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偶溫度計校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熱電偶溫度計校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善國 寫的 感測與量度工程(第八版)(精裝本) 和王衛東 等(主編)的 化工原理實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溫度/濕度 - 昭俐有限公司也說明:校正 件, 校正方法, 範圍, 最小不確定度 ... 熱電偶溫度計(T,E,J,K,N,R,S TYPE), 自訂CL-SCP-T09/白金電阻溫度計. HART/5628 溫度顯示器. HART/1529 熱電偶R TYPE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系所 王啟川所指導 徐伯豪的 開孔地板對小型資料中心氣流均勻性的影響與能源消耗之實驗研究 (2021),提出熱電偶溫度計校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小型資料中心、風量均勻性、高架地板之開孔率、冷通道封閉、氣流洩漏、系統供風量、冰水溫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系所 王啟川所指導 王銳的 機櫃壓阻以及進風量均勻性對集裝箱式數據中心冷却性能影響的實驗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集裝箱式數據中心、壓阻分佈、進風量均勻性、冷通道封閉、熱回流、氣流逆轉的重點而找出了 熱電偶溫度計校正的解答。

最後網站儀校服務 - 儀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則補充:溫度/濕度量測系統:, 玻璃溫度計、雙金屬溫度計、數字溫度計、溫度控制器、溫度記錄器、溫度校正器、熱電偶、溫濕度記錄器、溫濕度計、留點溫度計、.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熱電偶溫度計校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感測與量度工程(第八版)(精裝本)

為了解決熱電偶溫度計校正的問題,作者楊善國  這樣論述:

  本書是以各型感測元件之原理解說為出發點編撰而成的。書中除了對感測與量度的基本概念加以建立外,還對量度系統做一整體性的介紹,並以圖說表列方式介紹各類型感測元件。內容由淺至深、條理分明的編排方式,非常適合科大、四技機械科自動控制組感測與量度工程」等相關課程使用,也可供業界工程師參考。 本書特色   1.本書是以各型感測元件之原理解說為出發點編撰而成的。   2.書中除了對感測與量度的基本概念加以建立外,還對量度系統做一整體性的介紹,並以圖說表列方式介紹各類型感測元件。內容由淺至深、條理分明的編寫方式,使學生輕鬆學習、容易理解。   3.適合科大、四技機械科系之自動控

制組「感測與量度工程」、「感測器原理」、「控制工程」等相關課程使用。

開孔地板對小型資料中心氣流均勻性的影響與能源消耗之實驗研究

為了解決熱電偶溫度計校正的問題,作者徐伯豪 這樣論述:

本文透過在小型資料中心中採用高架地板供風的設計,使用不同開孔率的開孔地板來實驗研究半封閉冷通道和全封閉情況下,機櫃進風量的均勻性對機房整體冷卻性能的影響。另外,特別研究了冷空氣的分配與使用性,針對冷空氣的洩漏問題進行實驗及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半封閉冷通道的情況下,使用阻力較大(開孔率較小)的開孔地板可以使氣流分佈更為均勻,但是會導致通道壓力增加而加劇冷空氣洩漏,使得氣流無法完全使用而造成能源的浪費。若採用散熱表現較佳的封閉式冷通道,使用開孔率較大的多開孔地板,調整開孔率由32 %提升至50 %,反而增加了氣流的均勻性,使得機櫃出口的最高溫由58.6 ℃下降至51.3 ℃,溫度的均勻性則提升了

12 %;同時,高架地板下方通道的壓力也大幅下降,通道壓力由21 Pa下降至7 Pa,這將減緩氣流在冷通道的洩漏問題,使得機櫃入口供風量的使用率由91 %提升至96 %。當機房存在著穩定且均勻的氣流之後,便嘗試改變系統供風量,以探討其能源表現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降低30 %的系統供風量,空調系統的總消耗功率將節省約8.9 %,使得PUE(能源使用效率)由1.41下降至1.37。降低系統的供風量會使得冷通道內的壓力梯度有所變化,在半封閉冷通道的設計下容易產生熱回流的現象,使得通道末端的機櫃存在SHI為5~15 %的散熱表現。另外,嘗試調整空調系統的冰水溫度以探討對冰水主機能源消耗的影響。結果顯示

提升冰水溫度2 ℃,由15 ℃提升至17 ℃,可以節省約4.9 %的空調系統總消耗功,PUE(能源使用效率)則由1.41下降至1.38。調整冰水溫度將影響機房的系統供風溫度,這將改變機櫃整體入出口的平均溫度,容易在可預期的區域之中出現局部高溫熱點。

化工原理實驗

為了解決熱電偶溫度計校正的問題,作者王衛東 等(主編) 這樣論述:

《化工原理實驗》共8章,內容包括實驗誤差分析和資料處理、化工實驗測量技術與常用儀錶、基礎與綜合實驗、選做與演示實驗、化工原理實驗模擬、化工原理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化工原理實驗常用程式和化工原理實驗報告的撰寫。 本書以處理工程問題的實驗研究方法為主線,著重於理論聯繫實際,並強調工程能力、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實用與理論兼顧。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及其他相關專業作為化工原理實驗課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在化工、石油、紡織、食品、醫藥、環境工程等領域從事科研、生產的技術人員參考。 王衛東,吉林化工學院教授,副院長 一、教學研究 2008年主持完成吉林省化工

原理精品課程、化工原理優秀教學團隊及吉林省實驗示範中心的申報工作,並順利通過。 完成學校教研項目3項。發表教研論文4篇。 二、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化學工程、有機光化學。 完成及在研吉林省教育廳及學校研科專案共10項。 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4篇。申請國家專利1項。 0緒論/1 0.1化工原理實驗課特點1 0.2化工原理實驗目的1 0.3化工原理實驗的教學要求2 0.4化工原理實驗室規則3 第1章實驗誤差分析和資料處理/5 1.1有效數字和實驗結果的表示5 1.1.1有效數字5 1.1.2科學計數法5 1.1.3有效數字的運算6 1.2實驗資料的真值

與平均值6 1.2.1真值6 1.2.2平均值6 1.3實驗資料的誤差來源及分類7 1.4誤差分析與表示8 1.4.1直接測量與間接測量8 1.4.2直接測量結果的誤差分析8 1.4.3誤差傳遞9 1.5實驗資料的精密度、正確度和準確度11 1.6資料處理方法11 1.6.1實驗資料清單法12 1.6.2實驗資料的圖示(解)法13 1.6.3用數學方程式表示實驗結果14 1.6.4實驗資料的插值法19 1.6.5化工資料的相關性20 第2章化工實驗測量技術與常用儀錶/23 2.1溫度測量23 2.1.1熱電偶溫度計23 2.1.2熱電阻溫度計26 2.1.3測溫儀錶的選擇與比較27 2.2壓

力測量28 2.2.1液柱式壓力計29 2.2.2彈性壓力計29 2.2.3電測壓力計30 2.2.4壓力計的校驗和標定31 2.3流量測量31 2.3.1差壓式流量計31 2.3.2轉子流量計32 2.3.3濕式流量計32 2.3.4渦輪流量計32 2.3.5品質流量計32 2.3.6流量計的核對總和標定33 第3章基礎與綜合實驗/34 3.1流體流動阻力測定實驗34 3.2流量計的標定實驗39 3.3離心泵特性曲線測定實驗43 3.4恒壓過濾常數測定實驗48 3.5板框過濾實驗52 3.6包裸管熱損失實驗55 3.7空氣對流傳熱係數的測定60 3.8傳熱平臺實驗65 3.9氧解吸實驗69

3.10精餾實驗76 3.11萃取實驗81 3.12流化床乾燥實驗86 3.13萃取精餾法制無水乙醇實驗(綜合類創新實驗)91 3.14膜蒸餾實驗(綜合類創新實驗)94 3.15傳質分離與精製實驗(綜合類創新實驗)103 3.16連續精餾綜合實驗(操作實訓類實驗)107 第4章選做與演示實驗/112 4.1伯努利方程實驗112 4.2流線演示實驗113 4.3雷諾實驗114 4.4動態過濾實驗116 4.5升膜蒸發實驗118 4.6溫度校正實驗120 4.7壓力儀錶標定實驗122 第5章化工原理實驗模擬/124 5.1模擬技術簡介124 5.2化工原理實驗模擬軟體124 5.3系統功能1

25 5.3.1授權中心的使用126 5.3.2思考題測試的使用方法127 5.3.3參數配置功能的使用128 5.3.4資料處理的使用129 5.3.5實驗報告130 5.3.6網路控制(學生站)131 5.3.7網路控制(教師站)132 5.3.8電源開關的使用134 5.3.9閥門的調節134 5.3.10壓差計讀數135 第6章化工原理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136 6.1變頻器136 6.1.1面板說明136 6.1.2變頻器的簡易操作步驟137 6.1.3注意事項137 6.1.4操作示範137 6.2AI人工智慧調節器137 6.2.1面板說明137 6.2.2基本操作138

6.2.3AI人工智慧調節器及自整定(AT)操作138 6.2.4功能及設置139 6.2.5使用舉例141 6.3阿貝折射儀141 6.3.1工作原理與結構141 6.3.2使用方法142 6.3.3注意事項142 第7章化工原理實驗常用程式/143 7.1VBA程式設計基礎143 7.1.1VBA程式組成143 7.1.2Excel環境下用VBA程式設計143 7.1.3Excel的VisualBasic編輯器145 7.1.4編輯及運行程式147 7.2實驗資料的Excel圖示方法148 7.2.1圖表的基本概念148 7.2.2建立圖表舉例149 7.3一元線性回歸程式153 7.

4插值計算程式155 第8章化工原理實驗報告的撰寫/157 8.1實驗報告的撰寫要求157 8.2實驗報告撰寫示例159 附錄/166 附錄1實驗室的防火與用電知識簡介166 附錄2化工原理實驗常見故障的原因與排除方法167 參考文獻/169 本書根據高等院校化工原理實驗教學的實際需要和課程體系的基本要求,結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和“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指標體系的人才培養要求,融合吉林化工學院及兄弟院校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改革成果編寫而成。 本書強調化工實驗過程的共性問題,突出實驗教學應具有實踐性和工程性,力求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掌握

正確表達實驗結果的方法,旨在開拓學生的實驗思路,學習新技術和新方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以應用為目的,介紹科學安排實驗和定量評價實驗結果的方法(第1、7章);以正確掌握和運用測控技術為原則,精編了化工實驗測量技術與初步程序控制的方法(第2、6章);以多年完善後的化工原理實驗裝置為藍本,編排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化工原理實驗(第3、4章);以強化模擬技術與實驗的融合為目的,介紹化工原理實驗模擬(第5章);以培養學生實驗報告的撰寫能力為目的,編入化工原理實驗報告的撰寫(第7章)。 本書由王衛東、徐洪軍主編,由張振坤、劉放副主編,計海峰、劉保雷、戴傳波等參加了編寫。

袁博、孫健等參加了本書部分文字整理、素材搜集與製作等工作。本書承蒙吉林化工學院莊志軍教授主審,並提出許多寶貴意見。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化工大學楊祖榮教授和王宇副教授、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化肥廠張玉玲高級工程師的支持和幫助,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吉林化工學院張衛華高級工程師、曾慶榮教授、潘高峰副教授對書稿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致以誠摯的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和水準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衷心希望讀者指正。 編者 2017年5月

機櫃壓阻以及進風量均勻性對集裝箱式數據中心冷却性能影響的實驗研究

為了解決熱電偶溫度計校正的問題,作者王銳 這樣論述:

本文通過在集裝箱式數據中心中使用不同開孔率(F = 100%,58%和35.4%)的穿孔金屬板來實驗研究冷通道半封閉和全封閉情況下,機櫃壓阻分佈對機房整體冷卻性能的影響。後又引入熱線式風速量測網研究在冷通道全封閉情況下,固定穿孔金屬板開孔率(F=35.4%),機櫃進風量均勻性對機房整體冷卻性能的影響。機櫃入出口溫度分佈,RCI(機櫃冷卻指標)和SHI(供熱指數)以及機櫃出風口流量分佈用於評估半封閉和全封閉配置下的機櫃冷卻性能。結果顯示:在冷通道半封閉情況下,機櫃頂部Part中會出現氣流逆轉現象,這在沒有佈置穿孔板的實驗組中表現尤為明顯。在下部三個Part中佈置穿孔板,可以部分抑制氣流逆轉,但

不能完全消除。在頂部三個Part中佈置F = 35.4%的穿孔板,可以徹底消除氣流逆轉現象。但由於更強的側邊熱回流,機櫃A1的散熱性能會迅速下降。因此將冷通道全封閉,對於沒有佈置穿孔板的情況,冷通道全封閉下氣流逆轉現象更為嚴重。在機櫃所有Part中佈置F = 35.4%的穿孔板會使所有機櫃的RCI和SHI都會得到顯著改善,並且分別接近理想值100%和0,但其機櫃出風口溫度分佈由於受到機櫃運行中流量分佈的影響,並沒有達到完全均勻。無論是在冷通道半封閉還是全封閉情況下,佈置開孔率F = 35.4%的穿孔金屬板均有助於完全消除機櫃內部氣流逆流。引入熱線式風速量測網後的實驗結果發現:冷通道全封閉時,單

純降低系統總供風量能降低能耗但只會讓機櫃散熱性能變得更加糟糕,單純提升抽風風扇轉速會讓機櫃散熱性能變好,但提升能耗。若是能將兩者結合,降低總供風量的同時將機櫃頂部Part S1處的抽風風扇轉速提高,則能在減少空調系統能耗的同時,不會影響機櫃散熱性能並且有助於讓機櫃上下Part的風量分佈更加均勻,另外後續即使提升對應區域發熱量也依然不會降低機櫃散熱性能。均勻供風量對於機櫃進風量均勻性有一定影響,但不明顯。進一步改變機櫃抽風風扇轉速,使其每個Part抽風量從上到下遞減以及加裝導風板設計對提升機櫃進風量均勻性有顯著影響,其流量分佈變得幾乎完全均勻,機櫃出風面溫度分佈也因此得到改善,散熱性能達到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