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鍍膜失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玻璃鍍膜失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姥姥寫的 新‧這樣裝潢省大錢,姥姥的裝修聖經:超過1000張圖解!修訂版:新建材實測、新工法趨勢,教你裝潢費省一半 和郎伽.優哥希瓦的 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風靡德國的冠軍知識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車鍍晶、玻璃鍍膜到底是不是在騙錢 - 壹讀也說明:選車的時候糾結過顏色吧?黑色大方,銀色耐髒,紅色騷包,白色漂亮。淺色的車漆讓很多人又愛又恨,愛是因為漂亮純淨,恨是因為一旦時間長了,漆面會變得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寫樂文化 和先覺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邵揮洲所指導 黃天勤的 運用萃智理論提升傳統面板製造廠對於創新技術產品市場競爭力 (2021),提出玻璃鍍膜失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萃智理論、產品生命週期、水滴角、背側濺鍍氧化銦錫薄膜、常壓電漿。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楊素華所指導 劉昆銘的 以聚合物PMMA膠體電解質製作WO3電致變色元件之封裝與特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電致變色、電解質、三氧化鎢、PMMA的重點而找出了 玻璃鍍膜失敗的解答。

最後網站關於美研- 美研動力- 專營汽車美容材料則補充:汽車美容用的各式結晶鍍膜、水鍍膜、水封體、極限封體、撥水工程維護劑封體、各式 ... 極速拋劑、極致拋劑、皮革鍍膜、塑膠件的塑料鍍膜、玻璃清潔劑、玻璃鍍膜、WD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玻璃鍍膜失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這樣裝潢省大錢,姥姥的裝修聖經:超過1000張圖解!修訂版:新建材實測、新工法趨勢,教你裝潢費省一半

為了解決玻璃鍍膜失敗的問題,作者姥姥 這樣論述:

高CP值:天地板材、櫃體、照明、隔間牆與工法新提案 超耐磨地板、塑膠SPC地板 灰階美學無縫塗料、隔間牆吊掛力、系統櫃施工   長銷冠軍!橫掃兩岸華人「裝修類書籍」排行榜/2019新修訂   裝修費漲得比薪水快,風格會老、工法會改,建材界永遠有新鮮貨!   【姥姥新修版,給你省錢新趨勢】   *每天腳踩的地板──不做地板,但水泥粉光表面的防護工程每坪單價從1,000到4,000,效果差在哪?划算的塑膠地板、高級感的磁磚地板,小資族的超耐磨地板、網路廣告的免上膠DIY地板,從近年行情、材料到施工要點一併介紹給你!   *隔間牆面再進化──你家的輕隔間不能掛電視,隔音不太好?矽酸鈣板、

陶粒板牆、石膏磚牆…6大牆體優缺點比較。   *系統家具篇再更新!施工學問大──找大廠牌裝系統櫃很省事?其實施工眉角多如毛,從五金到封邊、從板材防潮力到工法都要注意!   *這些年,估價單的陷阱──2019估價單再破解,姥姥收集雪片般飛來的估價單,要注意哪些細節、付費項目的陷阱?   *全新收錄,網友敲碗、熱議度最高之現場惱人問題:   ☑泥作:我想省錢,簡易防水要做到全室嗎?管道間有異味怎麼處理?   ☑水電與空調:浴室牆壁想鑽孔,會不會鑽到水管?冷氣機選1對2或2台1對1?換風扇與暖風機怎麼挑?   ☑門窗要注意:玻璃淋浴拉門會不會爆?   【省建材】姥姥提供建材CP值大評比,指定

原廠挑好料,再找業者施工的最佳方案。   【系統櫃】全台代理歐洲板材的廠商不到10家,但估價1呎從2,000到1萬,怎會價差那麼多?   【省地材】1坪2,000多元,塑膠地板也能比美手刮仿舊木地板。   【省木作】低木作衣櫃現省上萬元。不做天花板,又再省上萬。   【好格局】顛覆三房兩廳的規劃,不動工程也能找出核心區,20坪當30坪來用。   【懂照明】1年只開2次的間接照明天花板,小資一族絕對不要亂亂學、白花錢。   精采內容   錢難花,有兩大癥結:   第一,你被設計師或工班牽著走,自己沒想清楚日後的生活動線和家人需求;   第二,你搞錯自家裝潢的重點,不清楚你需要哪些刀

口工程、要挑什麼材料!   A.【省大錢,從裝潢前開始】   1.水電、格局優先考慮,這是必須忍痛先付出以保二十年舒適的「安心裝潢」; 油漆、衛浴、泥作是現在不做,以後重做會後悔到想哭的麻煩項目,廚具、窗戶可以視情況等一等!   2.不做天花板或只做必要的局部天花,30幾坪的房子可以省下10萬之多!但少了天花板,管線怎麼走才順?   3.除了地磚、木地板,還有水泥粉光地已是裝潢達人和設計師的新寵,1坪不到2,000就把安藤忠雄風格用在家裡,但適合你嗎?會有哪些後續問題?   4.估價時若能多規劃「木作替代工程」,可以省很大:隔間牆或天花板不一定要指定矽酸鈣板,防潮石膏板和輕鋼架等建材

或工法省錢又耐用。還有,少做不實用的木櫃可以省、不做門片可以省、選對層板可以省──但問題又來了,找師傅用木芯板釘木櫃和挑現成系統櫃,哪一種才是「真正省又不變形」?   5.照明是最易被忽略的項目,間接燈和直接照明的比例原則怎麼抓?多數人沒注意過,家裡的燈裝得莫名其妙,一個客廳裝了十幾二十顆燈泡,浪費錢又對不起地球!認識燈泡光效值,從生活習慣和視覺動線掌握照明的最大效益,又加減省下2~8萬!   B.【不被坑,材料自己找原廠訂】   破解網路流言,為各廠牌板材、櫃體、五金做「總體檢」,整理出CP值最強的建材與品牌!   1.設計師說日本製矽酸鈣板比國產品好非常多,係金ㄟ嗎?為什麼用了比較

好施工的日製品反而工資變更貴?某些平價品飄洋過海就變成貴族貨,小心被網路流言矇了眼亂花錢!   2.板材學問大,家具有盜版,板材也會有!被仿最多的就是奧地利的EGGER,台灣只有一家代理!   3.低甲醛板材的標準又分台規、日規、歐規,F1、F3…搞得你頭昏,其實問題多在黏著劑!工班好心告訴你,防潮板要挑P3板,但你不知道的是,同樣P3板,部分大陸和東南亞製的用久易脫膠、彎曲。問題板材會流到何處呢?別想太多,非常可能早就躺在你與我的家裡!   4.系統櫃有好貨,櫃體防潮力不是網站亂唬人就算數,出示科學數據才夠力!IKEA、歐德、綠的傢俱、都會族…….廠商這麼多,五金配件都用哪國貨?鉸鍊怎

麼裝才順?不要聽到設計師說「西德鉸鍊」就以為一定是德國貨!   C.【你的裝潢搭檔,好好規劃】   1.你要怎麼判斷自己需要的是工頭、監工還是設計師?設計費1坪多少錢才合理?   2.規劃格局,跳脫傳統三房兩廳式格局,找對家中的核心區,住起來才順、順、順。   3.做好通風、採光、動線三大基礎建設,別忘偷學設計師的隔熱秘招,省下動輒十幾萬的冷暖氣費,長期可省的電費更多!   4. 如何利用油漆,為牆壁,舊家具、舊門片達到效果驚人的居家微整形?!  

玻璃鍍膜失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感謝:買蠟商社(商品贊助)
使用過10種汽車蠟的優缺點分享.想省錢的請進【YouTuber 業配的鳥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XeC7ZY-gY
(DIY烤漆4)汽車烤漆失敗如何修補【噴漆流鼻涕/漆面拋光研磨修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4u2lIC7G0
白同學汽車美容DIY【輪胎鋁圈清潔,DIY洗車重點分享 】洗車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2NKT3ctHTM
汽車大燈霧化 DIY ( 密技公開 )【燈殼霧化還原劑真的有用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G6drWvqkA
汽車大燈變黃了DIY大燈拋光修護【抗UV大燈拋光劑真的有用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F9GPu7GW78
(不專業) DIY手工補漆【硬化劑調漆方法/汽車烤漆局部修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322BLYOKzQ
WD40大燈霧化拋光真的有用嗎?【白同學實驗給你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jD-pEjAY4
淺色車打暗色系汽車蠟會怎樣?烤漆完要如何保養【BMW 車門板金烤漆修好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xEE0IKHOk
(可口可樂) 清洗鋁圈效果好嗎?【Coca-Cola car wash effect】可樂洗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zl_G0i6as
如何打蠟才不會出現太陽紋【Bullsone勁牛王棕梠蠟 vs 火龍果蠟】汽車蠟防潑水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Vy_iGgQx2k
DIY汽車水鍍膜超簡單【韓國勁牛王水鍍膜DIY/Bullsone水晶去痕劑開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h8m9yjKqM
下雨天開車神器。汽車玻璃防水DIY【勁牛王快速3秒玻璃防水噴霧實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TEob3ajRk
日本最頂級汽車蠟開箱【SOFT99鑽石水晶蠟王.CP值如何?】白同學汽車美容DI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CRjE_Bf_0
白同學汽車美容DIY(車身水鍍膜) F99水鍍膜實戰教學【SOFT99 蛋型拋光鍍膜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US6252vkQ

運用萃智理論提升傳統面板製造廠對於創新技術產品市場競爭力

為了解決玻璃鍍膜失敗的問題,作者黃天勤 這樣論述:

面板產業近年來隨著顯示技術快速進步及新冠肺炎疫情於全世界爆發影響,導致全球面板市場需求量急速增加,促使得台灣傳統面板製造廠,不再只能針對單一類型初階機種生產,必須要快速轉型測試導入至高階顯示技術產品進行量產,唯有如此才能讓面板製造廠生產機種類型靈活調配運用及整體產能效益最大化。本研究透過萃智理論的導引,實際運用當傳統面板製造廠導入高階顯示技術產品,在新產品生命週期試作驗證階段,因發生機板玻璃面水滴角不佳,造成背側濺鍍氧化銦錫薄膜脫落,導致產品驗證失敗時,藉由透過萃智理論技術矛盾法則,找尋出問題中相互抵觸之改善及惡化關鍵因數,帶入矛盾矩陣觸發出相對應創新解法,並搭配不同實驗條件測試找尋出最有效

改善方法,來解決機板背側玻璃面潔淨度不佳問題。本研究發現使用常壓電漿放電進行預先洗淨,可以有效降低機板背側玻璃面水滴角,並建議傳統面板製造廠進行評估測試,讓高階顯示技術產品通過規格驗證放量生產,提升傳統面板製造廠市場競爭力。

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風靡德國的冠軍知識書

為了解決玻璃鍍膜失敗的問題,作者郎伽.優哥希瓦 這樣論述:

  ★空降亞馬遜書店總榜冠軍!來自歐洲最強經濟體,激盪知性與想像的發現之旅!   這題我竟然不知道!  德國人最想問的99個趣知識,  令人大嘆「原來如此!」的暢快解答!   引擎蓋上到底能不能煎蛋?在加油站講手機會怎樣?用麵粉能做出啤酒嗎?  睡眠不足的後果是什麼?沒耐性會讓我們付出什麼代價?   從日常小麻煩的立即解除,到人生難題的豁然開朗,  德國最受歡迎的科普節目主持人優哥希瓦,用超有趣的方式告訴你:  每個人都可以像科學家那樣聰明思考、敏銳發現和有效行動!   原來卡布奇諾的奶泡竟然和人體發燒有關連、從番茄醬可以了解土石流;原來傷口再小也要包紮、錯誤有時候是好事……探索答案的每一個過

程,都向我們揭示出一點幸福的道理。德國媒體讚譽「最聰明腦袋」的知識一哥優哥希瓦,以智趣與感性啟發讀者,帶領我們展開一場日常生活的驚奇之旅。繼《幾點鐘看牙比較不會痛?》之後,優哥希瓦妙答你也想知道的99個問題!   小傷口該貼繃帶嗎?  Yes! 繃帶能讓傷口長時間保持濕潤,更容易生成新的皮膚。   引擎蓋上可以煎蛋嗎?  No! 煎蛋時必須源源不絕地提供能量,持續高溫才足以讓蛋白凝固。引擎蓋的導熱能力差,所含的能量不足以讓蛋維持高溫,大太陽頂多只能把蛋曬乾!   在加油站講手機會怎樣?  汽油的蒸汽只要透過小小的火星就會點燃。理論上,手機天線有可能導致火星形成,但目前為止不曾發生過明顯因手機而

起火的情形。其實,遠比手機更危險的是,駕駛人身上的靜電……   烏鴉連最辣的辣椒也敢吃?  Yes! 鳥類神經細胞的接受器跟其他動物不一樣,所以能吃下對人類來說太辣的食物。而且鳥類吃下的許多東西都沒有完全消化,種子常混在鳥糞中落到地面,讓植物得以散播、繁殖。   印度人怎麼作算術?  數學中沒有所謂「唯一正解」,而是有無數種解答的方式。印度人特別喜歡玩數字遊戲。例如依照吠陀數學的指示,就能輕鬆地在腦中把大數目相乘、解出平方根,或是把分數相除。 作者簡介 郎伽.優哥希瓦 Ranga Yogeshwar   德國最有魅力的科學節目主持人。   1959年生,在盧森堡、印度兩地成長,德國亞琛科技大學

物理學碩士,主修實驗粒子物理與太空物理,2009年獲烏帕塔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他的父親是印度籍科學家,母親是出身盧森堡的藝術史家,祖父是科林圖書分類系統的發明人。他自己曾就讀音樂學院,多元背景塑造出豐富的知識養分,以及獨特的個人風格。   他曾任職於瑞士核能研究所(SI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後來轉戰新聞工作。自1987年起在西德電視廣播公司(WDR)科學組任職,負責策畫科學節目,並因主持「夸克及其他相關問題」(Quarks & Co)、「八點前小知識」(Wissen vor 8)等節目而家喻戶曉。他擅長以熱情活潑的解說,以及深具娛樂性的實驗,將複雜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有趣知識,

在德國擁有廣大粉絲。   1999年,德國業餘天文學家克諾佛,將自己發現的小行星以優哥希瓦的名字命名(20522 Yogeshwar),由此可知優哥希瓦在德國科學界的盛名。他深具親和力的形象,在推廣普及科學上獲得諸多獎項的肯定,包括侯茲普林克新聞獎(Georg-von-Holtzbrinck-Preis)、施密特新聞獎(Helmut-Schmidt-Journalistenpreis)、格林獎(Grimme-Preis),以及科學報導年度記者獎。無怪乎,德國新聞通訊社Teleschau讚譽優哥希瓦是「全德國媒體圈最聰明的腦袋之一」。   2009年出版《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長銷逾50萬

冊,使他躋身暢銷作家的行列。2010年本書上市,更立即躍登亞馬遜網路書店總榜冠軍。   2011年3月日本福島爆發核災,他製作了福島核災專題報導,為德國大眾解說核災事故,獲得德國電視獎的肯定。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近期譯作包括《希望真的存在》《不拖延的人生》《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先覺出版)。 推薦序 平實的科學素養,可以點滴累積 秦一男 前言 與知識為伴,永不寂寞 為什麼丸子會在鍋子裡翻轉? 煮東西:廚房裡的祕密 1 為什麼丸子會在鍋子裡翻轉? 2 牛奶加熱之後,為什麼表面會有一層

薄膜? 3 爆米花是怎麼「爆」的? 4 職業廚師為什麼用銅鍋來烹調? 5 不鏽鋼真的不會生鏽嗎? 6 攪動卡布奇諾咖啡時,為什麼聲音會改變? 7 為什麼保溫壺能保熱,也能保冷? 8 為什麼切洋蔥的時候會流眼淚? 9 為什麼辣椒會這麼辣? 10 酵母在麵團裡都做些什麼? 11 為什麼番茄醬搖一搖會變成液態? 12 用煮蛋器煮比較多蛋時,需要的水反而少? 13 為什麼要煮一顆完美的蛋那麼難? 麵粉為什麼會爆炸? 當心了:大大小小的災難 14 麵粉為什麼會爆炸? 15 時速一百公里時,撞車有多危險? 16 閃電擊中水面的時候該怎麼辦? 17 滅火器是怎麼起作用的? 18 為什麼絕對不能用水去澆熄燃燒

的油? 19 為什麼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機? 20 在飛機上開手機會有危險嗎? 21 如果飛行時推進器失靈,會發生什麼事? 22 為什麼夏天會下冰雹? 為什麼要把花莖剪掉一截? 大自然的奧祕:植物、動物與人類 23 為什麼要把花莖剪掉一截? 24 氮醉和潛水伕病是怎麼一回事? 25 為什麼「娃娃樣式」特別惹人愛? 26 蚊子為什麼會嗡嗡叫? 27 宇宙中很吵嗎? 28 為什麼狗屎會臭,馬糞卻不會? 29 蝴蝶為什麼有彩色的翅膀? 30 為什麼骨頭在死後很久還能保存下來? 31 為什麼啄木鳥不會頭疼? 32 為什麼醫院裡的病菌這麼危險? 33 蓮花效應是怎麼回事? 34 枕頭有生命嗎? 35 蘋果

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 36 為什麼砍樹會釋放出二氧化碳? 為什麼腳踏車的胎壓比汽車輪胎高? 算一算:生活中的物理 37 為什麼腳踏車的胎壓比汽車輪胎高? 38 液體暖暖包是怎麼起作用的? 39 為什麼以「炸彈開花」式跳水會水花四濺? 40 印度人怎麼作算術? 41 為什麼太空探測器總是在赤道附近發射? 42 海平面是什麼意思? 43 為什麼在鏡子裡左右相反,卻沒有上下顛倒? 44 怎樣揭穿逃稅的人? 45 一片紙尿布能吸收多少液體? 46 選前預測是怎麼作的? 47 玻璃為什麼是透明的? 48 為什麼鞭子會劈啪作響? 49 地毯為什麼會滑動? 50 為什麼在低壓地帶天氣不好? 為什麼幾噸重

的船能夠浮在水上? 上路:我們如何向前行 51 為什麼幾噸重的船能夠浮在水上? 52 馬路上的橫向溝槽,是怎麼形成的? 53 為什麼汽車輪胎行經某些車道的噪音特別大? 54 腳踏車和火山爆發有什麼關係? 55 飛行能讓人保持年輕嗎? 56 飛機上的馬桶是怎麼運作的? 57 引擎蓋上可以煎蛋嗎? 58 海市蜃樓是怎麼回事? 政治和絨毛玩具有什麼關係? 一語中的:某些用語是怎麼來的 59 政治和絨毛玩具有什麼關係? 60 「鴕鳥政治」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61 SPAM(垃圾郵件)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62 Google是什麼意思? 63 四十二號鞋是什麼意思? 64 湖和海有什麼差別? 65 什麼時

候言詞不再有意義? 小傷口該貼繃帶嗎? 我們體內的作用:身體與心靈 66 小傷口該貼繃帶嗎? 67 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睡眼惺忪? 68 為什麼我們全都服用相同的藥物? 69 為什麼不含藥效的藥物也能有效? 70 滿月時我們睡得比較不安穩嗎? 71 為什麼頭髮會變白? 72 靜電電荷是怎麼產生的? 73 為什麼右撇子比較多? 74 為什麼錄下來的聲音聽起來不一樣? 75 每年都該注射流感疫苗嗎? 鬱金香和金融危機有什麼關係? 由小見大:人性觀察 76 鬱金香和金融危機有什麼關係? 77 為什麼不該相信統計數字? 78 成見會起什麼作用? 79 動物和我們真的那麼不一樣嗎? 80 恐龍究竟長什麼樣子

? 81 我們為什麼老是誇大其詞? 82 去學校上學,是為了活得更好嗎? 83 我們可以信賴自己的記憶嗎? 84 巧合在科學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85 熱氣球是誰發明的? 「沒耐性」讓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 有感而發:把眼光放遠一點 86 「沒耐性」讓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 87 面對氣候變遷,我們做了什麼? 88 電腦消耗了多少能量? 89 為什麼錯誤有時候是好事? 90 為什麼完美有時候是種障礙? 91 我們越來越跟現實脫節了嗎? 92 為什麼我們喜歡異國文化? 93 數位世界的透明性會導致什麼結果? 94 大自然有多原始? 95 為什麼電腦遊戲的吸引力如此危險? 96 收不到手機訊號的地

方,為什麼令人愉快? 97 味覺會被欺騙嗎? 98 為什麼我們總是需要找藉口? 99 沒有答案的問題 推薦序平實的科學素養,可以點滴累積秦一男(淡江大學物理系教授)   台灣的電視台很少有自製的科普節目,打開電視,主要的科學節目大概只有來自美國的Discovery頻道,以及一小部分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這些節目雖然製作得非常生動,但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或是額外的重視,某些內容和事實相比有些過度誇張。   一九九四年起,在德國的西德電視台(WDR)出現了一個德國本地自製的科普節目Quarks & Co(夸克及其他問題)。這個節目透過主持人郎伽.優哥希瓦生動的主持,帶領觀眾探討各式各樣的科學議

題,從如何尋找外星人,到乳糖不耐症等等。除此之外,這個節目也會針對即時事件,例如大地震或福島核災,提供大眾最新而且可以理解的資訊。和美式作風很不同的是,這個節目不會用絢麗的文字或駭人的比喻來譁眾取寵,而是非常平實地以現有知識為本,來探討這些問題。舉例來說,二○○六年十二月的節目是關於尋找外星人的議題,除了提出目前尋找系外行星的方法、瓶頸之外,也請來生物學家、物理學家以及哲學家,他們各自討論並依據各自的專業,提出對「何謂生物」的定義:包括能移動、不同個體之間相似卻又不盡相同、消耗能量、新陳代謝等等。最後發現,原來我們對生物的定義是如此的不精確,那麼又如何能夠確定我們找到的是真的生物,或甚至只是恰

巧滿足這些條件的物體。   除了Quarks & Co之外,優哥希瓦後來還主持了德國國營電視台(ARD)的科普知識節目Wissen vor 8(八點前小知識),他在這個電視節目中,以一百四十五秒的時間,很快的向觀眾解釋各式各樣的疑惑,尤其是日常生活中隨時會遇見的問題。依據這個節目的精神,再加上這幾年以來累積的結果,讓他出版了第一本科普著作《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原文Sonst noch Frage? 直譯為「還有問題嗎?」),獲得極佳的好評。本書《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原文Ach So! 直譯為「原來如此!」),則收錄了第一本書之外的其他內容。就如同第一本書一樣,優哥希瓦再度

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藉由科學知識向讀者解釋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點點滴滴,而不是用我們在台灣常見的煽動性文字,甚至似是而非的假科學,來吸引眾人的注意。   我從事科學教育多年,深感教得愈努力,社會上愈是充斥著各種怪力亂神的言論,每年在國際書展看到科學類圖書的數量一直減少。另一方面,網路的發達僅是加快了以訛傳訛的速度,所以曾經有「火星大接近」現象被人們渲染成可以看到跟月亮一樣大的火星!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科學的訓練常常曠日費時,並非短短時間可以講清楚,另一方面也是出版社很少願意花經費及精力出版好的科普圖書。這次先覺出版社接續翻譯並出版優哥希瓦的這兩本著作,讓我終於看到論語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

知也。」所代表的真正意義為何,也更希望能藉此喚起讀者的注意,進一步讓沉寂已久的科普出版再度活絡起來。 前言與知識為伴,永不寂寞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只一次希望能只專注於一個主題,但是我下定決心要在截然不同的領域打開一扇扇窗戶。從煮蛋的藝術、透明玻璃杯的物理現象、紙尿布的吸收力,到使用數位媒體的後果,每一個主題都曾經在某個時刻吸引了我,而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我總是一再深深地感到幸福。沉浸於一個主題會讓人上癮,而隨著時間我們會懂得越來越多。   凡是曾經認真研究過一個主題的人都會了解,在那之後要割捨一些內容對我來說有多困難。每一章的短小篇幅提醒我要有紀律,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背叛了那些內容,

因為每一個主題都還有那麼多的知識可以提供!書中有許多主題是我在製作幾個科普電視節目時接觸過的,而在製作這些節目時,我也必須要學會「捨棄」,那是我不斷面臨的挑戰:在處理各個主題的時候,該把重點放在哪裡?哪個面向可以割捨?要如何把複雜的內容簡化成容易理解,卻不至於失去其精髓?如何才能既適合讀者當中的門外漢,也適合專家?   藉由和同事密切合作,我學到了很多,而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在熱烈的討論中衍生出友誼。我實在很幸運,在「捨棄」這門藝術上我得到了許多幫助,來自這些優秀的編輯和作者,還有許多細心的觀眾和讀者,他們一再提供我好的建議和批評。   我也要感謝出版公司那些傑出的工作人員,謝謝他們的誠懇,還有

他們在出書過程的各個階段對我的極大信賴。我的編輯布萊特費德(Martin Breitfeld)這一次仍然以坦率而珍貴的意見給予我協助。我要向大家好好說聲謝謝!   這本書並不是在一座寂寞的小島或是遙遠的僻靜地點寫成的,而是在我十分熱鬧的家裡。我幾個孩子無拘無束的生命活力,他們的性情、敏感和無邊的創意不斷激勵著我。每一天,他們都以親切而令人驚訝的方式,讓我明白什麼叫做睜開好奇的雙眼來觀察世界。此外,書中我的每一個想法都有我太太烏煦相伴。在我沒有把握的時候,是她用可靠的直覺找到決定方向的出路,她以令人讚嘆的清晰思路,幫我整理我的想法,陪著我一起度過了讓這本書成形的所有階段,使我們歡欣的人生路上又增

添了一段共享的時光。 小傷口該貼繃帶嗎?「哎喲⋯⋯媽⋯⋯!」哪怕是受了再小的傷,有些小孩都會哭得驚天動地。有一天,我們家的爺爺想安慰他哭叫的孫子,慈祥地說:「印第安人不哭,因為印第安人根本不會覺得痛!」孫子哽咽地回了一句:「小印第安人就會!」一個簡單的辦法對我們家的小孩有效:貼上一片OK繃。孩子不再哭泣,幾個鐘頭之後他就會得意地向別人展示那塊繃帶。不過,你覺得傷口要怎麼樣才會痊癒得更快呢?是任由傷口在空氣中乾燥,還是貼上一塊繃帶?每一個傷口都是我們身體上的一個開口,病菌和微生物很容易就會侵入,所以首先要把傷口徹底加以清潔。我們的身體會立刻展開一種保護措施:首先流血會被止住,傷口的分泌液含有血

小板和白血球,會流到裂開的皮膚縫隙,結成一種凝塊。透過這種方式,身體能夠自然地把傷口封住。貼一塊繃帶能幫助傷口痊癒,例如,繃帶能避免那層薄薄的痂與衣服摩擦而再次裂開,阻止病菌從外面侵入。沒貼繃帶的話,傷口很快就會乾燥,具有療癒功能的分泌液也會一併乾掉。因此,特殊的繃帶能讓傷口長時間保持濕潤,更容易形成新的皮膚。白血球和所謂的吞噬細胞首先會徹底進行清理工作,包括收集受損和死亡的細胞,把這些細胞加以分解。肉芽會從邊緣和下方把傷口填滿,結締組織會把縫隙封住。新的皮膚細胞會覆蓋住表面,如果傷口邊緣很乾淨地密合,而且只有最表層的皮膚受傷,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不會留下疤痕。人體自行療癒的能力十分驚人,否則我

們身上就會因為過去所受的各種小傷而布滿無數的疤痕。不過,就算是再小的傷口也應該使用繃帶,不管是大印第安人還是小印第安人都一樣⋯⋯引擎蓋上可以煎蛋嗎?夏天裡,媒體全都急瘋了。政治人物在休假,大型企業也在放假,而那些明星躲到了不知名的地方。留在本地的記者頓時面對著一項挑戰,那就是得設法填滿他們的報紙和節目,可是到處都找不到題材。偶爾那些飢渴的記者果真發現了一點小小的疏失,於是滿懷感激地把這點小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加以大書特書。「公務車事件」、高階人士在度假時的「邂逅對象」,或是村莊裡的打架事件,被當成醜聞來大幅報導,讓人不禁要問,同樣的題材,在寒冷的季節是否也能得到記者的青睞。在如此百無聊賴的夏天裡

,我接到許多電話,請我發表意見或是接受一段訪問。有一次,對方想知道有什麼消暑的好辦法,另一次,對方問我天氣炎熱是否是氣候變遷的前兆。還有一個廣播員,用嚴肅的語氣探詢太陽是否還一切正常,因為他聽說了關於太陽黑子的事⋯⋯如果室外真的很熱,有一個標準問題肯定也會出現:「在引擎蓋上可以煎蛋嗎?」如今談到在引擎蓋上煎蛋這件事,我自認是個專家,因為我在幾十個廣播和電視節目中做過講解,而每一年好像都會再增加幾個電台和電視台。當然我可以婉拒,不過這個問題有種特別的魅力,因為可以趁這個機會,順便解釋溫度和熱能之間的微妙差異。再說我也得承認,我自己也試過一次:在埃及的酷熱之中,一輛租來的汽車的引擎蓋成了犧牲品。那

輛深色汽車停在正午的烈日之下,金屬外殼的溫度肯定超過攝氏一百度。打個蛋,然後等待⋯⋯我向各位保證,結果令人失望:沒有滋滋作響的聲音,等了很久之後蛋白始終還是透明的。過了一個小時之後,那一塊滑溜溜的東西被曬乾了,可是跟一個荷包蛋卻毫無相似之處。實驗失敗的原因很容易解釋:蛋需要大量的能量才會凝固,在這本書的另一章裡我曾經列出煮蛋所需要的能量(請參考第十三章〈為什麼要煮一顆完美的蛋那麼難?〉)。汽車的金屬外殼雖然很燙,可是一旦把蛋打在上面,金屬外殼被蛋蓋住的部分就會迅速冷卻。那薄薄的一層鋼只能儲存很少量的熱,因此金屬外殼裡所含的能量不足以讓蛋維持高溫,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白天停在太陽下的汽車在夜裡很快就

又會冷卻。凡是廚師都知道,如果把鍋子從爐子上拿開,就算平底鍋是熱的,蛋在鍋裡也不會熟。原因在於要讓蛋白凝固所需要的熱,遠遠超過熱鍋裡所儲存的熱,因此在煎蛋時必須源源不絕地補充能量。理論上,引擎蓋的其餘部位可以提供所缺少的熱,可是鋼的導熱能力很差:舉例來說,如果加熱一支鋼製烤肉叉的一端,我們仍然可以去摸另一端而不會燙到手指頭。也就是說,鋼這種材質完全不適合把足夠的能量從引擎蓋的其餘部位傳到煎蛋的部位。石頭也只能儲存少量的熱,也是熱的不良導體,如果你在炙熱的石頭或是柏油路面重複這個煎蛋實驗,你也會大失所望。儘管如此,我覺得有一個解決之道:一個用黑色電鍍銅製成的引擎蓋。這種材質會很理想,理論上實驗應

該會成功,畢竟新型的太陽能收集器,就是使用銅製的百葉板來傳導熱能。如果我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碰到這樣一部車,我就會來試試看。要是成功了,就會成為下一個百無聊賴的夏天裡的「轟動新聞」,而我終於可以宣布:引擎蓋上的確可以煎蛋!

以聚合物PMMA膠體電解質製作WO3電致變色元件之封裝與特性研究

為了解決玻璃鍍膜失敗的問題,作者劉昆銘 這樣論述:

摘要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c)技術在生活中有許多廣泛的運用層面,除了節能綠建築用的玻璃之外,更擴展延伸發展出汽車用玻璃、航太用玻璃及各式用途顯示器玻璃的應用。此技術具有高度的穿透率控制性、反應速度快、較好的記憶效應、較低電源消耗以及較廣的有效光譜範圍等以上優點。本研究是以探討將液態電解質中添加聚合物PMMA後轉換為膠態電解質,並將膠態電解質與電致變色玻璃相互封裝後的特性分析為研究目的。首先使用水熱法(Hydrothermal Method)成長合成三氧化鎢奈米柱(WO3 nanorods),以0.83 g鎢酸鈉二水合物(Na2WO4·2H2O)加入20 ml的去離子水當中,再以

氯化氫(HCl)調整pH值至2.2,設定生長溫度為170°C,生長時間為3小時,最後進行1小時的熱處理而得到WO3奈米柱。採取此方式製作的WO3薄膜具有較穩定的電化學特性;再來於使用水熱法成長合成WO3奈米柱的結構上,使用射頻濺鍍機(RF Sputter)沉積WO3薄膜,再將上述製程生產出的玻璃基板與3D列印UV剛性樹脂(3D Printing UV Tough Resin)材料中注入膠態電解質後封裝而成,並進行元件的量測實驗,雖然沒有得到正向的實驗結果,但在元件的封裝及材料的研究方面有莫大的斬獲。期許未來能找到失敗的根本原因,並讓此結構的元件於特性分析上能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