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容量怎麼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行李箱容量怎麼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PaulaRizzo寫的 高效人生的清單整理術:一張清單做完所有事,工作、生活、理財通通搞定 和有川真由美的 練習心平靜: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業周刊 和遠流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李箱容量怎麼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效人生的清單整理術:一張清單做完所有事,工作、生活、理財通通搞定

為了解決行李箱容量怎麼算的問題,作者PaulaRizzo 這樣論述:

再難、再複雜、沒有一張清單解決不了的事 提高專注力、找回人生自主權,你需要這一本書!     歐普拉網站(oprah.com):生活每天有百萬種選擇,你會怎麼做?   我要選擇這項工作嗎?我可以嫁給他嗎?這是我想買的房子嗎?   難以決擇吧!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製作清單、需要這本書。     ★歐普拉網站、《富比士》、《福斯商業網》 一致讚賞   ★《搞定》作者大衛‧艾倫、《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葛瑞琴.魯賓、生產力專家朱莉·摩根斯坦  好評推薦!   ★出版至今,美國最大的零售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4.9超高分評價     什麼工作法可以掌握進度、激發熱情

又善於挑戰任務?   有什麼生活原則可以輕鬆兼顧家庭與事業,同時計畫未來?   讓全球公認的清單女王寶拉‧里佐來教你,   只要善用清單,舉凡管理時間、買房、談戀愛、開會……生活大小事,   一表就能搞定!     成功人士的秘訣:製作清單!   職業網站LinkedIn.com的最新調查發現,63%專業人士經常創建待辦事項清單。從維珍集團創辦人理查德·布蘭森爵士、臉書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知名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艾倫、生活風格大師瑪莎.史都華,他們每個人都是清單狂熱者。   一表在手,時間無窮!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每天焦慮不斷,導致無法好好休息。工作繁雜又無暇顧及生活,總覺得每

天追著時間跑,一日復一日惡性循環下去。   這時「清單」就是你的超級救星,提供創意又實際的解決方案。一張清單,一個目標,不論事情大小都可以,省去思考現在該做什麼的時間,讓大腦清晰有條理,減緩焦慮又能提高生產力。    什麼時候你需要列清單?   •找回生活的秩序:資訊超載、疲勞轟炸,人生千萬不要都浪費在細微末節的鳥事上。列清單能幫你釐清事情的優先順序。   •激發腦力,提高專注:事情多到做不完,列清單能激發大腦啟動整合功能,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正向積極,直達目標:記下來就不怕忘記,列清單能減輕焦慮,改善拖延症,到達目標之前,輕輕鬆鬆走在正軌上。   •精準控時,適時說「不」

:清單是最強的時間管理工具,列清單更能讓你有勇氣、正當理由拒絕不必要的事。   列清單能幫你做到……   •告別爛帳,理財有道:財富自由的第一步,就是好好認識你的錢。列清單能讓你清楚錢的進出,花在哪、有沒有存對地方,同時幫你養成理財紀律。   •排除各種選擇障礙:選購禮物、日常採買總是煩惱不知道買什麼,預先列清單能幫你剔除爛選項,做出最好的選擇,每分錢真正花在刀口上。   •越活越健康:減重、健身,飲食要均衡,列清單能幫助你記算卡路里及運動狀況。清單還能幫助慢性病患者或照護者詳實記錄症狀及用藥狀況,緊急時刻更能成為「救命清單」。   • 吃一頓「有用的飯局」:工作開會、親友聚餐,不管你

喜不喜歡,與人交際都不可免。列清單能幫你擋掉無效行程,不必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人身上。   •解決生活大小瑣事:做事丟三落四,行李箱打開才發現最重要的東西沒帶;逛完賣場回家,該買的東西竟然都沒買,列清單能幫你記住該做的事,這份清單還能重複使用,做為常備檢核表。   本書特色   1.成功人士都愛用:「清單式思考」!大家熟知的瑪丹娜、瑪莎.史都華、約翰.藍儂、富蘭克林、達文西,以及歐普拉,這些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是「清單控」。   2.把「清單」注入生活、工作中,一舉兩得:學會思考時將該做、想做的事,變成可快速瀏覽、方便執行的「清單」,讓你增加放空大腦的休息時間,

同時又能提高作效率。   3.增加信心,減少焦慮感:「清單控」之所以做事效率高,因為光是「列清單」這動作,就能發揮強大效應,因為這想法會帶來:★看得到的東西可以減輕焦慮★重要事件不遺忘★將複雜任務拆解小步驟處理。★做完事項劃掉當下可以提升成就感。   4.養成「目標導向」的好習慣:清單化的威力在於,一個目標一張清單,目標不論大小都行,工作與生活都適用。藉由視覺化代辦事項,可提升幹勁,只要依序執行,就能達成目標。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勇於挑戰任務的好習慣。   5.優先順序一目了然,成功做個時間管理大師:清單法簡單,只要先分類、後列出清單步驟,看一眼就能輕鬆解決。混亂生活中的做事順序,學

會之後不用浪費時間思考現在該做什麼、怎麼做。時間安排更簡單,也有空閒時間。   6.使用方便,提供多樣情境與工具:書中分享各式各樣的清單情境,讓你可以借鏡參考,原來這些地方清單也派得上用場。還有介紹許多實用電子工具。只要理解,你也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上手方式。隨時隨地你在哪,清單就在哪。   各界推薦   打造和維持一顆『體外大腦』來處理生活大小事是一種重要技能,有了它,你喜歡的生活型態才能長長久久。寶拉‧瑞佐的這本書既幽默又實用,你無須再耗費心神記住一切,釋放更多腦容量給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大衛‧艾倫(David Allem)|著有暢銷書《搞定!:工作效率大師教你,事情再多照樣做好的搞

定5步驟》(Getting Things Done: The Art of Stress-Free Productivity)   寫一張清單,劃掉上面的待辦事項,總是給人一種心滿意足的感覺。這本書將清單融入工作、居家和玩樂之中,使你減輕負擔、享受生活。──茱莉‧摩根斯坦(Julie Morgenstern)|生產力專家兼紐時暢銷書作家,著有《別再看時間的臉色》(Time Management from the Inside Out)   這是清單熱愛者引頸企盼的好書,我們需要它提供心靈撫慰。這本書實用、幽默、啟迪思想,鼓勵讀者藉由清單完成更多工作、享受更多樂趣。──葛瑞琴‧魯賓(Gret

chen Rubin)|紐時暢銷書作家,著有《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The Happiness Project)   電視製作人里佐是個清單狂熱者。書中描述了各種類型的清單,讓你的生活緊緊有條,甚至改變你的人生。主要方法是,列出所有要做的事,無論事情多麼小,這點很重要,如此一來你的思緒不再紛亂,做事也很有效率並充滿成就感。這對我來說真的很有用。──亨麗愛塔·維爾瑪(Henrietta Verma)|《LJ評論》編輯   如果你身為人母,這是本有用的好書。如果你是名學生,也能從本書學會出色的組織技巧,這些技巧將有助於成績、學習習慣,甚至多出幾個小時睡覺。──艾瑞卡.卡茲(Er

ika Katz)|育兒專家   我熱愛製作清單,然後我在寶拉·里佐創立的Listaducer.com網站,以及撰寫的書中,發現了一種志同道合的精神。──瑪格麗塔・塔塔科斯基(Margarita Tartakovsky)|「心理中心」(Psych Central)網站副主編

行李箱容量怎麼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想看行李箱更多細節!
📣想知道行李箱怎麼秤重!
這些我都知道_快來看影片囉🤗🤗


⏰優惠倒數 滴答滴
法國🇫🇷 #測重量行李箱
團購優惠這邊🔗⤵️⤵️⤵️
https://forms.gle/Nhe5UWuJcPrP4TZB9

裝好裝滿同時邊秤重~出國就不怕超重啦!!
原定價破萬,現在千元就含運送到家(超優惠)

大理石顏色還有一個優點
因為它是灰白黑的組合,就算行李箱不小心敲到髒了
也看不出來啊!哇哈哈~ 跟大理石色融為一體

出國購物帶29吋剛剛好
可以買很多.冬季衣物或多日旅行
滑雪裝備也能輕鬆放進去!!內裡設計也很有質感唷~

💡使用小心得&提醒:
🍀行李箱外有一層薄膜,先不要撕,可以延長保護作用
☘️直接測重好方便,不用再買秤重器
(使用水銀電池,正常秤重約兩年,電池可自行更換)
🍀8輪行李箱好好推,靜音又滑順
☘️拉桿多階段高度調整,很貼心
🍀可擴充式拉鏈,容量再加大

________________

🎁通通宅配到府
❤️可 貨到付款 匯款轉帳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問我或洽下面小幫手更快速

☎️ Line客服小幫手
🔍 @teh3815m (@記得要打小老鼠噢)
https://line.me/R/ti/p/%40teh3815m

粉絲團:小姐愛旅行 x Love travel

🔜IG: ms.flexflow

#flexflow #行李箱



---------------




💎即時分享line@:https://goo.gl/UpFqSe
💎BLGO:https://clairetila.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laire.Diary/

練習心平靜: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

為了解決行李箱容量怎麼算的問題,作者有川真由美 這樣論述:

你一定要知道的 抖掉心靈負能量、壞包袱的96種方法   心靈只要有餘裕,人就會變溫柔,也會湧出向新事物挑戰的能量。   心靈一旦有空間,人就會更平靜,面對周遭的人事物將能從容以對。   你的心靈就是一個行李箱,請練習整理出空間,把好的能量放進去,好好的面對未來!   你的心裡是否有時會堆積著令你討厭的事情,如後悔、不安、虛榮、嫉妒、傷心、無法寬恕他人……等負面的情緒?   日積月累之下,成了心靈包袱,你可能無法集中注意力,泛起疲倦感,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沒有自信,消極,不自覺想避開社交活動……那表示你的心靈容量已經超載了。   此時,你要收拾心靈包袱,就像整理東西一樣,先區分「該保留

」與「該捨棄」的東西,然後徹底捨棄不必要的念頭、情緒及行為,一旦清理了這些包袱,能量就會源源而來。   本書非常切實而精準的針對人們不自覺受到種種負面情緒占滿心靈時,提供洞察與整理之道,教你看到心靈何時會湧現能量、可以把這些能量運用在何處,即使碰到困難,也可以立即調整心態,順勢而為。讓你可以一邊整理心靈包袱,一邊儲蓄能量、運用能量……。一旦心靈的新陳代謝良好,感應幸福的能力就會提高,你的生活將會變得更美好。   在這個紛擾的新時代裡,資訊龐雜,各種正反面聲音都有,你的生活裡是否充斥各種論述、情緒化的傾訴、抱怨……而「心時代」的人們開始學習聆聽內心聲音,你是否愈聽愈亂,愈聽心愈慌?   《

練習不生氣》作者有川真由美這回帶領讀者穿透外在雜音,梳理內在心聲,練習心平靜。   從內心出發,兼具無形的思緒清理與實用的生活建議──   1. 作者先帶領讀者釐清當人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下,容易在不自覺中累積心靈包袱。   2. 隨即陪伴讀者一一梳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唯有認清這一點,方能懂得捨棄「看似重要、其實自己一點都不需要」的東西。   3. 接著,告訴讀者如何創造心靈餘裕,為自己的心騰出空間給幸福。   4. 然後,為那些心靈包袱過於沉重的人們,作者一一針對「罪惡感」、「孤獨」、「虛榮心」、「有氣無力」、「自卑感」、「後悔」、「空虛」、「悲傷」等提出19種清理之道。   5. 最後

,以11種簡單的生活小習慣,告訴讀者清理心靈包袱一點都不困難。 作者簡介 有川真由美   日本鹿兒島縣始良市生,熊本縣立熊本女子大學畢業。作家、攝影家。   曾任多種行業,如:化妝品公司職員、補習班老師、科學館導覽、「UNIQLO」店長、和服穿著講師、婚禮企畫、「南日本報社」編輯等工作。她以指導禮儀、教育新人的經驗,在雜誌上撰述給上班族女性建議的文章或著書,十分活躍。同時以旅遊作家的身分,以台灣為中心,旅遊了40個國家,發表短文。台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畢業。   著有《工作能力強且運氣莫名好的人的習慣》、《30歲開始或30歲停止的女性》、《感動心靈的話》、《雖然理所當然但不太懂的職

場女性守則》、《女性上班族在38歲前要做好的預備》、《練習不生氣》等書。 譯者簡介: 張玲玲   東吳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筑波大學攻讀地域研究所,現任格林文化副總編輯。   她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圖畫書編輯與作家,雖然年紀不小,但是內心的小孩充滿了好奇與衝勁。 【台灣版序】美好的包容力量--給摯愛的台灣讀者 【前言】 讓我們一窺心靈之箱吧! 第1章 一旦收拾心靈的包袱,能量立刻湧現 心靈的包袱是由自己選擇的, 我們不應隨這些包袱起舞,而應好好整理才對。 01沉重的心靈包袱會降低你的能量    02原本輕的行李不會變重嗎?    03不要太過勉強    04有的東西能夠

增加能量;有的則消耗能量    05不要浪費能量    06積極整理包袱,就可諸事順利    07連一通電話都沒辦法打的人    08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人    09想做「好人」的人    10期待別人的人    11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12喜歡和人比較的人    13有欲望的人    14內心不安的人    15要求完美的人    16不能丟掉包袱的人    17想和別人一樣的人    18心中充滿不滿的人    19不知不覺換了包袱的人    20連自己都不曾察覺有包袱的人    21想丟棄卻無法割捨的東西    22有些東西無法輕易卸下    23心靈包袱一旦承擔,就會變輕   

24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能量泉湧   25運用能量,將人生轉換到好的方向 第2章 整理心靈包袱的方法 假如心靈要背負包袱,那麼選擇適合自己的包袱,能量才會湧出。 不管選擇哪一條路、選擇哪一個東西,不管何時何地,你的心就是你的路標。 26為了珍惜重要的東西,必須懂得捨棄   27如果不丟掉心靈的包袱,就無法接納新的東西   28創造時間的餘裕   29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   30何謂真正的自由?    31背負包袱的力氣自然增加 32追求遠方的東西,會減弱你的能量 33不論失敗、悲傷都可以化為成長的能量 34交互運用「愉快」和「不快」的感受來維持動機   35能量隨著行動湧出    36了解自

己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   37必要時能量自然湧出    38有目的,就有能量    39有愛,就有能量    40男生與女生處理包袱的方式 41一無所有時強大;有東西要守護時也強大 42當「想受到認可」、「想被愛」變成包袱時 43隨著年紀出現的包袱    第3章 創造心靈餘裕的方法 未來還很長。不要光顧著全力疾行, 向前邁進時放鬆心情,享受外界的風光吧。 44擁有心之眼   45擴展你的視野    46想要改變自己,唯有改變下一個行動 47不要緊抓不放    48了解一切事出有因,你會更有包容性 49了解「為別人」其實是「為自己」 50自己會變得更謙虛 51莫忘好奇心   52懷疑自己

的正確性   53了解「任性」與「自由」的差別    54當你把一切視為己任時,能量自然湧現 55莫忘幽默    56知道自己心靈的容量    57不要想太多 58相信自己好運的人,就會有好運 59凡事都有萬一    60不否定、肯定的生活    61一切都是享樂    62不是扣分主義,而是加分主義    63想要獲得以前,先對失去有所覺悟    64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65知道放鬆    第4章 給無法收拾心靈包袱的你 與「堆積在心間」相對的是「心有餘裕」,也就是接受現實。 心靈只要有餘裕,人就會變溫柔,也會湧出向新事物挑戰的能量。 66「包袱」堆積在心間   67怎麼處理罪惡感這

個包袱   68怎麼對待孤獨這個包袱   69怎麼對待家人之間的孤獨   70怎麼對待虛榮心的包袱    71怎麼對待憎恨這個包袱 72怎麼處理莫名的不安    73怎麼對待有氣無力的包袱    74怎麼對待自我厭惡這個包袱   75怎麼對待自卑感這個包袱    76怎麼對待愛面子這個包袱    77怎麼對待嫉妒這個包袱    78怎麼處理負面記憶    79怎麼對待後悔這個包袱    80怎麼對待憤怒這個包袱   81怎麼對待敵意這個包袱   82怎麼對待焦躁不安的情緒   83怎麼處理悲傷這個包袱   84怎麼對待空虛這個包袱 85怎麼處理擔心未來的包袱   第5章 養成經常收拾心靈包袱

的習慣 習慣,在後面推動著我們的人生。 你每天的小習慣將決定你的人生。 為了整理心靈的包袱,應該盡量給心靈和行動養成這些習慣, 就能夠每天開心過日子。 86習慣決定生活方式   87思考最低限度「就是這樣」   88常哭、常笑    89把對自己的批評當耳邊風   90拒絕要果斷   91培養尊敬的習慣   92和時間做朋友   93好睡,好吃,好運動   94相信光明    95為了從此過快樂的日子,不要太執著   96愛自己與別人,選擇輕鬆之路   台灣版序 美好的包容力量--給摯愛的台灣讀者   從台灣回到日本,一晃已經五個月。   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的我,二○○七年受到台灣屏

東縣政府的邀請,為了寫書,初次造訪台灣。「原來這麼近,就有如此美麗的地方啊!」我立刻受到台灣的魅力所吸引。   不只自然、建築、文化、歷史、食物,樣樣都饒富興味,最吸引我的,應該是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他們的生命力與人情味。   由於太喜歡台灣,我申請進入台灣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文系碩士班就讀,在高雄市住了四年。   除了故鄉,我還不曾在其他地方住過這麼長的時間,所以台灣或許可以算是我的「第二故鄉」呢。   我在台灣的大學學習、教書;和朋友出遊,在台灣快意生活期間,居然寫了將近二十本書。   雖然大多數和工作、生活方式、心理有關,不過多多少少受到在台灣的生活和遇到的人們影響。本書

亦多次出現台灣的朋友和認識的人。   這次本書得以翻譯出版,我很高興多少能夠報答一些在台灣時接受的恩情。   提到我深受台灣人們的魅力吸引,有幾個原因。   或許出自我的主觀,也算是「相對的」吧……。   首先是,人們充滿光明的能量。   接著,人與人之間深厚的繫絆。   還有「包容的力量」,那是多麼柔軟的美好力量啊。   這些是讓大多數到台灣的外國人感動、而且非常尊敬的地方。   每次日本的朋友們來看我,都會說「你住在這裡,怎麼變得這麼有活力」、「變溫柔了」、「被療癒了耶」。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那些日本人失去的、重要的東西。   可是人類日常的、也就是本質上的問題,不管台灣

還是日本,都不會改變,這一點頗讓我安心。   我常和台灣的同學、朋友一起吃午飯、喝茶,聊著各種煩惱,直到深夜。大家發出「我也一樣」的共鳴;給予「這樣想如何」的建議,就像認識很久的老朋友似的深入瞭解彼此的內心。   我想世界上不論任何人,都有職場、家庭的人際關係、未來發展、健康、金錢等腳邊或附近堆積著「心靈包袱」的問題吧。   本書便是為這樣的人,介紹減輕「心靈包袱」、奪回內心能量的方法。   當你懷抱著不安與後悔、自我厭惡等不必要的「心靈包袱」時,將會消耗你心靈的能量,使你無法前行。   我想對台灣的人們傳達以下三點看法。   傾聽自己的內心,確實面對。   將內心的東西分成「必

要的行李」與「不需要的包袱」。   珍惜真正重要的東西。   不用擔心。   你只要對在意的事盡力去做就好,其他不用擔心。   只要相信自己和世界往前行,世界將會站在你這一邊。   但願正在讀本書的你,能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找回原本旺盛的生命力。   這次本書得以翻譯出版,承蒙遠流出版公司的相關人員、PHP研究所的諸君,以及台灣與日本的朋友們鼎力相助。   許多相逢是奇蹟的累積,這樣的奇蹟更使本書與你相逢。衷心感謝我們能有這樣的緣分。 二○一四年七月底,有川真由美 前言 讓我們一窺心靈之箱吧!   你的心裡是否堆積著令你討厭的事?例如,後悔、無法原諒、不安或悲傷,這些負

面情緒悄悄占滿你的心?   這時人們會出現許多行為:無法面對重要的事物、拖延行動、故意忽略應該先做的事……。   若把心靈比喻成「行李箱」,裝了太多「行李」的話,恐怕那些包袱會重得讓你走不動吧。   所謂「包袱」指的是我們內心牽掛的課題,亦即如字面上來看的重擔。   自從我們踏入社會,便要不停的面對、接受煩惱與不安。不過這些煩惱與不安只是讓我們塞進心靈之箱的深處,重疊堆積而已。   一旦收拾好心靈的包袱,你將事事順心!   首先,你可以增加心靈的能量。   我們擁有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強大能量,特別是對喜歡的事、有興趣的事、擅長的事、原本就想做的事,會如泉湧般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但是,你會為應該重視的事全力以赴嗎?   你會覺得「亂七八糟的瑣事一大堆,忙到抽不開身」、「沒自信,所以變得消極」、「不論做什麼事都感覺懶洋洋的」嗎?   如果你的內心有很沉重的負擔,便是讓不必要的「心靈包袱」奪走你的能量。這些重擔不但消耗你的能量,更讓你無法集中注意力到重要的事物上。   如此一來,與其說發揮能量,倒不如說是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才對。   心靈重擔帶來的不安與恐懼,使你對人產生厭惡與敵意,阻礙你成長的能量。   不過,假如你能夠好好整理心靈的包袱,充分發揮原有能量的話,不只會重獲成果與自信,還會因此享受由衷的快樂,從心底微笑著面對一切。消極的人將會積極起來

,無法持續的事也能持續。   收拾心靈包袱實際上和整理東西一樣,應先區分「該保留」與「該捨棄」的東西,然後徹底捨棄不必要的念頭、情緒及行為。一旦了解堆積這些心靈包袱的理由,包袱自然就會消失。   當你的心靈包袱清空時,便可以把真正必要的、想要的東西放進來……。   一旦這個行為養成習慣,我們才會珍惜應該珍惜的東西,快樂享受「當下」的時光。   當你收拾好心靈包袱以後,心情自然暢快,本來就有的能量也隨之湧現。只要你曉得自己的心靈何時會湧現能量、可以把這些能量運用在什麼地方,即使碰到困難,也可以立即調整心態,順勢而為。   其實你原本就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一邊整理心靈包袱,一邊儲蓄

能量、運用能量??假如心靈的新陳代謝良好,感應幸福的能力就會提高,會變得更幸福吧。   現在,各位讀者已經知道何謂「心靈的包袱」與「能量」了吧?   我們應該怎麼整理心靈包袱比較好呢?為了讓心靈恢復元氣,該如何收拾包袱呢?   讓我們一起來思索這些問題。 編輯的自我感覺良好推薦   編輯李說:心情好比海波浪,日日起伏翻湧,三不五時甚至讓你滅頂。有首老歌形容得妙:「有時我恨這顆心/是活/是會跳躍/ 是會痛苦。」如何拿心來安,讓它波瀾不興呢?翻開書,安心答案盡在其中矣。   編輯沈說:如果能創造心靈餘裕,心靈包袱的容量就不會超載──當你覺得喘不過氣來,別忘了,空間是自己給的。幸福其實不

遙遠,每天一點小習慣,就可以累積成內心平靜的歲月。   編輯曾說:這本書的每一個提醒幾乎都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但每翻一篇,依舊如暮鼓晨鐘。當我們的心「不小心傷風感冒了」,可根據不同症狀找到即時良藥,先緩解再練習,一旦增強了抵抗力,負面病毒將遠離。   編輯江說:「原來可以這樣想啊!」才闔上這本書,就感到一股神清氣爽。下次困倦時,再拿出來「練習」一下。 09 想做「好人」的人討好別人,不會削減心靈的能量嗎?另一種人的情況和瞎擔心相似,那就是太愛討好別人。例如,明明自己的工作已經堆積如山,卻沒辦法拒絕別人的請託,只好照單全收。儘管自己的工作量已經不勝負荷,仍然拉不下臉拒絕。結果,與其說是生對方

的氣,倒不如說:「為什麼倒楣的都是我!」落入自我厭惡與疲勞的雙重壓力中。這種類型的人希望自己是萬人迷,大家都愛他。儘管總是帶著微笑討好大家,內心深處卻有種遭到掏空的感覺。為了配合身邊的人,壓抑自我。這一點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沉重的負擔,於是他開始覺得「大家都不了解我」,甚至感到自己毫無價值。「對不起,今天不行耶。」為什麼我們連這麼簡單的話都說不出口……?因為我們捨棄不掉「做個好人」、「做個溫柔的人」這種包袱。「人家都特地來拜託我了」、「對方也很慘呢」、「假如我拒絕,那人一定會很失望吧」,總之把對方擺在比自己優先的位置。然後,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在周圍的人心目中是個「好人」。其實,你內心深處害怕的並

非「是不是好人」,而是「不想讓別人討厭」。仔細想一想,你或許並非抱持「為別人著想」那麼單純的念頭;而是「害怕萬一拒絕,就會遭人討厭,只好忍耐接受對方請託」的心情,選擇了「自我犧牲」吧。你想要討好的不是別人,是你自己。能夠拒絕與無法拒絕,也都是一種選擇。既然是你的選擇,就要負起責任。想著「不希望遭人討厭」而採取行動,與「萬一別人討厭我怎麼辦」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如果拒絕就遭到討厭,那是對方的問題,你也沒轍。倘使不說清楚自己的想法,只會讓周圍的人更焦慮罷了。希望你能跟身邊的人建立更真誠的關係,當你要拒絕時,請以「事實上……」、「真的……」做開場白吧,這樣會讓對方打開心胸,理解你拒絕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