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銨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硝酸銨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約翰.湯姆生寫的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和許秀成的 地球磷資源流與肥料跨界融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GHS_SDS_734-硝酸銨.pdf - 安全資料表也說明:中英文名稱:硝酸銨(Ammonium nitrate). 同義名稱:-. 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CAS No.):6484-52-2. 危害成分(成分百分比):<70%. 四、急救措施.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網路與書出版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章日行所指導 曾子傑的 改質生物炭吸附廢水中氨氮及硝酸根離子之研究 (2021),提出硝酸銨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吸附、生物炭、雙氫氧化物(LDHs)、硝酸鹽。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化學系 周芳如所指導 張嘉郝的 利用比例螢光法設計核酸感測器以用來偵測心血管因子有關之凝血酶 (2021),提出因為有 適體、銀奈米團簇、心血管疾病、凝血酶、比例螢光的重點而找出了 硝酸銨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危害性關注化學物質管理起跑!列管硝酸銨與氫氟酸則補充:環保署本次預告增加列管硝酸銨及氫氟酸為關注化學物質,依該二項物質特性及國內運作情形公告管制運作行為外,並指定公告為具有危害性的關注化學物質,包括列管化學物質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硝酸銨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為了解決硝酸銨英文的問題,作者約翰.湯姆生 這樣論述:

紀實攝影先驅約翰.湯姆生經典代表作 四、五千哩的跋涉,兩百餘幅珍貴寫實影像 替動盪的年代,留下永恆的瞬間   1868-1872年之間,英國攝影師湯姆生帶著笨拙的相機和設備,闖蕩中國大江南北,用鏡頭記錄了自己在中國、香港、臺灣各地的居遊生活。他挑戰當時中國人民對於鏡頭的排斥之心,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以濕版攝影技術替各地的人民、村落、建築及活動留下彌足珍貴的影像。   湯姆生的鏡頭下除了當時的顯赫人物、朝廷重臣如李鴻章、奕訢、瑞麟等人,更多的是販夫走卒、尋常百姓,他不僅以照片記錄所到之處的山水風光、所遇之人民樣貌,家庭聚會、消遣娛樂、商賈買賣等常民生活也是他拍攝的重點,他並以帶有溫度的文

字,寫下當時所見的藝術、習俗及風土民情,精確傳達彼時的生活景象,帶領讀者一窺社會各階層的日常樣貌。湯姆生後來將這些照片與文字整理出版成書,即為《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原書於十九世紀出版時,湯姆生力求以照片搭配文字,帶給讀者最寫實的異地旅遊體驗,因此與出版社商議,採用當時最新、效果最優異的珂羅版印刷法呈現照片,再插入另行印製的文字,於 1873-1874 年間分為四冊出版。這套巨著如今罕有狀態良好又齊全的副本留存。此次譯本由影像專家麥可・葛雷掃描魏延年先生所藏完整套書配圖,搭配作家葉伶芳所譯文字,按照現代讀者習慣重整圖文,以一冊四部之方式,將原來的四冊大

書合一出版,力求再度為讀者帶來最新穎又真實的古國文明風光。 好評推薦   王秋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涂豐恩(「故事」網站創辦人)   張美陵(教師、藝術家、策展人)   陳建守(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游永福(文化工作者、《尋找湯姆生》作者)、黃明川(紀錄片導演、嘉義國際影展總監)   楊双子(作家)   劉克襄(作家)   蕭宇辰(「臺灣吧」、「故事StoryStudio」共同創辦人)   謝金魚(歷史作家)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齊聲讚譽   湯姆生是個滿懷

熱情的地理學家、旅行者、攝影家。他是紀錄攝影的開拓者,他的攝影與文字敘事,直觀平易樸實細膩,尤其再現了十九世紀末的臺灣土地與人民。──張美陵(教師、藝術家、策展人)   湯姆生的人物作品並不純屬「自然」,這些擺拍卻意外地顯現了中國想要呈現的樣子。──謝金魚(歷史作家)  

硝酸銨英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20 年 8 月 4 日,黎巴嫩首都 Beirut 附近的港口發生嚴重爆炸,超過 200 人死亡,六千多人受傷。一年後,大部份爆炸廢墟尚未清除,許多受難者仍然無家可歸。不斷惡化的經濟危機,使得尋找新住所變得更加困難。

📝 訂閱講義 & 朗讀稿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ingwen_notes
💣 延伸閱讀:https://ssyingwen.com/ssep42
🖼️ IG 單字卡: https://bit.ly/ssyingwenIG
♥️ 支持這個 podcast:https://bit.ly/zeczec_ssyingwen
📪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

朗讀內容來自Al Jazeera
👉 選讀片段文字: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syingwen/posts/276878307531749/
👉 完整文章:https://www.aljazeera.com/amp/news/2021/8/2/one-year-on-beirut-blast-victims-still-struggling-to-return-home

———

本集 timestamps
0:00 Intro
0:44 第一遍英文朗讀
3:12 新聞 & 相關單字解說
12:48 額外單字片語
21:26 第二遍英文朗讀

———


本集提到的單字片語:
Lebanon 黎巴嫩
Middle east 中東
Israel 以色列
Syria 敘利亞
President 總統
Maronite Christian 馬龍派基督徒
Prime minister 總理
Sunni Muslim 遜尼派穆斯林
Speaker of the parliament 議會議長
Shia Muslim 什葉派穆斯林
Switzerland of the East 東方瑞士
Beirut 貝魯特
Paris of the Middle East 中東的巴黎
Beirut blast / explosion 貝魯特爆炸事故
Ammonium nitrate 硝酸銨
Asbestos 石綿
Miracle mineral 神奇的礦物
Quebec 魁北克
Asbestos fibres 石棉纖維
Cancer 癌症
Homeless 無家可歸
Economic crisis 經濟危機
Food aid 糧食援助
Mercedes 賓士
Hyperinflation 惡性通貨膨脹
Cash-strapped 資金短缺
A stone’s throw
Just around the corner
Within striking distance
Within spitting distance
Within sniffing distance

————


#podcast #黎巴嫩爆炸 #黎巴嫩經濟 #學英文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 #每日英文 #托福 #雅思 #雅思英語 #雅思托福 #多益 #多益單字 #播客 #英文單字卡 #片語 #動詞 #國際新聞 #英文新聞 #英文聽力

改質生物炭吸附廢水中氨氮及硝酸根離子之研究

為了解決硝酸銨英文的問題,作者曾子傑 這樣論述:

硝酸鹽是工業製程不可或缺的原料,由於其在水中的高穩定性和溶解性,導致工業廢水中常含有高濃度的硝酸根離子,因而形成高導電度廢水,近年來水中去除硝酸鹽成為廢水處理技術挑戰之一。本研究利用農業廢棄物製備生物炭,並整合共沉澱法,以「氯化鎂(MgCl2)、氯化鈣(CaCl2)」製備成富含有Mg/Ca之層狀雙氫氧化物(Mg/Ca- double hydroxides)以成為新的複合材料吸附劑,探討其對水中硝酸根離子的吸附能力。研究發現當添加愈高鎂鈣比時LDHs中的鎂含量較高,但當在4:1和3:1的比例時卻有所不同,在3:1所披覆上的鎂較多。生物炭的孔洞接成蜂巢狀,孔洞直徑約為10微米,推測其可能為植物管

胞碳化後的組織形狀。此外,隨著鎂鈣比逐漸增加,生物碳的孔洞似乎愈加破碎。生物炭的比表面積隨著鎂鈣比增加而增加,其中3:1及4:1鎂鈣比的比表面積最高,約可達到100 cm2/g。3:1的Mg/Ca-LDHs在吸附時間約3分鐘時能有效吸附水中硝酸根離子,同時LDHs在吸附過程中維持穩定狀態。此說明3:1鎂鈣比生物炭LDHs不僅具有最佳的比表面積及鎂鈣LDHs吸附層,同時具有最佳的硝酸根離子吸附能力。

地球磷資源流與肥料跨界融合

為了解決硝酸銨英文的問題,作者許秀成 這樣論述:

本書圍繞“全球磷資源開採壽命有多久?如何永續利用全球磷資源?”這一熱點問題展開,系統分析了地球磷的來源及賦存形態、地球磷資源的形成及流向,梳理和總結了中國磷礦開採、磷化工生產、磷肥產品生產及磷肥農業使用過程的經驗及存在問題,論述了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及肥料跨界融合創新理念,並提出了磷資源可持續發展利用的新模式,既是一部反映我國磷資源來龍去脈的著作,也是一部啟迪青年創新能力的讀本。 本書可供涉磷企業及決策機構、行業協會、大中型肥料企業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肥料等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徐秀成,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教授,我國肥料領域知名學者,一直致力於我國化學肥料教學

、研究、開發、產業化、情報服務、國際交流與國際培訓工作。1957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化工系無機物工學專業,後留校任教。1959年3月集體支持河南高校事業,由天津大學調入新成立的河南化工學院,後歷經院系調整,鄭州工學院—鄭州工業大學—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2001年9月退休。歷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磷肥與複肥》主編等職。 智庫磷研究報告001 The Think Tank Report on Phosphorus012 緒論030 第1章地球磷來自何方/033 1.1宇宙大爆炸033 1.2宇宙的前世今生033 1.2.1宇宙未來的4種推測0

34 1.2.2宇宙前世的4種推測034 1.2.3宇宙同源035 1.3磷素的來源037 參考文獻039 第2章地殼中磷的賦存狀態/041 2.1地球基本知識041 2.2磷在地殼中的分佈045 參考文獻046 第3章地球磷資源的形成/048 3.1磷質來源048 3.2磷礦資源基本知識049 3.3世界磷礦資源050 3.3.1磷礦資源量050 3.3.2磷礦資源分佈051 3.3.3磷礦開採量052 3.3.4磷礦資源品位053 3.4世界磷礦開採壽命預測054 參考文獻055 第4章地球中的磷流向何方?/056 4.1地球磷迴圈的基本過程0

56 4.2地球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的磷流量058 4.3全球磷資源的流向059 參考文獻063 第5章中國磷資源及其流向/064 5.1中國磷資源的成因064 5.2中國磷資源儲量065 5.3中國磷資源在食物鏈中的流動066 5.4中國磷礦可開採多久?069 參考文獻071 第6章磷礦開採過程/073 6.1磷礦開採073 6.1.1磷礦開採方式073 6.1.2中國磷礦主要開採技術與特點075 6.2磷礦選礦技術077 6.2.1選礦工藝078 6.2.2選礦藥劑080 6.2.3選礦設備081 6.2.4選礦尾礦082 6.2.5選礦損失083

6.3中國磷礦開發利用的主要特點084 6.4在磷礦開採方面中國開展的幾項工作085 6.4.1全國磷資源開發系統研究085 6.4.2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評議專案《我國磷科技發展關鍵問題與對策》086 6.4.3鄭州工學院、鄭州大學開展的工作088 參考文獻088 第7章磷化工產品生產過程/090 7.1磷的理化性質090 7.2磷化工產品091 7.3黃磷生產基本知識092 7.3.1黃磷生產方法092 7.3.2黃磷生產赤磷、黑磷092 7.3.3黃磷生產有機磷化物093 7.3.4黃磷生產熱法磷酸094 7.4黃磷生產現狀094 7.5黃磷“三廢”處理與

綜合利用095 7.5.1黃磷尾氣095 7.5.2黃磷廢水098 7.5.3黃磷廢渣098 7.6主要工業級磷酸鹽產品099 7.6.1三聚磷酸鈉和六偏磷酸鈉099 7.6.2電子級磷酸、食品級磷酸100 7.6.3工業級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100 7.7世界磷化工行業發展特點101 7.8中國磷化工行業發展特點101 參考文獻102 第8章磷肥產品生產過程/103 8.1濕法磷酸104 8.1.1濕法磷酸生產的基本原理104 8.1.2濕法磷酸生產方法105 8.1.3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在濕法磷酸建設工程中取得的卓越成績107 8.1.4濕法磷酸淨化11

2 8.2磷酸銨類肥料114 8.2.1磷酸銨類肥料基本知識114 8.2.2磷酸一銨(四川大學研究成果)114 8.2.3磷酸二銨118 8.3過磷酸鈣120 8.3.1普鈣、重鈣、富鈣與半鈣120 8.3.2普鈣生產工藝流程121 8.4重過磷酸鈣124 8.4.1重鈣生產的基本原理124 8.4.2重鈣生產對原料的要求125 8.4.3重鈣生產工藝流程126 8.5硝酸磷肥127 8.5.1硝酸分解磷礦制硝酸磷肥的基本原理127 8.5.2硝酸磷肥生產工藝128 8.5.3硝酸磷肥的肥效134 8.5.4硝酸磷肥與其他產品的比較135 8.6鈣鎂磷肥13

6 8.6.1鈣鎂磷肥基本知識136 8.6.2中國創新:鈣鎂磷肥 “玻璃結構因數”配料方法138 8.7脲硫酸複肥143 8.7.1脲硫酸複肥工藝的開發143 8.7.2脲硫酸複肥工藝原理144 8.7.3脲硫酸功能性複肥的工藝路線及特點145 8.7.4脲硫酸複肥的應用效果146 8.7.5磷銨廠、過磷酸鈣廠新增功能性尿素硫酸複肥裝置的經濟分析146 8.8無機材料反應成膜緩釋複合肥料147 8.8.1包裹肥料的概念與範疇147 8.8.2包裹肥料的國內外研究進展149 8.8.3包裹肥料的加工原理與工藝150 8.8.4包裹肥料的特點152 8.8.5包裹肥料

施用技術153 8.8.6包裹肥料施用效果154 8.8.7無機包裹型緩釋複合肥料的節能減排效果157 8.8.8標準與檢測158 8.9飼料級磷酸鹽158 8.9.1飼料級磷酸氫鈣基本知識158 8.9.2飼料級磷酸三鈣(TCP)技術159 8.10磷肥生產“三廢”處理與回收的基本狀況160 8.10.1磷肥廢氣160 8.10.2磷肥廢水161 8.10.3磷肥廢渣161 8.11中國磷肥行業發展概況及未來發展方向164 8.11.1磷肥行業發展歷程164 8.11.2產業集中度與產能分佈168 8.11.3磷肥行業主要產品發展概況169 8.12磷肥工業發展

172 8.132016年磷複肥行業運行特點175 8.14磷肥行業未來發展方向176 8.15中國磷複肥工業協會177 8.16《磷肥與複肥》雜誌178 參考文獻179 第9章磷肥農業使用過程/181 9.1磷在肥料領域的作用與特點181 9.1.1磷的作用181 9.1.2作物缺磷表現出的症狀182 9.2磷肥消費量基本狀況184 9.3中國磷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187 9.4中國施肥合理的標準188 9.4.1養分平衡法188 9.4.2磷肥過量、合理與不足190 9.4.3磷合理施用與產量的關係192 參考文獻195 第10章如何永續利用地殼中的磷?

/196 10.1基本狀況196 10.2哪些因素影響磷礦基礎儲量的使用壽命?197 10.3影響磷資源消耗的因素197 10.3.1全球磷資源流動模型效率因數197 10.3.2全球磷資源永續利用敏感性分析200 10.4磷回收的工藝技術201 10.4.1AirPrex磷回收工藝201 10.4.2Ostara Pearl磷回收工藝202 10.4.3第二代磷回收工藝202 10.4.4生物-結晶法磷回收工藝204 10.5磷肥生產領域,中國磷資源永續利用新模式205 10.5.1“鄭州大學-雲天化-富誼聯”磷資源永續利用新模式205 10.5.2金正大生態工程集

團股份有限公司磷化工清潔生產技術體系208 10.6農學、化學、化工多學科聯合,探討中國磷礦資源危機及緩解對策210 10.6.1調整磷肥產品結構,合理利用中國的磷礦資源211 10.6.2磷資源迴圈利用211 10.6.3建立科學施磷制度213 參考文獻216 第11章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218 11.1未來農業發展方向218 11.1.1精准農業218 11.1.2機器人與城市農業221 11.1.3植物工廠221 11.1.4基因工程、基因編輯與基因選擇223 11.1.5藍色經濟224 11.2中國農業現狀225 11.3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228

11.3.1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由來228 11.3.2肥料領域的概念創新229 11.3.3宇宙同源230 參考文獻235 第12章肥料跨界融合創新/236 12.1肥料研究/發展方向236 12.2植物生長的“氣”237 12.2.1“氣”的認識237 12.2.2氣血共振的奧秘237 12.2.3農用低溫等離子體238 12.3植物生長的“血”238 12.3.1緩/控釋肥料238 12.3.2小分子碳241 12.4植物的抗體243 12.4.1植物生物刺激素的概念與定義243 12.4.2生物刺激素——精細化學品的發展現狀245 12.5增強作物

光合作用的“氣灌系統”246 12.5.1氣灌的作用246 12.5.2氣灌系統組成247 12.6利用微生物全面提升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247 12.6.1微生物247 12.6.2國內外微生物的研究與發展動向249 12.6.3生物肥料在全球作物生產中的應用251 12.7基於分子生物學的精准供應最低量全面營養的均衡施肥256 12.8納米、亞微米材料農用257 12.8.1納米材料的特性257 12.8.2納米材料的農業應用258 參考文獻262 附錄/263 附表1不同資料來源的中國與世界磷肥消費量年際變化263 附表2單位籽粒需氮量指標265 附表3

單位產量磷和鉀吸收量265 本書是一本特殊的出版物。它作為“鄭州大學-雲天化-富誼聯”面對全球的肥料智庫——富地研究所(Fertilizer Development Institute)的第一本智庫研究報告,由我國化工領域專業科技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這是一次新的嘗試。本書的風格、內容都與一般的科技圖書有所不同。 智庫(Think tank)也稱思想庫。“智庫”集中一群“智者”就某一專題為決策者提供科學、客觀、公正而全面的決策建議。智庫的英文名稱也可譯為“思想坦克”,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nstruction Company,RAND是Res

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與開發的縮寫)是美國最重要的以軍事為主的綜合性戰略研究機構。公司性質是非營利的民辦研究機構,它雖然是一家民營公司,但它註冊的經營範圍卻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技和社會。美國蘭德公司確實是一輛巨大的思想坦克。自1948年成立以來,先後彙集了800位“智者”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左右著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一系列重大事務的決策。蘭德公司成功地預測了“中美建交”和“德國統一”,也對“中國21世紀的空軍”“中國的汽車工業”“日本的高科技”“俄羅斯的核力量”“數位化戰場上美國快速反應部隊”等重大課題形成過研究報告。 富地研究所(Fertil

izer Development Institute)是專注研究全球肥料領域的智庫,為關係到全球糧食安全、合理利用資源、人類健康的肥料問題提供宏觀決策支援性質的建議。智庫的使命是為政府、協會、企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提供建議;它不是純粹的學術探討,而是將學術探討中得出的結論,轉化為有可操作性的建議;智庫不是諮詢公司,它既解決當前應急的課題,但更重要的是開展長期的戰略研究。智庫肩負著如此重大的使命!為完成本研究報告,我們系統收集和整理了181篇參考文獻,其中,中文135篇,英文和日文46篇;涉及92家國內外高校、企業,其中,國內59個、國外33個;涉及國內外與研究報告相關的專家110人,其中國內87

位,國外23位。他們大多是在所涉領域做出了貢獻的人物。本研究報告力求能提供科學、宏觀、全面的決策建議,這與一般專著的風格不同。 本智庫研究報告選擇一個國家熱點問題——全球磷資源開採壽命有多久?如何永續利用全球磷資源?(提出問題);分析地球磷來自何方?地殼中有多少磷?地球磷資源流向何方?(分析地球磷的“來龍去脈”);介紹中國磷礦開採過程、磷化工生產過程、磷肥產品生產過程、磷肥農業使用過程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分析磷在社會性消費流程中的效率,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解決問題、提出建議)。通常,智庫研究報告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濃縮為一兩萬字的研究報告,提供給決策方參考。但為了完成研究報告需

要10~20倍篇幅的基礎資料作為背景材料,這些背景材料構成了本書的主要內容。 本研究報告的構成為:智庫研究報告中文本、英文本,作為背景資料的專著,共計12章。第1章:地球磷來自何方?介紹宇宙的發生與發展,屬於天文知識。第2章:地殼中磷的賦存形態。第3章:地球磷資源的形成。第4章:地球中的磷流向何方,屬於地理知識。第5章:中國磷資源及其流向至第10章:如何永續利用地殼中的磷?為“人間”狀態。創新科學工作者應該上知“天”,下知“地”,更應知“人間”。這樣有助於更深層次認識自己的研究領域,並可能誘發出相關研究領域的顛覆性創新。第11章:肥料領域顛覆性創新理論。第12章:肥料跨界融合創新,為肥料領域

各級決策者提供更新的創新觀念。對於肥料企業,相關高校和設計研究機構有大批的中青年技術骨幹,在此創新大潮中,他(她)們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提高廣大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素質是當前相關企業、高校、設計研究部門的迫切任務。 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創新發明層出不窮。決策者除需掌握科學的決策方法,從決策者個人的經驗決策到委託專業人士進行可行性研究(也稱孤立決策),委託專職機構進行系統決策(宏觀、微觀決策支援系統決策)外,還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更新創新觀念。2015年的創新觀念強調“顛覆性”創新;2017年強調“引領性”創新;2018年強調“跨界融合”創新。這種快速變化,絕不是炒概念,而是我們科技進

步快速發展的要求。正因為我國科技隊伍的萬馬奔騰,促使我國科技口號日新月異。 本書得到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畫“作物專用高效複混肥料的研製與產業化”(2016YFD0200401)課題的資助,特此致謝! 本書非常適合全球涉磷企業、行業協會、國內涉磷決策機構及企業、大中型肥料企業技術人員及高校師生參考,在幫助企業通過顛覆性技術創新、跨界融合創新,走出困境的同時,為全球磷資源永續利用提供決策參考。 許秀成侯翠紅 2019年5月

利用比例螢光法設計核酸感測器以用來偵測心血管因子有關之凝血酶

為了解決硝酸銨英文的問題,作者張嘉郝 這樣論述:

  本篇研究利用以核酸序列作為模板,合成之銀奈米團簇訊號探針(AgNCs probe),並輔以磁性奈米粒子辨識目標物凝血酶,使其做為心血管疾病以及動脈粥狀硬化之檢測方法。該合成之銀奈米團簇訊號探針(AgNCs probe),利用分別設計不同核酸模版序列,以及在不同合成環境及濃度進行一系列之優化,而可產出在波長557與609 奈米處有螢光產生,並藉由互補後探針構型之改變而產生比例螢光變化。首先是以凝血酶特異性核酸適體(Thrombin aptamer)改質之磁性奈米粒子為探針,分別以兩種策略進行凝血酶的檢測。第一種為藉由該適體事先與保護子序列(Protector DNA)進行互補,在有凝血酶存

在時,使該保護子序列釋出並與銀奈米團簇核酸探針(AgNCs probe)互補後,可以開啟髮夾型輔助核酸(Helper DNA),依序交替進行催化髮夾開啟及組裝,使得銀奈米團簇訊號探針在互補反應前後有螢光差異並且放大該差異值,該方法能夠檢測低於人體內凝血酶含量的human α-thrombin (0.05 mg/ mL),並且與未含有凝血酶的組別有顯著差異(p = 0.0055),以作為凝血酶的定量工具。另一種方式為凝血酶專一性適體與取代核酸(Displacement DNA)預先組成雙股核酸探針,在有凝血酶的條件下,該取代子核酸(Displacement DNA)被釋放,並進一步以立足點取代反

應(Toehold-mediated strand displacement reaction)將核酸模板銀奈米團簇上的預先互補序列之保護子核酸(Protector DNA)進行置換。藉由螢光訊號下降的趨勢以建立與凝血酶的濃度相關性。目標為綜合以上兩種策略並調整選用的適體,該系統便具有潛力能針對其他生物標記物能夠選擇性的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