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零售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百貨零售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東興寫的 時代的眼光:新光三越創辦人吳東興的百貨布局與服務創新 和戴國良的 流通管理概論:精華理論與本土案例(6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劉佩真觀點:從疫後零售、觀光、餐飲業復甦,看零售地產的動向也說明:... ,對於國內零售業、觀光業、餐飲業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也重創國內零售地產,包括用於各種零售 ... 百貨公司業的推升而使其優於2022年(請參考表二),特別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黃蘭鍈所指導 游家瑞的 探討體驗旅程對顧客的影響-以百貨零售業為例 (2021),提出百貨零售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顧客體驗、口碑推薦、再購意願。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楊景傅所指導 高曰祥的 探索影響連鎖餐飲在百貨公司、大賣場及購物中心展店的非財務性因素 (2021),提出因為有 連鎖品牌、餐飲展店、大型商場、非財務性關鍵因素的重點而找出了 百貨零售業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華民國百貨零售企業協會則補充:Next. 版權所有中華民國百貨零售企業協會Copyright(c)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新站路16號18樓電話:02-77278168 轉8264 傳真: 02-77380983.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百貨零售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時代的眼光:新光三越創辦人吳東興的百貨布局與服務創新

為了解決百貨零售業的問題,作者吳東興 這樣論述:

他改變了百貨業,也改變了野柳! 他一手打造新光三越,成為營收800億的百貨霸主, 一手拍攝的女王頭,讓小漁村揚名於世。   新光三越創辦人吳東興,自大二起跟在二叔吳火獅身旁學習,從基層專員做起,歷經財務、股市投資與不動產投資的歷練,參與新光人壽、新光百貨育樂、大台北瓦斯等籌備,更擔起新光三越百貨創建與營運。他既是眼光精準的投資者,也是藝術文化的愛好者,一生的足跡輝煌!   他是投資眼光精準的百貨教父,把荒地變黃金   吳東興總是先於同業看見地點的商機,早在1980年就看好還是荒地的信義計畫區,2000年開幕的東南亞最大百貨商場台中店,同樣在荒地間拔地而起。他用精準眼光為新光三越選地,用經營

策略成為制勝原因,發展百貨群的手法,讓新光三越百貨版圖達全台三分之一,一路為台灣百貨產業史寫下傲人紀錄。   他骨子裡的文化魂,堅持藝術也要生活化   吳東興堅持在寸土寸金的百貨商場,打造頂樓文化會館,讓民眾得以就近接觸藝術,從邀約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辦展,再到史無前例的大型恐龍展,場場轟動的藝術文化展,讓新光三越成為藝術生活化的領導指標。   他是攝影鬼才,用一張照片發揮國家級影響力   他是攝影鬼才,1961年曾以《森林旋舞曲》拿下台北攝影沙龍年度最佳作品、美國洛杉磯國際沙龍入選等大獎。更用一張女王頭照片,讓野柳小漁村因輿論壓力,從封鎖的軍事管制區開放成觀光勝地,再到現在的國家風景區,用

一張照片,創造國家級影響力。   從十七歲開始,在六十年間,將新光三越拓展到全台指標性的龍頭百貨!   一位企業家的奮鬥史,是台灣百貨業發展祕辛,輝煌年代的一則傳奇! 作者簡介 吳東興   吳東興(1939年-2020年8月20日),台灣企業家,新竹市人,新光三越百貨董事長。   吳東興是新光集團主要創辦人吳火獅之兄吳金龍的長子。畢業於新竹中學、東吳大學外文系。     1974年新光集團由吳火獅主導成立新光百貨,由吳東興擔任總經理。擔任新光三越百貨與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直至病逝。   吳東興熱愛攝影,就讀大學時就曾獲得數個攝影比賽獎項,並開辦過個人攝影展。2007年起舉辦「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系列活動」。   吳東興於1962年擔任東吳大學攝影社社長時,與攝影記者黃則修進入當時是軍事管制區的野柳風景特定區攝影。同年與黃則修共同舉辦攝影展,並命名「女王頭」等多個野柳地景。讓野柳的地景聞名於台灣,甚至迫使當局開放野柳成為觀光區。 楔子 第一章 投緣──跟著吳火獅開疆拓土 大二參與新光人壽成立大會 全台攻城獵地 第一份薪水一七九二元 第二章 新光育樂百貨──星光閃閃的年代 三十五歲當上總經理 全台最大保齡球館 獅子林影城,上帝也瘋狂!創造高票房 新光超市首創日系規格,遍地開花 自營貿易代理品牌,打穩招商底子 第三章 台日合資新光三越開啟新百貨時代 圓吳火獅

最後遺願 開幕前十天日籍總經理哭了 堅持頂樓文化會館,打開平民藝術風潮 台日文化差異,周三公休一年少五十二天業績 創世界百貨史紀錄!台北站前店、高雄三多店同步開幕 第四章 台中店進入大型店舖經營時代,躍升百貨業龍頭 在荒蕪漫草間打造信義新天地 府城台南,擴展新版圖,台南西門成為東南亞最大購物中心 接手衣蝶百貨四館,全台一年來客數超過一億人 轉型潮流生活文化,高雄左營店與台南小西門吸年輕客 收購大魯閣草衙道購物中心,回歸娛樂零售 第五章 西進大陸一炮而紅,打造全中國營業額最高百貨公司 合資轉獨資,打造現代園林百貨蘇州新光天地 重慶新光天地打造高端品味生活中心 逆風開店,成都店二○一九年底低調

開出 第六章 在斜槓的興趣中,體會經營之道   楔子     新光三越即將迎來三十周年,從一號南西店至今在台灣展店十五家、中國三家,版圖拓展過程中歷經台灣經濟奇蹟出口貿易額高峰期、全面進入電腦時代、與現今5G數位時代,宛如一部台灣百貨發展史;在台灣,新光三越百貨連鎖服務網絡十五店、二十館超過二十年穩居百貨市場龍頭,展店數與年營業額均在市場擁有一席之地,市占率近二五%,合作廠商兩千多家,營業總面積超過一二○萬平方米,每年吸引超過一億人次的顧客造訪。   新光三越百貨二○一七年起納入轉投資高雄草衙道購物中心,從主力物販零售擴充更多娛樂如保齡球館、球場等體驗零售,業界都說新光三越跨足育樂

,事實上,早在四十四年前、七○年代至八○年代的新光百貨育樂時代,就是先從育樂型的保齡球館發想,所以我才以「新光百貨育樂公司」命名啟動新光體系百貨事業,當年的台灣甫歷經一九七三年(民國六十二年)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機,原物料全數上漲,也波及到大宗物資黃豆、小麥、玉米等起漲,甚至更爆發衛生紙、油、鹽等大漲;最近二年來衛生紙要漲三成,台灣民眾搶買衛生紙還上了BBC頭版頭,事實上在四十多年前就發生一波,當時五月花衛生紙一箱三十六包就漲了近一四%,民眾也是搶成一團,所幸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與經濟部長孫運璿即時撐住,物價雖漲,但也突顯人民物質需求渴望迎來巨大轉變,隔年新光百貨育樂公司風光開幕,更成為百貨零售業界

耀眼新星。   一九八九年(民國七十八年)台灣新光集團與日本三越集團共同成立新光三越百貨,當時台日合資百貨只有SOGO百貨等(現僅授權招牌),其餘在台灣還有永琦百貨、漢神百貨、大立百貨等也都只有日本百貨技術輸出,日本三越集團至今持股四三%,歷經三十年台、日共治沒有改變,且成為業界目前唯一一家台、日合資百貨集團;新光三越首家店─台北南西店於一九九一年(民國八十年)十月誕生,緊鄰當年台灣最繁華的中山北路、迪化街,風潮延續至台北車站、西門町,甚至因新光三越開幕而蔚為新興的南西商圈,一度超越當時外地人最愛的西門町商圈。   新光三越首號店南西店以建立「台灣最高品質的世界感、知、禮百貨」自許,在開店

過一年就獲利,經營團隊再接再厲,於一九九三年(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同日開出高雄三多店與台北站前店,創世界百貨業界新紀錄,即使已過三十年的今天仍無人能破,當時因為要趕南、北兩店開幕式,日本三越集團社長在我陪同下還特別搭乘飛機南、北趕場。   二○○○年(民國八十九年)新光三越進駐台中七期重劃區,也是新光三越積累自有資產的開端,台中港店不但開啟新光三越進入大型店舖經營的里程碑,且迅速帶動七期重劃區的繁榮發展,營運第三年起即締造年營業額百億元佳績,更讓台中中港店在中部百貨市場獨占鰲頭,蟬連數年百貨地王、至今更是全台最賺錢的百貨公司。   新光三越自一九九七年(民國八十六年)起即於現在房價

最高台北信義商圈階段性打造「信義新天地」,為新光三越追求創新與突破的代表作;從一九九七年A11開幕、二○○二年A8開幕、二○○三年A9開幕到二○○五年開出A4,以一年開一店速度打造出新購物群體驗,以串連空橋的水平式購物中心概念,建構完整的十三個業種商品線,掀起「信義商圈」從無到有的繁榮盛況,後續商辦、百貨商場爭相崛起,讓信義計畫區成為全球百貨密度最高的城市商圈,更成為全世界人士來台必訪景點之一。   「創造商圈」成了新光三越成功展店的最佳指標,也因為新光三越團隊具備豐富的展店經驗及創意生活提案,讓新光三越所到之處皆能以完善規劃及獨具特色的各項服務吸引人潮聚集,「人潮即是錢潮」這在日本經濟學作

家大前研一口中就是零售成功王道,而從台北南西、台南西門、台中七期重劃到信義新天地皆是創造商圈的成功實例,很多人問我如何精準獵地,讓它從無到有到繁華,我個人信念還是以「從無」的重劃區著手,最有機會造就成功案例,畢竟從飽和商圈要殺出一條血路不容易。   我在百貨業界算是「老百貨人」,新光三越邁入三十個年頭,日本三越過往三十多年以來歷經至少十個社長更換,甚至其中還有三越與伊勢丹合併後的三越伊勢丹集團的組織變動,但至今日方的投資不變,這也凸顯與日方的合作的堅定建構在經營團隊的能力與誠信,當然在數位化時代來臨,電商零售衝擊世代,新光三越團隊也在積極在創新與轉變。像是二○一○年起,在台灣重劃地區愈來愈少

情形下,我們「創造商圈」的機會變少,新光三越進而結合在地交通據點、市集與在地特色創造購物中心百貨型態,高雄左營店就是開啟台灣百貨新里程碑;而二○一三年底台南小西門更以嶄新思維結合潮流、科技、娛樂、美食以及新文創,打造出南台灣潮人新文青最愛新聚點,更帶動台南市走向新文創觀光旅遊領域,如今這波風潮也襲捲全台。   二○○六年與中國北京華聯集團合資準備開啟中國版圖,二○○七年北京新光新天地(現更名)開幕成為新光三越赴大陸拓展首家店,至今仍是中國最賺錢的百貨店王,近年更躍升全球百貨店王,只是後來因雙方經營理念不合,在二○一六年新光三越持股全數賣出,為了持續中國投資,後續相中蘇州、重慶、成都等據點,並

於二○一五年新光三越率先以獨資模式在中國蘇州打造出蘇州新光天地,後續更陸續開出重慶、成都等三大店,對新光三越來說,這十年係國際化很重要的一大步,更因此打響新光三越在廣大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市場知名度,不僅吸引企業來台取經,更有廣大中國消費群來台必逛必買,一度挹注信義、南西、站前店退稅額占比超過一五%。   二○一七年入主高雄草衙道購物中心 ,同年八月九日與重慶中渝物業集團合作打造的重慶新光天地開幕,是繼二○一五年新光三越集團獨資於蘇州開出新光天地後 ,第二家在中國的購物中心型百貨商場,是新光三越集團將重慶新光天地獻給三千萬重慶市民最大夢幻樂園,以「玩具故事」、「青春王國」和「森林影院」三大概念區

塊,規劃生活城巿中驚豔的歡樂體驗,並以「湖上冰宮」、「旋轉木馬」、「空中花園」及「電影院」等為城巿地標,規劃五至八樓四個樓層的「天空之城」,一至四樓「百貨世界」地下一樓的「美麗巿場」,提供美好生活的開始。而在重慶新光天地開幕後,二○一九年成都新光天地也登場,從台灣創造商圈到中國創造質感生活城市,新光三越一直備受期待。 第一章 投緣──跟著吳火獅開疆拓土 父親家族發跡源自新竹,父親吳金龍、二叔吳火獅、三叔吳金虎三兄弟出生於新竹東勢,聽父親說,過去先祖來到新竹,一直是一脈單傳,至祖父才打破,育有三子三女,父親排行長男,因家境清苦常隨母肩挑糕餅於市場賣,十四歲就到新竹老協同布行做學徒,一路做到業

務經理,並代父護佑弟妹成長,台灣光復後,因民生匱乏,父親運用業務人脈,與二叔火獅、三叔金虎共創新竹油脂公司,並斥資造船,往返於大陸、日本、台灣之間,從事茶葉、紅糖、麵粉、棉布等民生必需品貿易,兄弟同心協力致力事業,也墊定日後新光企業基礎。 新竹市對我來說有很多記憶,小時候住新竹市區,為了躲空襲,一度搬到鄉下親戚家富岡寄住,讀小學時因家境貧困,那時多數孩子還打赤腳上學,直至小學五、六年級,爸爸才開工廠,日子也開始好過一些,但即使家境不優渥,但父親給我們六個孩子的生活卻是豐裕的,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努力工作栽培出來的;身為長子、吳家長孫,從小學竹師附小、新竹國中到新竹中學都在新竹,意外的大學落榜才讓我

有機會獨立到台北,大弟後來唸醫學、小弟學會計,我雖身為家中老大,但其實也沒什麼壓力,比較起過去爸爸身為家中長子還要兄代父職,與祖母出門擺攤做生意的歲月,我的童年其實相當幸福的。 當年父親一有積蓄就會置產,且曾自己創業「新龍染織廠」,後來就併到「新光實業」;而二叔吳火獅十七歲時在父親介紹下,進入台北平野布店商行當學徒,因工作勤奮受到老闆小川光定賞識,一九三八年提拔為小川商行總經理,負責棉布批發;在台灣光復後,於迪化街開新光商行買賣布匹、麵粉、茶葉等。

百貨零售業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振興 一起到心愛的店消費】
振興券的提出,就是要用來「刺激市場」。在這樣的基礎下,我重視的就是讓大家願意「領券、用券,並且全面振興」。

這波三級警戒對台灣經濟的衝擊,各行業之間有非常大的差異,而且也不該是只要有消費就好,尤其餐飲服務業、零售業、小型企業和店家受傷最重,而如今五倍券的大餅,能幫忙中小型店家,如小型的店家跟小吃店等夜市攤商真正有感。

我的選區有一個鹿寮成衣商圈,已經有些店家要開始做直播,因為越來越少人到實體店面買衣服,大家都在想辦法找出路。正當我們把振興劵放出去的時候,我們需要特別留意小店家是否能被照顧到。

而數位券也比較難用在小型商家上,為什麼呢?
台灣城市與鄉村的發展程度不一致,比如我的選區,雖然也在六都之內,但夜市就很難使用數位劵。

當然目前行政機關有鼓勵這些行業,比如各個夜市,輔導使用數位支付,相關單位今天也回應說用QRcode就可以,也跟各個夜市、商圈的自治會,把商圈的店家一起整合,這樣消費者就可以盡量用數位消費。

對我來說,我對數位劵的作法當然很支持,但就我的觀察,真的不是所有區域都這麼方便,
部長說會盡量執行,但我認為執行的效率可以更好、更完善一點,讓大家可以快速了解。

除了鼓勵大家消費外,另一方面,我覺得有件事情很重要,建議可由行政院或者經濟部的高度,引領、帶起風氣,鼓勵民眾到心愛的店消費。特別是要有足夠資源的店家才能做行銷,並非一般的餐廳或小吃店可以承擔。既然我們今天要「振興」,那就該考慮到底是要鼓勵支持哪些店家?從七月份經濟部統計數據看來,工業和製造業成長了,但百貨公司、實體通路和餐廳等行業,因為不能出門而受到影響,希望行政單位能引兩這樣的風氣,去自己心愛的店,可能是放學路過的臭豆腐店、下班經過的小攤,這些店家需要鼓勵,去支持基層的店家。

期望振興能從基層開始,引領好的循環,振興全台灣!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一 14:00-15: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探討體驗旅程對顧客的影響-以百貨零售業為例

為了解決百貨零售業的問題,作者游家瑞 這樣論述:

在這個資訊取得日趨容易的近20年來,市場上的消費者態度有所轉變,比起商家單方面地說他們賣的產品好吃、好用。消費者更偏好尋找是否有試吃品、試用品,最終衍伸出體驗經濟。各行各業都會進行體驗,其中百貨零售業更是處處充滿體驗。百貨零售業在近期營收被連鎖商店業超過,因此,百貨零售業需要進行部分經營策略的擬定與加強,包含櫃位擺設、動線設計、公共設施、甚至是申訴與退換等,這些都屬於顧客體驗的範疇,百貨公司的經營者們會站在顧客的立場去思考他們所看、所聽、所想,並且改善。為的就是加強與顧客的關係。而加強顧客的關係的目的為的就是促使原本的顧客能夠持續光顧,並且邀請他們周遭的潛在顧客來到百貨公司成為他們的新顧客。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探討體驗旅程是否會對顧客再購意願以及口碑推薦產生正向顯著影響。本次是採用量化研究,先根據學者Anton Siebert 等人在2020所提出的平穩體驗旅程與粘性體驗旅程為理論基礎,根據其定義延伸百貨公司細項體驗,並且將這些細項體驗搭配口碑推薦及再購意願的相關問項制定成問卷,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發放,並且順利回收問卷共365份後,根據因素分類法將百貨公司細項體驗分成四類,分別為外部形象、服務流程、行銷活動以及內部管理等四大類,並且作為自變項探討他們與再購意願以及口碑推薦相關性,並以此架設出研究假說,接著用相關係數及迴歸分析法進行假說驗證。驗證結果顯示行銷活動與內部管理相關細項體驗

對口碑推薦與再購意願產生正向的顯著影響,而外部形象則是只對再購意願產生正向顯著的影響,最後服務流程的相關體驗細項無論是口碑推薦還是再購意願都無法產生顯著影響。

流通管理概論:精華理論與本土案例(6版)

為了解決百貨零售業的問題,作者戴國良 這樣論述:

  流通業包含的行業非常廣泛,舉凡:批發業、百貨零售業、倉儲業、物流業、連鎖零售業、加盟零售業、直營門市店及虛擬通路業等等,均屬於流通業的範疇。   「流通管理」課程所講的不只是流通業的經營管理,還有製造業或服務業都須具備倉儲物流的流通運輸機制。流通的機制與功能,也是任何企業營運的必要功能;流通做不好,商品很可能會缺貨,引起消費者不滿。甚而造成流通成本升高,對企業不利。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可帶動相關課程的廣大應用與普及。   本書內容涵蓋本土流通業的最新資訊,也納入創新科技在流通管理上的應用,例如:社群媒體、行動購物、虛擬試衣間、機器人服務等,讓學生所學與產業界同步。

本書特色   *精華理論與知名案例兼具   取材自流通業發展最先進的國家,加入本土相關案例,易於吸收了解。   *內容周延完整   涵蓋流通業經營、管理、策略與行銷等完整面向。   *著重實務導向   企管理論源自實務操作,尤其是流通管理。本書著眼於實務觀念的養成與技能的靈活運用。   *改版更新,與時俱進   改版增加國內流通零售業最新實務內容,提出流通業與創新科技的未來發展趨勢。

探索影響連鎖餐飲在百貨公司、大賣場及購物中心展店的非財務性因素

為了解決百貨零售業的問題,作者高曰祥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近年大型商場朝向「一站滿足」的營運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體將經營觸角伸入大型商場這塊領域、使市場趨於飽和。在百貨招商從業人員中,常常會遇到一個頗為困擾的問題:「明明服務的賣場本身營運績效不錯,但就是有某些特定的品牌無法邀請到」。而在相關業務人員輪調後常常又再次招商、再次被婉拒,形成大型商場中無形的資源浪費,本研究認為一定有某些非財務的關鍵因素潛藏在影響著連鎖品牌的決策過程。受限於目前相關文獻多著重探討:連鎖餐飲品牌與顧客的關係、大型商場與顧客的關係,或是連鎖餐飲品牌本身的展店策略分析,並未有探索連鎖餐飲品牌與大型商場間合作的展店評估因素,故以此為研究缺口、採用個案研究法,選定邀請六

家在市場上營運績效優良的連鎖餐飲品牌負責人、高階經理人共七位進行深入訪談,透過交流瞭解這些連鎖餐飲品牌的展店流程與評估標準,並針對受訪者的訪談回答內容、再深入提問探究,使受訪者更深入的分享進一步的決策過程,發掘出隱藏的非財務因素。之後將相關訪談資料進行彙整與分析,整理出本次研究企業的財務性展店因素,與受訪者們在深入訪談後分享的兩大類關鍵的非財務性因素:(1)透過長期經營中對櫃位選址、商圈實際調查、賣場營業動線評估、工作動線規劃、公司資源策略與品牌STP…等實務產生的經驗內化總結出的因素;(2)抑或只是決策關鍵者本身心理上的那份過不去的執著因素。並透過將這些關鍵要素分析彙整以及提出相關建議,供產

業相關從業人員參考運用。關鍵字:連鎖品牌、餐飲展店、大型商場、非財務性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