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手串功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林子倫所指導 余國媛的 環境議題跨國倡議網絡之研究—以中國熊膽之爭議為例 (2008),提出羚羊角手串功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國、非政府組織、跨國倡議網絡、《華盛頓公約》、環境政治。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羚羊角手串功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環境議題跨國倡議網絡之研究—以中國熊膽之爭議為例

為了解決羚羊角手串功效的問題,作者余國媛 這樣論述:

為解決環境問題,近年來全球多採取跨國合作之方式,本論文便是藉由分析中國熊膽議題,試圖探索跨國倡議的過程。熊膽作為中藥材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為了提高生產效能,中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採取圈養黑熊以取其膽汁的作法,卻在90年代時因為西方組織的調查而引起全球關注,自此形成以拯救黑熊、關閉熊場的「跨國倡議網絡」(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本篇論文墊基於學界所提出的觀點和研究,從「迴飛鏢模式」(boomerang pattern)的角度觀察網絡行為者之互動,藉以釐清網絡運作方式與策略,並分析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倡議組織從「訊息政治」、「槓桿政治」、「象徵政治」以及

「責任政治」等面向,利用中國在申奧期間對國際形象的重視、動物福利所引發的國內外關注、國際公約CITES的拘束以及對中國經濟利益的損害等角度,分別從消費者、中醫團體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等行為者著手,希望能全面停止養熊業。但由於中國官方在本議題中仍較佔優勢,因此目前觀察到在中國進行倡議的組織皆傾向與官方合作,使得中國熊膽議題雖然在揭露訊息、跨國串連上發揮功效,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無法成功達到停止養熊業的預期目標。回歸到跨國倡議網絡本身,研究也發現議題與目標對象之特性、非政府組織間之連結、以及倡議施壓之時間點與方式都會影響網絡成效,特別是在像中國這樣非民主體制的國家進行倡議,更挑戰了環境議題跨國倡議網絡

的調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