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桶失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海洋垃圾桶失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余杰寫的 香港獨立 和麥恆文的 恆河生與死:從恆河的今昔探索印度的未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荒野部落格:無塑海洋也說明:很殘酷的,因為沒有將訴求說明清楚,這是「成功的失敗」,實驗成功,「避孕」失敗。 ... 垃圾桶應該附加熄菸裝置,大部分癮君子在抽完菸的時候都會把菸蒂放腳下踩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主流 和自由之丘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許誌庭所指導 林亭君的 國中三年級飲食教育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 (2017),提出海洋垃圾桶失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動研究、飲食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 柯凱仁所指導 詹沐玟的 塗鴉風格應用於動畫創作之研究-以台灣生態環保議題為例 (2012),提出因為有 生態保育、生態藝術、塗鴉、動畫、MDS多向度評量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海洋垃圾桶失敗的解答。

最後網站澎湖西嶼國中小聯展海廢創作展藝術天份 - 三立新聞則補充:主辦學校合橫國小校長葉萬全表示,澎湖冬天四處都是海漂垃圾,這次藝術 ... 賴峰偉說,學生展出作品栩栩如生,透過藝術創作結合海洋環保,讓遊客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洋垃圾桶失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獨立

為了解決海洋垃圾桶失敗的問題,作者余杰 這樣論述:

  正如推薦人桑普說的:「香港獨立」這四個字,在許多香港人眼中,猶如眼中刺,更如計時炸彈,避之唯恐不及。從政的,怕被褫奪從政資格;從商的,怕被紅色資本針對;評論的,想要明哲保身而知所進退,希望「小心駛得萬年船」──他們都以「港人多反對、外國不支持、共諜才推銷」這三節棍,來告訴主張香港獨立的人:「閉嘴、休想、停手」,以致他們活像十惡不赦。     作者余杰則指出,在中共的打壓和中國兩千年中央集權的文化和政治傳統這雙重束縛之下,港獨確實「難如登天」,但承認其困難並不意味著就放棄這一理想。他認為在現階段,港獨還停留在理念的探討和傳播層面,港獨要形成一種得到廣泛認同和支持的社會主流思想,還有很長的路要

走但是港獨的實現,除了港人自己的努力之外,還要等待國際大環境出現變局,特別是中國走向崩解。   本書分為五卷,並收錄由香港眾志提供的反送中相關珍貴照片。作者在這本書中反覆強調的主題是:香港不是早已被中共馴化的北京、上海、廣州或深圳,香港如同雅典、耶路撒冷、日內瓦和但澤,是一座充滿榮光、擁抱大海的自由之邦。香港人比表面上已經獨立的新加坡更獨立:新加坡不過是李光耀家族經營的一所幼稚園,李顯龍有什麼資格對香港人以一城敵一國的自由之戰指手畫腳?沒有人能奪走香港人的自由之心,即便威脅要將「分裂分子」全都「粉身碎骨」的習近平也不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感謝 法學博士,獨立評論人  桑普 專

文推薦   ※感謝 香港眾志 圖片提供 作者簡介 余杰   生於成都,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旅居北京二十載。   1998年出版處女作《火與冰》,在死水般寂靜的世紀之交掛起一陣旋風,短短數月間暢銷百萬冊,有如魯迅和柏楊般的批判性文字和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一代年輕人。   2012年1月赴美,定居華盛頓郊區。拋棄如同「動物農莊」般野蠻殘酷的中國,誓言「今生不做中國人」,並致力於在思想觀念上顛覆中國共產黨的唯物主義意識形態、解構大一統的中華帝國傳統,進而在華語文化圈推廣英美清教徒精神與保守主義價值,也就是其獨樹一幟的「右獨」理念。   以寫作為職業和志業,集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人

權捍衛者於一身,著作已有六十餘種,一千五百萬字。著述涵蓋當代政治、古典文學、近代思想史、民國歷史、臺灣民主運動史、基督教公共神學、保守主義政治哲學、人權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多個領域。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亞洲出版協會最佳評論獎」、「公民勇氣奬」等獎項。   以華語文化圈內擁有真正的言論自由和新聞出版自由的臺灣為第二故鄉。喜愛臺灣的美食、風景、朋友和書店。相信文字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得天下之英才而友之。 推薦序  香港革命與獨立呼聲/桑普 作者序  真正支持香港,就是支持香港獨立 第一卷  一國兩制,警匪共治 香港淪為

員警城市 中國是綁匪,香港是肉票 習近平眼裡,香港是一顆榨乾的檸檬 新納粹的中國人渴望在香港戒嚴和屠殺 不能讓文革的血雨腥風席捲香港 趙紫陽說,民主治港是理所當然的 港警變公安,廉署變紀委 打特務符合最高的公義 第二卷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魚蛋革命,勇武派登場 反送中運動已經是一場革命 世代和解,父子登山 誰之香港,何謂主權? 蝗蟲南下,自由北伐 2「六四」是香港無法癒合的傷痕 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 通往自由的道路,是由每一個人的勇氣鋪成的 第三卷  傀儡登場,木馬屠城 四個特首一台戲 香港的維穩教會和權貴牧師 腰纏萬貫,自願為奴 香港的學術自由危在旦夕 張翔不是港大的校長,而是黨

委書記 為什麼中國太空人在香港遭受冷遇? 誰是香港的太上皇? 議場如豬圈,議員如豬仔 第四卷  開卷有益,心靈自由 「英國制度」是香港成功的關鍵因素——彭定康《非一般的外交家》 港人是遺民,我城是逃城——徐承恩《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 反共是常識,反統是決斷——盧斯達《我迷失在這場殖民遊戲》 一把雨傘,如何擋住血雨腥風?——陳奕廷《傘裡傘外》 香港是一座蓄勢待發的活火山——張潔平、鍾耀華《香港三年》 香港不是中國的孤兒,而是世界的新邦——桑普《中國孤兒·香港人》 一個癡心人與一群倖存者——陳潤芝《六四三〇》 當普通法遇到共產黨——吳靄儀《拱心石下:從政十八年》 第五卷  香港出路,去

中國化 香港人撕掉中國人這個劣質標籤 北京為何害怕香港普選? 不能愛我的家,只能愛你的國? 三朵金花耀香港:梅豔芳、陳巧文和林慧思 泛民退場,本土興起 是文化差異,更是制度衝突 香港人是英國人,不是中國人 不隨地吐痰的人願意被隨地吐痰的人統治嗎? 推薦序   香港革命與獨立呼聲   桑普(法學博士,獨立評論人)   「香港獨立」這四個字,在許多香港人眼中,猶如眼中刺,更如計時炸彈,避之唯恐不及。從政的,怕被褫奪從政資格;從商的,怕被紅色資本針對;評論的,想要明哲保身而知所進退,希望「小心駛得萬年船」。他們都以「港人多反對、外國不支持、共諜才推銷」這三節棍,來告訴主張香港獨立的人:「閉嘴、

休想、停手」,以致他們活像十惡不赦。畢竟開卷有益,細讀余杰大作,當可靜下深思,放低浮躁激憤,回歸價值信念,洞明是非對錯。   自今年六月九日以來, 香港人從「反送中」走到「反中抗暴」, 「勇武」與「和理非」互相扶持,泛民本土無分彼此,不分化,不割蓆,不篤灰。口號從「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唔(不)見人、打死人、槍殺人」叫到「香港人,反抗」。俗稱香港國歌的《願榮光歸香港》街知巷聞,俗稱香港軍歌的《不屈進行曲》網上風行。區區連儂牆, 擇日手牽手, 晚晚合唱團, 有時辦集會, 週末大遊行, 奮勇齊抗暴,勇和同進退,冒死去反擊,矢志對抗紅、官、警、黑四股勢力。接近三千人被捕,

數百人被撿控。至今已近五個月,氣勢未有減弱,料將持續下去,目前尚難預計何時才會結束。   我目前初步評估:或許會在中國及香港政府一旦宣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之後,香港人就會遇到真正的抉擇與挑戰:是否繼續抗爭到底、勇和是否堅持不分化、是否承認與接受「階段性勝利」等嚴正問題,在在考驗香港人的智慧與道義,但在撰寫本文時,尚未出現這項條件。   無論如何,在整場「反中抗暴」運動當中,香港抗爭公民史無前例跨越世代大團結,香港非紅色資本的本地商界默默支持,中間選民非常厭惡警黑勾結。這種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實源自中國對香港的殖民暴政。中國政府想盡辦法,希望擺脫窘境,但是離間分化無力,紓困減壓無效,轉移焦

點失敗。中國慌了,方寸大亂。於是,中國政府開始嘗試變陣。    公安喬裝港警,虐打濫捕性侵;但香港人不怕,繼續反抗!   威嚇出動軍隊,誑稱戒嚴屠城;但香港人不怕,繼續反抗!   緊急法禁蒙面,威脅封網宵禁;但香港人不怕,繼續反抗!   撤回送中條例,特首落區對話;但香港人不理,繼續反抗!   反送中運動三層次:反共、反中、獨立   畢竟紙包不住火,中國簡直慌得快要咆哮大叫了。習近平徹夜難眠,但已病入膏肓,氣炸過後,回心一想,香港不正是蝴蝶效應中的那隻蝴蝶嗎?中國當初如果不拍板叫林鄭月娥推動送中惡法,難道會搞成今天這個樣子嗎?就讓我來告訴習近平吧。這是獨裁專制殖民香港超過二十年後,早晚都

會出現的必然結果。即使今天不會,早晚也會。   反送中,從來只是表象,猶如冰山之巔。俯瞰以觀,探索底蘊,由淺入深,實有三個層次:反共、反中、獨立。   「光復香港」,最根本和最徹底的行動,就是脫中獨立,擺脫中共、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意識的覊絆,成為一個海洋文明新邦,跟世界各國公平互惠交往,這樣才能夠保守香港人的自由,讓香港的榮光和優越得以展現,讓香港人的創意和才華得以發揮。   (以上為簡述版,全文請見書籍) 第五卷 香港出路,去中國化 不隨地吐痰的人願意被隨地吐痰的人統治嗎? 香港年輕人一次又一次堅韌不拔、志在必得、毫不鬆懈、絕不退縮地上街抗爭,他們是當代英雄,應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他們向世人展現自由的男女,面對極權毫不示弱、挺身而出的精神,他們不僅是全世界年輕人的榜樣,而且是所有人的榜樣,我覺得非常偉大,歷史就在我們面前,香港遊行必將載入史冊。──班農 上海人在好市多排隊,香港人在「敦克爾克大撤退」 我在臺灣訪問的時候,一位計程車司機跟我聊到香港的抗爭,一句話就比學院裡面的教授博士說得明白:「一群隨地吐痰的人,想要野蠻統治不隨地吐痰的人,怎麼可能呢?」如果用香港學者蘇賡哲的說法就是:「現今是在上海好市多白吃白喝的人,在統治攻入香港立法會喝了飲料要留下錢的人。」不過,野蠻戰勝文明不是沒有先例:二戰結束之後,從日治時代「光復」、遭遇國民黨軍隊的臺灣,早就有過類似的經驗,痛

苦而無奈。 據說上海是中國最富庶、最文明、最洋派的城市,上海的人均收入並不比香港和臺北遜色,上海的摩天大樓甚至超過香港和臺北,讓任何一個西方的大都會都甘拜下風。但是,當第一家美國好市多超市在上海開業時,上海卻露出它不堪入目的本相:綿延數公里的車流,塞爆週邊的幾條公路,大賣場內摩肩接踵的是喪屍般瘋狂哄搶貨物的人群。就連廁所都人滿為患,憋不住尿的孩子只好在父母或爺爺奶奶的建議下,直接對著垃圾桶撒尿。六百個烤雞瞬間就消失了,卻只有兩百個有結帳記錄,那些沒有結帳就不知所蹤的烤雞,當然是被胃口極好的顧客吃掉了。 上海人瞧不起其他所有地方的中國人, 認為除了自己之外, 其他地方的中國人統統都是「鄉下人」。

但在好市多超市為了搶購奶粉、豬肉乃至名牌包包而上演「全武行」的上海人,真的是紳士淑女般的「城裡人」嗎? 上海人的私家車,似乎都在前往好市多的漫漫長路上。此刻,上海人的耐心,卻出奇地好,他們對蝸牛般的行車速度沒有怨言。上海人私家車的品牌,比香港人私家車的品牌更炫目。因為他們開的不是車,而是面子。

國中三年級飲食教育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海洋垃圾桶失敗的問題,作者林亭君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透過行動研究之實施,發展適合國中三年級學生之飲食教育課程方案並在飲食教育課程方案實施後進行教學成效分析,並探討飲食教育歷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及解決之道。 本研究以國中三年級一個班3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共進行九次課程內容教學。透過教學過程中觀察記錄、學生學習單、課程回饋單、教師教學省思札記及協同研究教師回饋單等工具蒐集資料,歸納整理,進行資料分析,提出研究結果如下:一、國中對飲食的選擇多以個人口味為主,滿足口慾需求為多,且其飲食信念多受到媒體影響,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及營養知識,將導致其有錯誤的飲食行為產生。二、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透過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及戲劇演出,飲食教育課程實施有

助於學生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三、了解學生飲食迷思後給予正確營養知識引導,有助於改善學生的飲食行為並使其趨於健康,學生能從消極的避免不佳飲食行為轉為積極的重視環境與飲食的關係且培養惜物愛物感恩的態度。四、行動研究實施課程當中不斷反省、修正的過程,研究者也能同時獲得專業成長,將理論落實於課程當中。 最後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並提供課程教學案例及問題解決對策,以作為未來飲食教育教學研究之參考。

恆河生與死:從恆河的今昔探索印度的未來

為了解決海洋垃圾桶失敗的問題,作者麥恆文 這樣論述:

  從濕婆神到佛陀,千年來最神聖的聖河──恆河   為何成了21世紀的一條毒流,正牽動著印度的經濟民生命脈?   恆河生,印度生;恆河亡,印度亡   印度正在扼殺著恆河,而恆河也正回過頭來扼殺印度……三十多年新聞採訪經歷的作者馬凱,從源頭一路至出海口、溯至遠古一路至今日,追索著這條印度人的女神之河、被尊為「恆河之母」的聖河,同時發現到挽救這條甚至可說是世界上最重要河流的奮戰絕不會失敗……   幾千年來,比地球上任何一條河都哺育了更多人口的恆河,更被印度人視為是流淌著神聖之水的恆河女神。然而今日,大量的工業毒廢物的污染、民生垃圾等等,印度正在無以復加地毒害著這條河,而恆河也回過頭來造成了印

度極大的危害。作者派駐印度的四年來,透過親身採訪來的第一手報導,以及詳盡的史料及科學文獻,試圖調查釐清這些威脅著印度甚至世界的人類及動物健康的污染。   作者從恆河位於喜馬拉雅山的源頭開始了他的旅程,主河流及重要支流一路流經多個聖城:瑞詩凱詩、馬圖拉、阿格拉、泰姬瑪哈陵、安拉阿巴德、瓦拉納西、帕特納……,以及政經大城:德里、坎普爾、加爾各答……,最後流到了恆河三角洲這個有著大批老虎出沒的紅樹林沼澤區,並於孟加拉灣出海。沿途中,有悲劇,也有成功的喜悅,他遇到了那些敬畏恆河的朝聖者,也遇到了依靠恆河維生的農民及商人,更遇到了那些排放汙水及有毒廢棄物扼殺著這條河的企業家及居民,當然還有那些企圖挽救

她於毒手的人。   書中深入鑽研恆河在宗教、歷史及生態方面的諸多神祕謎團,不斷叩問為何印度人能夠同時敬拜並虐殺著他們的國家之河?而同時期地球上成功挽救了泰晤士河、萊因河以及芝加哥河這些重要大河的河流淨化顯著案例,又是否能在恆河身上再次印證? 好評推薦   將歷史、地理、環境、政治、宗教及其他許多面向,以傑出且引人的方式結合在一起。這條河流在世界上占有無比的重要地位,它的整個流動及生命軌跡溯自喜馬拉雅山並一路直至孟加拉灣。──倫敦政經學院政治經濟學帕特爾講座教授  尼可拉斯.史登(Nicholas Stern)   企圖藉由一條河來探尋印度這個國家的驚奇之舉及愚昧之行,這是莫大的抱負⋯⋯

作者成功完成了它!──印度專欄作家及評論家  古沙蘭.達斯(Gurcharan Das)   本書文筆如主題般的樂觀且流暢,作者透過了時空的變換興衰及人性的自大,在這本書中描繪了恆河的整個流程,這也是北印度在靈性及物質上的一條生命線。詳實豐富的描述,顯露出這位訓練有素的觀察者充滿靈光的洞察力,他的整個敍事讓人閱讀起來深受著迷且啟發人心。──印度國會議員及政治作家 夏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   熟練地結合了極其引人的歷史及對印度今日的精準觀察,本書在其主要論題上聰明地切中要旨──恆河所面對的威脅──從汙染、人口過多、氣候變遷,以及常有的惡劣政策──其實也正是印度往前邁進時

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作者有時極為嚴厲地面對快速改善的這種不實期待,但又熱切地關注希望最終能獲致成功。這讓他成就了一本傑出且重要的著作。──經濟學家及實業家、英國金融局前主席  阿戴爾.特納(Adair Turner)   作者生動地描述了為什麼印度一定要掌握住抗生素抗藥性這個巨大挑戰⋯⋯我希望莫迪總理的政策顧問都能讀到他有力的詮釋。──創造「金磚四國」一詞的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歐尼爾(Jim O’Neill)   作者是極少數不只是熱愛並且也瞭解印度的國外記者,然而他也有能力看見它的缺失並且不帶偏頗地評斷為了改正缺失所付出的努力。這代表了他對印度的報導極有見地且發人深省。──印度電視節目

主持人、新聞評論人  卡倫.塔巴(Karan Thapar) 作者簡介 麥恆文(Victor Mallet)   新聞工作者及作家。1981年取得牛津大學英文學士,從事新聞採訪超過三十年,先後服務於路透社(Reuters)及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負責亞洲、非洲、中東及歐洲的報導寫作。二〇一二至二〇一六年,派駐印度新德里,出任金融時報的南亞分社社長,現擔任金融時報巴黎分社社長。一九九九年他寫了《老虎的困境》(The Trouble with Tigers, HarperCollins)一書,描寫東南亞的工業革命以及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出版後極

受好評。他曾兩度贏得亞洲出版人協會(SOPA)的年度新聞評論獎項,也以恆河的命運故事以及印度總理莫迪的掘起特別報導,兩度獲得了印度知名的拉摩納葛印卡(Ramnath Goenka)傑出外國記者獎。 譯者簡介 謝濱安   台大經濟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譯作有《女性面對的戰爭》、《魯賓遜漂流記》、《自由:我生命中遲來的第一次……》。   1.    序章 殺死大地女神 2.    聖牛之口:喜馬拉雅山上的源頭 3.    聖水 4.    建造一座巨型城市——同時拯救恆河 5.    瓦拉納西:印度的一日首都 6.    瓦拉納西:破碎的諾言 7.    毒物之河 8

.    超級細菌之河 9.    恆河豚、鱷魚與老虎 10.    人口壓力:為何人口成長並非紅利? 11.    水與井:水龍頭為何乾涸? 12.    水壩與乾旱:整治恆河 13.    寶萊塢之星:電影中的恆河 14.    充滿異國風情的河:恆河上的外國人 15.    風暴與沙岸:恆河上的船隻 16.    貿易重鎮不再:加爾各答與孟加拉 17.    不可能的任務:如何淨化恆河? 18.    美麗的森林:恆河入海之地   前言   寫這本書是個意外。二〇一二年,我和家人在雨季期間到德里定居,抵達的頭兩天,我在車門邊的地圖集裡發現了一張令人困惑又著迷的圖:地圖上的亞穆納河旁

邊,也就是位於北印度心臟地帶的此地,有個紅色的圓形小圖示裡頭畫有一艘帆船——它是代表遊艇碼頭或帆船俱樂部的通用符號。我很喜歡船,但難以相信在距離海洋如此遙遠,又飽受污染黑名的河流上有辦法享受乘帆船出航的樂趣——非但如此,這條流經現代德里的河流幾乎被廣大的居民所忽視。   就某方面而言,我的感受是對的。我在德里遇到的每個人都不曉得船的事情,然而,一張轉載刊於《印度斯坦報》(Hindustan Times)上的一九七〇年代的老照片進一步激起了我的興趣,照片中有艘小艇在週末航行於亞穆納河河上。幾個月後,我終於來到地圖上標示的地點——那條帶領我深入德里南部的歐克拉(OKhla)工業區的道路現在仍叫「

帆船俱樂部路」——那裡有個「國防部帆船俱樂部」,建築物與花園都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令我相當訝異。穿過草坪,幾艘帆船小艇整齊擱置在面河的船架上。這是一幅令人哀愁的景象,顯然這些船鮮少有使用機會(或許完全沒機會)。該地的管理員證實了我這個想法。   原因直接呈現在俱樂部的門前:這坨臭氣熏天、充滿黑色泡沫的污穢物,原本是一條河流。亞穆納河是恆河的一大支流,無論在印度神話或繪畫中,或者在歷史記憶裡頭,它都是一座充滿百合花、烏龜和魚類的大自然天堂。河岸邊,歡愉之神克里希納吹笛,身旁環繞著側耳傾聽的牧牛女子。若是在今天,這位藍皮膚的神一定會選擇避開此地。德里上游處,整條亞穆納的河水幾乎都被截流灌溉或供應首

都所需。在乾季,河流往下游依序經過馬圖拉、阿格拉,以及泰姬瑪哈陵(十七世紀由蒙兀兒帝王沙賈汗為紀念他鍾愛的妻子穆塔芝所建的知名陵墓),水中充斥德里兩千五百萬居民製造的未經處理的污水和工業廢料。   歐克拉是亞穆納河在德里地區的下游終點,此處狀況尤其惡劣。剩餘的河水衝過水堰時激起成堆的泡沫。清晨時分,這些超現實的白泡沫在橘色的晨曦中閃耀,宛如許多小冰山遍布在油膩漆黑的河面上。狀況最糟時,在人類穢物污染嚴重的歐克拉區段河水中,糞便型大腸桿菌的含量超過印度沐浴標準將近五十萬倍。   我心想,假如這條河會流入恆河,那恆河本身的狀況又是如何?我是一個剛抵達印度不久的英國人,連我都知道恆河是一條聖河,

一條深受歷史與文學讚頌的河流。即便在今天,恆河(Ganges)——或唸「根迦」(Ganga),絕大多數的印度語系都如此發音——在印度的信仰、社會、經濟與政治上,地位都比亞穆納河來得重要。恆河是母親之神,她獨特純淨的河水能帶來救贖,數億印度教徒都將恆河的水供奉於壺罐中崇拜。懷抱虔敬的心,印度教徒總希望自己死後能在恆河岸邊接受火化,並讓遺骨隨流水漂散。即便是世俗派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一九四七年印度獨立後的首任總理——都希望自己死後能有部份骨灰交付予恆河,他說:「恆河象徵印度世世代代的文化與文明,不斷地變化,不斷地流動,她永遠不會是相同的恆河。」印度現任總理納

倫德拉.莫迪——他在二〇一四年以壓倒性的差距勝選為印度教民族主義人民黨(BJP,Bharatiya Janata Party)的黨魁——也刻意選擇恆河邊的古城瓦拉納西(貝拿勒斯)做為他的國會議區。莫迪將這條河稱頌為母親——恆河母(Ma Ganga)——並立即承諾淨化河水的計畫,同時將相關部門改名為「水資源、河川發展與恆河復興部」(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 River Development & Ganga Rejuvenation)。   恆河的重要性甚至超出到印度的海岸線以外。正在書寫這些文句的我剛從斯里蘭卡回來,我在可倫坡意外造訪了一座佛寺,除了佛陀之外,裡

頭也布滿象神、毗濕奴等印度教神明的神像。原來這座佛寺名叫「根迦拉瑪耶」(Gangaramaya),據回答我問題的那位僧侶所言,它是這條巨河在北方三千公里之外的一條分流。「當地有座湖泊裡頭充滿了,」他說道,「恆河之水。」   即便在遙遠的英國,恆河也擁有精神上的神聖地位。在調查期間,我意外發現一段趣事。一九六四年,恆河的水在愛丁堡公爵菲利浦親王面前儀式性地注入一座村莊的水井中。親王來到此地是為了促進印度與英國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是這座位於雷丁(Reading)附近斯托克街(Stoke Row)上的水井的建成百年紀念,此水井由十九世紀一位慷慨的印度王侯下令開鑿,一直保存到現在。據說,當時有一位任職

於聯合省(United Province,包含今日印度人口數量最多的北方邦在內的一個幅員廣闊的地區)的英國政府官員名叫愛德華.安德森.里德(Edward Anderson Reade),他在一場舉辦於貝拿勒斯王侯宮殿的晚宴中談及當時重創奇爾特恩丘陵(Chiltern Hills)的一場旱災。王侯在知道一位男孩因爲喝下加諸最後一滴水而被母親毒打的事件後,決定出資建造這座深井,至今依舊被稱為「王侯之井」。其實,王侯早在三十年前就曾聽聞里德曾融資在印度建設水井的事蹟,這無疑對此次的支援有所幫助。   當時我為了替《金融時報》尋找題材來回奔波於印度和南亞之間,從選舉、工業自動化、氣候變遷到宗教衝突,

幾乎無所不包。突然我理解到,若從源頭往出海口的方向書寫恆河,或許能窺見一點這個極度複雜卻又令人感到興奮的當代印度的狀況。在見證坎普爾的工業污水、瓦拉納西的家庭廢水,以及帕特納與加爾各答的垃圾之後,我很想知道,為什麼一條在印度文化歷史上如此重要,象徵印度教信仰的河流,會遭受如此草率的對待?我想知道,這條印度最偉大的河流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該怎麼做才能拯救它。   有些朋友建議我應該寫一本談論莫迪的書。我曾經面對面採訪過他,他也在這本談論河流的書中佔據一角;然而,他是個已經出頭的政治家,總有一天也會像過去的其他人一樣下台。另外有人把我說的「恆河」(Ganges)錯聽成「甘地」(Gandhis),以

為我想寫的是尼赫魯的後裔,目前代表人物為桑妮雅.甘地與她兒子拉胡爾的那個政治家族;由兩人領導的國民大會黨在二〇一四年被莫迪與人民黨擊敗。不過,我發現蜿蜒曲折的恆河在今日依然是條交織纏繞在印度身上的細線,甚至比尼赫魯-甘地的時代更能演繹當前的狀況。正如溫斯頓.邱吉爾針對泰晤士河與英國之間所描述的關係一樣,恆河正是印度歷史的那條「金線」。恆河沿岸有許多偉大的城市,有些依然存活,其他衰敗遺棄,都已經存在數千年之久,在那個時代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比中國或者羅馬帝國都還大,幅員甚至是西歐的三倍之多。   因此,為何受到如此大量印度人崇拜的恆河,同時卻也遭受同一群人的傷害?為何印度人和他們的政府有

辦法忍受(即便只有一週)過量建設於聖河上的灌溉水壩——有時候甚至出現完全缺水的狀況——以及人類污染物與工業毒物的毒害?印度教徒堅信純淨的恆河不會受到這些污染影響,這是真的嗎?這條河還有得救的可能嗎?   在本書中,我將解釋印度人如何以污染扼殺恆河,恆河又如何反過頭來扼殺印度人。但故事並非毫無希望。書寫過程中,我逐漸了解到所有發生在印度的對與錯,也開始相信印度人能像歐洲人與美國人成功拯救泰晤士河、萊茵河與芝加哥河一樣拯救恆河。同時,我也意識到(有愈來愈多憂慮的印度人跟我一樣)虔誠印度教徒在心中將恆河實體上的污濁與其精神上的純潔區分開來,假裝物理世界無法侵犯精神領域,這件事是多麽荒謬。談及亞穆納

河時,有位聖人曾經說過,河流本身才是「真正的神」,而非那些遙不可及的精神象徵。正是如此,恆河如此重要,首先就是因為它的物理性為人們供給了生命所需的水源與沃土,才以大自然之靈的姿態受到崇敬,最後演變為印度教眾神中一位豐腴的女神。   我不是印度教徒,大概永遠也不會像數億名印度人那樣充滿熱忱地崇敬恆河,但我對這條河的愛就跟我愛其他所有偉大的河一樣多——或許更多,因為我還嘗試著去了解它——我很關心它的未來。外國人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懷抱環保理念的一群)很容易遭指控為偽君子,他們抗議道:「你們為了追求經濟成長破壞了自己的環境,現在卻想阻止我們發展。」或者「以前泰晤士河那麼醜陋,你們卻說我們這些污

染的河流讓你震驚。」我過去在中國與南亞也曾遭受類似批判,令人吃驚的是,鮮少有印度人會因西方媒體對聖河的描述與報導出的問題憤恨發怒。我想這是因為絕大多數人知道這些問題都是真的。   本書大致以順流而下的方向進行,起始於恆河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源頭,終止在孟加拉灣的入海口。有些朋友堅稱這是悲觀處理此一主題的方式,因為河流源自於冰凍純淨的山區,愈往下游經過愈多城市就變得更髒,污染程度更嚴重,但我不這麼看。我喜愛恆河上游潔淨的空氣與水,但也同樣享受著航行於河上、擺脫沿岸大城那些無序的歡愉等過程,尤其遼闊海洋給我帶來了無限可能的感受。此外,恆河水隨著流程增加逐漸變髒這個說法也是錯的;大自然的多變,諸多支

流注入新水量——最知名的就是發源自西藏的布拉瑪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以及沿途不斷發生的沉積與汙染物的擴散,都讓一切變得比想像中複雜許多。   隨著章節前進,我們將順著恆河一路往下走,沿途有悲劇,有成功的喜悅,有古代與現代印度的諸多神祕謎團,以及演出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朝聖者、政治家、企業家、科學家、農民、畫家,還有探險家——最後結束在孟加拉灣恆河三角洲的紅樹林沼澤。 瓦拉納西:打破承諾 為了更詳實評估恆河在瓦拉納西的狀況,我與在瓦拉納西接待我的主人實地走了一趟尼薩德拉賈(Nishadraj)神廟與河壇;該命名來自傳說中的船族部落之王,他住在這條河上,曾應羅摩神的請求,助他過河拯救妻子

希塔(Sita),而這座神廟就是船族的大本營。帶我們來這裡的是穿著體面的德文德拉.米斯拉(Devendra Misra),他是當地的藥廠業務員。他領著我們沿著河岸前進,到處都是垃圾,經過了歷來眾多王公建造的神廟,以及一座標示著「引水作業」的巨大抽水站;它為這座城鎮抽出河水,並形成了一道小型渦流——就在上游大約四百呎處髒汙的亞西水渠,直接將未經處理的汙水排放到恆河。 我們一面步行經過了正在進行修繕的老舊木划船以及一座小型的濕婆林伽神壇,米斯拉一面跟我說莫迪已經做了他辦得到的事情——他指著垃圾桶說道,現在甚至連垃圾桶都有了——並將恆河的問題歸咎於一般人民。「人們在公共場所一直沒有什麼衛生習慣,他們

沒有屬於國家的精神,」他說,「莫迪先生已經竭盡所能了。而且傷害這條河的不止當地居民,還有來自村落的那些人,他們帶來一堆東西,最後都丟棄在河壇上。」不過我們抵達尼沙德拉吉古哈河壇後,他也附和其他瓦拉納西居民一同抱怨河流水量不夠,並感嘆那「透明清澈」到可以用來淨身的水已經不見了。「如今,我甚至不想把恆河的水含在嘴裡,我現在會有遲疑。」(「但他必須這麼做,他是婆羅門,」我的同事低聲說道,「他每天早上都會來河壇。」)

塗鴉風格應用於動畫創作之研究-以台灣生態環保議題為例

為了解決海洋垃圾桶失敗的問題,作者詹沐玟 這樣論述:

近年過度開發與環境汙染使得自然生態的傷害,甚至可能讓生物滅絕或瀕臨絕種,而地狹人稠的台灣,每單位土地承受的環境負荷壓力極高,如何保護自然資源以得到永續發展,應是刻不容緩且應被重視的議題。在政府方面,制定法令並規畫生態保護區;民間方面,環保團體則以演講或請願等方式關切環境議題;而許多藝術家藉由生態藝術(Ecological Art, Eco-art),傳達環境保育的觀念。塗鴉(Graffiti) 起源於1960的紐約,是反抗精神與次文化之表徵,在本研究創作中,試圖以塗鴉風格創作環保動畫,傳達創作者對自然的關懷與情感,並強調保育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因此,本研究與創作從整理塗鴉發展脈絡、台灣生態現況

與近年重要議題與生態環境相關動畫分析為三大方向出發。研究方法則採用MDS 相關實驗輔助設計創作之評估與分析,掌握具生態、環保意象風格之塗鴉取向,運用電腦多媒體之技術,創作環保動畫,並驗證是否達到顯著之成效。全文分為:一、前言,二、文獻探討,三、研究方法,四、實證研究(設計創作分析與評估),五、設計創作,六、結論。研究或創作的成果,希望能提升大眾對於環保公共議題的關注,並提供相關設計創作或學術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