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分層澆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混凝土分層澆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廖基全寫的 施工計畫與管理 附光碟、監工要領手冊(修訂) 和朱飛龍的 建築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圖文精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詹氏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鄭家齊所指導 張凱榤的 利用表面波或板波頻散特徵開發火害深度的現場快速檢測技術 (2020),提出混凝土分層澆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火害劣化混凝土板、敲擊回音、表面波。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鄭家齊所指導 鄭絜心的 以有限元素法模擬受火害鋼筋混凝土板之表面波頻散行為 (2020),提出因為有 有限元素法、表面波的重點而找出了 混凝土分層澆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混凝土分層澆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施工計畫與管理 附光碟、監工要領手冊(修訂)

為了解決混凝土分層澆置的問題,作者廖基全 這樣論述:

  施工計畫從何著手?   監工要領如何掌握?   -「計畫」、「管理」,營建現場一體兩面心法盡在本書   談管理者職掌-   對工程管理者應有的修養及職掌範疇有清楚定義,是為營建管理入門基本功。   談計畫擬定-   對各項施工圖表、進度排程及建管作業皆有詳盡說明,是決定工程進度與執行效率的首要準則。   談施工要領-   為各項工程擬定施工要領,詳述工法施行常見之問題與對策,是解決工地現場難題的必備工具。   談品質提昇-   特錄監工要領手冊,確保工程缺失不再重複發生,為工程管理人員精進專業素養、更上一層樓的要訣。   作者累積40多年的建築工程經驗成書,為針對工地現場管

理人員的需求而寫,惟求實務可行,不談理論假設。對於工程內外業的管理實務皆有詳論細說,無論是營建現場人員或管理者都可從中獲益;本書亦可視為營建內部控制與稽核管理的入門,透過管理技巧的提升,工程缺失、行政弊端皆無所遁形。增修版隨書附贈光碟,內含《實用管理表格》、《施工圖範例》、《施工計畫葵花寶典》、《監工要領手冊》等工具。另附小本《監工要領手冊》方便讀者攜帶,在工地現場亦能輕鬆掌握品管重點。  

利用表面波或板波頻散特徵開發火害深度的現場快速檢測技術

為了解決混凝土分層澆置的問題,作者張凱榤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I誌謝 V目錄 VI表目錄 IX圖目錄 X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研究動機及目的 11.3 研究流程 2第二章 文獻回顧 42.1 高溫火害後混凝土性質變化 42.1.1 混凝土之化學變化 42.1.2 混凝土之熱傳性質 52.1.3 裂縫產生及爆裂原因 62.1.4 高溫後混凝土殘餘強度與殘餘波速之影響 72.2 基本波傳原理 92.3 群波速度與相位波速 122.4表面波譜法 122.5 敲擊回音法 162.6 板波檢測法 192.6.1 板波波傳原理 212.6.2 短時傅立葉轉換 242.

6.3 再分配時頻譜 26第三章 實驗規劃 283.1概述 283.2儀器介紹 283.3 鋼筋混凝土板實驗設計 323.3.1 試體的配置與施做 333.3.2 鋼筋混凝土板實驗控制參數 373.3.3 鋼筋混凝土板火害後測線規劃 433.4純混凝土板實驗設定 453.4.1 純混凝土板高溫爐實驗控制參數 463.4.2 純混凝土板火害後檢測測線規劃 513.5 檢測實驗步驟 54第四章 鋼筋混凝土板實驗結果 574.1 數據分析方法 574.2 火害前寬頻接收器與麥克風接收器檢測結果 604.3 不同測線方向檢測結果比較 634.4 最小火升溫至650度火害

鋼筋混凝土板實驗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結果的比較 804.5 700度火害延時2小時鋼筋混凝土板實驗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結果的比較 944.6小結 108第五章 純混凝土板實驗結果 1105.1 數據分析方法 1105.2 常溫純混凝土板實驗結果 1105.3 600度火害延時1小時純混凝土板實驗結果 1145.4 800度火害延時2小時純混凝土板實驗結果 1205.5 殘餘波速比與成熟度之關係曲線 1275.6 小結 130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16.1 結論 1316.2 建議 133參考文獻 134表目錄表3-1 熱電偶種類及其埋置深度 34表3-2 鋼筋混凝土

板用混凝土配比表 35表3-3 火害700度延時2小時升溫速率 39表3-4 最小爐火到650度升溫速率 40表3-5 純混凝土板用SCC配比設計報告 45表3-6 800度延時2小時升溫速率 47表3-7 600度延時1小時升溫數率 48表3-8 寬頻位移接收器檢測設定之訊號參數設定 56表3-9 麥克風檢測設定之訊號參數設定 56表4-1 殘餘波速比及劣化深度表(最小爐火到650度-寬頻位移器) 92表4-2 殘餘波速比及劣化深度表(最小爐火到650度-麥克風) 92表4-3 殘餘波速比及劣化深度表(700度延時2小時-寬頻位移器) 106表4-4 殘餘波速比及劣化深

度表(700度延時2小時-麥克風) 106表5-1 殘餘波速比及劣化深度表(600度延時1小時-寬頻位移器) 119表5-2 殘餘波速比及劣化深度表(600度延時1小時-麥克風) 119表5-3 殘餘波速比及劣化深度表(800度延時2小時-寬頻位移器) 126表5-4 殘餘波速比及劣化深度表(800度延時2小時-麥克風) 126圖目錄圖1-1 研究流程 3圖2-1 敲擊回音法時間域殘餘波速比與殘餘強度比之關係曲線 (空氣養護) 8圖2-2 敲擊回音法頻率域殘餘波速比與殘餘強度比之關係曲線 (空氣養護) 8圖2-3 波傳示意圖 11圖2-4 表面

波正規化位移與深度關係 11圖2-5 表面波譜法表面波譜法之典型試驗配置圖 14圖2-6 典型之頻散曲線圖 14圖2-7 表面波譜法流程 15圖2-8 接收器及敲擊源示意圖 18圖2-9 表面位移波形 18圖2-10 頻率-波速圖 20圖2-11 頻率-相速圖 20圖2-12 等向(isotropic)板的理論相位波速頻散曲線頻率-相速圖 22圖2-13 對稱與反對稱模態圖 23圖2-14 自由板上板波頻散曲線圖 23圖2-15 以單一訊號短時傅立葉轉換所得之板波頻散譜 26圖2-16 再分配頻譜後之原始譜圖 27圖3-1 單一敲擊接收之實驗主要儀器 30圖3-2

高溫爐外觀示意圖 31圖3-3 高溫爐內部示意圖 31圖3-4 鋼筋混凝土板室內氣乾示意圖 32圖3-5 鋼筋配置示意圖 34圖3-6 熱電偶之固定方式 35圖3-7 鋼筋混凝土板澆置後示意圖 36圖3-8 鋼筋混凝土板養護26天後示意圖 36圖3-9 火害700度延時2小時升溫曲線 39圖3-10 火害700度延時2小時-試體內熱電偶升溫曲線 40圖3-11 最小火加溫至650度升溫曲線 41圖3-12 最小爐火到650度-試體內熱電偶升溫曲線 41圖3-13 火害前不鏽鋼網及防火棉設置 42圖3-14 鋼筋混凝土實際加熱示意圖 42圖3-15 鋼筋混凝土板試體測線

編號 43圖3-16 火害700度延時1小時測線圖 44圖3-17 最小爐火到650度測線示意圖 44圖3-18 純混凝土板室內氣乾狀況 46圖3-19 800度延時2小時升溫曲線 48圖3-20 600度延時1小時升溫曲線 49圖3-21 試體固定於框架示意圖 49圖3-22 試體高溫爐加熱時狀況 50圖3-23 純混凝土板試體測線編號 51圖3-24 火害800度延時2小時後示意圖 52圖3-25 火害600度延時1小時後示意圖 52圖3-26 火害800度延時2小時測線圖 53圖3-27 火害600度延時1小時測線圖 53圖3-28 位移接收器檢測示意圖 55

圖3-29 麥克風檢測示意圖 55圖4-1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器接收結果 59圖4-2 常溫試體兩種檢測方法各測線波長 0至0.2m平均視波速及波長0至0.4m平均視波速圖 61圖4-3 鋼筋混凝土板火害前2種方法檢測結果 62圖4-4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斜測線(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30mm) 66圖4-5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鋼筋測線(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30mm) 67圖4-6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垂直鋼筋測線(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30mm) 68圖4-7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斜測線(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60mm) 69

圖4-8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鋼筋測線(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60mm) 70圖4-9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垂直鋼筋測線(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60mm) 71圖4-10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斜測線(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30mm) 72圖4-11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鋼筋測線(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30mm) 73圖4-12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垂直鋼筋測線(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30mm) 74圖4-13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斜測線(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60mm) 75圖4-14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鋼筋測線(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60mm) 76圖4-15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垂直鋼筋測

線(保護 層60mm鋼筋間距60mm) 77圖4-16 不同火害溫度下各測線轉點視波速 78圖4-17 不同火害溫度下各測線轉點波長 78圖4-18 不同火害溫度下各測線轉點後最快視波速 79圖4-19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最小爐火到650度、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30mm、測線3) 83圖4-20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最小爐火到650度、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30mm、測線4) 84圖4-21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最小爐火到650度、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60mm、測線2) 85圖4-22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最小爐火到650度、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60mm、測線3) 86圖4-23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最小爐火到650度、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30mm、測線3) 87圖4-24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最小爐火到650度、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30mm、測線4) 88圖4-25 火害後寬頻

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最小爐火到650度、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60mm、測線1) 89圖4-26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最小爐火到650度、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60mm、測線2) 90圖4-27 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關係圖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最小爐火到650度) 91圖4-28 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關係圖 (麥克風最小爐火到650度) 91圖4-29 最小爐火到65

0度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標準偏差 93圖4-30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700度延時2小時、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30mm、測線1) 97圖4-31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700度延時2小時、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30mm、測線3) 98圖4-32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700度延時2小時、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60mm、測線2) 99圖4-33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

風比較圖 (700度延時2小時、保護層40mm鋼筋間距60mm、測線4) 100圖4-34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700度延時2小時、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30mm、測線1) 101圖4-35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700度延時2小時、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30mm、測線3) 102圖4-36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700度延時2小時、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60mm、測線2

) 103圖4-37 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700度延時2小時、保護層60mm鋼筋間距60mm、測線3) 104圖4-38 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關係圖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700度延時2小時) 105圖4-39 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關係圖 (麥克風700度延時2小時) 105圖4-40 700度延時2小時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標準偏差 107圖5-1 火害前寬頻之位移接收器測線結果圖 112圖5-2 火害前麥克風接收器測線結果圖

113圖5-3 600度延時1小時測線1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116圖5-4 600度延時1小時測線3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117圖5-5 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關係圖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600度延時1小時) 118圖5-6 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關係圖 (麥克風600度延時1小時) 118圖5-7 600度延時1小時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標準偏差 119圖5-8 800度延時2小時測線2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122圖5-9 800度延時2小時測

線4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123圖5-10 800度延時2小時測線5火害後寬頻之位移接收器與麥克風比較圖 124圖5-11 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關係圖 (寬頻之位移接收器800度延時2小時) 125圖5-12 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關係圖 (麥克風800度延時2小時) 125圖5-13 800度延時2小時轉點平均視波速、轉點波長與轉點後平均最快視波速標準偏差 126圖5-14 殘餘波速比與成熟度之關係曲線(寬頻位移接收器) 129圖5-15 殘餘波速比與成熟度之關係曲線(麥克風) 129

建築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圖文精解

為了解決混凝土分層澆置的問題,作者朱飛龍 這樣論述:

本書介紹了建築工程常見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法。內容緊緊以規范為基准,闡述了問題產生的原因、表現、相關規范、防治方法,並配備了大量的工程實例圖片輔以說明。書中圖文並茂、語言簡練,取材實用,循序漸進。主要包括地基與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屋面工程、建築節能工程共5章120個常見的質量問題,最適合工程現場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工程管理人員和土木相關專業的大學、高職高專生使用。 前言第1章 地基與基礎工程 1.1 樁基工程 常見問題1: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偏位 常見問題2: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焊接接頭缺陷 常見問題3: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沉樁不到位 常見問題4:預

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承載力檢測不合格 常見問題5:鑽孔灌注樁孔徑誤差 常見問題6:鑽孔灌注樁鑽孔垂直度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7:鑽孔灌注樁塌孔 常見問題8:灌注過程中鋼筋籠上浮 常見問題9:樁身混凝土夾渣或者斷樁 1.2 地下防水工程 常見問題10:后澆帶滲漏 常見問題11:地下室側牆水平施工縫滲水 常見問題12:地下室外牆裂縫、滲水 常見問題13:地下室外牆防水施工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14:地下室外牆防水保護層缺失 1.3 土方工程 常見問題15:基坑超挖 常見問題16:基坑積水 常見問題17:土方回填密實度差 1.4 基坑支護工程 常見問題18:基坑支護止

水失效 常見問題19:降水效果不好 常見問題20:支護結構位移第2章 主體結構工程 2.1 混凝土結構工程 常見問題1:箍筋加工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2: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鋼筋連接不規范 常見問題3:鋼筋綁扎間距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4:電渣壓力焊的焊接接頭不合格 常見問題5:牆、柱豎向鋼筋偏位 常見問題6:同一區段鋼筋連接接頭的百分率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7:直螺紋接頭質量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8:懸挑板陽角放射筋設置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9:管線密集的部位未增設鋼筋網片 常見問題10:預留洞口鋼筋設置不正確 常見問題11:樓板板面受力鋼筋下沉 常見問題12:模

板接縫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13:澆築混凝土之前,模板內清理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14:梁、柱搭接接頭處箍筋設置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15:鋼筋保護層厚度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16:梁、柱節點部位箍筋綁扎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17:現場鋼筋堆放混亂 常見問題18: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件留置和養護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19:施工縫處理不規范 常見問題20:混凝土表面出現缺陷 常見問題21:混凝土回彈強度不足 常見問題22:混凝土結構構件脹模 常見問題23:后澆帶部位的支架、模板違規拆除 常見問題24:樓層交接部位接槎明顯 常見問題25:混凝土梁與柱接頭部位接駁不順直 常見問

題26:結構層標高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27:混凝土牆、柱位置發生位移 常見問題28:混凝土構件缺棱掉角 常見問題29:混凝土結構表面不平整 常見問題30:混凝土外牆腳手洞、螺栓孔滲水 2.2 砌體工程 常見問題31:灰縫飽滿度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32:填充牆與主體結構連接處開裂 常見問題33:拉結筋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34:填充牆上留置的臨時洞口不規范 常見問題35:填充牆上留置的正式洞口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36:廚衛間等房間的坎台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37:構造柱縱筋的搭接長度較小 常見問題38:構造柱頂部混凝土澆築不密實 常見問題39:

牆體不分層砌築 常見問題40: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低、缺棱掉角 常見問題41:機電線管開槽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42:牆體組砌方法不准確第3章 裝飾裝修工程 3.1 抹灰工程 常見問題1:牆面抹灰空鼓 常見問題2:抹灰表面不平整 常見問題3:牆面抹灰強度偏低 常見問題4:抹灰層裂縫 常見問題5:牆面陰陽角不方正 3.2 樓(地)面工程 常見問題6:水泥混凝土地面起砂 常見問題7:水泥混凝土地坪平整度差 常見問題8:踏步陽角開裂或脫落 常見問題9:排水管穿過樓板的連接點滲漏 常見問題10:地面沉陷 常見問題11:水泥混凝土地面空鼓 常見問題12:竹地板面層固定方

式不正確 常見問題13:木地板行走時聲音大 常見問題14:木地板拼縫不嚴 常見問題15:木地板表面不平整 常見問題16:木地板面層起鼓、變形 3.3 飾面磚(板)工程 常見問題17:飾面板未經檢測即進入現場使用 常見問題18:面磚接縫不順直、不均勻 常見問題19:飾面磚粘貼不牢固,空鼓、脫落 常見問題20:飾面磚排列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21:大理石、花崗石等石材色差 常見問題22:飾面板泛鹼 常見問題23:外牆腰線、雨篷和窗台的底部雨水倒滲 3.4 鋁合金門窗工程 常見問題24:鋁合金窗滲水 常見問題25:窗框不牢固,四周嵌填材料不正確 常見問題26:門窗開啟不

靈活 3.5 塗飾工程 常見問題27:塗料流墜 常見問題28:塗層顏色不均勻 常見問題29:牆面存在刷紋 常見問題30:外牆塗料透底 常見問題31:塗膜粉化 常見問題32:塗膜發花 常見問題33:基層處理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34:塗料鼓泡、剝落 3.6 吊頂工程 常見問題35:木質吊頂龍骨選用的木材材質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36:主龍骨懸臂過長 常見問題37:輕鋼龍骨、鋁合金龍骨縱橫方向線條不平直 常見問題38:吊頂與設備銜接不妥 常見問題39:扣板式吊頂接縫明顯、撓度大 常見問題40:擱置式玻璃棉裝飾吸聲板未設置壓卡裝置 3.7 幕牆工程 常見問題41:幕牆

預埋件漏設、偏位 常見問題42:幕牆橫梁安裝不平、立柱安裝不垂直 常見問題43:幕牆立柱和主體連接不牢固 常見問題44:幕牆防火不符合要求 常見問題45:幕牆密封膠施工質量差 常見問題46:玻璃幕牆開啟扇質量差 常見問題47:石材幕牆接縫寬窄、深淺不一,填嵌不密實 常見問題48:點支承(拉索、拉桿)玻璃幕牆質量缺陷第4章 屋面工程 常見問題1:屋面排水坡度不准,排水不暢 常見問題2:內水落口滲水 常見問題3:女兒牆欄桿構造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4:屋面分格縫滲水 常見問題5:屋面變形縫滲水 常見問題6:屋面女兒牆牆頂排水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 常見問題7:屋面泛水處開

裂 常見問題8:屋面欄桿跨越伸縮縫的做法錯誤第5章 建築節能工程 常見問題1:外牆牆體保溫層開裂 常見問題2:女兒牆內側保溫未處理 參考文獻

以有限元素法模擬受火害鋼筋混凝土板之表面波頻散行為

為了解決混凝土分層澆置的問題,作者鄭絜心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I誌謝 IV目錄 V表目錄 IX圖目錄 XII 12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動機 1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架構 4第二章 文獻回顧 62.1 火害高溫造成材料性質變化 62.1.1高溫造成混凝土材料性質變化 62.1.2高溫造成鋼筋材料性質變化 82.2 波傳原理 102.3 檢測鋼筋混凝土板裂縫及瑕疵非破壞檢測技術 122.3.1超音波速法 122.3.2應力波繞射原理-表面裂縫開裂深度量測【7】 132.3.3應力波折射原理-鋼筋深度【7】 142.4 群波速度與相位波速【24】 162

.5 表面波譜法(Spectra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 SASW) 172.5.1多頻道表面波分析法(Moda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 MASW) 212.6 板波檢測法 222.6.1 板波波傳原理 222.7 相關文獻 25第三章 研究原理與有限元素模型規劃 323.1 短時傅立葉轉換 323.2再分配時頻譜【35】 343.3Disperse介紹及應用 363.4有限元素模型規劃 36第四章 2D動態有限元素模型設計與結果討論 404.1 2D動態有限元素模型設計 404.2 純混凝土板之

2D有限元素模型設計與結果討論 414.3 以均質材料模擬鋼筋層之2D有限元素模型設計與結果討論 424.4 模擬表層火害之2D有限元素模型設計與結果討論 45第五章 3D動態有限元素模型設計 495.1 3D有限元素模型參數介紹 505.2 以波速降低模擬火害層有限元素模型 525.3 無火害鋼筋混凝土板改變鋼筋配置之有限元素模型 535.4 以孔隙及弱面P波模擬火害層之有限元素模型 545.5 以改變厚度模擬鋼筋混凝土板之有限元素模型 565.6 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之有限元素模型 56第六章 3D有限元素模型結果與討論 576.1

無缺陷混凝土板有限元素模型 576.2 以波速降低模擬火害層有限元素模型 586.2.1以波速降低模擬混凝土火害層有限元素模型 586.2.2以波速降低模擬鋼筋混凝土火害層有限元素模型 616.3 無火害鋼筋混凝土板改變鋼筋配置之有限元素模型 656.3.1改變保護層厚度-鋼筋號數#10 656.3.2改變鋼筋間距-鋼筋號數#10 716.3.3改變鋼筋號數-鋼筋間距6cm 766.4 以孔隙及弱面P波模擬火害層之有限元素模型 806.4.1混凝土板加入孔隙有限元素模型 816.4.2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有限元素模型 866.4.3混凝土板加

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有限元素模型 906.4.4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有限元素模型 936.4.5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有限元素模型 1026.4.6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有限元素模型 1116.5 以改變厚度模擬鋼筋混凝土板之有限元素模型 1206.6 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之有限元素模型 1246.7 2D合成板及3D鋼筋間距不同狀況下差異性結果比較 1316.8 差異性比較 1336.8.1混凝土加入孔隙及弱層差異性比較 1336.8.2鋼筋混凝土加入孔隙及弱層差異性比較 134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377.1 結論 1377.2 建議 138參考文獻 139 表目錄表4- 1材料模擬參數 38表4- 2劣化深度區分 38表4- 3 以均質材料模擬鋼筋層之2D有限元素模型(單位:mm) 43表4- 4以均質材料模擬鋼筋層之指標統整 43表4- 5模擬表層火害之2D有限元素模型設置 (單位:mm) 46表5- 1以波速降低模擬火害層混凝土板及鋼筋混凝土板有限元素模型設置(單位:mm) 53表5- 2改變鋼筋配置之無火害鋼筋混凝土板有限元素模型設置(單位:mm) 54表5- 3以孔隙及弱面P波模擬火害層之有限元素模型 55表5- 4變整體厚度配置(單位

:mm) 56表5- 5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之有限元素模型(單位:mm) 56表6- 1以波速降低模擬混凝土火害層-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60表6- 2以波速降低模擬鋼筋混凝土火害層-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65表6- 3以波速降低模擬鋼筋混凝土火害層-鋼筋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65表6- 4改變保護層厚度-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70表6- 5改變保護層厚度-鋼筋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70表6- 6改變鋼筋間距-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75表6- 7改變鋼筋間距-鋼筋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75表6-

8改變鋼筋號數-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79表6- 9改變鋼筋號數-鋼筋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79表6- 10混凝土板加入孔隙-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85表6- 11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 -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90表6- 12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 -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93表6- 13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02表6- 14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鋼筋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02表6- 15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 -斜測線有

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11表6- 16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 -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11表6- 17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 -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20表6- 18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 –鋼筋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20表6- 19以改變厚度模擬鋼筋混凝土板-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24表6- 20以改變厚度模擬鋼筋混凝土板-鋼筋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24表6- 21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斜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31表6-

22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鋼筋測線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31表6- 23 2D合成板及3D鋼筋間距不同有限元素模型設置指標統整 132 圖目錄圖1- 1 內政部消防署民國108年統計概況【1】 2圖1- 2內政部消防署各年統計【1】 2圖1- 3研究流程圖 5圖2- 1 波傳示意圖【2】 11圖2- 2表面波正規化位移與深度關係【2】 12圖2- 3 超音波試驗儀器操作原理【7】 13圖2- 4 間接超音波法檢測火害深度示意圖【23】 13圖2- 5 應力波繞射原理進行表面裂縫開裂深度量測【7】 14圖2- 6 應力波由敲擊源至接收器【7】 15

圖2- 7 SASW原理【11】 18圖2- 8 表面波譜法之典型試驗配置圖 18圖2- 9 典型之頻散曲線圖 19圖2- 10表面波譜法流程 20圖2- 11 MASW法儀器配置示意圖【11】 21圖2- 12 頻率波速圖【25】 23圖2- 13 頻率相速圖【25】 24圖2- 14 等向(isotropic)板的理論相位波速頻散曲線頻率-相速圖【26】 24圖2- 15對稱與反對稱模態圖【26】 24圖2- 16 自由板上板波相位波速頻散曲線圖【27】 25圖3- 1 以單一訊號短時傅立葉轉換所得之板波頻散譜【35】 34圖3- 2 再分配頻譜後之原始譜圖【35】

35圖3- 3 純鋼板厚度12 mm之群波波慢頻散理論解模態【36】 36圖3- 4參數化模型輸入檔部分示意圖【37】 37圖3- 5鋼珠敲擊力量之模擬(20 µs) 38圖3- 6以3D孔洞模擬劣化模型名稱編號 39圖4- 1 2D對稱軸及敲接點示意圖 (單位:mm) 40圖4- 2 2D動態有限元素之混凝土板設計概念 (單位:mm) 41圖4- 3無缺陷混凝土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41圖4- 4 2D以均質材料模擬鋼筋層之混凝土板設計概念 (單位:mm) 42圖4- 5計算均質合成板方法示意圖 (單位:mm) 42圖4- 7右側各模型的波速-波長圖中,起始波速皆在2

200 m/s左右,但波長0.4 m處波速可見有鋼板層的波速最高,最低處則為純混凝土板,波速回升的曲線則與以下各層的鋼筋含量主導,結果差距不明顯。均質材料模擬鋼筋層之指標統整如表4- 4 43圖4- 6以均質材料模擬鋼筋層之2D有限元素模型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44圖4- 7以均質材料模擬鋼筋層之2D有限元素模型波速-波長比較圖 45圖4- 8模擬表層火害之2D之有限元素模型設計概念 (單位:mm) 45圖4- 9以波速改變模擬表層火害之2D有限元素模型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48圖4- 10模擬表層火害之2D有限元素模型波速-波長比較圖 48圖5- 1 3D對稱軸及敲接點示

意圖 50圖5- 2混凝土板配置示意圖(單位:mm) 51圖5- 3鋼筋混凝土板配置示意圖(單位:mm) 51圖5- 4火害造成上層弱面鋼筋混凝土板配置示意圖(單位:mm) 51圖5- 5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示意圖(單位:mm) 51圖5- 6孔隙率(a)20%、(b)40%、(c)60%之配置示意圖 52圖6-1無缺陷混凝土板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57圖6- 2板厚改變混凝土板有限元素模型-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58圖6- 3以波速降低模擬混凝土火害層-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60圖6- 4以波速降低模擬混凝土火害層-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60圖6- 5以

波速降低模擬鋼筋混凝土火害層-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62圖6- 6以波速降低模擬鋼筋混凝土火害層-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63圖6- 7以波速降低模擬鋼筋混凝土火害層-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64圖6- 8以波速降低模擬鋼筋混凝土火害層-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64圖6- 9改變保護層厚度-鋼筋號數#10-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67圖6- 10改變保護層厚度-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68圖6- 11改變保護層厚度有限元素模型-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69圖6- 12改變保護層厚度有限元素模型-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69圖6- 13改

變保護層厚度-鋼筋號數#10-Z軸之波形圖 70圖6- 14改變鋼筋間距-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72圖6- 15改變鋼筋間距-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73圖6- 16改變鋼筋間距有限元素模型-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74圖6- 17改變鋼筋間距有限元素模型-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74圖6- 18改變鋼筋間距-鋼筋號數#10-Z軸之波形圖 75圖6- 19改變鋼筋號數-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77圖6- 20改變鋼筋號數-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77圖6- 21改變鋼筋號數有限元素模型-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78圖6- 22改變鋼筋號數

有限元素模型-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78圖6- 23改變鋼筋號數Z軸之波形圖 79圖6- 24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82圖6- 25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82圖6- 26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83圖6- 27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84圖6- 28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84圖6- 29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85圖6-

30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86圖6- 31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87圖6- 32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88圖6- 33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 -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88圖6- 34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 -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89圖6- 35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 -裂化深度72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89圖6- 36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0圖6- 37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1圖6- 38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1圖6- 39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92圖6- 40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

較圖 92圖6- 41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3圖6- 42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20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4圖6- 43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5圖6- 44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40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6圖6- 45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7圖6- 46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72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98圖6- 47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

隙-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99圖6- 48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20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99圖6- 49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00圖6- 50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40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00圖6- 51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01圖6- 52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裂化深度72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01圖6- 53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03圖6- 54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20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03圖6- 55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04圖6- 56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40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05圖6- 57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06圖6- 58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72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

長圖 107圖6- 59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08圖6- 60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20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08圖6- 61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09圖6- 62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40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09圖6- 63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10圖6- 64鋼筋混凝土

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3000 m/s-裂化深度72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10圖6- 65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12圖6- 66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20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12圖6- 67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13圖6- 68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40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14圖6- 69鋼筋混凝土板

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15圖6- 70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16圖6- 71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17圖6- 72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20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17圖6- 73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18圖6- 74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

00 m/s-裂化深度40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18圖6- 75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72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19圖6- 76鋼筋混凝土板加入孔隙及弱層P波2000 m/s-裂化深度72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19圖6- 77以改變厚度模擬鋼筋混凝土板-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21圖6- 78以改變厚度模擬鋼筋混凝土板-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22圖6- 79以改變厚度模擬鋼筋混凝土板–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23圖6- 80以改變厚度模擬鋼筋混凝土板–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2

3圖6- 81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25圖6- 82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裂化深度20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26圖6- 83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27圖6- 84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裂化深度40 mm-鋼筋測線之波慢譜圖及波速-波長圖 128圖6- 85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裂化深度2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29圖6- 86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

加入箍筋-裂化深度20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29圖6- 87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裂化深度40 mm-斜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30圖6- 88以孔隙模擬受火害後鋼筋混凝土板加入箍筋-裂化深度40 mm-鋼筋測線波速-波長比較圖 130圖6- 89 2D合成板有限元素模型設置示意圖 132圖6- 90 3D鋼筋混凝土板有限元素模型設置示意圖 132圖6- 91 2D合成板及3D鋼筋間距不同狀況下差異比較圖(藍色:3D;橘色:2D) 132圖6- 92混凝土最低波速及波長0.4 m處波速比較圖 134圖6- 93混凝土最低波速波長及最低波速波長/劣化

深度比較圖 134圖6- 94鋼筋混凝土最低波速及波長0.4 m處波速比較圖-斜測線 135圖6- 95鋼筋混凝土最低波速波長及最低波速波長/劣化深度比較圖-斜測線 135圖6- 96鋼筋混凝土最低波速及波長0.4 m處波速比較圖-鋼筋測線 136圖6- 97鋼筋混凝土最低波速波長及最低波速波長/劣化深度比較圖-鋼筋測線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