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清淨機代工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張嘉寶所指導 張永明的 應用IoT進行自動裁斷之研究-以製鞋產業為例 (2020),提出空氣清淨機代工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製鞋產業、物聯網、數位派工、投資回收期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 黃三益所指導 曾坤生的 物聯網(IOT)影響台灣代工廠之商業模式研究-以空氣清淨濾網產業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商業模式圖、IOT、大數據、AI、精實管理、九宮格的重點而找出了 空氣清淨機代工廠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空氣清淨機代工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IoT進行自動裁斷之研究-以製鞋產業為例

為了解決空氣清淨機代工廠的問題,作者張永明 這樣論述:

全球製鞋產業每年平均產量240億雙鞋,等同供應全球每人3雙鞋的製造能量。在製鞋產業的市場中,運動鞋是所有鞋款中的主要占比,生產規模將近24,000條生產線使用裁斷機。目前的裁斷作業仰賴有經驗的排版師傅和裁斷機操作人員來控制產出率和省料率,裁斷後透過配雙人員手動計數和填寫工單後彙整給生管辦公室統整。近幾年因為工業4.0的興起以及IoT機上盒和感應零件的成熟,裁斷機迅速朝向數位化發展。本研究將分析使用IoT的數位型自動裁斷機與傳統類比訊號手動裁斷機的生產效益。藉由本研究分析結果,傳統裁斷製程的人雙產出為658雙/8人,導入自動裁斷製程後的人雙產出為1,877雙/3人,提升了八倍。除了生產效率翻倍

提升之外,更降低了直接和間接人工的成本。導入IoT後,QC間接人工的資料記錄工時從120分鐘降為1秒。自動裁斷機優秀的2.2年投資回收期,對於鞋廠生產設備財務折舊攤提為6年、平均生命週期使用10年的情況下,以財務面角度是個值得投資的智慧工廠項目。此研究結果可做為業界評估IoT裁斷的質化與量化效益如電子派工管理、稼動率、產能即時化、機器參數設定正確性做為參考依據。

物聯網(IOT)影響台灣代工廠之商業模式研究-以空氣清淨濾網產業為例

為了解決空氣清淨機代工廠的問題,作者曾坤生 這樣論述:

IOT近幾年來被廣泛的應用與討論,隨著5G的上路,資訊傳遞越來越迅速且廣泛,成本也會隨著普及越來越低,代工生產的模式也在原本是在做物流的自動化,漸漸走向資訊流,甚至金流的自動化,快速且便捷,甚至早已超過人類可以反應的時間,越趨走向自動化、智慧化的生產。其實精實管理(豐田生產模式)就已經有物與資訊作為物流自動化及資訊流自動化的串接概念,然而,台灣的產業一般還只將其停留在讓代工E化的概念,其效益只有省人化,但有沒有可能靠這項科技,將我們的企業提升至更強的境地,例如翻轉代工的商業模式,既然資訊流、物流、金流都已經能夠串接形成自動化,市場需求與生產端應該也能夠快速串接,這是IOT、大數據級AI的延伸

,讓需求更透明化,強化企業在同業間的競爭力,快速因應市場的變化,改變商業模式。 我們以空氣清淨機濾網產業SG公司為例,探討導入IoT後的價值鏈和商業模式,我們將以商業模式圖九宮格作為分析商業模式的主要工具,探討九個部分因IOT而改變所產生的創新,並以此細化討論可能會要調整的策略面向。期待可以對台灣中小企業、代工企業帶來創新契機,新的思維,應用IOT整合企業內部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維持企業的可持續永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