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運碳排放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逢甲大學 建築碩士學位學程 趙又嬋所指導 黃詩詠的 木棧板碳足跡與循環應用模式之研究 -以室內裝修與家具為例 (2021),提出空運碳排放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木棧板、生命週期、循環經濟、回收再利用、室內裝修家具。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曾昭衡、陳映竹所指導 劉小嫚的 以系統動態學模擬生質能源中心對區域性廢棄物管理之影響 (2020),提出因為有 系統動態學、廢棄物、焚化廠、生質能源中心、掩埋場的重點而找出了 空運碳排放計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空運碳排放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木棧板碳足跡與循環應用模式之研究 -以室內裝修與家具為例

為了解決空運碳排放計算的問題,作者黃詩詠 這樣論述:

近幾年關於「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同時因應疫情蔓延所造成人們對於消費市場的購買模式改變,進而有大量的木棧板進出口,在使用完後卻選擇報廢,以目前國內報廢回收方式有一般回收再製、掩埋、直接燃燒、焚燒用以能源產出四種方式,這四種方式都會影響到木棧板在生命週期中的碳足跡,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可被定義為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考量到當今對節能減碳提倡與木料對碳的儲存效益,回收再製作的議題也成為一般民眾的生活發展焦點。本研究將分析生命週期中計算碳足跡與殘值回收,透過木棧板在製造、運輸以及進行使用上進行邊界上設定以及碳足跡數據盤查

評估,針對木棧板再利用案例作為個體進行數據上盤查及比較,統整數據資料後再加入木棧板製作專家訪談,了解關於實際木棧板應用狀況,各類型木棧板中,以二向雙面型木棧板的固碳量最多,其原因在於主要影響固碳效果的次序為面板材>木板>木塊。進一步比較木棧板燃燒報廢與總固碳量的關係,得知因為機器運作耗能之故,經由燃燒釋放的CO2 比原先儲存在木棧板中的CO2 平均增加3~5(kgCO2)。至於木棧板價格的殘值計算介於115~239 元,與市面售價80~200 元相比多了39 元。同時以木棧板製作之家具與在室內裝修中應用去進行碳盤查評估,與實際進行與木棧板製作專家的深度訪談後,進而發現木棧板在運用上有更多的靈活

性與發展,也能在室內裝修設計中去進行更省錢與客製化的模式進行組裝製作,若以商業化要去經營家具製作與室內裝修,需要付出相對多的時間與人力成本,目前在國內是相對較少會針對木棧板進行商業化製作業者,未來也能持續在此相關領域上去發展更多關於木棧板再利用。

以系統動態學模擬生質能源中心對區域性廢棄物管理之影響

為了解決空運碳排放計算的問題,作者劉小嫚 這樣論述:

臺灣因應2015年公告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國內廢棄物處理技術不斷進步,生質能源(biomass energy)之發展漸受重視。本研究利用系統動態學模擬建置生質能源中心對區域廢棄物管理及其環境負荷之影響,建議生質能源中心較佳之營運管理條件,建立4種廢棄物處理情境,分別是廢棄物產生後直接進入掩埋場掩埋(情境1);廢棄物以焚化處理後,產生底渣進入掩埋(情境2);廢棄物先經資源回收,剩餘無法資源回收者再以焚化處理(情境3);以及廢棄物先經資源回收,剩餘無法資源回收者且屬於有高熱值潛力者進入生質能源中心或焚化廠處理(情境4)。模擬結果最後以災損概念將環境污染負荷以貨幣化呈現。國內外,少有結合焚

化爐(waste to energy, WTE)、掩埋場(Landfill gas energy, LFGTE)及相關能源設施之區域性廢棄物整體規劃研究。本研究結果發現,廢棄物若直接掩埋不處理(情境1),未來三十年後溫室氣體排放量由原2019年的1,033,744公噸/年增加65% (2,950,406公噸/年),為四個模擬情境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多者。相較於掩埋處理,廢棄物未回收以焚化處理(情境2),未來三十年後溫室氣體增加50%之多(由1,350,677公噸/年至2,718,260公噸/年)。廢棄物經資源回收後,可減少78.9公斤/噸溫室氣體排放,資源回收率愈高減碳成效愈佳。比較未來三十年後

,區域建置生質能源中心(情境4),部分廢棄物可藉由厭氧消化處理,使溫室氣體較情境3-1可再少54% 的溫室氣體排放(553,391公噸/年至251,926公噸/年),與現行情況相比,可由生質能源中心、焚化廠處理一公噸廚餘得知,實際排碳量增加厭氧消化的情境4(115.33 kg CO2/tonWASTE)低於焚化的情境3(138.12 kg CO2/tonWASTE)。模擬結果以災損估算(醫療支出、天災生命損失及農業經濟損失)概念,總災損金額為NT$4,194/tonCO2,並且結合再生能源發電躉售(NT$5.1176/kWh)及廢棄物發電躉售(NT$3.9482/kWh),溫室氣體損失以貨幣化

呈現。增加生質能源中心的情境4單位排碳量最少,即溫室氣體減量效益最佳、單位損失最少,且成本會隨躉售收入逐年攤還,使單位成本下降,且對於長期經營較為有利,因此未來應加強推廣增設生質能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