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何明寫的 公職考試講重點【空氣污染防制及噪音管制(含空氣污染與噪音控制技術)】[適用高考、普考、特考、技師、台電、中油、台水、台糖環工類考試](二版) 和許振武的 汽車柴油引擎原理最新版(第二版)(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碩教育 和台科大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袁中新所指導 孫偉力的 降低煙氣溫度提升既存靜電集塵器 去除飛灰效率之實場測試 (2019),提出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熱交換系統、汽電共生廠、燃煤鍋爐、靜電集塵器、粒狀污染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謝祝欽所指導 孫振康的 以觸媒氧化鋅摻銅於低溫探討碳黑去除能力及其反應動力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Cu/ ZnO、反應速率、柴油煤煙、Eley-Rideal Mechanism的重點而找出了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職考試講重點【空氣污染防制及噪音管制(含空氣污染與噪音控制技術)】[適用高考、普考、特考、技師、台電、中油、台水、台糖環工類考試](二版)

為了解決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問題,作者何明 這樣論述:

  本書編著內容及範圍,適用於準備環境類科之相關國家考試,包括高考、普考、特考、技師考,同時也適用於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機構(台電、中油、台水、台糖)新進人員聯合招考之環工類別考試。由於前述國家考試中「空氣污染控制」及「噪音管制」兩項科目係合併為一個應考科目,且歷年該兩項科目之出題佔分比重均約為70~80%:20~30%,故本書內容亦依據其各別出題佔分比例分配著作篇幅,並於每章最後隨附對應之代表性歷屆考題及完整解答,以利讀者掌握應考方向及快速練習答題方式與技巧,縮短複習所需時間並且建立日後應考信心。   本書內容於「空氣污染控制」部分共分為11章,第1~4章為基礎篇章,旨在

建立讀者對於空氣污染之成因、種類及影響等基本認知;第5~8章為應用技術篇章,旨在瞭解及學習各種空氣污染控制技術之原理及設計應用;第9~11章為行政管制篇章,旨在瞭解空氣污染物採樣檢測之重點及代表性,以及溫室效應、室內外空氣污染等大氣環境議題之相關政策方向與立法管制重點。   「噪音管制」部分共分為6章,第1~2章為基礎篇章,旨在建立讀者對於噪音之成因、定義及來源與對人體影響等基本認知;第3~4章為行政管制篇章,旨在瞭解各類噪音採樣檢測之方式及代表性,以及噪音管制相關法規標準內容重點;第5~6章為應用技術篇章,旨在瞭解及學習各種噪音問題改善原理及控制技術。 本書特色   1.概念釐清:以清

晰架構搭配詳盡圖表輔助觀念說明,協助同學迅速了解教學內容。   2.編排架構:各章節臚列重點單元架構,利於同學掌握應考方向。   3.精選試題:每章末附上代表性試題及詳盡解答,引導考生自我演練,強化學習效果。   4.品質保證:綜合名師20年來教學心得及輔考經驗,協助學生於最短時間內榮登金榜。  

降低煙氣溫度提升既存靜電集塵器 去除飛灰效率之實場測試

為了解決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問題,作者孫偉力 這樣論述: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於環境污染排放管制越來越嚴格,不管是新設置固定污染源或是既存固定污染源,相關法規及排放標準持續加嚴,尤其台灣地狹人稠,重工業區域與民宅居住區域相隔不遠,導致各種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均顯示對國人健康風險危害性高,導致了重工業受到環保污名化,在對於工廠不友善的環境下,如何致力於污染控制讓民眾可以接受實為企業的重大挑戰。本研究對象為180公噸汽電共生廠,針對粒狀污染物防制設備靜電集塵器改善工程之效能進行探討,藉由操作參數與不透光率長期監測數據,以及各項例行採樣檢測數據加以分析,其目的旨在找出各項參數與靜電集塵除塵效率之相關性,建立基本資料,俾做為後續粒狀污染物防制操作之參考。本研究將靜

電集塵器操作溫度由142.51℃降低至111.41℃,結果顯示粒狀污染物(TPM)排放濃度由136 mg/Nm3降低至23 mg/Nm3,PM2.5排放濃度由7.63 mg/Nm3降低至2.13 mg/Nm3,不透光率由14.53%降低至9.42%,顯示操作溫度降低至111.41℃,已對於粒狀污染物排放有顯著改善,且依據不透光率對應粒狀污染物濃度的迴歸方程式y = 0.5297x2 - 5.87x + 16.212 (r2 = 0.9586),可做為未來靜電集塵器系統排放濃度推估之參考依據。統計改善前後靜電集塵器操作參數發現,電暈放電功率有降低趨勢,顯示靜電集塵器效率提升之外,亦達到節能目的。

煤炭成分中,未改善前含硫分0.4%不透光率平均值由13.33~14.83%大幅度上升至18.77%,顯示硫分過低對靜電集塵器除塵效率有顯著影響,而灰分、飛灰成分於本次研究樣本中並無顯著差異。

汽車柴油引擎原理最新版(第二版)(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

為了解決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問題,作者許振武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1.針對新舊噴射系統本書均有介紹   2.介紹新型電腦控制共軌式柴油噴射系統   3.介紹新型柴油引擎廢氣控制碳粒捕集及再生系統   4.本書於各章節後附有乙丙級歷屆試題  

以觸媒氧化鋅摻銅於低溫探討碳黑去除能力及其反應動力之研究

為了解決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問題,作者孫振康 這樣論述:

即將上路之移動污染源第六期 (Euro VI) 排放檢驗標準,約降低現有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之 50 %,粒狀污染物為柴油引擎排放之主要污染物之一。碳黑 (Carbon Black, CB) 為石化燃料不完全燃燒時所產生之極細粉末,其碳含量高達 90 %,在未添加觸媒之情況下需 600 ℃ 以上方能去除,因此常應用於柴油引擎煤煙 (Soot) 氧化實驗。本研究透過浸漬法 (Impregnation Method) 及氫氣還原反應 (Hydorgen Reduced Reaction) 製備能於柴油引擎排放溫度下去除 CB 之氧化鋅摻銅 (Cu/ ZnO) 觸媒,由 XRD 分析可知觸媒中含

有 Cu 及 ZnO 並以 SEM 觀察其表面特徵,透過 EA 分析得知本研究使用之 CB 污染物碳含量為 96 %,再根據 TGA 之結果得知 CB 於未添加觸媒之情況下難以於柴油引擎排放溫度下去除。本研究將不同銅含量之 Cu/ ZnO 觸媒於 350 ℃ 進行 CB 之去除,而 Cu 作為觸媒之活性位點需為 Cu1+ 與 Zn2+ 形成較穩定之交互作用 (Interaction Effect) 方有較佳之去除能力,透過 XPS 分析可確認表面 Cu 之價態再以 BET 分析得知其表面積。去除 CB 實驗將不同重量之 CB 與觸媒進行混合並放至自製之觸媒反應器於管式高溫爐加熱,通入空氣 (N

2 + O2) 並採集尾段氣體進行 CO2 濃度分析,透過質量平衡得知 Cu/ ZnO 之去除能力,最後計算反應動力學、Eley-Rideal Mechanism 反應速率等可求得數學模式,最後進行觸媒濾煙罐 (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DPF) 之參數設計,以期用於實場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