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級船員資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法規新訊-修正「船員服務規則」(2017-11-24) - 法源法律網也說明:第5 條 實習生之資格規定如下: 一、航海實習生(一)公私立專科以上學校及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外專科 ... 三)國內船員訓練機構甲級船員一、二等船副養成訓練班結業者。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航運技術系 蘇東濤所指導 蔡孟良的 海事職校學生參加一等船副航海人員考試資格之探討 (2021),提出甲級船員資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海事職校、船員政策、STCW國際公約、SWOT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運輸科學系 吳繼虹、桑國忠所指導 邱惠汶的 探討航輪實習生取得操作級適任證書之影響因素-臺灣船員資料庫分析 (2019),提出因為有 甲級船員、航輪實習生、上船實習、二元羅吉特迴歸的重點而找出了 甲級船員資格的解答。

最後網站阿摩線上測驗-錯在阿摩,贏在考場!則補充:考公職、教甄、證照、國考、特考,最有用的題庫測驗系統,是您上榜的必備工具!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甲級船員資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事職校學生參加一等船副航海人員考試資格之探討

為了解決甲級船員資格的問題,作者蔡孟良 這樣論述:

航運是國家維持經濟發展的命脈,船員正是航運的基礎。教育部國教署為提升我國船員培育素質,推動專案計畫輔導現有5所國立海事職校(基隆、蘇澳、臺南、澎湖、東港等5所海事職校)航海科與輪機科,通過日本海事協會(NK)稽核,以取得符合STCW國際公約之認可證書,使學校航、輪畢業生,自民國112年起可直接參加一等船副或管輪航海人員測驗,迄今已實施一年。此政策相對縮短了海事職校畢業生參與國際航運職場培訓時間,可謂我國海事教育改革新里程碑。 本研究藉由文獻分析、以不記名問卷及非結構式訪談等方法,蒐集海事職校對於前述政策之執行現況及影響因素,再以SWOT綜合分析,探討政策改革可能面臨需挑戰的問題,最後於

結論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提供相關單位參考,期能確保海事職校畢業生具備符合STCW公約規範之專業技能,並擴大我國在國際船員市場上的供應管道,俾提升我國航運產業競爭力。

探討航輪實習生取得操作級適任證書之影響因素-臺灣船員資料庫分析

為了解決甲級船員資格的問題,作者邱惠汶 這樣論述:

海運是國際間貨物往來最主要的運輸工具之一,臺灣四面環海,海運業蓬勃發展,有許多表現傑出的航運公司,將來自不同國家的貨物運送至經銷商或消費者所在,使國際間貿易能夠順利進行。在海運的運送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莫過於肩負運送貨物責任的船員,然而海事院校畢業的學生要成為甲級船員前,必須透過上船實習來累積一年的海上資歷。雖然近年來,船員的需求量隨著國際貿易的盛行日益增加,然而願意進入海上職場的學生卻有限。因此,本研究根據航港局所提供的資料,以1972~1992年間出生並曾擔任航海實習生或輪機實習生的5,156位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來探討航海相關科系學生取得操作級適任證書的影響因素。本研究以取得操作級適任

證書與否為依變數;個人背景、就讀學校與實習環境等相關因素為自變數,進行二元羅吉特迴歸分析,探討不同因素的影響效應。本研究發現在艙面領域中,除了個人背景相關因素無顯著影響外,就讀學校與實習環境的相關變數都會對航海實習生日後是否取得操作級適任證書有所影響;在輪機領域中,個人背景、就讀學校與實習環境等相關因素都會造成影響。本研究建議海事大專院校招生時應說明船員工作的不便之處,也應與實習船公司有良好的溝通管道;建議海運業者多提供女性實習機會,並選派願意真誠教學的管理級船員教導實習生;建議政府機關可以與時俱進調整船員相關考試內容與題庫,提撥足夠的預算給各大海事校院編列新教材,使船員相關考試及格率提升,也

可以考慮將具有海上資歷的師資薪水提高,吸引有豐富實務經驗的船員任教職,讓學生更能與工作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