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卞德坤寫的 餐飲企業會計核算與納稅申報(實戰案例版) 和林哲群的 財務管理輕鬆上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點法律專班】也說明:(二)實質減資之財產退還股款:. 減資之目的,在於整理公司資本與現實財務上. 之失衡。 ※形式減資→因虧損過鉅,會計上由股東認列. 帳上虧損,使公司之資本總額等於現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法律學系一般生組 林國彬所指導 涂睿涵的 論股份有限公司之減資 (2020),提出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減資、股份合併、股份合併逐出少數股東、完全公平測試、償付能力測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黃茂榮所指導 陳益利的 論營利事業所得稅上投資損失 (2019),提出因為有 營利事業所得稅、投資損失、財務會計、稅務會計、租稅法律主義、量能課稅原則、實質課稅原則、非常態投資、稅捐規避、類型化觀察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的解答。

最後網站標籤: 減資彌補虧損虧損扣抵 - 翻黃頁則補充:反觀大陸在減資彌補虧損之稅務處理上,有兩種說法:一是與台灣視為權益科目間調整... 所得稅外,捐贈收入將間接影響過去五年的虧損扣抵數,造成稅負上的損失。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餐飲企業會計核算與納稅申報(實戰案例版)

為了解決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的問題,作者卞德坤 這樣論述:

從一線會計工作者的角度出發,立足於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及稅收政策法規,以當前餐飲企業服務經營為背景,以會計業務處理流程為主線,針對餐飲企業設立、採購、經營、財務成果的形成與分配、會計報表編製、企業所得稅調整與申報等業務環節,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餐飲企業會計人員應掌握的各項工作技能和技巧。 另外,對於較為複雜的企業所得稅調整與申報,本書列出了年度納稅申報表與明細表的填報步驟以及表內、表間對應關係公式,可以幫助會計人員快速掌握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要點。 本書幾乎涵蓋了餐飲企業會計日常工作的各個關鍵點,既可作為會計新人的入門指導書,也可作為現任會計人員的案頭工作手冊,方便隨時查用。

卞德坤,企業財務管理培訓講師,具有豐富的會計實戰經驗,參與過《財務部》、「納稅節稅DIY叢書」的寫作。 第 一章 餐飲企業設立環節的核算//1 第 一節 投入資本的核算//1 一、主要帳戶設置//1 二、主要賬務處理//2 D二節 資本變動的核算//4 一、增資//4 二、減資//5 三、轉讓出資//7 第三節 開辦費、租賃費與裝修費的核算//7 一、開辦費//7 二、租賃費//8 三、裝修費//10 D二章 餐飲企業貨幣資金管理環節的核算//13 第 一節 現金的核算//13 一、現金的賬務處理//13 二、備用金的賬務處理//16 D二節 銀行存款的核算

//18 一、銀行結算方式//18 二、銀行存款的賬務處理//21 三、銀行存款清查//22 第三節 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24 一、科目設置//24 二、外埠存款的賬務處理//25 三、銀行匯票存款的賬務處理//26 四、銀行本票存款的賬務處理//27 五、信用卡存款的賬務處理//28 六、信用證保證金存款的賬務處理//28 第三章 餐飲企業應收款項管理環節的核算//30 第 一節 應收賬款的核算//30 一、應收賬款的範圍//30 二、應收賬款的核算//30 D二節 應收票據的核算//33 一、科目設置//33 二、賬務處理//33 第三節 預付帳款的核算//38 一、科目設置//38 二

、賬務處理//38 第四節 其他應收款的核算//40 一、科目設置//40 二、賬務處理//41 第五節 應收款項減值的核算//41 一、科目設置//42 二、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42 三、計提壞賬準備的賬務處理//43 第四章 餐飲企業存貨管理環節的核算//46 第 一節 存貨的計價//46 一、存貨的入帳價值//46 二、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48 D二節 原材料的核算//53 一、原材料的類別//53 二、科目設置//53 三、外購原材料的核算//54 四、發出材料的核算//58 五、內部調撥材料的核算//59 第三節 委託加工物資的核算//60 一、科目設置//60 二、主要賬務處理

//60 第四節 周轉材料的核算//62 一、科目設置//62 二、取得周轉材料//63 三、領用周轉材料//63 第五節 存貨清查的核算//66 一、存貨盤盈//66 二、存貨盤虧或毀損//67 第五章 餐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環節的核算//69 第 一節 固定資產取得的核算//69 一、主要帳戶設置//69 二、外購固定資產的核算//70 三、自建固定資產的核算//72 四、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的核算//76 D二節 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77 一、影響折舊的因素//77 二、折舊方法 //78 三、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81 第三節 固定資產租賃的核算//82 一、與租賃相關的定義//83

二、租賃的分類 //84 三、融資租賃的核算//84 四、經營租賃的核算//86 第四節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核算//89 一、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89 二、資本化的後續支出//90 三、費用化支出的核算//91 第五節 固定資產處置的核算//92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92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92 第六節 固定資產清查的核算//95 一、盤盈固定資產的核算//95 二、固定資產盤虧的核算//96 第七節 固定資產減值的核算//97 一、主要帳戶設置//97 二、主要賬務處理//98 第六章 餐飲企業無形資產管理環節的核算//99 第 一節 無形資產增加的核算//99 一

、外購無形資產的核算//99 二、內部研發無形資產的核算//101 三、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成本 //103 D二節 無形資產攤銷的核算//104 一、無形資產使用壽命//104 二、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攤銷//105 三、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106 第三節 無形資產減少的核算//107 一、無形資產的出租//107 二、無形資產的出售//108 三、無形資產的對外投資//109 四、無形資產的對外捐贈//109 五、無形資產的報廢//110 第七章 餐飲企業生產經營環節的核算//111 第 一節 餐飲經營收入的核算//111 一、一般餐飲經營收入的核算//111 二、宴會銷售收入的

核算//112 D二節 餐飲經營成本的核算//113 一、永續盤存制//113 二、實地盤存制//114 第三節 期間費用的核算//115 一、銷售費用的核算//115 二、管理費用的核算//117 三、財務費用的核算//119 第四節 混合銷售與兼營銷售的核算//120 一、混合銷售//120 二、兼營銷售//121 第五節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核算//122 一、收入確認條件//122 二、主要賬務處理//123 第八章 餐飲企業負債管理環節的核算//126 第 一節 短期借款的核算//126 一、科目設置//126 二、賬務處理//126 D二節 應付帳款的核算//128 一、科目設置/

/128 二、賬務處理//128 第三節 應付票據的核算//131 一、科目設置//131 二、賬務處理//132 第四節 預收賬款的核算//134 一、科目設置//134 二、賬務處理//134 第五節 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136 一、職工薪酬的內容//136 二、職工薪酬的確認//137 三、職工薪酬的計量//137 四、貨幣性短期薪酬的核算//138 五、非貨幣性職工薪酬//140 六、短期利潤分享計畫的核算//143 七、離職後福利的核算//144 八、辭退福利的核算//145 第六節 其他應付款的核算//146 一、科目設置//146 二、賬務處理//146 第七節 長期借款的核算

//147 一、科目設置//147 二、賬務處理//148 第八節 長期應付款的核算//149 一、科目設置//149 二、賬務處理//149 第九章 餐飲企業稅費管理環節的核算//152 第 一節 營改增後的應交增值稅核算//152 一、主要科目設置//152 二、一般納稅人的賬務處理//157 三、小規模納稅人的賬務處理//167 D二節 餐飲企業其他稅費的核算//168 一、印花稅//168 二、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171 三、企業所得稅//172 四、個人所得稅//174 五、其他稅種//174 第十章 餐飲企業利潤管理環節的核算//177 第 一節 利潤的核算//177 一、利潤的

構成//177 二、營業外收入與營業外支出//178 三、所得稅費用的核算//180 四、利潤結轉的核算//183 D二節 利潤分配的核算//185 一、利潤分配順序//185 二、未分配利潤//186 第十一章 餐飲企業財務報表的編制//189 第 一節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189 一、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和內容//189 二、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191 D二節 利潤表的編制//195 一、利潤表的內容和結構//195 二、利潤表的編制方法//197 第三節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199 一、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199 二、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和結構//199 三、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及程式/

/201 第四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208 第十二章 餐飲企業所得稅的調整與申報//215 第 一節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 類)的填報//215 一、有關專案填報說明//215 二、表間關係//219 D二節 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的填報//220 第三節 一般企業成本支出明細表的填報//222 第四節 期間費用明細表的填報//224 一、表內關係//226 二、表間關係//226 第五節 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的填報//226 一、收入類調整項目//228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230 三、資產類調整專案//232 四、特殊事項調整專案//232 五、特殊納稅調整所得項目//233

六、其他//233 第六節 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填報//235 一、有關專案填報說明//235 二、表間關係//235 第七節 投資收益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填報//237 一、有關專案填報說明//237 二、表間關係//238 第八節 職工薪酬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填報//238 第九節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跨年度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填報//243 第十節 捐贈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填報//244 一、有關專案填報說明//244 二、表間關係//246 第十一節 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填報//247 一、列次填報//247 二、行次填報//248 三、表間關係//254 第十

二節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的填報//254 一、行次填報//254 二、列次填報//255 第十三節 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的填報//257 一、有關專案填報說明//257 二、表內、表間關係//258 第十四節 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搆所得稅分配表的填報//260 一、具體專案填報說明//260 二、表內、表間關係//261

論股份有限公司之減資

為了解決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的問題,作者涂睿涵 這樣論述:

  新聞媒體時常報導有關上市(櫃)公司辦理減資之消息,自從民國102年起國巨股份有限公司幾乎連年減資,股本大幅縮小,帶動公司股價上漲,激發本文探討股份有限公司減資所涉及之法律問題。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講解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第二章討論究竟股東得以何種標的對公司出資;第三章主要探討減資之類型、法規之適用以及評析相關實務判決;第四章則基於討論減資之目的,例示數個形式減資以及實質減資之實例;第五章接續討論減資後增資衍生之法律問題;第六章扼要統整本文試提出之修法建議。  本文透過分析近年來發生之減資案例,瞭解每股淨值之變化、各上市(櫃)公司處理畸零股之實際情況,並統計上市(櫃)公司減資、減

資後增資之情形,可見得不變更章程之減資,不論係屬形式減資或實質減資,皆為商業實務所常見,另基於不同之分類標準,減資類型可分為形式減資與實質減資、不變更章程之減資與變更章程之減資等,產生相應之法規適用問題,現行法制是否足以保障股東、債權人等係為本文討論之重點。  透過研析商務印刷館等案例,可知現行法對於減資或股份合併產生之畸零股如何處理未有明文規定,又按本文所例示之減資實例,在現行法對於減資產生之畸零股如何處理未明文之下,各公司辦理減資實際運作上有不同之作法,如:公司按「面額」發給現金買回畸零股、全權授權董事長決定、公司按「市價」買回畸零股,目前商業實務做法並無法律依據,減資現金逐出少數股東有侵

害股東權之疑慮,故考量公司減資或股份合併時,可能導致部分股東持有不足1股,為保護股東權益,參酌美國法以及美國實務判決所提出之完全公平測試,建議修法新增畸零股股東收買請求權,以確保其取得股份之公平價格,建構完整之股東不公平侵害救濟制度。  現行公司法下僅變更章程之減資有明文須踐行債權人通知與公告程序、異議程序,實務常見之不涉及變更章程之減資無任何保障債權人之程序規定,本文以為得參照美國法引進償付能力測試,非以減資是否涉及修改章程作為適用標準,改以減資是否有資產流出公司作為適用標準,在公司辦理實質減資之情況方適用償付能力測試,作為對債權人更有用之保護措施,至於形式減資由於僅為會計科目調整未有資產流

出公司,對債權人無不利影響則無踐行程序保障之問題。

財務管理輕鬆上手

為了解決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的問題,作者林哲群 這樣論述:

  本書的價值在於作者將「財務管理」的學理與實務適當地結合,並深入、淺出地介紹給更廣大的讀者群。其中「深入」的部分,是作者將其個案教學的經驗,融入一般「財務管理」相應主題的篇章中,對於缺乏實務經驗的學生,提供具體的案例印證;至於「淺出」的部分,是作者以直白的語調,陳述財務金融的術語與企業運營的行為,讓非財金科班出身的讀者,得以累積學理的基礎,以達「輕鬆上手」的效果。這是目前眾多財務管理類似教科書中所缺乏的,值得推薦給沒有財務金融背景的經理人,作為入門教材。

論營利事業所得稅上投資損失

為了解決減資彌補虧損會計處理的問題,作者陳益利 這樣論述:

因財務會計及稅務會計認列標準不一致,營利事業所得稅投資損失認列上,向來為實務上爭訟的重要課題與訟源。故,本文以營利事業投資損失認列為研究主題,試圖整理現行實務上之見解及爭議。然,因稅法上並無關於投資及投資損失定義,故本文先從財務會計與稅法規定兩者不同角度分析,定義何謂投資損失。又因我國係採財稅相關型制度,稅務會計係以財務會計為基礎進行帳外調整,故不免於營利事業所得稅投資損失認列上有永久性差異與暫時性差異情形。其中,又以稽徵機關或行政法院認定營利事業係非常態投資稅捐規避行為,進而援引實質課稅原則剔除其投資損失,所產生之永久性差異影響最大。然,因其認定之標準不一致,且法律上亦無明文之規定,致生營

利事業無所適從之問題。故,本文綜合整理我國、德國及美國之見解,提出判斷稅捐規避行為之要件供參考。此外,倘經判斷後認定係稅捐規避行為而例外援引實質課稅原則時,本文以為,應以租稅法律主義為外在界線,而內在界限上亦應符合量能課稅原則。又由於稅法上並無認定營利事業是否屬非常態投資之稅捐規避防杜條款,故本文運用類型化觀察法於判決整理上,期能勾勒出實務上認定營利事業從事非常態投資之標準。歸納後可將判決分為兩類,第一類為關於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9條各款之文義解釋及適用爭議。第二類則為關於認定營利事業於各種情況下之投資是否係屬非常態投資稅捐規避之判斷標準。本文檢視後發現,稽徵機關或行政法院於認定非常態投

資稅捐規避行為時所提之理由,有過於粗糙武斷、標準不一致,或有違反租稅法律主義,或有不符量能課稅原則之嫌。是以,本文認為根本解決之道,應是以法律具體明定個別的非常態投資之稅捐規避防杜條款,使各項濫用法律形式之非常態投資稅捐規避行為概念具體明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