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會咬人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石虎會咬人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似蓮寫的 《花舞山嵐農莊03--山居生活》,一座虎頭蘭森林花園:《一個神力小女人,在阿里山建造了一座虎頭蘭森林花園》 和寧珏垠的 別逼我拆了你的家:狗的行為心理解讀與訓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文豪Stray Dogs 4: 55Minutes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敦咆哮發出能夠傳到月亮的咆哮就是這樣某人在某處說道動作快別給我添麻煩人虎他沒能把話說完白虎從落下的石臂碎片當中躍出咬住加布的肩頭怎麼會!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客思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張道義所指導 施雅倪的 論我國流浪犬貓的行政管理 (2018),提出石虎會咬人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末端管理、動保教育、公私協力、自治權、流浪犬貓、動物保護法、源頭管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林明鏘所指導 林祐立的 農場動物福利之實然與應然-以我國法制之檢討分析為中心 (2012),提出因為有 農場動物福利、動物保護、痛覺主義、新福利主義、人道屠宰、人道運送、人道飼養的重點而找出了 石虎會咬人嗎的解答。

最後網站財團法人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 - 臺灣石虎窩則補充:目前阿虎人偶由"財團法人臺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授權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石虎研究團隊" 進行保育宣導使用. 特生石虎研究團隊(三人堅強團隊). 目前針對石虎研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石虎會咬人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花舞山嵐農莊03--山居生活》,一座虎頭蘭森林花園:《一個神力小女人,在阿里山建造了一座虎頭蘭森林花園》

為了解決石虎會咬人嗎的問題,作者陳似蓮 這樣論述:

  此生若不是走進山林,不會成就一片樹林。在此同時,大地亦給了最大勇氣與力量。相信願力啟動,會有超乎自覺能力。是大自然的賦予,生命才能如此自在。     西方文化入侵,一個人生活成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對於人生,走過了前半生的旅程,下半生該怎麼生活?      若一個人,你害怕嗎?您寂寞嗎?會不會有點憂鬱啊?《花舞山嵐農莊03--山居生活》的作者,是一位神力小女人,一個人在阿里山,建造了一座虎頭蘭森林花園。     山,一個男人努力開墾之姿   居,有男人當靠山,女人當然要優閒喝咖啡囉   生,活動、運動、不動,趕快動起來   活,狗、魚、雞,女人總為牲口忙得像風火輪     這年,正值台灣

疫情嚴峻時刻,個人主義興盛,如何面對更艱困的生存環境,和自我的思維,在在考驗著每一個人。作者用實踐,刻劃最深的一個人山居生活的內在誠實。一個弱女子,靠著雙手,獨自打造阿里山中一座虎頭蘭森林花園,在孤獨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博客思出版社

論我國流浪犬貓的行政管理

為了解決石虎會咬人嗎的問題,作者施雅倪 這樣論述:

  本文欲透過行政管理的研究探討流浪犬貓的議題,從源頭管理至末端管理的應然與實然兩個面向進行分析討論,找出管理上的問題所在,進而達到真正保障流浪犬貓福利的目的,並期許流浪犬貓的行政管理能夠實現人與犬貓和諧共處的社會。透過文獻研究法,將行政管理依照「無管理」、「有管理」,以及「有效管理」的發展作為研究的主要脈絡,依此脈絡本文的研究發現,現行流浪犬貓的行政管理主要問題在於「執行力低落」,鑑於政府能力的有限性,本文點出「公私協力」的重要性。  本文於最後結論提出兩項建議,其一為社會文明與法律制度的有效結合,流浪犬貓的問題來自於人,因此,若能落實動保教育,充實人民的動保專業知能,並促進對動保議題的關

心,使人們得以自發地守法,進而帶動文明的推進,此亦為解決流浪犬貓問題的根本之法;其二為制定流浪犬貓行政管理自治條例,由於中央法規範的不完備,以及考量各地區環境不同的關係,地方自治權的行使能補中央法制之不足,並發揮因地制宜的作用。

別逼我拆了你的家:狗的行為心理解讀與訓養

為了解決石虎會咬人嗎的問題,作者寧珏垠 這樣論述:

養一隻不拆家、不亂叫、不隨處大小便、不護食、不狂奔、不打架的狗狗,是一種什麼體驗? 你的愛犬也可以如此聽話,本書從狗的基本生存守則和社交守則入手,讓你瞭解狗行事的底層邏輯,從根本上讓狗順從、聽話,成為貼心的小天使,而不是糟心的小惡魔,讓你真正體驗與狗一起的快樂生活。 書中教你讀懂狗的微表情,從實景案例中解析不同性格狗的行為,解答主人在養狗過程中的常見疑問,比如挑食,單獨在家時狂吠,愛撲跳主人或陌生人,經常和其他狗打架等問題。本書不僅適合飼養一隻狗的家庭,更適合飼養多隻狗或多種動物的家庭,教主人如何維繫和平,快樂、文明養狗。 第一章狗的基本生存守則及社交方式 本能是一切行

為的原始驅動力2 本能中的本能——趨利避害2 更注重結果——結果導向偏好4 狗的社交法則規範狗的行為5 集體生活很重要——成群結黨6 無規矩不方圓——等級制度6 不止占地那麼簡單——領地意識8 為了和平而戰——較量意識10 第二章圖解狗的性格與動作表情 認識狗的身體14 被誤解的“千里眼”14 用鼻子“思考”16 絕對出色的“順風耳”16 忙碌的嘴18 特別保護對象——尾巴19 認識狗的性格20 性格座標圖20 性格的養成22 狗的常見溝通動作24 下犬式25 騎跨26 抬起一隻前掌28 肚皮朝上30 舔舐33 歎氣35 碰鼻頭36 聞屁股36 原地打轉38 雀躍小跑著轉圈及對主人撲跳39

歪頭39 踱步41 狗的微表情42 耳朵43 眼睛48 鬍鬚48 嘴巴49 尾巴50 常見狀態圖示55 第三章日常養狗問題135解 與吃有關的問題58 Q1:是不是所有的狗都貪吃?狗對食物有偏好嗎?59 Q2:為什麼有些狗連垃圾都吃,有些狗卻連肉骨頭都不吃?60 Q3:如何改掉狗挑食的壞毛病?60 Q4:為什麼狗喜歡吃人吃的食物?60 Q5:主人在吃飯時,狗為什麼要扒桌子、扒主人手?怎麼糾正?61 Q6:為什麼有些狗看著別的狗吃飯,自己卻乖乖地等在一旁?62 Q7:愛犬為什麼要攻擊被自己主人喂的狗朋友?62 Q8:為什麼有時狗明明犯了很多錯誤,但被主人批評時卻感到無辜?63 Q9:這個案例中

,主人的餵食方式有錯誤嗎?如果有,正確的餵食方式應當如何?63 Q10:如果家裡飼養了兩隻甚至多隻狗,主人(頭狗)應當如何餵食,他們才不打架?64 Q11:頭狗對狗群有絕對的領導權,狗群成員需要無條件服從頭狗的安排。既然是這樣,主人可以不按照規則,想先喂誰就喂誰嗎?65 Q12:如果狗群中出現了一個不按規矩進食的狗,主人該怎麼辦?66 Q13:為什麼我們可以看見一些狗圍在一起,用一個共同的食盆和平進食?66 Q14:如果可以培養幾隻狗在一個食盆中共同進食,是不是就可以樹立他們的平等意識,從而避免爭搶呢?67 Q15:狗是從哪裡知道這些複雜規矩的?67 Q16:愛犬為什麼對垃圾桶情有獨鍾?68

Q17:怎麼改掉愛犬在家偷吃、在外亂吃的壞毛病?68 Q18:為什麼愛犬明明知道這個東西不能吃,卻還是不顧主人的呵斥偷跑去吃?69 Q19:為什麼我家狗會吃屎,他總是吃屎怎麼辦?70 與起居有關的問題71 Q1:為什麼狗不喜歡睡在寬敞的地方,反而喜歡睡在椅子下面這樣狹小的地方?72 Q2:為什麼愛犬喜歡睡在主人旁邊?73 Q3:既然在主人身邊很安全,為什麼愛犬還要蜷縮著身子睡覺?73 Q4:愛犬在睡覺的時候,為什麼會蹬腳?狗蹬腳時,我們能叫醒他們嗎?74 Q5:愛犬為什麼想和主人一起睡床上?75 Q6:為什麼主人不在,狗也會想睡床?75 Q7:愛犬在睡覺時,為什麼總是醒來?這正常嗎?76 Q8

:主人有時候醒來,一睜眼就看見愛犬在看著自己,這是為什麼?76 Q9:愛犬總是在睡覺,這樣正常嗎?76 Q10:愛犬為什麼喜歡睡枕頭?76 Q11:主人沒空搭理愛犬時,愛犬為什麼要把家里弄得一團糟?77 Q12:讓剛來到家裡的狗獨自看家時,他為什麼會大吼大叫?77 Q13:狗獨自在家時,為什麼會發出類似狼鳴的長嗥?77 Q14:為什麼有些狗只要獨自在家,就叫個不停?78 Q15:什麼是分離焦慮症?患有這個心理疾病的狗會有怎樣的表現?78 Q16:只要有“拆家”“不停吠叫”的現象出現,就一定是分離焦慮症嗎?78 Q17:愛犬有分離焦慮症,怎麼辦?79 Q18:沒有分離焦慮症的愛犬獨自在家時,為什

麼也“拆家”?81 Q19:沒有分離焦慮症的愛犬“拆家”怎麼辦?如何解決愛犬亂啃咬的壞毛病?81 Q20:沒有分離焦慮症的狗,為什麼偶爾也會在家隨地方便?83 Q21:為什麼愛犬總是在家裡的某個地方大便或小便?83 Q22:如何改掉愛犬總在家裡某個地方方便的壞毛病?84 Q23:愛犬總對著家裡的椅子腿、牆角撒尿,這是為什麼?該怎麼辦?85 Q24:愛犬為什麼害怕籠子?愛犬拒絕進籠子該怎麼辦?86 Q25:愛犬為什麼會突然對著已經進門的客人叫?87 出行時的問題89 Q1:為什麼愛犬每天一到點就要叫醒主人?90 Q2:為什麼我的愛犬不會叫我起床,可是一聽到電話鈴聲,就會拉我外出?90 Q3:為什

麼愛犬會主動拿牽引繩、坐門口?90 Q4:察覺到主人無法帶自己出門時,愛犬為什麼要衝著主人吵鬧,甚至發火?91 Q5:怎樣改掉愛犬逢點就吵,不得意就鬧,影響主人正常生活的壞習慣?91 Q6:愛犬在出門前,為什麼要在門口不停地轉圈小跑?92 Q7:愛犬為什麼一出門就開始狂奔?92 Q8:如何改掉愛犬一出門就狂奔的習慣?93 Q9:愛犬平常都走在主人後邊,但只要是去公園玩,他就要拉扯著跑在主人前頭,這是為什麼?93 Q10:愛犬在聞東西時,為什麼完全不理會主人?94 Q11:首次接觸車時,愛犬為什麼很緊張,不敢上車?94 Q12:愛犬為什麼不怕車,不躲避車?95 Q13:為什麼愛犬坐車會特別興奮或

特別緊張?96 Q14:愛犬為什麼怕瀑布、河流、篝火?96 與陌生人見面時的問題97 Q1:為什麼有些狗不喜歡被陌生人輕易觸碰?99 Q2:為什麼有些狗是自來熟,願意讓陌生人隨便摸?99 Q3:為什麼有的狗願意讓人摸背,卻不願意讓人摸頭?99 Q4:狗身體的哪些部位不喜歡被陌生人觸碰?100 Q5:狗不喜歡陌生人的哪些舉動?101 Q6:狗在什麼情況下會主動聞陌生人?102 Q7:為什麼狗會在空氣中亂聞?102 Q8:愛犬在路上為什麼突然打噴嚏,後來又流鼻水,是感冒了嗎?103 Q9:如果陌生人想同愛犬玩耍,主人應當如何引導對方同愛犬正確地打交道?103 Q10:有時陌生人看著愛犬,愛犬會顯得

不自在,是害羞了嗎?104 Q11:狗發現路人害怕自己,為什麼還湊上前聞?105 Q12:為什麼有“越怕狗的人越被狗欺負”的說法?105 Q13:一隻待人友好的狗,為什麼有時候會突然沖著人叫?106 Q14:怎樣培養出一隻待人友好的狗?106 Q15:狗在什麼情況下具有攻擊性?107 Q16:愛犬為什麼會亂撲陌生人?怎麼辦?108 Q17:愛犬為什麼會追隨陌生人,特別是孩子?111 Q18:遇到人與愛犬對峙的情況,主人該如何處理?112 與陌生狗見面時的問題113 Q1:狗是如何看待和對待不同體型的狗的?114 Q2:兩隻陌生狗會面,會發生哪些情況?115 Q3:哪些因素會影響狗的社交方式?都

是怎樣影響的?116 Q4:狗打架前有徵兆嗎?主人可以從哪些動作來判斷愛犬即將打架?117 Q5:狗較量的過程是怎樣的?119 Q6:狗是如何表達自己的強(領導者)、弱(順從者)的?120 Q7:如果愛犬想打架,主人該怎麼辦?123 Q8:如果打架已經發生,主人在無牽引繩的情況下,要如何分開愛犬?124 Q9:愛犬被其他狗嚇得害怕地逃跑,可那只狗為什麼還是追著愛犬不放?124 Q10:為什麼愛犬不斷用後腿刨地,特別是在其他狗面前更加頻繁?124 Q11:為什麼我家的大狗會害怕鄰居家的一隻小狗?125 與其他動物見面時的問題126 Q1:狗為什麼喜歡追著雞鴨跑,甚至喜歡咬在嘴裡?128 Q2:如

何改掉愛犬追逐雞鴨的壞毛病?128 Q3:既然狗對移動中的物體充滿興趣,那麼他們是不是都會追逐奔跑中的雞鴨?130 Q4:小狂為什麼招惹雞、鴨、矮馬,不招惹蜜蜂、牛群、貓?130 Q5:狗是如何判斷陌生動物能否對自己造成傷害的?對同一種動物,狗為什麼會反應不同?130 Q6:狗和陌生動物打交道時,主人應當注意什麼?132 Q7:為什麼有些牧羊犬不會牧羊?132 Q8:狗與不同動物形成的群體,也有等級制度的說法嗎?133 與主人相處時的問題134 Q1:狗為什麼會有自己地位比主人高的想法和行為呢?135 Q2:愛犬眼中的主人是什麼角色?是爸爸、媽媽還是食堂阿姨?135 Q3:如果狗是家中的領導者

,會有什麼樣的危害?137 Q4:如果狗自認為是領導者,那麼他具體會有什麼表現?137 Q5:為什麼愛犬特別聽某位家人的話,卻不聽其他家人的話呢?138 Q6:為什麼愛犬對家裡大部分人都很好,但唯獨會凶某一個人呢?138 Q7:我天天照顧狗,他為什麼還凶我,卻不會凶從不照顧他的其他家人呢?139 Q8:為什麼男主人在時,愛犬對我(女主人)很好,男主人不在時,愛犬就凶我?139 Q9:為什麼家人A喂狗,愛犬們不打架,而家人B喂狗,愛犬們就打架呢?140 Q10:愛犬是如何判斷自己所在家庭中的等級(地位)的?140 Q11:主人如何判斷愛犬在家中的等級(地位)?141 Q12:為什麼不把“在主人吃

飯前/後進食”作為判斷狗等級(地位)的依據?142 Q13:家庭中,合理的狗群等級應當如何?家人之間要怎麼排等級?愛犬之間要怎麼排等級?143 Q14:家裡養了幾隻狗,主人應當如何給他們設定等級?如何穩定他們的等級關係?144 Q15:有一隻等級最低、順從於整個家庭的狗,是一種什麼體驗?145 Q16:怎樣才能讓家人成為領導者,狗成為順從者?145 Q17:如果愛犬已經是領導者,主人應當如何讓愛犬變為順從者?147 Q18:狗為什麼總在試圖挑戰權威,爭當領導者?148 Q19:怎樣才是一名合格的領導者?不合格的領導者會出現什麼問題?148 Q20:為什麼愛犬在進餐、玩玩具時會對家人低吼(護食行

為)?150 Q21:愛犬在進餐、玩玩具的過程中低吼家人(護食行為),應當如何改正?150 Q22:為什麼有時當場責備了愛犬的罪行,他卻仍一臉迷茫?152 Q23:愛犬能聽懂我說的嗎?他怎麼知道我在批評或表揚他?153 Q24:批評愛犬時,愛犬為什麼要舉起前肢和我握手?153 Q25:批評愛犬時,愛犬為什麼還敢犯困打哈欠?154 Q26:主人應當怎樣責備愛犬的錯誤行為?154 Q27:為什麼主人第一時間責備愛犬後,愛犬短期內表現良好,可是後來還是會不斷犯錯?155 Q28:如何有效地防止愛犬再次犯錯?156 Q29:愛犬為什麼有時候很聽話,有時候卻不聽話?156 Q30:愛犬抗拒牽引繩,主人該

怎麼辦?157 Q31:散養和拴著養,哪個好?158 Q32:在家散養愛犬,愛犬有較大的活動空間,主人還有出門遛狗的必要嗎?159 Q33:如何讓愛犬養成有需求時先向主人請示的好習慣?160 Q34:我一碰其他狗,愛犬就湊過來黏我,或對其他狗吠叫,怎麼辦?161 Q35:我長時間地與愛犬相處,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照顧他,為什麼愛犬還覺得我不夠關注他?162 Q36:愛犬為什麼總是背對著我?163 Q37:如何給愛犬安全感?163 Q38:狗會哭嗎?他們是怎樣表現自己的痛苦的?164 Q39:愛犬為什麼總是強吻我?我該怎麼辦?165 Q40:愛犬和我玩耍時,為什麼有時候會發出低吼的嗚嗚聲,有時候會

響亮地叫一聲?165 附錄:狼的演化,狗的誕生166 後記173 很多人以為,狗和豬、牛、馬一樣,是被人類所馴化的。事實上,這就大錯特錯了。狗作為首個被家養化的野生動物,其演化的時間遠遠早于豬、牛、馬,在那時,人類尚無馴化的概念和意識,因此,說狗是被“馴化”而成的,就太過牽強了。換一個角度來想,與其說是人馴化了狼,倒不如說是狼與人相互選擇,相互合作,才成就了今天的彼此。 把時間向回撥33000年,人類還住在洞穴的那個舊石器時代。 此時,人類還在用叉、矛對抗猛獸,一隻成年虎的夜間突襲,便足以毀滅一個族群。人類每天都在猛獸的陰影籠罩下艱難度日,直到洞穴附近來了一群有意接近

人的灰狼。這些狼有著與人類高度相似的社會性——愛群居生活,有固定領土,在領土內安家,有家庭結構,有照顧老幼的習慣,要外出狩獵,會使用策略,善於用資訊交流——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主動攻擊人。不久後,人類發現這群狼在猛獸來臨前發出的聲響,是危險來臨的預警。能夠提前備戰使人類大大提高了抵禦突襲的成功率,被反殺的猛獸使食物稍顯富足,狼也因人類的報答,分得了戰利品。愉快的合作讓人、狼就此形成了初步的互利共惠關係。再到後來,分工狩獵、共同禦敵、相互嬉鬧、彼此照顧逐漸成為人與狼的生活日常,深入合作促使雙方的族群愈發繁榮。人與狼就這樣歷經了漫長的萬年時光,在相互陪伴中,狼不知不覺地變成了狗,人不知不覺地變成了

現代人。所以,狗與人的關係,單方面用“馴化”一詞就顯得不盡情意了,狗又何嘗不是在自主地選擇進化呢! 按理來說,這份得之不易的情感在人們感慨“遇見你真好”之外,應只有快樂和幸福。可不幸的是,我們往往自私地要求狗來懂我(通人性),而不願意花心思去懂狗。狗抬起一隻手想獲得我們的原諒,我們卻給了他一塊肉。由於不懂狗,我們做出了許許多多不默契,甚至是誤導狗的舉動,慢慢地,狗變迷茫了、狂躁了。於是,他開始用狂吠去表達情感,用攻擊去解決問題,人狗之間變得不那麼和諧了。 當我們不斷質疑狗為什麼狂吠、無端咬人時,可否想過可能是自己的過錯?他生來就是這樣,還是後來變成這樣?到底是誰讓他變成了他也不願意成為的糟

糕樣子? 是不懂狗的“我們”。 我們不懂狗的規矩,因而總是打破規矩,讓狗群不穩定;我們不懂狗的語言,因而頻頻憑著自己的喜怒答覆,讓狗群迷茫;我們不懂狗的心理,因而常常被狗牽著鼻子走,讓狗群焦躁……是時候瞭解你家的狗了——只有懂狗,才能看穿他的小心思,才能無阻礙地和他溝通,才能告別麻煩事,才能真正愉快地享受養狗的樂趣和幸福。 本書從狗的心理層面出發,揭開狗的行為本質,讓您對狗有全新的認識,還能改掉他們的壞習慣。具體來說,本書分為三章和一篇附錄,其中,第一章從生物學及社會學的角度,介紹狗的基本生存守則,幫助您從本質上深入瞭解狗的內心。這章內容雖較枯燥,但卻是狗心理的重中之重。若能很好地理解、

掌握,並將它們與養狗實際融會貫通,您必定能成為精明的懂狗者。第二章主要介紹狗的身體、性格、常見溝通動作、微表情,可以讓您對狗的外在表現有基本的認識和理解。第三章從養狗實際出發,列出了狗的種種行為,來為您解答養狗過程中的常見疑問,教您如何正確養狗、教育狗,從而避免出現人狗矛盾。附錄通過故事來“還原”狗的起源和演化,使您對狗的“狼性”有更深的理解。 每個章節有每個章節對應的內容,您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通篇閱讀,或是針對性地閱讀。 謹以此書獻給我摯愛一生的忠犬香帥,沒有你,就沒有這本書。 在《附錄:狼的演化,狗的誕生》中,我將以亞洲狼的口吻,講述人狼的相遇、相知。希望這則故事可以讓您重新認識狗,改

變“人單方面馴化狼”的陳舊霸主觀念,看到“人與狗是相互選擇、相互適應而成就彼此的”這一客觀事實。

農場動物福利之實然與應然-以我國法制之檢討分析為中心

為了解決石虎會咬人嗎的問題,作者林祐立 這樣論述:

儘管近年來我國關於動物保護的意識已逐漸萌芽,農場動物的福利仍未受到應有的關注。偶發的虐貓、虐狗事件常引發輿論大張撻伐,而人們日常生活所食用的肉、蛋、奶製品是否屬於不人道飼養、運送、屠宰的產物,卻鮮少有人關心。 究竟這些數以億計,生來供人宰殺、禁錮的農場動物,在其短暫的一生中遭受何種對待?如欲對於其實然面的處境有所改革,則改革的正當性何在?改革的目標為何?於應然面的法律制度又須有何調整與配套?對於此等問題,本文採取文獻回顧法及比較法之研究方法,依次爬梳動物保護之理論思想與農場動物福利之法制建構,並考察我國畜產實務上的動物福利現況與外國動物福利法制,最終得出對我國法制之檢討反省與分

析。 本文研究發現,於我國法文化環境下,農場動物福利法政策宜以「痛覺主義」為指導理念,並以「新福利主義」為實踐立場,在不破壞法的實效性與安定性的前提下進行漸近改善、落實農場動物「五大自由」。就法律面而言,農場動物(與其他有痛覺感知能力的動物)並非單純的權利客體,而係處於「受法律保護的特別地位」,而農場動物福利也具備憲法基本國策和其他公益目的等憲法上正當性基礎,因此農場動物福利法規之合憲性得以初步確立。惟就規範妥適性而言,我國雖設有畜牧法、動物保護法及其子法為主的農場動物福利法規,實務上卻仍存在如蛋雞強制換羽、神豬競重、濫用飼料添加物或藥品、畜禽未經致昏即割喉放血…等諸多動物福利問題,顯見

我國法制存有不少闕漏。 於比較分析歐盟、美國立法例和國外指標案例的司法裁判後,本文分別就動物福利法典體例與保護對象、從業人員之資格與責任、畜禽飼養運送屠宰各階段之福利規範、主管機關之組織層級、民間團體之執法協力、消費市場之影響、生命教育之落實等面向提出法制改革建議,以期從民間到官方、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共同確保農場動物福利應然與實然的徹底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