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信呈,何健聖,吳孟偉寫的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甲乙級技術士計算題攻略[技術士/專技高考][多張技師/技術士證照名師群聯手編寫]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南通市人民政府也說明: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2023-06-26 · 江底“豆腐块”插牢“筷子阵” 2023-06-26 · 优才生态吸引优才扎根 2023-06-26 · 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通过省级竣工验收 2023-06-26 · 努力将灾害 ...

國立聯合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碩士班 高振山所指導 湯永豐的 台灣地區各行業事故金字塔模型分析探討 (2016),提出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職業災害、職業安全、事故金字塔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工學院產業安全與防災學程 陳俊勳所指導 朱蓓蓓的 煉油石化業製程安全事故分析及探討 (2013),提出因為有 意外事故調查、關鍵導因、次要導因、事故資料庫、煉油石化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職業災害統計網路填報系統則補充:請各事業單位填報職災月報表承辦人每月10日前申報上月份職災月報(遇例假日延後)。 (2)申报单位职业病危害。 文件檔案分類保管。 实用文档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网上申报流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甲乙級技術士計算題攻略[技術士/專技高考][多張技師/技術士證照名師群聯手編寫]

為了解決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的問題,作者蘇信呈,何健聖,吳孟偉 這樣論述:

  ◎擁有多張技師/技術士證照,陣容最強大的名師群聯手編寫    ◎精選145題重要題型強化解題觀念,不用死記也能拿高分      工作者,可預見的是國內愈來愈重視職業意識日益抬頭,職業安全衛生人員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可由技術士的報名考試中窺知一二。      一個國家的進步在於專業人才多寡,專業的職業安全衛生人員更是事業單位預防職業災害的尖兵。目前國內職業安全衛生人員的養成途徑不外乎有兩條途徑,一為藉由專業紮實培養的技職教育;一為非職安科系人員藉由參加訓練班取的報考資格,培養第二專才。但相同的是要通過技術士考試方可取得證照、從事職業安全衛生相關工作。所有職業安全衛生人員不僅需要有專業素養

,更要面臨日新月異的作業型態,從業者要有更多心力學習更多新的知識創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在職業安全衛生技術士考試中,考生最難的是計算題部分不知如何解題?計算題往往成功與否的關鍵。坊間尚無針對於技術士考試計算題著墨,有鑒於此,筆者特邀請二位擁有多張技師/技術士證照的蘇信呈、何健聖技師一同編寫,將歷年的技術士術科計算題題型做分類處理,並改編其部分內容,提示計算技巧,強化解題觀念,使考生較易於準備。      考生在閱覽本書前,可先翻閱目次,大致了解各章所提到的考題類型,再開始進行重要考點的準備,以及計算技巧×觀念強化的學習。在各章末則有實力演練,便於考生評量自我是否學習透澈。      

計算題常常是考生的痛,但是它的占比卻十分重要。其實職安的技術士術科的計算題題型變化不大,考生應該好好把握這些分數才容易上榜,準備計算題最重要的是熟悉公式、勤加練習、切記勿用看的而是實際算算看,如此才能達到效果。最後要重申筆者才疏學淺,單憑一股熱忱,仍有疏漏之處,萬祈諸先進不吝指正是幸。 

台灣地區各行業事故金字塔模型分析探討

為了解決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的問題,作者湯永豐 這樣論述:

行政院主計處為因應國內經社發展,反映產業結構變遷,以聯合國國際行業標準分類(簡稱ISIC)為基準,並參考各產業之經濟重要性,進行檢討、修訂,結果計分為十九大類行業,由於各行各業的組織型態、營運方式、有無固定場所皆不相同,為有效運用政府長期建立的統計資料庫,本研究係針對台灣地區職業災害死亡、失能、傷病之數據,以行業別作為區分,分析其職業災害風險,建立各行業各自特有的模型,提供各企業自行評估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減少職業災害的經濟效益。 本研究係以Heinrich的事故金字塔理論應用為基礎,透過勞工保險局職業災害統計資料,以十九大類行業為指標,加以分析,找出台灣地區目前最適當的模型

。例如職業災害死亡、失能、傷害程度最為嚴重的製造業及營建工程業,其事故金字塔模型分別為1:9:99及1:5:89,全產業的事故金字塔模型為1:9:100,其他企業皆各自有不同的模型。 另依統計學之迴歸分析成果,預測各行業之傷病死亡比值,提供各企業精確估算職業災害發生後,可能造成的財務成本損失,進而做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鼓勵企業制定更有效的職業安全決策。 分析自1996年至2015年計20年間,台灣全產業、製造業、營建工程業之傷病、失能、死亡人數,其趨勢圖顯示皆有降低之趨勢,足見我國在預防職業災害有顯著成效。

煉油石化業製程安全事故分析及探討

為了解決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的問題,作者朱蓓蓓 這樣論述:

煉油石化業在本質上為高風險之產業,稍一不慎極易產生火災爆炸事故,對企業本身及社會大眾造成重大影響。因而煉油石化產業非常重視安全衛生,先進國家推行的製程安全管理均具備事故調查的要求,利用事故調查資料提供管理回饋機制,作為重要的工安先期指標,是改善製程設計及安全操作有效的方法。 近期研究顯示大部份事故情境及原因相似且重複,顯見業界並未善用事故經驗學習到教訓,導致事故重複發生。對於發生頻率低但後果嚴重之煉油石化業事故特性,事故資料庫統計分析將更形重要。目前國際上已有許多化學事故資料庫之建立,國內現有勞動部「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係依職業災害事故之特性編列,不敷製程產業如煉油石化業之需求。導致相關事

故致災關鍵資訊未能深入探討並儲存於事故資料庫中,不僅無法累積失敗學習經驗,並錯失與同業間寶貴之經驗傳承及分享機會。本研究參考文獻及實務經驗,架構一套符合煉油石化產業特性之製程安全事故資料庫共計28欄位,藉以強化現有資料庫之完整性及實用價值。依此分類重新審視國內某大型煉油石化公司近12年20件製程安全事故,以頻率分析法統計事故特性,發現事故最常在正常操作狀態下,但人員心態較易產生浮動之午休、換班/下班期間發生;並應特別重視油料泵送過程,由於管路系統或泵浦/壓縮機損壞或未正常運轉下,導致高濃度氫氣之燃料油/循環氣等內容物洩漏,造成自燃火災之可能事故情境,事業單位可參考作為事故預防之方向。20件案例

採用預設邏輯樹模式,架構事故情境及剖析事故導因,藉由全方位事故導因表鑑別,各列舉關鍵及次要導因共計60項,以「四象限分析法」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發現,設備因素為製程安全事故優先應重視之事故導因,包括現場人員設備操作、檢查及維修等直接執行層面,操作期間預知保養等間接管理層面,及技術設計和建構等基本源頭管控層面等,具有顯著之事故發生頻率及重要性,與歐盟 MARS石化事故資料庫具有相同事故導因趨勢,值得事業單位借鏡及作為防範對策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