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推薦pt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現代詩推薦ptt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盈秀寫的 我姊姊住臺北 和蘇紹連的 我叫米克斯:華語、台語混搭詩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PTT] Re: [問卦] 台灣文學界的霸主是誰 - Blogger之冬也說明:集散文、新詩、翻譯、文學批評於一身雖然真的不想嘴,但我還是想嘴一下前幾天過世的某作家翻譯翻得蠻爛的。 作者stand1234 (石頭書) 看板Gossiping 標題Re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河創思出版社 和遠景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李癸雲所指導 許宸碩的 痛心詩派的誕生: 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 (2020),提出現代詩推薦pt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痛心詩派、類型化、媒介、葉青、任明信、宋尚緯、徐珮芬、社群網站、厭世代、晚安詩、讀詩粉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中國文學系 翁文嫻所指導 吳昱君的 葉青詩的焦慮表現及其效應 (2017),提出因為有 葉青、焦慮表現、羅洛梅、巴舍拉、夢想的詩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現代詩推薦ptt的解答。

最後網站楊牧- Ptt鄉民認證get!!! == 在新詩方面有個人是真正的霸主則補充:Ptt 鄉民認證get!!! == 在新詩方面有個人是真正的霸主,毫無疑問楊牧楊牧最可怕的地方是他與時俱進他不斷反省自己的美學使的他的師從早期現代主義時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現代詩推薦pt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姊姊住臺北

為了解決現代詩推薦ptt的問題,作者周盈秀 這樣論述:

  ※微魯文青妹妹給姊姊的真摯祝福,直到妹妹也被叫成了姊姊   ※她的詩,我們都曾經歷過   ※臺北文學獎現代詩首獎、葉紅女性詩首獎、文化部齊東詩社詩的蓓蕾獎得主周盈秀第一部詩集   輯一  我姊姊住臺北   獻給過著平凡生活的平凡人們。   低溫的臺北,深夜加班的日常,當寂寞的城市和想家的你相擁……   是否在誰的身上看見家鄉的倒影?   斷掉的掃帚、鏽掉的炒菜鍋、沒用的你,再廢總會有個人一樣愛你。   輯二  魯蛇的疆界   現實有魯蛇,童話有魯蛇,何處無魯蛇?   如何魯的文青、魯的瀟灑,才是學問。   寂寞,是一種蛇糧,   餵養名為魯蛇的生物。   輯三 

如果末日之後重新出土   感情這回事,總是有一個人……   必須傷痛、必須等待,必須寬恕,而那人是我。   當你為海貢獻了鹽分,當等待的你風化成石,還是選擇了寬恕。   輯四  流浪啊!浪漫啊!都是自找的   到更遠的地方,流浪吧踩著思念的影子,浪漫吧!  

痛心詩派的誕生: 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

為了解決現代詩推薦ptt的問題,作者許宸碩 這樣論述:

自2016年開始,博客來、誠品等書籍通路的年度報告,甚至是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的《2017臺灣文學年鑑》內的〈現代詩概述〉,都指出宋尚緯、徐珮芬等青年詩人在社群網站受到歡迎,其詩集也越來越暢銷。到2018年,《幼獅文藝》等文學雜誌做專題探討文學在網路傳播的現象(包含詩在臉書上的傳播),《遠見》雜誌更做相關報導,其標題為〈台灣現代詩迎來「文藝復興」時代〉,這篇報導卻引發廖偉棠、沈眠等詩人不滿,在詩壇引起「晚安詩論戰」,使讀詩粉專「晚安詩」受到一定影響,也使報導內被提及的詩人受到一定批評。前述年度報告、年鑑、報導皆指出這些受到歡迎的詩人們,如宋尚緯、徐珮芬等,在詩作主題上以人生痛苦為主。他們寫詩不

僅為了自癒,也是希望以詩癒人。他們詩風轉變、詩觀變化,乃至於受到讀者歡迎,都是在接近時間點發生的集體現象,顯示應受到類似的背景因素影響。由於他們在詩觀、主題、詩風上有一定類似之處,因此本文想透過類型小說研究的「類型化」觀點,重新檢視並理解文本的類似處、作者與讀者取得文本詮釋共識——自癒,並且癒人——的過程,乃至於共同的背景因素。本文以葉青、任明信、宋尚緯、徐珮芬為研究對象,指出他們的詩風與詩觀變化,PTT詩版與臉書等媒介上的讀者回應,以及在這些階段背後的媒介、社會、組織因素如何影響作者、讀者與類型發展。本文將類型化過程分為三個階段:2011-2013年、2013-2015年、2015-2018

年,以便呈現「痛心詩派」作為詩類型的發展過程,並探討「晚安詩論戰」背後的詩觀、產銷體系等衝突,以便釐清論戰發生的原因,並在結論處補上2018-2019年的類型相關發展。

我叫米克斯:華語、台語混搭詩集

為了解決現代詩推薦ptt的問題,作者蘇紹連 這樣論述:

  蘇紹連的作品往往有「欲言又止」、「意猶未盡」的餘味,詩句間的意象,常常呈現跳躍式的散點,若即若離,泉水般不斷從潛意識湧現,而固著於語言的轉換之間。好比張弓對著一片樹林射箭,不瞄定林中選定的大樹,讀者隨飛箭的方向張望,只見繁花點點,趨近觀察,樹蔭蔽天,林間芳草處處,雖找不到箭落的樹幹,卻也領受了他要我們進入的林中美景。   詩中蘇紹連運用了他獨道的混搭技巧,這些詩大致以華語詩為主幹,詩句間、段落間混搭由意象或語言延伸的台語,有時只短短穿插一句,就達到畫龍點睛的詩趣,有時數句或成段混搭,而增加語境張力,達到切入現實的企圖。 名人推薦   這是最接地氣的台灣詩,台語華語

相傾訴;這是最自然無痕的蘇紹連,語言文字互為註譯;這是最生活的詩,展演了最詩的日常與心事。── 李長青   每一個字,請都別錯過;深讀蘇紹連《我叫米克斯》華台語詩集,我甘拜下風;無論華語、閩南語(台語),字字都是詩,句句都是詩;每一首詩,都是經典的;絕對不用懷疑,應該都要細細品讀、細細玩味!詩人蘇紹連,是龍族的;我認定他,他永遠是龍族的。── 林煥彰   蘇紹連長期潛心於詩的形式的實驗、創新,以及題材的開發、重塑。《我叫米克斯》台語與華語混搭,看似隨機,其實是精心設計,而且扣合台灣社會數十年來的口語現況,在自然、生活之中展現深刻的詩藝一直是蘇紹連的獨門密技。—— 路寒袖   蘇紹連用冷雋

的詩筆,寫胸中的熱情;用古老的本土語言,參時下的宇宙人生;用兩岸的聲音,呼喊生死世界的動盪。蘇紹連用在地的視角看世界,用當下的眼光看過去未來,操縱不同語言訴說同樣情懷。蘇紹連,用銳利溫情的詩眼,把自己寫成了眾生。── 蔡富澧   以比喩創作隱喩的文字情境,並在跨語境間穿梭,蔚為蘇紹連特殊的詩之世界。賦、比、興都各自成為相接連的氣韻!── 鍾喬

葉青詩的焦慮表現及其效應

為了解決現代詩推薦ptt的問題,作者吳昱君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詩人葉青(1977-2011)的詩集《下輩子更加決定》、《雨水直接打進眼睛》為研究文本,融匯存在主義心理學者羅洛‧梅的焦慮理論,以及法國詩學家巴舍拉的詩學理論,孕育出焦慮表現這個切入點,既可以把握詩質,心醉神迷在詩人對大地元素之上升傾向的宇宙性想像;又能以詩人的創作母題,思索自己及他者的橫向聯繫。首先,針對葉青詩中頻繁出現的「雨」及「光」的運用,企圖還原出它們皆出自對「水」及「火」之大地元素所引起的宇宙性想像,以詩學的角度切入,思考陷入焦慮的詩人如何在詩作中重返形象所帶來的安逸感,回到葉青由此打造出那由夢想與現實互相混淆的中介世界。且葉青關於此類的詩作,偏向正常性焦慮的呈現,因此進一

步探討葉青之創造的勇氣,還有她對詩的想法,推論詩之於葉青的自我救贖。其次,針對同樣在葉青詩中大量出現之具有」成癮性的「酒」、「菸」、「茶」及「咖啡」等成癮品,進而探析葉青的詩作裡有呈現出對它們的依賴甚至成癮的狀態,在心理層面已然形成神經性焦慮的防衛機制,因而逐漸自我消解、消耗甚至是淪亡的過程;然而在詩學方面,反倒更要去找出葉青的詩中成癮品所具有的詩效果為何,且它如何使得讀者得以共享詩人的孤獨。此外,除對葉青詩的理解跟掌握之外,亦針對葉青其人其詩引起的迴響及社會感染力,在她過往之後引起其他詩人們的以詩相贈,且在近期興起的推廣現代詩之新媒體,亦屢屢可見葉青詩的蹤跡,相當受到網民們的歡迎。葉青的詩留

住她的夢想,闢出一個憂鬱的中介世界,以詩的勝利不斷提醒讀者現實亟欲掩藏的種種失敗。無論是對大地元素「雨」、「光」或是成癮品「酒」、「菸」、「茶」還有「咖啡」的忠誠及親密,完成她夢想的世界,開啟其創作意識裡的永恆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