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英文縮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高婉瑜所指導 吳倧緯的 台灣報章字母詞研究──以2007年至2017年為範圍 (2018),提出蘇州英文縮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字母詞、台灣報章、新詞。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朱新民所指導 李鑑舉的 廿一世紀中國大陸能源安全戰略之研究—以中亞地區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中國能源戰略、中國能源威脅論、中亞能源、石油外交、能源安全的重點而找出了 蘇州英文縮寫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蘇州英文縮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報章字母詞研究──以2007年至2017年為範圍

為了解決蘇州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吳倧緯 這樣論述:

  字母詞是漢語語言環境中一種新興的詞語形式,其構詞語素主要來自於拉丁字母、希臘字母、阿拉伯數字或是其他非漢語之語素,如WTO 、MRT 、H5N1病毒 、ɣ 射線 等等。根據張鐵文在其所發表〈《現漢》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部分的修訂〉 ,字母詞最早出現在漢語環境的時間可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而正式進入書籍則是在西元1868年,由當時的江南製造總局 所出版的《格物入門》, 1903年《新爾雅》辭典正式收入了字母詞「X光線」,這也是字母詞首次被收入漢語辭典的紀錄。    隨著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字母詞也快速擴展至各個領域,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無論是報章雜誌、電視媒體、社群網路、行話術語等皆可見字母

詞的應用,作為一個新的語言形式進入漢語環境,字母詞在定義以及分類上的研究相當重要。  本文透過字母詞詞典語現上報章資料庫交叉檢索,篩選出台灣常用字母詞,進行分析與整理,並依照分析結果輔以田野調查,了解台灣語言環境中對於字母詞的使用度,最後進一步探討字母詞的流行原因及入典之優缺。  論文研究成果顯示,各領域之字母詞在報章使用上有著懸殊的差距,多數台灣常用字母詞集中在全球交流較為頻繁的領域,如科技、經濟等。而兩岸在縮略型字母詞的使用上大致相近,但並不完全相同,在漢語拼音型的字母詞使用上,兩岸則有著顯著差異,中國字母詞詞典中所載之漢語拼音字母詞多數不為台灣報章所用。另外透過本文對報章數據的分析以及問

卷調查得知,台灣常用字母詞中文取代率大多都相當高,而台灣民眾對於字母詞的使用及認知度也高,且與教育程度呈正相關。

廿一世紀中國大陸能源安全戰略之研究—以中亞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蘇州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李鑑舉 這樣論述:

當二十一世紀時序進入全球化時代之後,在全球氣候變遷與石化燃料價格高漲的影響之下,世界各國為了保障本身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即在世界範圍內展開激烈的鬥爭,甚至因此而導致了嚴重衝突和戰爭。當今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石化能源仍居主導地位,存量的有限與需求增長之間矛盾日益顯著,因此,能源短缺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巨大瓶頸,全球性的能源爭奪態勢愈演愈烈。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太地區)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相對加速,面對世界能源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中國大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大陸的能源戰略和海外投資,通常都是一個足以為外界激烈辯論的主題(例如「中國能源威脅論」)。中國大陸緊鄰著中亞區域,蘊

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量,在這個區域發揮高度的能源戰略,似乎是中國大陸最可能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亦藉以減輕其對來自中東的能源供應的依賴,若能掌握該區,大陸就可以減少對中東油源供應的依賴,種種徵候都明確顯示大陸積極鞏固國土疆域與追求能源安全戰略的全般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