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濕度校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溫濕度校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智囊團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寫的 新 企業表單應用範例(3)工廠品質 和李行善的 電腦測試與控制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分钟教你学会温湿度计的温度及湿度正确校准方法也說明:温湿度 测量是现代测量新发展出来一个领域,尤其湿度的测量更是不断前进经历了长度法、干湿法直至今天的电测量的 ... 温湿度计本身具有温度校正功能。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智囊團 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系所 蔡春進所指導 陳達群的 攀藤PM2.5感測器之實場評估校正 (2018),提出溫濕度校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攀藤PM2.5感測器、搭載濾紙動態量測系統的錐形元件振盪微量天平、貝他衰減監測儀。

而第二篇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黃景良所指導 王泓文的 以除濕方法對於金屬防鏽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濕、除濕輪除濕機、環境變數、銅材的重點而找出了 溫濕度校正的解答。

最後網站毛髮濕度計校正 - 軟體兄弟則補充:電子式溫濕度計的濕度百分比表示什麼? 是用什麼原理測量的呢? 需要一段時間就要校正嗎,還是不須校正? 1) 相對濕度% RH (Relative Humidity) , 通常用 ... ... 真毛髮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溫濕度校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 企業表單應用範例(3)工廠品質

為了解決溫濕度校正的問題,作者智囊團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第1節 前言   企業經營首重管理,經營管理可以當作一項工程來看,美國經營專家阿爾賓‧布勞恩的計劃(PLAN)→執行(DO)→考核(SEE)學說,應該是最為一般大眾所耳熟能詳的一種經營管理學說。   換句話說,凡事有妥善計劃,再根據該計劃去執行,在計劃執行中能隨時加以考核並修正該計劃,如此週而復始才能使企業隨時因應當前局勢,掌握贏的策略,並立於永續經營的不敗地位。   現代的企業經營管理觀念即是建立管理上之標準化,以及基此觀念所規劃設計出企業經營管理的標準作業模式。將作業予以系統化、制度化及一元化,對於作業效率的提昇,員工士氣的提振,公司權責的劃分,市場網路的開拓,風險負擔的減少以及

公司形象的建立等,確實有莫大的幫助。   現在如果我們將制定企業管理規章(及其相關表單)當作是計劃(PLAN)的話,那麼落實執行規章制度並填寫其所規範的相關表單,則是具體執行(DO)企業規章的規定,此外檢討分析並填製有關管理規章之比較、分析等的表單,就是屬於考核(SEE)該規章之管理績效或檢討該規章的適宜性了。總之,表單不僅為企業事務作業流程之表徵,更是企業規章之具體表達工具。   套書以『新企業表單應用範例』為名,集經營管理表單實務於一爐,以簡明淺顯的表單格式,列示出企業各相關單位管理工作上具體可行的實用表單範例。企業相關主管及工作者只要隨手翻閱,便可找到您所需要的參考答案。它是一套完整

且實用的企業表單工具書,也是員工教育訓練的好範本,它將是您的良師益友,導引您登堂入室,步上成功的坦途。   第2節 套書要點及要目   『新企業表單應用範例』套書,是特別針對企業在實務運作上遭遇的管理表單問題,所發展出來的表單工具套書;它包含了總務、人事、財會、銷售、工廠、品質、旅館、餐廳等,企業相關管理表單範例都涵蓋在內,堪稱完整之企業表單實務範例工具套書。   『新企業表單應用範例』套書,分四冊單元,各單元要目列示如下:   (1) 總務人事   單元涵蓋:「組織職掌」、「會議委員會」、「文書管理」、「庶務管理」、「員工福利」、「其他總務管理」、「甄選任用」、「待遇管理」、「出勤管理

」、「考績晉昇獎懲」、「離職退休資遣」、「教育訓練」等,有關總務、人事之表單應用範例文件。   (2) 財會銷售   單元涵蓋:「出納管理」、「資金預算」、「其他財務管理」、「會計憑證簿籍」、「帳務相關明細表」、「會計報告分析」、「會計相關事務」、「內部控制稽核」、「其他會計管理」、「一般業務處理」、「行銷業務調查」、「行銷通路管理」、「營業人員管理」、「其他營業管理」等,有關財會、銷售之表單應用範例文件。   (3) 工廠品質 (本冊單元)   單元涵蓋:「生產管理」、「採購管理」、「倉儲管理」、「外包管理」、「生產技術」、「製品技術」、「廠務管理」、「品質事務」、「品質程序」等,有關工

廠、品質之表單應用範例文件。   (4) 旅館餐廳   單元涵蓋:「旅館訂房」、「入住登記」、「行李收送」、「服務中心」、「櫃檯其他」、「客房服務」、「客房整潔」、「客房庶務」、「商務育樂」、「工務保全」、「其他旅館」、「宴會訂席」、「餐廳庶務」、「廚房庶務」、「食品酒類飲料」、「其他餐廳」等,有關旅館、餐廳之表單應用範例文件。   【套書總論】 第1章 企業表單套書緒論 第2章 企業表單標準化 第3章 企業表單製作要領 第4章 企業表單製作程序 【生產管理】 FEA01 製工單 FEA02 製造日報表 FEA03 製造通知單 FEA04 工廠日報表 FEA05 生產日報表 FEA06

年度生產計劃表 FEA07 季產銷計劃表 FEA08 週生產排程表 FEA09 週生產進度控制表 FEA10 週生產計劃表 FEA11 週訂單生產計劃表 FEA12 月生產計劃表 FEA13 月份生產計劃表 FEA14 月份生產進度控制表 FEA15 生產計劃變更通知單 FEA16 交期變更通知單 FEA17 訂單不明確連絡單 FEA18 重工單 FEA19 修理日報表 FEA20 異常工時報告單 FEA21 工程異常報告書 FEA22 製程流程卡 FEA23 作業指導書(1) FEA24 作業指導書(2) FEA25 作業說明書 【採購管理】 FEB01 申購單 FEB02 請購單 FE

B03 原物料需求單 FEB04 物料補充請購單 FEB05 訂購單 FEB06 商品訂購單 FEB07 用料訂購計劃表 FEB08 材料代用表 FEB09 特別採用申請書 FEB10 特採申請單 FEB11 採購控制表 FEB12 採購詢價單 FEB13 採購管制總表 FEB14 單價變動月報表 【倉儲管理】 FEC01 出貨單(1) FEC02 出貨單(2) FEC03 送貨單 FEC04 入庫單 FEC05 成品入庫傳票 FEC06 入出庫管理明細表 FEC07 存量管制卡 FEC08 月份物料庫存月報表 FEC09 庫存月報表(1) FEC10 庫存月報表(2) FEC11 半成品編

號目錄表 FEC12 成品出入庫月報表 FEC13 完成品編號目錄表 FEC14 進貨驗收傳票 FEC15 發料單 FEC16 領料單 FEC17 撥料單 FEC18 退料單(1) FEC19 退料單(2) FEC20 退貨單 FEC21 退貨傳票 FEC22 驗收通知單 FEC23 報廢單 FEC24 期限產品查驗紀錄表 FEC25 溫濕度管制紀錄表 【外包管理】 FED01 外包申請單 FED02 合格供應商名冊 FED03 協力廠商資料卡 FED04 供應商基本資料表 FED05 供應商等級評核表 FED06 供應商評鑑表 FED07 供應商意見調查表 FED08 供應商調查表 FED

09 協力廠商調查表 FED10 委外加工交貨日報表 FED11 供應商交貨履歷考核表 FED12 校正服務履歷考核表 FED13 運輸服務履歷考核表 FED14 供應商矯正與預防措施要求單 FED15 供應商交貨履歷表 【生產技術】 FEE01 日常檢查項目表 FEE02 設備保養確認表 FEE03 設備保養計劃實施表 FEE04 年度檢驗儀器校正計劃表 FEE05 定期檢查紀錄表 FEE06 治工具帳卡 FEE07 治工具設備管制表 FEE08 治工具管理卡1 FEE09 治工具管理卡2 FEE10 設備保養維修卡 FEE11 設備管理目錄表 FEE12 設備操作使用說明書 FEE13

設備機械預防保養調查表 FEE14 設備點檢表 FEE15 機械設備卡 FEE16 量測儀設管制表 FEE17 儀器校驗記錄卡 FEE18 儀器設備履歷表 FEE19 多點量測校正報告 FEE20 多次量測校正報告 FEE21 檢驗儀器個人領用卡 FEE22 檢驗儀器基本資料紀錄卡 FEE23 檢驗儀器檢查紀錄卡 FEE24 暫停使用標籤 FEE25 無需校正標籤 FEE26 驗證合格標籤(限制使用) 【製品技術】 FEF01 新產品設計/開發可行性分析表 FEF02 開發計劃人力需求表 FEF03 開發計劃設備需求表 FEF04 開發計劃預算需求表 FEF05 開發時程表 FEF06 工作

計劃成員規劃表 FEF07 工作單元成員工作指派表 FEF08 工作單元預定進度管制表 FEF09 工程樣品需求單 FEF10 樣品申請單 FEF11 承認書 FEF12 採購認可書 FEF13 初期量產階段設計審查清單 FEF14 產出文件/產出物移交一覽表 FEF15 產品設計與發展階段設計審查清單 FEF16 產品設計與發展階段設計驗證清單 FEF17 產品籌備與規劃階段設計審查清單 FEF18 產品提案單 FEF19 產品簡述單 FEF20 設計修改通知單 FEF21 設計變更申請書 FEF22 設計變更通知單 FEF23 設計變更管制總表 FEF24 試產不良報告表 FEF25 試產

檢討項目表 FEF26 試產檢驗報告 FEF27 試產總結報告 FEF28 試產驗證階段設計審查清單 FEF29 試產驗證階段設計驗證清單 FEF30 零件檢討報告書 FEF31 認可檢驗報告書 FEF32 預定產出文件/產出物表 FEF33 圖面管理卡 【廠務管理】 FEG01 下腳變價申請單 FEG02 廢料/下腳品處理申請單 FEG03 年度品質訓練計劃表 FEG04 人員外訓申請表 FEG05 內部訓練紀錄表 FEG06 人員訓練紀錄表 FEG07 受訓心得報告 FEG08 專業人員評鑑紀錄表 FEG09 管理審查報告 FEG10 管理審查矯正措施表 FEG11 內部訂購單 FEG1

2 客戶訂單 FEG13 訂單合約審查表 FEG14 訂單變更合約審查表 FEG15 訂單合約管制總表 FEG16 文件發行總覽表 FEG17 文件分發/回收紀錄表 FEG18 文件申請單 FEG19 外來文件一覽表 FEG20 表單管理目錄 FEG21 外修管制總表 FEG22 維修單 FEG23 顧客託修產品登記單 FEG24 內修管制總表 【品質事務】 FFA01 內部品質系統稽核報告 FFA02 內部品質系統稽核矯正措施要求表 FFA03 內部品質系統稽核矯正措施要求單 FFA04 矯正措施要求狀況紀錄表 FFA05 矯正與預防措施要求單 FFA06 月份品質管制訓練計劃表 FFA0

7 年度內部品質稽核計劃表 FFA08 品管圈活動計劃表 FFA09 品管圈活動報告書 FFA10 品管圈開會通知單 FFA11 品質異常處理單 FFA12 品質異常報告書 FFA13 品質管制訓練申請表 FFA14 客戶抱怨回覆單 FFA15 客戶抱怨案登記追蹤表 FFA16 客戶抱怨處理單 FFA17 零件不良品連絡單 FFA18 線上品質不良報告單 【品質程序】 FFB01 進貨不良批退聯絡單 FFB02 進貨檢驗日報表 FFB03 進貨檢驗紀錄表 FFB04 進貨檢驗規範書 FFB05 落下試驗報告書 FFB06 壽命試驗報告書 FFB07 震動試驗報告書 FFB08 環境試驗報告書

FFB09 出貨檢驗報告單 FFB10 外加工進貨檢驗紀錄表 FFB11 全檢站檢驗日報表 FFB12 各站不良重點彙總表 FFB13 首件製品確認單 FFB14 成品不良批退單 FFB15 成品判定單 FFB16 成品裝運檢驗報告表 FFB17 成品檢驗月報表 FFB18 成品檢驗紀錄表 FFB19 成品驗收單 FFB20 進料檢驗紀錄表 FFB21 製程品管檢驗日報表 FFB22 調整/檢驗日報表 FFB23 檢驗週報表 FFB24 修理日報表 FFB25 擬請改善品質通知書   自序   智囊團創業至今,歷經二十餘載的風雨洗禮,在與兩岸中小企業,頻頻接觸的過程中,深切地瞭解到當

前中小企業內部控管上遭遇的瓶頸,殷殷需要一套與時同進(配合當前法令規定),且又簡明、務實、完善的「企業實務應用文件」範例工具書,以饜中小企業參閱、研擬、學習之需。   「企業實務應用文件」屬現代應用文書,其道雖小,為用卻廣。看似簡單,學問甚大,憑空想像,困難重重。有鑒於此,智囊團以多年兩岸中小企業實務輔導經驗與研究心得,針對癥結所在,結合相關顧問、專家與菁英,以現代精簡語體與企業效率控管為原則,朝標準化、制度化方向,自一九九六年起,即陸續出版多套簡明易行的『企業應用標準系列』範例工具書。   二○○三年起,為便於兩岸中小企業普遍落實採用,將所有已出版與未出版之稿件,重新分門別類整編,去蕪存

菁,融合一體。繁體叢書定名為『企業應用管理百科』系列(適用於台灣法規),簡體叢書定名為『中國現代企管百科』系列(適用於大陸法規);叢書之措詞用語,均力求精美完善,且益加要求淺顯實用,兩岸閱者倘有所得,實為智囊團之深幸也。   二○一七年起,繁體叢書為延續求精求進理念,針對相關類項及實務內容,暨許多新觀念、新需求與新法規的要求,進行大幅改版、新編作業,若干內容酌予廢除、修正、補充或新增,重定名為『企業應用範例全集』。發行以來,備受厚愛,荷承洽詢訂購,殊覺榮幸,倍增惕勉。   惟現今法規多有修訂,為求與時同進,再次結合多位顧問、專家與菁英,進行改版、新編作業,以利實用,新定名為『新企業應用範例

全集』。   『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分六組套書計二十冊,分門別類(新)列舉出190餘則企業規章範例、40餘則公開發行範例、40餘則ISO 9001範例、860餘則企業表單範例、90餘則企業契約範例、380餘則企業書信範例,舉凡中小企業現今經營管理上必備之相關「企業實務應用文件」範例,幾已涵蓋在內。   此外,『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延續以標準化、系統化之觀念,配合ISO文件之組織邏輯,編擬出全部內容,完全符合資訊化的科學管理潮流。參酌採用『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讓您從開始就能建構出卓越制度的基礎,並成為符合品質認證或公開發行等,所要求的文件控管之現代企業。   『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

所舉範例可就所需,信手拿來,使用者可有無師自通之樂,教授者可有免東翻西閱之勞。無論是企業實務之用、員工學習之用、大專院校參考之用,均極相宜。此外,在應用文件範例撰擬過程中,如配合使用智囊團相關之編輯版本(eBook),那將會更得心應手,倍增效果。   『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在編校過程中,承蒙多位顧問、專家與菁英及智囊團兩岸同仁,煞費苦心,盡心盡力合作,予以重新研討,分派任務,不眠不休,大幅編校,在此致由衷謝忱與敬意!   智囊團叢書系列,在二十多載來的多次新、修、改版發行期間,陸續承蒙:前財政部長 林振國先生;前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黃嘉明先生;前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石滋

宜先生等多位前輩給予關愛,並在百忙中概予作序,在此再次重申致由衷的謝忱與敬意。   智囊團叢書系列,又陸續承蒙:前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 吳壽山博士;前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陳文華博士;前政治大學企研所教授 賴士葆博士;前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副所長 高長博士;前政治大學銀行學系教授 張春雄博士等諸多位前輩給予關愛,並在百忙中概予推薦,在此再次重申致由衷的謝忱與敬意。   『新企業應用範例全集』,或仍有掛漏之處,有賴參酌者觸類旁通,靈活運用,配合企業實際需要,益以修訂出權責相宜,且實用可行的企業實務應用文件。付梓前夕,私衷感奮之餘,謹書數言,以為之序。   智囊團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 張國光 附識 二○二○年二月吉日

攀藤PM2.5感測器之實場評估校正

為了解決溫濕度校正的問題,作者陳達群 這樣論述:

手動採樣的聯邦參考方法(Federal Reference Method, FRM) 及自動監測的聯邦等效方法(Federal Equivalent Method, FEM)所量測的PM2.5質量濃度測值較準確,但因儀器的價格較昂貴且體積龐大而導致測站數量不足。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針對可大量佈置、體積較小且價格低廉的PM2.5微型感測器進行與FRM及FEM的比對,進行其準確度的評估。期望未來可以應用PM2.5感測器建立廣泛、即時的空氣品質監測網。本團隊在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頂樓不同期間進行三種不同型號攀藤PM2.5感測器(PMS5003、PMS7003及PMS A003)與TEOM-FDM

S(Tapered Element Oscillating Microbalance with Filter Dynamics Measurement System, Thermo, 1405-DF)和BAM-1020(Beta Attenuation Monitor, Met One, 1020)進行大氣PM2.5小時平均質量濃度比對測試。結果顯示,PMS5003、PMS7003及PMS A003與TEOM-FDMS未揮發修正之測值平均標準化誤差(Mean Normailized Error,MNE)分別為39.14±32.89%、88.52±56.92%及63.89±56.14%;PMS5

003、PMS7003及PMS A003與TEOM-FDMS揮發修正之測值MNE分別為24.06±26.19%、59.37±48.35%及50.07±57.98%;PMS A003與BAM-1020之測值MNE為40.39±35.63%。進一步探討後發現,攀藤PM2.5感測器與TEOM-FDMS及BAM-1020的量測誤差受環境相對溼度影響。並透過結合環境因子(環境溫度、相對濕度)校正攀藤PM2.5感測器,使其與TEOM-FDMS未揮發修正測值之MNE降至17.26%~32.01%;與TEOM-FDMS揮發修正測值之MNE降至17.68~32.06%。綜合上述,雖然經校正後的攀藤PM2.5感測

器與TEOM-FDMS及BAM-1020仍有是17~32%的誤差,但已有足夠的準確性來作為補充用的空氣品質監測網。

電腦測試與控制技術

為了解決溫濕度校正的問題,作者李行善 這樣論述:

“電腦測試與控制技術”綜合了感測器、信號調理、微型電腦原理與介面、數位信號處理、控制理論、模式識別等多學科理論與技術,是一門具有較強工程應用背景的專業課程。   本書從工程應用的角度研究電腦測試與控制所涉及的理論與方法,使讀者全面、系統地瞭解和掌握電腦測控工程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方法。本書將電腦測控系統所涉及的共性問題,如電腦介面技術、測控匯流排技術、常用測控演算法、軟硬體抗幹擾技術、測控系統的設計方法等歸納編寫成獨立章節進行講述,便於讀者根據實際工程需要有針對性地學習。   本書將電腦測試與控制一般性理論和方法的講述與大量應用實例相結合,不僅便於讀者理解掌握理論知識,也可為解決實際工程應用中類似

問題提供有益的參考。本書可作為自動化等相關專業的本科高年級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常用設計參考書。 李行善,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出版專著1部(《自動測試系統集成技術》,教材1本(《電腦測試與控制》,研究領域為電腦測試與控制技術、虛擬儀器與自動測試系統、智慧診斷、預測與綜合健康管理。   于勁松,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參與專著編寫1部(《自動測試系統集成技術》,研究領域為虛擬儀器與自動測試系統、智慧資訊處理、故障診斷、預測與綜合健康管理等。 第1章 緒 論/1 1.1 測試與控制技術的應用與發展/1 1.1.1

測試與控制技術的應用領域/1 1.1.2 電腦在測控系統中的應用與發展/2 1.2 電腦測試系統的組成和典型應用 /3 1.2.1 電腦測量系統 / 3 1.2.2 智慧型儀器器———微型電腦與測量儀器的有機結合 / 4 1.2.3 電腦過程測試系統 // 5 1.2.4 計算機智能測試系統 // 7 1.3 電腦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典型應用 / 10 1.3.1 程式控制和順序控制系統 /10 1.3.2 過程監測與操作指導系統 /10 1.3.3 電腦回饋控制系統 / 11 1.3.4 電腦監督控制系統 / 12 1.3.5 集散型控制系統 / 12 1.3.6 電腦控制網路 /14 1.4

電腦測控系統 /15 1.4.1 測控系統硬體組成/15 1.4.2 測控系統軟體 / 17 1.5 本書的內容組織 /17 習題與思考題 /18 參考文獻 /18 第2章 微機測控系統常用匯流排 / 19 2.1 匯流排概述 / 19 2.1.1 匯流排的作用和分類// 19 2.1.2 系統匯流排上的資料傳輸 / 20 2.2 ISA匯流排和PC 104匯流排// 22 2.2.1 ISA匯流排 / 22 2.2.2 PC 104匯流排 / 27 2.3 PCI匯流排 / 28 2.3.1 PCI匯流排的特點和主要性能指標/ 28 2.3.2 PCI匯流排信號線/ 30 2.3.3 PC

I匯流排命令 / 36 2.3.4 PCI匯流排上的資料傳輸過程 / 39 2.4 VME匯流排 / 42 2.4.1 VME匯流排引腳定義 // 43 2.4.2 VME匯流排系統的中斷響應過程 / 46 2.5 常用串列通信匯流排 / 47 2.5.1 串列通信概述 / 47 2.5.2 RS 232C匯流排 / 52 2.5.3 RS 422A和RS 485匯流排 /62 2.5.4 幾種串列匯流排的比較 /64 2.6 USB和IEEE 1394通用序列匯流排 /64 2.6.1 USB匯流排 /64 2.6.2 高性能串列匯流排IEEE 1394 /83 2.7 現場匯流排 / 84

2.7.1 現場匯流排的概念 / 84 2.7.2 幾種流行的現場匯流排 /87 2.7.3 現場匯流排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90 習題與思考題 / 91 參考文獻 /92 第3章 測控系統介面技術 /93 3.1 介面的作用與分類 / 93 3.2 人機介面 / 94 3.2.1 鍵盤介面 /94 3.2.2 顯示器介面 /102 3.2.3 印表機介面 /112 3.2.4 滑鼠介面 / 117 3.2.5 觸控式螢幕及其介面 /119 3.3 過程通道介面/ 124 3.3.1 模擬量輸入通道 /124 3.3.2 模擬量輸出通道 /144 3.3.3 開關量輸入通道 /158 3.3

.4 開關量輸出通道 / 162 3.4 感測器介面 / 165 3.4.1 信號調理放大器 /165 3.4.2 感測器介面的分類 /169 3.4.3 電阻式感測器介面 / 170 3.4.4 變電抗式感測器介面 /177 3.4.5 有源感測器介面 / 184 3.4.6 數位式感測器介面 /196 3.5 串列通信介面/ 202 3.5.1 8251A的內部結構 / 202 3.5.2 8251A的程式設計命令 / 203 3.5.3 8251A應用舉例 /205 習題與思考題 / 208 參考文獻 / 209 第4章 電腦控制技術/ 210 4.1 電腦順序控制 / 210 4.2

步進電機控制/ 215 4.2.1 步進電機的控制原理 /215 4.2.2 步進電機與微型電腦的介面 / 216 4.2.3 步進電機的單片機控制 /217 4.2.4 步進電機步距角細分技術/223 4.3 電腦控制系統設計 / 225 4.3.1 類比化設計的概念與進行步驟 / 225 4.3.2 類比校正裝置的離散化方法 /228 4.3.3 數位校正裝置舉例 /232 4.3.4 典型環節的離散化 /235 4.4 PID控制演算法及數位PID控制器 /237 4.4.1 基本PID演算法 / 237 4.4.2 標準PID控制演算法的改進 /244 4.4.3 PID控制器的參數

整定/251 4.5 電腦控制系統應用實例 /256 4.5.1 系統總體結構及功能 /257 4.5.2 硬體系統設計 / 257 4.5.3 控制演算法及軟體設計 /259 習題與思考題 / 268 參考文獻 / 268 第5章 基於微型電腦的測試技術/ 269 5.1 概 述 / 269 5.1.1 測試與測試系統 /269 5.1.2 採用微型計算機組建測試系統的優點 / 270 5.1.3 過程測試系統與智慧測試系統 / 271 5.1.4 兩類測量系統 / 272 5.2 電腦在測試系統中的作用 /275 5.2.1 組織和管理測試序列 /276 5.2.2 存儲程式、表格和常數

/277 5.2.3 處理測量信號 / 278 5.2.4 實現自動校準 / 280 5.2.5 實現智慧化的輸出顯示 /281 5.2.6 使測試系統的設計更加靈活 /281 5.2.7 使遠動控制更加方便 /282 5.3 以微型電腦為核心的測試系統舉例 / 282 5.3.1 以微型電腦為核心的數位多用表 / 282 5.3.2 飛機電纜自動檢測系統 /283 5.3.3 內燃機參數測試系統 /289 5.4 採用微型電腦的電壓測量 //292 5.4.1 採用成品 A/D轉換器的直流電壓測量 / 293 5.4.2 用雙積分法測量直流電壓/297 5.4.3 用電荷平衡法測量直流電壓

/299 5.4.4 交流電壓的測量 / 302 5.5 採用微型電腦的電流測量 /305 5.5.1 兩種電流輸入型前置放大器 /306 5.5.2 用於檢測大電流的電流輸入前置放大器 / 307 5.5.3 與電流互感器配用的電流輸入前置放大器/ 308 5.6 採用微型電腦的時間參數測量 /311 5.6.1 採用微型電腦的頻率測量 /311 5.6.2 採用微型電腦的週期測量 /318 5.6.3 採用微型電腦的相位測量 /318 5.6.4 時間間隔及頻率比的測量/320 5.7 資料獲取系統/ 321 5.7.1 資料獲取系統的組成及主要性能指標 / 321 5.7.2 資料獲取

系統舉例 / 327 5.8 微型電腦測試系統設計舉例/339 5.8.1 技術指標/ 339 5.8.2 確定測量方案及測量感測器 /339 5.8.3 溫濕度測量儀硬體設計 /343 5.8.4 演算法及軟體流程設計 /346 習題與思考題 / 351 參考文獻 / 351 第6章 電腦測控系統常用演算法/353 6.1 演算法概述 / 353 6.2 二進位定點數計算 / 354 6.2.1 數的定點標記法 / 354 6.2.2 定點二進位數字的計算 /355 6.3 二進位浮點數的計算 / 358 6.3.1 浮點數標記法 / 358 6.3.2 浮點運算原理 / 360 6.3.

3 二進位浮點數計算程式 /361 6.3.4 定點運算與浮點運算的比較 /362 6.4 常用函數的近似計算 / 363 6.4.1 平方根的計算 / 363 6.4.2 利用冪級數計算常用函數/364 6.4.3 利用曲線擬合法計算函數的近似值 / 365 6.5 標度變換方法/ 366 6.6 線性化技術 / 367 6.6.1 分段線性化 / 367 6.6.2 用微型電腦實現線性化處理 / 369 6.6.3 使用高次多項式的線性化/371 6.7 資料平滑演算法/ 373 6.7.1 三點數據平均 / 373 6.7.2 五點三階多項式平滑 /373 6.8 測量資料的微分演算法

/ 376 6.8.1 微商演算法/ 376 6.8.2 利用擬合三階多項式求導數 /376 6.9 數值積分演算法/ 377 6.9.1 矩形法 / 377 6.9.2 梯形法 / 378 6.9.3 拋物線法/ 379 6.9.4 三階多項式內插法 / 380 6.9.5 牛頓 柯特斯公式/ 381 6.10 校準及自檢方法 / 382 6.10.1 測量通道的系統誤差及其校準 / 383 6.10.2 測控系統自檢方法 / 390 習題與思考題 / 397 參考文獻 / 397 第7章 虛擬儀器技術與自動測試系統/ 398 7.1 虛擬儀器 / 398 7.1.1 虛擬儀器的含義 /

398 7.1.2 虛擬儀器與傳統臺式儀器的區別 / 399 7.2 儀器匯流排標準/ 399 7.2.1 GPIB匯流排 / 400 7.2.2 VXI匯流排/ 406 7.2.3 PXI匯流排 / 409 7.2.4 LXI匯流排/ 416 7.2.5 常用儀器匯流排模組的選擇與比較 / 423 7.3 儀器驅動器模型與實現機制 /426 7.3.1 基於 VPP模型的儀器驅動器 / 427 7.3.2 基於IVI模型的儀器驅動器 /433 7.4 測試應用軟體發展工具 / 438 7.4.1 LabVIEW / 439 7.4.2 LabWindows/CVI // 440 7.4.3

其他測試開發工具 / 442 7.5 自動測試系統設計 / 443 7.5.1 自動測試系統的概念與組成 /443 7.5.2 自動測試系統的應用範圍/445 7.5.3 自動測試系統的發展概況/446 7.5.4 自動測試系統總體設計 /448 7.6 自動測試系統硬體設計 / 450 7.6.1 硬體組成/ 450 7.6.2 硬體需求分析 / 451 7.6.3 測試資源選型 / 452 7.6.4 控制器選型 / 453 7.6.5 開關系統設計 / 453 7.6.6 測試系統信號介面的設計與實現 / 459 7.7 自動測試系統軟體設計 / 463 7.7.1 測試系統軟體特徵 /

463 7.7.2 測試系統軟體架構 / 464 7.7.3 測試軟體發展技術 / 468 習題與思考題 / 471 參考文獻 / 472 第8章 電腦測控系統抗幹擾設計/ 473 8.1 幹擾源及傳播途徑 / 473 8.1.1 幹擾源的分類 / 473 8.1.2 幹擾的耦合方式 / 475 8.1.3 幹擾進入系統的模式 /481 8.2 傳輸通道的抗幹擾措施 / 483 8.2.1 共模幹擾的抑制 / 483 8.2.2 差模幹擾的抑制 / 489 8.3 長線傳輸抗幹擾措施 / 492 8.3.1 長線傳輸引入的幹擾 /492 8.3.2 長線傳輸幹擾的抑制 /494 8.4 接

地技術 / 496 8.4.1 地線系統的分析 / 496 8.4.2 輸入通道的接地 / 498 8.4.3 主機系統的接地 / 499 8.4.4 交流地與信號地 / 499 8.4.5 數位地與類比地 / 500 8.5 遮罩技術 / 500 8.6 供電系統抗幹擾設計 / 505 8.6.1 電源的幹擾及抑制 / 505 8.6.2 供電系統的一般保護措施/506 8.6.3 電源異常的保護措施 /507 8.7 印刷電路板的抗幹擾設計 /508 8.7.1 數位電路抗幹擾設計 /508 8.7.2 類比電路抗幹擾設計 /509 8.7.3 電路抗幹擾設計的其他問題 /510 8.8

軟體的抗幹擾設計 / 511 8.8.1 數位濾波技術 / 511 8.8.2 開關量的軟體抗幹擾技術/513 8.8.3 看門狗技術 / 513 8.8.4 指令冗餘技術 / 516 8.8.5 軟體陷阱技術 / 517 習題與思考題 / 518 參考文獻 / 518 第9章 電腦測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519 9.1 概 述 / 519 9.1.1 電腦測控系統的一般構成和設計原則 / 519 9.1.2 電腦測控系統的研製過程 /520 9.2 系統設計技術/ 522 9.2.1 規範化的設計技術 / 522 9.2.2 結構化的設計技術 / 523 9.2.3 系統的功能規範 / 5

30 9.2.4 系統的總體方案設計 /532 9.3 系統硬體設計技術 / 538 9.3.1 選擇系統的匯流排和主機機型 /538 9.3.2 選擇輸入/輸出通道範本 /540 9.3.3 選擇感測器和執行機構 /540 9.3.4 輸入/輸出通道的信號調理 /542 9.4 系統軟體設計技術 / 542 9.4.1 測控系統應用軟體的研製過程 / 543 9.4.2 軟體設計技術 / 545 9.4.3 軟體發展工具 / 546 9.4.4 軟體調試技術 / 548 9.5 系統可靠性設計 / 549 9.5.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549 9.5.2 故障來源/ 550 9.5.3

硬體可靠性設計 / 551 9.5.4 軟體可靠性設計 / 554 9.6 系統集成、調試與投入運行 /555 9.6.1 調試工具介紹 / 555 9.6.2 測控系統的調試 / 557 9.6.3 系統故障的檢測與調試 /559 9.7 電腦測控系統設計舉例 /561 習題與思考題 / 574 參考文獻 / 575

以除濕方法對於金屬防鏽之研究

為了解決溫濕度校正的問題,作者王泓文 這樣論述:

台灣是屬於亞熱帶海島型氣候的國家,均會面臨到氣候的潮濕與炎熱的問題。台灣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天氣濕度平均>75% RH,雨季及入夜更高達90% RH,如此高濕度及氣候炎熱的環境,對人體健康與物件的保存勢必將會受到影響,因此妥善的除濕措施是絕對必要的。本研究目的是採用家用除濕輪除濕機為試驗樣機,並導入線纜廠燒烤爐的熱廢氣,取代加熱器部分,針對線纜廠所生產之銅材,分別以不同環境變數,空氣溫濕度、銅材線徑數值、曝露時間等因素數值,進行分析研究。透過此研究分析,進而達到延長銅材防鏽時間,增加產品之穩定性,並有效增加產品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