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鈉熔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硝酸鈉熔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董彥傑王鈞偉寫的 化學基礎實驗(第二版) 和盧守謙的 圖解火災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2)发明专利申请也說明:一种从柠檬酸铋生产废液中回收试剂级硝酸钠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收集到的柠檬酸铋生产过程 ... 硝酸钠的熔点306.8℃,加热到380℃. 时,分解为亚硝酸钠和氧气。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五南所出版 。

遠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碩士班 王振興所指導 王聖方的 陽極氧化鋁膜/鋁線材微結構對電性之影響 (2021),提出硝酸鈉熔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陽極氧化鋁、陶瓷包覆導線、兩段式陽極處理、氧化鋁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 張立所指導 蘇椲哲的 以微波輔助化學浴沉積法快速合成氧化鋅磊晶膜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氧化鋅、微波輔助化學浴沉積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硝酸鈉熔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硝酸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則補充:硝酸鈉 為無機鹽的一種,化學式為NaNO3,白色固體粉末,又稱為智利硝石或祕魯硝石(較不常見)其水溶液呈中性,pH約6.7~7.3。世上最大的硝酸鈉礦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硝酸鈉熔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化學基礎實驗(第二版)

為了解決硝酸鈉熔點的問題,作者董彥傑王鈞偉 這樣論述:

《化學基礎實驗》(第二版)將化學相關專業本科生開設的各二級學科實驗進行整合,避免重複,同時為了方便授課,充分考慮了各模組的相對獨立性。本書從化學實驗基本知識講起,依次介紹了無機化學實驗、化學分析實驗、儀器分析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中學化學教學法實驗、材料化學實驗。在實驗專案的選擇上,注重驗證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化學基礎實驗》(第二版)可作為化學、應用化學、材料、生物、環境、食品、輕工等專業的教材,亦可供相關科技人員參考。

陽極氧化鋁膜/鋁線材微結構對電性之影響

為了解決硝酸鈉熔點的問題,作者王聖方 這樣論述:

導線結構大部分為外覆高分子PVC的金屬線,普遍不耐高溫、酸鹼、磨耗以及嚴苛氣候,PVC絕緣外層耐溫僅60℃,隨著PVC老化並脆化,絕緣性降低,陶瓷層優異的材料特性可以解決此高分子的使用限制,用以取代傳統導線,完全不會有過熱燃燒起火問題,本研究使用陽極處理氧化鋁,作為絕緣層,PVC體積電阻 >1012 Ω - cm ,但氧化鋁卻有 >1014 Ω - cm ,相差百倍。以鋁線為芯材,表面用陽極處理生成氧化鋁作為絕緣層,作法如下:鋁線當作陽極,陰極選取石墨板為惰性電極,草酸為電解溶液,通電使鋁線材表面氧化形成氧化鋁薄膜,其化學性穩定,不受酸鹼腐蝕,氧化鋁熔點2,072°C,即使500°C下,體積

電阻率仍有1014 Ω - cm ,介電擊穿電壓有18KV/mm,氧化鋁不可燃、耐酸鹼、幾乎沒有壽命侷限。習知陽極氧化鋁是高密度堆積六角形孔洞,可填塞色料發色,其孔洞緊密排列,且氧化鋁膜緊密附著在鋁基材,可完整均勻包覆鋁線,空氣中當電壓小於10000V時不導電,電阻為無窮大,但電壓大於10000V時,空氣就會被擊穿而導電,設計氧化鋁作為絕緣層,再有孔洞提供的空氣電阻,研究陽極氧化鋁當作導線絕緣層的可行性。以CVD和PVD在金屬上披覆陶瓷,難以避開披覆層剝落問題,本研究選用工業用純鋁,先研磨將鋁表層氧化層去除,再浸泡氫氧化鈉,為了清潔表面,接著浸泡硝酸溶液中和殘留氫氧化鋁,同時表面敏化,再以化學

拋光將表面平整化,以利於進行陽極處理時能平均分布電荷。鋁基材之表面粗糙度與化學拋光後表面粗糙度成正比,2000號砂紙研磨所得粗糙度為0.72μm,足以有利於後續氧化鋁生長,10%草酸50V生成之微結構孔洞小,且可生成厚度35.92μm,此厚度為最佳電阻>2000MΩ。因氧化鋁因成長張應力產生沿線材方向的裂紋,而在裂紋處電擊穿,雖然已達到高絕緣電阻,但裂紋缺陷有擊穿後電阻出現,其氧化鋁膜成長厚度約每增加10V之電壓,厚度增加1倍,使用兩段式陽極處理,第一段使用30V,第二段使用50V,經由第一段10min以上製造緻密表層,再加上第二段加速生長,以達到最佳絕緣,第一段30V陽極處理需要大於10mi

n,而第二段加速生長其需要大於30min才能生長出能抵抗1000V高壓之絕緣電阻,再經由披覆凡力水,先隔絕氧化鋁與大氣接觸吸收水份,並填補應力產生裂紋,達到最高絕緣電阻之導線,製作出來之AAO最高耐電壓1000V下接近∞,並進一步解決具氧化鋁外層導線的彎折裂開問題,撓曲90度仍能抵抗250V直流電壓,工作溫度達450℃。

圖解火災學

為了解決硝酸鈉熔點的問題,作者盧守謙 這樣論述:

  1. EasyPass,重點整理   濃縮重點內容,計算更易懂。   2. 圖文解說,易以吸收   條文圖表式闡述,對照易了解。   3 表格對比,易於掌握   名詞表格整理,異同易掌握。   4. 本職博士,實務理論   30年火場經驗,實務理論佳。   作者簡介 盧守謙   博士   學經歷:   吳鳳科技大學消防研究所助理教授   消防類全國考試命題委員   三等高考、消防設備師、外語領隊、四等榜首   中央警察大學入學消防榜首及第1名畢業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士林/彰化地方法院-火災鑑定案主持人   公務人員簡任官等結訓   英國FSC/美國DWF/美國TCC 結訓

認證   國際AOSFST期刊/ICSSMET研討會審稿委員   消防安全PCB廠/石化廠輔導委員   林火類農委會審查委員   推薦序 自序 第1章 緒 論 1-1 氧化與起火  1-2 吸熱與潛熱  1-3 熱傳導(一)  1-4 熱傳導(二)  1-5 熱對流  1-6 熱輻射(一)  1-7 熱輻射(二)  1-8 火焰接觸與熱慣性  1-9 火災特性(一)  1-10 火災特性(二)  1-11 火災分類 1-12 火災與氣象  第2章 燃燒原理 2-1 活化能與化學反應  2-2 理想氣體定律  2-3 燃燒與爆炸  2-4 燃燒熱與熱釋放率  2-5 燃燒

所需空氣量  2-6 燃燒界限(一)  2-7 燃燒界限(二)  2-8 燃燒原則  2-9 燃燒機制  2-10 燃燒速率  2-11 燃燒危險性  2-12 五大燃燒  第3章 滅火原理 3-1 發火源(一)  3-2 發火源(二)  3-3 火四面體(一)  3-4 火四面體(二)  3-5 火四面體(三)  3-6 火三角應用  3-7 滅火原理(一)  3-8 滅火原理(二)  第4章 固體火災學理 4-1 固體理化性  4-2 固體燃燒形態  4-3 固體燃燒速度影響因素  4-4 木材類燃燒(一)  4-5 木材類燃燒(二)  4-6 金屬類燃燒(一)  4-7 金屬類燃燒(

二)   第5章 液體火災學理 5-1 液體燃燒屬性  5-2 閃火點、著火點與發火點  5-3 液體燃燒形態與速度  5-4 液體起火能量  5-5 引火性與高閃火點  5-6 液體防火防爆方法  第6章 氣體火災學理 6-1 氣體理化性  6-2 氣體危險度及火焰型態  6-3 氣體燃燒速度影響因素  6-4 氣體爆炸特性  第7章 滅火劑適用 7-1 固體滅火劑  7-2 水滅火劑  7-3 細水霧  7-3 泡沫  7-4 CO2氣體滅火劑  7-5 海龍替代品  7-6 金屬滅火劑  第8章 爆炸工學 8-1 爆炸類型  8-2 爆炸效應  8-3 粉塵類爆炸及防制  8-4

粉塵爆炸影響因素  8-5 BLEVE現象  8-6 蒸氣雲爆炸與油池火災  8-7 蒸氣爆炸  8-8 氣體類爆炸  8-9 容器槽體爆炸徵兆  8-10 低階爆燃與爆轟  第9章 區劃空間火災發展 9-1 火災初期(一)  9-2 火災初期(二)  9-3 成長期(一)  9-4 成長期(二)  9-5 燃料與通風控制火災  9-6 閃燃現象  9-7 閃燃影響因素  9-8 閃燃與爆燃防範對策  9-9 閃燃與爆燃差異  9-10 閃燃與爆燃發生徵兆  9-11 最盛期與衰退期  9-12 建築物防火安全設計  9-13 火災各時期防火對策  第10章 區劃空間火災煙流 10-1 火

災煙能見度  10-2 火災煙消光係數  10-3 火災生成物毒性  10-4 區劃空間煙層流動(一)  10-5 區劃空間煙層流動(二)  10-6 區劃空間煙層流動(三)  10-7 區劃空間防煙方式(一)  10-8 區劃空間防煙方式(二)  10-9 區劃空間防煙方式(三)  10-10 防煙對策及等效流動面積  10-11 區劃空間排煙煙控  第11章 建築火災概論 11-1 耐火構造建築  11-2 超高層建築  11-3 地下建築  11-4 鐵皮屋建築  第12章 電氣火災概論 12-1 電氣系統及火災防範  12-2 電氣火災原因  12-3 電阻發熱火災  12-4 電

弧火災  12-5 靜電原因與條件  12-6 靜電放電類型  12-7 靜電防制管理(一)  12-8 靜電防制管理(二)  12-9 閃電  第13章 化學火災概論 13-1 自燃發火  13-2 影響自燃發火因素  13-3 自燃發火性分類  13-4 準自燃發火性物質  13-5 公共危險物品  13-6 危險物品混合危險  13-7 危險物品應變作業程序  13-8 油槽類火災  13-9 沸溢、濺溢與冒泡溢因素與徵兆  13-10 沸溢與濺溢條件與油質  參考文獻  火災學術語  火災學公式總整理  火災學重點總整理  序   火焰是一種氣相燃燒而能夠產生至少1500K高溫

的化學反應,於火災對人類和環境影響能否成為社會關注問題,取決於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與經濟狀況;而對火災預防與控制投入程度,則取決於一個國家風險意識與價值觀。在消防救災、消防工程或產業安全上,火災學是一門重要理論基礎,從各項消防國考科目上可見一斑。其中消防工程更是因應火災而設,脫離了火災學就失去其存在意義。尤其歐美國家日益倡行性能化設計,消防設計更應瞭解火災可能動態情境,以達到消防設備在經濟、安全及有效之預期目標。另在火場方面,能預期火勢發展及潛在危險,是關係到第一線搶救行動安全及有效作業與否之指標。   在過去500年,科學已經從早期的一般數學近似,利用一套能量守恆定理來解決大量問題,並加速發

展。雖然火是人類最早利用工具之一,但只是在過去50年才得到相關數學表達式,因火確實是過於複雜,於近十幾年來火災研究工作卻有相當加速發展,湧現出大量的新理論。在本書也儘可能網羅NFPA, SFPE Handbook, Drysdale? Book等,納入其內涵、圖表與運算,也加入多元化型態如鐵皮屋、倉儲類等本土化常發生火災。在此以30年火場實務經驗之消防本職博士專業背景,來進行系統式精心彙編,並儘量插入工學應有之數值運算演練,以整合一門完整之學科。   觀之國內坊間火災學書籍繁多,關於建築物火災發展過程中,閃燃現象是一種非常態,以國內居多之耐火建築物,發生閃燃需滿足火三要素環境,始有可能發生。

對於引火、發火點、閃火點或著火,這些專業名詞之間常混為使用,令很多讀者感到困惑,而許多適用木造建築物之實驗曲線或關係式如開口因子、燃料控制燃燒或通風控制燃燒等,這些公式用於鋼筋混凝土內纖維/塑膠燃料或鐵皮屋建築,是必須依燃燒物不同而作修正的。因此,對於火災專業用語及觀念,沒有統一及整合,令年輕學子在學習火災學時,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知半解的。   本書之編輯重心,回歸於火災動力為主,一些消防搶救、避難等版面儘量移除,在一些如沸溢或濺溢等專有名詞,再考究更多原文資料,予以明確化。另為方便讀者為準備三(四)等消防特考或消防設備師(士)等考試,內容儘量濃縮重點,並以名詞間差異進行比較研究,以利有效

閱讀及記取,並大幅增加圖表及其精進化,以符讀者群之反應及高度期待。作為一位消防教育工作者,無不希望國內消防教材之專業水平能提升,這也是作者孳孳不倦之動力根源。   1-1 氧化與起火 氧化反應 由碳和氫構成的物質才能被氧化,而大多可燃性固體有機物、液體和氣體,就是以碳和氫為主成分。最常見氧化劑是空氣中的氧,空氣約由1/5氧和4/5氮組成。氧化性物質如硝酸鈉(NaNO3)和氯酸鉀(KClO3)是一種易於釋出氧,此種分子中含有氧,反應時無需外界氧,遇熱能自行氧化燃燒。 氧化(Auto-Oxidation)是一種發熱反應,由於氧化速度不同,如蘋果削好一些時間表面泛黃,或報紙久置數年形成泛黃,此種

氧化速度慢,發熱量小,沒有明顯熱及光之物理現象。人類呼吸作用就是氧化葡萄醣,使得葡萄醣中的氫被氧取代,氧化發熱至37℃。基本上,氧化是一種有機化合物與氧分子發生的自由基鏈反應,於金屬物質特別容易自動氧化如鐵生鏽、鋁陽級氧化(Anodization)產生蝕洞或銀表面喪失光澤。為防生鏽,以油擦拭金屬或擦油漆,使金屬表面隔離空氣中氧,致其不能氧化反應;又如油性乳液枺在臉部肌膚上產生抗氧化效果,以保青春,其理在此。 生活中許多有機物易於自動氧化,橡膠與塑膠的老化變質,常是緩慢氧化過程的結果,如橡皮筋於一段長時間慢慢氧化(發熱)變粘。假使船艙中貨物自動氧化所產生熱量,如不散失就會自行升溫(Self-He

ating),甚致自燃。多孔性固體物質如煤更是如此,因空氣能滲入到內部自動氧化,卻因物質多孔的空氣隔熱屬性(空氣為不良熱導體),而能有效蓄熱,致常形成煤炭自燃現象。 起火 起火(Ignition)是溫度與時間的一個函數,能自行持續的一種燃燒過程;若沒有外界引燃源而本身起火係為自燃現象。物質的起火溫度是指某一可燃物質達到起火的最低溫度,通常物質遭到熱源引燃溫度顯著低於其自燃溫度。 因此,可燃物質起火現象,不僅包含複雜化學過程,也含熱物理過程如熱傳導、對流及質傳過程,以及這些過程之相互作用等。一般而言,燃料和氧分子產生化學反應之前,需先在一定溫度以上激發成活性狀態。 1-2 吸熱與潛熱 吸熱和放熱

化學反應 物質固體受熱熔化(物理變化)為液體(化學變化),液體再受熱蒸發(物理)為氣體(化學);或固體直接受熱分解昇華(物理)為氣體(化學),上述化學過程皆為吸熱反應(Endothermic);反之過程,則為放熱化學反應。

以微波輔助化學浴沉積法快速合成氧化鋅磊晶膜之研究

為了解決硝酸鈉熔點的問題,作者蘇椲哲 這樣論述:

氧化鋅(zinc oxide, ZnO)為寬能隙半導體材料(在室溫下為3.37 eV),具有很高的激子束縛能(60 meV),且其擁有高化學穩定性、低毒性的優點,因此被應用於許多領域。本篇論文主要是探討檸檬酸鈉在長時間MWCBD中對ZnO磊晶薄膜成長會造成何種影響,實驗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用霧化-化學氣相沉積系統(mis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ist-CVD)成長ZnO晶種層於藍寶石單晶基板,第二階段是用微波輔助化學浴沉積法(microwave- assisted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MWCBD)合成氧化鋅薄膜,以六水

合硝酸鋅(Zn(NO3)2‧6 H2O)當作鋅離子來源,六亞甲基四胺(HMTA, C6H12N4)作為酸鹼緩衝劑,並加入檸檬酸鈉(Na3C6H5O7)來進行側向成長,第三階段則是會以連續式補充溶液系統,注入Zn(NO3)2‧6H2O與HMTA於鐵氟龍罐中,並以微波輔助加熱系統,長時間合成氧化鋅磊晶膜。第一階段首先會以Mist-CVD來製備島狀非連續的ZnO晶種層,接著直接進入第二階段側向成長。第二階段第一部份先藉由調整Zn(NO3)2‧6 H2O與HMTA的比例,探討不同比例對合併所造成的影響,發現當濃度比為1:1時有較好的薄膜品質,其製程參數為Zn(NO3)2‧6 H2O及HMTA皆為0.1

5 M,檸檬酸鈉濃度0.2 mM;第二部份則以0.15 M Zn(NO3)2‧6 H2O及0.15 M HMTA的等比例混合溶液,並加入0.5 mM的檸檬酸鈉,探討不同製程時間的薄膜側向合併情況;再來則是以不同的Zn(NO3)2‧6 H2O及HMTA濃度配比,沉積不同時間的ZnO薄膜,最後確認合併完全的ZnO磊晶薄膜較適合進行第三階段長時間磊晶成長。第三階段製程條件為固定溫度及蠕動幫浦補充溶液之流速(4.5 ml/min),調整不同的前驅物濃度與檸檬酸鈉濃度,進行4小時與8小時的長時間製程,觀察其變化。量測分析方面包括X光繞射(X-RAY Diffraction, XRD)、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光激發光光譜(Photoluminescence, PL)等分析薄膜磊晶品質與微觀構造特徵。結果顯示,當Zn(NO3)2‧6H2O與HMTA等莫耳混和水溶液濃度為0.1 M,不另添加檸檬酸鈉,製程溫度90 oC,經由4小時的長時間磊晶成長, (0002)ZnO 的X光搖擺曲線(X-Ray Rocking Curve, XRC)其半高寬(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為464 arcsec,膜厚21 µm,差排密度大約為3.6 × 109 cm-2;經由8小時磊晶成長之(0002)ZnO的X

RC FWHM為373 arcsec,膜厚31 µm,差排密度降至2.8 × 109 cm-2。此前驅物濃度的參數下,會有良好的磊晶薄膜品質及表面合併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