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方向燈要打好打滿!歐系車「變換車道只閃3下」恐被罰1200 ...也說明:在台灣,原則上只閃3下是不夠的,部分車廠(賓士、BMW)可回原廠透過設定,可以把第一段改為5-8下,甚至8-16下,依各車廠內設定不等。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 ...

國立成功大學 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胡大瀛所指導 郭韋利的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與駕駛違規特性之分析 (2018),提出行駛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交通違規、邏輯斯迴歸分析、危險駕駛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交通管理科學系 魏健宏所指導 林家如的 應用駕駛模擬系統探討高速公路交織路段變換多車道之行為特性 (2013),提出因為有 變換多車道、駕駛模擬系統、統計檢定方法、車內警示系統、高速公路交織路段的重點而找出了 行駛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華民國100年版災害防救法令彙編 - 第 1065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六、未依規定變換車道。 ... 九、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速限。 ... 於一般道路須至少於一百公尺,於高速公路、快速公路須至少於三百公尺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駛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與駕駛違規特性之分析

為了解決行駛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的問題,作者郭韋利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乃為瞭解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與駕駛違規特性間之關聯性,我國高速公路自民國67年通車以來,陸續擴增路網,高速公路交通量逐年增長,依據民國97年至106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統計資料顯示,平均百萬延車公里傷亡人數與肇事率呈現逐年成長之趨勢,另比較民國97年至106年高速公路與省、縣市公路有人員傷亡交通事故統計資料,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所造成之傷亡情形相較省、縣市公路來得嚴重,因此,探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之發生原因有其急迫性及必要性,又發現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肇事原因多為駕駛人因素,綜觀過去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主要的危險因子是人為因素,且其中以交通違規行為最為息息相關,可見駕駛違規特性與交通事故發生有極大

的關聯性,本研究將利用邏輯斯迴歸統計方法,分析何種駕駛人違規特徵與特定肇事原因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有所關聯。本研究結果顯示交通違規行為、性別、年齡及車種等駕駛人違規特性對於多數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發生有所影響,「行車速度超過速限」、「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無照駕駛」、「未依規定變換車道」、「車輪脫落、輪胎膠皮或車輛機件脫落」、「載貨超重」、「酒醉駕車」及「機車、行人行駛高速公路」等違規行為,相對於其他交通違規行為有更高的傾向會引發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且其中「行車速度超過速限」行為是最重要的違規危險因子,對於高速公路行車環境存在相當程度的危害;男性相對於女性、壯年及青年相較於老年在特定交通事故有

較高的發生機率;大貨車、聯結車及小貨車等載重車輛對於車輪脫落或輪胎爆裂肇事原因交通事故之發生存在相當嚴重的危害,顯見上述駕駛違規特性對於高速公路行車環境存在相當程度的危險性。本研究根據邏輯斯迴歸分析結果所獲取到的高速公路危險因子,研擬相關交通政策之建議,提供有關單位參考,以求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之發生,改善我國高速公路行車環境。關鍵字:交通違規、邏輯斯迴歸分析、危險駕駛行為

應用駕駛模擬系統探討高速公路交織路段變換多車道之行為特性

為了解決行駛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的問題,作者林家如 這樣論述:

「變換多車道」對於許多駕駛人來說是項艱難的技巧,因為需要考量到非常多且複雜的因素,包括車速、車流與距離等,而導致變換延遲時間增長,誘發許多不安全的狀況。若在車速極快、車流複雜、距離過短的情況下,變換多車道行為可能會形成交織車流的運作,駕駛人容易因為視野死角或判斷失誤而導致意外發生,此情況常發生於高速公路的交織路段上,如交流道轉換路段。本研究以小汽車駕駛模擬系統呈現高速公路系統交流道之交織路段的場景,其中包含單向三車道的轉換路段、三種「變換限制距離」的路段長度及三項車流「交織流量比率」,時間設定為接近下午尖峰時刻,車速較高且交通量漸漸提升。招募18個測試者來實驗,並採用9個因子設計組合而成的模

擬場景,以達到有效153個樣本數,並讓受測者在某些限制條件下,以車內警示系統輔助駕駛人告知訊息方式變換多車道,接著以統計檢定方法分析其行為數據,評估影響駕駛人使用此系統於高速公路交織路段上變換多車道的效果。結果顯示400公尺的道路設計水準與維持〈25%的交織流量比率能提供更安全的經濟效率,且車內警示系統能有效提醒駕駛人,可改善駕駛人的操作技能,減少其變換多車道的延遲時間,提升駕駛人行駛於道路上的交通安全,避免造成意外事故而致傷亡。此研究結果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即時告知駕駛人在交織路段上變換多車道的訊息,降低決策的時間及失誤性。將來可利用車載資通訊技術傳輸訊息,再透過資訊加值處理

方式,適時、適地、適切地通報給駕駛人,並賦予道路安全的執法單位更多通報管道,以利規劃具體的相關法規及維護道路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