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降雨機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彰化、南投雨量破300毫米氣象局示警:啟動劇烈豪雨作業也說明:受到西南風影響,今天(6/21)各地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 ... 分布在彰化與南投兩縣市,累積雨量最多為彰化縣埔心330毫米,南投草屯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 林裕彬所指導 林子平的 土地與氣候變遷情境對流量之影響-以大屯溪流域為例 (2014),提出草屯降雨機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SWAT水文模式、氣候變遷模式、CLUE-s模式、流量、水資源衝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馮豐隆所指導 蔡正一的 以地景模式探討受自然干擾下的森林演替-以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九九峰自然保留區、森林恢復年齡推估、台灣蘆竹、演替、馬可夫細胞自動化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草屯降雨機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22日由北往南愈晚愈冷中部以北23日清晨探13度 - 中央社則補充:降雨 方面,趙竑指出,明天起鋒面接近,北部、東半部有短暫雨,影響時間約一天,23日上半天會逐漸轉乾,24日僅大台北山區、東半部地區有零星降雨;25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草屯降雨機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土地與氣候變遷情境對流量之影響-以大屯溪流域為例

為了解決草屯降雨機率的問題,作者林子平 這樣論述:

氣候變遷對全球水文循環有不同程度的衝擊影響,而臺灣於2014年陸續進行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較計畫之研究,提出各大氣環流模式之氣候不確定性與氣候所造成之衝擊。由於地勢陡峭促使地表逕流快速地流入海洋、乾濕季節雨量極端的現象以及氣候變遷的情況下,臺灣對於水資源的管理難關重重,因此,需要及早進行分析並做好應變措施。本研究的目的為,評估臺灣較小集水區域之未來土地利用改變與氣候變遷情形下,對於流量造成的衝擊。於氣候變遷方面,採用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第五次評估報告(AR5)下5個大氣環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

del, GCM)輸出的資料,並做時間降尺度至日時間單位,以作為後續SWAT水文模式輸入端資料使用;而在土地利用變遷方面,採用CLUE‐s(the Conservat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al extent)模式模擬出近未來2020年至2039年之土地利用分布情形;最後,結合氣候變遷與土地利用模式之輸出結果,輸入至SWAT 水文模式(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model)中,模擬出近未來年之流量情形,並進行分析與建議。此外,模式參數會隨著季節、氣候及空間的變化,對模式預測之結果有極大的影

響,因此,本研究在率定之前,先採用不確定性估計(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 GLUE)方法進行SWAT水文模式參數的選取。在近未來內,土地利用模式結果顯示林地(+1.2%)及都市(+36.8%)都將增加,農地(-15.6%)及其他類別土地(15%)將減少;大氣環流模式結果顯示總降雨量有減少的情形,並在豐水季節增加降雨(+1.44%),枯水季節減少降雨(-3.41%)。除此之外,於土地利用改變、氣候變遷、氣候變遷下土地利用改變等三種情境下之結果顯示,土地利用僅略微影響著流量,雨量才是影響流量的最大因素,導致氣候變遷情境與氣候變遷下

土地利用改變情境之結果相似,由兩者情境結果發現,豐水期間7、8月份之流量上升,僅10月份流量減少幅度較大,但整體豐水季節流量是略為增加的(+0.12%);而於枯水期間3、4月份之流量是減少的,整體枯水季節也呈現減少的趨勢(-5.35%),造成豐枯水季節之流量有呈現更明顯之狀況,且加上年平均流量為減少的情形,此一結果可能造成近未來年缺水相關問題的發生。此外,本研究發現研究區域內之流量趨勢可能有往前遷移的情形發生,因高流量月份由原本9、10、11月份變為8、9、10月份,而本研究認定此一原因為雨量改變所造成的。根據結果顯示,管理未來水資源將會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因此,氣候變遷與土地利用變化對大屯溪水

資源帶來的影響,應及早規劃以應變未來的不確定性。

以地景模式探討受自然干擾下的森林演替-以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為例

為了解決草屯降雨機率的問題,作者蔡正一 這樣論述:

1999年的921地震對地形陡峻的九九峰地景與植生產生何種影響,十幾年來地景與植生又是如何恢復與變化皆讓人好奇,九九峰自然保留區於2000年成立以保護特殊地形,人為活動被禁止,但地景與演替仍因為「時間」與「空間」因子而變異,研究整合地景模式、地形因子與現場調查等方法與資料進行探索,期望瞭解該處受自然干擾下,這15年來陡峻區域的地景變遷、森林恢復時間與過程、台灣蘆竹區位與影響、森林演替發展與預測未來狀況等。研究依據影像色調(image tone)與組織(texture),繪製1998年7月、1999年12月與2009年12月,包含森林地、台灣蘆竹(Arundo formosana)、水體(包含

河岸)、裸露地、陰影與其他地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蓋型圖(land-use / land-cover map, LU / LC map),做為SPOT影像分析地真資料,並進行套疊,初步分析該保留區地景變遷,結果顯示,地震前、後至2009年,約126.60 ha (10.56 %)的森林保持不變。變動較大者,如2009年的台灣蘆竹,有114.78 ha (9.57 %)係由原本的森林,變成裸露地,再發育成台灣蘆竹,而有10.65 ha (0.89 %)森林可能因為颱風影響變成河道。將多時期SPOT衛星影像,包括1999年7月、1999年9月、2000年09年、2001年7月、2003年7月、200

6年2月、2008年8月與2012年9月,以最大概似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er)與影像相減法(image differencing algorithm)處理,疊合推估森林恢復時間(以森林年齡代表)與過程,並繪製成森林恢復年齡推估圖,藉以瞭解「時間」序列下的森林變化趨勢,結果顯示,森林可靠自生力量漸漸恢復,且由山谷向上覆蓋;透過地景指數與後生族群理論,目前森林嵌塊體間的發展較相似「非平衡態後生族群(nonequilibrium metapopulation)」,即嵌塊體與嵌塊體間關聯性低。台灣蘆竹發達根系使本體可於陡坡垂掛生長,山壁幾乎皆由該物種覆蓋,但是相關

研究甚少,研究將2009年的LU / LC型圖,套疊地形因子,經雙因子變異數分析(two way-ANOVA)與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探討該物種潛在區位與影響,結果顯示台灣蘆竹生長常覆蓋於坡度66°至78°間,以及東南與正南兩個坡向,且推測對演替有幫助。將森林恢復年齡推估圖,以Neyman與Deming配置法決定各分層最適樣區位置。配合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至現場調查各年齡樹種組成,分析森林演替發展,結果顯示,乾溪流域周邊的樹種有些許差異,仍以陽性樹種為主,但因為時間尺度較短,無法將演替序列完整拼湊。最後,整合地景分析、現場調查與地形因子

等結果與資訊,以馬可夫細胞自動化(CA-Markov)模式預測未來的地景恢復情形與空間分布,結果顯示,總量推估可做參考,但空間分布推估結果無法與實際情況完全符合。森林地於2029年後變動小,面積趨近504.20 ha(42.05 %),但恢復成地震前森林覆蓋程度機率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