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 盤 公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碟 盤 公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中原 寫的 SOLIDWORKS 2020基礎範例應用(附多媒體光碟) 和王雪娥,陳進煌的 電腦輔助繪圖AutoCAD 2020(附範例光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東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陳坤男所指導 游宗弦的 模態實驗與分析比對的誤差研究及設計 - 以通風式煞車碟盤為例 (2019),提出碟 盤 公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通風式煞車碟盤、模態分析、模態實驗、誤差分析、阿基米德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賴景義所指導 黃正德的 結合田口法與反應曲面法之光學鏡片射出成型製程參數最佳化分析 (2018),提出因為有 光學鏡片、模流分析、參數設計、實驗設計、射出成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碟 盤 公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碟 盤 公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OLIDWORKS 2020基礎範例應用(附多媒體光碟)

為了解決碟 盤 公差的問題,作者許中原  這樣論述:

  本書以SolidWorks 2020為主要操作介面編寫而成,強調由範例中學習指令操作,並在過程中說明各種指令,書中分為 SolidWorks 簡介、基材伸長與除料、旋轉與複製、參考幾何、零件顯示與視角方位、模型組態、掃出與曲線、進階特徵、組合件、工程視圖與註記、鈑金、eDrawing等12個章節,跳過一般書籍的繪製草圖章節,直接在建模過程中說明草圖繪製技巧,依使用過程循序漸進的導入新功能與技巧。 本書特色   1.本書是以SolidWorks 2020為主要的操作介面編寫而成。   2.本書強調從範例中學習指令操作,並在每個步驟中說明指令用法,讓讀者能從遵循建構模

型的程序中,學會指令操作及建模概念。   3.介紹2020版 e-Drawing 應用程式的功能(適用於win7及win8.1以上64位元之作業系統)。   4.極豐富的範例光碟:操作演練檔、步驟教學範例檔案(教學範例檔約380個,教學影片約115部)、e-Drawing安裝檔、作業題練習檔及丙級電腦輔助立體製圖操作步驟動畫。   5.題目簡單,適合初學者上手。

模態實驗與分析比對的誤差研究及設計 - 以通風式煞車碟盤為例

為了解決碟 盤 公差的問題,作者游宗弦 這樣論述:

摘要本論文針對未知材料的零件,以模態實驗及分析的方式,推斷零件的製造材料。接著再取得材料性質,如密度、楊氏模數及蒲松比的變化範圍,探討材料性質及標稱尺寸變化時,對模態分析結果的影響,最後並進行模態頻率的容許誤差的分析與設計。本論文所研究的結構為汽車用通風式煞車碟盤,以Creo Parametric建立碟盤的模型,並匯入Ansys Workbench 中進行有限元素分析;並以衝擊錘、加速規等工具,進行碟盤敲擊實驗,將實驗數據匯入頻譜分析儀後,取得煞車碟盤的模態振形及頻率實驗值。最後,以Excel 分析並比較分別來自模態實驗與有限元素分析所得之模態振形及頻率。本研究使用簡易的測量金屬材料密度的方

法,並且以更合理的方式,取得材料因合金元素成分比例不同、所造成的性質變化範圍,進而建立一組合理的煞車碟盤尺寸製造公差。研究中亦藉由模擬,探討這些變化範圍及尺寸公差,對模態頻率的影響。最後使用Excel 及累積公差法,取得實驗模態與分析模態比對時、更合理的容許誤差範圍。

電腦輔助繪圖AutoCAD 2020(附範例光碟)

為了解決碟 盤 公差的問題,作者王雪娥,陳進煌 這樣論述:

  對於各種繪圖指令與步驟皆詳盡介紹其功能與應用,指令的輸入與提示範例操作都以明瞭易懂的方式呈現,並將各指令彙整於每一張練習圖後,使讀者能將各指令的應用加以串連,書中並附有綜合練習供學習者自我挑戰,使讀者在記憶猶新時馬上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效。 本書特色   1.採用「CNS製圖標準」規範的繪圖環境,結合傳統製圖觀念與電腦繪圖指令技巧。   2.本書編排順序與內容皆精心設計與規劃,從簡單的 2D 到複雜的3D皆融合製圖觀念與實作並重的安排,奠定檢定之基本能力。   3.將眾多的指令分單元方式介紹、比較,使學習者對每個指令得心應手,豐富的範例操作說明,易懂易用培養自學能力。

  4.提供單元綜合練習及實力練習,讓學習者從練習中熟習指令、累積經驗、歸納學習心得;教師可作為評量題庫,方便上課。   5.詳盡介紹幾何作圖、各投影視圖、3D彩現、配置出圖等各要領,方便收集與列印呈現所學作品可作為推甄備審資料

結合田口法與反應曲面法之光學鏡片射出成型製程參數最佳化分析

為了解決碟 盤 公差的問題,作者黃正德 這樣論述:

光學塑膠鏡片使用射出成型製程製造出高精度的鏡片,其幾何形狀控制必須非常精確,翹曲量必須要控制在要求的公差內,避免在鏡頭組裝過程中,因鏡片翹曲過大而導致零件配合不良的問題。在業界常以成型參數設計進行對產品良率改善,主要是設定產品或製程參數的因子水準,使其對雜訊變數的敏感性變小。大多數工程師應用田口方法來優化參數設計,但是田口方法只能獲得離散的最優解,當參數值連續時,無法求得真正的最佳值。本研究目的在於找出光學鏡片模流分析製程參數設計最佳化,因此結合田口法與反應曲面法,以Moldex3D進行模流分析,利用田口方法減少實驗次數及達到離散的最優解,再運用反應曲面法優化參數設計,最後,探討製程參數對鏡

片翹曲量的影響。本研究結果將可提供給工程師一套產品製程參數設計的最佳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