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泵乾燥機 原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熱泵乾燥機 原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國寶寫的 中國食藥用菌工程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中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所 盧昭暉所指導 何若綺的 熱泵乾燥系統的程序分析 (2021),提出熱泵乾燥機 原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熱泵乾燥、污泥、熱管、節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洪滉祐所指導 蘇富群的 低溫冷凝除濕系統應用於污泥乾燥之最適化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冷凝除濕乾燥、污泥乾燥、乾燥溫度、含水率、最適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熱泵乾燥機 原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熱泵乾燥機 原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國食藥用菌工程學

為了解決熱泵乾燥機 原理的問題,作者盧國寶 這樣論述:

蔡津生、盧國寶編寫的《中國食藥用菌工程學》從工程角度進行編撰,符合當前食藥用菌產業優化升級的需要。   《中國食藥用菌工程學》以較大篇幅介紹了食藥用菌工廠化生產技術裝備和高新技術在食藥用菌中的運用,尤其是在精、深加工方面的應用,對提高我國食藥用茵生產和加工技術裝備的水準、啟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思維,提高高精、深加工產品的附加值和食藥用菌生產的綜合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熱泵乾燥系統的程序分析

為了解決熱泵乾燥機 原理的問題,作者何若綺 這樣論述:

本文研究空氣源熱泵乾燥系統的特性及乾燥過程,分析其用於污泥乾燥之效果,以不同系統設計與操作條件對污泥乾燥程序加以計算分析。本文主要目標為將含水量80%之濕污泥經乾燥機處理後含水率降至30%。探討的參數為乾燥機入口與出口的空氣溫度與濕度,由計算結果分析得知,熱泵乾燥系統的COP、系統製熱量與壓縮機消耗功率都隨著乾燥室進出口空氣溫差減少而增加,除溼能力反而隨空氣溫差減少而有明顯下降。為了提高系統性能,降低能耗,另外設計了五種不同型式的乾燥系統進行分析比較,分別為加裝熱管、加裝熱交換器、加裝儲熱桶、採用旁通閥及外加其他熱源的系統。由計算結果可知除了旁通閥以外,這些系統皆可有效降低能耗,加裝熱管與加

裝熱交換器可有效轉移熱量,能耗分別降低14%與31%,這是因為濕空氣在經蒸發器之前可以先被熱管冷卻,這些熱量再傳到蒸發器出口,用來加熱乾空氣,降低了蒸發器及冷凝器的負載。但是熱管的熱傳量會受到熱傳方向限制,而熱交換器沒有這個限制,可以傳遞更多熱傳量,因此加裝熱交換器的效果更好。此外,由研究結果得知,加裝儲熱桶可以提升21.4%的系統性能。

低溫冷凝除濕系統應用於污泥乾燥之最適化研究

為了解決熱泵乾燥機 原理的問題,作者蘇富群 這樣論述:

摘要台灣的 污水處理廠污泥 每年 產生量持續增加,衛生掩埋場面臨無處可掩埋的嚴重性,目前台灣污泥處理雖經脫水機脫水減量,但如何將污泥乾燥, 使 含水率再降低, 以 達到 由 源頭減量,已成為現今政府環保單位及相關產業界急迫解決的重要議題。本研究的目的在 分析探討低溫冷凝系統 應用於 污泥乾燥之最 適 化 條件。實驗設計以 運行中 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為場域,設定不同的進料量和乾燥溫度,檢視其污泥產生 量再 進行效能分析評估 。 低溫冷凝乾燥系統試驗, 利用 由離心式污泥脫水機脫水之濕污泥 (含水率 80%以下 )作污泥乾燥減量處理 。 乾燥後污泥含水率減少至 40%以 下 以 達到 降低污泥含水

率 、 體積 、 污泥清運儲存及最後處置費用 。在污泥冷凝乾燥實驗中,分析處理過程與污泥減量之 相關性以 進行效益評估, 探討 最 適 化操作條件, 進一步達到 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及節能 減 碳之目的 。實驗結果顯示,若脫水污泥再經乾燥後,污泥含水率可降至20- 減重率為 66.6- 當進 流 污泥含水率越高時,其乾燥減重率就越大 對 除 水能耗 的影響效果, 隨著污泥進流量的增加而下降 ;當進 流 量每小時 425 kg時,最佳之操作條件 為 乾燥溫度 50 C,每 公 噸污泥之乾燥淨效益為 4,713元, 可 降低污泥清運處理成本 59%,顯示污泥乾燥減量對全廠營運成本的貢獻極具 顯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