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核人員進修時數申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林哲揚、葉豐銘所指導 姚辰姍的 服務品質、專業能力、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差異之探討 —以實施預約制與非預約制驗光之驗光所業者為例 (2019),提出稽核人員進修時數申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預約、服務品質、專業能力、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謝顒丞所指導 朱雪梅的 員工自我效能、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東森電視台為例 (2005),提出因為有 工作滿意度、自我效能、組織承諾的重點而找出了 稽核人員進修時數申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稽核人員進修時數申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服務品質、專業能力、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差異之探討 —以實施預約制與非預約制驗光之驗光所業者為例

為了解決稽核人員進修時數申報的問題,作者姚辰姍 這樣論述:

《驗光人員法》已在中華民國105年01月06日公佈實施,正式給予驗光人員法定專業資格認證,因此日後驗光行為將必須由國家考試合格的驗光人員在合法立案的驗光所或機構執行。以美國視光產業為借鏡,由於完整的驗光流程需要三十分鐘以上,所以驗光必須跟視光醫師預約。而目前台灣少數眼鏡業者亦開始提供預約制驗光服務,以更完整、更詳細的驗光流程與非預約制驗光區隔。因此,本研究探討驗光所業者其專業能力、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間的關係以及探討預約制與非預約制驗光模式的差異。預約制與非預約制的驗光模式在服務品質、專業能力、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間之關係與差異。 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中的配額抽樣法作為

研究方法,分別請預約制與非預約制的驗光所業者在顧客接受驗光服務後,將問卷給予顧客填答。本研究一共回收488份問卷,所蒐集資料使用SPSS 20.0及smart PLS-3.3.2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可分為兩大部分,整體性上可得知以下結果:(1)專業能力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專業態度此三大構面,對專業能力有顯著正向影響。(2)服務品質的有形性、可靠性、反應性、保證性及關懷性五大構面,皆對服務品質有顯著正向影響。(3)專業能力不會直接影響顧客忠誠度,但會間接透過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有顯著正向提升效果。(4)服務品質會直接顯著正向影響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 (5)顧客滿意度會顯

著正向影響顧客忠誠度。在預約制與非預約制的差異上,可得知:(1)顧客對於業者的專業能力、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感受,預約制業者均顯著高於非預約制業者。(2)非預約制業者可由提升專業能力以提高服務品質及提升顧客滿意度藉以提高顧客忠誠度這兩個方向著手進行會有較高之提升效果。

員工自我效能、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東森電視台為例

為了解決稽核人員進修時數申報的問題,作者朱雪梅 這樣論述:

論文摘要:綜觀國內學者針對員工自我效能文獻與相關議題當中,大多以醫院、學校教育工作者、或保險金融業…等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於媒體生態環境下,電視台從業人員的自我效能認知對本身工作滿足與組織的忠誠度會不會產生某種影響,卻較少探及。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可歸納如下:一、分析員工個人特質對自我效能認知、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的關係。二、分析員工自我效能認知與工作滿足感及組織承諾之關係。三、分析員工工作滿足感與組織承諾之間的關係。四、探討影響組織承諾之重要而具有預測力的變項為何?研究對象針對東森電視台員工,以問卷調查法發出問卷450份,共計回收有效問卷403份,而每份問卷包含「自我效能認知程度」、

「工作期望與滿意程度」、「組織承諾認知程度」三大類共56題項,以及個人基本資料部分8個題項。利用SPSS11.5版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來驗證本研究之假設。經過實證檢定後,本研究發現:一、員工個人特質變項在自我效能感、工作期望與滿意程度及組織承諾之關係具 有顯著相關。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年資、工作職務及每天工作時數會影響員工自我效能感。性別、工作職務會影響預期期望程度。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會影響實際滿意程度。性別、年齡及服務單位會影響組織承諾認知程度。二、員工對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足程度有顯著相關。三、員工對自我效能感與組織承諾認知程度有顯著相關。四、員工對工作滿足感與組織承諾認知程度有

顯著相關。五、員工個人特質、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足感為預測電視台員工組織承諾的重要變項,其中「性別」、「人際關係」、「內在滿足」與「外在滿足」的四個變項可以有效預測與解釋「組織承諾」(MR=.704;R2解釋量=49.50%)。研究結果顯示,加強員工自我效能感,提高員工工作滿意程度,必有助於提升員工組織承諾的程度。建議電視台宜加強組織內的溝通管道,合理化電視台從業人員的升遷與薪資結構制度,協助電視台從業人員的在職進修、職訓的管道,注重資訊的交流與分享,減少人員流動率,達到提升員工之工作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