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崙山 快活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竹崙山 快活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莫渝寫的 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 和王永興的 台灣歇後語 謔詰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秀威資訊 和樹葉出版社所出版 。

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呂正惠所指導 林淑瑩的 中國大陸1990年代詩歌實驗寫作──以于堅、西川為例 (2017),提出竹崙山 快活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于堅、西川、90年代詩歌、詩歌實驗、跨文體寫作。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竹崙山 快活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都耕佃農:莫渝田園詩集

為了解決竹崙山 快活林的問題,作者莫渝 這樣論述:

  ▌不務農業的偽詩人、不務詩業的偽農民   ▌「農不農 詩不詩」極富調侃意味   ▌詩作貼近土地,結合天宇   ▌與擅長創作農事詩的維吉爾、葉賽寧、賈穆深刻對話   《都耕佃農》是詩人莫渝的田園農事詩集,共分四輯:一、土壤篇,二、蔬果篇,三、24節氣,四、乾河道遐思。除了輯四是散文詩,描寫大漢溪畔的乾河道,其他都是詩人從事農耕的甘苦談。結合田園農事操作,詩人提出阿卡笛亞(Arcadia)心靈淨土的概念,銜續西方牧歌田園詩的傳統。 本書特色       ◎田園詩風平易近人,能藉此體會都市農耕的閒適美好。   ◎詩人楊風、康原、黃玉蘭等名人賜序評,「農」情蜜意推薦。

好評推薦   「莫渝的詩,平實,不帶任何花俏。沒有過度的激情,也沒有故弄玄虛的意象,卻有著濃鬱的、對土地、對土地上各種蔬果的愛惜。」──詩人詩評家楊風   「莫渝的詩語言平直、淺白、清晰,用我們的生活語言去思考;大都採用賦的寫法,語言隨著詩想進行,這是一本平易近人的農事詩,值得大家共同來玩味與品嘗。」──詩人康原   「潛伏在詩人心田中的蚯蚓,『靜』、『思』中『自然有所追尋』──追尋屬於自己可用心耕作的福田,一個嶄新的創作新天地。」──詩人黃玉蘭  

中國大陸1990年代詩歌實驗寫作──以于堅、西川為例

為了解決竹崙山 快活林的問題,作者林淑瑩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以中國大陸兩位當代詩人于堅和西川,在1990年代具有文體實驗性質的長篇詩歌作品為研究對象。序論的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兩位詩人在中國大陸20世紀90年初中期,具有鮮明文體實驗特質的寫作,於詩壇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和地位。此外,詩人不約而同在90年代的寫作發生「轉型」,除了與個人文學理念的轉變有關,同時也與社會、文化與文學環境的整體變化相關,將兩位詩人在此階段的實驗詩歌文本做一具體而完整的掌握,不僅是對其詩歌價值的確立,同時也是對中國大陸當代詩壇發展概況的理解。在研究方法上採詩歌語言結構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發展脈絡,探討于堅、西川在1985-1995年間,詩歌實驗寫作的進程。文獻回顧首先梳理近

五年兩岸相關的學位論文研究成果;其次整理重要的參考專書和期刊論文,以建構完善的書目資料。 論文研究架構部分,第一章「自主精神的張揚:1990年代『異質』的詩歌寫作特徵」:第一節連結「朦朧詩群」與「第三代詩群」的詩歌史關係。第二節探討「第三代詩歌」的定義,從詩刊和詩群突出「第三代詩歌」的語言特質。  第二章「實驗的傾向與超越:1990年代詩人的自覺『轉型』與『非詩』的開展」:從最具「第三代詩歌」審美特徵和創作成果的「敘事性」詩藝路徑入手,分析詩歌文本的文體實驗寫作技藝及詩學價值,以做為後續對兩位詩人的前行研究。  第三章「于堅:散文化與『詩劇』的詩歌」:第一節從于堅的實驗詩歌潛流與詩歌理

論談起,包括成長經歷,80年代至90年代短篇「口語詩」的創作,「拒絕隱喻」詩歌理論的提出。第二節探討「非詩」形式的〈0檔案〉和採取「片段」、「細節」書寫策略的〈事件〉系列,兩首長篇詩歌都以文體實驗打破詩歌界限,為中國大陸詩壇帶來豐碩的「非詩」寫作成果。  第四章「西川:『不潔』的和『容留』的詩歌」:第一節首先梳理西川80年代早期的重要詩作,其次分析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帶有實驗傾向的短篇詩歌,及長篇組詩〈匯合〉的討論,第三掌握1989年「詩人之死」對西川詩學「轉向」的影響。第二節以西川在1990年代「綜合創造」的組詩:〈致敬〉〈近景與遠景〉、〈芳名〉和〈厄運〉進行析論,統整其在90年代詩歌

實驗創作的主體風格與樣態。  結語:總結于堅、西川在1990年代中國大陸詩壇,以不同的寫作起點和道路帶來的實驗詩歌價值與意義。

台灣歇後語 謔詰話

為了解決竹崙山 快活林的問題,作者王永興 這樣論述:

  台灣遠祖始於中國中原的黃河及洛水一帶,彼時所通行的語言為「河洛話」。後因五胡亂華,北夷南侵,造成中原民族的大舉南遷,甚至埋姓隱名。百姓流離顛沛的逃難至福建的蠻荒地帶,又因台灣海峽的大海隔阻,才得在福建的閩南地區來喘息生根,所通行的語言因而稱之「閩南話」。及至明朝末年,先民才隨鄭成功渡海來台,從那時起才被稱為「台灣話」。   本書編匯的「俗諺語」,並非粗俗、下流的語言,而是「大眾化的哲理語言」,是祖先長遠以來所累積的智慧,與生活經驗的文化結晶。   「俗語」也稱「諺語」,其文詞雖非精典,然其含義卻為大眾所肯定與共通。俗諺語的語句雖然不受字數多少的限制,但也講究其修詞語

排列之美,且一般都用詞淺白,較有押韻使之好說、好聽、好記。   俗諺語有「一語道破千言」的巧妙功能,輕輕一點提醒,便可領悟其整句語意,或可洞悉其始末原由,甚具說服力。   本書爰以詳細精準的羅馬拼音,及詳盡的註解,讓讀者能感受先民得高度智慧,讓我們更能深刻的了解及廣泛的運用台灣的俗語或諺語。 本書特色   ■「台灣俗諺語」在台灣長遠文化、歷史的長河裡所佔的地位,有著一股不可抹滅的力量。讓日趨式微的「台灣母語」,能夠持續延綿不絕的傳承下去。   ■社會與時代,一直都在改變,人們生活的習慣也一直在改變。嚴重的是,現在的「台灣話」又漸被國語(北京話)或外來語言所取代的趨勢,造成台灣人不識台

灣母語的怪現象,尤其是台語流行歌曲或電視旁白中經常出現一些「同音異義」的代音字,造成文字原意的誤導。   ■究其原因,乃因台灣話前後被冷落了一百多年,日本佔領台灣五十年,推行「皇民化運動」,蓄意消滅台灣文化,光復之後,國民政府又大力推行標準的國語,也就是「北京話」。在此漫長的一百多年當中,每個層級的學校都不教授「台灣母語」,以致一般的家庭及社會當中,都少講少用,自然生疏不識,造成斷層的現象。   ■本書旨在引領你如何認識「台灣母語」,使你能懂得屬「台灣鄉土文化」俗語諺語的特質;領悟「台灣母語」的真諦。   ■為確保台灣傳統的命脈,延續鄉土俗諺語的薪火;敝人將多年來對台灣鄉土俗諺語的心得編

匯成冊,並依筆畫分類,用字力求正確,並加上羅馬拼音。   ■本書將每一條的俗諺語及謔詰話,都編列有連續號碼,再將各條的內容,加以端正的台語發聲,作出旁白光碟,以利讀者引用編列號碼,對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