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型螺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高仿錶鍍鋅五彩-蝶型螺絲-直徑M6-M8*長10mm~40mm-旋鈕螺絲也說明:你想找的網路人氣推薦高仿錶鍍鋅五彩-蝶型螺絲-直徑M6-M8*長10mm~40mm-旋鈕螺絲-蝶翼手轉螺絲-(1支)-i.20087984.4131729040?position商品就在蝦皮購物!

明新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 黃文昌所指導 陳榮光的 牙線盒結構改良之概念設計 (2013),提出碟型螺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牙線盒、創造性問題解決理論、三十九個工程參數、四十個創新原則、矛盾矩陣。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歐陽敏盛、周懷樸所指導 賴明宏的 拘束調整修正模態超音波致動器之設計與應用 (2011),提出因為有 拘束調整修正模態、超音波致動器、入平面模態、順滑模態控制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碟型螺絲的解答。

最後網站BenQ 4K智慧電視E65-730搶先開箱,獨家色彩調校 - 4Gamers則補充:因使用型態與過去有所差異,選購電視時關注的重點規格也會有所不同, ... 卸下左下角金屬蓋的螺絲,安裝 SSD 並以螺絲固定後蓋回金屬蓋與主機殼即可。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碟型螺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牙線盒結構改良之概念設計

為了解決碟型螺絲的問題,作者陳榮光 這樣論述:

摘 要 IIABSTRACT III誌 謝 IV目 錄 V表目錄 VII圖目錄 IX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 研究背景與動機 11.3 研究目的 21.4 章節架構 2第二章 文獻探討 42.1 TRIZ理論之相關著作 42.2 TRIZ應用於設計之相關文獻 42.3 牙線盒之相關文獻 122.4 本章小結 38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3.1 研究工具 393.1.1 TRIZ理論簡介 393.1.2 TRIZ創新過程的求解機制 403.1.3 TRIZ之矛盾定義與解題流程 413.1.4 解決技術矛盾之方法 433.2 研究流程 4

73.3 研究範圍與限制 49第四章 牙線盒裝置之概念建構 504.1 專利案例之問題描述 504.2 技術矛盾之分析與結果 524.2.1 判斷相互矛盾因素 524.2.2 對照及選出工程參數 534.2.3 對應創新原則 544.2.4 小結 634.3 結構改良之概念設計 644.3.1 解決問題方案 644.3.2 設計內容與作動方式 664.3.3 改良後之結果說明 74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5.1 結論 775.2 建議 78參考文獻 80附 錄 83附錄A 三十九個工程參數說明 83附錄B 四十個創新原則與次原則 87附錄C 矛盾矩陣 9

3

拘束調整修正模態超音波致動器之設計與應用

為了解決碟型螺絲的問題,作者賴明宏 這樣論述:

本論文提出具有拘束調整修正模態(Constraint-Tuning Modified-Mode: CTMM)機制的單片壓電振動子,並設計一新型薄盤超音波致動器推動線性平台加以驗證之。透過具模態參與係數的模態擴充技術及拘束波Green Function的理論推導,獲得內部拘束薄圓板修正模態的估測公式,可用來解釋此新型致動器的作動機制。將正確分佈的四只螺絲施加於單片壓電薄盤上,超音波修正模態的致動機制會被產生及傳播。入平面振動模態(In-plane vibration modes)可被施加在壓電振動子上的螺釘拘束修正及調整。為了實現此致動器雙向平衡的結構力,導入結構阻尼概念,利用有限元素分析軟體

ANSYS的自然模態、強迫諧振及阻抗比較來設計拘束分佈,解決理論模態加入多重拘束不易獲得數值解的困擾。因此,選擇兩個不同修正模態可與壓電材料產生機電共振者,做為此致動器的驅動模態,以提高機電轉換效率。將所設計的致動器及單相雙頻LC諧振驅動電路,取代推動光學台車的DC馬達及其齒輪組並保留原光碟機控制器,輔助光學致動器尋軌及讀取光碟片資料與播放影片均可獲得想要的功能。另依據施加在CTMM超音波致動之驅動電壓及預力的變化,探究其機電共振頻率偏移及推動平台時不工作區(dead zone)響應的非線性現象,這些非線性行為可藉由具輸出biases的PID型順滑模態控制器(SMC)抑制補償。使用系統鑑別法獲

得線性平台的近似二階模型,提供PID-based SMC等效控制項的設計。透過模型誤差的估測,切換控制項的設計可被使用來補償在機電耦合下振動子共振頻率偏移的特性。於線性平台軌跡追蹤實驗中,使用目標命令塑形函數(shapping function)來匹配系統的響應速度,實驗結果顯示PID-based SMC控制器使所提之CTMM致動器雙向移動線性滑軌位置具有抗雜訊能力,定位解析度可達微米等級,其行程可達mm級之長程控制的能力,驗證了CTMM致動器的理論、設計與實現的一致性及可控性。此CTMM超音波致動器厚度僅3 mm,採用此型致動器可協助開發須薄形化的致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