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彈力帶蝴蝶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短彈力帶蝴蝶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法理德.札卡瑞亞寫的 後疫情效應:CNN「札卡瑞亞GPS」主持人給世界的10堂課 和李弦峨的 我的第一本肌肉鍛鍊書【暢銷全新封面版】:韓國健美女王教你從XL變S,每天8個動作,2周小1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視覺享「瘦」法 - Limit力美特機能襪也說明:粗壯的手臂和晃動的蝴蝶袖,讓肩膀看起來更加寬廣,只要讓手臂贅肉消失, ... 再將腳往後踢45度,或是在大腿套上彈力帶增加阻力,幫助提升訓練強度。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瑞麗美人國際媒體所出版 。

最後網站蝴蝶袖別再搖擺了!在家5招瘦手臂運動,還能讓虎背 - ÇaVa則補充:夏天穿短袖,蝴蝶袖搖來晃去難遮掩,還怎麼練都瘦不下去?其實很多時候不是蝴蝶袖 ... 瘦蝴蝶袖、瘦手臂運動2:彈力帶垂直拉伸. 如果沒有彈力帶,我們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短彈力帶蝴蝶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後疫情效應:CNN「札卡瑞亞GPS」主持人給世界的10堂課

為了解決短彈力帶蝴蝶袖的問題,作者法理德.札卡瑞亞 這樣論述:

美國當代著名公共知識份子札卡瑞亞帶我們預見未來, 在大瘟疫中開創人類邁向新世界的契機。      全球百大公共知識份子札卡瑞亞帶我們預見未來。   自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已經發生了三次大震盪。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的金融崩潰,以及現正水深火熱的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每一次都是「不對稱威脅」(asymmetric threat),從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開始,並且與過去世界所經歷的任何事情都不一樣。 列寧曾說過:「有時可能幾十年都沒有大事發生,但有時也可能在短時間內一口氣發生幾十年才出現一次的巨變。」   這一次,正是讓歷史巨輪快速轉動的關鍵時刻之一。   COVI

D-19將如何加速歷史發展?   未來的世界將呈現什麼樣貌?   瘟疫肆虐的此刻,札卡瑞亞在這部來得迫切又及時的著作中,預言了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本質。疫情對政治、社會、科技、經濟等領域所造成的影響,很可能數年後才會真正顯現,他的論述將幫助我們理解疫後的世界樣貌。   這10堂「課」讀來既令人警醒,又帶給人希望。他針對自然環境與生物危機、過時的左右派政治分類、數位生活的興起等各個面向提出討論,也深入分析全球化的未來、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以及疫情如何使得美中關係惡化。   札卡瑞亞促使我們思考,像人類這樣的社會動物,社群的概念已然融進我們的天性,而且更重要的是,正如他在結論中告訴我們的

⸺⸺   「天命依然未定」,未來切切實實的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後疫情效應》說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是21世紀初難以忽視的,對世界的深刻省思。 得獎紀錄     ★誠品選書   ★亞馬遜2020年10月編輯選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分類暢銷榜第一名   好評推薦     無論現在處境如何,現在的2019冠狀病毒疫情終將有結束的一天。但是下一個疾病大流行將接踵而至。札卡瑞亞深思熟慮、處變不驚,寫下從2019冠狀病毒疫情中學到的教訓,他列舉正面的案例,並給予我們一些建議去應對未來的類似威脅。此外,他還認為人們應該聽專家的意見,而專家也該聆聽民眾

的意見。——亞馬遜叢書資深編輯施呂普(Chris Schluep),《亞馬遜選書評論》     「札卡瑞亞的故事語言生動,搭配切中要點的例子,同時避免了左派和右派的樣板情節。……大推這本書。面對一個正在形成的世界,這是一本既聰明、博學且有見識的指南。」——喬飛(Josef Joffe),《紐約時報》     沒幾個年輕作者或記者能像札卡瑞亞這樣,以天啟一般的聰明思維、近乎完美的清晰敘述、動人心弦的文字講述未來的國際情勢……札卡瑞亞這本書為美國與其他國家做出重要貢獻……他在書中對國際關係、全球政治、經濟發展的精妙看法,將給讀者巨大啟發,讀完大呼值得。——路易士(Claude Le

wis),《費城詢問報》     一部極富原創力、深具洞見的作品……讀完這本,你就會用另一個觀點看世界。——諾亞(Timothy Noah),《華盛頓郵報》     札卡瑞亞寫了一本小小的世界名作。全球各地的決策者……都該看看書中充滿智慧的洞見……本書讓你了解現在,預見未來。——伯克,《衛報》     這本涉獵廣泛、發人深省的書非常值得一讀……現在已經很少看到像札卡瑞亞這樣會以歷史與政治哲學為基礎做出論證的書了,以專欄作家而言更是難得。——朱迪斯(John B. Judis),《外交政策》     札卡瑞亞……博學多聞和洞察力十足,西方公共知識界很少人比得過。—

—史里曼(David M. Shribman),《波士頓週日環球報》 作者簡介   法理德.札卡瑞亞 Fareed Zakaria     獲《前景》(Prospect)、《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評選為「全球百大公共知識份子」。《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票選為「過去十年十大全球思想家」(top ten global thinkers of the last decade)。     主持CNN重量級國際新聞評論節目《札卡瑞亞GPS》(Fareed Zakaria GPS),全世界各地有兩億兩百萬個家庭收看。為《華盛頓郵報》撰

寫每週專欄,每月有八千萬至一億名讀者。     著有《自由的未來》、《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為博雅教育辯護:當人文課熄燈,大學正讓青年世代失去遠大未來》。     《自由的未來》出版時,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評論道:「札卡瑞亞是極為傑出的年輕作家,他針對西方憲政原則如何影響全球秩序寫下一本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著作。」     《後美國世界》發表後,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說:「法理德.札卡瑞亞對國際時事的分析一直以來都很出色,但更難得的是,他都是對的。如今,他又出版了一部充滿洞見的傑作。」   譯者簡介

  盧靜     雜學家。為了畢業劇本接觸TRPG,為了推廣遊戲開始翻譯,結果入門卻是社會科學。喜歡民俗、文學、社會科學,希望透過翻譯,讓讀者以新的視角觀看生活與社會。譯有《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譯作賜教:[email protected]。   廖崇佑     畢業於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譯有《多極世界衝擊》、《眞的好奇怪:希臘神話》、《貓咪問題全攻略》、《無法測量的領導藝術》、《國家地理精工系列:經典自行車》等書籍,現為自由譯者兼英語學習粉絲頁「賓狗單字」共同創辦人。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廖珮杏     自由譯者

。偏好議題性的人物故事,從中探討機制縮影、價值與文化衝突等結構問題。譯有《重返天安門》、《憤怒與希望》(合譯)、《重病的美國》、《獨裁者的養成之路》等書籍,以及《電馭叛客2077》(合譯)遊戲。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劉維人     自由譯者。從譯作出發,參與當代民主、公共討論等議題。譯有《被誤讀的哲學家》、《反民主》、《暴政》、《不穩定無產階級》、《憤怒與希望》(合譯)、《Mindf*ck 心智操控》等。譯作賜教:[email protected]。 序 言 「蝠」蝶效應 二○一九冠狀病毒這種事件未來還會更多,它們既不是有

人刻意為之,也不完全出於偶然,比較像是我們整個跨國體系之中內建的某種機制。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去了解這個體系,或者應該說,我們需要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才能夠理解後疫情時代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   第一課 繫上安全帶 現代人類的發展無論規模還是速度都史上未及。我們生活的世界體系開放多變,所以沒有什麼緩衝餘地。這樣好處很多,卻也非常脆弱。我們必須現在就修正這個逐漸失去穩定的現實。我們能做的,只有更清楚現在所面對的風險,為災難做好準備,讓社會更加堅韌。社會不只要承受衝擊和逆流,更要從中學習。   第二課 為政之方,在質不在量 二十世紀最大的政治論題,就是政府在經濟中的規模和定位⸺

⸺也就是政府的「量」。但在這場危機中,真正重要的似乎是政府的「質」。成功對抗病毒的國家中,有些是大政府,有些則是小政府。這些國家的共通點就是有能力、運作良好、備受信賴的政府⸺⸺這些就是所謂政府的「質」。   第三課 只靠市場並不夠 丹麥這些北歐國家找出了一條靈活、民主、安全、公義的道路,在對世界保持開放的同時,也讓國民做好準備。他們清楚市場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但只靠市場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緩衝、靠山和糧草。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的做法,再因應自己國內的現實調整。因為我們真的別無選擇。   第四課 大眾應遵從專家建議,專家應傾聽大眾意見 大流行病很重要,不應該只交給科學家。科學家是

不可或缺的成員,但其他領域的專家也是。專家和菁英應該花更多心力去思考如何與民眾建立連結,並以人民的需求為首要考量。在面對這次的疫情和將來的危機時,人民應該要聽取專家的意見。但是,專家也必須聆聽民眾的想法。   第五課 人類生活已然數位化 這次的疫情大流行證明,新科技發展的程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更快,但機器在運算資料和提供答案方面愈聰明,就愈能強迫我們思考人類在理性思考之外的獨特之處。人類生活邁向數位化的速度非常快、影響非常廣泛,而且感受非常真實。不過,數位化的一個潛在影響,或許是會讓我們更珍惜彼此身上最人性化的部分。   第六課 亞里斯多德說對了,我們是社會性動物 每個人出於

不同的理由而選擇在城市中居住,例如工作、陪伴、娛樂、文化,或以上全部。但是,在這些外在原因下,其實深藏著想要與他人社交互動的渴望。二○一九冠狀病毒無法改變這種天性。事實上,外出限制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讓大家想起那個簡單而深刻的事實⸺⸺我們人類在本質上就是社會性動物。亞里斯多德說對了。   第七課 世界會愈來愈不平等 二○一九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可能會使我們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為改善不平等所做的努力功虧一簣,世界將重回嚴重不平等的狀態。我們未來很有可能又得面對另一場大瘟疫,屆時就得意識到,這個世界必須讓每個窮人和富人活得同樣安全又健康。我們應該要努力實現這樣的平等。   第八課 

全球化沒有死 短期來說,二○一九冠狀病毒疫情和外出限制確實抑制了所有國內和國際的經濟活動,這大概會慢慢讓世界脫離全球化。但是一旦治療方法或疫苗問世,經濟指標的改善速度也可能與原本惡化的速度一樣快。削弱全球化最後榮光的往往不是經濟或科技造成的後遺症,而是政治問題。總而言之,全球化並沒有死,但我們可能會搞死它。   第九課 世界正從單極走向雙極 中國已經崛起了,而且明顯到每個人都看得出現在國際上有兩大強權。而原本彼此沒有敵意的美中,在川普和習近平上任後,局勢開始變化。二○一九冠狀病毒疫情更讓華府對北京的言詞與行動都公開強硬起來。美中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是無可避免的,但戰爭卻可以避免。未

來的國際關係顯然無法逃離兩強並立,但未必要陷入冷戰。   第十課 有時候堅持理想反而最現實 二○一九冠狀病毒清楚告訴我們,如今這個各地彼此緊密聯繫的世界,潛藏著多少風險與機會。在這樣的疫情中,每個國家無論貧富無一倖免。只要還有人身處危險之中,其他人就無法真正安全。如果各國不能長久合作,人類就可能從此滅亡。團結合作就能改變世界,不是什麼烏托邦的幻想,只是一種簡單的常識。   終 章 天命未定 二○一九冠狀病毒帶來巨大的危機,但也開創了一個新契機。在萬物天翻地覆的時候推動改變反而最容易。艾森豪認為在二戰中犧牲的士兵給了所有人一個機會,讓我們一起打造一個更和平、更美好的世界。如今

,這場惡毒的大瘟疫又給了另一個機會,讓我們邁向另一個新世界。要不要把握這個機會就看我們了,畢竟天命永遠未定。   謝辭 序言   「蝠」蝶效應     如今,這顆《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口中「刺刺的病毒小球」遍布了整個世界。一月下旬,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埃克特(Alissa Eckert)及她的同事希金斯(Dan Higgins)受命繪製二○一九冠狀病毒的樣貌。埃克特後來向《紐約時報》解釋,為了要「吸引公眾注意」,他們畫出一個銀色的球體圖像,上面有明亮的大紅

色突起物。這張圖果然引起軒然大波和眾人的不安,很快便隨處可見,出現在報紙、雜誌和電視新聞上。如果現在要在腦中想像冠狀病毒的樣子,八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埃克特及希金斯繪製的版本或其衍生的圖片。專業醫學繪圖家的品味都很有趣,比如這張圖是採所謂的「特寫鏡頭」(beauty shot),近距離描繪了單株病毒株的模樣,所以看起來既危險又巨大。但實際上,二○一九冠狀病毒的大小只有這個句子結尾的句號的萬分之一。     人們常說我們要從大處著眼,但也許現在我們需要開始思考細節。無論軍事攻擊、入侵這類典型的巨大威脅有多罕見,我們都很善於想像它們的樣貌,也善於制定大規模計畫去回應。各國政府花費上兆美元建立

龐大的軍隊,追蹤全球軍隊的動向,並針對潛在敵人進行軍事演習。光是美國自己每年的國防預算就高達約七千五百億美元。但面對小小的病毒,我們卻沒有事先做任何防備。結果,這樣一顆小小的病毒將為人類帶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傷害。     這本書不是在寫二○一九冠狀病毒的疫情,而是關於疫情大流行之後的世界將變成什麼模樣,以及更重要的,我們該如何因應後疫情時代的生活。每次巨大衝擊的後果,都會根據當時世界的狀態,根據人類的反應是恐懼、拒絕承認還是適應,而有所不同。在如今這個大家脣齒相依的世界中,二○一九冠狀病毒肆虐帶來的影響,也不同於以往。大多數國家都無法及時回應這場疫情,甚至連最富有國家在

內的許多地區,後來都紛紛封鎖了邊界和經濟活動,這在人類史上幾乎不曾見過。     這本書寫的是「後疫情時代的世界」,之所以寫這個主題,不是因為我們擺脫了二○一九冠狀病毒,而是因為我們跨過了一道很關鍵的坎。在這之前,幾乎所有還活著的人都從未經歷過大瘟疫,但二○一九冠狀病毒讓我們知道了疫情大流行是什麼樣子。我們都看到了疫情帶來的挑戰,以及為此付出的代價。這場疫情很可能會持續下去,但即使我們消滅了這個疾病,未來肯定還會爆發其他傳染病。這次疫情獲得的知識和經驗,讓我們走入了後疫情的全新時代。     二○一九冠狀病毒疫情究竟造成了哪些後果?有人認為,這場瘟疫將會被視為現代歷史的關鍵時刻

,將永遠改變世界的走向。另外有些人認為,疫苗問世之後,世界很快就會恢復成以往的樣子。還有一些人認為,與其說這場疫情改變了歷史,不如說是在加速歷史的進展。目前看起來,最後一種猜測最可能為真。列寧曾說過:「有時可能幾十年都沒有大事發生,但有時也可能在短時間內一口氣發生幾十年才出現一次的巨變。」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就是如此,未來的世界在很多方面都會比不久之前變化得更快速。但當生活快速變遷,許多事情的發展就會開始逸出常軌,很可能引起混亂,甚至致命。一九三○年代,許多發展中國家正以穩定的步伐走向現代,人們漸漸棄農從工。蘇聯卻決定粗暴的加速進展,推行了農業集體化,最後導致饑荒、數百萬農民遭到「肅清」(liqu

idation),更加鞏固獨裁統治,讓整個蘇聯社會慘不忍睹。如今,若我們以飲鴆止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未來可能也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悲劇。     對國家、公司,特別是個人來說,疫情後的生活將大不相同。即使經濟和政治恢復正常,人們也不會再以過去的方式生活。人們將經歷一場不尋常的艱難考驗,並且發現一個全新的難得機會。麥斯威爾(William Maxwell)一九三七年出版了一部小說《他們像燕子一樣襲來》(They Came Like Swallows),書中的一個角色從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中倖存了下來,一股「奇妙的感覺縈繞不去。無論是他還是別人,從來沒有人能知道他的人生會變成這

樣」。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一九三九年的半自傳小說《蒼白的馬,蒼白的騎士》(Pale Horse, Pale Rider)也描述了西班牙流感結束後的經驗:當最糟的時刻過去,我們會突然「冷靜下來」。該書的最後一句就是:「現在所有事情都該重新開始。」     瘟疫的力量     照理來說它不該這麼陌生。那株冠狀病毒或許是新型的,但大瘟疫卻源遠流長。最早的西方文學開頭就是一場瘟疫。荷馬的《伊利亞德》(Iliad)的最初幾句,就是在描述希臘軍隊正遭受瘟疫的蹂躪,這是給他們自負、貪婪、好鬥的領導人阿伽門農國王的天譴。西方第一部嚴謹的歷史著作也是在一場瘟疫中展開

,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記錄了當時兩大超級強國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長期衝突。修昔底德寫道,在戰爭開始之初,一場可怕的瘟疫席捲雅典,大批身強體壯的市民死於非命,就連城邦裡舉世無雙的領袖也命喪黃泉。雅典是民主社會,斯巴達則是以嚴格聞名的勇士社會,兩地的政治制度南轅北轍。歷史上贏的是斯巴達,不過要是沒有瘟疫的話,贏家就很可能變成雅典,那可能會讓西方歷史走向一條不同的路,讓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成為成功的典範,而非一團一瞬即逝的火焰。瘟疫就是有這麼大的力量。     史上影響最慘烈的大瘟疫莫過於腺

鼠疫(bubonic plague),一三三○年代始於中亞,接下來十年傳播到歐洲。一位中世紀的編年史家認為蒙古人使用了歷史上第一種生化武器,將得瘟疫而死的屍體以投石機投入熱那亞(Genoese)城內,從而將疾病傳入歐洲大陸。但更可能的是,腺鼠疫是靠全球貿易傳播的,商隊和船隻將貨物從東方運送到西西里島的墨西拿(Messina)以及法國的馬賽這些主要港口,腺鼠疫就跟著貨物上路。這種傳染病又稱為黑死病(Black Death),細菌寄生在老鼠背上的跳蚤上,會攻擊患者的淋巴系統,導致前所未見的苦難,不計其數的人死去,歐洲人口頓時少掉一半。這個疾病跟其他許多疾病一樣,目前從未完全根除,世界衛生組織(Wo

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報告,每年仍約有幾百個病例,幸好現在可以用抗生素治療。     腺鼠疫在當時的歐洲投下震撼彈。學者認為,這個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過於龐大,把當時的經濟搞得天翻地覆。史丹福大學歷史系教授謝德爾(Walter Scheidel)說,疫情造成勞動力稀缺,土地放著沒有人用,於是工資上漲、租金下降。勞工有更大的議價權,貴族則逐漸無權置喙。農奴制在西歐大部分地區逐漸消亡。當然,各國所受影響因經濟和政治結構而異。某些高壓統治的地區,腺鼠疫過後反而愈來愈不平等,例如:東歐的貴族地主利用苦難和混亂,首次收緊控制,實行了農奴制。這場大瘟疫除了上述物質

方面的影響,還引發了一場思想革命。許多十四世紀的歐洲人開始問:「為什麼上帝會允許地獄降臨在人間?」並質疑原來根深柢固的階級制度,最後這些思想改變使歐洲脫離了中世紀的痼疾(medieval malaise),掀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在一片死亡和恐怖之中,科學、現代化和文明演進如焉誕生。幸好,二○一九冠狀病毒並不像過去的大瘟疫那樣造成屍橫遍野。但這場當代的大瘟疫是否會像過去一樣激發社會反省,讓我們不再驕矜自滿?     歷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撰寫了一部影響深遠的著作《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他為了找出少數歐洲士兵能夠迅速

征服並改變美洲數百萬人的原因,而對流行病學產生興趣。像是西班牙探險家柯爾特斯(Hernan Cortes)的遠征軍只有六百人,卻征服了幾百萬人口的阿茲特克帝國(Aztec Empire)。麥克尼爾發現答案與瘟疫有關。西班牙人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武器,還帶來了天花等疾病,他們自己對天花已經有了免疫力,但當地的原住民卻沒有。隨後爆發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很驚人,一開始估計死了三○%的人,十六世紀估計六○%至九○%,總共大約數以千萬計的人死去。麥克尼爾想像,「當時原住民看到死亡的全是印地安人,西班牙人卻毫髮無傷,心裡應該受到了衝擊。」他推測當時的原住民認為,外國人之所以不怕瘟疫,是因為崇拜強大的神祇。許多原

住民後來屈服於西班牙人的控制,並皈依基督教,可能也與此有關。     至今仍讓我們印象深刻的疫情大流行是西班牙流感,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重創了世界,殺死五千萬人,超過戰爭中死亡人數的兩倍。它之所以被稱為西班牙流感,並非因為它起源於西班牙,而是因為這個國家當時並未參戰,所以沒有審查新聞。當疫情爆發時,整個西班牙都大肆報導,後來新聞傳到了國外,讓許多人誤以為這場瘟疫源於西班牙。自二十世紀以來,科學進展突飛猛進。當時還沒有發明電子顯微鏡,也還沒有抗病毒藥物,沒有人見過病毒的本體,也不知道如何治療這種新興的感染。儘管如此,當時的衛生當局制定了三個最重要的方針:社交距離、口罩和洗手。在疫苗研發

出來之前,這三項依然是今日用來減緩二○一九冠狀病毒傳播的重要機制。只不過當代還會再加上一項方針:定期檢驗。     近十年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禽流感、豬流感和伊波拉病毒陸續爆發,每一次都傳播得又快又遠,讓許多專家紛紛警告,我們很快將面臨一場真正的全球疫情大流行。這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一九九四年,普雷斯頓(Richard Preston)的暢銷書《伊波拉浩劫》(The Hot Zone)詳細介紹了伊波拉病毒的起源。二○一一年的電影《全境擴散》(Contagion)則根據二○○二年至二○○三年的SARS疫情和二○○九年的豬流感大流

行,虛構了一種奪去全世界兩千六百萬人性命的病毒。二○一五年,蓋茲(Bill Gates)在TED演講中警告說:「未來幾十年內會殺死一千萬人的,很可能是高度傳染性的病毒。」二○一七年,他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又更大聲疾呼,未來十至十五年,將可能爆發一場全球疫情大流行。     照理來說,當時的狀況應該很容易讓我們知道得投入更多時間、資源和精力去預防下一場疫情才對。但二○一七年六月,川普總統卻提議削減處理公共健康和疾病的關鍵機構預算。當時我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中引了一段話來談論這個話題:     美國最嚴重的威脅根本

就不是什麼巨大的敵人,而是非常微小,小到得用顯微鏡才看得到,比針頭還要小幾千倍的東西。無論奪人性命的病原體是人造的還是天然的,都會引發全球健康危機,而美國目前卻完全沒有做好準備。……才不過一百年前,一九一八年的西班牙流感就造成全球約五千萬人殞命,而我們現在的世界在許多方面都比當時更加脆弱。密集的城市、戰爭、自然災害和國際航空旅行,讓致命病毒可以在非洲小村莊裡流傳之後的二十四小時內,傳播到包含美國的世界各地。……生物安全(Biosecurity)和全球大流行是無視國界的。在病原體、病毒和疾病面前,人人都無法倖免於難。當危機來臨時,我們會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資金和更多的全球合作。但到那時候才這樣想就太

遲了。     現在確實是太遲了。明明有夠多的資訊為我們敲響警鐘,我們卻沒有及時應對二○一九冠狀病毒。而且除了二○一九冠狀病毒疫情的具體危機,我們還得同時意識到既有的體系也可能會有所改變。     冷戰結束後,世界進入了新的國際體系,由三種力量鼎立:地緣政治力量、經濟力量和技術力量,換個方式說:美國強權、自由市場和資訊革命。所有人似乎都在為創造一個更加開放和繁榮的世界共同努力。但這個世界依然危機重重,其中有一些危機甚至會失控,比如之前的巴爾幹半島戰爭、亞洲金融崩潰、九一一恐怖攻擊、全球金融危機,再到現在的二○一九冠狀病毒。儘管這些危機的成因大不相同,但有一個關鍵共通點:他們都是

不對稱的(asymmetric)衝擊,都是從很小的事情開始,最後影響波及整個世界。當年的九一一事件、二○○八年經濟海嘯,以及二○一九冠狀病毒,就是讓全世界都刻骨銘心的經典案例。     震驚全球的九一一恐怖攻擊,讓人們開始注意許多西方國家都經常忽略了世界上的某一種反彈力量。攻擊事件使眾人開始關注伊斯蘭激進派的憤怒、中東的緊張局勢,以及西方國家與這兩者之間的複雜關係。該事件還激起美國強烈反應,不僅擴大了龐大的國內安全機構、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發動戰爭,還對許多地方出手。據估計,美國在所謂的「反恐戰爭」(War on Terror)上總共花費了五.四兆美元;並製造了流血衝突、革命、鎮壓和難民,

它造成了數以百萬計的傷亡,直至今日,餘波仍未停止。     二○○八年金融海嘯則是另一種衝擊。經濟崩盤在歷史上很常見,景氣好的時候,資產價格水漲船高,同時也引發投機行為,進而讓市場泡沫化,最後無可避免的走向崩盤。這場危機始於美國,但很快就蔓延到全球,讓全世界陷入了自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後來實體經濟復甦緩慢,但市場迅速漲回,拉大了資本和勞工之間的差距。這場危機也為政治帶來複雜且負面的影響。金融海嘯的起源明明是私人公司的力量過於龐大,許多國家卻沒有因此提出更左派的經濟政策,反而文化思維慢慢趨於保守。經濟上的焦慮也讓人們產生文化焦慮,一邊對移民

產生敵意,一邊渴望回到過去熟悉的生活。右翼民粹主義在西方的勢力愈來愈強。     現在我們又面臨了第三次衝擊,這場衝擊可能最為劇烈,也最為全球化。二○一九冠狀病毒一開始只是中國的衛生問題,卻很快蔓延到全球,引爆了一場大混亂。這場疫情危機導致全球所有商業活動停擺,經濟陷入大癱瘓。從某些層面來看,這場因流行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可以與當年的經濟大蕭條相提並論。未來幾年,許多國家將各自出現不同的政治影響;而恐懼、孤立、人生失去方向等社會與心理衝擊則可能會持續更久。二○一九冠狀病毒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畫下了又深又久的印記,而且我們現在甚至還不夠清楚究竟會有哪些印記。     這三次大規

模的全球危機,都源自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九一一恐怖攻擊的源頭只是十九位年輕人,他們利用和四千年前青銅器時代沒兩樣的簡單粗糙小刀,使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戰爭、間諜戰、反抗和鎮壓的浪潮。全球金融危機則源於總是游移在灰色地帶的「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 CDS),它是一種針對抵押貸款的保單,銀行把CDS包裹再包裹,然後分割出去,出售再出售,最後滾出一個四十五兆美元的市場,價值高達美國經濟規模的三倍,全球經濟規模的四分之三。這個市場一崩潰,全世界的經濟便牽一髮而動全身,最後更掀起一波民粹主義浪潮。要是沒有信用違約交換,川普後來也不會選上總統。     這次的二

○一九冠狀病毒則提醒我們,蝴蝶效應真的會在現實中發生。一隻蝴蝶拍個翅膀,可以影響地球另一邊的天氣;一撮微小的病毒粒子搭上中國湖北省的蝙蝠翅膀,可以讓整個世界陷入一團混亂。許多小小的改變都能造成巨大的影響。在電網及電腦網絡中,某些微小的元件故障,會使負載移轉到另一個元件上,造成那個元件負載過大而故障,接下來就引發連鎖反應,問題愈滾愈大,從原來的小漣漪變成滔天駭浪。這就是所謂的「連鎖事故反應」(cascading failure),一個軟體故障或變壓器壞掉就能讓整個系統停擺。生物學也有類似的「缺血連鎖反應」(ischemic cascade),輕微的血液感染可能導致輕微的血栓,連鎖反應下去可能變成

嚴重中風。     過去的人把流行病(epidemic)視為人類沒有能力解決或沒有責任解決的問題。流感的英文「influenza」源於義大利,古代的義大利人以為感冒與發燒是因為受到星星的影響(influence)。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人們的觀念也開始轉變,開始歸納問題發生會出現哪些特徵,藉此找出預防與解決的方式。法國人開始將流感稱為「grippe」⸺⸺來自「seizure」(意思是發作)這個詞,可能是指喉嚨或胸腔感受到的緊繃感。自一九九○年以來,大約每十年就會因為連鎖反應而發生一次大問題(seizure),讓整個世界動彈不得(gripped)。二○一九冠狀病毒這種事件未來還會更多,它們

既不是有人刻意為之,也不完全出於偶然,比較像是我們整個跨國體系之中內建的某種機制。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去了解這個體系,或者應該說,我們需要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才能夠理解後疫情時代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

短彈力帶蝴蝶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MODEL身形參考》

🔸Kimi🔸
M號,161cm/54kg
肩寬38/胸圍88/腰圍69/臀圍93cm

🔸嫻嫻🔸
XS號,159cm/42kg
肩寬36/胸圍77/腰圍55/臀圍78cm

#Pattis #7月號 #專屬夏誌


00:00《7月號|專屬夏誌》新品時間軸整理

04:11《G21010》永遠真誠以赴 | 桃心領拼接壓摺背心洋裝(米杏/淺紫)
10:06《G21013》一知半解的謎底 | 壓摺領雙層蓬袖上衣(白/米杏)
11:50《G21012》靈魂記事書 | 藤蔓雙層綁帶長裙(米白/黑)
16:41《G21016》非絕對修辭法 | 雙層格紋綁帶撞色吊帶洋裝(橘/藍綠)
22:54《G21031》一點可愛一點嗆 | 附綁帶圓領傘裙棉麻洋裝(燕麥色/芥末黃綠)
28:10《G21011》美好共鳴 | 2way葉脈印花一字領蓬袖洋裝(紅/藍)
35:33《G21040》妳的仿造花園 | 浮雕小花方領短洋裝(白/藍)
41:14《G21007》唯一奉行宗旨 | 貓咪圖騰襯衫上衣(白/藍)
44:03《G21037》低飽和交會點 | 壓摺拼接菱格透肌裙(灰藍/卡其綠)
47:52《G21033》烘焙秘密信仰 | 麵包野餐舒棉T恤(白/麻花灰)
50:38《G21034》野餐邂逅 | 彈性雙邊口袋格紋裙(單一色)
52:38《G21008》喜歡咖啡的年紀 | 雙色拼接鬆緊短褲(咖啡/黑)
56:50《G21003》專制熱帶花林 | 2way荷葉綁帶印花長洋裝(紅/黑)
01:02:25《G21020》異國迷光花園 | 領片綁帶荷葉滾邊碎花洋裝(藍橘/粉綠)
01:10:05《G21004》半糖日 | 蕾絲拼接鈕扣連身褲+彈性上衣(玫粉/藍)
01:14:30《G21021》欲擒故縱的吻 | 雕花蕾絲拼接圖騰綁帶洋裝(淺綠/黑)
01:19:16《G21027》許了千年的願望 | 2way巴洛克圖騰一字領蓬袖洋裝(薄荷綠/淺藍)
01:26:16《G21019》未完成的保護傘 | 傘袖V領雪紡上衣(裸粉/灰藍紫)
01:27:30《G21009》花揉成的詩 | 鈕扣不對稱綁帶壓摺裙(白/碎花藍)
01:31:59《G21005》*特*蕾絲感印花2way綁帶洋裝(薄荷綠/紫)
01:39:02《G21028》最近的夏季光 | 雙面穿方領大口袋丹寧洋裝(單一色)
01:46:16《G21006》*特*花朵蕾絲小蓬袖上衣(白/粉)
01:47:07《G21039》煙花切片 | 印花仿刺繡紋傘裙(黃藍/紅藍)
01:50:58《G21014》專屬拉花 | 花瓣滾邊口袋鬆緊吊帶洋裝(咖啡/黑)

01:54:37《G2125R》純色浪花 | 波浪邊雙色粗跟涼鞋(白/米杏)
01:56:30《G2127V》雲端上的夢 | 雲朵澎澎氣墊軟底涼鞋(米杏/黑)
01:58:32《G2126S》果醬與黑咖啡 | 撞色蝴蝶結涼鞋(米白/粉紫/抹茶綠)

02:01:30《G21056》*特*U領爆乳厚墊BRA TOP(白/杏/黃/紅/灰/藍/黑,7色)
02:04:47《G21055》*特*絲滑彈力抓皺肩帶可調BRA TOP(白/黑)

02:06:38《FG001》*特*古典印花後蝴蝶結上衣+短褲set組(單一色)

02:08:18《G21106》編織一個花季 | 寬版細膩蕾絲寬版髮箍(白/裸粉/黑)
02:09:47《G21107》淑女的專屬電影 | 花瓣蝴蝶結髮夾(黃桔/綠/黑)
02:12:31《G21111》晴日陽光 | 交叉綁帶圓頂草帽(黑緞帶/白緞帶)
02:13:43《G21112》夏季最後座標 | 大鈕釦拉鍊造型紳士帽(淺米杏/深棕)
02:14:48《G21120》曬曬棕梠 | 編織拼接皮革腰帶(單一色)
02:15:50《G21105》女爵預言 | 復古肖像蕾絲頸鍊(白/黑)
02:16:52《G21102》極北天幕光 | 彩色極光透明蝴蝶結耳環(單一色)
02:17:11《G21104》老派約會日 | 綴珍珠仿舊蝴蝶結耳環(單一色)
02:17:36《G21103》來自預感戀愛 | 蝴蝶結櫻桃印花綴飾耳環(單一色)
02:17:50《G21101》迷你童話 | 琺瑯立體堇花耳環(白/粉)

我的第一本肌肉鍛鍊書【暢銷全新封面版】:韓國健美女王教你從XL變S,每天8個動作,2周小1號!

為了解決短彈力帶蝴蝶袖的問題,作者李弦峨 這樣論述:

《我的第一本肌肉鍛鍊書》應廣大讀者回響,暢銷全新封面版開心上市!! 不只瘦,更讓你擁有性感的肌肉線條 擁有韓國「逆天奇蹟」的健美女王──李弦峨 教你一起來用2周時間,為自己見證驚人的變身奇蹟!   螞蟻腰、A4腰、耳機腰、馬甲線、川字肌……   看到這些關鍵字就觸動了你心中的「痛」嗎?   有心想改造自己,卻因為用錯方法、成效差而乾脆自我放棄?   先把自暴自棄丟一邊「韓國最美歐巴桑」李弦娥也曾經跟你一樣。   看到她凹凸有致的緊實身材,你可能無法相信:她一個兒子37歲、一個兒子29歲!   許多人問她祕訣是什麼?而答案就是:「做肌肉運動!」   她自己研發了一套「在家就能做的肌肉鍛鍊計劃

」,陪她走過人生低潮期,   在年近半百重拾美貌、達成「健美女王」的夢想,更因此擺脫憂鬱症、擁有健康與青春!   59歲的她,現在擁有比25歲更火辣的魔鬼身材,   她親身實證:不必挨餓、不用器材,做對運動,大媽也能變成令人血脈賁張的超辣女神!   1天只要8個居家肌力運動,就能練出一身傲人曲線!   上從鎖骨、肩膀到手臂,下從腰腹、臀部到大腿,想瘦哪裡?就練哪裡! 本書特色   特色1:只要2星期!健美女王濃縮十年經驗化為「肌力訓練瘦身法」,讓你身型小一號!   肌力訓練已經是公認雕塑身材最有效的運動,而且肌肉量高,即使睡覺時仍能繼續燃燒脂肪!比起「有動才有效」的有氧運動更持久!本書首

度公開韓國「健美女王」濃縮自身鍛鍊肌肉10年經驗而成的「肌力訓練縮小尺寸瘦身法」,再搭配私房低鹽、低油菜單,只要短短2周,就能讓你的Size「從XL變L、從L變M、從M變S!」   特色2:鍛鍊最精準!利用「各部位小肌肉」打造黃金S曲線,絕對不會瘦得軟趴趴!   別以為「瘦就是美」,現在可不流行「肉鬆瘦」!因為毫無肌肉、軟趴趴地瘦下來,其實一點也不健康,不僅毫無身材曲線,也很容易再度復胖!本書與世界瘦身潮流同步,針對「各部位小肌肉」設計出最有效的鍛鍊動作,從鎖骨、肩膀、手臂,到腹部、臀部、大腿,都可以藉由簡單的2個動作達到完全雕塑,打造出結合「力與美」的黃金曲線!   特色3:方法超簡單!

每天只要8個動作,不需器材、效果最優!隨時隨地都能做!   有效的運動不必多,只要動作到位、充分達到「肌力訓練」的效果,就能快速健康瘦!本書作者李弦峨深知女性「上健身房很麻煩」的心情,所以開發出這套「在家就能做」的肌肉鍛鍊運動,包括在客廳看電視、在廚房做家事、在臥室床上都可以練,甚至連走在街上也可以輕鬆做。所以,只要你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你的「逆天奇蹟鍛鍊計畫」,每天只要8個動作,2個星期就能看到驚人成果!   作者簡介 李弦峨   ‧原本只是個全職家庭主婦,到了44歲時才正式開始做運動,卻180度轉變了自己的生活,現今身兼健美選手、個人教練、模特兒、講師等多職。   ‧自20

08年起開始參加健美大賽,至今已獲得了21個獎項和獎盃,包括:第一次參加韓國先生&小姐健美大賽時就獲得了冠軍;2010年文化部長官盃獲得了冠軍;2011年韓國健美大賽獲得亞軍;2012年首爾市長盃獲得冠軍;2013年仁川廣域市健美大賽獲得冠軍;2014年YMCA健美大賽獲得冠軍……等。   ‧她夢想成為婦女的導師,所以在年紀很大時才進大學體育學系進修,且於2015年進入研究所碩士班就讀。希望透過運動擁有更大的夢想,並積極參與各種演講和聚會,不斷自我挑戰。   ‧因擁有「20歲女性般的窈窕身材」而成為韓國媒體焦點,曾接受韓國KBS、SBS、tvN等電視節目邀請,也在MBC《歷史上的特例》節目

中推出「直到死前都想維持青春的你,延長青春的祕訣」特輯,專門介紹她保持窈窕身材的祕訣技巧,獲得廣大女性熱烈迴響。   ‧本書內容是她過去十年鍛鍊肌肉瘦身經驗的濃縮版,除了介紹有效的肌力運動,也公開她個人的養生減重菜單,可說是雙管齊下的「肌力訓練縮小尺寸瘦身法」。 譯者簡介                               譚妮如   ‧成功大學畢業、韓國漢陽大學文學碩士、韓國全南大學文學博士。   作者序/女性朋友們,一起來做運動吧! 本書使用方法 夢想成真! 50歲的我更美麗/像退休運動選手般的走樣體型/44歲罹患憂鬱症/46歲開始為實現夢想做挑戰/至今

我仍無法停止運動 PART 1 有肌肉的女人更性感!我是肌肉緊實的女人 天生的身材VS打造出來的身材/你也可以做到的! 只要禁食和走路,就可以變漂亮嗎? 禁食會降低基礎代謝量,各種運動方法的成效不一。想純粹減肥,還是想擁有S曲線? 跳脫體重數字的迷思 縮小一個尺寸比減重更為重要!不是減掉體重,而是減掉體脂肪! 無數次的減肥失敗,就用肌力運動來終結吧 按照自己的喜好打造體型,從暈眩和老齡肉中解放出來吧!多動能讓體力變好,脖子、肩膀、腰部、背部等部位的疼痛消失,沒做過整型手術,卻看起來年輕十歲。 每天只要做30分鐘的居家運動 「喜歡舒適」,就是懶惰?每天只要做30分鐘的居家運動,從「兩周縮小一個

尺寸」開始吧! 開始運動前需知道的Q&A Q:我的骨架很大,如果再練肌肉,會不會看起來很像運動選手呢? Q:有什麼運動可以讓特定部位的脂肪消失呢? Q:年紀大的人也可以透過做運動增加肌肉量嗎? Q:做肌力運動,胸部會變大嗎? Q:做肌力運動,會長出像男人般粗壯的肌肉嗎? Q:不再做肌力運動時,肌肉就會變脂肪嗎? Q:吃蛋白質補充劑,可以增加肌肉量嗎? Q:運動引起的肌肉痠痛一定要透過運動來舒緩? Q:運動過後,食欲變好了,沒有解決的方法嗎? Q:生理期需要做運動嗎? PART 2 兩周集中訓練,縮小一個尺寸!SIZE「 L→M→S」不是夢! 兩周縮小一個尺寸,只要照著做,一定會成功! 2周集

中訓練運動計畫 實踐方法 第1周的運動時間表/第2周的運動時間表 加速塑身的兩周減肥菜單 「吃兩周」的一日菜單 【第一周運動計畫】:喚醒全身沉睡的肌肉 暖身運動 往左或右跨步、雙手往上伸直 Workout1 雙腳打開半蹲後站起 Workout2 往前趴下爬行後站立 Workout3 雙手觸摸腳尖 Workout4 前後跳躍後,雙腳併攏趴地跳躍 Workout5 往後側滾動後,以坐姿往左右轉身 Workout6 跳躍後再站起 Workout7 腳抬高指尖碰觸腳尖 Workout8 趴地後手腳左右交錯抬高 結束動作-伸展操  趴地做全身伸展運動 【第二周運動計畫】:促進體脂肪的降低和增加肌肉量 暖

身運動 張開手臂跳躍 Workout1 雙腳打開後跳躍 Workout2 趴地手按地、腳彈踢 Workout3 碰觸左右側腳尖後跳躍 Workout4 往後滾動後,站起做萬歲動作 Workout5 趴地跳躍、腳往後踢 Workout6 伏地挺身後,手腳伸直 Workout7 手腳換邊碰觸 Workout8 趴地手腳伸直再往上抬高 結束動作-伸展操  貓姿和躺著伸展全身 【星期六&星期日】:周末做的伸展運動 PART 3 超精準「各部位運動」, 打造黃金S曲線完美身材! 拒絕溜溜球效應,一輩子維持S號的健康食譜 吃:蛋白質食物、蔬菜、水!不吃:甜食、鹹食、油炸食物! 隨時以蛋白質食物為主食、隨

身攜帶簡單點心! 雕塑【上半身】的運動: ◎模糊的鎖骨曲線→輪廓分明的凹陷鎖骨 ◎模糊的肩膀→讓衣服穿起來更好看的肩膀曲線 ◎一直晃動的蝴蝶袖→小肌群線條分明的手臂 ◎肥胖的腋窩肉→無贅肉的腋窩 ◎下垂的胸部→堅挺有彈性的胸部 ◎肥厚的背部→性感的背部和脊椎曲線 ◎肥厚的肋下→水蛇腰曲線 雕塑【腹部】的運動: ◎鬆弛的腹部→扁平緊實的腹部 雕塑【下半身】的運動: ◎下垂的臀部→緊實有彈力的蘋果臀 ◎鬆弛的大腿內側→緊實的大腿內側 一腳側彎後再伸直 ◎軟綿綿的大腿肉→緊實的大腿肌肉 ◎僵硬的小腿→纖細光滑的小腿曲線 成功減肥需知 Q&A Q:「零卡可樂」等減肥食品吃了也無妨嗎? Q:水果可以盡情

大吃嗎? Q:飯只吃一點點,菜可以多吃一些嗎? Q:回家時間較晚可以提早吃晚餐嗎? Q:白煮肉或瘦肉的油去除了,多吃應該沒關係吧? Q:吃辣味食物,可以減肥嗎? Q:植物性油脂不是有益健康嗎? Q:去吃自助餐,順序該從什麼開始呢? Q:一天一餐的減肥方式怎麼樣? Q:忍不住吃過多時,應該怎麼辦? Q:只吃一種食物減重後再做肌力運動好嗎? PART 4 生活中養成以「肌力運動」瘦身的習慣!小小的努力造成顯著的成效 【在客廳】邊看電視邊運動 腳縮拉/側躺抬腳 【在廚房】邊工作邊運動 在流理臺前踮腳再平放/輕扶椅子單腳往後高踢 【在浴室】邊漱洗邊運動 刷牙時邊做蹲後站動作/邊洗臉邊將臀部往後翹/在

馬桶上方抬高臀部半蹲 【在床上】邊休息邊運動 膝蓋彎曲,往左右轉動/將腿伸直坐著,身體往前彎低/躺著踢腳尖 【在街上】邊走路邊運動 走路時/爬樓梯/等公車或捷運時 結語/減肥是一生的習慣   序 女性朋友們,一起來做運動吧!   10年前的我根本無法想像我現在的樣子。當年若沒有開始做運動,也許現在的我會像其他家庭主婦一樣,在家以照顧小孩、做家事,度過更年期。   我在懵懵懂懂的22歲就結婚了,曾經經歷過許多意想不到的試煉和逆境。在大兒子進入大學讀書時,才開始振作起精神來,思索著:「從現在起我剩下的人生,該為什麼而活?」   於是,突然回想起年少時的夢想,就是成為舞台上的模特兒。

但過去卻未做過任何的挑戰,於是我再次點燃殘留在內心深處的熱情火苗。我帶著「踏出夢想第一步」的心情開始做運動,沒想到卻因此改變了我整個人生。   「主婦健美選手」、「50歲美魔女」、「腹肌歐巴桑」……,這是一般人對我的稱呼。人們一方面羨慕我擁有凹凸有致的緊實身材,一方面常問我擁有姣好身材的祕訣是什麼?祕訣?我很有信心地回答她們:「祕訣就是做肌肉運動」。   女性朋友們若不和個人健身教練一起做肌肉鍛鍊,是很難一個人獨自在健身房裡做自我鍛鍊的。於是我編製了一套可以在家輕鬆做的運動計畫。   這套運動計畫是我長久以來親身實踐過的運動,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各位只要按部就班地跟著做,就可以達成目標。

  從現在開始就把自己當作是健身教練,並訂定運動目標,一直堅持到最後,就可以達成目標了。當第一次體驗到達成目標的成就感時,就再也不會輕易地放棄運動。那麼就來體驗一下達成目標時令人興奮的成就感吧。   降低體脂肪,打造曼妙身材雖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各位不要忘記找回生活中的活力和自我存在價值。本書中,我不只教導各位成為美魔女的瘦身祕訣,也希望成為改變生活的轉捩點。   女性朋友們,一起來做運動吧!運動可以幫助各位找回自信和自尊,幫助各位持續不斷塑造曼妙的身材。不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孩子的媽、職業婦女等,當你們對於自己負責的事情感到疲憊時,請用運動來重新找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