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光燈哪裡買台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補光燈哪裡買台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村山早紀寫的 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 和朱慧芳的 只買好東西:食材達人朱慧芳採購秘訣大公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獨步文化 和新自然主義所出版 。

中央警察大學 公共安全研究所 宋筱元所指導 張謝佛的 新冠疫情與新型態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國與新加坡應變機制之比較研究 (2021),提出補光燈哪裡買台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傳統安全、大規模傳染病、新冠病毒、人類安全、經濟安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補光燈哪裡買台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

為了解決補光燈哪裡買台中的問題,作者村山早紀 這樣論述:

你是否想過一本書在抵達你身邊前,經歷過多少超乎想像的奇蹟之旅呢?而你,願意成為這趟旅程的終點嗎? ★獻給在生活中疲累憂傷的人們,一則溫柔動人的療傷物語★實現奇蹟的力量,原來藏在我們心中「遺憾」的深處★2017本屋大獎候補遺珠,故事靈感源自日本真實書店店員!★日本讀者含淚推薦: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書店物語!「你可以讓這家書店起死回生嗎?」被逐出職場、愛書成癡的書店青年,遇上了招募書店店長的重病老人。這次,青年不只要讓落伍老書店重生,還要挑戰一件「不可能的任務」!有第二次回到書店的機會,他不只要重振書店,還要找回沒好好珍惜的寶物。重要的朋友、沒能珍惜的家人、自己容身之處,或是深愛卻沒機會引發熱潮

、傳達給未來人們的故事……他要將胸中寧靜的愛意化作海浪,衝向日本每個角落。書的溫度不止來自觸摸得到的書頁,更來自愛書人們一次次的祈禱──希望這個故事被更多人讀到,希望這本書前往你們的家中,希望這個故事深深留在你們的心中。★作者村山早紀獻給讀者的話:我想,現實中可能很難有一本書可以像這樣熱銷吧?但在書寫時,我沒假設過「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我想在世上某間書店,一定出現過如同故事般的奇蹟,或者,未來即將發生。【故事介紹】「櫻風堂書店不再適合這個時代了,但我不想放棄。 我想將書店和客人交給你,你可以讓它起死回生嗎?」月原一整是個愛書成癡的書店青年,他很擅長從乏人問津的舊書裡挖出不為人知的寶藏,卻不曾

好好留意過身邊重要的夥伴。當他因故離開工作十年的書店時,才驚覺自己孤單一人。自己為何沒好好守住「銀河堂書店」這個容身之處?連想讓《四月的魚》這本新書熱賣的熾熱心願,都成一場空。沒想到,一名住在偏遠鄉鎮的老人找上月原,將老書店「櫻風堂書店」託付給他。接下了讓書店重生的任務,月原費盡心思地為客人找到在架上等待他們已久的書,也再度擁有賣《四月的魚》的契機。儘管身處異地,只要在同一片天空下、為同一本書奮戰,就有機會相聚。在月原離開後,後悔沒與他交心的前書店同事們,是否能靠《四月的魚》這個美麗故事與他聚首,彌補彼此的遺憾?又需要多少個奇蹟,才能讓觸動他們心弦的書大賣?這份寧靜的愛意,最後可否化作奇蹟之浪

,衝向這趟旅程的終點──每一位讀者的心中?書店店員的心就像黑暗時代中一盞盞的燈火,當同時因對故事的愛而亮起時,便會產生無與倫比的奇蹟,那是發生在書店的奇蹟,也是人生中的奇蹟.....【關於日本文庫X的覆面書傳說:本書主角的祕密】日臺一樣,實體書店紛紛關門,而每一本新書推出時,都因為爆炸的新書出版量而不易被讀者察覺,快速淹沒在下一波新書到來,變成乏人問津的舊書,一本書生命週期無比短暫,完全沒機會再被讀者發現。痛感這樣的現實,日本一位年輕書店店員,想出獨特的行銷手段──「文庫X計畫」。他真摯自製手寫的推薦文封套,包覆原書,遮住書名和簡介,不止讓讀者產生好奇心,也讓讀者受推薦文影響。不止帶動任職書店

的單書銷售,甚至席捲全日本,引發各地書店奇蹟一般的銷售熱潮。這本書的真面目其實是出版一段時間的舊書,但店員運用智慧和愛情重新帶動全日本舊書銷售潮,堪稱出版傳奇。本書《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主角月原一整的人物靈感即來自於這位傳奇店員;而故事中其他書店店員的人物靈感來源,也來自現實中真實存在的書店人物。【作者序:請從他們手中接過、那本一直在等您翻開的書】你喜歡書店嗎?喜歡欣賞書架上眾多書們的書背、遠眺平台上層層疊疊著的五彩繽紛新書和暢銷書的亮麗封面嗎?抑或,你喜歡呼吸書店嶄新的紙張與墨水味嗎?我好喜歡這些事物。我從小就熱愛書與書店。每當造訪書店都像見到盛載許多故事的幻想世界,一本本書則是等待我取閱、

通往不可思議領域的門扉。我明明這麼喜歡書店和書,卻似乎從沒認真思考過,到底是誰,又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將一本本書放上書架與陳列在平台上。注意並開始了解陳列書籍的書店店員們所思所想,是在我長大成人且成為作家後的事。在我的國家,書市狀況和大家一樣,每天都有許多書籍出版運至書店,步調快速如湍急的河流。書店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為自家顧客挑選他們會喜歡的書,恭迎至自家書架與平台。據說,有時店員腦海還會具體浮現顧客面容,想到某些特定顧客若注意到這本新書將多高興。有位非常喜歡我故事的店員小姐,在她不負責結帳時碰巧見到我的書被販售出去。據說,她在遠離櫃台,顧客看不見的地方鞠躬致謝,直到客人身影消失。「因為我真的

很高興。」她笑著說。我覺得她就像妖精。熱愛書籍,熱愛顧客,祈求他們幸福的不為人知妖精。今天妖精一定也在世界各國的書店工作。繁忙不已,卻還是會時而露出羞怯的笑容。【出版工作者、書店店長、網路書店、作家、詩人齊聲推薦!】李惠貞(「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沈如瑩(書店・出版工作者)、林廷璋(櫞椛文庫館長)、林詩涵(島呼冊店管家)、林鈺雯(《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編輯)、林福益(城邦書虫總經理)、邱常婷(作家)、郭正偉(讀字書店店長)、陸穎魚(詩人、詩生活店長)、發發fafa(插畫家)、楊富閔(作家)、郭正偉(讀字書店店長)、吳佳容、紀華慶、陳綱儀、劉盈萱、簡明偉(金石堂網路/實體書店)──

愛書人一致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列)作為開書店的人,我保證你一定會在書店最醒目的位置看見這本書。──林詩涵(島呼冊店管家)一家從容的傑出書店帶來的痕跡與再生方法,獻給在不同區域與時空裡的書店工作者。──林鈺雯(《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編輯)故事本身很溫暖,提醒讀者一個似乎已經消失的世界,一個書店、書還有人依然充滿希望的世界,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有點過分理想化,但看完依然滿懷憧憬,想著要是真如故事裡所說的就好了呢。──邱常婷(小說家)溫和卻有力量。令人心有戚戚的劇情,深刻描寫書店不為人知的內在一面,喜歡閱讀與書店的你,會喜歡上這本書的!──簡明偉(金石堂汀州店店長)用美麗的辭彙描寫景色,充滿

詩情畫意。用樸實的語句訴說故事,風格清新獨特。一邊閱讀,腦中一直不斷浮現岀故事中唯美的畫面。彷佛是走在陽光裡面,溫馨的、暖暖的,也像是漫步在櫻花樹下,悠閒的、怡然的,值得書店工作者推薦給讀者的一部好作品。──紀華慶(金石堂信義店店長)每家書店私藏故事,主角配角是你是我。──吳佳容(金石堂台中店店長)一本好看的書,到底是怎麼能通過書店員之力,才能送到讀者手上呢?由作者說是寫給書店員情書的小說也不為過的櫻風堂書店奇蹟物語,可以窺見書店員在藝文氣息的之下到底多麼繁忙,真誠覺得能幫助喜愛的書與讀者相遇,是一場非常美好的奇蹟。記得常來書店讓奇蹟多多發生(笑)。──陳綱儀(金石堂網路書店.文學小說線)這是

一本以書店為背景的書,敘述沈默寡言的主角在書店裡工作,從低潮轉折後敞開心胸,也找回了自己的靈魂跟理想。看完這本書印象很深的是「人只要還活著,做點夢也不礙事吧」,對於現階段的我感受到很深的體悟,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看看這個作品,讀完之後說不定也更堅定自己的夢想,就像我踏上插畫夢想的道路,遇到困境也不要退縮。──發發fafa(新銳插畫家)【讀者感動心得】★在這個網路平台崛起的時代,書店要生存越來越不容易,連地下室的租金也負擔不起,於是一家一家的書店都熄了燈,書店越來越不起眼、也不重要了。但似乎書店本來就不是很起眼,喜歡讀書的人我們討論書,會討論作者、出版社、譯者,甚至讀者的討論本身都比書店起眼,從哪裡

買書好像永遠不會是我們在乎的焦點。在這對書店越來越殘酷的時代下,書店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書店店員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他們只是將書籍上架與下架嗎?或是他們扮演著串起讀者與作者相遇的媒人,拉起一段上錯花轎嫁對郎的姻緣?本書故事並不複雜,寫著一群書店店員的日常工作、書籍流通過程以及對書籍的熱愛。我想喜歡閱讀的人都會幻想自己成為作者、成為編輯、成為書店老闆,前面兩者我們可能透過許多日劇、小說、影集對該職業多少都有些認識,但就我讀書與觀影經驗,書店的故事特別稀少,這也讓該書十分珍貴,透過該書寫實性的描繪出書店工作型態,可以讓讀者對「書店」有更多立體的想像與理解。除了職場發展外,該書也寫了情感線,讓

整本書又多了一絲粉紅色的氣息。★有很久的時間沒有踏近書店,買書也是透過網路直接購買,從來沒有想過裡面的員工為了推銷心目中的書籍花費了多少時間,以及工作的內容是多麼勞累而繁雜。書中的角色,透過故事一點一點的帶出他們心中一處尚未解開的結。因為可以感同身受的心,於是溫柔的對待書以及周圍的人事物;說不出口的掙扎,化作故事,透過不同的媒介傳遞,最後都成為一股力量,讓小小的奇蹟變成耀眼的閃光。★故事的隱藏主旨是「失去、遺憾與治療」。在故事中發生了不少無奈的事,不少人失去了什麼,因而感到痛苦,感到遺憾。這些傷痛有些得以復原,有些永遠的就存在於此。《四月的魚》銷售奇蹟背後,銀河堂的大家付出的心力,正是對失去月

原一整遺憾的補償,也是對這個有那個點孤僻的同事能力的認可與愛的告白。而櫻風堂的存在則是專屬於月原一整的療癒之鄉★大約在讀這本書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好想重回擔任書店店員的時光,好想親手陳列、親口推薦這本書,讓它在我的手上閃耀,讓讀者知道它值得這麼多的愛。至今我仍覺得當書店店員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過程,也是我最熱愛的一個職業,就像書中的一整一樣,到書店看到書亂七八糟就想要整理,離開自己負責的書架就感到惋惜。在剛離職的時候,回到書店我總是在幻想若是這面櫥窗或是那本書,能由我親手打造佈置該有多好?對我來說,或許就像一整對書店的感情一樣,是個可以安心待著的地方。走進去不困窘,可以踏入任何一種世界,體會

各式各樣的情緒,與感受各種人生。這不僅僅是關於書店店員的故事,也是給予所有愛書人的情書。

新冠疫情與新型態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國與新加坡應變機制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補光燈哪裡買台中的問題,作者張謝佛 這樣論述:

2019年開始流行的新冠疫情對人類造成嚴重衝擊,各國政府均全力應對,本文從非傳統安全視角比較我國及新加坡疫情應變機制,目的在探討新加坡防疫成功的經驗及方法,作為我國之參考借鏡。新冠疫情最初出現於中國,鑑於兩岸民間往來頻繁,唯恐疫情流入蔓延,我國在初期採取嚴密邊境管制,雖頗具成效,後由於民航機組員染疫而出現防疫缺口,進一步造成我國本土社區感染擴散而進入三級警戒階段,後續在疫苗政策、採購及施打上又因劑量不足,施打覆蓋率也低於新加坡,導致疫情擴大。新加坡在Delta及Omicron病毒流行期間,雖然初期邊境管制不彰,後續進入社區感染又爆發移工問題,但星國政府鼓勵大眾接種疫苗且進行例行篩檢,並進行阻

斷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以及疫苗接種差異化措施,鼓勵施打追加劑以因應疫情變化,至2022年4月26日已全面開放施打三劑疫苗的國內外人口出入境,進而使經濟活動復甦,人民得以如常生活。有鑑於病毒仍在不斷變異中,未來我國政府仍應謹慎應對,並參考國外成功經驗,才能確保衛生安全同時兼顧經濟發展。

只買好東西:食材達人朱慧芳採購秘訣大公開

為了解決補光燈哪裡買台中的問題,作者朱慧芳 這樣論述:

  朱慧芳在事業顛峰處毅然決定離開都市,協助夫婿黃仁棟創辦台灣第一家有機超市。為了尋訪台灣好食材,十年來行駛的里程,足足繞行台灣五百圈以上。這回,她將首次公開自己的私房好食材,從來源選擇、外觀判斷、清洗、烹煮、保存等獨家秘訣都一一分享。更要破除一般人常見的飲食迷思,包括:外食族吃糙米不一定比吃白米健康、深海魚不一定沒有重金屬污染、市場上的溫體肉品不見得最新鮮美味,還有香氣撲鼻的麵包店真的有好麵包嗎?……   這是你一定要看的台灣在地好食材採購指南,因為食材好,不但美味營養,也才能吃得安心、吃出健康!書中嚴選上百家米飯、麵包、麵條、四季蔬果,以及豬雞鴨鵝蛋和水產等食材,舉凡有機天然、安全無殘留、

產銷履歷、人道飼養、小農自產等應有盡有,方便你按圖索驥輕鬆採買,隨意煮快樂吃,節省許多錯誤嘗試所繳交的學費。   當然,還可以將作者累積十年功力所傾囊相授的採買要訣謹記在心,從日常生活中落實選擇在地當令、健康美味、天然有機、安全又便宜的好食物,做一個精明的食材採買家。 本書特色   一本台灣優質精品農畜物產的採買指南,囊括台灣各地好食材。作者更以挑剔有理的消費者心態,在字裡行間解答一般消費者對食材會有的疑惑和提問。   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米飯、麵包、麵條,四季蔬菜、當令水果,以及豬雞鴨鵝蛋和水產等,舉凡有機天然、安全無殘留、產銷履歷、小農自產等,均一一詳細介紹推薦給讀者。   全書充滿慢食與

樂活的精神,作者大力倡導:「吃飯救地球!」因為一天之中,每人至少有三次救地球的機會,現在就開動吃樂活三餐,為改變環境盡心力,是一本非常實用的綠色生活手冊。   全方位打破疆域的天然有機食品採購的局限,藉此澄清一般人常犯的有機謬思,藉此重建全新的飲食觀。 作者簡介 食材達人朱慧芳(Alice)   曾任職於美商花旗銀行,創台灣最年輕女性分行的紀錄。在事業尖峰處毅然決定離開都市,協助夫婿黃仁棟創辦台灣第一家超越環保標準的有機超市。累積超過十年的食材挑選經驗,只為了幫消費者尋找好東西,並且樣樣都是放心給家人吃的嚴選食材!   現專職寫作,並致力於推廣台灣優質天然農產品,並將國際化綠色行銷觀念轉植實踐

於本土企業。著有《從泥土冒出的有機人生》、《只買好東西》(新自然主義出版)。 【推薦序】好食材孕藏無限的大愛  陳月卿-養生達人暨資深媒體人用飲食力量改變自己、改善環境  陳秀枝-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一本健康又樂活的飲食指南  陳俊旭─自然醫學博士、《吃錯了,當然會生病》作者好食材是健康的源頭  黃有評-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所教授與您分享在地好食材  黃仁棟-台灣有機產業發展促進協會理事 【前  言】  一切從當個挑剔的消費者開始我和我先生黃仁棟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四處尋覓台灣優質好食物,如此這般的因緣際會,讓我從一個五穀不識的都市上班族,變成了好食材報馬仔、健康補王、瘦身中

心,甚至變成了防癌諮商專線…… 【第一章】  採買好食材,從主食開始一碗米飯、一個麵包、一束麵條的價值,不單是香Q黏、鬆軟或紮實、彈牙或順口,更是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中,對空氣、水質、土壤、環境、生態的珍愛。健康的產品與健康的環境必須靠自己去創造,現在就從購買好東西開始,用消費力積極改善生活的大環境。 【第二章】  天意成就四季蔬菜好滋味所謂健康的飲食,就是幫助身體達到平衡狀態。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不難,因為大自然已經幫我們安排妥當,只要按照四季時序,適量食用當地當季盛產的蔬菜、瓜果,就不會偏離平衡太遠。如果能夠避免吃進化學農藥、食品添加物,離健康狀態就更近了。 【第三章】  世界級口感的台灣水果我

始終覺得一定有什麼因素,讓台灣的水果這麼有風味,這麼好吃。我認識農友的用心,也知道這片土地的豐腴,可是能夠做到樣樣水果都這麼好吃,除了技術、土壤之外,一定有些什麼別的原因吧!台灣,是上帝應允的「迦南美地」嗎?至少就水果而言,是的。 【第四章】  水產是健康肉品新主流現代人吃得太過豐盛,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者,開始轉向魚蝦水產等白肉。我常覺得,吃得少才能吃到好東西。飲食和環境的關係牽連很深,要想吃到高品質的食物,保持生態平衡是基本的條件。這條鐵律,在農漁畜牧各種與食物相關的產業中,都可以得到印證。 【第五章】  吃肉有更好的選擇在台灣要吃到有機米、有機蔬果都不是難事,但是堅持吃有機肉,可就是跟自己

過不去了。生產有機肉的門檻很高,要量產上市著實不易。不過,台灣還是有優良的豬雞鴨鵝蛋等養殖場,飼養環境和處理過程非常乾淨,只要認清品牌,想買到安全健康的好食材,不會有什麼困難。 【後   記】最好的東西通常近在眼前 【推薦序之一】 好食材孕藏無限的大愛陳月卿(養生達人暨資深媒體人) 有一次上陳文茜的廣播節目談有機農業,她驚訝的說:「妳怎麼知道這麼多?」其實都是因為「愛」。 一開始當然是因為要幫心愛的老公抗癌,所以縱橫書海,想知道人為什麼會得癌症,結果發現飲食與健康關係大矣!接下來研究怎麼吃最健康,實驗結果發現多吃蔬果好處多多,打成精力湯更容易消化吸收。但因為是生食,所以食材的來源和安全性成為

我關心的焦點,除了經常來往於各有機門市,購買有機食材,「有機種植」也成為我研究的範疇,甚至遠赴日本、德國參加有機展,並且觀摩有機農場。 在這一連串的追尋中,我體認到飲食真是件大事。小影響一個人的健康,中影響一家人的幸福,大影響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最終影響到地球生態。我們買什麼、吃什麼,決定了農人種什麼、怎麼種。過去多少年來追求低價大量的結果,讓土地失去生機,環境危機四伏,吃蔬果擔心有農藥,吃養殖的雞、鴨、魚、豬,擔心有藥物殘留,我們的消費行為傷害了地球,也傷害了自己。 其實大多數的主婦跟我一樣,只想買到安全可靠的食物,為家人調理營養均衡的三餐,卻不知道該到哪裡買?有機種植似乎是一個解答,但是全世

界的消費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那是真有機嗎? 在這樣的困境中,很高興看到朱慧芳女士把她和夫婿黃仁棟尋找健康食材的經驗和心得娓娓道來,並編輯成冊,讓我們可以按圖索驥,尤其慧芳的文筆細膩又充滿感情,讀起來更是一種享受。 我想這也是因為「愛」。一方面他們把消費者當好朋友,「好東西」當然「要跟好朋友分享」;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愛那些守著土地、競競業業,只想用對的方法、種出好食物的農友,希望他們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與肯定。最終是對這片土地的大愛,因為只有「對」與「好」的耕種、養殖方式,才可以慢慢恢復這片土地的生機。 讓我們用「只買好東西」的消費方式,投好農友一票,也投自己的健康和地球生態一票。「好好吃

」不僅可以救自己、救家人,最重要的是可以救地球。我們每天都有三次做好事的機會,能不好好把握嗎? 【推薦序之二】 用飲食力量改變自己、改善環境陳秀枝(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理事主席) 第一次同時見到慧芳與他的夫婿黃仁棟,是在台北火車站,時間極短只說了幾句話,她說:「我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因為十年前仁棟起頭想開有機超市的緣故,我就一路陪著他走上這條有機路。」當時坐在一旁的仁棟,聽到「傳統」兩字笑得很詭異,慧芳訝異的揚眉看仁棟一眼。回想起那畫面非常經典、有趣。 接著慧芳說:「這十年的過程,一路走來很辛苦,有時候我會質疑,難道我們做錯了嗎?想想也沒有!如果生命可以重來,我們還是會選擇走這條路,因

為值得……。」慧芳真是一位「認真的傳統」女人,以丈夫仁棟的最愛為最愛,也因此促成無數深入了解台灣好食材的豐沛知識與感動。 「一包米、一籃菜的延伸中,我們相信消費可以改變世界!」把好的生產者介紹給消費者,始終是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理念,目前只服務入會的社員,還來不及把我們尋訪好食材的訊息向社員以外的大眾傳遞。慧芳先我們一步,藉著她的文筆告訴所有人,好的生產者隱身在台灣的每個小角落,等著大家去探訪挖掘。慧芳單純的以為,出書是她個人私事;其實,她所呈現的是對人、對環境生態最深的敬意與關懷,那是公共事務。 身為合作社的理事主席,肩負推動合作社理念「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任務。誠實、公開、社會責任、

關懷他人,是合作人的價值信念,寫序之故實因感動於慧芳渾然天成而不自覺的合作人情操。受邀之時,我私心希望能夠藉由寫序讓讀者認識合作社,同時傳達消費者也可以自組合作社。關心食物的來源,藉著互助合作「共同購買」的力量,一起來做聰明有道德的消費者,支持友善環境的生產者。 「我們對待地球的方式,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品質;我們耕種的方式,孕育出我們吃進嘴裡的食物,同時影響我們的健康。」我想「身土同愛」這四個字,可以完全體現慧芳在書中所提及的生產者,因為他們對自然、對土地的謙卑態度,實在令人動容。慧芳也是我們合作社的社員,身為主席有此「食材達人」選擇加入我們的合作社,深感與有榮焉。  【推薦序之三】 一本健康又

樂活的飲食指南 陳俊旭(自然醫學博士、《吃錯了,當然會生病!》作者) 收到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寄來的《只買好東西:食材達人朱慧芳採購秘訣大公開》初稿,如獲至寶。我很有榮幸來替這一本飲食採購指南寫推薦序。作者朱慧芳女士曾和夫婿黃仁棟先生經營台灣第一家有機超市,擁有十年的豐富經驗,這次她巨細靡遺地公開全台優良的食材採購來源。這不但是一項創舉,更是一件無私的奉獻。 現代化工業與農業,已經深深傷害了人類居住的環境與食物。尋求乾淨營養的食材,已成為有心追求健康者最迫切的課題。然而,由於食物供應者無心或存心的掩飾,市售食品卻是危機四伏。為了健康,很多人找得很辛苦,甚至我遇過一些人因為不敢吃有污染的食物,而瘦得

只剩皮包骨。 作者分享親身的實務經驗,以溫暖又有力量的文學筆觸,揭開各類米麵、蔬果、水產、豬雞鴨鵝蛋等食材的層層神秘面紗,相信一定能讓消費大眾豁然開朗,書中還代表性地推薦優良農戶或廠商,讓大家不但有所依循,而且電話一打就可以立即消費。如果我把這一本書稱之為腳前的一盞明燈,應該是名符其實吧! 我非常贊成作者公開優良小農或小商的作法,如此,不但可以實質獎勵默默付出的有心人,更可以抑制財團壟斷,豐富台灣農業與商業的多樣性。 台灣四十年來,走過經濟奇蹟,嘗過繁華富足,如今大家已經從吃得飽的境界,提升到吃得好,而且更要吃得健康。台灣與鄰國競爭優勢,已不再是廉價人力,也不是無止境地破壞環境以賺取外匯,而是

在於長遠規劃、永續經營。其中,有機與環保產業是台灣目前的競爭優勢。希望藉由朱慧芳女士《只買好東西》新書的拋磚引玉,能夠激起更多農家、商家、消費者的興趣,積極投入健康食材的產業,讓台灣更乾淨,進入良性循環,走向正面化發展,說不定這將會是本書意想不到的長遠貢獻。  【推薦序之四】 好食材是健康的源頭  黃有評(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系教授兼主任秘書) 每天數以百萬計的上班族和學生,三餐大部分都在外解決,購買餐點時,除了考量價格與口味外,大都忽略了營養是否均衡,更遑論詢問食材的來源。以一般大學委外經營的自助餐廳為例,學校餐管會均會要求廠商貼公告說明,「所有肉品均符合CAS規定,大腸桿菌與人員健康等均符合定

期檢查標準,請放心享用」。老天保佑,多年下來,倒也沒聽到有重大意外狀況發生,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大家真的吃得健康嗎?還是時間未到,身體的健康尚未亮紅燈呢? 拜讀朱慧芳女士大作《只買好東西》後,吾人才恍然大悟,食材是健康的源頭。俗話說:「樹頭顧好在,不怕樹尾刮風颱。」真正的好食物,是最接近原始風貌的食物。好的食物進入人體,才能提供足夠的熱量,讓我們的身體永保健康,如此才能抵擋各種病毒的入侵。 但消費者如何辨認什麼才是好的食物呢?朱女士憑藉十幾年來與其先生共同的觀察與生活體驗,告訴消費者一些簡單又實用的技巧,讓消費者可以針對好的食材,買得安心、吃得放心。朱女士在本書前言,即提到她跟你我一樣,以前什

麼都不懂,只要食物衛生就好,但是如何讓自己學習成為挑剔有理的消費者呢?本書第一章就與大家分享採買好食材,從主食開始,國人大部分以米飯為主食,一般人的認知,台灣東部產的米比西部的米優良,果真如此?西部種不出好米嗎?第二章談到大自然既已將一年分為四季,依循季節變化吃當季盛產的蔬菜豈不是更健康。第三章則以台灣水果為主題,教大家許多小撇步,比方說葡萄串上果粉要不要洗?為什麼買小鳳梨會比較安全?第四章是討論水產,如何採買安全又無重金屬污染的魚產?第五章談到吃肉應該有更好的選擇,教大家如何輕易買到優質的肉品? 整本書圖文並茂,作者以自己親身體驗,利用最簡潔易懂的寫作方式,傳達給讀者選擇食材的要訣,每章還附

上好食材的採買資訊,藉由只吃好東西來支持台灣在地優質農畜魚牧。為了讓大家吃得更健康,出版社還邀請朱女士錄製選購好食材的影音短片,手機有攝影功能的讀者可以拿起這本書的封底,對準QR Code圖型照一下,就可以看到好食材的資訊了。 對於過去已經下肚的食物,沒有辦法吐出來了,但是自己可以掌控未來。深信只要細讀本書,從此刻起,大家也可以自學成為食物達人了! 【QR Code使用說明】:QR Code(全名是Quick Response Code),是一種比現行條碼具有更高資料儲存容量的二維條碼,它是在一九九四年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所發明,原始設計目的是用於管理汽車零件,目前在日本隨處可見QR

Code的蹤影,例如廣告傳單、雜誌、入境許可證等。台灣最近幾年也逐步推廣QR Code的使用,究竟如何使用QR Code呢?部分具備照相功能的新款手機會內建QR Code的解碼軟體,若在你的手機內找不到該軟體,則可自行上電信業者的官網,免費下載適用於你的手機之QR Code解碼軟體。在你的手機上啟動解碼軟體後,以手機上的相機鏡頭對準QR Code,即會在手機上立即顯示QR Code解碼後的內容,一般以網址或簡單產品內容介紹居多。感到很新鮮吧,不妨現在就試試看。  【推薦序之五】 與您分享在地好食材  黃仁棟(台灣有機產業發展促進協會理事) 這些年來,很幸運的,我們的家庭生活圍繞著好食材。因為

尋訪有機食材,開始接觸好的東西、好的人。 身為慧芳的另一半,我知道她是個認真、用功的人。她對有興趣的題目會習慣性提問,還會努力地蒐集相關資訊。幾年下來,書架上放滿了食品相關的工具書籍、食譜、國外看展帶回的資料。她會逐一整理、閱讀,還會跟他人分享吸收到的心得。 除了文字之間吸收知識之外,對於我們幫助最深、教導我們最多的是遍布台灣四處的農友和工作者。慧芳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擔心的有兩件事情,其一是值得介紹的生產者和產品很多,掛一漏萬是一定會發生的結果;其二是一本書要說明台灣的米、麵、蔬果、肉,只能提示重點,無法一一細究。更何況市面上還有許多好東西,是我們還沒有緣分接觸到的。 我們的好食材經驗,得

自於台灣各地努力耕作、養殖的專家。除了感謝,我們也樂意分享,讓這些知識發揮價值。期待《只買好東西》成為一本幫助大家實踐綠色飲食的生活手冊。一日三餐吃在地、吃當季、吃好食物,從照顧身體健康,繼而改善我們居住的環境。 我們常吃的主食之中,一碗米飯、一個麵包、一束麵條的價值,不單是香Q黏、鬆軟或紮實、彈牙或順口,更是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中,對土壤、環境、生態的珍愛。健康的產品和環境是大家希望擁有的,而這一切必須由我們自己去創造,不妨從三餐購買好食材開始,用消費力積極改善地球環境吧!【米飯】吃飯學問大說吃飯學問大,一點也不誇張,尤其米飯是台灣人的主食,想想看二千三百萬張嘴,一天吃三次,要種多少

的稻米才夠吃。這麼多的稻子種在田裡,影響的層面下至土壤,上到空氣,還有這麼多人的健康,確實不容小看!吃飯這麼重要,在介紹怎麼買當令蔬果、豬雞鴨鵝、魚蛋麵包等好東西之前,一定得先把大家的肚子填飽,告訴大家怎麼挑選好米。同樣是米,大部分的人可能只知道看價錢。受到媒體或是廣告的影響,你也許對市面上幾個品牌的米有些印象,例如池上米、中興米、金墩米、崑濱伯的冠軍米等。你或許還聽過幾個特有的品種,例如台灣近年推出的益全香米、台梗九號、日本國寶越光米、花蓮無毒黑糯米;或者你還知道泰國的長米比較硬,進口的米比較便宜,巷口那家雜貨店賣的米好像也不錯!可是認真去想想什麼是好米,怎麼買好米,你可能還得知道更多。有機

米種得多、好吃又便宜我們家長期吃有機米,除了因為我和先生在有機這個行業專研十多年,知道吃有機食物的好處之外,更深深了解吃有機食物就是在保護地球環境。對我們而言,有機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信仰,大環境必須靠自己去改造,支持有機是為台灣創造更好的明天。更何況,有機米幾乎是所有有機食物當中最便宜的,這個便宜不占太可惜了。台灣的有機耕作面積,占所有可耕面積大約千分之一,而有機耕作面積當中,有百分之四十是種稻米。看到這個數據,你可能會推斷:一、台灣種有機米的農地應該不少吧?是的,除了台北,每個縣都有種有機米,產量的確不少。二、到處都有種,所以容易買得到吧?沒錯,除了傳統的超市之外,各縣市的農會商店或超市都有銷

售當地有機米,甚至其他地區的有機米,包含台北、新竹、台中等都會型的農會都有。三、種得多又容易買得到,是不是比較便宜?和噴灑農藥的慣型農作生產的稻米比起來,有機米的價格是比較高,但是與越光米、或是一些特殊米比起來,可就不一定。在各種有機食物中,有機米的價位算是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