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秘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竹山秘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紀廷儒李晏甄寫的 南投自遊散策 和江復正、 趙瑜玲的 逐路細說臺18線:阿里山公路的古往今來(附贈影音DVD)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南投】竹山一日遊!5個經典行程這樣玩,拜拜求好運也說明:說到竹山的點心很多人就會想到番薯片,不過位在台西車站裡有家「台西冰菓室」,主打超特別的竹筒冰淇淋,以竹筒裝代替餅乾裝著霜淇淋,上面的冰淇淋也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墨刻 和典藏文創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賴瑛瑛所指導 許正賢的 公私協力的博物館營運模式─ 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行動者網絡為例 (2021),提出竹山秘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動者網絡、公私協力、利害關係人、社會創新、在地實踐。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含碩專班) 王美雅所指導 吳振維的 評估地方創生的可行性-地方資源吸引力量表之建構 (2021),提出因為有 地方創生、量表發展、地方資源吸引力、觀光吸引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竹山秘境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投竹山]~瑞龍瀑布~遺世的美麗山徑和美瀑則補充:瑞龍瀑布位在南投竹山.離竹山交流道只有將近30至40分鐘的車程相當近...卻意外的是個山林秘境之前在格友布魯的介紹下.天才就一直放入口袋名單不久馬上就衝來此處拉!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竹山秘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南投自遊散策

為了解決竹山秘境的問題,作者紀廷儒李晏甄 這樣論述:

  南投,台灣唯一不靠海的山城之鄉,山綠水藍的無盡風景,鼓動著每一顆愛自然的心,來這裡用力的呼吸每一口清新。清境、溪頭、東埔的雄山峻水,有踏訪不盡的前人足跡,竹山、埔里走不完的老街,草屯、南投市吃不停的小吃美食,處處都有驚喜,驚艷於青年返鄉投入新思維灌注大活力的新文創,中央山脈旁的精彩,來幾次都看不完,風景燦爛如畫,交織出旅行撩人心弦的回憶旋律,歡迎來南投,再次感受新的悸動。   你開車前來,通常只能走馬看花,而無法體驗旅行自在樂活的精髓;唯有透過「散步」的方式,才能自由自在地漫步於小鎮的大街小巷和原野山林田園。這時候你可以和當地人或不期而遇的交談,跟著他們開給你的必吃菜單,前往品嘗在地小吃

美食;或向在地達人討教工作技藝,分享打拼求生的本領;或交換生活經驗,聆聽生命的張力和無限可能。透過散步漫遊,你的旅程將不再只有吃喝玩買,而是會有更多的感受和體會。   本書編輯內容   寫作方式以「旅行紀實」的方式寫作,把旅行途中有趣經歷、個人見解撰寫分享出來,吸引讀者注目;讓個人的旅行紀實,也能被讀者copy成他們的旅行路線。   拍攝方式讓旅行中的人、事、地、物進入圖片中,每一條路線都會有1~2個圖解的單元,可增加本書趣味度。   報導類型有【手作雜貨】、【名物伴手】、【民宿旅店】、【人物故事】、【經典老舖】、【美味食堂】、【老街市集】、【田園風光】、【美麗秘境】、【發燒景點】等1

0類,同時每一條路線都會加入1~2家在地人常吃、常買的小店訊息。   報導範圍國姓、草屯、南投市、埔里、魚池、集集水里、竹山、鹿谷、仁愛、 信義 作者簡介 紀廷儒   自由文字工作者 李晏甄   自由文字工作者   相關著作   《南投悠遊小旅行》   《台中悠遊小旅行》   《台中自遊散策》 國姓 享受理想的小確幸風景 台14線落羽松大道療癒小旅行 草屯 古早味老鋪處處飄香 草鞋墩遇見最美味的食光 南投市 日日都是緩慢悠閒的小日子 從產地到餐桌139縣道慢食之旅 漫步中興新村文學綠蔭之路 南投小巷弄裡的好滋味 埔里 令人心曠神怡的原味好生活 埔里文青手作鋪日和散步 魚

池 逍遙自在倘佯青山碧湖間 頭社悠悠水畔慢慢遊 集集水里 一路追尋驛站美好風情 出發!尋找集集鐵道物語 水里蛇窯尋寶趣 竹山 感受大自然的元氣脈動 竹山老街聆聽老屋顏說故事 鹿谷 走進煙波浩渺忘憂森林 來去妖怪村抓妖探險 仁愛 目擊中央山脈壯闊山林 戀戀清境草原的浪漫秘境 信義 梅花綻放繚繞在水雲裡 新中橫公路目擊世界級的天際線

竹山秘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大家還記得丁小羽之前有介紹過的南投瀑布景點-精英瀑布嗎?這一次要帶你們去位於南投縣竹山鎮有著竹山第一瀑之稱的瑞龍瀑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南投竹山景點吧!

#瑞龍瀑布 早期稱為石崁湖瀑布,因為所在地為山坪頂聚落,所以也稱為山坪頂瀑布,民國七十年間故總統蔣經國先生蒞臨觀賞,見其形式壯闊猶如騰龍躍天,命名為現在的瑞龍瀑布►►https://reurl.cc/kZna03

在瑞龍瀑布園區內有舒服的桂竹林棧道,整段路況都很好走,路程中還有一些小瀑布可以欣賞,最後是瀑布棧道,路程不遠加上難度不高,非常親民,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走走看風景。

瑞龍吊橋是通往瀑布的唯一道路,吊橋共長215公尺,寬度1.35公尺,站在吊橋上視野相當遼闊,在吊橋上可以不受視線干擾的欣賞美景。

瑞龍瀑布高約30公尺,寬則是5~7公尺,是太極峽谷風景區加走寮溪最下游的左岸支流瀑布,瀑布下方還有一個大水潭,又稱石崁湖,現在已無法進到裡面了。

這一集帶大家一起來這個輕鬆舒服+親民的 #南投竹山景點 吧!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坪頂路

票價:全票一人$50元

營業時間:09:00~16:00

影片章節:
00:00 影片開始
00:49 瑞龍瀑布門票
01:31 瑞龍瀑布步道入口
03:20 瑞龍吊橋
05:04 瀑布棧道小瀑布
05:55 瑞龍瀑布
08:20 瑞龍瀑布花費的總時間及距離
08:45 瑞龍瀑布步道的總結感想及是否推薦

※更多的『#南投景點​』在這邊:

●跟著丁小羽一起去瑞龍瀑布,走訪的瑞龍吊橋、桂竹林棧道►►https://reurl.cc/kZna03

●到台大 #梅峰農場(#國立臺灣大學山地實驗農場)欣賞超美桃花廊、採水蜜桃►►https://reurl.cc/eEMdEW

●跟丁小羽一起從陸、海、空欣賞日月潭-#日月潭纜車►►https://reurl.cc/3aKeaj

●南投竹林秘境-#孟宗竹林古戰場、#長源圳生態步道►►https://reurl.cc/4aLWa3

●#向山遊客中心-#日月潭景點 必去的地方,遠望 #日月潭 的美麗景色​​►►https://reurl.cc/Dgqog6

●#日月潭水沙連大飯店 的 #碼啡館-邵族風味餐,好吃的 #日月潭美食►►https://reurl.cc/j89v8M

●#南投野溪溫泉​-#馬海濮野溪溫泉​,超美的彩壁峽谷跟岩窟溫泉秘境►►https://reurl.cc/1YKGgD

也一起來關注我的更多其他平台吧!
※丁小羽的FB粉絲團:
https://pse.is/3l2x2x
※丁小羽的IG很好看:
https://pse.is/3lhmc6
※丁小羽的痞客邦文章:
https://pse.is/3kpdq2
※丁小羽的Youtube:
https://pse.is/3kvjb5
※丁小羽的Twitter:
https://pse.is/3k54un

公私協力的博物館營運模式─ 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行動者網絡為例

為了解決竹山秘境的問題,作者許正賢 這樣論述:

2020年COVID-19疫情開始肆虐全球,而臺灣的防疫政策從2020至2021年封鎖國境,使得國人無法出國旅遊,影響國內旅遊型態的變化。本研究對象黃金博物館位於水、金、九聚落,在疫情期間面臨著國際觀光客的驟減,聚落中的利害關係人在這變動中,出現各自的生存危機。由於黃金博物館有著地質公園豐富礦業的優勢,以及新北市政府與文化部的資源配給,透過這個品牌優勢,得以利用公私協力模式,成功地整合礦山聚落中,利害關係人彼此的強制通行點,遂而產生聚落觀光能動性。基於這樣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為主,並利用「文獻分析」、「訪談法」、「參與式觀察」交叉使用,為黃金博物館的轉型策略,以三角驗證法進行資

料檢查。之中研究者將黃金博物館的公私協力作為行動者焦點:一是推動「參與式預算」,結合社區共創,加深聚落連結;二為規劃共創目標,以公私協力模式,將「導覽」置入於採購法標規中,串聯不同的行動者,以提升導覽正當化,透過上述兩者得以產生聚落的文化階序,同時增加文化部與新北市政府的資源提供。本研究結果發現,在COVID-19疫情下,公私協力的成功與否與各利害關係人的導覽與品牌曝光有關,由於在採購法融入三個軸線「歷史」、「地質」與「人文」的核心理念,並利用擴增實境、智慧導覽、人文影片以及藝術季等方式行銷。研究者依循行動者網絡的脈絡,找出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困境,搭建他們的強制通行點,共創礦山文化的聚落資源。

逐路細說臺18線:阿里山公路的古往今來(附贈影音DVD)

為了解決竹山秘境的問題,作者江復正、 趙瑜玲 這樣論述:

  您知道阿里山地區以前的產業道路為何稱為「麵粉路仔」嗎?您知道政府本來規劃通往阿里山的公路並不是以嘉義為起點,而是由南投水里或竹山出發嗎?您知道台18線原本路線是從嘉義經玉山到花蓮玉里嗎?後來為何又停建呢?您知道阿里山公路有條「兄弟之路」嗎?您見過阿里山公路闢建過程的照片嗎?您知道為何這條道路每逢豪雨必坍嗎?…   省道台18線,即聞名遐邇的阿里山公路,亦稱新中橫公路嘉義─玉山線,1982年9月正式完工通車,迄今已逾卅年。《逐路細說台18線》一書追朔自一九五○年代克難的產業道路,記錄阿里山公路從無到有的脈絡、沿線聚落、產業乃至生活型態的變遷。編輯團隊耗費一年時間走訪當年參與本公路闢建、養護的

工程人士、承包廠商、沿線店家、社區耆老及地方文史工作者,收錄百餘幀公路舊照,包括多張首度發表的珍貴歷史照片,並獲攝影大師齊柏林授權有關公路、聚落、生態等空拍作品。閱讀本書,讀者不僅可領略阿里山公路的自然景觀之美,也能細細品味這條公路古往今來的獨特韻味。   本書由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與典藏文創合作出版,隨書附贈影音DVD,由麓雅札娜原創群拍攝,羅明源導演,,片長近12分鐘;旅美音樂家張彥帆專為影片創作的主題配樂〈日出〉,與阿里山公路的磅礡氣勢極為契合,讓讀者有身歷其境之感。 序文 4 一、傳奇的開端-舊阿里山公路開鑿史 201-1 序幕 251-2 腳印堆疊的歲月 261-3 麵粉

路仔—中興產業道路 281-4 「兄弟之路」—大華公路 32 二、走出迷霧-台18 線之起、承、轉、合 382-1 公路興築爭奪戰 412-2 踏勘,塵埃落定 502-3 動工,闢新拓舊 532-4 溫馨築路情 602-5 新舊橫貫公路的傳承 652-6 嘉義阿里山路段完工通車 702-7 再見了!玉里 78 三、逐路細說-這條路、這些人、這些事 863-1 從太保出發 893-2 平原上的驛站 973-3 山與平地的交會 1033-4 茶之道 1103-5 山城與珠露 1133-6 朝聖的終點 1273-7 大華公路:縣道159 甲 1373-8 森林廊道:縣道169 146 四、山之丕變-

人文、鄒族、鐵道、森林 1544-1 阿里山人文今昔 1574-2 最初的住民-鄒族 1644-3 森林鐵道的沒落與轉型 1744-4 消失的迷霧森林 182 五、風雨淬鍊-敬畏自然之路 1885-1 台18 線的守護者-阿里山工務段 1915-2 風雨無情 不堪回首 1985-3 挑戰養護硬實力-五彎仔整治 2105-4 五虎寮橋的重建 2145-5 公路堡壘-明隧道 2175-6 災後重生 2205-7 從與山爭路到涵養山林 224 編後語 230附錄 234台18 線阿里山公路大事紀 234台18 線橋梁一覽表 237台18 線明隧道一覽表 238嘉義縣公車:嘉義-阿里山 238本書受訪

人員名單 240感謝人員名單 243 序文(序文摘錄) 吳盟分(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   「藉著《逐路細說台18 線》這本書,我們把基層公路人勤勞樸實的一面及開路架橋的故事詳實地蒐集與記錄,以較具深度的公路文史面貌出版,讓讀者能對阿里山公路有更深層的認識,體會有別於一般觀光旅遊的風景欣賞。」 蔡宗成(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處長):   「有別於一般觀光旅遊書籍僅提供風景圖片及交通資訊,《逐路細說台18 線》這本書以台18 線為主軸,記錄阿里山公路從無到有的脈絡、沿線聚落、產業乃至生活型態的變遷,以及公路闢建養護的艱辛。」 陳玉峰(生態環保學者):   「『沒有任何一片春芽,會記得哪

一片落葉的滄桑,但每片落葉化作春泥更護花,每片春芽也將變成落葉』,而世代傳承、相繼守護著我們共同的文化根系,以及集體的記憶。公路總局、典藏文創的執事、同仁們,之所以辛勤編撰這冊《逐路細說台18 線》,正是要譜寫台18 線所經歷的過往、現今與未來,一方面緬懷前人篳路藍縷、開創維艱的血汗付出;另方面琢磨留給子孫們何等的經驗與智慧,同時也期待反思與前瞻。」 江復正(共同作者):   「每次公路史訪談,都是愉悅的體驗,資料蒐集倒是遇到諸多挑戰。臺灣鐵道迷甚多,尤其是百年歷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追逐者眾,舊照片頗豐;公路迷則稀,有關台18 線的歷史照片更少。原先有批公路開闢時的影像紀錄,卻因幾年前的水災而

流失;某些先人珍藏的老照片也因後人保存不善,散逸殆盡,殊為可惜。幸好,本書在編輯團隊鍥而不捨地追蹤、以及地方人士無私割愛之下,最終收錄百餘張寶貴的阿里山公路舊照,其中包括首次問世的老照片,讓本書增色不少。」 趙瑜玲(共同作者):   「為阿里山公路追本溯源,則更是一趟奇情感人、驚險刺激的發現之旅。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的託付,宛若那只敲開記憶門扉的通行許可,讓我們來回奔馳於台18 線及鄰近縣道、鄉道,走訪每一段曾與這條公路交織的生命。偶爾,也循著受訪者的回憶,鑽進更深不可測的秘境,從另一個角度窺探這層層疊疊的山中傳奇。」

評估地方創生的可行性-地方資源吸引力量表之建構

為了解決竹山秘境的問題,作者吳振維 這樣論述:

台灣近年來面臨人口外移、減少、高齡與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於大都市,鄉村發展嚴重失衡,使得當地地方產業經濟蕭條,因此政府將2019訂為「地方創生」(Regional Revitalization)元年,其目的是為了振興地方經濟,利用地方資源特色吸引遊客來訪,以提升地方產業競爭力並推動當地文化產業,進而提升地方總體的經濟效益。過去鮮少有研究探討如何衡量地方創生所需的地方關鍵資源,本研究以觀光吸引力的角度切入,透過相關的文獻及個案,建構發展地方資源吸引力量表初步題項,其次本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進行預試,之後在苗栗南庄地區發放正式問卷,透過兩次樣本資料分析檢驗量表題項的信效度,並以觀光吸引力量表衡量該

量表之效標關聯效度。 本研究結論包括以下幾點:一、地方資源吸引力量表總共分為五大構面,分別為「自然景觀與節慶資源」、「民族文化資源」、「歷史背景資源」、「宗教與傳說故事資源」、「地方物產資源」,本量表保留18題;二、地方資源吸引力量表可以良好的預測觀光吸引力;三、調查發現,苗栗南庄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構面為「自然與節慶資源」、「歷史背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