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熱電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瓊興,楊家穎寫的 嵌入式系統:myRIO程式設計(附範例光碟) 和董雙嶺的 太陽能光熱光電的高效吸收與傳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科學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所 盧昭暉所指導 蔡承都的 以人工神經網路方法推估車輛污染排放之系統構建 (2021),提出熱電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車輛、污染物、人工神經網路、車載量測系統、實車測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蔡明義所指導 許宗勝的 主軸熱溫升即時補償系統開發與雲端監控平台建置 (2020),提出因為有 主軸熱溫升、智能化補償、物聯網的重點而找出了 熱電耦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熱電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嵌入式系統:myRIO程式設計(附範例光碟)

為了解決熱電耦的問題,作者陳瓊興,楊家穎 這樣論述:

  本書是LabVIEW相關進階課程之書籍,搭配創新嵌入式硬體「NI myRIO 1900」,以實際軟體操作視窗進行圖文導引,大量程式範例,循序漸進加以解說每個程式的內容與觀念,並結合精選實用感測器與實例應用,小專題式詳細引導,激發設計靈感,自行創造出獨特的設計方法及技巧,設計出實用的系統。 本書特色   1.獨家收錄目前全球正夯的物聯網概念,將IOS及Android的手持裝置與myRIO 1900做結合。   2.本書中有大量程式範例,循序漸進加以解說每個程式的內容與觀念,加強實務設計能力。   3.針對專題製作常用的各種感測器結合NI myRIO 1900,小專題式

詳細引導,激發實作靈感,自行創造出獨特的設計方法及技巧,開發出實用的系統。

以人工神經網路方法推估車輛污染排放之系統構建

為了解決熱電耦的問題,作者蔡承都 這樣論述:

台灣現行的汽油車輛污染排放檢測大多仍是以定容採樣系統檢測車輛於底盤動力計上隨著固定行車型態行駛的污染排放,而以此檢測方法不僅會限制於只能在標準實驗室內進行,採樣所需的成本也較高,甚至沒有辦法正確的表達出車輛在真實路徑上的污染排放。儘管隨著全球調和輕型車輛測試程序WLTP被提出,但仍會因為各國各地區的道路差異造成排放檢測結果與真實結果有差異。在本研究中首先以機車行駛於台中市區中進行了三條路徑的速度採樣,包括短程市區路徑、標準市區路徑、郊區路徑。透過速度分析便可明顯的看出三條路徑與台灣法規標準行車型態NEDC皆有明顯差異,而我們亦將車輛架設於底盤動力計上重新模擬出此三條真實路徑並進行污染排放的採

樣,發現三條路徑排放的HC、CO、NO及油耗彼此皆有差異。而透過連續瞬時污染排放圖,我們發現HC、CO在加減速的時候有明顯的大幅上升,在等速行駛時會略高於怠速時的排放濃度,而NOx則會隨著速度上升而增加。由此可看出在不同的道路環境下,不管是道路上的速限、紅綠燈數量、駕駛本身的行駛習慣等因素都會影響車輛的污染排放,因此以移動式車輛污染檢測系統(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PEMS)對車輛做真實路徑上的瞬時檢測是量測正確車輛污染排放的必要方法。 在柴油車輛的正式認證程序上,以PEMS進行污染量測已經成為程序中的一環,但此系統較為昂貴、並且具有一

定體積,必須占用車輛部分空間,因此仍無法普及做為大量使用的監測設備。本研究以Horiba-584L廢氣分析儀配合熱線式進氣流量計及熱電耦溫度計做採樣,將三樣設備的瞬時數據整合與筆記型電腦裡做瞬時監測與統計,建立了一套成本較低的隨車污染檢測系統,可以對車輛在真實路徑上行駛時採樣連續的O2、CO、CO2、THC、NO排放。 透過蒐集的數據可以探討出各種污染物對車輛、行駛特性、駕駛習慣等等之關係,但關係性並不到相當明確,很難以單純的計算做出正確的污染物排放推估,而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AI方式便可解決此問題,以相關性高的參數當作輸入,以多次演算的數學方式找出輸入參數與真實結果的關係便可推估出相對

接近的預期結果。本研究透過PEMS數據推估出對各種污染物排放影響較高的參數為速度、流量、加速度、受力,並以這幾項參數當作輸入,透過人工神經網路模型進行演算與學習,成功的推估出與真實排放相近的預期排放。本研究在CO、CO2上的預測結果相當優異,而在NO上的預測結果仍有提升空間,證明透過人工神經網路對車輛污染排放進行推估是可行的。

太陽能光熱光電的高效吸收與傳遞

為了解決熱電耦的問題,作者董雙嶺 這樣論述:

本書對太陽能光熱光電利用中的高效吸收與傳遞進行了重點論述,內容包括對比了四種典型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提出了一種複合式的光路系統;太陽能複合相變儲熱介質的性能優化;光譜選擇性柔性塗層的提出和製備;多孔介質集熱器的傳熱特性分析;空實混合納米顆粒流體的吸放熱實驗研究;基於納米流體吸收部分光譜與光伏餘熱的綜合性能的對比優化實驗;光伏-熱電耦合的分光利用與光伏-光譜轉換的優化方案;光伏表面的微結構的吸光性類比。   本書適用於工程熱物理和熱能工程等相關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閱讀,也可供從事太陽能發電研究的科技人員與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參考。 《博士後文庫》序言 序 前言 第1章緒論1

1.1研究概述1 1.2太陽能熱發電2 1.2.1光熱電站2 1.2.2儲熱材料3 1.2.3表面塗層4 1.2.4體吸收5 1.3光伏光熱耦合7 1.3.1吸熱流體與光伏的結合7 1.3.2光伏-熱電耦合8 參考文獻9 第2章太陽能熱發電系統中的複合式結構15 2.1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概述15 2.1.1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16 2.1.2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16 2.1.3碟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17 2.1.4線性菲涅耳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17 2.1.5四種系統的比較17 2.2太陽幾何學基礎簡介18 2.2.1太陽運動規律19 2.2.2光的反射和空間向量運算21 2.3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結構優化21 2.3.1聚光系統結構優化21 2.3.2光路計算22 2.4本章小結25 參考文獻25 第3章太陽能儲熱介質的性能優化27 3.1複合儲熱介質27 3.1.1相變儲熱材料27 3.1.2礦物基材料29 3.2儲熱材料的設計和配置30 3.2.1相變材料和包裹材料的選取30 3.2.2工藝設計33 3.2.3製作複合材料33 3.3實驗和結果分析35 3.3.1實驗測量35 3.3.2結果與分析36 3.4本章小結41 參考文獻42 第4章太陽能吸熱器表面塗層45 4.1太陽能光譜選擇性吸收塗層45 4.1.1光譜選擇性吸收塗層45 4.1.2塗層分類46 4.1.3塗層製備

方法46 4.2太陽能柔性複合塗層47 4.2.1固相法製備CuAlO2粉末47 4.2.2製備CuO-CuAl2O4塗層50 4.3性能和實驗分析55 4.3.1不同配比的塗層55 4.3.2吸收率和發射率56 4.3.3吸熱實驗分析57 4.4本章小結64 參考文獻64 第5章多孔介質太陽能集熱器的傳熱特性66 5.1多孔介質簡介66 5.2實驗測量68 5.2.1材料和儀器68 5.2.2實驗過程70 5.3結果和分析71 5.3.1不同多孔介質的對比71 5.3.2升降溫的變化特點73 5.3.3影響因素分析75 5.4本章小結75 參考文獻76 第6章優化的納米流體直接吸收太陽能

78 6.1膠體碳球的製備79 6.1.1主要原料及設備80 6.1.2實驗過程80 6.2製備納米空心球顆粒83 6.2.1主要原料及設備83 6.2.2實驗過程84 6.3製備納米流體88 6.3.1主要原料及設備89 6.3.2實驗過程89 6.4實驗和分析90 6.4.1空心與實心的對比91 6.4.2混合與單相的對比94 6.4.3綜合對比98 參考文獻101 第7章基於納米流體的光伏光熱耦合分析103 7.1常用的光伏光熱系統103 7.1.1傳統的光伏光熱系統103 7.1.2基於納米流體對的分頻式光伏光熱系統104 7.2物理模型和實驗準備105 7.2.1物理模型105 7

.2.2實驗儀器和材料106 7.3結果和資料分析107 7.3.1物理參數和計算公式107 7.3.2實驗結果和分析108 7.4本章小結114 參考文獻114 第8章太陽能光伏--熱電耦合優化116 8.1光伏-熱電耦合116 8.2模組簡介117 8.2.1光伏模組118 8.2.2熱電模組119 8.2.3頻率轉換模組121 8.3模型設計及原理122 8.3.1太陽能光伏-熱電模組結構122 8.3.2太陽能光伏-頻率轉換模組結構123 8.3.3功率計算124 8.4實驗器材簡介125 8.5實驗及資料分析128 8.5.1純光伏板實驗128 8.5.2光伏-熱電模組實驗131

8.5.3光伏-頻率轉換模組實驗137 8.6本章小結145 參考文獻145 第9章微納米光伏表面結構吸收性能分析147 9.1微納米表面結構147 9.2建立器件模型150 9.2.1FDTDSolutions簡介150 9.2.2類比結構的建立150 9.3矽納米柱凹槽陣列的光吸收率153 9.3.1深度的影響153 9.3.2底圓半徑的影響154 9.3.3添加螺紋結構的影響156 9.4矽納米圓錐凹槽陣列的光吸收率158 9.4.1深度的影響159 9.4.2圓錐頂角的影響160 9.4.3添加螺紋結構的影響162 9.5本章小結164 參考文獻165 編後記167

主軸熱溫升即時補償系統開發與雲端監控平台建置

為了解決熱電耦的問題,作者許宗勝 這樣論述:

近幾年隨著金屬加工技術的成熟發展,加工業者對於加工中心機長時間運轉的需求也逐漸提升,以往工具機的主軸在長時間運轉下 會出現主軸熱變位之現象,此種狀況會造成工具機精度的誤差,因此本研究針對工具機主軸熱變位提出主軸熱溫伸補償系統,此系統是採用NC-PC的方式針對FANUC 0I-MF控制器進行熱變位預測系統的開發,並撰寫PMC程式進行熱變位補償。本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針對主軸熱變位量測系統進行開發,主要使用K-Type熱電耦溫度感測器進行主軸溫度量測與紀錄,並結合電容式位移計量測主軸Z方向的熱神長量,其中熱電耦感測器必須透過溫度模組量測其訊號,而電容式位移計須採用NI-DAQ擷取電

壓訊號並轉換為位移量,因此本研究針對溫度量測模組與DAQ開發一套量測系統,並且能夠紀錄量測之溫度與位移量,做為主軸熱變位量測所需使用;第二部分,開發熱溫升模型建置與補償系統,這部分主要針對第一部分的熱變位量測系統所紀錄之數據,進行熱變位模型與智能化補償系統進行建置,其中於熱變位模型之建置採用類神經演算法訓練其預測模型,並將模型所預測之結果實際補償至機台驗證其補償精度,因此本研究於此部分開發了一套智能化熱變位補償系統,使工具機設備能夠自動修正主軸之熱變位量;第三部分,針對溫升補償系統開發雲端物聯網平台,本研究使用MQTT通訊協定與Visual Studio進行雲端網頁之建置,藉由Asp.Net

MVC架構開發一套主軸熱變位預測網頁看板,並藉由MQTT通訊協定將主軸的熱變位、溫度等資訊透過熱變位補償系統傳遞至雲端伺服器,使相關資訊能夠透過網頁監視主軸熱變位。本研究針對主軸熱變形實際量測結果發現,Z 方向伸長量的增加與溫度的上升成正比,伸長量達56μm,然而針對主軸軸承端與鑄件端溫度進行倒傳遞類神經建模,應用在三軸加工機上進行實際運轉8小時的進行長時間的智能化補償,由補償結果顯示Z方向熱位移能夠縮小至1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