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法蘭克‧萊恩寫的 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 和布蘭登・波瑞爾的 疫苗戰爭:全球危機下Covid-19疫苗研發揭密,一場由科學家、企業、政府官員交織而成的權力遊戲與英雄史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貓頭鷹 和聯經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

為了解決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的問題,作者法蘭克‧萊恩 這樣論述:

早在COVID-19之前, 病毒就一直存在你我身邊。 但病毒到底是什麼?  ◎全面了解病毒必讀的一本書。   歷史上的病毒 2019年末開始的COVID-19疫情重創世界,帶來許多不可逆的影響,而造成疫情的冠狀病毒更引發大眾關注。除了冠狀病毒,還有更多病毒與人類息息相關:小兒麻痺病毒導致癱瘓、流感病毒導致大流行、肝炎病毒甚至會直接導致肝癌。甚至還有一些病毒引起的疫情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包括天花、鼠疫(漢他病毒)、西班牙流感還有致死率極高卻一直爆發疫情的伊波拉病毒。但究竟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生物嗎? 說到病毒,學界最常有的爭論就是要不要把他們劃入生物的一部分。他們有遺傳物質(D

NA、RNA)也能夠繁殖,但沒有移動能力,也必須仰賴寄主才能複製。本書作者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師學會會士法蘭克‧萊恩認為我們應該把病毒納入生物的範疇,並從流行病學、生態學與演化學的角度解析病毒的本質。作者從歷史上的經典案例開始介紹常見的人類病毒,詳細講述各科病毒的特性、傳播方式與感染機制、在過去歷史紀錄以及對當時社會經濟等造成的影響以及發現歷史、引起的症狀疾病以及人類應對演進。於此同時,更透過各科病毒的特性來強調病毒和宿主共生共同演化的策略。   病毒是物種演化的重要驅動力 病毒不只會導致疾病,它們同時也對整個生物圈的生物有著不可輕視的影響力。本書也從家禽家畜追蹤到生命起源的深海熱液古生菌,一一

紀錄病毒與他們對生態留下的影響。病毒是地球生命演化的組成部分,與地球上的生命相互依存,在維護生物圈的健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病毒存在在生命所在的每一個角落,也深刻地影響著人類與整個生物圈。 各界推薦 白映俞 外科醫師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蔣維倫 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 謝世良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羅一鈞 疾管署副署長

疫苗戰爭:全球危機下Covid-19疫苗研發揭密,一場由科學家、企業、政府官員交織而成的權力遊戲與英雄史詩

為了解決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的問題,作者布蘭登・波瑞爾 這樣論述:

──過去,最快推出臨床疫苗的時間是10個月── ──但是,這次世界的要求是:60天──   ★ 臺灣第一本記錄Covid-19疫苗研發、配送與施打歷程的專書。   ★ 莫德納、BNT、AZ、Novavax,全球疫苗競賽完整內幕揭露。   ★ 訪談超過百名疫苗研發過程中的關鍵人物,匯集來自最前線的第一手資訊。   ◤為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能如此快速?美國如何展開全面施打的計畫?   從未曾使用於疫苗上的mRNA技術,何以能在這次危機中異軍突起?◢   ◤當這場世紀疫情席捲全球、帶來史無前例的衝擊之際,   來自各界的無名英雄眾志成城,寫下人類與病毒對抗的傳奇篇章。◢   【與時間賽跑的疫

苗競賽】   過去,疫苗往往需要花費數年才能研發成功並普遍使用,研發曠日廢時加上失敗的風險,使藥廠對於流行病疫苗興趣缺缺。但Covid-19疫情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席捲全球,奪走無數生命,而病毒又變幻莫測,使疫情一再反覆,似乎看不見終點。因此,來自世界的各大藥廠在此次疫情中無不摩拳擦掌,準備參與這場史上最大的疫苗戰爭,以全力阻止病毒繼續逞能。   【世紀疫情與疫苗研發的完整紀錄】   記者布蘭登・波瑞爾透過訪問超過百位疫苗研發競賽中來自官方與民間的關鍵人物,爬梳世紀瘟疫始末、深入分析Covid-19疫苗研發實況,同時亦不放過檯面下盤根錯節的政治棋局,並一窺美國如何整合國內不同勢力與派系,傾全國之

力執行「曲速行動」計畫,在最短時間內打下第一針疫苗。   【Covid-19疫情大事記】   ▍2019.12.26 ▍第一起病例出現   ▍2020.01.21 ▍台灣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   ▍2020.02.11 ▍世界衛生組織將造成此次疫情的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2020.03.11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Covid-19疫情為「全球大流行」   ▍2020.03.16 ▍莫德納疫苗執行第一期臨床試驗   ▍2020.05.15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執行「曲速行動」,加速疫苗測試、製造與後續配送作業   ▍2020.12.11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宣布批准緊急使用

輝瑞BNT疫苗   ▍2020.12.14 ▍美國疫苗開打,第一針疫苗於紐約州長島醫療中心接種   ▍2020.12.18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宣布批准緊急使用莫德納疫苗   ▍2021.02.07 ▍全球疫苗接種劑數超過1億劑   ▍2021.03.22 ▍台灣疫苗開打,第一針疫苗於臺大醫院接種   ▍2021.05.19 ▍台灣疫情擴大,首次進入防疫三級警戒   ▍2021.10.18 ▍台灣疫苗接種劑數超過2,000萬劑   ▍2021.11.05 ▍全球疫苗接種劑數超過70億劑   ……疫情尚未結束,人類仍須努力 抗疫推薦   ▍司徒惠康│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   ▍林氏璧│前臺大

醫院感染科醫師   ▍楊惠君│《報導者》總主筆   ▍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羅一鈞│疾管署副署長 作者簡介 布蘭登・波瑞爾(Brendan Borrell)   資深記者,曾為《大西洋雜誌》、《彭博商業周刊》、《國家地理》和《紐約時報》撰稿。喜愛自然,對生物學有著極大的興趣,經常探討人與自然之間奇妙的關係,並撰寫相關議題的深入報導。希望能在了解大自然的奧妙之際,對照人性的善與惡。曾獲得美國記者和作家協會、醫療保健記者協會和環境記者協會獎項。 譯者簡介 吳國卿   臺北市人,1959年生,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二十餘年。主要譯作有《亞洲未來式》、《下一波全球

經濟浩劫》、《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機》、《下一波全球新貨幣》、《下一波全球貨幣大崩潰》、《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跛腳的巨人》、《父酬者》、《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震撼主義》、《下一個榮景》、《碳交易》等。 王惟芬   臺灣大學動物系、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曾經謀生處: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中心、葉子咖啡店、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與臺大醫學院。譯著涵蓋科普、科學史、生態保育、藝術史、美術、環境科學及傳記文學等英法書籍與影片。   譯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高霈芬   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波特蘭社區大學音樂系、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譯者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專頁:I'm Kurious 登場人物 前言 首部曲:開 端 (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 第1章  聽起來像是,可能有戲 第2章  勇氣與懷疑 第3章  沒有禁止,也沒有授權 第4章  我們的竊聽器和瓦斯檢查員 第5章  穩定刺突 第6章  老派和新派 第7章  疫情爆發 第8章  完全在掌控中 第9章  總統的會議 第10章 這還沒結束 二部曲:封 鎖 (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 第11章 一間公司的誕生 第12章 搶購一空 第13章 普發口罩 第14章 不可能的任務 第15章 重新掌

權 三部曲:測 試 (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 第16章 快馬加鞭的賽局 第17章 戰爭節奏 第18章 試驗方案的主導 第19章 三億劑的疫苗 第20章 血漿之亂 第21章 臨床試驗 第22章 多災多難 四部曲:問 世 (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 第23章 你怎麼知道? 第24章 冬季疫情高峰 第25章 長者優先 第26章 疫苗部署 第27章 耐力賽 後記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