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輪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蒸汽輪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arkTwain寫的 赫克歷險記(美國南方文學經典,完整全譯本) 和(日)宮崎正勝的 大國霸權:5000年世界海陸空爭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浙江人民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徐興慶所指導 劉建偉的 晚清中國的鐵路概念史 (2021),提出蒸汽輪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鐵路、西學、概念史、文明、晚清中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林文凱所指導 謝宜甄的 德意志與臺灣的交涉:近代德語世界臺灣知識的形成(1828-1898) (2020),提出因為有 西文臺灣知識、德語知識圈、知識生產、帝國主義擴張的重點而找出了 蒸汽輪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蒸汽輪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赫克歷險記(美國南方文學經典,完整全譯本)

為了解決蒸汽輪船的問題,作者MarkTwain 這樣論述:

★ 中文世界第一本《頑童流浪記》完整全譯本 ★ 內收入約200幅經典插圖 ★ 美國大學、中學必讀小說 ★ 入選美國人心目中「最有影響力之書」   《赫克歷險記》是19世紀「最深沉而博大的美國人」馬克.吐溫的代表作之一,亦是美國文學的不朽經典,更獲世界各地廣大讀者們的強力推薦。其魅力與奧祕是在長期不斷的閱讀之中,被讀者一點一滴地挖掘、體會出來,這也是本書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故事描述頑童赫克逃離文明社會的羈束,夥同逃離奴隸制度的黑奴吉姆,協力撐著木筏順流而下密西西比河尋求自由。表面上是一個無家可歸叛逆男孩離鄉背井四處流浪的歷險,實際上是深入美國社會各階層文化的「意識型態批判」,以南北

戰爭前沿著河岸的鄉鎮村莊為縮影。從一個半文盲十四歲男孩的另類角度,旁觀成人的世故世界,透用「反諷」的寫作手法,間接暴露其價值觀的荒謬虛偽,對人性的剖析諷刺尤其深入。出版當年曾被列為「禁書」,如今名列世界文學經典之叢,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小說典範。 專業推薦   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也會鍾愛他,賦予其智慧,並在他心靈裡繪畫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海倫.凱勒(美國作家、教育家)   馬克.吐溫,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威廉.福克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所有美國現代文學都衍生自《赫克歷險記》,它是我們這時代的最佳作品。──海明威(諾貝

爾文學獎得主)  

蒸汽輪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九華徑Kau Wa Kang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原名為狗爬徑,因舊時山路極爲陡斜,村民及野狗上山時都似爬行模樣而得名,後來因名稱不雅而改作「九華徑」。九華徑位於下葵涌東南面,範圍包括九華徑村、九華徑新村、九華徑長坑村、南面的荔灣花園和華豐園以及位於荔園舊址的住宅華荔邨和荔欣苑。南面的呈祥道為深水埗區及葵青區的分界,所以該區屬於葵青區。但清麗苑及盈暉臺是屬於深水埗區。據報載,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出生時,曾在九華徑村居住(其母秦厚修女士則在荔園售票);與此同時,不少左派文化人士,包括國畫大師黃永玉、作家端木蕻良及妻子蕭紅、樓適夷、詩人臧克家等等三十多人在香港避難時,也住在九華徑村。藝人曾華倩也出生在九華徑村。擁有三百年歷史的九華徑,舊村以曾姓族人為主,保留著本身的祖祠和點燈風俗。村內有三座祠堂,其中饒公祠(地址:九華徑舊村26號A)建於1905年前,是族人祭祖及舉行宗族會議的地方。九華徑舊村一系列建築,大都超過八十年歷史,展現了上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西洋平房的建築風格;全村只有一座未曾改動的村屋,採用傳統中式建築風格。先祖在康熙八年撤銷遷海令時移居香港,並扎根於此。村民享有新界原居民權利,以姓曾為主,曾氏跟陳氏和鄧氏是葵青區三大客家姓族,村內有三座祠堂,仍然保留點燈傳統。九華徑村曾經有個小街市,就在「養正學校」對下一個大水井旁,村子有豬肉檔、菜檔、魚檔、粥麵腸粉檔、可訂火水石油氣的糧油雜貨舖、文具店等等,十分興旺,卻在九十年代初逐漸消失。今天入村,觸目所見盡是閉鎖的店舖鐵閘、剩下一根石柱的藥行,較諸薄扶林村和茶果嶺村更顯荒涼,那唯一的茶檔,現已變成村子唯一的士多,舊村與新村之間的農田變成燒烤場。客家人本以耕田捕魚維生,六十年代的九華徑仍見漫山農田,據《葵青──舊貌新顏.傳承與突破》記載,香港二十年代曾大量招聘中國人上蒸汽船當船員,先是美國總統輪船公司招人,後來不招人了,村民便轉赴荷蘭及英國等地的輪船工作,有些甚至當了海軍。航海生活讓村民見過世面,小部份人在異鄉落地生根,大部份海員都會回鄉,把多年積蓄用來修建西洋平房,以示衣錦還鄉,變相把當時西方國家最先進事物帶回舊村,令村民大開眼界。這批海員亦為教育出力,清末民初舊村有家卜卜齋名「養正家塾」,屬家族學堂,教授四書五經,1921年,養正家塾改名「養正學校」,便是由海員支援辦學的,並招收海員子弟讀書,1922年成為首批教授英語的津校,至七十年代學生漸多故興建新校舍,至1992年被殺校。在抗日期間,著名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指揮官曾生,曾在養正任教,所以不難明白,何解舊村村民組成的游擊隊,大部份都是接受過西方文化洗禮的海員。
荔園於1949年開業的荔園遊樂場曾是香港規模最大的遊樂場,設施包括各類劇場、機動遊戲、攤位遊戲、水上遊戲及動物園等。1961年邱德根購入荔園並增設「宋城」景點。海洋公園於1977年落成後,荔園入場人數下跌。荔園動物園首先於1993年關閉;1997年,荔園與「宋城」一同結業。

晚清中國的鐵路概念史

為了解決蒸汽輪船的問題,作者劉建偉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主旨是探究「鐵路」在晚清中國時期的概念變遷。有別於過去以政治史、經濟史的角度看「鐵路」對中國社會的改變及影響,本文試圖以「概念史」的角度,體現「鐵路」從海外進入到中國的過程中,經由「脈絡性轉換」的途徑,以達到符合與適用在中國脈絡的「鐵路」。「鐵路」在19世紀作為一項「西學」知識出現於中國後,經歷數十載的時間,從最初的被介紹,再到被接納,最終被認可用於國家的發展,此一歷程可謂極其複雜且艱辛。只是當「鐵路」被建造出來後,晚清中國的政府官員、知識分子、甚至是一般平民百姓,因個人、群體的知識背景、地域差異,以及所面臨到境遇有別,產生出對「鐵路」不同的想像與憧憬,這也間接導致「鐵路」在中國的形

塑,難以有一個整體的共識。畢竟晚清中國所面臨到是重大的歷史轉折期,是故此刻「鐵路」所呈現出來的歷史圖像,諸如商貿的運輸、國防的需求、對西方列強的抵抗,甚至是對國家再造的希冀,映顯當時中國「鐵路」概念是富有能動而非僵固的時代特質。

大國霸權:5000年世界海陸空爭霸

為了解決蒸汽輪船的問題,作者(日)宮崎正勝 這樣論述:

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中華帝國和蒙古帝國,他們都有什麼共同點? 曾經弱小的英國為何能從海洋上異軍突起,拔得大航海時代以及工業革命的頭籌? 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霸權支配著海陸空,並以空中為主? 5G時代的轉換,將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展開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類從出現開始,一共經歷了兩次霸權交替,從一維的陸地帝國轉變為二維的海洋帝國;從二維的海洋帝國轉變為三維的空中帝國。今天,我們正處於三維到四維轉變的大門口上,試看鹿死誰手?   【日】宮崎正勝   1942年出生,日本人氣歷史學者、暢銷書作家。畢業于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曾任築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日本中央教

育審議會社會·地理歷史·公民部會專門委員。現在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他專攻東西文明交流史、世界經濟史,致力於提高大眾的歷史人文素養,在日本NHK電視臺播出的世界史講座因簡潔、生動、有趣而廣受讚譽。著有多部世界史普及讀物。   導讀  霸權從陸地向海洋、空域的轉移 陸海空的歷史年表 霸權從陸地向海洋、空域的轉移 對陸地和海洋的概觀 對陸地、海洋、空域這三個霸權進行比較   第一編 陸地霸權和蒙古帝國   第一章 陸地世界是經過長年累月形成的 乾燥地帶產生了農業 四大文明都發祥於乾燥地帶 商人是連接農民和草原牧民的橋樑 地中海是乾燥之海與交易之海 陸地世界的成熟引起的精

神革命 馬背上的遊牧民主導著陸地世界 陸地世界向濕潤大地擴張   第二章 波斯、羅馬、秦等在陸地世界建立的地區霸權 波斯帝國和羅馬帝國 東亞的“飛地帝國”?秦和漢   第三章 歐亞大陸經濟一體化始于阿拔斯王朝 伊斯蘭教誕生於不毛之地的阿拉伯沙漠 阿拔斯王朝通過商業統一了的伊斯蘭世界   第四章 蒙古帝國是如何掌握歐亞大陸霸權的 陸地世界的重組始於大草原 通向和平的蒙古帝國之路 忽必烈連接歐亞 北京將草原之路和海路連在一起   第二編 海洋霸權和大英帝國   第五章 歐洲人發現海洋,進入大航海時代 亞歐大陸是大洋中的島嶼 陸地世界依然如故 人們瞭解了大西洋、太平洋的大致情況 移民擴大了殖民地,海

洋產生了資本主義 從海路也能到亞洲   第六章 在小國荷蘭、英國主導下向海洋世界轉型 從寒冷的海洋掀起的世界重組大潮 荷蘭因為鯡魚而成為海上馬車夫 英國是如何取代荷蘭的 大西洋三角貿易迎來鼎盛時期   第七章 工業革命和資訊革命為英國的霸權打下了基礎 機械製造的棉布讓陸地世界的經濟崩潰了 鐵路、蒸汽輪船、電信改變了世界面貌   第八章 英國確立海洋霸權是否太順利了 沒有進行戰爭而擴大勢力的新模式 各陸地帝國崩潰的過程 海洋世界通過貿易、經濟、陰謀對陸地世界 進行重組   第三編 空域霸權和美國   第九章 移民大國美國在新大陸發展迅速 歐洲的擴張改變了新大陸 美國向移民大國、海洋帝國轉化  

第十章 歐洲各國衰落了,美國經濟一枝獨秀 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思 美國發明了飛機、汽車和收音機   第十一章 美國掌握的空域霸權及中國的和平崛起 美國掌握霸權是從亞洲開始的 真正意義上的空域霸權始於互聯網 “霸權企業”GAFA 以及中國的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有一句話:“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曹操的兒子曹丕撰寫的《典論》中也有一句話:“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自三國始,“手不釋卷”作為“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的成語解釋,開始廣泛流傳。但是,我卻認為如此解釋“手不釋卷”,有以偏概全之嫌。 我們知道,每個人讀書的目

的雖不盡相同,但概括而言無非兩種:一是出於功利,二是因為嗜好。如果出於功利,即如我讀康得的《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一般,儘管感到晦澀難懂,也經常“手不釋卷”。原因很簡單,作為歷史學教授,我除了歷史學知識,還必須用哲學思想,而不是用金庸武俠小說、瓊瑤言情小說來填充自己的頭腦。如果出於嗜好,“手不釋卷”則顯然難以被認定為“勤奮好學”。這是因為有些書對我們有強大吸引力甚至到了令人廢寢忘食的程度。按魯迅在《而已集·讀書雜談》中的說法,“凡嗜好的讀書,能夠手不釋卷的原因也就是這樣。”我從小喜歡看書,經常“手不釋卷 ”,但卻經常為此而挨駡 。因為,在我父母看來,那是“看閒書”,是不好好學習,浪費時間

。所以說他們會認為我“手不釋卷”是“勤奮好學”才怪。 但宮崎正勝寫的書,卻能夠令人因為“嗜好”而“手不釋卷”。按照我的評價,他是屬於教師中“舌頭”和“筆頭”雙全的學者。說宮崎正勝“舌頭”好,是因為他原先在北海道教育大學任教,專攻古代和現代的國際交流史、世界教育史。後他又擔任日本廣播協會(NHK)“世界史”節目的全職講師。他在論述中,往往能縱論天下,深入淺出,讓觀眾如醉如癡。說宮崎正勝“筆頭好”,是因為他寫了《世界史圖解》《從地名與地圖看世界史》《航海圖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變歷史》等關於世界史的書。這些書每一本都顯示出他觀察世界史的獨特視角。另外他還寫了《酒杯裡的世界史》《舌尖上的世界史 》,

這兩本書通過25種酒的解讀和人類對食品的嗜好,思索和探尋歷史變遷和文化差異。另外,特別值得宮崎正勝自豪的是,他寫的書都是暢銷書。 當然,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大家各有所愛。我作為世界史教授,當然清楚暢銷書未必真正具有學術價值。我所以喜歡並願意推薦宮崎正勝的《大國霸 》,不僅因為這本書具有讓喜歡歷史、嗜好讀書的朋友“手不釋卷”的基本要素,而且因為這本書展現了作者俯瞰世界的獨特視角。 記得被譽為“指導未來歷史研究的制憲人”的愛德華·卡爾,在《歷史是什麼》一書中寫道:“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連續不斷的、互為作用的過程,也可說是現在與過去永無休止的對話。”為什麼是“永無休止的對話”?因為,歷史

研究有三要素:史實、史料、史家。史家是通過史料認識史實的。前輩史家有意的篩選和無意的疏漏,使後輩始終有理由質疑,他或她的論述是否真實?而後輩史家能否以新的視角和視野,對世界歷史重新進行考察又將是一個問題。就這個意義而言,歷史研究也是不斷求“真”的過程,儘管這種“真”或許永難尋求。正所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宮崎正勝的這本書是以新的方式,與過去進行對話。 什麼是歷史?在漢語中,歷史指“過去的事”和“記載和解釋過去的事的學科”。在西方語言中,無論是英語的history、法語的histoire,還是瑞典語的história、西班牙語的historia,均源於希臘語Ιστορíα,意為“對過去事實

的記載”。也就是說,中西方對“歷史”的釋義,並沒有差別。自從“史學之父”希羅多德撰寫《歷史》,使歷史學成為一門學科以來,人類研究和撰述歷史的方法雖歷經演變 ,但或以“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敘述體、或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傳記體、或以“年代”為中心的歷史編纂體,一直是3種最傳統的方法。現在,“全球史”方興未艾,宮崎正勝的《大國霸權》,似應歸入全球史範疇。但是,這本書和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無論在哪方面都趣旨迥異。 當然,如何記述“過去的事實”,即便是史學家也迥異其趣。 概括而言,史學家的記述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直線型”記述歷史,把歷史分為古代史、中世紀史、近代史、現代史。這是最為正

統的敘史方式。例如,吳于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六卷本),就是遵循這種體例。還有一種是“區域型”記述歷史,即將世界各國,分別劃入不同的文化或文明區域進行研究。例如,德國歷史學家奧斯維德·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世界史的形態學概論》中,將世界歷史劃分為8個發展各異的文化,接著逐個細緻考察其各個時期的不同現象,揭示不同文化產生、發展、衰亡及毀滅的邏輯規律。如果按照復旦大學歷史系張廣智教授在《西方史學史》中的評價,我們也可得出:“在20世紀的德國乃至西方史學中,斯賓格勒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是影響深遠的文化形態史的創立者。” 但是,宮崎正勝的《大國霸權》,既不是按時段,將世界歷史劃分為古代至

現代,也不是按區域,將世界歷史劃分為不同文化,而是明確提出“世界史可以分為陸、海、空三個階段”。按照他的觀點,“陸地是指亞洲和歐洲大陸,海洋是指連接大陸的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空間則由飛機飛翔的天空和網際網路的網路空間組成。蒙古、英國、美國是分別于世界史的陸、海、空三個階段相對應的三個霸權國家。”阿拉伯裔美國學者、世界體系理論代表人物珍妮特·L.阿布·盧格霍特1989年發表的《歐洲霸權之前:1250-1350年間的世界體系》一書中,曾提出在16世紀現代世界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一個先進的“13世紀世界體系”,這個體系覆蓋了從西北歐到中國的廣袤地區,由西歐、中東和遠東三個中心地區組成。三者均衡發

展,不存在統轄整個世界體系的霸權勢力。但是,宮崎正勝以《大國霸權》這本書表明,他並不認為“三者均衡發展,不存在統轄整個世界的霸權勢力。”他對世界霸權史有自己的解讀。這種解讀,不僅標新立異,而且通俗易懂。總之,我認為宮崎正勝的《大國霸權》是一本既能為欣賞“陽春白雪”者提供專業啟示,又能為喜歡“下里巴人”者提供知識營養的好書,值得每個人都來一讀。   馮瑋 2020年3月 31日  

德意志與臺灣的交涉:近代德語世界臺灣知識的形成(1828-1898)

為了解決蒸汽輪船的問題,作者謝宜甄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19世紀德語地理學雜誌中提及福爾摩沙的文獻進行貫時性分析,旨在探討作為後進帝國的「德意志」,如何在19世紀緩慢向亞洲擴張勢力的過程中,累積對臺灣的認識。過往以西方語文史料為分析對象的先行研究多著重這些西文臺灣知識的內容,或以西方人的記載補足19世紀臺灣史的空白,或分析西方人的個人生命經驗,及其所浸淫的「文明與野蠻」的時代價值如何影響其臺灣書寫;相對來說,較少關注這些西文臺灣知識的生產過程──即這些西文臺灣知識,如何在19世紀歐美近代國家形成、帝國主義擴張、東亞局勢變遷的多重背景中產製而成,同時也忽略這些臺灣知識如何體現歐美史、東亞史與世界史的變化。因此本研究以「德語臺灣知識」為例,

提供一個少見的西方國家看待臺灣的視角,並將19世紀的德語臺灣知識,放回歐美帝國主義在亞洲擴張、德意志帝國統一、近代日本在東亞崛起的歷史現場,嘗試說明這三大因素如何促成或阻撓德語世界認識臺灣,並探討在不同歷史背景下形成的德語臺灣知識有何特殊內涵,以及其如何體現德國史、東亞史與世界史的變遷。本研究發現,在1897年占領膠州灣之前,德意志帝國在亞洲的勢力不及英、法、俄、美、日,導致德語學術雜誌中呈現的臺灣知識,頗多非出於德意志人之手,必須仰賴英、法、美、日的領事、學者、商人、傳教士提供,而這四個國家臺灣知識提供者的消長,大約在1820年代末期廣州自由商人崛起、1842年鴉片戰爭、1854年黑船叩關日

本、1870年代日本明治維新四個時間點發生變化。至於德意志人得以產製一手臺灣知識的關鍵轉折點,則落在1860年普魯士遠征艦隊東來,與大清帝國、日本、暹羅簽訂通商條約之時;此後便有德意志船員、學者、海關職員,偶爾替德語學術雜誌提供一手臺灣知識。然而無論訊息的生產者是誰,19世紀德語臺灣知識的內涵,均隨著外國勢力以貿易、傳教、殖民等手段深入臺灣而變得越來越詳盡。最後,肇因於「報導者」的來源多元,可見19世紀德語臺灣知識的「生產網絡」範圍遍及東亞、北美、西歐地區,並非只是臺灣與德意志地區兩點一線的單向傳遞。而此龐大的知識生產網絡則是由19世紀初期英-德、法-德兩條單薄的生產線,隨著大清帝國與日本開港

、日本崛起的國際局勢變化,逐漸發展而成,也就是說,透過這些西文臺灣知識生產的變化,我們亦可窺見歐美史、東亞史與世界史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