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明智,陳政傳寫的 感測器原理與應用實習 - 最新版(第四版)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影音 和烏諾施麥爾的 Arduino微控器好好玩(第三版)【附範例及學習資料光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科大 和新文京所出版 。

中華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許騰仁所指導 林奕哲的 應用物聯網系統於居家安全與生活環境監測 (2021),提出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嵌入式為控制系統、環境感測器、智慧型手機、務聯網。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陳錦毅所指導 楊荊茨的 一氧化錫添加二氧化錫纖維之合成於 低溫一氧化碳感測器應用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二氧化錫、氧化錫、CO氣體感測器、靜電紡絲法、水熱法、異質接面、感測應答的重點而找出了 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感測器原理與應用實習 - 最新版(第四版) - 附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影音

為了解決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的問題,作者盧明智,陳政傳 這樣論述:

  1.基本元件強迫複習:為本課程建立好的基礎,重拾學生對所學更有信心,讓應用實習得以順暢進行。   2.實驗模板製作應用:從一定能成功的小作品下手,它是進入商品化產品製作的入門,用以支援所有的感測實習。

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資訊教育是未來的教育趨勢,SenCu感測方塊是由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所開發的一款輕便無線的感測系統,目前共有四種不同的感測種類(細懸浮微粒、顏色、絕對姿態、紅外線距離),結合了感測器與無線通訊的功能,可透過Wi-Fi與Scratch軟體做整合,讓小學生也可以透過簡單的程式,輕鬆設計自己的感測器!

延伸閱讀:
♦ 科學研習月刊no.58_05【氣象探究研習營-數位科技愛地球】
https://reurl.cc/MA6vQ3
♦ 科學研習月刊no.58_04【MorSensor積木好好玩-新興科技在自然領域探究實作之創意應用】
https://reurl.cc/qgndlR

應用物聯網系統於居家安全與生活環境監測

為了解決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的問題,作者林奕哲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的目標是『應用物聯網系統於居家安全與生活環境監測』,利用物聯網技術監測居家環境與人員的活動,當室內室外或人員活動有異常時,此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告,提醒家人做好防護措施。本論文開發的系統可區分為四個子系統,分別放置於客廳、房間、廚房、陽台,這四個部分皆使用Arduino Mega 2560 嵌入式微控制系統開發板作為核心,客廳部分整合溫濕度感測器、灰塵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人體紅外線感測器;房間部分整合溫濕度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煙霧及有害氣體感測器與人體紅外線感測器;廚房部分整合溫濕度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煙霧及有害氣體感測器、火焰感測器;陽台部分整合溫濕度感測器、灰塵感測器、

煙霧及有害氣體感測器,所有的感測數據藉由藍牙無線介面上傳至智慧型手機進行即時監測。本論文開發完成的『應用物聯網系統於居家安全與生活環境監測』利用智慧型手機的藍牙無線介面連接各個感測裝置,即時監測生活環境,實現智能居家,提高生活品質與居家安全。

Arduino微控器好好玩(第三版)【附範例及學習資料光碟】

為了解決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的問題,作者烏諾施麥爾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對於Arduino的學習與應用完整而連貫,引導所有讀者、甚至非電機電子專業人士,都能在沒有負擔的情況下,好好的玩一玩Arduino,並能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上。每個單元都有足夠的即時練習,讓學生能夠充分練習,以確實掌握技巧。   本書結合堃喬電子所發行的KTduino積極體驗 V2.1,快速有效搞定Arduino的發想起念,讓初次接觸微控器的人,可以不受約束地暢遊於充滿幻想與可能的新體驗。使用本書,讓您對於Arduino的學習與應用更加完整、有效率,沒有管理與保存的煩惱,是想要學習Arduino的人最佳的選擇。   近年來,Arduino微控電路設計發展得愈來愈多元活潑,頗有成為未

來幾年市場主流的趨勢。   全書共有9個單元,適合每週3小時一學期課程,各單元內容簡介如下:   1. Arduino Uno 與KTduino 完美融合:可讓第一次使用Arduino 的人,快速認識ArduinoUno 微控板與開發平台,並以簡單的設計範例,快速在體驗實現。   2. 基本輸出入控制:從常用的輸出入裝置開始,包括按鍵、指撥開關、LED Bar、蜂鳴器、七節顯示器、LED 陣列、繼電器,以及CdS、麥克風等聲光感測裝置等。   3. 類比信號與感測器應用:介紹常用的類比信號輸入裝置,再以PWM方式輸出類比信號,以控制照明等級的高功率LED。   4. LED 之五光十

射:從傳統的並列式RGB LED到新一代的串列式RGBLED,內容酷炫有趣。   5. 溫濕度感測與LCD之應用:介紹常用的LCD1602,採用的控制介面包括並列式的8位元介面與4位元介面,以及I2C介面的應用。   6. 超音波與紅外線:探討超音波與紅外線感應裝置,並將超音波感應裝置應用在距離之感測,而紅外線感應裝置應用在循跡控制。   7. 伺服機之雙軸控制:介紹伺服機的控制與應用,結合雙電位計、搖桿等,進行靈巧的兩軸控制。   8. 直流馬達與步進馬達:介紹直流馬達與步進馬達的控制與應用,包括驅動IC、驅動電路,並應用在速度控制與方向控制等。   9. 跨平台控制:本單元主要以

藍牙裝置的應用為主,透過藍牙裝置與Windows 系統、Android 系統連結,以達到跨平台控制的目的。   第三版主要修正資料並抽換部分圖片,使內容更加精確且圖片辨識度更佳。   隨書附贈光碟提供了Arduino之下載與安裝、Arduino之資料型態與指令等附錄資料,幫助教師輕鬆教學、學生愉快學習,且有效率地應用微控器;此外每個單元都有足夠的即時練習,讓學生能夠充分練習,以確實掌握技巧。   第1章 Arduino Uno與 KTduino完美融合 1-1 認識Arduino Uno 1-2 認識Arduino 整合編輯環境 1-3 認識KTduino 積極體驗板 1-4 霹靂燈

好好玩 1-5 本章習作 第2章 基本輸出入控制 2-1 認識基本輸入裝置 2-2 認識基本輸出裝置 2-3 蜂鳴器之應用 2-4 LED 陣列之應用 2-5 七節顯示器之應用 2-6 繼電器之應用 2-7 聲光開關控制 2-8 本章習作 第3章 類比信號與感測器應用 3-1 認識電位計與搖桿 3-2 認識類比輸出入函數 3-3 照明等級LED 之應用 3-4 認識串列埠與串列埠函數 3-5 序列埠監控視窗之應用 3-6 本章習作 第4章 RGB LED之五光十射 4-1 認識傳統RGB LED 4-2 傳統RGB LED 之掃瞄 4-3 認識串列式RGB LED 4-4 串列式RGB

LED 之控制函數 4-5 超炫光RGB LED 之控制 4-6 好彩RGB LED 之應用 4-7 本章習作 第5章 溫濕度感測與 LCD之應用 5-1 認識LCD 5-2 並列式介面LCD 控制函數 5-3 並列式介面LCD 之應用 5-4 I2C 介面LCD 控制函數 5-5 I2C 介面LCD 之應用 5-6 認識溫濕度感測器 5-7 認識溫濕度操作函數 5-8 溫濕度之量測 5-9 本章習作 第6章 超音波與紅外線 6-1 認識超音波 6-2 超音波量測距離 6-3 認識紅外線感測器 6-4 紅外線感測器之應用 6-5 本章習作 第7章 伺服機之雙軸控制 7-1 認識伺服機 7

-2 認識伺服機控制函數 7-3 伺服機之應用 7-4 認識Wii 手把 7-5 相關函數之應用 7-6 Wii 手把之應用 7-7 認識加速度計 7-8 認識SFE_MMA8452Q 函數庫 7-9 加速度計之應用 7-10 本章習作 第8章 直流馬達與步進馬達 8-1 認識直流馬達 8-2 馬達驅動IC 與驅動電路 8-3 直流馬達之控制 8-4 認識步進馬達與驅動電路 8-5 認識步進馬達操作函數 8-6 步進馬達之應用 8-7 本章習作 第9章 跨平台控制 9-1 認識藍牙模組 9-2 軟體串列埠的應用 9-3 Windows 之藍牙裝置設定 9-4 Windows 跨平台控制 9

-5 Android 之藍牙配對與App 安裝 9-6 Android 跨平台控制 9-7 本章習作 附錄篇 放在隨書光碟中(不印出) 附錄 A Arduino之下載與安裝 附錄 B Arduino之資料型態與指令  

一氧化錫添加二氧化錫纖維之合成於 低溫一氧化碳感測器應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紅外線 感測器應用的問題,作者楊荊茨 這樣論述: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MOS)氣體感測器,因製備簡易、應答時間快速且應答值高,並同時具有高選擇性,已受到廣泛的關注且大量用於氣體感測相關的應用。其感測機制為空間電荷理論,取決於待測氣體與吸附在材料表面的氧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因此比表面積為提升感測性能的關鍵之一。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為一種燃燒所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氣體之一,其無色、無臭、無味,可與生物體中血紅蛋白結合後使之失去攜氧功能,導致組織的窒息甚至死亡,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毒性氣體。然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高工作溫度往往限制一氧化碳感測器發展,因此降低感測材料的工

作溫度為重要的挑戰之一。二氧化錫(tin dioxide, SnO2)具備良好的電學特性、穩定性及形貌的可控性,已廣泛應用在氣體感測器中。本研究以二氧化錫作為典型n型半導體材料,利用靜電紡絲技術製備中空管狀奈米晶結構,可為氣體的吸附及脫附提供更高的比表面積。並透過添加水熱法所製備的氧化錫(SnOx)奈米粉體,與其在界面形成異質結構,進而提高在相同工作溫度下、不同氣體濃度的電阻值差異,以提升應答值。實驗結果顯示,氧化錫添加二氧化錫複合奈米結構可成功應用於低溫CO氣體感測器。在特定的組成與製程條件下,複合感測材料形成的n-n異質接面可提供更佳的電子路徑,成功提升室溫下氣體感測性能;在不同CO濃度時

,具有優異的感測應答能力,以及109秒的快速應答時間。同時,此元件對感測CO具有專一的選擇性,即便經過5次循環後,仍保有對CO的穩定性及高應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