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卡提款跨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無卡提款跨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紹鋒寫的 均富革命:財富管理達人李紹鋒教你用FinTech 小錢致富 和陳富生的 月薪兩萬初,財庫怎麼補?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個金-自動化-無卡-存提款 - 新光銀行也說明:第二步,至新光銀行ATM選擇無卡專區,輸入提款序號及無卡密碼,並輸入預約金額。 ... 適用ATM機台. 全省新光銀行存提款機及已開通無卡跨行提款之金融機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創見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創新設計碩士班 鄭孟淙所指導 黎俊銘的 自動櫃員機台(ATM)無卡提款之使用者體驗設計與驗證 (2021),提出無卡提款跨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動櫃員機台、無卡提款、使用者介面、使用者經驗、易用性。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張大成所指導 洪惠茹的 金融業及非金融業資訊專家對於數位金融認知及使用態度 (2020),提出因為有 數位金融、德菲法、層級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無卡提款跨行的解答。

最後網站儲匯專區- ATM無卡提款服務介紹 - 中華郵政則補充:... 已開辦跨行無卡提款)至本公司ATM辦理跨行無卡提款服務。 本公司儲戶欲使用跨行無卡提款服務,須至已開辦跨行無卡提款之銀行ATM辦理,每筆須扣跨行提款手續費5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無卡提款跨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均富革命:財富管理達人李紹鋒教你用FinTech 小錢致富

為了解決無卡提款跨行的問題,作者李紹鋒 這樣論述:

  資訊的落差就是財富的落差, 大數據時代等於均富時代, 利用FinTech,小錢致富,翻轉人生!   支付+保險+存貸+籌資+投資管理+市場資訊供給, 全部一指搞定!     當大家已經在用手機支付了, 你還在比較哪一家銀行的跨行提款手續費比較低? 運用科技讓你賺更多, 讓我們一起擁抱FinTech提升投資報酬!     【前言】都什麼時代了,你的理財觀念還停在遠古嗎? 什麼是最佳的理財方式? 你「現在」所懂得的理財方法,都是最佳的方式嗎? 想想以下這種情境: 在某個鄉下地方,有三位「理財達人」在比看誰最厲害。 甲說:「我上個月請了鐵匠阿威,精心幫我打造了一個新的保險櫃

,堅硬無比,現在錢放在裡頭,更加安全啦!」 乙說:「你真是死腦筋耶!保險櫃重點不在外殼硬不硬啦!重要的是鎖吧!外殼再怎麼硬,會開鎖的小偷只要花幾秒鐘就破壞你的鎖頭,再硬有啥用。我家的保險櫃鎖都是好幾重機關的,這才安全。」 丙則是用一副很不屑的表情看著這兩個朋友:「拜託喔!你們在談什麼啊!都什麼時代了,你們的錢還放在自家保險櫃?現在我的錢都放在農會幫我保管了,他們有保全人員,如果真的哪天出事,錢被搶或火災也不用擔心,農會會賠給我。」 此時一個外地人開車迷路,來到這個鄉下,看到這三個人,於是趨前問他們哪裡有ATM ?他要去提款幫車子加油。三個人露出莫名其妙的表情,「ATM 是什麼?」外地人看到這

三個人的表情,以為這裡沒提款機,接著就露出懊惱的表情說,如果不能提領現金,希望這邊的加油站可以刷卡。三個人更加莫名其妙了,「刷卡?刷卡是什麼東西?」 當觀念如此天差地遠,這個外地人連想要解釋都難,因為根本已經是兩個世界的理財觀了。 當然,以上是極端的例子,現代人就連幼稚園孩童都知道什麼叫ATM,什麼叫信用卡,不會有人那麼沒常識,連這些基本的金融用語都不知道。 但是且慢,請問什麼叫做常識?在一個觀念尚未流行前,所有的常識也都經過一段發展時期,在那個時候,只有走在觀念尖端的人,才懂得那些資訊。 時光倒退三十年,在一九八○年代,國內雖然已經有信用卡了,但當時的發卡率很低。事實上,「信用卡」這名詞是一

九八四年以後才有的,在那之前叫做「簽帳卡」。現代人耳熟能詳的「VISA 信用卡」,是在一九八九年後才引進臺灣的,至於花旗以及美國運通等國際發卡銀行開始普及,都是九○年代後的事。 在最早時候,手中擁有信用卡是一種地位象徵。由於裝置刷卡機的店家很少,只限一些高檔的消費場合,與其說信用卡是「理財工具」,不如說是「炫富工具」。 真正信用卡變得「實用」,是隨著刷卡機器越來越普遍,乃至於到後來已經成為店家的基本配備之一,同時間,擁有信用卡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甚至連一個中學生手中都可能有好幾張卡。 唯有當市場規模形成後,整個金融體系才變得百花齊放,各式各樣的信用卡制度及行銷招式一一出現。 有些行銷只是不實用的

噱頭,有些後來卻衍生出新的理財習慣。例如機票里程累積、刷卡滿額禮、紅利點數兌換、異業合作聯名卡、刷卡做公益,乃至於信用卡會員日、循環信用、代刷其他公司卡費……等。參與信用卡的機構,由原本的銀行拓展到各大金融機構連同保險公司,後來更有許多企業集團發行聯名卡,校園、廟宇、社團紛紛加入這個遊戲。直到這個時候,信用卡才變成婦孺皆知的「基本常識」。 但如同各種金融工具的基本原則,一個新工具誕生前,它只是個「概念」。信用卡的概念是「預先消費,由第三方代為支付」,往後不論信用卡怎麼發展,都不脫這個概念。 如今,信用卡仍在不斷發展,只是搭配整個大環境而有更多的應用,第一代晶片式金融卡誕生於九○年代,之後防偽方

式不斷更新。因應網路時代,開始有了網路刷卡的新型態。一開始詐騙案件頻傳,大部分人都不敢在網路上消費,但是到了今天,網路刷卡已經非常普及,幾乎每個人都曾有網路刷卡訂貨的經驗。 近幾年來,信用卡發展到可以透過手機刷卡,包括Apple Pay、Google Pay、LINE Pay…… 等HCE(Host Card Emulation,主機卡模擬)行動支付平臺等陸續登場,如果有人還不懂什麼叫手機信用卡,可能就有人會反問:「都什麼時代了,你還不懂這個?」 但還真的有人不懂,這裡說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曾幾何時,信用卡也已經落伍了,刷卡?現在人拿著手機就可以做很多事了,不只付錢、轉帳,也可以買基金

、買保險,甚至還可以借錢給別人。就如同前面說的那個故事,某丙以不屑的語氣,認為別人都落伍了,完全不懂理財觀念,但結果連同他在內,甲、乙、丙三個人統統都是井底之蛙。 比起甲、乙、丙三個人,那個外地人有比較高明嗎? 也許比起鄉下人來說,他是個文明人,但他其實也只懂得基本的理財工具而已。 同樣的,我要問這個問題: 都什麼時代了,你的理財觀念還只停在遠古嗎? 這裡提的只是信用卡的例子,很可能就有一些術語讓很多人聽不懂了。理財還有許多領域呢!不論是存款、保險、借貸、基金、消費、投資……都有很多領域,甚至有的連「領域」本身我們都不熟悉,例如什麼是FinTech ?什麼是P2P 平臺? 其實也不要沮喪,任何

觀念在一開始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不熟悉,而且這裡的大部分,很可能是占全民比例99%以上,在這麼高比例的不熟悉情況下,一個人不懂某些理財觀念,也是情有可原的。這些「不懂」的人,可能包括社會菁英,例如公司老闆、律師、大學教授、醫師等等。 舉個例子吧!直到2017 年,在臺灣,當我們去公共場所聽大家聊天談理財,他們談的理財模式,還是不脫以下的模式: 把錢定存在某家銀行,分析比較哪家的定存利率較高。當全世界的定存利率越來越低,甚至發生負利率的情況時,他們也只能垂頭喪氣,不知道該把錢放哪裡。 購買保險,在臺灣幾間大公司之間比較,包括保額、投報率、險種等等,但卻從來不知道臺灣的保費偏高,投報率則屬一般。

透過證券公司買賣股票,每天打開電視看股票跌停板,聽名嘴分析,然後在有限的幾支股中,挑選認命以及唉聲嘆氣。 不論南北,在臺灣各地時興各種演講,講股票的、講房地產的、講基金操作的,以及各種理財規畫建議,就連那些所謂的大師們,講的內容仍不脫舊有的理財模式。 以上只是在臺灣,但若去到中國,就已經完全是另一種境界了。現今世界已經走上FinTech 時代,金融環境已經持續在變,各種新的理財應用已經誕生了。 也許有人會說,沒關係,反正終有一天,這些金融知識都會變成「基本常識」,我們急什麼? 重點是每個人的時間有限,我們有必要賭上自己的青春去「慢慢跟上」潮流嗎?每當有新的觀念誕生,總是那些走在觀念之先的人

,可以享受到情報的好處,可以最先透過新工具賺取利潤,可以最先避開各種金融損失。 其實很多的金融知識,已經開始出現在一些專業的雜誌上,但各種專有名詞仍距離大家有一段距離。 什麼叫FinTech ?什麼叫機器人理財?什麼叫P2P ?什麼叫逆向抵押房貸? 就連日常生活常用的ATM,也已經逐步變身。你是否有注意到,許多提款機可以進行無卡提款,只要在手機上操作設定就能提款。還有你知道嗎?就算是在臺灣的便利商店,也可以跨國提領,以這個角度來說,在全世界投資理財,都可以在臺灣提領現金。 理財的領域越來越多,唯有跟上新的金融趨勢,才能守住你的未來。 現在,再回到前面那個故事,對於專業理財人士來說,也許在他的眼

中,你就像那三個鄉下地方的甲、乙、丙一般,理財的觀念與他是處在兩種完全不同的世界。 現在都什麼時代了?讓我們成為跟得上時代的人,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最大的可能。

無卡提款跨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高活存 #純網銀 #樂天
合作信箱✉️ : [email protected]
❗️影片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二次搬運、寫成新聞稿
❗️每月45元幫助我創作更多影片|https://shinli.pse.is/PD4Q5
————————————————————————————
📖我的理財書《25歲存到100萬》|https://pse.is/38zezq
✨數位五倍券文字懶人包|https://shinli.me/2021/09/17/creditcard-coupon/
🙋‍♂️我的新手理財線上課程|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997#intro


下半年超強勢的純網銀 #樂天國際銀行
之前就跟大家分享過很多次,這次的優惠更是猛到不行
純網銀的好處就是你可以通通線上作業
不管你要承辦約定轉帳或是貸款
只要你想得到的銀行業務都可以用手機完成
而且是沒有任何營業時間限制
除了方便之外,優惠更是一絕

樂天銀行|https://reurl.cc/6DDKjV(透過推薦碼WIN註冊享200)
📌符合條件享1%活存利率無上限
・活動至2021/10/31
・當月透過樂天國際銀行APP的支付功能,在PChome成功付款3次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L77aaa
📌1個月優惠定存2%
・活動至2021/10/31
・定存開單金額(固定,不可調整):20,000/50,000/100,000
・每筆定存金額客戶限各承作一次,每位客戶就本專案之承作上限為新台幣17萬元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OkkYm9

📌 每月跨轉、跨提各8次/跨行存款1次/日本提款8次免手續費優惠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OkkYm9
📌PChome消費享50% 現金回饋
・每人上限1,000元(2,000封頂),活動至2021/10/31
・利用樂天國際銀行APP掃描PChome的結帳QR code付款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6DDKjV

—————————————————————
00:00 17萬以內2%、網購再享50%回饋
00:48 樂天國際銀行
00:58 純網銀特色
01:12 樂天國際銀行服務
01:21 活儲
01:51 定存
03:25 跨轉/跨提優惠
04:02 回饋活動
04:52 新戶活動
05:24 結語

—————————————————————
*信用卡專區*

💡網購信用卡💡
新光寰宇現金卡|https://pse.is/3njl68 (行動支付11%)
彰銀My購卡|https://pse.is/3jxabx (指定網購11%)
中信英雄聯盟卡|https://ctbc.tw/Ejj7ka (指定通路/網購10%)
永豐幣倍卡| https://shinli.pse.is/N4YCD (指定行動支付6%)
永豐JCB|https://shinli.pse.is/N4YCD (網購6%)
玉山Ubear |https://pse.is/KXJWW (網購/行動支付3.8%)
玉山Pi錢包|https://shinli.pse.is/PSTRY (PCHome 5%回饋無上限)
GOGO卡| https://shinli.pse.is/V29G4 (週六行動支付/網購6%)
富邦momo|https://shinli.pse.is/RBJNF (網購3回饋無上限)
樂天信用卡|https://shinli.pse.is/EUV7G (網購10%)

💡外送信用卡💡
中信英雄聯盟卡|https://ctbc.tw/Ejj7ka (外送/網購10%)
永豐三井聯名卡|https://shinli.pse.is/N4YCD (餐廳/外送10%)

💡一般消費信用卡💡
永豐Sport卡|https://shinli.pse.is/N4YCD (無腦3%現金回饋)
永豐幣倍卡| https://shinli.pse.is/N4YCD (無腦3% / 指定行動支付6%)
富邦J卡|https://shinli.pse.is/U8UWP (新戶3.5%無上限)
花旗現金回饋PLUS鈦金卡|https://pse.is/3al9qa (指定通路10%)
台新玫瑰Giving卡|https://pse.is/3cjgtb (假日3%)
聯邦賴點卡|https://pse.is/3b4lj5 (國內2%/LINE Pay7%)
星展ECO永續卡|https://shinli.pse.is/RNHW6 (國內無腦3%)
FlyGo卡| https://shinli.pse.is/UTMAF (高鐵/加油5%)
匯豐現金回饋卡|https://shinli.pse.is/UYRCA (國內1.22%/海外2.22%)
匯豐匯鑽卡|https://pse.is/3aemhy (指定通路最高6%)

💡行動支付信用卡💡
永豐幣倍卡| https://shinli.pse.is/N4YCD (指定行動支付6%)
台新街口聯名卡 |https://shinli.pse.is/V29G4 (指定通路最高11%)
GOGO卡| https://shinli.pse.is/V29G4 (行動支付/網購6%)
凱基魔Buy卡|https://shinli.pse.is/3amq3r (指定行動支付享8%)
花旗現金回饋PLUS鈦金卡|https://pse.is/3al9qa (指定行動支付10%)


💡里程信用卡💡
匯豐旅人-輕旅卡|https://shinli.pse.is/TRNK2
匯豐旅人-御璽卡|https://shinli.pse.is/UYM33
匯豐旅人-無限卡|https://shinli.pse.is/SWY28
玉山Only|https://pse.is/J668L (最高5.2%回饋)

💡高活儲網銀專區💡
Richart |https://pse.is/3dblru (1.2%活存利息)
王道銀行|https://pse.is/KGYJB (享100現金回饋)
iLeo|https://pse.is/H4H8E (72萬1.2%超高活存利息)
遠銀Bankee|https://pse.is/FDDA4 (2.6%活存利息)
樂天純網銀|RI9HCV (透過推薦碼註冊享100) OU數位帳戶|https://pse.is/3exmtb (20萬以內1.85%)

💡投資推薦💡
鉅亨買基金|https://pse.is/3g3g6e (輸入 shinli享1588紅利,申購26萬元以內基金0手續費)
富果帳戶|https://shinli.pse.is/M4Q9V (註冊享108元)
國泰證券|https://pse.is/3lnw2z (定期定額存股推薦)

💡APP推薦💡
家樂福|581AIYW (輸入推薦碼享3,000點)
註冊Shopback|https://shinli.pse.is/SR4UE (享100獎勵金)
玉山e.Fingo|2a5GCNHG (輸入推薦碼享優惠)
UberEats |eats-xn13cyuzue (100元折價2張)
汗水不白流|VOCRBH (享7,000卡路里)

自動櫃員機台(ATM)無卡提款之使用者體驗設計與驗證

為了解決無卡提款跨行的問題,作者黎俊銘 這樣論述:

因應金融科技之發展,金融行業早已廣泛應用自助服務技術,以確保消費者可以便捷進行金融交易。隨著數位化轉型的增長,為了提供消費者更前瞻與安全的交易,各銀行相續將無卡服務應用於ATM中。因此,理解消費者對ATM的想法與操作行已成為ATM介面設計過程中的首要階段。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ATM市占率前三大銀行於無卡提款之使用者體驗設計,並藉由情境任務、易用性、滿意度評估與半結構式訪談,瞭解使用者操作任務的行為、想法與待優化之處。接著根據實驗結果,優化三家銀行中績效最佳的一家銀行,且提出2*2項版面與引導指示設計提案,再經由第二次實驗進行檢證。結果顯示,(1)提升無卡服務申請入口的層級與適度提供引導指示可有

效減少受試者多方嘗試與搜尋正確入口的步驟外,也降低完成任務所需花費的時間與錯誤次數,從而提高使用意願與滿意度。(2)不同版面與引導指示提案對於不同ATM使用經驗的使用者具有各別影響。其中,以低高經驗者在兩項情境任務中的績效與評價可得知,低經驗者較適合ATM提案Ab的配置,而高經驗者則較適合ATM提案Ba的配置。綜合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建議日後可針對不同ATM使用經驗使用者進行介面的客製化,期望有助於提升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月薪兩萬初,財庫怎麼補?

為了解決無卡提款跨行的問題,作者陳富生 這樣論述:

月薪兩萬初,財庫怎麼補?吃的用的一直漲,只領薪水怎麼夠。   多數的上班族對數字普遍冷感、甚至無感。  雖然也知道薪水跟支出經常打平,對求財無意,  堅守「我不理財,財不理我」的生活信念,  不願對「身外之物」空耗心神。  這樣想,現在已經可以開始「準備後悔」了。   你對數字普遍冷感、甚至無感嗎?  先改觀念! 想多賺一點,就要先丟你的老古板思維。  即刻錢進! Check收入&支出,儲蓄投資立馬動起來。  進階實戰! 究竟想創業?拿證照?做兼職?還是去進修?  勵志信念! 放大細節,專注培養自信、勇敢、創意。  本書適合覺得理財很麻煩卻又對現狀不放心的呆薪朋友   理財沒你想的那麼麻煩

、那麼困難,你需要的是一本從身心靈到起而行的致富教戰手冊。 本書特色   ★主旨:逆轉觀念→開啟理財步驟→嘗試其他可能→鞏固自身信念   本書主要針對薪水階層的普遍大眾,如何逆轉先前對財富的錯誤觀念(第一章「觀念篇」),進而逐步開啟理財投資的步驟(第二章「錢進篇」)、嘗試既有事業的額外可能(第三章「實戰篇」),進而在這漫長的耕耘之中,反覆鞏固自身的信念(第四章「勵志篇」),讓死薪水也能化身活財富,小市民也能變成大富豪!   ★一般人對「財富」認知的三大誤解   1.金錢不是「絕對」,是「相對」!  有錢,不一定就是要達到某個高不可攀的數目門檻,只要有比過去的生活水準提升一些,就可以對自己說「我

比以前更有錢」。   2.金錢是一種中性的價值,它的宗旨最應該是「追求幸福」!  一般民眾之所以會對權貴人士不滿、嗤之以鼻,主要在於他們賺取財富的「手段」失當,而不在於他們擁有財富是一種罪惡。因為「追求幸福」是人生圓滿的一種過程,若財富能有效提升我們生活的舒適性,就不應該以此詬病。   3.不一定要有當富豪的野心,但可以創造出致富的條件!  培養自信、追求知識、演練出先知先覺的目光等,都是能讓人生更為豐富的正面特質,即使你安於平凡,也未必不需要嘗試這些致富基本功。   ★富翁聰明消費的金律──不做金錢的奴隸   金錢能夠買到舒適,促進自由,但是一旦陷入錢的誘惑中,金錢反而成為羈絆和束縛。令人沮

喪的是,金錢的誘惑似乎常常與手頭擁有的數目成正比──當你擁有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同時,每一分錢的增量價值,似乎也與實際價值成反比──當你擁有越多,你需要的也就越多。正如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筆下描述的那些富人一樣:「他們生活中的所有想法,就是不斷增加他們的金錢,或者如何不讓金錢損失。」   財富雖然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條件,但錢財只是創造美好人生的手段,只是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因此,充實與平衡的人生才是致富的出發點。   記住!唯有兼顧生活格調、心靈品質與物質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獲得天下財富而失去健康、家庭與生命意義的人,並不能算是值得效法的成功榜樣。   現代社會中有許多

人迷失於追逐財富的叢林中,而犧牲了生命中其它可貴的事物,正如所謂「窮得只剩下錢」的精神貧困現象,都值得用以借鑒,重新省思致富與生活的均衡原則。   ★嚴格而全面的自我浪費檢驗   收入經常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除非是機率不高的意外財運如中獎或得獎等,其它經營本業或受薪度日的大眾,收入大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擺盪甚至保持不動。   即使有些人出於急用而在短期內厲行兼差,在合法的範圍內也不易讓收入大幅增長,只有靠緩慢的在職進修等待加薪或升遷,或是等待機運不定時地上門。   然而支出卻可以適度控制。在日常生活的必要開支之外,其它支出都可以經由個人選擇刪去或尋找更廉價的替代方案。因此,在檢視收入與支出的同時

,不妨進行如下的歸納與自我對話:   1.額外花費  ()你是否參加了健身俱樂部、舞蹈課程或英語會話班、新聞寫作班等進修活動?這些活動的價格與賦予你的價值是否確實「值回票價」?   ()你是否配戴眼鏡?是鏡框眼鏡或是拋棄式∕長戴型隱形眼鏡?你是否依據配載頻率選擇了最省錢的類型?你多久更換一次它們?更換的原因是為了新潮、美觀、健康、或是純粹的度數增加?   ()你是否外出參與聚餐或旅遊?參與的理由是不得不去的應酬,或是好友情感聯繫,或純粹為了身心放鬆?將花費的價格與主要目的進行對照,是否讓你覺得收(心靈上)支(金錢上)平衡?   ()你是否曾經將某些不熟悉、不願意、來不及的個人事務,以金錢為報酬

徵求他人的協助,例如清掃家裡、蒐集論文資料?顛倒角度試試,如果今天有人以相同的金額聘用你,你是否願意從事這份工作?若答案為是,為什麼不將這筆錢留在帳戶裡「聘用自己」?   ()你是否常常落入「折扣迷思」,認為要趁優惠期間撿點便宜,卻忽略了自己是否確實有這項需求?爭搶折扣究竟是省下了錢,或是揮霍了錢?   2.季節性花費  ()當季是否有某種特殊需求使得你的開銷特別突出?例如夏天的空調與冬季的乳液?你是否想過用其它的替代方案加以節省?   ()你是否確實善用換季的商場折扣,或是往往慢人一拍,等到價格回升時才想起自己應該添 一些物資?   ()你是否每次換季都認為自己應該增購一些物資?去年存留的物

資究竟是確實不敷所用,還是純粹被想花錢的意念所驅使?   ()你的理髮頻率如何?你是否每換季一次,就會想要更換造型?這是為了實際上的便利考量(如夏天剪短較為清爽)或其它?   3.小額消費  ()你是否曾有因為懶得走路,即使是很近的距離也搭車前往的經驗?這種經歷多嗎?節省的體力是否值得用這些消費抵銷?   ()你是否常常一看到自動提款機就插卡提錢,而不管跨行提領是否要支付手續費?一個月下來帳戶裡扣掉多少手續費?手續費的總額夠你做些什麼?   ()你是否常因一時嘴饞或心癢,毫不多慮就隨手抓了零食飲料?這些零食飲料確實填飽你的口渴或饑餓嗎?或者它什麼也沒填飽,只是帶來熱量?   當然你還可以有更多

元的項目、更嚴苛的標準來進行如上的對話與檢視,但也可以質疑我們是否應該過得如此拮据?這些檢驗的目的,並非矯枉過正地要你像在遵守宗教的清規戒律般戒慎惶恐,但在支出的當下或是支出之後發出這樣的質疑,久而久之,必然會在你的荷包開口形塑一層「守門機制」(gatekeeper),讓錢財不會在不知不覺間與你揮手告別。   財富只有當它為人的幸福服務時,它才算是財富。 ——俄國教育實踐家  蘇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   利益根本不是別的東西,是我們每一個人視為幸福所必須的東西 ——法國哲學家  保爾.霍爾巴赫(Paul-Henri Thiry, baron d'Holbach)   

勇敢,事情必成;勤勞,幸福必到。 ——蒙古諺語   對付不景氣的實戰指南,教你應富自如的成功心法! 作者簡介 陳富生∕財經企管趨勢大師   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系學士,美國西北大學管研所碩士。   曾任財經雜誌主編,後任職於外商公司,從事企業資源整合、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現於上海三連、瞬馳、仲凱等多家大型企業擔任管理顧問,兼任財經雜誌專欄作家,專攻企業管理、經濟趨勢的整合分析。   著有《前進大陸投資指南》、《效率管理》、《創富思維》等書。

金融業及非金融業資訊專家對於數位金融認知及使用態度

為了解決無卡提款跨行的問題,作者洪惠茹 這樣論述:

科技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同時也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及偏好,如今,金融業正面臨一場環境的劇變,傳統的金融產業(Finance)結合科技(Technology)衍生出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然而金融科技的演進,也不再僅是侷限於「進步」而是「創新」,透過金融科技演進的三階段(FinTech1.0 FinTech 3.0)可以看出金融機構服務模式及經營型態的改變。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臺灣的金融產業開始思考進行轉型,推出創新的金融服務、高效率的服務品質、便利的金融應用等,逐漸從大眾所熟知的傳統銀行(Bank 1.0)演進到金融服務無所不在(Bank 4.0)的經營型態;本研究以

德菲法(Delphi)以及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建立專家問卷,利用問卷方式分別就從事金融與非金融業資訊專家之角度進行調查,歸納出消費者對於數位金融之認知及使用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以金融業資訊專家之角度認為,消費者選擇使用數位金融最重要之因素為「數位金融資訊安全政策」、「跨行提款、轉帳、繳費、海外刷卡等手續費優惠」及「數位金融使用隱私」;以非金融業資訊專家之角度則認為「跨行提款、轉帳、繳費、海外刷卡等手續費優惠」、「數位金融個資保護政策」及「數位金融資訊安全政策」為消費者選擇使用數位金融之重要因素。除上述因素外,本研究同時就「金融業資訊專家」及

「非金融業資訊專家」之觀點進行分析說明,依此得知兩者專家觀點之差異性,進而讓金融機構於制定數位金融產品策略時能有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