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區公所法律諮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六、法律諮詢服務也說明:(一)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法律諮詢. 1、電話法律諮詢:全國專線412-8518#2(市話可直撥,手機請加02) ... (二)臺北市大安區公所法律諮詢. 1、服務期間:每週一至週五 ...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陳敦源所指導 高魁宏的 直轄市原住民自治區與區公所行政效能之比較研究- 以烏來區與坪林區為例 (2021),提出淡水區公所法律諮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直轄市、區公所、原住民自治區、行政效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鍾國允所指導 駱長毅的 當代臺灣地方自治改革的再改革 以直轄市「區」制度為中心 (2017),提出因為有 地方自治、區自治、直轄市的重點而找出了 淡水區公所法律諮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北市立海山高級中學- 校外轉知訊息則補充:15:00-17:00幸福婚姻法律基本知能及諮詢服務,場次如下: (一)100.03.12三重區 ... (七)100.06.11淡水區公所水碓活動中心3樓禮堂 (八)100.06.18三芝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淡水區公所法律諮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直轄市原住民自治區與區公所行政效能之比較研究- 以烏來區與坪林區為例

為了解決淡水區公所法律諮詢的問題,作者高魁宏 這樣論述:

地方制度法於2009年4月修正,成為縣(市)改制為直轄市的法源依據。區公所升格後,許多權責回歸直轄市政府,主要的功能則為執行市府交辦事項,但是面臨日益龐大、複雜且多元的區政業務,許多問題逐漸浮現,甚至難以發揮區公所預期的效能。另一方面,原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包含台北縣烏來鄉、台中縣和平鄉、高雄縣茂林鄉、桃源鄉及那瑪夏鄉等地區,在改制升格為直轄市後,喪失地方自治團體法人的地位,而為尊重臺灣原住民族的權益,立法院又於2014修訂地方制度法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相關條文,使直轄市原住民自治區,重新擁有地方自治的權限。因此本研究對於直轄市轄下原住民自治區及一般區公所在行政體制修正後,兩者體制不同的情況

下同時涉及到區公所與市府各層級單位間之權責劃分與職務歸屬,以及區公所與市民間,要如何設置一種和諧且運作順暢的治理機制的相關課題進行研究,並以新北市政府轄下坪林區公所及烏來區公所兩者的行政效能作為本研究的比較案例,並分別從兩者的表現、行政效能及對於地方治理品質影響等面向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由於不同制度的關係,導致兩者在各面向的表現均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最後對於直轄市政府及區公所分別提出建議,包含了業務調整、資源重分配、業務考核精緻化、人員職等提升、設定區長任期、提升專業倫理素養等,希望相關的建議,能有效提升區公所的服務的品質,獲得更多民眾的認同。

當代臺灣地方自治改革的再改革 以直轄市「區」制度為中心

為了解決淡水區公所法律諮詢的問題,作者駱長毅 這樣論述:

六都改制後,衝擊地方政治運作生態,原有臺北縣、桃園縣、臺中縣、臺南縣以及高雄縣,在升格改制為直轄市以後,其轄下的鄉鎮市紛紛改制為區,而取消其地方自治團體公法人之地位(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仍為地方自治團體),區公所成為市政府的派出機關,人員與財務均受市政府的分配與掌控。然而,新六都直轄市其治理轄區範圍之遼闊,以及面臨地方治理問題之複雜性,傳統北高直轄市均難以比擬,因此對於各區公所之定位,有值得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本文以新改制的五個直轄市為分析對象,比較改制前後各新直轄市所面臨的地方治理問題,並提出短中長期三個解決方案,推動並保障直轄市區的自治地位,使地方自治獲得更進一步的落實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