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燙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皮膚燙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凱,周小勇主編寫的 當代中醫皮膚科臨床家叢書.第三輯:段逸群 和劉新民,王滌非,凌敏(主編)的 全科醫生診療手冊(第三版)(暢銷升級)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燙傷處理新法 燒燙傷如果沒有馬上降溫與止痛也說明:痛約三小時就好了,不需敷藥也沒有留下疤痕。 (皮膚未破皮用大量的鹽沒有關係)。 已破皮之燒燙傷處理(火燒傷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臺北醫學大學 管理學院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蕭育仁所指導 陳學仁的 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研究-以子宫肌瘤新療法海扶刀(HIFU)為例 (2020),提出皮膚燙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企業經營模式、創新、子宮肌瘤新療法、海扶刀治療。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博士班 姚俊旭所指導 許世源的 以豬為動物模型建立皮膚二度燙傷及以金瘡膏治療之研究平台 (2013),提出因為有 金瘡膏、燙傷、豬的重點而找出了 皮膚燙傷的解答。

最後網站燙傷千萬別用冰敷!關鍵3步正確急救則補充:皮膚 專科醫師游懿聖在照護線上撰文指出,流動的冷水可有效帶走體表溫度,是局部降溫最安全又有效的方式之一。 如果皮膚出現水泡,沖水的水流不能太強,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皮膚燙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當代中醫皮膚科臨床家叢書.第三輯:段逸群

為了解決皮膚燙傷的問題,作者李凱,周小勇主編 這樣論述:

是介紹當代中醫皮膚科臨床家段逸群教授臨床經驗的集成之作,全書分為醫家小傳、學術特長、方藥心得、特色療法、驗案擷英、醫理醫話、傳承與創新及年譜八部分,全面展示了段老的學術主張、臨床用藥特色和辨證論治的獨到之處。全書內容豐富,驗案真實,適合廣大中醫藥臨床工作者、中醫院校師生和中醫愛好者學習參考。

皮膚燙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淘寶開箱 】#刮痧 #震動 #發熱 #拔罐 #充電式 #儀器 #刮痧儀
#愛用推薦
#刮痧 是用邊緣光滑的湯匙、銅錢、硬幣或較專業的牛角骨等製成的刮痧板,在病人身體的施治部位上順序重複刮動的治療方法,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傳統療法。


目錄
1 痧的定義
2 痧証
3 現代醫學觀點
4 刮痧過程
5 刮痧效果
6 刮痧的禁忌
7 資料來源
8 參考資料
#痧的定義
中國民間醫學傳統認為:皮膚出現紅點如粟,以指撫摸皮膚感到稍有阻礙的疹點,是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應在皮膚的一種表現,是臨床許多疾病的共同症候。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氣血瘀滯造成的,「痧」是一種病邪的排泄產物,「出痧」意味著「給邪以出路」,從而改善氣血平衡。

痧証
中國民間醫學傳統認為:四時不正之氣,毒氣外發所造成的多種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有痧點和酸脹感。

現代醫學觀點
在英文醫學期刊以隨機對照實驗方式研究刮痧的發表並不多,一篇在2011年在「疼痛醫學」(Pain 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出刮痧能顯著減低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的頸部疼痛嚴重度並提升他們頸部功能的水平。該項研究是針對24名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進行一次的刮痧,並追蹤一週後他們的情況。對照組的24名病人則只接受局部熱敷[1]。然而,刮痧對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病人之長期效果則仍需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刮痧的機轉到目前為止仍未有定論,對於疼痛的功效可能是與刮痧部位的微循環上升有關[2]。

刮痧過程
刮痧前,先用75%酒精為器具、操作者雙手和刮痧部位消毒,在刮痧部位塗抹水、面霜、綠油精、清涼油、嬰兒油或刮痧膏等潤滑物。

刮痧時,操作者利用腕力、臂力以刮板用力在刮拭部位刮拭,刮痧順序一般以頭部、頸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為序,刮拭直至局部出現痧點或微紫紅斑塊為止。

刮痧也和針灸一樣,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的不良反應。暈刮的症狀多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噁心欲吐等。遇到這樣的情況,應立即讓患者平臥,並飲用溫暖的糖開水,用刮板重刮患者百會穴、用稜角輕刮人中穴及重刮內關穴、足三里穴和湧泉穴。若未明顯好轉,要及時送往醫院[3]。

刮痧效果
刮痧後有些病人感到局部或周身輕鬆、舒適、胸腹開暢、症狀消失,其原理在於人體應對疼痛刺激分泌的內啡肽。

刮痧的禁忌

刮痧
傷口或潛在感染傷口
出血傾向的疾病
危重病症
新發生的骨折
傳染性皮膚病
傳播性的皮膚病
年老體弱
空腹
妊娠婦女
婦女經期
面部對刮痧具有恐懼或過敏者
資料來源
Braun M, Schwickert M, Nielsen A, Brunnhuber S, Dobos G, Musial F, Lüdtke R, Michalsen A.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ua sha"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ain Medicine. 2011, 12 (3): 362–369 [2011-05-29].(英文)
Nielsen A, Knoblauch NT, Dobos GJ, Michalsen A, Kaptchuk TJ. The effect of Gua Sha treatment on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surface tissue: a pilot study in healthy subjects.. Explore. 2007, 3 (5): 456–466 [2011-05-29].(英文)
刮痧的17個禁忌. 人民網《生命時報》. 2011-05-18 [2011-05-29].[失效連結]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中文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文字記載,在古希臘,公元前400年,就有人使用拔罐療法。[1]


目錄
1 定義
2 所用器具
2.1 玻璃罐
2.2 真空灸(也稱:灸罐)
3 分類
3.1 排氣方法
3.2 拔罐形式
3.3 綜合運用
4 進行步驟
5 起罐方法及處理
6 注意事項
7 禁忌
7.1 疾病
7.2 年齡問題
8 總結
9 名人
10 參考資料
定義
拔罐法古代稱為「角法」,通常又稱為「拔火罐」或「拔罐子法」,是指藉燃燒、溫熱或抽氣等方式使罐內產生負壓而直接吸著皮膚表面,造成充血現象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療法經常與針灸,放血療法配合使用。

所用器具

海口,路邊攤的拔罐竹杯
玻璃罐
普通口小肚大的玻璃罐,瓶囗之邊緣宜向外翻,其容積約為30-60毫升,可以稍大一點。(囗徑約4公分,高約6公分,容積約60毫升,為中形之玻璃小罐,呈鐘形,口略向外。)

根據部位,選用大小適宜的火罐。
皮膚面積小,肌肉薄處( 如頭部、,頸部等 ) ,可用小型罐子。
皮膚面積大、肌肉厚處 ( 如臀部、大腿、背部等 ) ,可用大型罐子。
真空灸(也稱:灸罐)
真空灸是艾灸與葫蘆型結構拔罐器相結合的新型拔罐器。傳統拔罐器如角罐,陶瓷罐,竹罐,玻璃罐,塑料罐等,均由硬質材料製作。而付罐,真空灸則由柔性材料製作,如橡膠,矽膠等。由於真空灸的特殊結構,可以很方便的輕輕一按,就能造成罐內真空,立刻形成真空負壓,操作起來十分方便。真空灸的罐內頂部有一個容積較大的遠紅外加熱室。加熱室可以放入直徑和高為40mm×25mm體積的藥物。遠紅外對放入的藥物可產生180℃的高溫,使藥性緩慢揮發出來直接作用於皮膚。在皮膚作用部位溫度大約為43℃,是使用者的適宜溫度。

真空灸的柔性材料屬醫用優質材料,與皮膚具有良好的親和力,特別適應於人的臉部皮膚和人體柔細皮膚如乳房、腹部等。
真空灸有大小不同的罐,可適用於臉部、四肢、軀體,以及全身不同部位操作。
分類

海口,女人接受拔罐子
排氣方法
火罐:利用火的熱力使罐內空氣膨脹並排出罐外,罐在皮膚表面時冷卻,使罐內產生負壓。
水罐:利用煮水法使罐內空氣受熱膨脹並排出罐外,罐在皮膚表面時冷卻,產生負壓。
抽氣罐:利用儀器抽去罐內的部分空氣,產生負壓。
拔罐形式
閃罐:火罐吸拔後馬上拔下,反覆數次,至局部潮紅為止。用於局部肌膚麻痺的患者。
走罐(滑罐):即吸拔後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其法選用較大的罐子,罐囗須平整光滑,並塗油少許,先將罐子拔上,然後用力將罐子上、下、左、右來回拉移三至五次。適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富的部位如胸、背部。
留罐:吸拔後留置一段時間,約5至20分鐘,根據病人的體質,耐受能力以及病情的不同而決定。
綜合運用
藥罐:用藥水煎煮竹罐後吸拔,或在罐內盛貯藥液。
針罐:針刺穴位上在留針的過程中,在針刺的部位加拔罐子。
刺絡拔罐:用三稜針或皮膚針等刺破皮膚表面,點刺出血後加拔罐子的一種方法。
進行步驟
施術部位用毛巾沾肥皂水洗擦潔淨後,再用紗布抹乾,必要時用酒棈消毒
然後塗以凡士林或其他油類,以便罐囗與皮膚得到嚴密結合,但絕不可使用碘酒。
用鉗子鉗住棉花球,吸沾酒精燃點之
棉花球點著後在拔火罐內刷一下,很快的拿出來。
然後驟然的將罐口按於皮膚上,如此罐囗即能很好的吸著在皮膚上。
起罐方法及處理
起罐方法。起罐時,一手按壓罐旁之皮膚, 一手按住罐子,稍一傾斜,使空氣進入即能取下,切記勿硬拔。
起罐後的處理。起罐後局部皮膚呈現紅紫色而潮潤,有罐口深痕,中央凸起,是正常現象。如顏色紫黑,應用紗布包好,以防止擦破皮膚。如起罐後起水泡或有皮膚燙傷的跡象請立即求醫
注意事項
患者宜採取躺臥姿勢,切不可亂動以免罐子由身上墜落。
罐子宜拔於皮膚平滑之部位,應避免有皺襞,突起,尤其是有骨頭的部位,最適於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層厚、血管較少之處。男子之前胸部、女子鎖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適於拔火罐。肥胖者、脂肪過多者拔於肩胛骨、側胸部皆可,需要時可拔於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保護患者,勿使著涼,避免吹風。
向下取罐子時,為避免疼痛宜用一隻手使罐子傾斜,用另一隻手壓迫罐子對側之皮膚,使之形成一個空隙,空氣由此得以入於罐中,此時罐子之吸引力立即消失而墜落,如今患者自行皮膚收縮亦很易使罐子墜落
若於同一部位重覆拔火罐時,必須選擇未拔過的空隙地方施行。
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
時間不宜太久,長時間拔火罐會導致皮膚感染。
禁忌
疾病
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請勿嘗試拔罐,否則可能引起問題:

心臟病
血友症
全身浮腫
全身皮膚病或局部皮損(如皮膚過敏或潰瘍破裂處)
極度衰弱、消瘦、皮膚失去彈力者
高熱不退、抽搐、痙攣
年齡問題
四個月以上之孕婦。六歲以下之兒童及七十歲以上之老人。雖不是絕對禁忌,但應選擇小口徑的管子,拔罐數目要少,距離要遠,操作時應特別慎重。

總結
拔罐對於疏緩肌肉的彊硬疼痛,效果快速良好。也常用於疲勞所致的膏肓緊崩疼痛。而配合刺血拔罐,更是民俗療法常見的手法。但對於虛弱所致的疲勞痠痛,當以調理氣血為主,不宜頻繁反覆使用。

名人
歷史上奧運金牌數保持人飛魚菲爾普斯(23金)就有使用拔罐調養身體。[2]
曾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格溫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2004年參加一次電影首映時,身上帶有拔火罐形成的紅圈圈。
加拿大歌手賈斯丁·比伯(Justin Bieber)、維多利亞·貝克漢姆(Victoria Beckham)以及女演員詹妮弗·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都被拍到過身上帶有拔火罐留下的紅斑的照片。
NBA騎士隊勒布朗·詹姆士就多年用拔罐,火箭隊哈登與雷霆隊韋斯布魯克今年(2018)季後賽也開始拔罐。[3]
參考資料
Cupping therapy: History.
「東方拔罐力量」菲爾普斯最愛 俄媒:跟服用禁藥一樣. 2016年8月10日.
拔罐有效!詹皇7顆後仰跳投平紀錄. 2018年5月4日.
PAYPAL直播彈字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hongkong6429hongkong6429

香港贊助 使用以下圖片到便利店說 i tunes pass 增值
https://scontent.fhkg1-1.fna.fbcdn.net/v/t1.0-9/19437309_456983178008419_6452537168900830196_n.jpg?oh=8c6fb5ee6a3b09fc1228ec16f2fa1eb9&oe=59EE2713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喵喵俠玩魔靈召喚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64214333715607/
喵喵俠玩【遊戲王 DUEL LINK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96607467056722/
交鋒聯盟 fight leagu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61085637274178/

直播台 逢星期一 08:00PM 未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二 08:00PM 魔靈召喚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三 08:00PM 遊戲王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四 08:00PM 交鋒聯盟 10.00喵登熱話
直播台 逢星期五 JAPHK 8:30PM 魔靈召喚

以上節目全由youtube直播
不停期請假,敬讀原諒

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研究-以子宫肌瘤新療法海扶刀(HIFU)為例

為了解決皮膚燙傷的問題,作者陳學仁 這樣論述:

熱療(hyperthermia,42.5℃-45℃)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方法,在18世紀時就有腫瘤病人因為高熱後腫瘤會消退的相關報導,由於在當時放射治療法與化學治療法的發展比較快,而且療效顯著,所以造成熱療方法長期不為人們所重視;近年來,因為加熱生物學、加熱方法(超聲、射頻等)、溫度監控、熱劑量學、醫用圖像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熱療技術與臨床有了極大的變化,臨床中發現熱療能補充放射治療所不能解決的方面,例如對缺氧細胞的殺滅,以及對細胞週期中S期細胞的殺滅和增敏,熱療不會像放射治療法和化學治療法那樣產生副作用,它是一種綠色的腫瘤治療技術;當治療溫度控制在42.5℃-45℃範圍的熱療,一般稱

為常規熱療,而在治療溫度達到65℃以上的熱療方法,稱為高能聚焦超音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簡稱 HIFU)治療,HIFU治療是在常規熱療基礎上所發展起來的。 HIFU治療腫瘤在臨床中作為一種局部腫瘤治療方法已經獲得認可,但其安全性與有效性必須要多加注意,它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能治療,HIFU治療腫瘤醫療儀器在對骨組織和含氣組織的治療時就需要特別關注,因為聲波在它們的表面上會產生反射、散射,在對空腔臟器進行治療時,如果治療能量過大,會易穿孔,這樣的治療會給病人造成極大痛苦,因此一般而言,HIFU對治療實體腫瘤、軟組織腫瘤和肢體腫瘤比較合適,HI

FU無創治療消融法有以下幾種方法:實心消融法、表面消融法、血管消融法、免疫消融法。 子宮肌瘤病症大部分是發生在30歲以上的女性,且發病率高達20%,根據統計,35歲以上的婦女們,至少有5分之1的人數會罹患大小不一的子宮肌瘤,40歲以上的婦女們,更高達5分之2以上會是「有瘤階級」,在婦產科門診中,經常可以看到求診的婦女們會因為子宮肌瘤的症狀,導致經血量增多、經痛,這些徵狀會讓她身心十分煎熬,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的運作;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從早期的傳統剖腹手術,肚子會有巨創的傷口,到微創腹腔鏡(達文西手術),肚子的傷口進化到只剩下0.5至1公分的小傷口,再到現在的海扶®刀(HIFU)無

創治療手術,肚子上沒有任何傷口;海扶®刀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的方法,是在2014年10月被引進台灣,目前接受子宮肌瘤海扶®刀治療手術的患者已經超過2500例,成功治癒率高達90%以上,海扶®刀(HIFU)無創治療是利用超音波熱能原理(凸透鏡聚焦原理),瞬燃腫瘤組織的治療方法,免開刀、沒有傷口、不會流血、骨盆腔內沒有沾黏後遺症,它是一種最安全的手術治療方法,也是罹患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患者治療的新選擇,但是以下有幾種患者是不適合做海扶®刀治療手術:皮膚有長蟹足腫、子宮肌瘤是惡性、子宮前方有腸子沾黏在腹壁上、曾經做過抽脂手術的患者都不能做,另外,海扶®刀治療也有可能會產生一些風險(副作用)

:發生皮膚燙傷、坐骨神經損傷、腸道損傷等,但其發生機率低於1%。

全科醫生診療手冊(第三版)(暢銷升級)

為了解決皮膚燙傷的問題,作者劉新民,王滌非,凌敏(主編) 這樣論述:

從結構框架上來說,仍以內科疾病為基礎,也包括常見的外科疾病及骨科、婦產科、兒科、皮膚科疾病,以及眼科、耳鼻喉科和口腔科常見疾病。本次改版增加了18種疾病,並對治療方案和使用說明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升級調整,更方便全科醫生臨床實踐中查閱參考。從具體內容設置來說,仍以常見病、多發病為主,更注重實用性,每種病包括概述、診斷要點及詳細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案以預案的形式出現,使全科醫生更快捷地找到疾病的合理處方。治療方案后均有說明,包括疾病診療應警惕和注意的問題,以及保證醫療安全必備的知識點。改版后的《全科醫生診療手冊》不僅可作為區、縣、鄉鎮醫院全科醫師的常備用書,對於大中型醫院的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及主治醫師

處理常見病、多發病也有指導意義。劉新民,沈陽軍區總醫院 內分泌科教授王滌非,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 一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科。擅長糖尿病強化治療及並發症綜合防治、甲狀腺疾病防治、肥胖、血脂異常症、痛風等代謝相關疾病,腎上腺、垂體、骨質疏松及性腺等疾病的診治。 第一章神經系統疾病001第一節周圍神經疾病001一、三叉神經痛001二、舌咽神經痛002三、面神經炎002四、急性感染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003第二節脊髓疾病004一、急性脊髓炎004二、脊髓血管畸形出血005三、脊髓空洞症006四、脊髓壓迫症006第三節腦血管疾病007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007二、腦血栓形成008三、腔

隙性腦梗死010四、腦栓塞010五、腦出血011六、蛛網膜下腔出血012第四節腦部感染性疾病013一、單純皰疹性腦炎013二、結核性腦膜炎013三、化膿性腦膜炎015四、隱球菌性腦膜炎015五、腦囊蟲病016第五節錐體外系疾病017一、帕金森病017二、小舞蹈病018三、肝豆狀核變性019第六節腦部發作性疾病020一、癲癇020二、偏頭痛021三、叢集性頭痛022第七節阿爾茨海默病023第八節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024一、多發性硬化024二、視神經脊髓炎025三、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026第九節肌肉疾病026一、重症肌無力026二、周期性麻痹027第十節顱腦腫瘤028一、星形膠質細胞瘤028二

、少突膠質細胞瘤029三、髓母細胞瘤030四、腦膜瘤031五、垂體腺瘤032六、聽神經瘤033七、腦轉移瘤034第十一節顱腦損傷035一、硬腦膜外血腫035二、急性和亞急性硬腦膜下血腫036三、慢性硬腦膜下血腫037第二章循環系統疾病039第一節心力衰竭039一、慢性心力衰竭039二、急性心力衰竭043第二節心律失常045一、竇性心動過速045二、竇性心動過緩045三、房性期前收縮046四、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縮046五、室性期前收縮047六、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048七、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048八、心房撲動及心房顫動049九、心室顫動及心室撲動051十、房室傳導阻滯051第三節高血壓病052一、

1級或2級高血壓053二、3級高血壓054三、高血壓急症056第四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057一、心絞痛057二、心肌梗死058第五節心臟瓣膜病061一、二尖瓣狹窄062二、二尖瓣關閉不全063三、主動脈瓣狹窄064四、主動脈瓣關閉不全065五、三尖瓣狹窄066六、三尖瓣關閉不全066七、多瓣膜病066第六節原發性心肌病067一、擴張型心肌病067二、肥厚型心肌病068第七節病毒性心肌炎069第八節急性心包炎070第九節感染性心內膜炎072第三章呼吸系統疾病074第一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074第二節急性氣管支氣管炎075第三節肺炎077一、社區獲得性肺炎077二、醫院獲得性肺炎085第四節肺

膿腫087第五節支氣管擴張症090第六節支氣管哮喘092第七節慢性阻塞性肺病095一、慢性支氣管炎096二、阻塞性肺氣腫098第八節慢性肺源性心臟病101第九節呼吸衰竭104第十節急性肺損傷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06第十一節肺結核108第十二節肺血栓栓塞症110第十三節胸腔積液113第十四節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115第十五節原發性支氣管肺癌116第十六節常見的胸外科疾病119一、肋骨骨折119二、胸骨骨折120三、創傷性窒息綜合征121四、損傷性氣胸122五、損傷性血胸124六、 急性膿胸126七、創傷性膈疝127八、食管破裂128九、氣管破裂129十、心臟與大血管損傷130十一、急性化膿性心包

炎132第四章消化系統疾病134第一節胃食管反流病134第二節慢性胃炎136第三節消化性潰瘍138第四節腸結核和結核性腹膜炎140一、腸結核140二、結核性腹膜炎141第五節炎症性腸病141一、潰瘍性結腸炎141二、克羅恩病143第六節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145第七節功能性腸病147一、功能性消化不良147二、腸易激綜合征148三、慢性便秘150第八節肝臟和膽囊疾病151一、肝硬化151二、藥物性肝病153三、脂肪肝154四、膽石病155第九節消化道出血158一、上消化道出血158二、下消化道出血161第十節胰腺炎162一、急性胰腺炎162二、慢性胰腺炎163第十一節其他164一、腸梗阻16

4二、放射性腸炎165第五章風濕免疫系統疾病167第一節類風濕關節炎167第二節系統性紅斑狼瘡171第三節強直性脊柱炎173第四節干燥綜合征175第五節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177第六章血液系統疾病180第一節缺鐵性貧血180第二節巨幼細胞性貧血181第三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182第四節再生障礙性貧血184第五節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185第六節脾功能亢進187第七節過敏性紫癜188第八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90第九節血友病191第十節血液系統惡性腫瘤192一、急性白血病192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194三、淋巴瘤195四、多發性骨髓瘤195第十一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96第七章內分泌及代

謝性疾病198第一節內分泌疾病198一、泌乳素瘤198二、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199三、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199四、尿崩症201五、單純性甲狀腺腫202六、甲狀腺功能亢進症203七、甲狀腺危象205八、甲狀腺功能減退症206九、甲狀腺炎208十、甲狀腺結節211十一、甲狀腺腫瘤212十二、皮質醇增多症215十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216十四、原發性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218十五、腎上腺危象220十六、嗜鉻細胞瘤220十七、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222十八、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223第二節代謝性疾病225一、糖尿病225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28三、高血糖高滲綜合征230四、低血糖症231五、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232六、骨質疏松症234七、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236第八章傳染性疾病241第一節病毒性疾病241一、病毒性肝炎241二、皰疹病毒感染246三、風疹250四、登革病毒感染252五、流行性乙型腦炎254六、狂犬病259七、流行性感冒261八、甲型H1N1流感262九、人感染H7N9禽流感265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267十一、副黏病毒感染269十二、流行性出血熱272十三、艾滋病277十四、脊髓灰質炎282十五、新型腸道病毒感染284第二節立克次體感染286一、流行性斑疹傷寒286二、地方性斑疹傷寒287第三節細菌感染288一、猩紅熱288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289三、傷

寒、副傷寒292四、細菌性食物中毒295五、細菌性痢疾297六、霍亂301七、白喉303八、百日咳305九、炭疽306十、布魯桿菌病308十一、鼠疫309第四節螺旋體感染310一、鉤端螺旋體病310二、回歸熱312第五節原蟲感染313一、溶組織內阿米巴感染313二、瘧疾316第六節蠕蟲感染319一、血吸蟲病319二、並殖吸蟲病322三、華支睾吸蟲病324四、姜片蟲病325五、絲蟲病326六、鉤蟲病328七、蛔蟲病330八、蟯蟲病331第九章腫瘤性疾病333第一節消化系統腫瘤333一、食管癌333二、胃癌334三、大腸癌337四、胰腺癌339五、原發性肝癌341第二節肺癌343第三節泌尿系統腫瘤

346一、腎癌346二、膀胱癌346三、前列腺癌347四、睾丸腫瘤349第四節女性器官腫瘤349一、乳腺癌349二、卵巢癌351三、子宮頸癌352四、子宮內膜癌352五、子宮肉瘤353第五節骨、皮膚和軟組織腫瘤353一、骨及軟組織肉瘤353二、尤文肉瘤354三、黑色素瘤355四、軟組織肉瘤356第十章泌尿系統疾病357第一節急性腎小球腎炎357第二節急進性腎小球腎炎358第三節慢性腎小球腎炎359第四節腎病綜合征360第五節間質性腎炎363一、急性間質性腎炎363二、慢性間質性腎炎363第六節尿路感染364第七節腎小管酸中毒366第八節急性腎損傷367第九節慢性腎衰竭369第十節其他系統疾病所

導致腎臟疾病372一、狼瘡性腎炎372二、糖尿病腎病374三、紫癜性腎炎375第十一節多囊腎376第十二節IgA腎病376第十一章婦科疾病378第一節外陰及陰道炎症378一、滴蟲性陰道炎378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379三、細菌性陰道炎380四、萎縮性陰道炎381第二節子宮頸炎症382一、急性宮頸炎382二、慢性子宮頸炎383第三節盆腔炎性疾病384第四節妊娠滋養細胞疾病386一、葡萄胎386二、妊娠滋養細胞腫瘤387第五節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腺肌病389一、子宮內膜異位症389二、子宮腺肌病390第六節生殖內分泌疾病391一、異常子宮出血391二、閉經394三、多囊卵巢綜合征395四、痛經

396五、經前期綜合征397六、絕經綜合征398第十二章產科疾病400第一節妊娠時限異常400一、自然流產400二、早產404三、過期妊娠405第二節妊娠特有疾病406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406二、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409三、妊娠劇吐411四、母兒血型不合411第三節異位妊娠413第四節妊娠晚期出血415一、胎盤早剝415二、前置胎盤416第五節多胎妊娠與巨大胎兒417一、多胎妊娠417二、巨大胎兒419第六節羊水異常419一、羊水過多419二、羊水過少420第七節胎兒發育異常與死胎421一、胎兒生長受限421二、死胎423第八節胎兒窘迫與胎膜早破423一、胎兒窘迫423二、胎膜早破425第

九節異常分娩425一、產力異常425二、產道異常428三、胎位異常431第十節分娩期並發症437一、產后出血437二、羊水栓塞439三、子宮破裂442第十一節異常產褥443一、產褥感染443二、晚期產后出血445第十三章兒科疾病447第一節營養性疾病447一、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447二、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448三、維生素C缺乏症448四、維生素B1缺乏症449五、鋅缺乏症450第二節結締組織病451一、小兒風濕熱451二、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452三、幼年特發性關節炎453第三節消化系統疾病455一、小兒腹瀉病455二、小兒胃食管反流457第四節呼吸系統疾病459一、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459二、急性支氣管炎460三、肺炎461第五節循環系統疾病466一、病毒性心肌炎466二、充血性心力衰竭468第六節泌尿系統疾病469一、泌尿道感染469二、急性腎小球腎炎471三、腎病綜合征472第七節血液系統疾病473一、缺鐵性貧血474二、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475三、急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476第十四章皮膚疾病479第一節細菌性皮膚病479一、膿皰瘡479二、深膿皰瘡481三、金黃色葡萄球菌性皮膚燙傷樣綜合征482四、毛囊炎483五、癤與癤病483六、癰484七、蜂窩織炎485八、丹毒486第二節真菌性皮膚病487一、頭癬487二、體癬和股癬489三、手癬、足癬490四、

甲真菌病492五、花斑癬494六、念珠菌病495第三節病毒性皮膚病496一、單純皰疹496二、帶狀皰疹497三、傳染性軟疣498四、水痘499五、幼兒急疹500六、手足口病500第四節寄生蟲、昆蟲及動物性皮膚病501一、蟲咬皮炎501二、蜂蜇傷501三、蠍螫傷503四、疥瘡503五、毒蛇咬傷505第五節皮炎濕疹性皮膚病506一、接觸性皮炎506二、染發皮炎509三、化妝品皮炎511四、濕疹512五、異位性皮炎515六、嬰兒濕疹517七、脂溢性皮炎518八、蕁麻疹519九、丘疹性蕁麻疹521第六節瘙癢性皮膚病522一、神經性皮炎522二、瘙癢病523第七節藥物性皮炎524第八節紅斑鱗屑性皮膚病5

27一、銀屑病527二、玫瑰糠疹528三、白色糠疹529第九節天皰瘡530第十節皮膚附屬器疾病532一、尋常痤瘡532二、皮脂溢出533三、頭皮單純糠疹534四、酒渣鼻535五、粟粒疹536六、甲溝炎536第十一節色素性皮膚病537一、白癜風537二、黃褐斑538三、雀斑539四、黑變病539第十二節角化性皮膚病539一、魚鱗病539二、毛囊角化病541第十三節物理性皮膚病541一、凍瘡541二、日旋光性皮炎542三、手足皸裂543四、雞眼543五、胼胝544六、放射性皮炎544第十四節性傳播疾病545一、梅毒545二、淋病548三、非淋菌性尿道炎550四、尖銳濕疣552五、生殖器皰疹553六

、軟下疳554第十五章中毒性疾病556第一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556第二節急性鎮靜催眠藥中毒557一、苯二氮類中毒557二、巴比妥類中毒558三、水合氯醛中毒559第三節有機磷農藥中毒560第四節急性甲醇中毒562第五節乙醇中毒563第六節急性殺鼠劑中毒564第七節百草枯中毒566第八節急性亞硝酸鹽中毒567第九節急性對乙酰氨基酚中毒568第十節急性強酸、強鹼中毒569第十六章骨科疾病571第一節骨與關節的感染性疾病571一、急性化膿性骨髓炎571二、慢性骨髓炎572三、化膿性關節炎573第二節運動系統慢性損傷574一、凍結肩574二、腱鞘囊腫575三、狹窄性腱鞘炎576四、滑囊炎577五、彈響

髖578六、網球肘579七、疲勞骨折580八、髕骨軟骨軟化症580九、腕管綜合征582十、肘管綜合征582第三節骨與關節結核583一、脊柱結核583二、脊柱結核並截癱584第四節骨關節炎585第五節脊柱及其周圍軟組織疾病586一、頸椎病586二、頸椎間盤突出症589三、自發性寰樞椎脫位589四、腰椎間盤突出症590五、腰椎管狹窄症591六、脊柱滑脫症592七、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593八、急性腰扭傷594九、慢性腰勞損595第六節脊柱側凸595第七節骨腫瘤597一、骨瘤597二、骨旁骨瘤598三、骨樣骨瘤598四、軟骨瘤599五、骨軟骨瘤599六、骨巨細胞瘤600七、骨肉瘤601八、軟骨肉瘤60

2九、骨轉移瘤603十、骨囊腫603第十七章口腔科疾病605第一節牙體牙髓病605一、齲病605二、楔狀缺損606三、四環素牙606四、牙髓病607五、根尖周炎608第二節牙齦炎609第三節口腔額面部感染610一、智齒冠周炎610二、頜面部間隙感染610三、頜面部癤癰611第四節口腔頜面部損傷612一、口腔頜面部軟組織傷612二、牙及牙槽骨損傷612第五節顳下頜關節紊亂病613第十八章耳鼻喉科疾病614第一節鼻腔炎性疾病614一、急性鼻炎614二、慢性鼻炎615三、萎縮性鼻炎616第二節變應性鼻炎617第三節鼻出血618第四節鼻竇炎性疾病619一、急性鼻竇炎619二、慢性鼻竇炎620第五節咽炎

621一、急性咽炎621二、慢性咽炎622第六節扁桃體炎623一、急性扁桃體炎623二、慢性扁桃體炎624第七節腺樣體炎625一、急性腺樣體炎625二、腺樣體肥大626第八節急性喉炎627第九節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628一、慢性喉炎628二、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628第十節喉癌629第十一節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630第十二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631第十三節梅尼埃病632第十四節耳聾633一、傳導性耳聾633二、感音神經性耳聾634第十五節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635第十九章眼科疾病637第一節瞼腺炎及瞼板腺囊腫637第二節急性卡他性結膜炎638第三節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638第四節急性閉角型

青光眼639第五節虹膜炎641第六節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643第七節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644第八節視網膜靜脈周圍炎(EALES病)646第九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647第十節原發性視網膜脫離648第十一節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649第十二節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650第十三節甲狀腺相關眼眶病651第十四節球后視神經炎652第十五節缺血性視神經病變653第十六節眼化學性燒傷654第十七節Stevens-Johnson綜合征657第十八節萊姆病眼部改變658第十九節圓錐角膜659第二十節玻璃體后脫離660

以豬為動物模型建立皮膚二度燙傷及以金瘡膏治療之研究平台

為了解決皮膚燙傷的問題,作者許世源 這樣論述:

本研究建立大型動物的燙傷試驗模型,並以傳統中藥藥膏金瘡膏為試驗藥品,選擇二度燙傷傷口為研究目標,以符合臨床上使用外用敷料進行保守治療的需求,探討傳統中藥外用藥膏對燙傷傷口癒合的影響。金瘡膏出自於清朝(AD1732)中醫典籍《醫學心悟》,依據典籍記載的用途為"刀斧損傷,跌撲打碎,敷上即時止痛止血,更不作膿",其組成藥物包括松香、乳香、沒藥、兒茶、血竭、樟腦、冰片、蜂蠟和豬油等。現今在台灣的醫院附設中醫部門仍常將此藥應用於創傷傷口、褥瘡、糖尿病傷口、化療藥劑腐蝕傷口等傷口的照護,對於意外傷害常見的燙傷卻鮮少有相關應用發表。本研究選用藍瑞斯(Landrace)品種的閹公豬(20公斤,2個月大。麻醉

條件為以肌內注射Atropine(0.06 mg/kg),Zoletil®(4.4mg/kg)、Xylazine(4.4mg/kg)。此造模模式使用不銹鋼圓柱塊(直徑36mm,高30mm,平均重量為230.9 ± 0.4 g),以電熱盤加熱,燙傷造模溫度有90及110℃二種,經由推力計施加1kg壓力,圓柱塊底部與豬皮膚接觸達20秒,隨後燙傷部位即以蒸餾水濕紗覆蓋。豬背部燙傷傷口表面以P1-P4藥膏進行換藥換藥時,使用蒸餾水潤濕的清洗棉簽清理傷口,接著使用乾的清洗棉簽擦乾,然後使用該傷口組別的敷料塗布傷口,用量以能完全遮蓋傷口為主,最後蓋上5 x 5 cm無菌紗布,以醫療用黏性繃帶將無菌紗布貼牢

。從燙傷造模起,D1、D2、D3、D4、D5、D6每日換藥,接著於D8、D10、D12、D14、D16、D18、D20、D22日換藥。觀察24天,評估不同造模溫度下,皮膚傷口的癒合情形,以及燙傷造模前後傷口組織切片的變化。實驗結果顯示,金瘡膏(麻油基質)在二種造模溫度產生的燙傷傷口均有不錯的癒合表現,都是在D16脫去痂皮,完成再上皮化的過程,是四種藥膏中傷口癒合傷口最快的一支;磺胺銀藥膏與金瘡膏(豬油基質)完成再上皮化的情況稍慢,在D20完成再上皮化的過程;凡士林藥膏在D23則是尚未完成再上皮化,是四種藥膏中癒合傷口最慢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