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詩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藍星詩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晟寫的 文學一甲子1+2套書:吳晟的詩情詩緣、吳晟的文學情誼 和阮囊的 蜉蝣如是說:阮囊詩文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合文學 和文訊雜誌社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林淇瀁所指導 賴柏翰的 臺灣戰後文化場域中的《文星》 (2018),提出藍星詩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星》、文星書店、李敖、胡適、中西文化論戰、現代化、自由主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游勝冠所指導 郭馨蔚的 台灣、馬華現代主義思潮的交流:以《蕉風》為研究對象(1955-1977) (2015),提出因為有 現代主義、新人文主義、美援、蕉風的重點而找出了 藍星詩頁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藍星詩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文學一甲子1+2套書:吳晟的詩情詩緣、吳晟的文學情誼

為了解決藍星詩頁的問題,作者吳晟 這樣論述:

出身農村,荷鋤握筆的大地之子 創作一甲子以來,最真摯深情的回顧   他的創作根著於土地,和社會脈動息息相關。   他的閱讀歷程,猶如一張廣闊的文學地圖。   他的詩開闢出台灣文學的新路線,也是對母鄉的誠摯告白。   他的風格從沉鬱走向明朗,創造出了獨特的色澤。   《文學一甲子》輯為二冊,是吳晟創作生涯的集結,以「詩」為核心,輻射出珠玉斑斕的篇章,構築了一條雋永動人的文學路。   《文學一甲子1》   卷一「文學起步」:審視創作來時路,不順遂的求學過程,文學成為一扇心靈的窗口。少年吳晟的文學足跡,啟蒙於台灣農村,他作為一個文學家的基調此時已隱然確立。   卷二「一首詩一個故事」:每

一首詩背後不同的際遇和命運,當他因緣際會與這些作品「重逢」時,又隨著讀者不同的詮釋,而讓詩作產生新的質變和意象。   卷三「詩與歌的故事」:吳晟的詩受到許多知名音樂人的青睞,有的成為民歌,有的成為交響樂,有的製作成專輯,有的一度成為禁歌。   卷四「詩集因緣」:記載五部詩集出版時的背景,從不顧家境清寒也要自費出書的《飄搖裡》,到現代主義風潮的異軍《吾鄉印象》,以及獲得台灣文學獎的《他還年輕》等等。   卷五「文學獎」:收錄歷年獲得文學獎的感言,每一次獲獎都是創作的里程碑。   《文學一甲子2》   卷一「文學情誼」:因為文學機緣而結識的友人,記錄他們的生命歷程、寫作轉折、美學特質等等。

吳晟不只閱讀已經成名的作家,對文學新銳、青年世代、藍領階級,也用心看待,常常成為他們作品的優先閱讀者。   卷二「未完成的編輯夢」:兩度受邀北上擔任編輯職務,但因農事與家務的考量,不得不放下編輯的夢。而在編選兩本詩選的過程中,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波折。   卷三「詩與我之間」:與詩連結的人事物,書寫詩壇長者的淡泊誠懇,與文學前輩的知遇之感,或記錄過去完成的組詩,或觀看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影像時,那難以言喻的凝重和蒼茫。     卷四「追念」:緬懷那些走進時光隊伍的友人,他們不滅的文學火焰,依然在吳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專文推薦   「這套書乃是以『回望』與『反芻』為基調。回望文學履痕的軌跡

,回望創作歷程中,許多難忘的長輩詩友。也反芻詩的記憶,反芻生命與詩的關聯。在反芻中,許多細膩的思考重新被提起,許多創作之際的心境與遭逢也因之具體地放大顯影。」──施懿琳   「吳晟就如他的詩作〈土〉,既是揮鋤者,也是那片寬厚的土地本身。他日日閱讀、思考、書寫,『安安份份握鋤荷犁的行程』,然後躺臥成一片豐饒田土,讓世代青年落土湠生。」──楊翠

臺灣戰後文化場域中的《文星》

為了解決藍星詩頁的問題,作者賴柏翰 這樣論述:

1957年11月5日,《文星》於臺北創刊,至此展開長達八年的文藝傳播與思想推動的進程,直到1965年12月國民黨政府下令停刊為止,共出刊九十八期。它不僅為臺灣引介了大量西方文藝與思想內涵,並引發轟動一時的中西文化論戰,且針對當時迂腐的傳統觀念進行深刻的批評,推動了臺灣思想的現代化,故對於《文星》在臺灣戰後文化場域中的定位與影響乃本研究關注之主要課題。本論文使用布迪厄的文化場域理論作為主要研究工具,用以考察《文星》的定位以及內外緣的互動與作用關係,並透過挖掘相關檔案與資料作為研究輔具,將《文星》尚未被發掘的面向進行探討。研究成果發現《文星》不但承繼了《自由中國》在社會場域當中的核心位置,且將自

由主義精神繼續發揚,意義上除了成為引領1960年代臺灣思潮的代表性刊物外,《文星》也填補了《自由中國》被查禁之後的思想真空期,使得自由主義精神得以在臺灣延續,也影響了往後的黨外運動與民主運動,是故《文星》在戰後臺灣文化場域中實具承上啟下之功。

蜉蝣如是說:阮囊詩文集

為了解決藍星詩頁的問題,作者阮囊 這樣論述:

  臺灣「藍星」重要詩人阮囊,一生作品首度結集出版,收錄阮囊於1956年至2006年,長達50年發表在期刊、報紙的新詩作品與論述,130餘首的新詩與4篇論述;書前有編者向明,女兒阮詠芳序文,書後附錄:阮囊作品出處一覽表、阮囊作品評論目錄。 本書特色   阮囊一生行事低調,看淡世間一切名利,精神修為已達到至高境界,對自己詩文的得失一點也不計較,直至過世都未出版過任何個人作品集。向明先生在徵得阮囊女公子阮詠芳首肯後,竭盡全力搜集齊他所有在台灣各報刊所發表的作品,終於出版這部讀者久盼,只此一冊的詩文集。 好評推薦   阮囊的詩,風格極為特殊......在現實生活中他是失望

的,而他卻繼續生活在他所憧憬著的理想裡,他有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而他卻有和一般人不一樣的想法,這正是詩人之所以為詩人的緣故。 ——覃子豪(藍星詩社發起人)     看阮囊當年這些作品,不但思想卯合時潮,語言也極順暢,且處處都暗藏古訓哲思,讀來一點也不感到彆扭,且饒富輕巧趣味。是以當時外界對藍星詩社的詩風視為「溫和的現代主義」,阮囊詩的表現足以代表此一封號。——向明(詩人、本書主編)   阮囊的作品是極富個性、極具自省的聲音。他擅長導實入虛,飛躍客觀的物質層面而進入廣袤的時空,把一時一地拋向無窮。他咬牙強忍,努力節制,避開軍中詩人時興的囈語式和自虐式寫作,出以暈色法,讓感覺的滲透伴隨著理念的流

動,使得詩作的感染力在凝定中提高。——鄭慧如(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  

台灣、馬華現代主義思潮的交流:以《蕉風》為研究對象(1955-1977)

為了解決藍星詩頁的問題,作者郭馨蔚 這樣論述:

在討論台灣、馬華的文學史時,持中國影響論的學者恆將二地的文學系統視為「中國文學的支流」,和中國文學系統間具有不可分割的從屬關係,在八○年代「華文文學」、九○年代「世界華文文學」相繼出現後,這種「中國文化中心論」的研究策略與基本心態更加明顯。然而,以大中國主義來思考台灣、馬華文學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容易陷入單向影響的思維中,過度簡化關係的複雜性,也忽略文學系統自身具有的能動性,以及兩地間雙向的文學交流過程。此種交流情形自非單向式的,而是點線面式的多角進行,其間或有進出口式的依存關係,也可能互以對方為己身的境外營運中心,或是彼此文化人間的溝通媒介。本論文嘗試以各期《蕉風》為「點」,觀察刊物與編輯

以文學供需系統、美援文化為「線」,如何在台灣、馬華文學系統間織成冷戰時期現代主義思潮的「面」。面對冷戰時期兩大政治勢力的角逐,與台灣、馬來西亞政府受到影響後,為了維持自身統治權力而採取的因應措施,台馬戰後青年世代都共同面臨一樣的兩難處境:對保持自我獨特性與直面社會現實與群眾之間的界線,究竟應該如何拿捏?在兩地不同的具體歷史脈絡下,台灣與馬華的現代主義運動呈現不同的發展軌跡,但始終無法迴避同一個問題:對「反省現實」的態度。這是本文嘗試理清的歷史脈絡,在此意義上,台灣與馬華現代主義運動在冷戰的大架構之下再次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