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火山成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熱點火山成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高橋正樹,栗田敬,鵜川元雄,加藤央之,磯崎行雄寫的 趣味地球科學 和(美)ALAN P.TRUJILLO等的 海洋學導論(原書第11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热点(地质) - 百科全书也說明:该板被俯冲时,将水释放到上覆板的底部,并且该水与岩石混合,从而改变了岩石的成分,导致一些岩石融化并上升。正是这为一连串的火山提供了燃料,例如阿留申群岛, 靠近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曾喜育所指導 張芷寧的 陽明山國家公園向天山火山口土壤種子庫組成和空間分布及其與環境之關聯 (2020),提出熱點火山成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向天山火山口、植群分類、土壤種子庫、空間分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系所 林幸助、陳宣汶所指導 林哲宇的 台灣西南海域深海甲烷冷泉與周緣生態系之生物多樣性暨食物網模式建構 (2016),提出因為有 甲烷冷泉、天然氣水合物、深海生物群集組成、穩定性同位素、食物網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熱點火山成分的解答。

最後網站6-1 固體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和組成6-2 全球主要的火山帶與 ...則補充:推論地核乃由鐵、鎳成分組成的證據如下: ... 地函的主要成分為橄欖岩。 ... 6-2 全球主要的火山帶. 與地震帶. 火山噴發. 三大火山帶. 火山分布. 熱點火山. 三大地震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熱點火山成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趣味地球科學

為了解決熱點火山成分的問題,作者高橋正樹,栗田敬,鵜川元雄,加藤央之,磯崎行雄 這樣論述:

  地球、自然、氣象、地層等   周遭環境的疑問完全解答!   你可曾知道地球的半徑只有6400km?過去的地球,1年其實有400天?我們身為「地球號太空船」的船員,漂浮在黑暗而廣大的宇宙中,不能對地球的事情一無所知!   49個有趣主題、插圖解說,我們將告訴你地球的故事:   ◎為什麼會氣象異常?   ◎地球是否某天會停止自轉?   ◎太陽的壽命還剩多久?   ◎預測發生大地震的區域在哪?   ◎火山爆發的機制及富士山什麼時候會爆發?   ◎焚風現象及聖嬰現象是什麼?   ◎北極和南極哪個比較冷? 本書特色   1、 中學生趣味圖解閱讀系列新作!大人也愛的科普系列

書!孩子不愛讀書嗎?那麼就從趣味學習系列著手吧!有別於教科書的刻板學習及流水帳式的敘述方式,讓孩子從有趣的圖片插畫建立起新的思維模式!同系列收錄《趣味化學》、《趣味生物》、《生活物理》、《趣味相對論》、《科學有趣之謎》、《飛機為什麼會飛》透過重點式的Q&A,結合有趣的圖表插畫,網羅科普知識的小百科,讓您愛不釋手輕鬆閱讀!   2、 大家或許在國高中時期就學過地球科學。地球科學可以讓我們了解地球上各式各樣的事,然而,這門學科的分類十分繁雜,要詳盡地了解其全貌確實非常困難。本書挑選了49個有趣的主題,輔以插圖解說,以說故事的方式把地球介紹給讀者們認識。   3、 本書分成4大主題:地球

物理學、火山學、氣象學及地質學,由5名專家學者撰寫,帶你認識地球如何誕生?太陽的壽命還剩多久?地函為什麼會對流?北極星真的不會移動嗎?即將發生大地震的區域在哪裡?富士山什麼時候會噴發?日本有一天會消失嗎?

陽明山國家公園向天山火山口土壤種子庫組成和空間分布及其與環境之關聯

為了解決熱點火山成分的問題,作者張芷寧 這樣論述:

本研究於2019年7月- 2020年10月,以種子發芽法對陽明山國家公園向天山火山口向天池進行2項土壤種子庫試驗調查。第一部分於向天山火山口草生地、灌叢草生地和森林等3種植群地景類型,分別設置12個10 m × 10 m樣區,進行植群與土壤種子庫組成調查,建立向天山火山口土壤種子庫組成基本,探討不同植群地景類型與土壤種子庫組成關係。第二部分由火山口底部草生地向森林植群設置設置70 m × 20 m的長方形樣區,以2 m為單位,劃分出350個2 m × 2 m方格的系統樣區,探討土壤種子庫空間分布特性及其影響因子。向天山火山口植群地景類型分為草生地、灌叢草生地及森林等3種類型,群團分析結果顯示

有草生地的燈心草型、知風草型、白背芒型、過溝菜蕨型;灌叢草生地和森林植群型分別為牛奶榕型、臺灣二葉松型、紅楠型、楊梅型,以及尾葉灰木型。地上部植群調查顯示,蕨類植物13科20屬30種,種子植物83科166屬228種。梯度分析顯示,植群隨著火山口地形而呈現帶狀梯度分化。土壤種子庫以15 cm × 15 cm取土器,挖取以0-5 cm與5-10 cm的土樣;記錄7,223棵種子苗,計有26科49屬64種,種子密度為8,917顆/m2。種子儲量在0-5 cm與5-10 cm的垂直分布比例約60:40;水平空間種子儲量在3種地景呈現梯度變化;降趨對應分析顯示土壤種子庫的組成並非全然受植群影響,典型對應

分析顯示土壤種子庫隨坡度呈現梯度變化,草生地種子庫對水分梯度有較大偏好;Sørensen 相似性指數草生地高於其他兩種地景類型;主成分分析和主座標分析顯示推移帶與森林的植群物種明顯與土壤種子庫物種不同,而草生地地上部植群物種與土壤種子庫的組成接近,3種地景類型的土壤種子庫物種組成能夠被區分;物種種子空間分布大致能分為1. 以火山口中心數量最多,向森林遞減,2. 以森林為主要分布區域並形成較不明顯的的群聚分布,以及3. 在特定地點形成較大規模群聚三種型式。系統樣區地上部植群共記錄有蕨類植物9科15屬23種,種子植物59科107屬135種。土壤種子庫以5 cm直徑圓形取土器,取0-5 cm的土樣,

記錄22,806顆種子苗,計有26科48屬60種,種子密度約為31,999粒/m2。土壤種子庫種子多集中分布於距火山口中心前30 m的空間,一部分受到白背芒緻密的地上部植株與深厚的枯落物影響,阻隔種子的散布與進入土壤。選取種子儲量前10之物種進行分散係數、勞爾德擁擠指數的空間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多數物種呈現聚集分布現象,僅燈心草、如意草和臺灣天胡荽等3種為聚集分布接近隨機分布。Moran’s I空間自相關顯示在2 m的空間尺度下物種呈現聚集分布,隨著空間尺度增加,土壤種子庫的物種空間分布會趨向隨機分布。比較土壤種子庫與地上部植群空間分布,發現影響土壤種子庫空間分布的因素有母株位置、種子傳播方式、

種子保存、植物繁殖策略與生活史動態。

海洋學導論(原書第11版)

為了解決熱點火山成分的問題,作者(美)ALAN P.TRUJILLO等 這樣論述:

本書根據地質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與海洋的關系,以及大氣圈、生物圈和水圈與海洋之間的相互作用,介紹了海洋的基本知識和運行機制。主要內容包括地球簡介、板塊構造和海底、海洋、海洋沉積物、海水、氣海相互作用、海洋環流、海浪和海浪動力學、潮汐、海灘和海岸線過程、近岸海洋、海洋生命和海洋環境、生物生產率和能量傳輸、深海動物、底棲動物、海洋與氣候變化等。全書按概念、過程和原理的方式組織,照片、插圖和真實事例豐富,可讀性強。Alan P. Trujillo(阿蘭?P?特魯希略):美國加州帕洛瑪學院地球、空間和航空科學系教授,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地質學學士,北亞利桑那大學地質學碩士。1990年開始任

教於帕洛瑪學院,1997年獲帕洛瑪學院優秀教學獎,2005年獲帕洛瑪學院優秀研究獎。與人合著有《海洋學導論》和《地球和地球科學》等書籍。阿拉斯加和科爾特斯海自然學家,研究方向為海灘過程、海崖侵蝕等,愛好攝影、集沙。張榮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興趣:熱帶海氣耦合模式 , 熱帶海洋-大氣相互作用 , ENSO數值模擬與預測 , 年代際海洋氣候變率 , 海洋反饋過程參數化及其對氣候模擬影響。國家「千人計划」特聘專家,研究工作以海洋環流數值模擬為中心,致力於海洋與地球其它分系統(特別是大氣、海洋生物和化學)等耦合模式的發展和改進;建立了各種類型的熱帶海洋-大氣耦合模式;並用所

發展的模式進行年際/年代際氣候異常(如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數值模擬和相關物理過程診斷分析等跨學科研究;近年來,創造性地將海洋衛星遙感資料用於氣候反饋過程參數化研究,有效地改進了熱帶海氣耦合模式和地球系統模式,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 第1章 地球簡介11.1地球上有多少海洋?21.1.1四大洋及另一個大洋21.1.2海與洋的比較:七海有哪些?31.2早期如何進行海洋勘探?51.2.1早期歷史51.2.2中世紀91.2.3歐洲人的「發現時期」101.2.4遠洋科學的開端111.2.5仍將繼續的海洋學歷史121.3科學探索的本質是什麼?121.3.1觀察131.3.2假說131

.3.3檢驗131.3.4理論131.3.5理論和真理141.4地球和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151.4.1星雲假說151.4.2原始地球161.4.3密度和密度分層171.4.4地球的內部結構171.5地球上的大氣和海洋是如何形成的?201.5.1地球大氣的起源201.5.2地球海洋的起源201.6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嗎?211.6.1氧氣對生命的重要性211.6.2斯坦利?米勒實驗221.6.3生物進化與自然選擇231.6.4植物和動物的進化241.7地球有多大年齡?261.7.1放射性年齡測定261.7.2地質年代表27基本概念回顧28第2章 板塊構造和洋底292.1支持大陸漂移的證據有哪些

?302.1.1大陸的吻合312.1.2岩石層序與山脈322.1.3冰河時代與其他氣候證據322.1.4生物分布332.1.5大陸漂移的反對意見352.2支持板塊構造的證據是什麼?352.2.1地球磁場和古地磁學362.2.2海底擴張和海洋盆地特征402.2.3海盆的其他證據412.2.4理論的接受432.3板塊邊界有哪些特征?442.3.1離散邊界特征452.3.2匯聚型板塊邊界492.3.3轉換型板塊邊界特征532.4測試模型:板塊構造的應用有哪些?542.4.1熱點和地幔柱542.4.2海山和平頂海山572.4.3珊瑚礁的發育572.4.4衛星觀測的板塊運動592.5地球過去是怎樣變化的

,將來又會是什麼樣子?602.5.1地球的過去:古地理學602.5.2未來:一些大膽的預測612.6板塊構造是如何作為實用模板應用的?62基本概念回顧65第3章 海洋區域673.1測量海洋深度的技術有哪些?683.1.1探測技術683.1.2回聲測深683.1.3利用衛星從太空描繪海洋特征703.1.4地震反射剖面723.2大陸邊緣有哪些地貌?733.2.1被動大陸邊緣與主動大陸邊緣733.2.2大陸架743.2.3大陸坡743.2.4海底峽谷和濁流753.2.5大陸隆763.3深海盆地中有什麼地貌特征?783.3.1深海平原783.3.2深海平原的火山793.3.3海溝和火山弧793.4大洋

中脊有哪些地貌特征?813.4.1火山地貌813.4.2熱液噴口823.4.3斷裂帶和轉換斷層843.4.4大洋島嶼87基本概念回顧88第4章 海洋沉積物894.1如何采集海洋沉積物樣品?海洋沉積物揭示了哪些歷史事件?914.1.1海洋沉積物的采集914.1.2海洋沉積物揭示的環境條件934.1.3古海洋學934.2陸源沉積的特征944.2.1陸源沉積的起源944.2.2陸源沉積的組成944.2.3沉積結構964.2.4陸源沉積的分布974.3生物沉積的特征984.3.1生物沉積的來源984.3.2生物沉積的組成994.3.3生物沉積的分布1014.4水生沉積的特征1064.4.1水生沉積的成

因1064.4.2水生沉積的組成及分布1064.5宇宙沉積的特征1084.5.1宇宙沉積的來源、組成、分布1084.6深海及淺海沉積的分布1094.6.1海洋沉積混合物1094.6.2淺海沉積1094.6.3深海沉積1104.6.4如何根據海底沉積物反映表層海水狀況?1114.6.5全球海洋沉積物的厚度1114.7海洋沉積資源1124.7.1能源資源1124.7.2其他資源114基本概念回顧116第5章 水和海水1185.1為什麼水具有如此特殊的化學性質?1195.1.1原子結構1195.1.2水分子1205.2水還具有哪些重要的性質?1225.2.1水的熱力學性質1225.2.2水的密度12

65.3海水有多咸?1295.3.1鹽度1295.3.2鹽度的測定1315.3.3純水和海水的比較1315.4為什麼海水鹽度會有變化?1325.4.1鹽度變化1325.4.2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1335.4.3海水中溶解性組分的輸入與輸出1355.5海水是酸性的還是鹼性的?1365.5.1pH值的范圍1375.5.2碳酸鹽的緩沖系統1385.6海水鹽度在表層如何變化?隨深度如何變化?1395.6.1表層鹽度變化1395.6.2鹽度隨深度變化1405.6.3鹽躍層1415.7海水密度隨深度如何變化?1415.7.1影響海水密度的因素1415.7.2溫度和密度隨深度變化1425.7.3溫躍層和密度躍

層1435.8用什麼方法去除海水中的鹽分?1445.8.1蒸餾法1445.8.2膜過濾過程1455.8.3其他海水脫鹽方法145基本概念回顧146第6章 海氣的相互作用1486.1是什麼引起了太陽輻射在地球上的變化?1496.1.1是什麼引起了地球季節循環?1496.1.2緯度如何影響太陽輻射的分布?1516.1.3海洋熱流1526.2大氣擁有怎樣的物理特性?1536.2.1大氣組成1536.2.2大氣中溫度的變化1536.2.3大氣中密度的變化1546.2.4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1546.2.5大氣壓1556.2.6大氣運動1556.2.7一個例子:不自轉的地球1556.3科里奧利效應是如何影

響物體運動的?1566.3.1例1:旋轉木馬的參照系1566.3.2例2:兩枚導彈的故事1576.3.3科里奧利效應隨緯度而變化1586.4全球大氣存在怎樣的環流形式?1596.4.1環流1606.4.2氣壓1606.4.3風帶1606.4.4邊界1606.4.5環流圈:是理想的還是真實的?1616.5海洋上發生什麼樣的天氣和氣候形態?1636.5.1天氣與氣候1636.5.2風1636.5.3風暴和鋒面1646.5.4熱帶氣旋(颶風)1666.5.5海洋的氣候形態1726.6海冰和冰山是如何形成的?1736.6.1海冰的形成1736.6.2冰山的形成1746.7風中的能量能否作為能源加以利用

?176基本概念回顧177第7章 海洋環流1797.1海流是如何測量的?1807.1.1表層流的測量1807.1.2深層流的測量1827.2海洋表層流是如何組織的?1837.2.1表層流的起源1837.2.2表層流的主要組成1847.2.3影響海洋表層流的其他因素1867.2.4洋流與氣候1897.3什麼引起上升流和下降流?1907.3.1表層水輻散1907.3.2表層水輻合1907.3.3沿岸上升流和下降流1907.3.4上升流的其他原因1927.4各大海盆主要的表層環流形態是什麼?1927.4.1南極環流1937.4.2大西洋環流1937.4.3印度洋環流1977.4.4太平洋環流2007

.5存在哪些深海洋流?2077.5.1熱鹽環流的起源2077.5.2深層水的來源2077.5.3全球范圍的深層環流2097.5.4深層水的溶解氧2107.6海流可以用來發電嗎?210基本概念回顧211第8章 海浪和水動力學2138.1海浪是如何生成和傳播的?2148.1.1擾動形成海浪2148.1.2波浪運動2158.2海浪具有什麼特征?2168.2.1海浪的常用術語2168.2.2圓形軌道運動2178.2.3深水浪2198.2.4淺水浪2208.2.5過渡浪2208.3風成浪是如何發展的?2218.3.1海波的發展2218.3.2干涉模式2258.3.3瘋狗浪2258.4海浪在碎浪帶是如何變

化的?2278.4.1海浪靠近海濱時的物理變化2278.4.2碎浪和沖浪運動2288.4.3海浪的折射2298.4.4海浪的反射2308.5海嘯是如何形成的?2328.5.1海岸的影響2328.5.2海嘯的幾個例子2348.5.3海嘯預警系統2398.6海浪的能量是否可作為能源加以利用?2408.6.1海浪發電廠和海浪農場2418.6.2全球沿岸的海浪資源242基本概念回顧242第9章 潮汐2449.1什麼導致了海洋潮汐?2459.1.1引潮力2459.1.2潮隆:月球的影響2499.1.3潮隆:太陽的影響2509.1.4地球自轉與潮汐2509.2潮汐在月潮周期內如何變化?2519.2.1月潮

周期2519.2.2復雜的因素2539.2.3理想潮汐的預測2549.3海洋中的潮汐是什麼樣的?2559.3.1無潮點和等潮線2559.3.2陸地的影響2569.3.3其他影響因素2579.4潮汐有哪些類型?2579.4.1半日潮模式2589.4.2混合潮模式2589.5沿海地區有哪些潮汐現象?2599.5.1潮汐的極端例子:芬迪灣2609.5.2沿海潮汐2619.5.3漩渦:是事實還是虛幻?2629.5.4銀漢魚:跑到海灘上來做什麼?2629.6潮汐是否可以作為能源來加以利用?2649.6.1潮汐發電廠264基本概念回顧266第10章 海岸:海灘和海岸線過程26710.1沿海地區是如何定義的

?26810.1.1海灘術語26810.1.2海灘的組成26910.2海灘上的沙子是怎樣運移的?26910.2.1垂直於海岸線的運移26910.2.2平行於海岸線的運移27010.3侵蝕海岸和堆積海岸有什麼地貌特征?27210.3.1侵蝕海岸的特征27210.3.2堆積海岸的特征27410.4海平面如何變化才會形成新生海岸線和淹沒海岸線?27910.4.1新生海岸線的特征28010.4.2淹沒海岸線的特征28010.4.3海平面的變化28010.5美國海岸具有什麼特征?28210.5.1大西洋海岸28210.5.2墨西哥灣28410.5.3太平洋海岸28410.6加固構築物是怎樣影響海岸線的?

28510.6.1攔沙壩和攔沙壩群28510.6.2防波堤28710.6.3防浪堤28710.6.4海堤28910.6.5加固構築物的替代方案290基本概念回顧291第11章 近海29311.1管理海洋所有權的法律有哪些?29411.1.1公海和領海29411.1.2海洋法29411.2沿海水域有哪些特征?29611.2.1鹽度29711.2.2溫度29711.2.3沿海地轉流29811.3沿海水域有哪些類型?29911.3.1河口29911.3.2瀉湖30311.3.3邊緣海30411.4沿海濕地面臨哪些問題?30611.4.1濱海濕地的類型30611.4.2濱海濕地的特點30611.4.3

濕地的嚴重消失30811.5什麼是污染?30911.5.1海洋污染的定義30911.5.2環境生物檢測30911.5.3海洋中廢棄物的處理31011.6海洋污染的主要類型有哪些?31011.6.1石油31011.6.2污水污泥31711.6.3DDT和PCB31911.6.4汞和水俁病32011.6.5非點源污染及垃圾傾倒32211.6.6生物污染:非本地物種327基本概念回顧328第12章 海洋生物和海洋環境33012.1什麼是生物,它們是如何分類的?33112.1.1生命的有效定義33112.1.2生命的三域33212.2海洋生物是如何分類的?33512.2.1浮游生物33512.2.2游

泳生物33612.2.3底棲生物33712.3究竟存在多少種海洋生物?33812.3.1為什麼海洋生物很少?33912.3.2水層生活生物和海底生活生物34012.4海洋生物如何適應海洋的物理條件?34012.4.1物理條件的支撐34112.4.2水的黏度34112.4.3溫度34312.4.4鹽度34412.4.5溶解氣體34712.4.6水的高透明度34712.4.7壓力34912.5海洋環境主要划分為哪些部分?35112.5.1海水環境35112.5.2海底環境353基本概念回顧354第13章 生物生產力和能量傳遞35613.1什麼是初級生產力?35713.1.1初級生產力的測量3571

3.1.2影響初級生產力的因素35913.1.3海水中的光傳播36013.1.4為什麼邊緣海生命如此豐富?36213.2海洋存在哪些類型的光合作用生物?36413.2.1種子植物(顯花植物)36413.2.2大型藻類36413.2.3微藻36613.2.4海洋富營養化和死亡區36913.2.5光合細菌37113.3初級生產力的區域差異如何變化?37213.3.1極地(高緯度)的海洋生產力37313.3.2熱帶(低緯度)海域的生產力37413.3.3中緯度(溫帶)海洋的生產力37513.3.4地區生產力比較37613.4物質和能量是如何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傳遞的?37713.4.1海洋生態系統中能量

的流動37713.4.2海洋生態系統中營養物質的流動37813.4.3海洋捕食關系37913.5影響海洋漁業的因素有哪些?38313.5.1海洋生態系統和漁業38313.5.2過度捕撈38313.5.3附帶漁獲物38613.5.4漁業管理38813.5.5海產品選擇391基本概念回顧392第14章 水層環境中的動物39314.1海洋生物如何才能不下沉?39414.1.1儲氣裝置的使用39414.1.2漂浮的能力39514.1.3游泳的能力39514.1.4浮游動物的多樣性39514.2海洋水層生物有哪些覓食的適應性?40014.2.1機動性:猛撲和巡游40014.2.2游泳速度40214.2.

3冷血生物和溫血生物40214.2.4深層游泳生物的適應性40314.3海洋水層生物有哪些逃避敵害的適應性?40414.3.1集群40514.3.2共生40514.3.3其他適應性40614.4海洋哺乳動物具有哪些特征?40714.4.1哺乳動物的特征40714.4.2食肉目40814.4.3海牛目40914.4.4鯨目41014.5為什麼灰鯨要遷徙?41614.5.1遷徙路線41714.5.2遷徙的理由41714.5.3遷徙的時間41814.5.4灰鯨是瀕危物種嗎?41814.5.5捕鯨和國際捕鯨委員會419基本概念回顧420第15章 海底環境中的動物42215.1岩質海岸有哪些生物群落?4

2415.1.1潮間帶42415.1.2浪花帶(潮上帶):生物及其適應性42515.1.3高潮帶:生物及其適應性42615.1.4中潮帶:生物及其適應性42715.1.5低潮帶:生物及其適應性42815.2沉積物覆蓋的海岸有哪些生物群落?43015.2.1沉積物的物理環境43015.2.2潮間帶分區43015.2.3沙灘:生物及其適應性43115.2.4泥灘:生物及其適應性43215.3近岸淺海的海底有哪些生物群落?43315.3.1岩石底質(潮下帶):生物及其適應性43315.3.2珊瑚礁:生物及其適應性43615.4深海海底有哪些生物群落?44215.4.1物理環境44215.4.2食物來

源和物種多樣性44215.4.3深海熱液口生物群落:生物及其適應性44415.4.4低溫滲口生物群落:生物及其適應性44815.4.5深海生物圈:一個新的前沿450基本概念回顧450第16章 海洋和氣候變化45216.1地球氣候系統由什麼組成?45316.2地球近期氣候變化:是自然現象還是人類造成的影響?45516.2.1確定地球過去的氣候:代用資料和古氣候學45516.2.2氣候變化的自然原因45616.2.3IPCC報告:人類所致氣候變化的文件46116.3什麼引起了大氣溫室效應?46216.3.1地球的熱收支和波長變化46316.3.2哪種氣體導致溫室效應?46416.3.3由於全球變暖

,會出現哪些記錄的變化?46816.4由全球變暖引起的海洋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46916.4.1海洋溫度的上升46916.4.2颶風活動的增加47116.4.3深海環流的變化47216.4.4極地冰的融化47316.4.5海洋酸度的近期增加47516.4.6海平面上升47716.4.7預測和觀測的其他變化47916.5應該怎樣做來減少溫室氣體?48016.5.1海洋在減弱全球變暖中的作用48016.5.2減少溫室氣體的可能性48216.5.3京都議定書: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483基本概念回顧484術語表486

台灣西南海域深海甲烷冷泉與周緣生態系之生物多樣性暨食物網模式建構

為了解決熱點火山成分的問題,作者林哲宇 這樣論述:

甲烷冷泉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地的大陸邊緣,其所在地不僅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同時亦存在密度極高的化學自營性與共生性物種。這些物種經常大量聚集以利用冷泉能量,並供給其他冷泉當地或非當地物種許多生態功能,成為深海環境中的生物熱點。為了在開發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前建立當地生物資源基準線,並評估能源開發對深海生態系的衝擊。本研究自2013年至2016年,於南海大陸斜坡北坡進行共8次的生物採集與環境因子調查。除了量化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外,亦探討底棲群集組成並解釋生物與環境因子之間的關係。此外,藉由碳、氮穩定性同位素追蹤異營性消費者的食物來源、估算甲烷冷泉能量貢獻、比較冷泉與非冷泉生物群集之營養區位。最

後,以Ecopath模式探討食物網中的能量流向,並說明甲烷冷泉於深海環境中的重要性。接著,以Ecosim模擬開發天然氣水合物後,冷泉與周緣深海生態系可能的變動情形。群集分析顯示雖然南海大陸斜坡深處營養貧瘠,但其物種多樣性與均勻度皆很高,無論是食底泥碎屑者或是懸浮濾食者皆傾向棲息於食物相對較多之處。同位素分析顯示南海大陸斜坡的深海生態系具有4-5個營養階層。大型底棲魚類與石蟹會進入冷泉區,並將甲烷碳源輸出至周圍環境。冷泉群集的營養多樣性與區位寬度皆大於非冷泉群集,且兩者營養區位不重疊。網絡分析顯示有冷泉的深海生態系具高生產力與生物量,故其所有能量流皆大於無冷泉的深海生態系。訊息理論指數顯示無冷泉

的深海生態系較有冷泉的深海生態系穩定;但有冷泉的深海生態系遭遇擾動後的回復力較強。未考量冷泉區面積大小與冷泉底內動物的前提下,Ecopath with Ecosim模擬顯示冷泉貽貝生物量的降幅於水合物開採十年後不超過50%,則對於系統總能量無明顯衝擊,且能兼顧冷泉與周緣深海功能群生物量,使群集組成不會有明顯變動。此結果支持中度開採干擾使生態系不會生產過剩從而增加系統成熟度,最終還能提升平均營養傳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