協為泰國外交的核心政策之一部分。冷戰時期,泰國在短期和長期之外交政策可總結為:支持東協的合作和創造東南亞之統一性,依循組織的宗旨,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推動政治合作,包括致力於解決對區域的穩固和安全有影響的任何問題,以使東南亞地區成為

真正的和平區與中立地帶。此外,與各國促進經濟和貿易關係,不論彼此的政治體系差異。最後則是與各國改善關係,形成各東南亞會員國之共同利益。從前面的政策引導,冷戰時期泰國在東南亞地區所扮演的區域保護者與調停者角色。 二、從一九六七年泰國參與東協後,東協的活動對經濟、政治、文化之合作,以及會員國的穩定鞏固問題上,重要性日益擴張。同時泰國政府之政策,是希望利用東協達成其經濟和政治之目標。一九七六年八月三十日,泰國政府頒布條例,成立泰國的東協辦事處(Thailand ’s ASEAN National Secretariat),屬外交部之下的單位。其地位等於「司」,任務則是主管有關東協的事項。在一九七七

年一月十二日,政府頒布法令,將東協辦事處分為四組。 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政府發布條例,將東協辦事處改名為東協司,但職能未變。此後,為了符合國際情勢之轉變和國家的利益,東協司仍調整單位內的機制三次: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九年和二○○三年。從一九七五年至冷戰結束泰國外交,從泰國外交部調整機制有主要的關注考量是強調安全與穩固方面,尤其在面臨柬埔寨問題,泰國傾注全力解決該問題,因而其認為該事項與泰國的生存有密切關係。但在調整機制三次後,可發現符合冷戰結束泰國外交政策之轉變為重視經濟方面為主。 三、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廿四日,越南揮軍入侵柬埔寨,使東協各國感到莫大之安全威脅尤其是泰國:成為「前線」國家。在泰

國執行解決柬埔寨問題之方針:(一)、尋找方式使越南撤軍,離開柬埔寨和寮國,並使兩國恢復和平及獨立主權,因而泰國將不需要處理難民問題,也不用面臨邊境穩定與否的問題;(二)、泰國希望柬埔寨與寮國有獨立主權,因其認為兩國是泰越間之緩衝國;(三)、泰國希望越南脫離蘇聯之權力範圍,使泰國不必擔心蘇聯擴張權勢接近甚至進入泰國境內。泰國政府為了達成上面三點的目標,而執行解決越柬戰爭問題之政策,可分為兩個方式;(一)、外交途徑;透過東協與聯合國,堅持由柬民決定自己的命運,外國不應干涉,並強迫越南全面撤軍離開柬埔寨。(二)、經濟壓力;使越南受到全面壓力, 強迫河內接受泰國要求。在解決柬埔寨過程中,雖然有時東協會

員國對解決該問題之意見有差異,不過東協總都支持泰國的提議與方式。因而東協不要泰國與中共有密切關係引起東協內部對柬埔寨問題的態度分歧。換言之,東協支持泰國的提議,因為其不需要霸權國干涉本區域內的事項。 泰國與東協在解決柬埔寨合作的主要轉變是於一九八八年八月四日察猜上台後,他提出「化印支戰場為市場」的策略,其調整對印支國家的態度,以更有彈性的主張,透過經濟方式來維繫國家之間的關係。其內涵已明顯從「對抗」轉入「共存」,從「緊張」轉入「和解」。在中南半島上自行產生的新主義,目的是追求區域內各國的利益,而非實現超強國家的野心。察猜對柬埔寨問題政策改變的主要因素為:察猜和察猜政府顧問之角色與軍

方和內閣之態度。差猜的提議改變了泰國與東協解決柬埔寨的問題作法,以及此引發了察猜政府與外交部之間的衝突。甚至,該計劃也被認為是破壞東協的團結。不論如何,差猜的「化印支戰場為市場」政策,也是解決柬埔寨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並引起東南亞地區脫離政治和安全問題走向新世紀經濟整合發展時代。 在解決柬埔寨問題方面符合泰國國家利益。泰國外交部表示:「我們認為東協是泰國利用的其中之一的外交工具,為了使泰國達成或維持國家的利益。泰國在選擇使哪個工具來解決哪個問題,必須考慮到當時哪個工具對那個事項能達成最高的效能。如柬埔寨問題泰國政府認為使用東協為工具將獲得解決問題最高的效能。」 第三階段:後冷戰

泰國與東協之關係 一、後冷戰泰國對東協政策,以三個政策為主導:察猜政府的「化中南半島戰場為商場」政策、安南德政府的「建設性交往」(Constructive Engagement)政策和查華利的「完整的區域主義」(Complete Regionalism)政策為主導。雖然,泰國三個政府之外交政策之名稱差異,卻有同樣的目標,即是其使泰國獲得經濟利益(進入印支半島和緬甸市場)和加強泰國在區域之角色(使泰國成為東南亞的領導者)。因此,東協擴張之政策泰國也扮演主要的角色,尤其是緬甸的事項。泰國推動和支持東協擴張,一方面為在經濟方面加強貿易和投資擴張;另外在政治和安全方面,因為四分之三的新東協會員與泰國

有領土接壤(緬甸、寮國和柬埔寨)。而其希望以東協擴張之關係,與鄰國解決毒品問題、劃定邊境問題和武裝衝突等。總之,東協擴張對泰國十分有利,不但增加泰國的貿易和投資成長率、援助泰國解決鄰國的煩惱問題,並加強泰國在東南亞區域之角色。 二、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泰國所提出的「彈性交往」新主張打破了一九六七年東協不「干預他國內政」的原則,使東協會員可以直接對區域任何問題表示意見。從這主張反映出,泰國以歷史的經驗與其關心本區域未來的問題作一融合,尤其是在東協擴張之事項,使東協有預防衝突或提醒危機預警的機制。要是東協會員國間能夠真正的體認這種新東協精神,東協會員國必可達到互相輔助成長,減少許多的經濟和社會

成本,進而達成真正團結而統一的東協。雖然泰國的「彈性交往」被多數的東協會員拒絕,但是至少泰國「彈性交往」新主張,表示泰國對東協的重視,希望以該主張使東協各會員對本區域的共同責任。 三、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泰國首相乃川,提出「東協三人小組」(ASEAN Troika)的機制。此機制提出的用意是:使東協能夠適時處理緊急且重要的區域性政治與安全議題,及其他可能導致此地區和平與和諧危害的相關事宜。泰國提出「東協三人小組」的原則,是其第二次企圖成立東協穩固機制。為了促進東協會員彼此的合作,提醒任何對區域有影響以及使幫助東協會員合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甚至希望能使東協會員團結。雖然該原則不能使各會員

滿意,但其至少是一個方式使東協解決任何問題,可知泰國對區域有多麼關心。 泰國在成立AFTA的過程中,扮演相當主要的角色,尤其是泰國首相安南德和其專家工作小組,以若干方式解決成立AFTA的障礙,使各東協會員國支持及簽署成立AFTA之協定。在堆動成立AFTA的成就是泰國區域經濟合作的最主要業績之一。泰國以外交方式說服了東協會員同意和簽署成立自由貿易區協定,在過程中,泰國以外交方式說服東協會員同意和簽署成立自由貿易區協定,展現了以下三項執行外交政策之能力: 一、增進東協會員對泰國立場瞭解的能力:這一連串的工作並不只是為了泰國己身的利益,或是要控制東協,而是為了東協共同的利益。安南德的在

各地總是表示:「這是高於一切的目標,即東協會員國必須有堅定的政治意志(political will),以及必須將該意志徹底落實,有效執行,促進區域合作。減少只重視本國短期利益的情形,必須強調區域的長期利益。」 二、泰國整合東協會員國觀念的能力:例如引入印尼的CEPT作為AFTA的主要機制,或是調整想法以與其他東協國家求取調和,都是使各會員支持泰國成立AFTA提議的主要因素。 三、泰國妥協的能力:為了結合各國的利益,泰國不斷說服東協會員國,要求他們支持成立AFTA之提議,終於在第四屆東協高峰會,六個東協領袖簽署成立AFTA的協定。 在AFTA成立後,泰國也不斷扮演主要的角色,從主

辦關於AFTA之活動、提出若干措施,使AFTA早日達成目標,泰國所推動的不僅是取爭本身的利益,並且希望東協成為經濟強大的組織,甚至在國際舞台上有討價還價的能力及競爭力。泰國參與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對泰國貿易和投資十分有利,總之,泰國參與AFTA之影響有: 1.東協關稅降低,使泰國產品的價格降低,增加泰國出口競爭力。 2.泰國關稅降低,使泰國從東協進口原料和半成品價格低,也使泰國生產成本降低,增加泰國的出口力。 3.消費者可以更便宜地買消費品。 4.堅實及擴大市場之基礎,使東協各國均吸引外國的投資,尤其泰國有若干方面的優點,例如:有能力的勞工、市場範圍大、社會公開、便利的公共設施,

以及泰國可作為印支半島國家進出大門,使泰國成為最吸引外資的國家。 5.東協內的競爭,使泰國開始調整本身產業效能和發展技術。 6.東協內的進出口擴張,使泰國減少對其他國家貿易的依賴。 四、ARF是亞太地區的安全組織之一,由東協扮演主要角色,泰國也是ARF的創始國之一,並且一九九四年第一屆ARF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泰國總是重視和支持ARF的活動,甚至在ARF中企圖提出新概念。在一九九九年至二○○○年泰國外長蘇林擔任ARF主席,他更加強泰國在ARF的角色。蘇林在擔任ARF主席的主要成就包括: (一)、推動北韓為ARF會員:這事項對亞太地區安全有助益,也有助本地的和平和穩固。 (二)、促進A

RF和東協扮演援助解決東帝汶的問題的角色:從東帝汶內政發生暴動,泰國主動要求東協和ARF會員國進入東帝汶提供援助以及參與聯合國和平部隊。其不僅是維持區域的和平和穩定,這與其他組織合作,尤其是聯合國,此外也使東協會員和ARF有機會合作維持本區域的和平,使國際社會認知到本區域的團結。泰國在東帝汶維持和平行動之領導角色,其獲得非常大的成就,並廣為國際社會所接受。 (三)、推動擴張ARF與其他集體安全組織之地位:例如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和美洲國家組織(OAS)等:泰國外長蘇林所推動的目標為了希望ARF在國際舞台上增加自己的角色、經驗和盟國,甚至使國際承認ARF為世界主要的集體安全之一組織。

泰國仍繼續推動ARF與OSEC間的活動。 (四)、從一九九九年底北韓核武危機爆發,受到全球國家關注,泰國自不例外。雖然泰國僅是一個亞洲小國,但在該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仍不可忽略。泰國其不僅對該問題表示關心,也積極提出若干方式解決問題,尤其以推動ARF作為解決北韓核武危機之平台,以及提出應加重ARF主席對區域問題之角色的提議等。

不一樣的中國史(全13冊)

為了解決泰國關稅的問題,作者楊照 這樣論述: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第一冊簡介】   中國是怎麼出現的?近百年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讓我們比司馬遷更懂先秦。新石器時代如滿天星斗般的文化遺留,居所、食物、墓葬、器皿……,勾勒出鮮活的生存樣貌與部落演進。   夏、商、周是接續的王朝嗎?這三個同時存在、興起於不同地域、先後成為共主的三個強大部族,夏人發明最有效的「夯土技術」,宮室與城牆的突破性興建,如何重組以城為中心的人口分布?商人擁有馴服動物與遠途運輸的本領,它更是個「鬼神民族」,

又是如何設計出與祖先溝通、召喚靈異力量的神祕儀式?讓卜甲、卜骨上的文字,成為神力的媒介?周人則首先提出「天」的概念,神鬼退場,人文精神躍動昂揚,他們又是如何扭轉文明方向,走向一個禮儀的、文字的和記憶的社會?   【第一冊突破看點】   ●深入認識「挖死人骨頭」的考古學   ●村落遺址、陶器、青銅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的迷人解讀   ●新石器時代的演進脈絡   ●中國文字表意的真相   ●夏、商、周三大先後共主的部族性格與互動競爭     【第二冊簡介】   中國文明的主流是什麼?天命信仰、宗法親族、文字系統和地理基調,是周文化留下的長久印記,周人如何給予其堅韌的質地,得以抵抗時間的試煉?  

 中文字何其奧妙?不講究時態,喜歡省略人稱,少有抽象數詞等等,默化了文字使用者的價值觀;更重要的,你活在一個什麼樣的語言環境,就決定了你如何思考。   我們有好好認識孔子嗎?孔子並非被後世曲解的「真理製造機」,而是個有脾氣也有偏見,有巨大叛逆性格,更有強悍邏輯頭腦的人。他如何創造「老師」這個身分,又是如何定義「學」、內化「禮」?莊子的思考友伴是開闊無涯的天地精神,《老子》一書則是對應極端亂世的精巧智慧,老、莊的分別和其中的誤謬又是什麼?   西周到東周,一個動盪變遷的時代,也是思想學術的黃金年代!   【第二冊突破看點】   ●憂患意識、人本價值和統治手段,深入理解周文化   ●語言、文

字,和思想、哲學的微妙牽繫   ●「國」是什麼?周代的建「國」運動   ●從王官學到諸子學,亂局下的真理競賽   ●重新認識孔子、認識莊子、認識老子     【第三冊簡介】   春秋,是個人個性強烈發展的時代,服膺「賴活不如好死」的生命原則,這樣的信念何以被後世遺忘?戰國,是戰爭規模持續升級的時代,富國強兵是國君放不下的目標、人民躲不掉的日常,又如何衍生歷史詮釋權爭奪的現象?   雄辯,是戰國的風格標誌。墨家以「天志」保證兼愛;孟子讓「仁義」在戰國現實中還有用武之地;荀子講「禮」的約束訓練;國際秩序則取決於縱橫家的穿梭遊說;而在南方的楚文化,神話與異界交織的環境裡,還有個書寫個人極端情緒的屈

原。最後勝出的法家,靠的是現實示範,由此建立「絕對王權」的起點。   秦朝是個早熟的帝國。抗拒死亡、相信久長,是秦始皇的執念;雷厲執行一統、重今賤古,是秦始皇的野心。但法家的「輕罪重罰」,形成龐大的刑徒部隊,竟成為秦帝國快速滅亡的根本原因……   【第三冊突破看點】   ◆從《左傳》等自殺故事,看春秋人的生命情調   ◆戰國的主題當然是「戰」,看戰國人的動員生活   ◆深入諸子的雄辯現場,探訪癲狂的楚文化   ◆從兵馬俑考古,挖掘秦始皇「空前」的心事   ◆無賴劉邦和梟雄項羽的心理戰略成敗     【第四冊簡介】   漢初的朝政主流是「無為」,擺脫封建糾纏,對治過度動員,同時嚴苛的秦律仍在

。直到武帝朝,漢代才變身為嚴密運作、權力束攏的大帝國。設中朝、養酷吏、迷封禪、頒輪臺詔……,盡顯武帝的豪邁與哀愁。   西漢盛世的特點,就是昂揚、誇耀的時代氣氛,一種挑戰極限、對外擴張的浪漫精神。漢賦的華美誇張堪為代表,那是文字上的巨大奇觀,同時透露什麼樣的帝國矛盾?漢朝與匈奴的對峙征伐中,司馬遷為何將李廣視為最重要的「人物」?《史記》裡,司馬遷通書以「太史公」自稱,又是何其動魄的、以歷史來彰顯深刻人間道理的使命!   回到思想現場,西漢最特殊之處就是對經書的強烈信仰。今文經的開放現實、古文經的返本主義,讖的曖昧預言、緯的自由荒謬;儒家也變成被百家滲透的複合體,董仲舒援引陰陽五行,創造「天

人感應」新意識形態,利用「天」約束皇帝,也讓孔子變成活生生的怪物?   什麼是帝國的宿命?當皇帝愈來愈孤獨,身邊注定圍繞著精神扭曲的人,加上朝廷的聚斂機制、民間的土地兼併,中央集權產生的因果連動,終讓西漢成為第一個被這種宿命結構搞垮的王朝。   【第四冊突破看點】   ◆重新認識《史記》,尋索「太史公」三字深意   ◆重新認識「漢賦」,想像力的特技表演   ◆重新認識《鹽鐵論》,政治鬥爭的現場傳真   ◆重新認識王莽,偽詐下的真實復古決心   【第五冊簡介】   王莽的新朝有兩項第一,未經流血衝突改朝之平順,與前王朝斷裂之巨大,都在中國朝代史上排名首位。新朝到底怪在哪裡,又進行了哪些天翻

地覆的大改造?   東漢承繼西漢再起,表面上帝國運作模式一致,骨子裡卻與西漢有著根本差異。東漢皇后的角色與作用,顯示東漢的統治結構變成了「大姓共治」,皇權空洞化之下,如何一步步演變為外戚、宦官、士族的大亂鬥?   重視人才等級,是這個時代最主要的特色。「清議」是士族的精神武器、人物的品評說詞;章句之學沒落後,士人轉而追求浮華詭奇的「游談」;再到講究規矩、著意表演的「清談」,何以成為貴族社會維繫內部團結的重要形式?   漢末亂局,黃巾賊、五斗米道是在什麼樣的人心氛圍中崛起?三國的故事為何如此深入人心?而來自封閉親族組織的「門第」,又如何一躍成為社會真正的重心?   【第五冊突破看點】  

 ◆漢代人怎麼生活?窺看他們的食衣住行   ◆《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三國演義》特色剖析   ◆儒學轉玄學的關鍵《論衡》,為何一點都「不衡」?   ◆抽絲剝繭「身分決定一切」的時代特徵   ◆重新認識根本的、原始的佛教   【第六冊簡介】   漢帝國崩落,中國進入大分裂時代。這是一個軍事的、貴族的、異族血統大舉襲來的時代,也是一個土地關係翻新、莊園經濟崛起、誇張而無節制的時代。   《人物志》和《世說新語》是這時代的兩本奇書,標誌著「品」高於「用」的品鑑人物態度,名士崇尚清逸、風流,寧為棄才。在虛無生命心態下,佛教依附黃老東來,成為中國思想新鮮的元素。   世族是六朝最醒目的

現象,其地位與權力甚至凌駕皇帝之上,王朝來來去去,門第一直都在。與華麗炫耀的貴族文化相應的,是駢文的文字設計實驗,在規律中尋找自由的審美,為唐詩鋪出了新路。   北魏有其特殊意義,它聚攏了五胡亂華的種種元素,它帶給隋唐制度最深遠的影響,它徹底漢化甚至改造種族認同,一種草原民族與北方漢人互動涵化的新精神由此而生。   【第六冊突破看點】   ◆一次讀懂「中古」中國的獨特個性   ◆深度認識五言詩,以及無可取代的陶淵明   ◆以營造美文的態度,重新評價六朝駢文   ◆亂華的不全是胡,重新認識「五胡亂華」   ◆打破朝代史觀,好好看一看北朝      【第七冊簡介】   隋唐帝國是中國中古時代的

一個異數,是在分裂性格時代中的統合時期。從北朝到隋朝,像拼圖般一塊塊找到對的位置拼起了全新的國家體制,均田、府兵、開科舉士、建長安城……,成就了輝煌的大唐治世。   唐朝從來都不是貫通一致的時代,唐朝的文化、生活,甚至統治形態、經濟脈絡、社會活動,都應該分為四個段落來看待:武則天稱帝結束前的初唐、安史之亂爆發前的盛唐、憲宗死於宦官之手前的中唐,以及混亂不安的晚唐。   唐朝有著好動的身體意識、「不露骨」的審美觀、較平等的兩性關係;唐朝誕生了詩的巔峰,唐詩講對仗、重才氣,創造的是「尺幅江山」,更是連結文人集團的時代工具;唐朝也萌芽了復古運動,文章強調「有我」、以本真承載世間道理,召喚了後世理

學的思考。   唐太宗成為「天可汗」,其實是對朝代觀的一種退讓;幾乎傾覆朝廷的「安史之亂」,讓前後李唐判若兩朝;而藩鎮的武力割據,終致迎向另一段分裂……   【第七冊突破看點】   ◆重新認識北朝、隋朝在政制上的作為   ◆大唐的四階段性格,與所謂的「盛世詛咒」   ◆唐代的胡人、女子,和有趣的社會生活   ◆深入認識唐詩的黃金時代,及古文運動   ◆科舉如何打擊門第,藩鎮如何崛起     【第八冊簡介】     由唐到宋,中間有個古怪的五代十國。那是藩鎮的更高階段,是武人治國下荒唐又裂解的特殊時期。宋朝立國的「祖宗家法」,明顯是對五代亂象矯枉過正的產物,確立了「重文輕武」、「與士共治天下

」的信念,繼而誕生了空前絕後的文人文化。   唐代是外放的,宋代是內向的。由唐到宋,中國正式步入「近世」。棄儒入賈的自由民崛起,高度發達的城市生活,戲文小說等活潑創造;文人、商業、都市,成為最重要的近世元素。   作為宋代文人,不可能和琴棋書畫絕緣。文人的「琴」不假設聽者,只為知音而奏;圍「棋」簡單卻高度抽象,中國遊戲遂重視大腦超過重視感官;「書」追求框架中的自由,宋人好臨帖,蘇軾卻強調以個性寫字;文人「畫」則是將現實經過減形、減色後的心象反射。   禪宗和理學是思想上的兩大異彩,彼此競爭著助人安頓身心的權威。禪宗是「破」的運動,「棒喝」教法使其風格有一種瘋狂喜劇性;理學則從儒家觀念中尋

找新的存在解決,它不是文章之學,而是生命之學。   【第八冊突破看點】   ◆「近世」概念怎麼來的?它的最大特色?   ◆深入理解宋朝的「祖宗家法」   ◆琴、棋、書、畫,趣看中國的文人文化   ◆什麼是機鋒、棒喝?重新認識禪宗   ◆宋明理學為何是教人自由的學問?     【第九冊簡介】   宋代的關鍵詞是「士人與皇帝共治」。帝王的統治意識相對薄弱,武勇作戰幾乎不成選項。而黨爭帶來的最大破壞,是將道德修辭大量運用在政治上,成為沒有妥協空間的零和競爭;「陞官圖」反映的近世官場,是另一個抗拒變化的力量。   宋代的「市制崩壞」是城到處有「市」,聯繫天下財利;南北分裂後,南宋其實是以每年的「宋

援」支撐住了金朝。古文運動強調文章必須「致用」,但程頤等理學家反而認為「溺於文章」是天下三弊之首?宋詩躍動著打破唐詩規矩的活潑精神;宋詞則在音樂中誕生,文句解放的極致處站著蘇、辛。   遼、西夏、金,先後興起的「中介王朝」,從部落集體領導到二元統治體制,為草原帶來爭端與失序。蒙古以戰爭攻伐崛起,戰鬥就是他們的生活;保持強烈草原性格的成吉思汗,以個人獨大的領袖模式,創造有效的戰爭機器與威嚇力量。而此時的南宋,已淪為新興草原大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第九冊突破看點】   ◆解密宋代的黨爭和皇帝統治個性   ◆重讀宋詩、宋詞,與古文自覺運動   ◆遼、西夏、金,中介王朝探祕   ◆成吉思汗為何

是真正的英雄造時代?   【第十冊冊簡介】     蒙古帝國奉行低度統治,也是停留在中國漢化程度最低的王朝。普遍的身分制,宗教地位提高,異質外來文化,漢人面臨「重新選擇」的自由與壓力。能阻止蒙古人西征腳步的只有蒙古人,伊斯蘭、十字軍、驛站、海上絲路,十四世紀已然存在環遊世界的觀念。   草原習慣與農業文明的混搭,終究腐蝕了元朝,官軍無力鎮壓反亂,使得元末社會快速軍事化。白蓮教串連各地反抗勢力,民間蜂起並非訴諸民族仇恨;朱元璋最大的挑戰不是「殺韃子」,而是在地方普遍散架下收攏情勢。明朝初建,從《大誥》到「胡惟庸案」,士人集團備受打壓,官僚從此降等,只被皇帝當作「吏」來使用。   朱元璋想像

的天下秩序,是大家都安居在里甲制度中,反而使得城市與商業的自由愈發吸引人。晉商憑「開中制」坐大,徽商明確提出「士商異術而同志」的主張,建立門風價值觀。百科刊物、奢侈品市場、專業化百工……,明代商業以百倍的力量在發展,卻沒有沖倒文人文化,成為驅動歷史的關鍵力量。   【第十冊突破看點】   ◆跳脫民族本位,好好認識大蒙古帝國   ◆探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與東西交通   ◆朱元璋何以得天下?揭祕其政治天分與歷史作為   ◆明朝繼承宋?繼承元?稱得上「資本主義萌芽」?   ◆深入了解「商幫」和俗民文化的崛起   【第十一冊簡介】   十五世紀開始,西方海上而來的歷史力量已經在中國作用,近世後期由此

分野。窺看明朝的整體社會現象,充滿「逾制」心態,從衣裝、飲食、建築到公共空間,皆成為僭侈炫耀的展示場。原為統治工具打造的驛道,消除了中國人對「行」的禁忌,讓行旅普及於日常。   朱學定為官學,與士人內在修養的聯繫慢慢消失,直到王陽明悟出「知行合一」,那是對詐偽社會風氣的嚴厲批判。明代戲曲的精緻創新,源於專業觀眾的眼光品味及文人的關懷參與;從話本到章回小說,中國文字終於可以記錄長篇語言,開啟一段「新造字運動」。   文官用道德意識干預皇帝的私生活,宮中、朝中分際被打破,宦官擁有超越前代的掌權空間,幾個史上罕見的昏君也在明朝出現。國家財政有個不變的「兩千七百萬石」作為預算基礎,從朝廷到地方,數

字上無法管理,官僚系統隨之失能。流寇是明朝政治崩壞的總體現,與此同時,中國已被新世界體系置放在邊緣地帶。   【第十一冊突破看點】   ◆從食衣住行看明朝的「流行」文化   ◆理學到戲曲小說,明朝的思想、藝術躍動   ◆深度解讀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的「大歷史」視野   ◆擺脫選擇性扭曲重新認識滿洲崛起   ◆從「心理史學」探看崇禎皇帝     【第十二冊簡介】     清朝和明朝在三件事上不一樣。滿漢官並行、以八旗為滿洲命脈與統治基礎,以及「永不加賦」的祖宗家法,清朝歷史的變動主軸亦由此梳理。康熙完成史無前例的「政統」與「道統」合一,雍正有著折服天下的想像,延續至乾隆打造了百年盛世。   

但失去道統權威的士人,出現了知識結構真空。「實學」成為新的關鍵詞,卻因缺乏思想工具而回到古籍考索上,表現之一為乾嘉學派。太平天國是清中葉出現的一個內部挑戰,和來自西方列國對於中國中心的挑戰同時迸發。曾國藩所帶領的士人信仰雖力挽狂瀾,新的政治骨幹也抵擋不了官僚習氣的沉淪。   滿洲人必須進入漢人建構的「天下觀」中才能治理中國,這也是難以將自身放入「列國」新秩序的關鍵障礙。中國近代史的主題是「衝擊與回應」,開放通商口岸正是洋人與中國關係的突破點。西洋事物、制度、野心以驚人速度湧入中國,上千年文明無力再提供現實指引,如此迎來一個極其獨特的騷動時代。     【第十二冊突破看點】   ◆清朝立足中原

,何以稱得上「偉業」?   ◆從「內聖」、「外王」重新認識康熙皇帝   ◆《聊齋》到《紅樓夢》,看個人主義精神萌芽     ◆探看平等、狂想、價值撼動的太平天國   ◆深入理解東方帝國與西方帝國的根本差異   【第十三冊簡介】   晚清,或許對有些人來說,是與衰頹、騷亂、辱國、迷惘畫上同義詞的暗黑時代,也因史料紛雜而讓人難以親近。但在這本書中,作者用高度收束的線性描述,打造了一個讀史最迷人的世界:不是只當事實來讀,而是建立彼此間的連結,看到人事在個體或集體層次,會產生多少不同的因果關係。   此書罕見地從多個人物角度切入:慈禧太后、李鴻章、光緒皇帝、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由人物聯繫到置身

其中的大局勢,勾畫出愈來愈清楚的晚清面貌:這是一個皇權扭曲、帝制失能的時代;這是一個圖強思維下「保皇」與「革命」衝撞的時代;這是一個民間主動、官方被動,官民勢力消長的時代;這是一個封疆大吏探索時局出路、中國實質分裂的時代;這是一個與世界迅速接軌、和傳統價值辯證的時代;這是一個爆發集體想像秩序運動的時代,在頹弱中,仍激昂、積極地看向未來!   【第十三冊突破看點】   ◆深度解析慈禧角色造成的皇位皇權分離現象   ◆從平行角度看日本同時間的變革與壯大   ◆從康有為、梁啟超思路重新認識「戊戌變法」   ◆孫中山「領導」革命的真相   ◆中國歷史上少見的想像力發散時代:看晚清思想與晚清小說 系

列特色   (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

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

(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

,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   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

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閲讀這一系列的書,也認為在此時此刻出版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記得三十年前陪伴兒子讀國中歷史時我非常焦慮,因為歷史課本中完全是刻板的,甚至帶有政治立場的中國史,臺灣幾乎是故事裡的路人甲,是不存在的。於是我決定矯正這樣的觀點,為兒子完成了一個「有臺灣」存在的歷史大表格。我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歷史敎育中長大,所以我的能力很有限,只能靠大量閲讀可以找到的臺

灣史料。多年以後,我陸續讀過楊照寫的關於臺灣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的啓發,也更加相信,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絶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拋開所有的政治論述和目的,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是我最能接受的論點。想要了解臺灣,我們得先了解中國,這並不違背臺灣的主體性和尊嚴。   期待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   ──小野(作家)   過去臺灣人所受的教育,總被教導「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近年則以「去中國化」一詞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其實「去中國化」並不是指揚棄漢字(揚棄漢字的是共產黨政權)或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去中國化」去的是「奉中國為正朔,視臺灣為邊陲」的史觀。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則是我們無法選擇的鄰居,我們不能閃避,甚至要深入了解,如此,才能用最高明的態度尋求相處之道。   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歷史是一條延續的長河,知道從哪裡來,才能找到方向往哪裡去。問題在於,歷史的詮釋權往往落在政治權力擁有者手上,由此建構的史觀,不僅單一而且偏狹,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偏偏執政者樂此不疲,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生長在臺灣的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所描述的中國史,自然也不例外。   歷史應該是思辨的題材,是啟迪人心的寶庫。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放眼中國千古歷史,提供嶄新的視角,給讀者重新省思,前事不忘,後事之

師。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如果我們看鄰近的日本,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是相當深刻的,不管在學院或一般知識界都是如此。然而,長期以來,臺灣缺乏引路人帶我們走進中國歷史。   臺灣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寶庫,中華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對於中國是何種態度,我們都要理解這個鄰居給我們的影響,透過歷史理解中華文化是一把很好的鑰匙。   然而,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難懂,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的稗官野史,無法給予我們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楊照的這部通史,幫大家補了一堂不一樣的中國歷史課。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戰後幾代人的體制教育中,我們從未好

好地認識中國史,而過去三十年來,當我們(正確地)典範轉移到臺灣史視角,更不重視中國歷史了。但誠如楊照所寫,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若能認識那漫長文明所留下的遺緒,如何作為一個外在力量與內在因素,影響或形塑了當下在臺灣的文化內涵與自我認同,我們才更能建立起新的主體身分。這個工作或許沒有人比楊照更適合,一位受過專業中國史學訓練又懂得跟大眾說故事的作家與民間學者。   ──張鐵志(作家)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浩瀚紛繁,想要從中梳理,有時望而興嘆,不知從何讀起。楊照先生這一系列《不一樣的中國史》,則巧妙地找到了詮釋的角度與觀點,不僅思辨歷史的意義,也讓過去的歷史鮮明地活在當代。  

 讀歷史學智慧,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教條文字,更需要理解與善解,挖掘它的價值。《不一樣的中國史》就是這樣的好書,值得探閱。   ──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有句話說:「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當中獲得教訓。」   楊照老師以十年時間「說史」,匯集出百萬字篇幅的大作,訴說曾經輝煌帝王將相、熱鬧尋常百姓人家,儘管早已化為塵土,留下的典故依舊震耳欲聾。   ──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   無論從文化傳承、地緣關係或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歷史的重要性一直存在,可惜因為過往糾葛及現勢衝突,中國歷史的價值逐漸在臺灣遭到忽略或誤解。   楊照新著《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逆勢而起,

意義何在呢?   一、從臺灣主體性出發,展現對中國歷史的重新理解及詮釋。   二、重視意義脈絡的「通」,扭轉目前簡化、割裂中國歷史的學習方式。   三、統整海峽兩岸、日本及西方學術界跨學科研究成果,非一地、一家之見。   要真正認識臺灣,至少得連結中國史及東亞史脈絡來理解,楊照新著做了連結中國史的部分,但還沒結束,後勢值得期待。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授課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這些年來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有限的中學歷史課堂數,加上升學仍然是重要目標,歷史課的進行多半還是偏重於「歷史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至於課本上的「歷史知識」是如何產出的,通常也只是一句「歷史知識是史家研

究的成果」簡略帶過,於是綜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歷史課本內容就只是一堆看似有系統的知識堆疊。   讀《不一樣的中國史》,欣然看到史家梳理史料、比較推論的過程,在楊照老師的筆下生動展開,「歷史知識」有了活脫脫的生命歷程,而「製作歷史」的曲折和迷人,也讓史家們的經驗成了一部動人的精采人生。這真是一套好書!   ──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高中歷史課程從過往的編年史編排,改為主題式的探究學習,雖然能啟發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各個面向,但也可能讓學生忽略客觀事件的細節與結果。因此在課堂學習過後,若能選擇閱讀楊照先生這套《不一樣的中國史》

,必能深化學生自身的文史素養,也能對臺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更有時間縱深的理解,進而形成一套自我價值判斷的標準與主體性思考。   誠摯推薦給大家。   ──曾冠喆(私立薇閣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