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古同義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黃沛榮、周鳳五所指導 范麗梅的 簡帛文獻與《詩經》書寫文本之研究 (2008),提出流傳千古同義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出土文獻、楚簡、詩經、書寫文本、異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流傳千古同義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流傳千古同義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國」字已代表兩制?!】沒有國哪有家,是千古流傳的話。大家都知道「國」字點解,原來「國」與「或」是同一個字,古時解作以武力、兵器來保衛城邦抵禦敵人。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國」字的「囗」可代表國家,而「口」可代表兩制的另一制,至於如何捍衛這一制,當然不需要動用武力了。

簡帛文獻與《詩經》書寫文本之研究

為了解決流傳千古同義詞的問題,作者范麗梅 這樣論述:

  先秦兩漢文本書寫的具體面貌是研究中國經典解釋的重大課題,近幾十年來簡牘帛書大量出土,提供了極具效益的研究材料。本論文以《詩經》文本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出土與傳世《詩經》異文的搜集整理,從漢字體系的性質與文本書寫的角度討論先秦兩漢《詩經》文本書寫流傳的具體面貌,以及說明各家解釋的基本方法與差異內容。論文在各章節以《詩經》「書寫文本」為中心,討論與此相關的各項議題,包括回應目前學術界的相關意見等,總結以下六點結論:  第一,《詩經》異文形成於漢字體系之記號化與反記號化:本論文擬訂「異文關係構圖」,說明異文形成於漢字體系的「寫詞」層面。這一種寫詞模式的特點是:一個字形表達多個詞義(一字表多詞)

與多個字形表達一個詞義(多字表一詞,本論文稱為「異文組」),由此造成多個字形表達多個詞義(多字表多詞,本論文稱為「異文群組」)。同時論文又舉《詩經》異文實例說明漢字體系結合《詩經》文本解釋而產生記號化與反記號化的現象。「異文組」研究方法的提出,有助於先秦兩漢傳世與出土文獻字詞的考釋與解讀,回應目前學術界對於出土文獻考釋異說紛陳的問題。  第二,先秦兩漢《詩經》文本以變動固定之交互方式流傳:本論文指出先秦兩漢《詩經》以口耳傳授和書寫文本的方式流傳,同時書寫文本是以一種「異文」雜出的「變動性文本」以及「本字」尋求的相對暫時「固定性文本」的互動方式流傳的,先秦兩漢任何一個《詩經》文本都只是一個相對暫

時的「固定性文本」。《詩經》文本的變動性與先秦兩漢發生的相關學術史事件有若干連繫,包括秦火、隸變、今古文等,然而其中的因果關係與目前學術界的認知稍有出入,本論文對此進一步釐清。  第三,西漢三家《詩》傳承戰國魯楚、齊、三晉學術系統:本論文分析傳承人物的時代與地域,指出各家《詩經》文本具有多種方言的複雜性質,足以說明各別家派分立不是基於文本的單一地域或時代的緣故,因此博士官設立之初與《詩經》文本來源和傳承的地域無關。唯三家《詩經》博士官與戰國學術流派關係密切,可分為魯楚與魯詩、齊稷下與齊詩、三晉與韓詩等三大系統,至於《毛詩》則屬於各諸侯王之間的眾小系統之一。此外,論文比對傳世與出土《詩經》文本用

字,說明任一學派的《詩經》文本用字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無法僅依用字來區別所屬詩派。同時認為阜陽《詩經》、〈碩人〉銘神獸鏡、武威漢簡《儀禮.燕禮》引《詩》、上博〈孔子詩論〉皆是當時用字同異互見的眾多變動性文本之一。至於熹平石經《詩經》則是為尋求固定性文本而刊刻的。  第四,兩漢《詩經》解釋著作的類型名稱與內容多混淆通用:本論文指出以變動或固定《詩經》文本所發展的解釋著作,其型態具有多種不同的類型與稱名。《詩經》文本與解釋著作在傳授過程中,可能產生增刪更改,或後出取代前出,或旋出旋亡,各學派的文本與解釋內容都存在部份相同與歧異的情況,無法確鑿區分學派差異的標準。其中解釋類型的稱名只是就最初解釋方

式著眼命名而已,在往後的文獻引用中多相混不定,同時解釋著作多先有解釋內容,隨著不同階段的集結之後才有稱名,因此後世依據解釋方式所訂定的區分標準,實無法區別所有解釋類型的稱名。至於解釋內容亦往往相互通用,不能僅據內容來斷定解釋類型的稱名。兩漢《詩經》解釋著作的內容龐雜,大部份與先秦以來各類單篇別行之作類似,論文又以上博〈孔子詩論〉、〈子羔〉與阜陽《詩經》殘片為例,說明面對這些單篇別行之作,不能以其內容來判定其必為《詩經》某一類型的解釋著作,相對的,更不能以後世漢代命名的類型來反推先秦單篇別行之作的類型稱名。  第五,《詩經》文本以聲訓方法促成詩無達詁之解釋空間:本論文指出變動或固定《詩經》文本的

解釋著作立足於「多字表多詞」的基礎,以「詩無達詁」為解釋觀點,又以「聲韻訓釋」為解釋方法。本論文例舉四個異文群組說明「《詩》無達詁」發生的必然性,從中可見漢字體系詞義表達的混淆。論文又舉傳世文獻所引《詩經》解釋著作涉及「聲韻訓釋」的部份進行說明。同時比對《詩經》的「異文」與《毛傳》、《釋名》二書「聲韻訓釋」的情況。  第六,《詩經》文本以異文群組多字表多詞建立解釋論題:本論文指出《詩經》各類型解釋著作多由「多字表多詞」的理解與訓釋基礎出發,經由多個不同字形與詞義的選擇,擴大推闡詩句與詩旨以建構一套思想體系,或是普遍性的解釋論題。本論文例舉六個「多字表多詞」的「異文群組」來說明先秦兩漢《詩經》相

關解釋的思想論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