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窗 上 裝冷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落地窗 上 裝冷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主任寫的 拒踩裝潢地雷!資深工班主任親授關鍵施工100:實戰30年的裝潢經驗,教你掌握工法、選材重點,安心監工不求人 和林黛羚的 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工作記錄]也是LAG很久的安裝窗型冷氣... - 隨意窩也說明:新款的窗型冷氣寧靜度已經好很多. 而且安裝方便. 其實. 安裝的時候對面的國小正好在演練運動會的大會操. 聽到司令台上的老師喊口令. 又是大聲又是吼叫.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浩斯 和商周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碩士班 鄭鴻斌所指導 李友文的 針對便利超商空調氣流改善之研究 (2015),提出落地窗 上 裝冷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便利商店、計算流體力學、最佳化、室內空調氣流。

最後網站不乖小嬌妻【女人殺很大1】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天氣很熱,咖啡店裡冷氣強力吹送著,落地窗旁三個年輕女子圍著一張玻璃圓桌坐著。「妳說龍天御在外面有情婦?」姚俐娜漂亮可人的臉蛋上盛滿驚愕。「真是太過分了!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落地窗 上 裝冷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拒踩裝潢地雷!資深工班主任親授關鍵施工100:實戰30年的裝潢經驗,教你掌握工法、選材重點,安心監工不求人

為了解決落地窗 上 裝冷氣的問題,作者張主任 這樣論述:

90%的裝潢問題,從施工開始就錯了!精準掌握施工中100件最重要的關鍵小事國民級資深工班主任教你施工不出錯、監工看得懂的裝潢保平安指南裝潢難不難?!老實說,真的很難!裝潢新手最怕看不懂施工現場、又怕師傅沒說真話,明明驗收都過了,為何過沒多久房子還是出狀況?新手的焦慮有人懂,歷經30年、經手上百場施工的張主任濃縮多年實戰經驗,總結裝潢屋主常見的辛酸施工地雷, 歸納監工生涯中100件最需小心的工程問題。化繁為簡,親身教你掌握不出錯的關鍵法則,張張照片還原現場, 條列每項工程的注意細節, 讓你提前避開錯誤陷阱,裝潢保平安!◎小心地雷! 保護沒做好,反成破壞元兇 【我踩雷了嗎Q:

怎麼鋪了保護板,地板還是有坑洞?!】 這是因為保護沒做完善,標準做法是先鋪一層防潮布,再鋪一層瓦楞板,最後鋪上一層2分夾板,總共鋪3層,這樣才能確保地板不會受到損傷。若是有機具重壓,夾板厚度還要再加厚才好。 【我踩雷了嗎Q:插座、開關都被噴到油漆,師傅根本沒幫我包起來?!】 插座、開關或木作櫃五金等這些地方,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進行油漆工程前,要先確認有那些現有地方需要保護。防潮布包好。而燈飾、門片、門檻、空調設備及窗框都需要仔細加強。◎小心地雷! 看不見的管線最怕做錯,一旦錯了後患無窮 【我踩雷了嗎Q:安裝管線亂打牆,埋在牆裡看不見沒關係?】 常常看見施工現場會亂打管線,這樣不僅會破壞

牆面增加事後修補難度,也讓管線路徑變得複雜。因此找出管線行走的最佳路徑,施作時先切割再鑿出深度,避免破壞牆體,維持牆面乾淨。 【我踩雷了嗎Q:廁所移位置,一不小心就堵塞?!】 位移水管及排糞管算是一個大工程。這是因為排糞管管徑較寬,約有15cm左右,且為了要讓排出物順暢移動,必須維持一定的洩水坡度,因此一旦位移,勢必要架高地板,否則管道距離愈遠,地板就要墊得更高,才不會影響沖水效果。不只基礎施工,還有進階訣竅,累積30年的魔鬼細節,讓你不走施工冤枉路!★戶外冷氣管線要拉好,否則雨水到你家有屋主說每到雨天,冷氣附近常滴水。除了冷氣本身的問題外,其實很多人會忽略冷氣管線沒牽好,也會造成漏水。位在

頂樓的住戶把室外機管線拉進室內時,由於室外機會放在屋頂,管線是從高處往低處,雨水很容易順著管線進入室內,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在管線和牆面的交接處務必打好矽利康,封實縫隙。更安全的作法,可將管線拉成U字型,讓雨水順勢往地面落下,避免進入屋內。★一旦排糞管轉彎角度超過45度,阻塞機率瞬間拉高要注意排糞管的管線最好走直線,如果要轉彎,角度最多不超過45度,並且避免90度垂直銜接。這是因為當排水時,遇到90度的轉角容易沖不過去,就會堆積在轉角,管內通道一旦縮小,就容易發生阻塞和排水不順暢的問題。貼心製作12大監工Check,檢查不遺漏◎ 拆除Check☑全室排水管要塞住或膠帶貼封。☑禁止不安全的施工方式

及預防樓外墜物。◎水電Check☑確認放樣尺寸位置,確認全室燈具及插座迴路用電分配量。☑牆面切割路徑再進行打鑿;出線盒位置的打鑿深度必須適中,太淺出線盒埋不進去。☑浴室、陽台、廚房接近水源的插座要配置漏電斷路器,確保安全。這是一本裝潢新手一定要看的裝修平安指南張主任,資深裝修工程主任。集結30年的現場施工經驗,蒐集歸類出100種最容易發生、最容易做錯的施工問題,看了這一本,就能預先提醒,別踏入錯誤地雷。不僅提供正確工法,做錯的補救方案一併呈現。分門別類,從工程順序切入,囊括拆除、水電、泥作、木作、鋁窗、清潔等項目,解析施工技法,抓出監工檢測重點,理解工法可以更簡單,讓你裝潢更安心。本書特色★ 

   行內人的門道一一解說,首席國民裝修主任施工訣竅不藏私★    掌握100件施工關鍵,讓你施工不出錯,完成度高達99%★    張張圖片直擊施工現場,做對做錯一眼明瞭,監工不求人★    貼心整理材質比較和常用工法,現場實戰不吃虧

落地窗 上 裝冷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請打開CC字幕觀看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zc6u2R
追蹤INSTAGRAM▶ https://goo.gl/LBqRtK
看更多VLOG ▶ https://goo.gl/pQWk8E


相關影片:
2019夏季韓國穿搭+服飾戰利品分享:https://youtu.be/FaSx6bI-WyQ
跟我一起整理韓國旅行行李箱:https://youtu.be/miTsXcmDjhE


終於!!!我把一年四季的首爾都集滿了😭
雖然說夏天的韓國炎熱程度也是蠻可觀的
但依舊不減好玩和好吃的程度
這次除了拜訪 #廣藏市場 挑戰吃生章魚之外
還會帶大家一起去6家極美極好拍的IG打卡熱門咖啡廳
以及這次非常滿意的住宿也會分享給大家

關於咖啡廳的部分
本來有幾間都有在現場錄製一些感想畫面
不過現場環境收音實在太吵雜了(咖啡廳人潮多 聊天聲音也多...)
為了不造成大家耳朵的負擔
索性把說話的片段刪掉,只保留現場環境和食物的片段
詳細的文字我會再補充在底下唷


----------------------------------------------------------------------------------

📍 00:46 하남돼지집 / Hanam Pig 河南豬肉家
地址:서울특별시 마포구 서교동 와우산로21길 31-11

以販售韓國國產豬肉為主的烤肉店
喜歡吃松阪豬和三層肉的人這家可以收進清單
點餐後會有店員桌邊烤的服務
不僅不用自己動手烤,還能吃到熟度適中的口感,完全不用擔心烤過頭


📍Willow House Hongdae / 弘大柳樹公寓
地址:서울특별시 마포구 양화로 156

這家住宿就位於弘大入口地鐵站9號出口旁的大樓內
下樓就是商圈、交通也很方便
所以這家很熱門,Booking網上常常搶不到這家😭
空間大小最多可以容納六個人,很適合家庭入住
我們是四個人住,攤開四個大行李箱都還綽綽有餘
還有機會一人獨享雙人床😏
房間整潔度還可以,就是遮光簾蠻不遮的...早上會被太陽叫醒(笑)
也有小廚房、洗衣機、熱水壺、吸塵器等等
除了冷氣運轉聲有點吵之外
依空間和設施來說,住起來蠻舒適的


📍03:55 LOW COFFEE HANNAM
地址:서울특별시 용산구 한남동 이태원로54길 26

這家位在漢南洞的咖啡廳完全是我的菜
簡約乾淨的風格,就算只是路過看著都療癒❤
餐點的部分口味都還可以(至少美式咖啡喝起來不苦不酸澀啦...)
蛋糕的部分很上相!口感則像比較扎實比較不那麼濕潤的布朗尼
沾著一旁的鮮奶油吃,口感會比較滑順一點


📍04:36 COSMIC MANSION

位於one in a million粉紅咖啡廳旁的香氛店
這家我每次來漢南洞都會進去逛逛
不管是不是香氛控,進去看看漂亮的擴香和蠟燭也是不錯的享受
除了比較高單價的擴香和蠟燭以外
COSMIC MANSION 也有販售一些價格比較容易入手的香氛片或香氛袋等等
想要買一些別緻又有質感的香氛小物給自己或送別人
會是不錯的選擇


📍05:43 FILL IN (BAKE)
地址:서울특별시 용산구 한남동 이태원로54가길 29

這家完全是經典的韓系小清新風格
分為B1與一樓
B1是點餐區和麵包甜點自助區、一樓則是用餐區
用餐區有一大片的落地窗,陽光灑進來的感覺非常好
地理位置也比一般的一樓高一點、隱秘一點
所以午後悠閒寧靜的感覺會更明顯

餐點的部分...不是那麼合我口味
美式咖啡和檸檬磅蛋糕都偏酸...非常酸...
喜歡吃酸的人應該會很喜歡磅蛋糕的酸度🍋
不嗜酸的人建議直接略過檸檬磅蛋糕點別的吃吧🤣


📍07:30 MUSIC LIBRARY
地址:서울특별시 용산구 한남동 이태원로 246

這家我只是經過,沒有進去用餐
不過這家的地理位置比較高
所以可以俯瞰整個漢南洞的街景,是也很不錯


📍07:46 Myth豬蹄 미쓰족발 / 弘大店
地址:서울특별시 마포구 어울마당로 123-1

這次點了蠻多人推薦的蒜味豬腳
淋在上面蒜醬不辣不嗆反而有點偏甜...吃多會有點膩
所以我自己比較偏好原味豬腳沾著附贈的偏酸調味醬吃
但每個人口味喜好不同!大家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選擇
2-3人份大約選擇中份的就夠了
可以再加點拳頭飯和蒸蛋配著吃!一樣會有飽足感!

另外點豬腳就會附贈一鍋湯
冬天是附熱泡菜鍋和麵條、夏天則是冷麵湯
我還是比較喜歡熱湯多一點啊...


📍08:44 공릉닭한마리 / 孔陵一隻雞
地址:서울특별시 종로구 종로5.6가동 종로40가길 20

網路上名氣不輸給陳玉華一隻雞的孔陵一隻雞!
兩者比較起來,陳玉華的雞肉比較嫩、湯頭蒜頭味比較重
但孔陵的湯頭則是蔥香和蒜味比較明顯
沾醬也是孔陵比較厲害一點
不過兩家都是好吃的!記得吃剩的湯頭可以煮個麵條或是營養粥
那才是最精彩的收尾啊


📍09:46 창신동 문구완구거리 / 東大門昌信洞文具玩具街
地址:서울특별시 종로구 창신동 455-15

吃完一隻雞後可以沿路往東廟站的方向走
大約走兩個地鐵站的距離就可以到達昌信洞文具玩具街
家裡有孩子的人想要找價格公道款式又齊全的玩具,來這裡就對了!
除了小朋友喜歡的碰碰湖、波力安寶和PORORO
連大人喜歡的樂高玩具這裡也都找得到


📍10:24 LUFT COFFEE
地址:서울특별시 중구 명동 50-10

這家位在明洞鬧區不遠處的咖啡廳
跟印象中擠在明洞街上狹小擁擠的咖啡廳很不一樣
不僅有大片大片的落地窗,就連裝潢也都有種簡約都會卻遠離塵囂的風格
如果逛街逛累了走一小段路來這裡休息也是不錯的選擇
方塊吐司鬆軟好香好吃!
不管是夾了兩片的鹹奶油還是起司卡士達醬的口味
都非常非常的好吃!(麵包控咬一口差點了一公升的流淚...)


📍12:19 광장시장 / 廣藏市場
地址:서울특별시 종로구 종로4가 창경궁로 88

如果吃膩餐廳想嘗試韓國當地傳統小吃的話
來廣藏市場準沒錯!!!
麻藥飯捲、綠豆煎餅、生章魚應有盡有

這次也特別嘗試的生章魚
沒想到吃起來不像看起來那麼可怕
像蒟蒻QQ脆脆的口感,配著一旁的辣醬和小黃瓜吃
在夏天來說還蠻清爽的

生章魚:충남집 동문A 15호
綠豆煎餅:순희네빈대떡 61호


📍14:32 밀토스트
地址:서울특별시 종로구 돈의동 수표로28길 30-3

以蒸籠吐司聞名的밀토스트
就位在鐘路三街附近的益善洞
這家真的很過分,與韓屋結合的外觀就很吸睛了
沒想到還用蒸籠蒸吐司!!!不拍一波回臺灣真的會哭
蒸籠吐司不僅有特色,口感也非常的好
口感鬆軟之餘帶有一點點嚼勁,吐司本身的香氣也很重
完全不像一般吐司會乾乾的

除了蒸籠吐司以外,另一款舒芙蕾吐司也必須要吃
中了化骨綿掌的吐司就是它了
口感濕潤鬆軟,咀嚼肌完全不用費力就可以把吐司送下肚
雖然外型不像蒸籠吐司有特色
但調味和口感真的很華麗很美味(◍ ˊꈊ•ˋ◍)


📍16:47 The Summer Bangkok / 더 썸머 방콕
地址:서울특별시 종로구 익선동 돈화문로11나길 31-9

一樣位在益善洞內的The Summer Bangkok
也是近期IG上非常熱門的打卡咖啡廳
這裡比較特別的是分為午茶區和用餐區
一進門服務生就會詢問午茶還是用餐
午茶在더 썸머 방콕 The Summer Bangkok
用餐則是在살라댕방콕 Saladaeng Bangkok

The Summer Bangkok 如其名走南洋度假風
所以跟一般的韓系小清新風格很不一樣
環境非常漂亮具有海島度假風,拍起來也很漂亮
不過午茶口味普通,除了西瓜冰的口感和調味比較讓人驚艷之外
飲品和鬆餅都.....嗯嗯🤫
可能是前幾天吃太多家厲害的咖啡廳,嘴巴也被養刁了
所以相比之下這家的午茶口味就普通許多


📍16:54 CAFE ONION ANGUK
地址:서울특별시 종로구 계동 계동길 5

繼先前位於聖水洞很紅的CAFE ONION之後
來到安國站結合韓屋的CAFE ONION
也變成近期非常非常熱門的必訪打卡景點

CAFE ONION目前共有三個店點
每個店點的建築風格都非常具有獨特性
聖水洞走廢墟風、彌阿洞走簡約工業風、安國店則是傳統韓屋風
享受咖啡和麵包之餘,也能欣賞建築的魅力

CAFE ONION最知名的就是現烤手工麵包(咖啡是其次)
目前吃了幾個口味下來幾乎沒有雷的
不僅口味選擇眾多,就連調味和口感也都不讓人失望
酪梨控們一定要嚐嚐挾著酪梨切片的那個口味
配上鹹鹹的美乃滋醬...完全是人間美味😭😭😭❤


📍17:13 BUTTER / 버터.홍대점
地址:서울특별시 마포구 서교동 양화로 153

位在弘大地鐵站1號出口 SHOOPEN B2的BUTTER
是採買伴手禮和家居可愛小物的好地方


📍17:38 Cafe Skön / 카페 스콘
地址:서울특별시 마포구 연남동 239-4

本次韓國行最可愛的咖啡廳,非「CAFE SKÖN」莫屬🍋

CAFE SKÖN從建築到裝潢
都走白白淨淨加彩色的可愛清新風格
店裡的招牌餐點就是微笑餅乾🍪
內餡除了巧克力豆以外還花生🥜
有點鹹甜鹹甜的酥脆口感
氣泡飲的部分,拍照很好看、但口味普通沒留下什麼記憶點
飲料和甜點口味上偏甜
不嗜甜者建議點一份跟朋友們分著吃就好😝




▲ MORE MONROE
INSTAGRAM / https://goo.gl/LBqRtK
FACEBOOK / https://goo.gl/a2IWLX
BLOG / http://goo.gl/BvPYs4
MAIL / [email protected]



▲ 看更多相關主題
美妝保養 / https://goo.gl/8xDT7w
每月最愛 / https://goo.gl/1ZKnhE
穿搭主題 / https://goo.gl/9pbhPn
VLOG / https://goo.gl/pQWk8E



---------------------------------------------------------------------------------


膚況:秋冬乾性敏感肌 / 春夏混和性偏乾敏感肌(鼻頭下巴小出油)
使用相機:CANON RP
影片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X



📎This is NOT sponsored video
🔊Music /
1. gnash - imagine if
2. Lauv - I Like Me Better
3. Zerb - With you
4. Zerb - Paradise



/ 影片無授權提供任何平台搬運轉載與使用 /
Thanks for watching :)

針對便利超商空調氣流改善之研究

為了解決落地窗 上 裝冷氣的問題,作者李友文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工業現代化,對於能源的需求與使用量越來越高,因此導致能源不敷使用進而造成能源危機,目前全世界皆在倡導節能減碳,為節約能源,應先從耗能較高的場所進行節能。台灣地區以商業建築、百貨賣場及便利超商為耗能較高的場所,在這些場所中,又以空調設備為耗能較大宗的項目,其中24小時營運且數量龐大的連鎖便利超商,預估未來將會在各地大規模擴展店面,此種新設置的便利超商內皆會設置有用餐區、自助區、廁所等,成為忙碌的都市人解決三餐煩惱的新選擇,故而店面會擴大到將近50坪左右,空調設備的配置將會不同於以往,本研究將利用計算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軟體進行便利超商內的空調氣流模擬分析,先以繪圖軟體SolidWorks進行便利超商立體模型建立,再配合超商內各項發熱、製冷設備的配置位置與日曬面落地窗玻璃等各項溫度變動因素,觀察超商內氣體流動循環與溫度分佈變化的情況,將空調設備設置位置與空調負載分配進行比較,並配合抽風設備使熟食區所產生的異味得以消除,且將熟食區所產生之高溫氣體也一併帶走。根據模擬結果顯示,冷氣安裝位置需與牆壁有適當的距離,冷氣與冷氣之間的位置不能相互平行,距離也不宜太過相近,且在熟食區桌面上方加裝抽風裝置的確可有效的帶走熟食區所產生的熱氣與異味,可提升超商內的空氣品質並降低冷氣負載量,以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為了解決落地窗 上 裝冷氣的問題,作者林黛羚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平價、在地、省能、減廢、健康、夢想,23個綠色造屋故事   「從自己的房子到自己的綠色的房子,黛羚到處探訪用心過日子、用心蓋房子的人,而她說的故事也愈來愈誘人,愈來愈貼近--大地。」 ◎住的研究者 林黛羚,在首作《蓋自己的房子》後,持續尋訪舒適、節能、生態、綠建築及貼近生活一切住的相關事物;深入探訪台灣在地人自地自建、結合生活與在地經驗的蓋房子故事。從台北到台東、從屏東到新竹……更具生態關懷及人文情懷的新造屋及改造屋案例,分享更多勇敢實踐夢想的新住民綠色造屋故事! ◎做自己「綠色房子」的建築師:蓋自己的房子之外,更要蓋出「好房子」!符合21世紀簡單生活、綠色的概念,實踐平價、在地

、省能、減廢、健康的造屋新主張,打造出「會呼吸」的好房子,是更多想要擁有自己的家的人更一步理想! ◎建材現場直擊:全書除了23個以綠建築為旨的綠色造屋精采案例外,更實地走訪木材廠、鐵材廠、鋁門窗工廠、預拌混凝土廠,實境帶讀者認識材料的生產過程,真正瞭解材料的特性及適用性,以及哪一種材料最適合自己打造的房子! ◎自行發包叫料必學技:自己叫料、自己發包、自己監工,更省錢! ◎靈活運用買地、蓋屋、改屋相關法規:避免糾紛及活用法規之常見狀況。 【內容簡介】 呈現在地住屋的旺盛生命力,圓滿我們的綠色家園夢!   每個人在內心總會摹畫著關於理想家屋的面貌,低限極簡、還是裝飾主義;溫潤手感、還是冷冽現代;日

式和風、還是歐洲鄉村。而除了這些帶來各自視覺感受的設計風格並因此豐富甚至昇華了每位在此居住者的心靈外,對於包覆(保護)著在此生活的我們的房子,更要考慮到建材、通風、採光、隔熱等,與身體直接產生互動的住居條件,而選擇鋼筋混凝土RC、加強磚造、磚造、輕鋼構還是木屋?除了經費上的差異外,又有哪些實際住居時的優缺點?監工及驗收時該如何進行?如何把綠建築概念落實在住屋內外?在每個故事中,除了共同和屋主經歷了一份情感悸動外,還有更多經驗的分享及學習。   夢想實踐ing!「我躺在醫院,昏睡中,看到一片綠意盎然的農場,好像是我的家。我從小就一直有這樣的夢想--屬於自己的農場、自己的家。只是一直當成夢想,沒有

認真地看待它。這次車禍,我想了想,好像不去做不行了!」花蓮壽豐.米拉夢堤   通風,自然會涼「架高的地板可隔離地板溼氣;斜屋頂與雙層牆可以調節室內微氣候;建材可再回收;工法易於複製;毒性揮發物是零;最重要的是,它用很低廉的價格就可以達成。」台東都蘭.112萬元的綠住宅   台灣版全能住宅改造王大變身!「一根柱子讓承重不再是問題,二樓陽台拉寬成露天平台、一樓客廳也變寬了!老屋造型扭轉乾坤,省下大筆重建金額!」新竹市.玻璃溫室的家   先種樹、再蓋屋「即使是在都市,透過這片庭院,我對土地更加尊重了,感謝它透過這一小塊地,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調劑。人人都應該住在有陽光、有植物與可以赤足踏在草地的地方,才

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喜悅!」高雄市.綠意的家   房子本來就該是綠建築「有住人的房子,就像樹一樣,需要通風、採光、與氣候相協調。」台東關山.筆墨不見痕跡的家   歸田園居不用等退休「從買地、辭掉十幾年的工作後,開始了兩年多的長假。慢慢讓自己的生活回歸簡單,進入到自己想過的『半農半X』生活。」花蓮大豐村.麵包樹舍   房子是有機體「房子是有機體,會隨著時間老去,尤其是海邊的房子,總是需要無止盡地修修補補。但是我願意為了它繼續敲敲釘釘塗塗刷刷縫縫補補……」台北金山.15萬讓破房子優雅老去 【作者簡介】 林黛羚    住的研究者   自由作家、文字工作者。   著有《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商

周出版,2009.08)、《蓋自己的房子》(麥浩斯,2007.12),致力於蒐集舒適、節能、生態、綠建築及貼近生活一切住的相關故事與事物。畢業於東海大學景觀建築系,曾任居家雜誌資深採訪編輯、旅遊雜誌採訪編輯。 ★親切好宅募集中,請來信致 [email protected]★講座、課程邀請及新作詳情 alingling.blogspot.com Part I 關鍵詞=平價、在地、省能、減廢、健康、夢想,23個綠色造屋故事 01花蓮壽豐.米拉夢堤自己的家「自己畫」,翻遍國外鄉村風網站,擷取喜歡的畫面,再利用鉛筆手繪,與營造商成功地合作蓋出非常Miramonti的房子。 02花蓮大豐村.麵包

樹舍大地色系的土黃色房子,身旁伴隨著農田、菜園、生態溪、生態池,以不使用農藥及化肥的耕種方式,自己自足的種出有機蔬果。 03花蓮壽豐.靠海邊運用廢棄材料美化牆面、用預算低的明管更換電路線,精打細算加上美學天分,輕度而關鍵的以11萬幫40歲古厝變身。 04花蓮市.等待27年的陽光利用房子基地兩面都可採光的特性,將房子側牆開落地窗。並將房子正面重整、頂樓裝上白色水泥板,使整棟建築外觀更具整體性。 05台東關山.筆墨不見痕跡的家優雅,其實可以很簡單,我有幸在台東關山遇到如此文人。他運用機能營造空間美學、用模組去規劃空間格局,他在綠意包裹的房子裡,簡單紮實的生活著。 06台東都蘭.吹涼風--112萬元

的綠住宅材料都是隨手可得,工法容易、省錢環保;不用按裝冷氣、空氣清靜機、除溼機。這是理想的低耗能舒適住宅,也是綠建築的真諦。 07台東龍過脈.享樂的四古厝將八十多歲客家古厝的「殼」和「骨架」保留下來,換上新的色彩與內部陳設,過程80%自己來,預算每間控制在50萬以下就搞定了! 08台東長濱.鐵皮屋也同樣亮眼!保留主結構及外牆,僅拆除室內局部隔牆、將室外梯移到室內,並將後棟屋頂改成單向斜屋頂,與前棟屋頂拉齊,將壓迫感的老屋改成挑高的溫馨小屋。 09台東.山風、海風、池畔,自然空調家透過家門口的生態池,調節室內外的微氣候,達到降溫效果;再搭配山風與海風,不需要冷氣與電扇,就能享有舒適的涼爽程度了!

10屏東佳冬.懷念阿嬤的厝它實踐了對阿嬤的承諾與懷念;它落實了生態、節能、減廢、健康。老樹得以保留,空調得以省略不裝,廢柴得以再利用,家族得以再團聚。 11高雄旗山.日式養生住宅透過改造,解決了房子採光不足、挑高過於壓迫、樓梯過於沈重的問題。同時新增加了屋主理想中的私人泡湯及按摩池,以及女主人最喜愛的和風住宅。 12高雄市.綠意的家買了地,先種樹、先綠化,再決定房子位置、再來蓋房子。即使位於市區,徐家人還是享受著被綠意盎然所包圍的幸福! 13嘉義市.三面貼屋狹小住宅,正解是?!利用基地的缺點轉化為優勢,空間視野藉由內中庭及立體開窗向內游動,自成一景。 14南投埔里.種瓜路上蘿蔔坑的小屋打了1

52公尺深才得到水源、運用怪手整地開挖地基除草,利用生態配置諸多植物樹種,蘿蔔坑終於從裸地到現在的綠意盎然。 15南投埔里.有教養的房子震後重建的房屋,更要求穩固條件。有穩固的筏式基礎、寬度達8米的鋼筋做為樑柱結構體、不影響結構的明管,以及正確的鋼筋搭接工法。 16南投竹山.三代同堂木構大宅大木構,結合中式傳統構造工法及現代建築形式,開窗、跨距、挑高的限制少,木材絕佳的隔熱效果,成功為屋主打造不須開空調的家。 17台中霧峰.不需空調的家透過屋主自行研發出來的45度角透氣孔,以低成本、低耗能的概念,在200萬內打造「平價綠建築」。 18台中霧峰.25年後,終於甦醒的房子只留老房子的骨架,重新填肉

換皮,自行混調出內外牆壁的質感塗料,以漂流木、鋼筋、鍛鐵,搭配創意工法,讓老房子如舊似新、低調而充滿生命力。 19苗栗造橋.深山中的童話屋與其人定勝天、不如人服順天。沿著陡峭山坡而蓋的小木屋,以最小程度的整地,保有了山林與水土保持,成為相思樹林所環抱著的山中童話屋。 20苗栗卓蘭.半醫半農有機的家林醫師決定從踏進這塊地開始,就把農藥當成拒絕往來戶,讓土地代謝、休息,讓雨水、溪水、植物,慢慢的將土壤中的毒素分解掉。 21新竹市.三角玻璃溫室的家真正厲害的老屋改造,不僅只是拉皮、外牆翻新,而是透過新增或刪減局部建物結構,成功改變老屋體質。 22台北金山.15萬讓破房子優雅老去改裝老屋,15萬含材料

費及兩天工資,其餘都靠自己,光是木作、家具DIY就省下很多錢。 23北台灣.從地上長出來的房子拿土地原有的土壤礫石,以客土袋(earthbag)工法所蓋成,搭配多處的透氣孔與原木調節室內溼氣,百萬元以下就蓋的環保土屋。 Part II 關鍵詞=做自己的建築師,蓋屋不敗秘笈01 建材廠現場直擊--預拌混凝土廠∕鐵材廠∕鋁門窗工廠∕木材廠02 自行發包叫料四大重點:自己叫料、自己發包、自己監工,更省錢!03 買地、蓋屋、改屋活用法規四大要項--避免糾紛及活用法規之常見狀況 【推薦序】 文∕東海大學、中原大學景觀系兼任講師吳樹陸 I like to travel lightly I like t

o travel lightly, step lightly on this earth. I like, as Henry David Thoreau said, to live in a tent, as it were, in this world, hitting only the high points.——Dan Kiley(美國景觀建築師) 這本書是繼《蓋自己的房子》之後,黛羚寫的第二本書。   從自己的房子到自己的綠色的房子,黛羚到處探訪用心過日子、用心蓋房子的人,而她說的故事也愈來愈誘人,愈來愈貼近--大地。   談住宅,我得回溯大二做小住宅設計時拿來當範本的美式平房,繞到芬

蘭看看他們的國寶建築師阿瓦.奧圖(Alvar Aalto)設計的住宅,想想閩式與徽派,還得努力回想《住屋.形式與文化》那本老書的要點……。 這些都太迂迴、太漫長了。   當下,黛羚呈現的23個綠色家屋,真真實實的在地人物、活生生的綠色的家。好像,她為我這種迂漫的「住的研究者」做出精闢的摘要--重要的是人、是生活,是夢想和實踐;有那樣的人、過那樣的生活,才會有那樣生動的房子。   為自己蓋綠色的房子並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黛羚的查訪與研究,以平價為出發點,為有餘力或有這樣夢想的人提供最佳的指引。更重要的,她及時記錄了人與住屋的密切關係,呈現出在地住屋的旺盛生命力。此記錄也是研究當代台灣住屋與庭園

的重要文獻、重大工作。   衝浪的于導才能把海邊破屋手作得像一間藝術家的房子;放下景觀設計工作,歸隱山林的劉大哥,才打造得出那麼貼近自然的有機家園;關山的騷人墨客林志堅,才會有那樣的清幽樸拙。我瞪大著眼睛看他家門前的卵石地坪、竹林、落葉和置石照片,下回,黛羚該把她的「住的研究」拓展到房子外面的庭園,以圓滿我們的家園夢。 【自序】 是房子?還是建築物?   房子,就像背景,溫暖、厚實、舒適,靜靜地座落在環境中,由主人慢慢地透過生活,累積出它的氣質。   建築物,如其名,像主角,以某種姿態,醒目而帶點喧囂,持續僵直著,不管主人的生活如何,它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姿態。   在這本書中,我希望我介紹的都是

房子而非建築物。平價、舒適、生活,它們通常沒有搶眼的外表,卻因為主人的生活累積,而使房子越看越可愛,久了,主人也可愛起來了。 所謂的綠色的房子,對我而言,主要是綠化、綠建築、場所精神。   綠化--是將房子裡外上下,添加綠意,小者盆栽、大者植樹。尤其佩服,將一片裸地、閒田廢園、或者光禿禿的建地,慢慢地種滿樹與花花草草的主人們,你們療癒了大地的傷口。   綠建築--從「設計的手法」去綠建築。兩百萬以下,不需裝空調,建築材料隨手可得,短期可蓋好、住得舒服又節能的綠建築,這是絕對值得提倡的。綠建築也可以是很平民化的。   場所精神--在樹林之間蓋房子,不是將樹砍光,而是繞樹而行、小幅度修枝;在街道旁

的連棟透天之間蓋房子,不是格格不入的新造型,而是低調地銜接新與舊的元素。 每一位綠房子的主人,各有各的生活模式,他們的日子,平凡得精彩。   原本是迷重機的年輕小夥子小王,現在是擁有兩匹馬、雞鴨鵝的農場主人;為了紀念阿嬤、同時給侄子實習蓋房子的機會,叔侄倆邊做邊學蓋出「懷念阿嬤的厝」;才剛在市區貸款買透天成屋的阿志兄,看到老家附近的閒置老屋,忍不住租下來進行改造大計,自己開心房東也開心;每週末都去唱KTV逛百貨公司的阿Ju夫婦,決定離開十多年的上班族工作,改當農夫與村姑;為了讓岳母有個相似的鄉下環境可就近照顧,傅先生在造橋買地蓋屋,表達孝心;蔡董將買來的土地上原有相近的四間古厝稍作修改,讓各古

厝分別扮演著客廳、餐廳、交誼廳、臥室的角色;新竹羅先生在設計師Black的幫忙下,透過「一根柱子」將老屋造型扭轉乾坤,省下大筆重建金額;林志堅為郭大哥所設計的再吹涼風,是大部分人都蓋得起的100%綠建築,既人文、省錢又環保。……還有好多故事,講不完了!我迫不及待想與您分享,還請慢慢閱讀下去,盡情享用囉!   當然啦,如果您覺得自己或友人的家也不賴,也歡迎與我分享,我的信箱是[email protected]。 新竹市‧三角玻璃溫室的家真正厲害的老屋改造,不僅只是拉皮、外牆翻新,而是透過新增或刪減局部建物結構,成功改變老屋體質。雖然家裡沒有電視可看,但每次都要托朋友幫我錄下日本電視節目《

全能住宅改造王》,因為前後大變身的差異,常常讓我感動不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日本的住宅多為木結構,雖然可以看到很多機能設計巧思,但因結構不同,無法從中獲得更多的資訊。位於新竹市區、鬧中取靜的羅宅,其改造之精彩可說是「台灣版」的住宅改造王!由於改造程序相當龐大繁雜,在分別與屋主羅先生以及不願具名的設計師(以下簡稱Black)討論瞭解過後,才稍微理出頭緒來。那麼,故事就從頭說起吧!原老屋改建兩次,同樓層高低差竟達1公尺一次偶然機會,正在尋覓新住處的羅先生,得知一間位於市區、即將但尚未法拍的房子的消息,由於開價的確稍低於行情,羅先生便把握機會,來到基地現場看房子。雖然基地所在位置交通便利,又擁有市區

中難得的綠意,但房子及雜草叢生的庭院,顯示出已經廢棄多時。走進去看,經過改建再改建的房子,每層樓都有近1公尺的高低差,隔間及動線混亂、狹小的開窗使室內空氣混濁、採光也不足。是一間問題重重的老屋。拆除重蓋費用驚人 只好選擇改建「原本並不以為意,打算房子乾脆全都拆除重蓋算了。」羅先生說,「甚至,已經把重建的設計圖及模型都做好了!但是,經過估價,才知道拆除整棟再重建的成本,會比保留大部分結構而改建,貴上1.5倍左右!」在經過衡量之後,羅先生決定與設計師重新討論,以改建做為新的調整方向。「一根柱子」,不只改變膚質、還改變體質!通常,改建一棟房子,不能奢求期望什麼,頂多拉拉皮、換換陽台、改一下屋頂就很了

不起了。羅宅一開始受限於原結構的箝制,第二代模型也無法擺脫原屋造型,僅局部陽台及屋頂外觀改變而已。這樣一來,即使擁有難得的市區鬧中取靜的大庭院,也只能說可惜了!居者若不能在室內透過建築物與庭院的綠意產生互動,如此「與基地無關的建築物」,不但不能稱為成功的設計,而且還白白糟蹋了這塊基地的綠意。苦思數日之後,Black想出扭轉房子造型的大關鍵:「在建築物轉角再加一根柱子,這就是答案了!」就這麼一根柱子,承重不再是問題,二樓的陽台得以拉寬成為露天平台、客廳也變寬了!「這根柱子是關鍵,我用地樑將新柱子與舊柱子串起,確保新柱子的堅固。它將大幅度改變屋子的造型,並且與基地產生更大的互動性。」玻璃溫室因基地

而有意義多了柱子之後,客廳得以往外拉出、與最裡面的房間的牆面對齊,此時,朝庭院方向的陽台反而成為唯一的內縮牆,於是,Black設計了三角體的玻璃溫室,它是二、三樓起居室與戶外相連的媒介、它是一樓餐廳與魚池互動的平台、它因這個基地而有存在的意義。大隱隱於市 巷弄中的自然生態系房子改造接近完工階段,庭園造景規劃也開始進行,魚池從基地高點順流而下,經過玻璃溫室在流到門口處做結。有了水與植物,吸引鳥類、蛙類與昆蟲漸漸地被吸引而來,池塘裡也放養魚蝦,可以大幅降低蚊子孵化的數量。而隨著季節千變萬化的庭院,也成為一家人最愛欣賞的作品,羅先生尤其喜歡坐在遮陽傘下的木椅上,邊悠閒地吞雲吐霧、邊欣賞著庭院中姿態萬

千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