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聯 學士 薪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群聯 學士 薪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馬玉山寫的 築冠以德:馬玉山的奮鬥故事 和郭特利盧智芳史書華的 瞄準月亮,至少射中老鷹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最新趨勢觀測站- 群聯薪水dcard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也說明:群聯薪水 dcard的推薦與評價,在DCARD、PTT、MOBILE01、FACEBOOK和這樣回答,找群 ... 科技業板- Dcard 的評價; 關於群聯薪水dcard 在群聯副工程師(學士) 新人價- 科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最後網站群聯副工程師(學士) 新人價- 科技業板則補充:想請問各位演算法魔人摳鼎神仙,如題目前新人價碼大概是多少以及缺人狀況,不上進如我想跨出台北到竹科嘗試看看各位大神有推薦嗎,更竹南好像也算竹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群聯 學士 薪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築冠以德:馬玉山的奮鬥故事

為了解決群聯 學士 薪水的問題,作者馬玉山 這樣論述:

  堅持「誠信、品質、服務、創新」的創業家,從軍職、公職到經商,始終秉持「客戶至上」的信念,近年更致力於推動閱讀,期望台灣成為美好社會。 名人推薦   這本傳記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項經歷,都充滿了率真、奮鬥、執著。馬董事長的一生就是他家鄉山東平度的烙印:純樸與勤奮;表現在讀書、為人、做事上的,就是不打折扣的「誠信」與「認真」。——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從閱讀這本書中,我們在人海波逐中更能認清善良人性之可貴,在急速變動時代中更能明瞭唯有自身不懈的努力,才是唯一可以倚靠的憑藉。——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講座教授、人力資本與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巫和懋     綜

觀本書,雖然多為自傳性的回憶故事及心得,而非學者式的架構整理。但也因此更真實的展現馬董從「專業執行」進入「管理整合」再進入「領導變革」的三段成長過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郭瑞祥     冠德為何可以一步一腳印,從零走到現在的規模?沒有祖產,更無天上掉下來的彩金,但一路走來一直鞭策自己努力再努力,努力服務客戶,努力蓋更好的房子以及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我們老闆的經歷及故事,正點出公司的一點成功,是來自於大家的努力及他的超人意志。——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馬銘嬭   作者簡介 馬玉山   冠德企業集團董事長。   一九三六年生於山東平度。幼年時期適逢中日戰爭,少年時期,又遭遇國共

內戰,被迫離鄉背井,於一九五○年隨部隊來台。在台灣接受陸軍官校教育,並取得淡江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學士學位、台大EMBA學位。   進入工商界以前,曾任軍職與公職。一九七九年,正式創立「冠漢實業」。初期以買賣建材為主,後轉型為建設公司,並更名為「冠德建設」。 冠德建設以正派經營、卓越品質立足於建築業。除了堅持建設品質,還提出獨步業界的「永久售後服務」,原工務部後來獨立出去,成立「根基營造」。二○○二年,更跨足服務業,成立環球購物中心 。   馬玉山非常好學,酷愛閱讀,對提升社會人文氣息深懷使命感,二○一四年,成立「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以推廣閱讀與建築教育為宗旨,期盼能盡企業社會責任,讓他鍾愛

的第二個故鄉──台灣,成為更優雅有禮的美好地方。 採訪整理者簡介 李翠卿   台大政治系、政大新聞研究所。曾任職財經雜誌多年,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有書籍作品若干,企業傳記作品《信任帶來新幸福―信義房屋的故事》曾獲金書獎肯定。 推薦序 「誠信」是「冠德」每一幢大樓的基石 高希均 歷久彌新的啟發 巫和懋 好的領導者,就是公司最好的示範 郭瑞祥 這一個超人爸爸 馬銘嬭 自序 痛苦都是日後的養分   楔子   第一章 烽火童年 在我的性格中,有一種樂觀的特質,支撐我面對人生任何變局,從不懷憂喪志。 在最惡劣的處境中,我依然沒有絕望喪志過。 我總是有種信念,就算眼下艱難一點,將來總有一天會

好轉的。   第二章 上了船,就是一生 面對部屬,要「做之君,做之師,做之親」。 「做之君」的意思是要懂得如何指揮部屬, 「做之師」則是要懂得如何教導部屬, 而「做之親」則是要懂得愛護部屬,如此才能帶人帶心。   第三章 卸下軍職,轉戰企業界 我的初衷很單純:從客戶的立場出發,為他們著想,如此而已。 如果不能讓客戶滿意,我們就拿不到佣金,而要讓客戶滿意,就必須滿足一些條件。 我所做的,就是把這些條件跟可能問題通通都分析出來,一一攻克。   第四章 整頓老廠,重返榮耀 員工有好行為,就應該要予以表揚,如此便能激發大家的榮譽心, 而且讓節省成本變成每個人都願意努力去做的目標。 我常告訴員工,你一定

要先自信、自強,人家才會尊重你,如此才能有對等的關係。   第五章 公事國事,責無旁貸 不管銷售什麼產品,我都抱持同樣的理念:客戶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理應提供他最好的服務。 國家在風雨飄搖時,愈是有能力的人,愈不能慌張棄船; 相反地,應該要挺身而出,共體時艱才對。   第六章 危機四伏,興建首座智慧大樓 我從商以來,一直秉持「誠信」的信念。在積極賺取利潤、達成企業使命的同時, 也不能剝削生意夥伴或傷害到其他相關人士的利益,這才是做生意的道義。   第七章 創業維艱,擇善固執 只要嚴格要求品質,從源頭把關做好, 之後就不太可能會有什麼傷筋動骨的麻煩。 客戶的需求,多半是對「細節」的講究,或是基於

個人生活習慣想要的調整, 我們做為建商,本來就應該滿足他們。   第八章 從公司走向企業 旁人的笑語,正是激發鬥志的一種動力, 別人愈是不看好,我們就要更奮發自強。 我始終相信,「人才」是維持公司永續的關鍵, 我對所有買我房子的人,提供兩項保障:第一是安全,第二則是服務。   第九章 風雨同舟,勇度難關 我的決定是:堅持下去。保留下來,可以是無限大,而放棄,就只是零。 一家企業,絕不能只是在順遂時拚命衝鋒, 還要未雨綢繆,為時局反轉時預做準備。 變局絕非壞事,只是另一堂珍貴的課程,會讓我們更堅強。   第十章 跨足服務業,打造環球購物中心 我肯花大錢買know how,是因為我寧願一次把該花的

「學費」繳完, 也不要年復一年無頭蒼蠅似地虧錢,到最後進退維谷,收也不是,做也不是,陷入惡性循環。   第十一章 三次轉型,三次提升 建商在社區中蓋房子,不是光用法律硬碰硬就可以解決問題, 必須能對社區營造產生價值、對社區有回饋,才能建立和諧共生的關係。 我這一輩子,有個終身不變的執著,那就是對「知識」的渴望, 努力把握每一個能夠讀書、求學的機會 推薦序 「誠信」是「冠德」每一幢大樓的基石 高希均   (一)人生三部曲:童年、軍旅、商界      《天下文化》又出版了一本對的好書,說服了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寫下他一生的經歷。萬一有讀者問:傳主是誰?看了這本書,你就會發現:自己真有些孤

陋寡聞,民間有這樣傑出的典範,怎麼沒有留心?      這是一本精采的傳記,讀完這本書,人人可以得益。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誠信」真的是人生最好的座右銘。傳主一生以「誠信」貫穿他的為人、處世、立家、交友、以及拓展事業。他克服了艱苦的童年,經歷過嚴格的軍旅生涯,接受了轉業與創業的奮鬥。他早已從營建業的「模範生」,變成「標竿企業」,進而成為備受尊敬的企業領袖。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山東平度,就立刻被抗日戰爭家破人散的戰亂吞噬。我在同一年出生,生在南京,次年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們對日本軍閥有著同樣的悲憤,但理性告訴我們:不能讓這段歷史變成腦海中永遠仇恨的種子。書中第一章「烽火童年」

的故事及受苦的細節,引起了我痛苦的追憶,我的兩個弟弟都不到五歲就在逃難中夭折。書中感人之處,可以媲美齊邦媛教授、星雲大師、莫言先生等對戰爭殘酷的敘述。      馬玉山十四歲隻身隨軍隊來台,再也沒見過家鄉親人,直到四十年後。太湊巧的是我自己在一九四九年三月在上海坐的是海張輪來台,他在一九五○年在海南島來台坐的也是海張輪。      他引用《大江大海》的一句話:「上了船,就是一生。」我要痛苦地補上一句:「打了仗,就是永別。」因此在今年五月十日總統府前廣場上慶祝母親節與佛誕節時,面對多位在場的政治領袖,我突然講出:「送給母親最好的禮物就是和平。」我欣賞美國的民主開放,但不能原諒它參與越南、阿富汗、

伊拉克等地的戰爭,所帶來的家破人亡。      一九五三年,馬玉山十七歲進入陸軍官校,男兒報國,立志要做「將軍」。他報國的志氣及英挺的身材,在官校成績優異名列前茅,受到長官器重;並且遴選赴美砲兵飛彈學校受訓。隨著他長官(砲兵學校校長張國疆將軍)轉調台北市警務處處長,一定要帶他去擔任機要助理。後來發現,這是公務員,不是軍職,就這樣竟然錯失了「將軍夢」。      一九六四年從軍中退伍,十一年優秀的軍中表現累積了不少記功與嘉獎,退休時還多發了兩千元獎金。      然後因緣際會進入商界,服務於嘉新水泥,在張敏鈺及張東平兩位企業家那裡,學習到前所不熟悉的經營才能。     (二)以誠信創設事業   

  一九七九年,馬玉山四十三歲,正是猛虎出柙,獨創事業的成熟時刻。戰亂中他學到了「求生」,逃難中他學到了「磨練」,軍旅中他學到了「紀律」與「使命」,他更從企業界學到了「經營」與「創業」,更自一九六六年結婚娶得了一位美麗與賢淑的台灣姑娘。他告訴自己不僅要善盡家庭責任,此刻也要事業「輝煌」,使族群聯姻增添佳話。      三十六年前,他以一百萬元創辦了「冠漢實業」,這是他個人與社會雙贏的開始。「將軍夢」已遠離,「創業夢」再也擋不住,先做建材,後做建築,再進而建設,一幢又一幢的冠德大廈及搶購潮出現。他一路走來,「誠信」是他個人的原則,也是冠德的商標。      這本傳記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項經歷,都

充滿了率真、奮鬥、執著。馬董事長的一生就是他家鄉山東平度的烙印:純樸與勤奮;表現在讀書、為人、做事上的,就是不打折扣的「誠信」與「認真」。孔子的故鄉就孕育出這麼多令人尊敬的山東性格的才子。我很幸運地認識了一些學術界的友人如于宗先、孫震、剛去世的漢寶德等等。      在當前台灣政商大環境中,講誠信者太少。為了權力與財富,誠與信兩者皆可拋;這真是個人的悲劇。      年輕的創業者不要只看到別人的事業版圖,忽略了最核心的決策思維:誠信。傳主「誠信」的大小例子散見在本書。      我的一位親戚二十多年前在木柵買了冠德大廈中的一戶,到今天還稱讚它們的「永久售後服務」。另有兩位朋友住進有圖書館的冠德

大廈說:他們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樓下有幾千冊藏書的寬敞亮麗的圖書館。一個動人的故事,就是一位因喜愛圖書館的高中生(洪瑀)而能去MIT深造,因為品學兼優,MIT把一顆行星以她為名(參閱《星星女孩遇見MIT》)。三十年前一位丹麥教授就告訴我:「在丹麥,『窮人』是指錢不多的人;『貧民窟』是指那些家裡沒有書的家庭。」入住「冠德」大廈,永遠告別「貧民窟」。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近年大力推廣閱讀及文化活動,將來也會有可觀的成績。      「冠德」三十餘年來能夠在良莠不齊的營建業中,建立擁有千人以上的公司,大家稱道的聲譽,當然得來不易。這完全要歸功於創辦人對顧客滿意及品質要求的高標準執行。在節省成本與堅持承

諾的天秤上,馬玉山永遠只有「誠信」這個選項。      是「誠信」創建了「冠德」在建築業中的標竿;是「冠德」成就了馬玉山事業 上的抱負。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   推薦序 歷久彌新的啟發 巫和懋      我認識的馬董事長是從他到了台大EMBA讀書開始,轉眼已經十六年了。雖然有一段時候了,但我還記得很清楚,馬董事長是那屆年齡最長的同學,同時也是最用功的同學之一。上課、下課都把握機會問我很多問題。也是因為這樣的機緣,我和他逐漸的熟識起來。      馬董事長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真誠,不論是在校讀書還是相處交往,都能感受他的真實誠懇。在他擔任台大EMBA基金會第三屆董事長

,及台大EMBA商學會創始會長期間,我多次受邀參與,都感受到他對服務公眾的投入。   十年前我去北京大學任教後,每年回台灣都會與他相聚,在縱談兩岸政治經濟發展情勢之際,我更能體會到他由真誠出發而產生深刻的真知灼見,讓我獲益良多。      這本書真誠地記錄了大時代中一個平常人白手起家的奮鬥史,跟著馬董事長,我們也見識到戰爭的殘酷,體會到祖蔭的不可倚靠。從閱讀這本書中,我們在人海波逐中更能認清善良人性之可貴,在急速變動時代中更能明瞭唯有自身不懈的努力,才是唯一可以倚靠的憑藉。      這本書給我另一個深刻的感受是從馬董事長身上,我們看到「企業家精神」。不論是重整岡山廠還是自行創業,在面對各種

挑戰時,他都能以不斷的創新和不懈的努力來應對挑戰。當代經濟學從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開始,就探討如何能      有效率的創造國民財富,也就是要把餅做大;到哈佛大學經濟學大師熊彼得更強調「創新」是經濟成長的源泉。熊彼得指出企業家能夠重新組合生產要素,擺脫利潤遞減的困境,是市場經濟賴以成長的主要因素。熊彼得又提出「創造性的破壞」,認定是經濟體得以去舊納新的主要機制,而推動者就是企業家。   當代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就大力推薦熊彼得的學理,強調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家」比「資本家」重要。我們檢視中國大陸這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可以看到其主導思想也是強調「發展是硬道理」。市場經濟想要發展,就必須推動鼓

勵企業家發揮創新精神。在當前台灣經濟面對緊縮與下行的困境時,我們更需不斷的創新。      讀這本書,讓我們更能體會到創新必須要有智慧,也必須要有勇氣去付諸實施。讀這本書也讓我們想起《易經》教導我們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本書帶給我們諸多歷久彌新的啟發,引導我們探索如何向前邁進的策略。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講座教授   人力資本與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推薦序 好的領導者,就是公司最好的示範 郭瑞祥      認識馬董事長超過十五年了,從當初他來唸台大EMBA,是當時最資深的學生,而我是最年輕的菜鳥教授,到如今他仍在企業打拚,我也在學校變成資深教授

、行政主管,這中間師生情緣的互動,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我教管理,也擔任管理職,深知管理結合了專業與藝術的成分,既要做中學,也要學中做。做事的技巧,人際的溝通或許可以慢慢磨練出來,但是人格特質與價值觀就難了,而這也正是區分一個好的管理者與好的領導者最大的差別。多年來我本以為這是我獨特的心得,但是看了馬董事長的自傳,才發覺他才是一個典範,做事如此用心,對人如此謙虛,眼光如此獨到,理想如此堅持,學習如此專注,做人如此誠信,這一切都跟他成長背景與歷練習習相關。      看了他的自傳,才知道他幼年來台前坎坷的身世。在那個動亂的世代,是我們生在台灣的人很難想像的。我父親跟馬董事長有幾

乎一樣的經歷,在十六歲從山東隨學校逃難來台,進入陸軍官校二十四期,而後一生軍旅身涯,官拜將軍退役。雖然馬董事長後來因緣際會下提早退役,但他與我父親一樣,在年輕時代軍中的練,培養了他們堅持、誠信、紀律、專業的個性與價值觀。馬董事長的人生第一個階段就是專業性格的養成。      馬董事長人生第二個階段應該是他進入嘉新水泥,成為經理人的時期。由他的自傳中我們看到他在不同任務中如何腳踏實地完成每一項專案。也在這些歷練中認識貴人,幫助同仁,體恤下屬,有效整合人、事、物。在這個階段,奠定了他管理的能力,也拓展了他的視野,真的從一位專業執行者進入管理整合者的階段。      馬董事長人生的第三階段,就是他自

行創業,建立了冠德企業至今的心路歷程。在這個階段,他領導的特質,特別是遠見與變革開始突顯。好的領導者自己就是公司最好的示範,因此他所建立的企業文化也是馬董事長個人的價值觀展現。在企業需要不斷創新的當下,他也持續變革進步,從營建、營造、再跨足購物中心,以及在中國布局。      綜觀本書,雖然多為自傳性的回憶故事及心得,而非學者式的架構整理。但也因此更真實的展現馬董從「專業執行」進入「管理整合」再進入「領導變革」的三段成長過程。      這十五年來,我有幸跟馬董交流成長,從他擔任台大EMBA基金會董事長,以及創立台大EMBA商學會,捐贈「冠德講堂」個案教室等等事蹟,都可看出他經常心存感恩,回饋

母校。這樣的企業家真的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也期待讀者在本書中領會到他的智慧。想一想,我真應該請他回來學校演講,再多多分享他的「人生管理學」。 作者為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推薦序 這一個超人爸爸 馬銘嬭     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有一個偉大的超人爸爸,要如何形容自己的爸爸其實是挺糾結的事。當大家都在讚美他時,一個隱藏版的爸爸就悄悄躍上心頭。      他是一個超人爸爸,因為他上班的時間真的很長。在我的記憶中家裡晚上開飯時間幾乎都是七點半到八點,週六爸爸上班到下午六點,週日也去辦公室看公文。沒看他在家的時間,多半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途上。      他是一個要求成績的爸爸,他從來不管理

我們功課,因為媽媽已經把扮演罵人的角色發揮到淋漓盡致。他曾說:「我們可以比別人沒錢,但是小孩成績不能比別人差」,所以他總是默默的在帶著分數的考卷上簽名。我們可以從他臉上肌肉線條的細微移動,知道他應該是在乎小孩的在校表現:通常面無表情或嘴角向下代表他對考卷上的數字不太滿意,但是不到罵人的程度;嘴角微微向上揚代表「小子還不錯的表現嘛」。他的表情變化僅到此為止,當然他也不會因為我們成績優秀或表現好有什麼稱讚,因為「行百里路半九十」,好還要更好,永遠追求突破及進步的可能性。      他是一個正直的爸爸,記得我和姊姊小學時,有一次圓山動物園的校外教學,要到動物園門口集合,當時爸爸已經調回台北,公司配有

司機伯伯。他上班地點離動物園真的不遠,大概開車再過幾個紅綠燈就到,媽媽問爸爸是否可以載我們一程,他只回答:「公務車怎可用來載小孩校外教學?」後來我們姊妹是從家附近搭公車到台北火車站,再轉搭別的公車到圓山動物園。      他是一個認真的爸爸,大家都知道他念EMBA的事,我就不覆述這段大齡求學的故事。我想說的是,他練高爾夫的過程,他真的非常認真每天早上和媽媽去青年公園練習場練習揮桿。他總是一邊流汗一邊揮桿,可媲美納爾遜將軍的上課精神;無論晴雨寒暑他都會去練習,練到扭傷貼膏藥還照常去練習,回家後叫我們幫忙撕膏藥,貼上新膏藥,明天繼續練。      他是一個不擅修理東西的爸爸,家中電器或馬桶壞掉,都

是由媽媽負責,因為我的爸爸在工作。有一次適逢一個大颱風,因為氣象報導說得很恐怖,於是那天我們爸爸終於在家避颱風。但不知為何公寓梯間的燈壞了,他看到媽媽搬了椅子叫我們小孩扶穩椅子四周,好讓她站穩上去修理,爸爸當仁不讓要幫媽媽修電燈。媽媽一邊教他如何打開燈罩,一邊叫我們在下面不要吵架好好扶住椅子;突然間匡噹一聲,燈罩不知為何破了,我們偉大爸爸的額頭掛彩了,接著燈罩就不用修了,因為爸爸去急診了。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修東西的樣子,自此,也沒人讓他修東西了。      他也是一個鄉愁的爸爸,我們小時候覺得好奇,他脖子上那條淡淡的痕跡打那兒來的,他總是模糊以對或說胎記或說開刀痕跡,但總帶著略略落寞的表情,

那是不能解的鄉愁及記憶。      山東人以麵食為主,我們家週日的團康活動,就是包水餃。媽媽負責準備餡料,我們小孩負責打雜,遞沾水碗,煮水,順便在旁邊學包水餃及煮水餃。此時爸爸上場了,他真的很厲害,水餃到他手上輕輕一捏,就變成一個個扎實美麗的花苞,我們始終學不會。問他打那兒學的,也是一抹輕輕的微笑,說是小時候學的,那也是一個不能解的鄉愁及記憶。      媽媽煮什麼爸爸從不挑食,因為他深切了解服從家中最高權威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家永遠是台式料理。只是有時可能不合口味吧,他就會走到廚房拿一顆生大蒜配著吃,我們都知道那代表他不太歡喜那頓晚餐,可是那顆大蒜,也代表著他的鄉愁。      小時候偶爾聽到

他哼歌,但是不常,因為唱兩句就被我們嫌棄沒音準也不動聽,但是隱約聽到啥咪橋……彩虹……媽媽說那是爸爸婚前女友的名字,這也是他的思鄉與淡淡的愁啊!      本來想寫暗黑版的爸爸,寫完才發現他真的是我們心目中的超人。      冠德為何可以一步一腳印,從零走到現在的規模?沒有祖產,更無天上掉下來的彩金,但一路走來一直鞭策自己努力再努力,努力服務客戶,努力蓋更好的房子以及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我們老闆的經歷及故事,正點出公司的一點成功,是來自於大家的努力及他的超人意志。      是的,他真的很超人! 作者為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自序 痛苦都是日後的養分     我有兩個故鄉,一個是

山東,一個則是台灣。      我在山東平度出生,但十幾歲就跟著部隊來到台灣。山東是我的根,而台灣,則是真正滋養我、讓我成家立業的地方。      所有我接受過的正規教育,都是在台灣完成的。小時候,中國大陸北方連年在打仗,後來逃難時又顛沛流離,根本沒辦法好好上課,學習非常克難,一直到了台灣以後,才開始穩定下來好好讀書。      我太太是道地的台灣小姐,我們冠德是台灣的上市公司,我在台灣建立家庭、建立事業,對這片土地,有著極深厚的感情,我確確實實覺得自己是一個台灣人。這幾年,常到中國大陸訪問,雖然我閩南語講得不好,可是我到大陸時,不時就會想要講兩句閩南語,或許,這就是一種「想家」的

心情吧。當人身在外地時,才會意識到自己對家鄉的思念。台灣對我來說,早就是家鄉,若不是這片土地給我的滋養,我不會有今天。      雖然因為歷史的因素,台灣早年存在族群問題,現在也仍常陷於藍綠紛爭,但是,從我自己數十年來的觀察,我覺得台灣的文化有很強的包容性,百姓工作勤勞努力、性格溫暖好客,願意接納認真奮鬥的人。      我到台灣來時,只是一個失去雙親庇護、一無所有的孩子,但我現在卻創辦了一個擁有上千人團隊的企業集團,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台灣社會提供一個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讓有抱負又願意耕耘的人,都能得到發展機會。   我先是受陸軍官校教育,後來,我去考了淡大夜間部,半工半讀完

成大學學業;一九九九年,事業略有小成之際,我又去考台大EMBA,取得碩士學位。在台灣,只要你真的有心想讀書,不愁沒有受教機會。      我做的是建築業,過去,這個產業的本土色彩很濃厚,以所謂的「本省人」居大宗,在工會裡,只有我是「外省人」,可是同業們也不會覺得我是「外省人」就結黨刻意排擠我,我們都是好朋友,大家在生意場上,公平地各憑本事競爭。     路逢貴人,得道多助      在我這一生中,有太多需要感謝的貴人。      童年時,因為對日抗戰,我幾乎失去所有親人,要不是有我母親陪嫁彩虹姐與我二嫂的接濟收容,我可能已經死在戰亂中。她們與我並沒有血緣關係,純粹只是因為憐憫我孤

苦無依,所以幫助我,在那個自身難保的非常時期,只有無比善良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決定。      少年時,戰火未歇。先是有我二哥袍澤宋隊長一家人庇護供養我,後來戰事白熱化,我隨軍隊逃出青島,過程中也險象環生,但因為劉安祺上將以及許多軍人的保護,我才能毫髮無傷地來到台灣。      在那種時代,個人是很渺小的,無數人命就像是泡沫一樣,毫無價值地消失了,我真的很幸運,遇到許多好人,得以苟全性命於亂世。這些人不但是我的救命恩人,他們的人格對我的影響亦很深遠,他們讓我知道什麼叫做慈悲、什麼叫做「重然諾」,一個人無論在何種困境中,還是可以選擇做一個溫柔善良、正直磊落的人。      我在台灣一

開始受的是陸軍官校教育,原本,我是以「當將軍」為生涯目標,但卻誤打誤撞進入了企業界。      我在警務處的長官張國疆張處長,對我十分照顧提拔,他當初把我從部隊拉去當公務員,雖然斷了我的「將軍夢」,但如今回想,說不定這才是最好的結果。我在嘉新水泥時,曾與老長官在休士頓碰面過,他非常以我為榮,再三勉勵我:「玉山,你做專業經理人也做得這麼好,將來也要走得穩穩當當啊。」我連忙說:「這都是老長官教育得好。」我這句話可不是客套話,是真心的感謝。想當年我二十多歲的年紀,多虧張處長和他官家小姐出身的夫人細心調教,我才能通曉這許多應對進退、人際關係的技巧。      進入企業界以後,嘉新水泥張敏鈺董事

長,還有他的公子張東平副董事長,對我非常信任授權,我所做的決策他們都完全支持,放手讓我去做,給我很大的發揮舞台。在嘉新水泥或其相關事業那幾年經手的任務,無論是做岡山廠廠長或是擔任專業經理人,乃至於負責蓋IBM大樓,這些經驗,都對我後來創業產生極大的效益。他們的知遇之恩,我深深感激。      在這段期間,我也結交了不少知心的好朋友,當時在《經濟日報》任職、主跑水泥業的媒體朋友李紀台就是其一。他很欣賞我,一直說服我要出來創業,也不吝於介紹他的人脈給我認識,我與有「經營之神」美稱的前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先生結緣,就是透過李紀台的引介。      王永慶先生曾經多次問我是否願意到台塑任職,甚至提

議說可以創立一間公司讓我當總經理,能夠蒙他賞識,我甚感光榮。每一次跟王永慶先生見面,都能學到不少經營技巧與管理哲學。      台塑當年在花蓮有一個石灰石研磨廠,記得有一次我受邀到王永慶先生家裡吃飯,石灰廠的廠長也在,王董事長席間問那位廠長:「你生產一噸石灰石粉,要用到多少度電?」對方猶豫片刻,回答了一個數字,王永慶先生糾正他,說應該是某某度才對,後來又問到運石灰石用火車或用貨車運的成本差異,我看那位廠長這頓飯恐怕是吃得冷汗直流。王永慶先生的事業版圖這麼大,但是對成本的掌握仍如此精明,實在令我折服不已。      雖然後來我並沒有加入台塑,而是選擇創業,但我還是誠懇去請益他:「報告董事

長,我現在創了一個一點點大的事業,想請教您,該怎麼當董事長?」王永慶先生也很大方地告訴我:「當董事長第一要緊的,就是一定要實際參與經營管理,如果你沒有參與經營管理,你就不知道你團隊裡哪一個人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第二,你的成本一定要抓得很清楚,不合理一定要馬上改善。」   我經營冠德這三十幾年來,一直莫敢或忘這二個大原則。冠德能夠走到今天,王永慶先生給我的指導,是一定要記上一筆的。      我曾經上過李四端先生的節目,他問我:「為什麼董事長什麼事都要跑到第一線?」我回答他:「在這團隊裡我最資深、最有經驗,發生重要問題,我怎麼可以往後退?」這種原則,一方面源自我受過的軍人教育,指揮官絕不

可臨陣脫逃;另一方面,則是王董事長的精闢指教。      多年來,陪著我一起打拚的冠德同仁,也是我生命中的重要貴人。      因為是自己一手創辦的事業,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極長,對我來說,冠德建設就像是另一個家一樣,同仁們就好像家人一般,同甘共苦,榮辱與共,沒有他們的付出與承擔,冠德不會有今天。     永遠的大後方     還有一位貴人,我想特別提一下,她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貴人,就是我的太太。      跟她交往時,我在當公務員,薪水只有一點點,她一個台灣小姐,竟然願意下嫁給我這個什麼都沒有的「外省人」,勇氣可嘉。      我不管做什麼決定,我太太幾乎都支持我。當年我

本來要隻身去美國讀書,我們已經有孩子了,但她卻沒反對,只是默默買了布,幫我做了幾套褲子,想讓我帶去那裡打工時可以穿。張東平先生希望我調任到岡山廠擔任廠長,而且是隔天就要動身,我回去跟我太太講,她居然也沒有說不。我在岡山廠那三年,經常每隔兩、三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根本沒辦法分攤家裡的事,她也沒有怨言,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打理所有家務。對於一位職業婦女而言,是何其辛勞,我由衷感謝她對我的支持,以及對我們子女的教養與付出。      等到我考慮要創業時,她更是給我極大的鼓勵,即使我要把我們住的房子拿去抵押,她仍然支持。二○○○年,我個人的投資失利,公司也面臨很嚴峻的挑戰,她沒有歇斯底里找我吵架,而是

實事求是地幫我解決了所有私人財務的問題,讓我無後顧之憂去挽救公司於危機之中,她實在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女性。      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太太經常給我許多鼓勵,反而是我事業做得很順時,她經常提出批評:「你要知道,這些事別人不會跟你講,只有我會跟你講,你不要得意忘形。」忠言逆耳,有些話聽起來實在不那麼舒服,但確實是我最需要的,我很慶幸自己能夠擁有這樣一位獨立、堅強而又有智慧的賢內助。     坦蕩走大路      《天下文化》的高希均教授當初邀請我出書時,我一直有點惶恐,覺得實在不敢當,我馬某人的人生,真的有什麼值得出一本書的內容嗎?      我雖是白手起家,但並不覺得自己有太多

豐功偉業可提。比規模,冠德建設是大型建商,獲利也不錯,但並不是最賺錢的建商。 雖然很努力想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但也一直很忐忑,覺得還做得不夠。      若要說有什麼可以跟讀者分享的,我想是一點做人做事的堅持吧。      《論語》裡有句話叫「行不由徑」,形容人做事正直不偏邪,這也是我給自己的期許—從以前到現在,無論是做人或做事,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堂堂正正走大路,不要去走偏邪小路。我不結交不正派的朋友,做事業時,也絕不為了賺錢而昧良心。      但無論是做專業經理人或是創業,我敢說我手潔心清,從來沒有做過什麼違反法律或罔顧道義的事情。每個創業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飛黃騰達,我當

然也是,可是那必須在誠信經營的前提下。我們冠德建設雖然不是最大、最賺錢的建商,但我們對於品質的堅持和服務的滿意度,顧客們應該是有目共睹。      雖然過程中,經常遭遇各種危機和考驗,但我一直是很樂觀而且很有信心的人。我從沒想過要放棄,一旦放棄了,就什麼都歸零了,而且,你該怎麼跟那些全心信賴你的人們交代呢?我總是相信,只要認真踏實去做,困難一定可以解決的,就算可能要經歷一些痛苦,但只要能熬過這些痛苦,這些經驗值,都會成為日後更上層樓的養分。      特別感謝高教授的邀請,以及天下文化團隊的支援,讓我有機會能夠爬梳過去的人生。   跟諸位讀者分享這一點點經驗與心得,期盼與大家共勉勵

。 幾年前,我拜讀龍應台女士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看到這一句:「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感觸特別深。 我十一、二歲時,離開家鄉平度到青島讀了一陣子書,之後從青島上船,又從海南島搭船到基隆,之後,就一直在台灣了。 真的是「上了船,就是一生」,只是上船的當下,並不知道是如此。 八、九歲時,因為家裡已經沒有家人,有幾年的時間,我就在彩虹姐跟二嫂家輪流住。 我在彩虹姐家住的某段期間,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突然有個人跟我打招呼,那個人是我二哥以前游擊隊的部屬,姓宋。這位宋隊長跟我二哥一樣,都是滿腔熱血的青年,我二哥過世以後,就由他接任隊長,繼續抗日。 我們

寒暄了幾句,他問我:「你現在住在哪裡?」我就一五一十跟他講我的近況。他聽了以後問我:「那你願不願意到我家裡去住?」他說,如果我願意去他那裡住,只要回到當初我二哥犧牲的那個地方,問人說要找「宋隊長」,人家就會帶去見他了。 畢竟我是一個沒有生產力的小孩子,長期住在二嫂和彩虹姐家,給人家裡添麻煩,我心裡也過意不去,便先口頭答應了。 回彩虹姐家後,我跟她提到此事,她本來也認識宋隊長,便說:「那你去看一下也好,如果覺得好的話再留下來,覺得不好的話,你就趕緊回來,知道嗎?」 於是,我找一天就去了。宋隊長過去與我二哥有深厚的袍澤情誼,所以很照顧我。到了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游擊隊的戰士們都各自解甲歸田,回

老家去耕種田地或經營原本的事業,宋隊長問我:「你是要回自己家呢?還是要跟我回去?」我家宅子跟宋隊家距離只有一點五公里,但那裡已經沒有親人了,回去又如何?我便說:「我已經沒有家了,還是跟你住。」於是,就這樣在宋家住了幾年。 宋隊長家裡還有兩位夫人,但都沒有孩子,他大太太對我特別好,我都敬稱她為大姊。他們一家都是讀過書的人,對知識是十分看重的,雖然我只是個寄居的孩子,大姊仍費心安排我上學讀書,彼此情感甚是親厚。

瞄準月亮,至少射中老鷹

為了解決群聯 學士 薪水的問題,作者郭特利盧智芳史書華 這樣論述:

實現自我目標,在於為與不為,而不是能不能。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分享他從魚販之子到經理人,一路自我學習的工作智慧,告訴你:   Y世代社會新鮮人,如何才能走對工作的第一步?  新手主管如何在資源缺乏的條件下,將一塊錢當四塊錢用?  職涯轉換不需要「太精明」?  怎麼培養好EQ,做好「管事理人」?  工作的價值不僅可以不同,還可以向外延伸?   從球員到教練,從職場菜鳥到專業經理人,  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分享他的職涯實戰心法。   成就自己,一點都不難!   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從平凡的魚販之子,到成為Top Sales、專業經理人,帶領奧圖碼寫下締造全球DLP投影機市佔率第一名。

他尋找人生方向,面對各種工作挑戰的因應智慧,首度收錄於本書。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份包括初入職場,如何看待第一份工作、做好向上管理、經營人際關係?  怎樣別讓職位把你看扁了?郭特利告訴你如何能成為企業搶著要的人才。   第二部分是給新手主管的管理心得。  如何建立團隊,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怎樣在沒路中找出路,用一分資源做出十分成績?   第三部分則是關於他做為專業經理人後萃取出的人生智慧。  如何兼顧事業與健康、做好EQ與時間管理?  如何打贏人生下半場?   如果你沒有背景、沒有顯赫資歷加持,在工作中要發光發熱,可以靠自己嗎?  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此書。 作者簡介 口述──郭

特利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管理學系畢,美國聖若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曾於夏普、飛利浦台灣分公司從事業務工作。2003年接任琉璃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亞洲區總經理,第一年即創下業績成長三倍的佳績,2006年使奧圖碼從默默無名的品牌躍居全球DLP投影機第一名,並於2009年獲頒「台灣優良品牌」殊榮。從基層一路爬升,可謂由業務晉升至專業經理人的典型代表。 採訪整理──盧智芳   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學士暨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天下雜誌》召集人,現為《Cheers雜誌》總編輯。 ──史書華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學士,曾任Cheer雜誌記者。目前於美國紐約大學就讀新聞碩士,專攻創新媒體。 出

版緣起 每個「小題」的後面,都有「大做」的思惟 盧智芳推薦序 職涯初始決定你的職場高度 杜書伍推薦序 「有遠見」的價值 沈方正推薦序 希望有更多個Telly 莊鈞源推薦序 懂得惜緣惜福的後起之秀 廖聰賢 自序 職場是不斷修煉的過程 第一篇 初入職場第1章 把第一份工作當作開啟未來的門票第2章 第一份薪水:與其低頭打算盤,不如抬頭看月亮第3章 出國好,工作好?第4章 熱門?冷門?別讓位置把你做小了!第5章 向上管理的祕訣:讓二%的業績發揮二○%的影響力第6章 人際關係管理的原則: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第7章 面對挫折,種瓠仔也會生菜瓜第8章 人紅更要少是非:用一二○%的努力證明自己 第二篇 經營管理

第9章 換跑道:抓住大方向,小事不用太精明第10章 新手主管的快速成長學Ⅰ:找對的人做對的事第11章 新手主管的快速成長學Ⅱ:先做出成績,再引領變革第12章 準備永遠都不夠:把牛當成馬來騎第13章 把一塊錢當成四塊錢來用第14章 舞台愈大,愈要敢破、敢立第15章 從球員變教練 第三篇 工作智慧第16章 掌握時間,掌握全局第17章 好EQ,幫你「管事理人」第18章 放大你的工作價值第19章 克服壓力:站在雲端往下看第20章 正面思考的力量第21章 面對選擇:選一個最大可能的自己第22章 給七年級生:職場頭十年的夢想與理想第23章 給六年級生:聰明面對人生分水嶺第24章 給五年級生:打好人生下半場

推薦序1 懂得惜緣惜福的後起之秀   每當我接到他的電話時,我總會聽到他說又接受了某雜誌專訪,他又跟人說我是他人生中碰到的第一個貴人。每次這樣的對話,都會把我的思緒拉回到十幾年前的情景,那位年輕、坦誠,跟我說什麼都不會,願意來學習及擁有跆拳道黑道的Telly,而今已是品牌的創意大師了。當這次電話中的他問我能否在新書中給他寫序文時,我當然一口就答應了他。十幾年來在新年時,我總是能接到他那笑聲不斷又帶點稚氣的口吻,祝福我新年快樂、身體健康。他真是一個懂得惜緣惜福的後起之秀。   Telly進入職場後目標極為明確,並以他積極樂觀的行事風格,把吃苦當做吃補,不斷地學習累積實務經驗,不但在專業上被肯

定,圓通的人脈對應更奠定了他在每個職埸上被大家的尊重。當面臨轉換職場跑道上時,更能有充份的自信心勇往直前。他強韌的意志力,不達目的絕不中止的決心,都是他今曰會有如此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看完他的書後,你更會瞭解到他是個有夢想、看燈塔、燃熱情、展毅力等諸多特質的人,非常清楚每段時期要扮好的角色。從單打獨鬥時期悍將的角色,到為人表率教練級的執行長,Telly一直能帶領他的團隊開創、擴張品牌,都是年輕人值得學習的地方。   Telly說為達成目標絕不妥協,方法可以改變!但維持職場倫理,重視結果圓滿比追求對錯更重要!任何一個有熱情要追夢的年輕人都可從Telly這本書中所透露的他的思維與作法,同樣

的方向跟他一樣逐步追夢,邁向成功! 廖聰賢(本文作者為夏普光電副總經理) 推薦序2 職涯初始決定你的職場高度   每個人的職涯只有一個,既無法預先規劃,也不能重新來過。如同走鋼索一樣,從踏出社會的第一步開始,職涯就是一個摸索與逐步修正的過程,每一步都要步步為營、謹慎抉擇,才會穩健扎實、開花結果。然而,未來是無法預知的,外在環境也非個人能掌控,不僅缺乏經驗可循,稍一不慎也可能誤判,甚至導致職涯方向大轉向。假若能夠參考過來人的經驗與體悟,做為自己探索職涯的參考,將很有幫助。   雖然沒有任何人的職涯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當我們解析成功人士的職涯歷程,仍能歸納出一些共通特質:這些特質不外乎需具備喜愛動

腦思考的習慣,有持續改善、主動尋求突破方法的毅力與決心,積極主動負責與正直正向的價值觀等等。上述特質,有部分是從小形塑而成,有些則是受到踏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所奠立的價值認知與行事習慣,我將它稱之為「職涯人格特質」。   就像人格特質是自小受到家庭背景與成長環境所形塑一樣,一個人的「職涯人格特質」,往往在就業初始的三到五年就奠定了。你的職涯初始工作環境是屬於什麼樣的行業與專業功能,強調何種組織文化與價值觀,對品質的觀念、做事的方法、以至於精緻度的追求有多高等等,無形間便在形塑你的工作習慣,養成你對工作的認知。   以企業組織而言,企業文化跟所屬行業別有高度關聯,經營理念及價值觀更是受到創辦人或主要

領導人的理念與價值觀所形塑;當你的職涯初期是在這樣的企業文化與環境下工作,價值觀與行事作風都在耳濡目染中深受其影響。不管未來轉任到什麼組織,自然會用先前奠定的價值觀與工作習慣來行事與判斷,不自覺就影響了你未來一生的職涯取向,甚至決定了職涯發展的順遂度與成就高度。所以,慎選職涯初始所在的行業與機構組織,非常重要。   本書作者秉持著積極、正向、努力、毅力、積極動腦思考與主動尋求突破等特質,以相當年輕的資歷即擁有耀眼的職涯成就,實屬不易。他將其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以現身說法的實例回顧方式,將他所認知的職場倫理,或是面臨職涯重要抉擇等轉折的思維歷程,撰寫成書,足供職場新鮮人參考。然而,不同企業文化所

信奉的文化與價值觀不同,形塑的「職場人格特質」亦有所差異。本書作者的初期職涯是在外商體系所形塑,觀念與用辭難免偏向外商企業文化的觀點,對於有志從事外商職涯者,有好的參考價值。 杜書伍(本文作者為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推薦序3 「有遠見」的價值   本書的副標題中「給新世代的真實工作之道」是我個人讀完之後的最大感想。特利兄比我年輕,從事的產業也與我完全不同,但令人驚訝的是,撇開這些差異性,我們在職場上需要克服的困難卻幾乎完全相同。   一個新鮮人進入職場,從挑選合適的工作、面對學習的過程、爭取工作升遷、適應職場文化、經歷公司轉換、調適人際關係等等,無一不是選擇上的難題。書中對於這些職場歧路

上的決策,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模式,著實幫助台灣新世代工作者面對本身的挑戰;但是,在所有的故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也希望跟年輕人共勉的就是──「有遠見」的價值。年輕時候的收入、多出來的工作分配、公司裡為難你的惡魔主管、努力工作時遇到的挫──這些等於書上流動著在尋常人眼中「吃苦」的事,「有遠見」的人不自怨自艾,當作是在「吃補」。一個人的成功故事中,大多數的讀者喜歡知道他做得多棒!學他會有多厲害!殊不知成功的人被「電」過多少回,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成功的背後是對自己堅毅的承諾負責,對於在職場奮戰多年的敝人而言,深有所感,也相信年輕的朋友能從本書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舞台,恭喜特利兄能出版本書,與大家分

享心得! 沈方正(本文作者為礁溪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推薦序4 希望有更多個Telly   Telly(註:郭特利的英文名)找我為此書寫序,讓我這位「退休人士」重新回憶與整理了一下當年的記憶。在台灣飛利浦與Telly共事,約莫是十七年前到十年前的往事。在那七、八年間,看著Telly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成長到可以獨當一面的專業經理人。雖然Telly在許多場合都歸功於我的指導,但我想,應該更多是因為Telly本身清楚的目標與堅持到底的執行力。   看完本書書稿,很高興看到Telly在過去十年,依然保持當年我們共事時的努力態度,不僅創造奧圖碼投影機在亞洲區的成績,更為他的職涯創造另一個高峰;也

同時為年輕讀者們高興,因為Telly在書中,毫不藏私地分享他累積的心得與竅門。   十五年前某日清晨,當我進辦公室,發現Telly一個人在辦公室內已開始工作時,我曾鼓勵他:「持之以恆,保持這樣的認真態度,我相信你未來必有所成。」看來我當年的預言已經成真,也希望透過本書Telly的分享,能讓更多年輕人的未來,能在自我的努力與堅持之下,也都能逐步成真。   推薦這本書,希望在七年級的年輕朋友當中,能有更多個Telly。 莊鈞源(本書作者為前台灣飛利浦總裁) 出版緣起 每個「小題」的後面,都有「大做」的思惟   《瞄準月亮,至少射中老鷹──郭特利給新世代的真實工作之道》是繼《為自己爭氣──群聯電子十

年318億元的創業故事》一書後,第二本為迎接Cheers雜誌十周年里程碑,和天下雜誌出版聯合為讀者特別規劃的禮物。如果說,前一本藉著創業家赤手空拳、從無到有實現理想的過程,希望傳遞給大家的是勇於打破框架的「膽識」,那麼這本書可能更貼近絕大多數的上班族,因為它談的是「向上」,是一位優秀專業經理人分享如何在組織中不斷培養自己、開創舞台的實戰經驗,是你我在每天的工作中,立刻就可以應用的心得。   Cheers雜誌長期耕耘職場議題,我們經常在各種活動裡跟讀者面對面,歸納職場中最令人困惑、痛苦的根源,不外乎兩個面向:選擇與面對。前者,從讀什麼、考什麼、做什麼,到去哪家公司、該不該換跑道,每個轉捩點都是一

次考驗;後者,小從面對主管、同事衍生出的人際關係,大到面對順境、逆境該有的心理素質,也都在在挑戰當下的智慧。這些問題不見得可以問身邊的親朋好友,上一個世代的答案,也未必適用於今天。如何以更貼近、更誠懇的方式,幫助大家在工作中多一分清明、少一分徬徨,正是我們當初邀請郭總經理共同催生此書的初衷。   在這本書裡,沒有教條與生硬的道理,郭總經理從「第一份工作」、「第一份薪水」、「出國留學好嗎?」這些每個人都會碰到的情境談起,但每個「小題」的後面,都有他「大做」的思惟和體會。而做為五年級的總經理,郭總經理從外商到轉戰台灣企業、從業務到經營品牌行銷、從台灣到橫跨兩岸、放眼亞洲的生涯軌跡,每一步都呼應著大

環境的變遷,當中的摸索和判斷,相信對六、七年級生思考未來如何「走自己的路」時,也極有參考價值。   採訪郭總經理將近一年的時間中,我自己已深受啟發。在這本書即將付梓之際 ,除了再次謝謝郭總經理不藏私的慷慨分享外,十年來,Cheers雜誌始終以協助讀者「熱情工作,快樂生活」自我期許,我們由衷希望再次藉著一本好書,為每個此刻正奮鬥中的工作人,帶來激勵與無限的能量。 盧智芳(本文作者為天下雜誌集團Cheers雜誌總編輯) 作者序 職場是不斷修煉的過程   與Cheers雜誌認識是在二○○六年,當時恰逢Cheers十週年推出了《悶世代》專輯,探討在台灣的「七年級生」在大環境轉變後,在求職與職場上的困境

,Cheers雜誌為求能給七年級朋友一個相對成功的「五年級」對照組,而找上了我做為該系列報導內的「五年級」成功案例,而種下了本書出現的種子。而二○○九年世界金融海嘯過後,海峽兩岸的年輕職場工作者,各有更多的「悶」,舉凡薪水漲幅有限,但房價飛漲、物價上漲等等,造成了許多初出社會的年輕朋友生活的壓力,以及對前途的徬徨。低迷的氣氛甚至多次引發社會事件,成為頭條而造成關注討論。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當盧總編輯找上我,討論如何將個人過去二十年的職場經營心得,來分享給更多年輕朋友時,我們因而有了誕生此書的規劃。我們共同的想法,是如何寫一本簡單而容易學習的書,來讓更多年輕朋友能在職場上少走冤枉路,容易複製(甚

至超越)我二十年累積的成果。   本書並不是告訴年輕朋友,如何成為張忠謀與郭台銘,因為我自己也不會;但是希望本書能夠讓年輕朋友,更輕易地,成為企業界的中高階主管,或者是更快樂地在企業界工作。我個人認為,要成為成功的創業家,確實很困難,因為它包含了許多複雜的因素;但是要成為一位企業的中高階主管似乎要容易許多,只要有幾個大原則,全力以赴,大多數人都有機會。許多成為中高階主管的條件,對我們而言,都只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決心而已,而成為企業中高階主管可能已足以擺脫許多年輕朋友的「悶」。所以,我以自己一位大學畢業就投入職場的親身經歷,將過去二十年在職場中,所面對的種種機會與考驗,分享給年輕朋友。希望

年輕朋友能由其中有所參考,一起能更輕鬆地掌握成為中高階主管的幾項原則與方向。   職場如同人生,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修煉過程,我自己也還正在修 煉。過去二十年的心得,只是個人跌跌撞撞之後,所歸納的幾項職場「速成原則」,不見得是多麼偉大的道理,當然,也並非什麼金科玉律;但是我相信,應該已足以幫助許多年輕朋友,更有「效率」地來經營職場。本書完成時,我個人也發現,其實我自己也還有好多職場的修煉還沒完成,而正在進行中。例如,如何使奧圖碼投影機,成為更廣為人知的投影機專業品牌,也是我與團隊們正在修煉的另一項課程。所以,我也相信,在未來我的職場人生裡,也會持續遇到不一樣的機會與挑戰;我也將會提醒自己

,隨時注意本書中所歸納的幾項方向與原則,讓我在未來的機會與挑戰中,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與突破的策略。   曾經有人說,年輕人像是一張尚未開獎的彩券,希望本書歸納的原則與方向,能讓我們的「中獎率」大幅提高,甚至「人人中獎」,因為本書除了希望大家的職場經營更有效率之外,更希望大家都能更快樂地工作。我想引用我書中的一句話:「騎上牛,也要當成馬來騎。」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如能保持這樣的態度,相信許多困難的問題,也會簡單許多。本書確實花了我不少時間,希望對您有參考價值;更希望年輕朋友在看完本書後,可以不再那麼「悶」,可以更有效率地為自己光明的未來而努力!   感謝我在職場上,一路上遇到的貴人,包括我父親讓我

從小在菜市場的訓練,養成的韌性與堅持。謝謝夏普光電的廖聰賢副總,沒有您二十一年前的錄取,我可能不會進電子業;謝謝前台灣飛利浦總裁莊鈞源先生,沒有您的提攜,我可能無法有這麼多的收穫;謝謝中強光電張威儀董事長,沒有您成立奧圖碼投影機品牌,我和亞洲區團隊無法有機會發揮;也謝謝所有給過我批評指教的朋友,謝謝大家!   我相信,在自己的職涯上,只要能堅持,目標對準月亮,至少射得中老鷹! 第1章 把第一份工作當作開啟未來的門票很多人問我,什麼工作適合做為第一份工作?我的答案是,不必用有形的條件衡量它,反而要看它對你未來的意義。就像我的第一份工作,完全不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的一般標準,卻給了我一

張珍貴的門票,開啟我後來職涯一路攀升的契機。每一次我對年輕人演講,台下幾乎都會有人問我:「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每次聽到這個問題,都讓我也覺得很好奇:大家對第一份工作的期待是什麼?是「錢多、事少、離家近」?還是對父母栽培的交代,或出社會之後,拿來跟同儕比較的第一個基準?對我來說,我的第一份工作,完全不符合以上這些條件,卻給了我一張門票,開啟了我後來職涯一路攀升的契機。一九九○年,我從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系畢業。那一年對台灣經濟發展也是別具意義的一年:股市首度破萬點;前總統李登輝開始正式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念交大運輸管理系,並不是我的興趣。所以畢業前夕,我特地轉了個大彎,跑去報考企管研究所,可

是遺憾的是,成績並沒有如我所願。碰上「六年國建」大興土木的年代,同學和學長不是考國家考試當公務員,就是進入土木工程界,每個人的前途似乎都很明確。只有沒考上研究所、又因為高度近視不用當兵的我,在畢業典禮當天,雖然頂著學士帽,心中卻滿是徬徨,沒有自信。第一次面試的震撼教育硬著頭皮,我開始找工作,既然不打算走運輸這條路,我就不想為自己設限。我記得當時在台北國際學舍(原址現已改建為大安森林公園)有場就業博覽會,我特地走了一遭,把履歷丟出一輪,竟然完全沒人理我。於是,之後只要看到報紙分類廣告中出現「不限經歷」這四個字,我全部都去嘗試。好不容易等到第一次面試,來自在電腦圖書出版界頗富盛名的電腦圖書公司。我

本來滿心歡喜,沒想到當場上了一堂震撼教育課。後來我常常說起這段故事,年輕人找工作不必怕挫折,因為每個人一定都經歷過,我也是!填履歷表時,二十三歲的我心想:既然沒有任何相關工作背景,乾脆在「特殊技能」這一欄寫上「跆拳道黑帶」,這是我大學時擅長的運動,至少可以顯示:雖然我什麼都不會,但是身體很健康。結果,這個動作竟換來面試官的消遣:「怎麼,你以為是要來做苦力嗎?」我差點懷疑自己聽錯了,對方接著又用帶點不耐煩的口吻繼續問:「你還會什麼?」「我什麼都不會,」當下,我只能這麼回答。「坦白」的結果,讓這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試在幾分鐘之內就劃下句點。當天特地為此北上的我,摸摸鼻子,傍晚又搭著南下的火車慢慢晃回台

中老家。雖然第一次找工作就碰壁,但我倒沒有因此灰心喪志。我始終相信,屬於我的機會,總有一天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