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注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碼頭注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辛金順寫的 軌道上奔馳的時光 和辛金順的 島.行走之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合文學 和聯合文學所出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休閒遊憩系碩士班 郭漢鍠所指導 黃聖哲的 節慶活動中立體導覽手冊在視覺面向上影響之研究-以雲林國際偶戲節為例 (2020),提出碼頭注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參與動機、知覺價值、滿意度、立體書。

而第二篇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鄭明輝所指導 陳玉寧的 吉祥圖案應用於工藝造形之創作研究-以安平威鎮堂廣澤尊王捾絭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廣澤尊王、拜契、捾絭、做十六歲、吉祥圖案的重點而找出了 碼頭注音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碼頭注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軌道上奔馳的時光

為了解決碼頭注音的問題,作者辛金順 這樣論述:

捷運路線所串起的起點和落點, 無疑是測量城市記憶的最佳尺度。   捷運系統不僅是一個都市的交通樞紐,更象徵了地方的情感與記憶。高雄捷運的站點如美麗島,以紀念美麗島事件和標誌民主、人權而命名;世運站的名稱,則代表曾在此地舉行的世界運動會;哈瑪星、鹽埕埔、後驛、五塊厝、獅甲等站名,也連接了港都的身世和歷史。   詩集裡每一捷運站的瀏覽,彷彿循著時光列車進入了在地人的集體回憶,同時也將港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扭合在一起,並在列車的來去中,帶出了這座城市的性格,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對高雄人而言,自捷運通車後,紅橘線交叉而延伸出去的路線圖,以及後來臨港與濱海環狀輕軌的逐一完成,正也圈起了他們

對港都層疊累積的記憶。每一捷運站所連接的地景,或歷史,都有各異的故事;新時間和舊時間在站前與站後出入口的對望,也會牽連出那地方的情感記憶來。而那些,都是一個城市所看見和看不見的時光分量。   正如馬克・歐傑(Marc Augé)在《巴黎地鐵站的人類學家》一書所言:「地鐵站和地鐵路線,實可做為對一座城市的備忘錄,或一個繪製記憶的地圖。甚至某些站可以連接到在地者的生活和生命意識裡頭去,形成一種在地情感的認同。」因而,通過站與站的詩寫,綰結了港都日常,博物館、公園、經濟商圈、菜市場;或臨接水岸碼頭港口,銜壤糖廠農地,以及靠向藝術表演廳等等場景,讓詩在這些地方走過,並留下聲音和註記,記錄每個站出入口

周遭所具有的內涵,歷史、以及生命和詩意,由此串連起整本詩集的結構骨幹,展現出港都的城市意象。   辛金順:「我們常常處於明亮的車廂內相對,或在捷運站交錯而過。日常裡的路線,來來去去,日子在進站和出站間不知不覺流逝掉了。而一站一站記憶的累積,對我而言,無疑是去認識高雄的一種最好方式。」   「閱讀他的詩行,彷彿是走過自己年少時期的記憶⋯⋯許多詩人為了保持詩的純潔性,往往避開政治不談。事實上各種政治事件或歷史事件,往往最能衝擊人的感情。逃避它,就是逃避真實的感覺。抒情是一種誠實的呈現,辛金順為我們做了恰當的示範。」──陳芳明(政治大學台文所講座教授)  

節慶活動中立體導覽手冊在視覺面向上影響之研究-以雲林國際偶戲節為例

為了解決碼頭注音的問題,作者黃聖哲 這樣論述:

在節慶活動中導覽手冊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導覽手冊內容同時具有活動的流程、表演者或創作者的故事,甚至是地方的歷史脈絡,可說是一場活動設計中的心臟,但往往因為導覽手冊內容龐大導致許多人很少閱讀,失去了原本的美意、浪費了資源,而立體書是透過運用大量機關與畫面的「立體」效果,以互動的方式讓閱讀不再乏味。本研究以立體書「立體」之特性強調手冊的畫面與文字的呈現,引發遊客興趣、加深印象,達到主辦與遊客雙贏之局面,因此了解節慶活動中導覽手冊與遊客之間的關係更顯得重要,這亦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 本研究是以2018雲林國際偶戲節導覽手冊進行立體結構的設計,試圖了解立體導覽手冊在節慶

活動中發展之未來性,同時以曾參與雲林國際偶戲節遊客為研究對象,使用資料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探討立體導覽手冊之視覺面向所引發的參與動機、知覺價值、滿意度。在資料分析法得到的結果顯示,不同背景變項與參與動機、知覺價值、滿意度之差異分析中,在性別、職業別、居住地的部分,皆無顯著性差異;在年齡的部分,知覺價值有顯著性差異;在教育程度的部分,參與動機與知覺價值有顯著性差異,而滿意度皆無顯著性差異。而在參與動機、知覺價值、滿意度關係的部分,經過迴歸分析後得到的結果顯示,三種變項各具有顯著性相關,能夠有效地提升節慶活動提高附加價值。另外,在深度訪談法的部分顯示,得到以下五點結論:(一)具有吸引力、(二)有不

同以往的使用體驗、(三)能夠帶來額外之收益、(四)提高對活動之興趣、(五)對立體導覽手冊具高度的滿意程度。

島.行走之詩

為了解決碼頭注音的問題,作者辛金順 這樣論述:

辛金順 獲選2020年金門縣駐縣藝術家   塵埃離散,紛飛   在時光裡,閱讀一冊島嶼   穿插過   無數坑洞的傷   #島‧行走的詩句   踏上這座島嶼,並在料羅灣岸,   擊浪而行,鼓風而歌;   或仰頭看木麻黃上的落日,照出了魯王墓上的黃昏,   以及穿過金黃的麥浪,聽風吹沙沙之曲,   天籟了詩的韻律,而讓每一行詩句,都能貼地而行,   並在潮聲裡感知島嶼生命的脈動,   沿著長長海岸線的延伸,探看了島嶼的形狀和聲音。   #在金門   詩作分六輯:一「料羅灣的濤聲」、二「歷史的漫遊」、三「戰地迴聲」、四「潮汐金門」、五「浯島之歌」、六「古典的部首」(古詩);一首首長長短短

的詩景,敘述了島嶼的身世與環景世界,由今到古,再由古到今,聚落、古蹟、生態、人物,以及歷史一路走來所遺留下的各種足印與意義,由此而顯現了詩在金門的一分感懷與感知,且成為行走於島嶼上的一分真實存在。 本書特色   ★作者獲選為金門縣的駐縣藝術家,2020年春駐縣期間,在親臨實地的感知體驗上,嘗試以詩去探勘歷史走過的足跡,且敞現生活當下的日常情態,內容厚實,緊貼島嶼生命的脈動,正是寫出文學的金門。   ★辛金順為馬華文學旅台代表作家,詩作獲遍國內文學獎。本書收錄現代詩,還有古典詩創作。   ★島不只是名詞,也是動詞,更是形容詞,以及狀聲詞。跳脫一般固定名詞的島嶼,而更具多面向的內涵。冊中詩

作部分與圖片連結,映現出地方詩誌的臨場畫面。  

吉祥圖案應用於工藝造形之創作研究-以安平威鎮堂廣澤尊王捾絭為例-

為了解決碼頭注音的問題,作者陳玉寧 這樣論述:

臺南「安平威鎮堂」為安平首座廣澤尊王廟宇,位於:臺南市安平區世平五街六十五號。主要奉祀廣澤尊王、妙應仙妃、以及十三位太保。陪祀天上聖母、觀音佛祖、福德正神、文昌帝君、臨水夫人、註生娘娘、月老公等神祇。民國八十六年 (1997) 農曆十二月初,廣澤尊王開基四太保,巡狩途中路經安平、見湖內之西,滄海已成桑田,日後將成一新興聚落,然而卻未見廣澤尊王之廟堂,於是顯聖於安平三鯤鯓港岸沙堆中與堂主結緣,聖像經整修後,於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舉行開光聖典,至今已有20 年。安平——百年寺廟林立,「安平威鎮堂」一座年輕的新興廟宇,要如何在百年寺廟林立的安平,以既能不失傳統,又能與友廟之間有所不同,繼而發展出一套

屬於「安平威鎮堂」的特有文創,是一值得深思的課題!本創作研究 : 旨在探討安平威鎮堂「保安廣澤尊王」,與臺南特有的「做十六歲」二者之間所蘊含之精神及其關聯,再從彼此的相關聯中,找出相關物品,運用吉祥圖案探討的方式,設計出和「安平威鎮堂」強調的「傳統價值」,並可與之相呼應的文創品「捾絭」,經由文獻的搜集,延伸出一載體或媒介,將吉祥符號運用於其中,祈能將安平威鎮堂現有的吉祥圖案、傳統文化、新舊之間,逐一探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