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血406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央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潘敏俊所指導 張博欽的 下肢植體骨整合穩固度分析研究 (2019),提出滿血406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截肢、骨整合、共振頻率、模態分析、有限元素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醫護教育研究所 許麗齡所指導 林純麗的 護理人員對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之在職教育需求評估 (2015),提出因為有 長期照護、呼吸器依賴、在職教育、需求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滿血4060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滿血406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下肢植體骨整合穩固度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滿血4060的問題,作者張博欽 這樣論述:

牙科植體經由手術植入後,藉由骨細胞增生於植體表面產生骨整合現象,由包覆於植體周圍的介面組織提供穩固度,因此手術後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骨整合程度,即為植體穩固度。近年來此植體植入方法應用於肢體截肢。截肢植體植術手術後,植體穩固度檢測有三個階段,分別為術後初始穩固度、復健過程中植體穩固度評估、及術後定期植體穩固度追蹤等。 實驗規劃基於骨整合期間,植體表面增生的骨細胞構成介面組織,提供植體穩固度增加條件,本研究規劃不同楊氏係數之環氧樹脂作為股骨與植體間介面組織,以不添加epoxy、純 epoxy 及 epoxy+30%玻璃纖維,分別對應植體穩固度檢測的三個階段,模擬骨界面組織因剛性改變,可由檢

測模型之共振頻率趨勢,評估植入物是否達到穩固狀態,據此建立有限元素模型及參數設定。應用 ANSYS® 15.0 有限元素分析預估可能產生之振動模式與共振頻率,植體幾何模型建立參照澳洲骨整合團隊所提供實際樣品及2D圖面,使用 SolidWorks® 繪製 3D 檔案,植體表面原呈立體結構處通過骨整合過程,骨組織充滿立體結構之空隙與髓腔內壁牢牢接合,故建立植體模型時將立體表面簡化為平面接觸之固定條件,羊骨模型則採用逆向工程雷射掃描器匯入,參考文獻依序建立各部件材質特性,並使用自由網格將模型切割運算。 本研究使用環氧樹脂模擬股骨與植體間骨整合介面組織,當骨整合過程良好介面組織再生與重塑現象使股

骨與植體緊密接合,股骨、植體與介面組織接觸面上不存在摩擦現象,有限元素模型在介面組織接觸條件設定,將股骨、介面組織與植體兩處接觸面設為結合(Bonded)狀態;而在不添加任何介面組織其模型接觸條件,為模擬術後初始穩固度,骨細胞尚未產生再生與重塑現象,股骨與植體間接觸面存在滑動及摩擦行為,本研究將表面接觸設定為摩擦狀態其摩擦係數定義為 0.58;因 NCUpeg 底端有螺牙與植體旋,視為固定故將接觸面條件設為結合狀態。 數值分析時參照實驗虎鉗夾持方式,設定結構系統邊界條件同懸臂樑結構之固定端,設將股骨底部最突出三處位置,設定為整體結構固定(Fixed Support)支撐點,進行模態分析並

討論共振頻率之振型(Mode Shape),設定 1-20 組模態振型結果做檢視,選取符合實驗裝置測量 X、Y 方向相同之模態振型,讀取所代表之共振頻率值作為紀錄,本研究初期沿用 Osstell®-SmartPeg 作為植體頂端磁性配件,但於實驗測量時僅可得高頻共振頻率,在 CAE 模態分析結果高頻共振頻率僅為 SmartPeg 於植體頂端局部振動,並無激振至羊骨與植體,無法反映下肢植體手術後骨整合情況,本研究設計一款 NCUpeg 用於下肢植體檢測,於實驗測量結果可得低頻共振頻率,模態分析其低頻共振頻率為整隻羊骨及植體之位移擺動,其共振頻率值可代表下肢植體植入穩固程度,故選用 NCUpeg

作為本研究之磁性配件,依據收斂分析結果將元素大選用小 4.0 mm 作為分割,展開不同介面組織共振頻率值分析結果,評估植體穩固度之趨勢。 經過實驗測試與有限元素模態分析比較驗證,設計一款 NCUpeg 用於下肢植體檢測,經由模態分析結果改良此測量時必需使用之磁性配件,並證明 NCUpeg 於測量裝置之可行性。本研究綜合模態分析共振頻率數據統整結果,若植體穩固度逐漸增加其自然頻率也會逐漸升高,故手持式檢測儀可由測量共振頻率來判斷植體穩固度逐漸增加之趨勢。

護理人員對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之在職教育需求評估

為了解決滿血4060的問題,作者林純麗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1)護理人員對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的在職教育需求情形、(2)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護理人員對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在職教育需求之差異性,以及(3)護理人員對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在職教育需求之預測因子。研究採橫斷式問卷調查,方便取樣自北部某三家醫院之內、外科加護病房、呼吸照護中心,及慢性呼吸照護病房護理人員,以自擬結構式問卷收集護理人員對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之在職教育需求,發放問卷共260份,有效問卷254份,有效回收率97.69%。資料分析使用描述性統計和變異數分析與線性迴歸的推論性統計。研究結果顯示:(1)護理人員對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需求整體平均得

分為4.10分(SD=0.83),平均得分最高題項為人工氣道管路清潔與照護4.30分(SD= 0.83)和最低題項為求助119的時機3.60分(SD=1.12)。(2)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在職教育課程需求之差異性分析,在單位層級方面,發現在常見健康問題之評估與處理方面,醫學中心層級受試者需求最大。在呼吸器依賴患者之照護措施和呼吸器相關概念兩方面,地區醫院層級受試者均高於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層級受試者。在工作單位方面,發現在呼吸器依賴患者之照護措施課程項目,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受試者顯然高於內科病房受試者及加護病房受試者。在曾照顧過需呼吸器依賴長期照護患者方面,發現在呼吸器相關概念課程項目有顯著

差異存在(p<.001)。在雙變項迴歸分析中,只有年齡變項會影響整體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課程需求;由t檢定結果顯示達顯著水準有「年齡25-29歲相對於20-24歲」(b=5.96,p=.045)及「年齡30-34歲相對於20-24歲」(b=6.22,p=.038)受試者對於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在職教育需求較高。本研究結果可做為護理人員對呼吸器依賴患者長期照護知識在職教育課程規劃之參考,及培訓長期照護護理人員人員能力之指標依據,並可提升行政資源對於長期照護人才培育之支持、加強跨團隊合作及落實全人照護之理念。關鍵字:長期照護、呼吸器依賴、在職教育、需求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