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木板破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補木板破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詹鳳春,史托瑞出版社寫的 大自然雙書套組:《醫樹的人》+《重返自然,阿公阿嬤教你的手感生活DIY》(贈送「和洋風隨身筆記本」1本) 和劉靜玲的 第一件木工家具就上手(2014全新增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柿子文化 和麥浩斯所出版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潘(示番)所指導 裴進福的 越南漢喃文獻遺產的保護與反思 (2019),提出補木板破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漢喃文字、漢喃文獻遺產、漢喃古籍、古籍修復。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補木板破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自然雙書套組:《醫樹的人》+《重返自然,阿公阿嬤教你的手感生活DIY》(贈送「和洋風隨身筆記本」1本)

為了解決補木板破洞的問題,作者詹鳳春,史托瑞出版社 這樣論述:

重返自然,找到自己   ●樹木除了提供並改善我們生活環境,也能接療癒我們的心靈。 ●在自然裡親手為生活做一點事,與土地建立起真實的連結與喜悅!     《醫樹的人》     種樹有方法,救樹有訣竅!   從補校到東大博士,她一路在夾縫中掙扎茁壯;   醫治樹木十多年,她反而被樹療癒了……   →在樹的醫病歷程中,學到以往不知道的生命知識   →在歷史的自然時空裡,人與樹的關係超乎你我想像   →從樹的生老病死,省思生物學中的生命理論   →看樹醫生成就自我的歷程,你我也學到自我肯定     ◎在歷史的自然時空裡,人與樹的關係超乎你我想像.     人類與樹木、森林之間的關係,   可以溯及

九百萬年前,當時人類以森林為生活的中心……     「樹木除了提供並改善我們生活環境,也能療癒我們的心靈。」在人與樹的互動交流中,我們看到了生命值得尊敬的面向,也從鳳春老師的生命歷程中,發現許許多多的不思議,以及從來不曾知曉的樹木見聞。     ➢什麼樣的樹會散發出奶油醬油味呢?   ➢一棵存活近五百年的老橡樹,樹冠約有60萬片樹葉,一天就可以製造出12公斤的糖、吸收約二至三戶人家所釋放的二氧化碳、蒸發400公升的水分、製造10個人一天所需的氧氣。   ➢二百多顆種子中,能成長為大樹的只有一個。   ➢「片利共生」的合體夫妻樹,有時並不互相恩愛,而是存在相互競爭,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地步。   ➢

美國紅木公園的巨樹,經歷過無數的森林大火,但這是為樹群繁衍後代的唯一方式。   ➢日本宮城縣的一處小村莊為了祈求柿子的豐收,通常會在樹幹基部像是恐嚇樹木般,拿著鐮刀輕輕劃傷樹幹,如此一來隔年就會豐收。   ➢臺灣第一條近代行道樹是出現在臺南,在當時又被稱為鳳凰新道,種滿了鳳凰木。   ➢流蘇樹的特色莫過於雌雄異株及兩性異花(同時開雄花與雌花)。再者,流蘇害怕孤單寂寞,不論公母,最好找個伴一起種植,才能促進開花生長。   ➢目前,最長壽的染井吉野位於東京都文京區小石川植物園內,有將近一百三十歲。   ➢櫻花品種之中能夠超過百年、甚至接近千年為垂櫻。最具代表性的垂櫻,位於福島縣三春町的三春垂櫻──

為彼岸櫻系統的垂櫻。   ➢行道樹的生長速度比樹林內的樹快了二至三倍,但行道樹也比一般樹木高出了兩倍的死亡率。   ➢中國自北魏時期開始就出現「嫁樹」的習俗。據說每年的正月日出之時,需用尖刀刮破樹皮,不刮則果樹只開花而不結果。     ◎在樹的醫病歷程中,學到以往不知道的生命知識     樹木有其決定生死的方法,人類能做的只有順應自然……     從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栽樹有其一套方法,但現代人,認為只要有土,就可以種樹了。為此,鳳春老師不得不疾呼:「不懂樹木,就不要種它!如果要照顧它,請多多跟樹溝通,用心理解它們。」你了解樹嗎?一起來看看吧!     ➢修剪是為了確保樹木維持健康,因此

就算是森林內的樹木,也具備斷臂機制。   ➢老樟樹樹幹基部容易出現的樹瘤,是樟樹中蓄積最多樟腦的部位,同時樹體內樟腦成分使害蟲無法攻擊,避免了因蟲害導致傷口腐朽的發生。   ➢從樹皮的皺褶狀況,就可以知道樹的受風程度。   ➢一旦發現樹木長出如同香菇般的子實體,就可以確定樹幹內部已出現腐朽的情形。   ➢種樹不是土壤愈多愈好,被深埋的樹根很可能因此無法呼吸而生長不良。   ➢移種大樹,必須實施「斷根」作業,讓樹能盡速適應新的生長環境。   ➢移植樹木不是任何時間都能進行,必須注意「移植適期」,古人甚至都是趁深夜時分進行移植的。   ➢「餵樹」的肥料必須講究,不夠熟的堆肥對樹的根系反而會造成傷害

。   ➢冬季幫松樹圍上肚兜,不是為了幫樹保暖,而是為了抓蟲!   ➢澆水是一門大學問,選擇噴灑方式,可刺激葉面生成乙烯,進而促進植物生長。   ➢櫻花樹比起其他樹種呼吸量大,樹皮因此具備許多環狀氣孔,猶如鼻子一般。壯年期氣孔多的代表呼吸能力強,但隨著老化,樹皮上的氣孔就會漸漸消失減少,這是判斷櫻花樹齡的一個方法。   ➢愈是接近樹冠頂層的葉子,其儲存水分的組織愈發達。因為樹冠頂層的葉子很難獲得從根系吸上來的水分,於是漸漸發展出從樹葉表面吸收雨水及霧氣的功能,如同生長沙漠乾燥地區植物般具備了儲水機能。     ◎從樹的生老病死,省思生物學中的生命理論     樹健康才能夠保護我們,   如果樹

生病了,就會連帶著影響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     樹是活的,每天都在動,我們愛樹的同時,也要認識樹,體認它們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面對每一棵生病的樹,鳳春老師總有許多的無奈,那每一次所看到的傷害,彷彿也在她的心裡挖出一個破洞。     ➢我們破壞了櫻花樹的生存空間,忽視了它所需的生長環境,卻一味期待櫻花能盛開。試想,我們確實不懂種樹,深深以為樹只要種下去就可以存活……   ➢若是穿插其他強健原生樹種,恐怕這些櫻花就會自我放棄!其實,這並不是水土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給它生存、生長的環境。   ➢大家誤以為只要有土,樹木便會生長良好的邏輯,應該需要顛覆。   ➢樹木醫的治療只是一個推手,

想要讓樹木健康,最重要的還是天天照顧它的人。   ➢折倒的大樹入我夢來,像個斷了腳的孩子,拖著腳一跛一跛的走著……   ➢樹木移植,也就是斷根,重新養根的概念。移植到新的生長環境,根系是否能適應、細根是否充足等,都會決定移植後的生死關鍵。   ➢所謂生態系,並不僅僅聚焦於單一種的生物,更是涵蓋了周邊的生物、空氣、土壤、水等整體環境。   ➢儘管流蘇樹是可以生長達百年的樹種,但是土壤、土質,甚至樹木所需要的生長生存空間已達極限,恐怕超過百年都會是很大問題。   ➢只要植栽環境有了改變,就算是可生長百年的樹,也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我們並沒有隨著文明的進度提升種植技術,反而是令人乍舌地倒退!

  ➢樹木不僅是靜止不動的大型植物,它具備了鮮活的生命力,能療癒需要它的人,只要你願意用心體會樹木的美,便能從中得到力量。   ➢我像是來判死刑,面對櫻花樹的垂死掙扎,又不得不替老櫻花樹完成遺願。   ➢我深信,只要多一位愛樹人,就便有助於減少更多需要治療的樹木;保護樹木的根本,還是須從建立愛護樹木意識形成而起。   ➢小黑蚊之所以氾濫,答案就是我們使用了太多的農藥,以至於蜻蜓的天敵消失,阻斷了生態的食物鏈。     ◎看樹醫生成就自我的歷程,你我也學到自我肯定     巨樹聽到我在樹下吶喊的聲音,   之後冥冥之中我也像是被安排著朝向樹木專業前進……     她曾經是一個被教育放棄的孩子,

但在橫跨文學、農學、工學三大領域後,一路走來,她的心始終如一,焦點都是——樹!這位「愛樹成痴」的女子——     ★是少數在日本取得樹醫執照的臺灣人,也是目前唯一的臺灣女樹醫。   ★是臺灣首座規劃種植約2萬3000棵喬木與灌木的垂直森林建築「陶朱隱園」的植栽顧問。   ★是罕見結合農學與工學的樹醫專家。   ★是臺灣樹木醫學人才考試教科書的主編。     由日本轉回臺灣後,她看到了這塊土地上人與樹之間的交流面貌,也從中發現了問題。為了這塊土地,為了萬物生靈長久共存的和諧,也為了心中的感謝,她決定從自身的經驗出發,要將「人與樹」的故事傳承下去,履行曾經允諾的一絲希望曙光……     ➢掌握樹木

生死大權的竟然不是樹木醫,而是這些景觀設計師。   ➢如果問題不在病蟲害,而是土壤基盤,那麼找植物病蟲害專家勘查,不就像急需外科手術的病人,卻找了眼科醫師來診療一樣。   ➢人類的基因刻著對大自然的嚮往。   ➢我喜歡看著盆栽裡面的青苔和小樹,想像著它們之間微妙的連結和關係,或蹲或站,一看就是許久時間。   ➢戰戰兢兢的撿起被剪落地的根系,不時地將根系放在手心仔細觀察,我好奇根系所散發的氣味,仔細分辨每一小段根系的氣味。   ➢樹林中充斥著各種生物生態,而樹木更是與我們共生在這塊土地上,每種樹木都有著各自的名稱及特色,我也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生命力。   ➢我每天早上都會來這裡讀書到傍晚,累了就

走到植物園內看著這些樹木,從中得到一些療癒。   ➢此刻我深深體會人生的無常。回想著老師父交代的字字句句:「所做所為不留遺憾,盡力而為,一切隨緣。」   ➢記得樹木的名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同時要有深厚的興趣,才能具備分辨的能力。   ➢摸著溫暖的纖維狀樹皮,望著這些神木,不可思議的心情湧入內心,這樣的美震撼我心。我不自覺的立誓要保護樹木,內心吶喊著,「各位樹神、巨木,有朝一日,我想成為保護樹木的一員。」   ➢大樹啊,你能不能透露一點點關於你的訊息,我多麼想了解你……   ➢樹木的入門就是認識它!感覺它!理解它並欣賞它。   ➢樹木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用獨特的方式展

現出生命力。樹木也是活的!   ➢在這個校園歷經十次的櫻花盛開,而我自一股傻勁的走入樹木的世界,也愛了樹。   ➢綠化的核心概念,不僅僅是將樹木引進人們生活的都市環境中,更是希望能讓樹木在此永續生長,與人類共生。     原來,樹——   就是你我生活的日常,就是你我生命的共同體!   強力推薦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林坤正∕臉書「台灣行道樹」粉絲團老編   胖胖樹 王瑞閔∕植物生態與人文作家、插畫家   徐嘉君∕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臉書「找樹的人」粉專版主   彭文惠教授∕中原大學景觀系主任     《重返自然,阿公阿嬤教你的手感生活DIY》     ★各領域專業職人的說明教導★

  ★15,000,000冊人心所向的銷售保證★   ★入選恆今基金會(The Long Now Foundation)「文明重建圖書館」保存書籍★   ★超過300張插圖、圖表和照片,是詳細且可靠的一本實用指南★     親手為生活做一點事,   與土地建立起真實的連結與喜悅!   重現古法釀造、純手工技法,   一比一的標示、手把手的教導,   住在都市高樓裡,也能活得很鄉村、很自然!     ◎不只是自給自足的實用寶典,更是成就自我喜悅滿足的祕笈     親手為自己的生活多做一點事,掌握一項技術,增加自立自強的能力,與我們的房屋、土地、地球建立起真實的連結。這種喜悅,是我們喜歡這本書的

原因。——潘姆.亞特(Pam Art),史托瑞出版社(Storey Publishing)董事長     美國在一九七○年代的「回歸大地時期」(back to the land era),嬉皮在自己家裡從事耕種,汽油與原料的價格飆漲,回歸自然的呼喊激盪著人心,史托瑞出版社順應時情出版了一系列《鄉村智慧手冊》(Country Wisdom Bulletins),每一本手冊都提供一點點鄉村生活的必備知識、介紹簡單的技術與手工藝相關資訊。這些手冊出版了數百集,賣出一千五百多萬冊,幫助讀者探索自力更生的樂趣與成就感。     《鄉村智慧系列》很完整的呈現了關於鄉村和自給自足生活各個方面的資訊,在此一綜

合性的集合中,本書擷取了與生活工藝類相關主題的step by step指導,提供需要知道的,關於可持續性、自給自足、住宅基地和DIY生活的一切。主題包括:自製乳酪、醃製小菜;家具製作和籃子編織;製作花環、香料;自製禮物和裝飾品;戶外土地的相關建設。還有更多!     這本書有超過300張的插圖、圖表和照片,每頁都有值得信賴的建議,是同類書籍中最全面、最可靠的一本。     ◎豐富多元的好手藝,成為一個優游在自然裡的快樂現代人     ➢把好吃的做出來   除了必須的一日三餐料理,鄉野生活當然還要有特別的飲食,在這裡,我們將學會如何自製乳酪、奶油與優格、冰淇淋;食物保存、醃製、裝罐與蒸餾;好吃的

果凍、果醬與糖漬水果;醃黃瓜與開胃小菜;釀造風味醋;製作最棒的蘋果汁……     ➢用大自然來做禮物   生活小物自己來,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手工DIY,材料都來自大自然,手工蠟燭、籐籃編織、葡萄藤花環、天然香料、押花機、手工糖果、節日禮物……不求精巧,但求真心,這絕對是一份最棒的禮物!     ➢親手為住家做一點事   鄉居生活其實很容易,為居家增添一點不同的鄉野風味,做個簡易家具;試試將椅子梳理一番,為座椅重新編織;編織一條鄉村風地毯;製作特殊風格的窗簾……生活立刻會大不同唷!     ➢從戶外打造你的家園   如果你有自己的院子,或已經在鄉間有間房子,甚至還擁有一片林地,那麼你真得要動起來,

好好為自己的鄉居住所打造一番囉!這裡會教你如何做出最棒的圍籬;建造實用的石牆;建一個木柱棚架來堆放需要的薪材;簡易做堆肥;做好林地管理……   專家推薦     劉德輔,里山共學塾塾長/臺中花博四口之家永續家園策展人   讀者好評     ◎15,000,000的人心需求,實際有所得的讀者回饋   我在書中發現了一些真正的信息寶藏,並將其推薦給有興趣逃脫白痴世界並成為隱士的任何人!——蘇(Sue)     如果你想遠離喧囂的都市生活,就需要掌握生存在土地上的大多數技能。此書中蘊藏著數量驚人的信息,即使你除了都市公寓窗戶上的花盆外,從來沒有比那更靠近土壤的經驗,也可以在這裡找到有用且簡單有趣的信

息。——麥可.艾德曼(Michael J. Edelman)      對我這樣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完美的參考書。我把它放在早餐桌上,這樣當報紙無聊或沮喪的時候,我就能立刻學會如何讓自己的小世界變得更好、更美麗。   這本書沒有花招,這只是事實,而且編輯得很好,很有用。這裡有足够的照片和插圖來幫助讀者形象化的理解那些難以用語言解釋的東西。而且,當你準備開始一個新的項目時,這是一個可以永遠保留的東西。——琳賽.斯帕多尼(Lindsey Spadoni)     這個偉大的指南將把你放在食物鏈的頂端,如果我們的世界真的在走下坡路……——林登.加里斯(Lindon Gareis)     這本書包含有

關鄉村或回到基本生活你需要了解的所有信息,具有很高的說明性和易用性,只需閱讀本書即可……強烈推薦!——獨奏家(The soloist)     這裡有讓人變得自給自足的偉大技巧和竅門,我很期待學習製作許多家居用品啊,這些商品的製作成本很小,而且不是從主流商店購買的。——瑞安.布德羅(Ryan Boudreaux)

越南漢喃文獻遺產的保護與反思

為了解決補木板破洞的問題,作者裴進福 這樣論述:

將近兩千多年來,越南人使用漢字與喃字作為書寫工具,留下了許多漢喃文獻古籍。現存的漢喃古籍內容包羅萬象,記載了越南兩千年的歷史、文化、法治、藝術、思想與生活……等,是全體越南人民珍貴的文化資產。然而,技術與規範制度的缺乏讓這些漢喃古書籍在保存上面臨了許多挑戰。本論文通過田野調查的方式,了解與整理記錄目前越南古籍的保存與修復情形,試圖借鏡臺灣文物修復的現況對越南的古籍修復工作進行反思,並提出改良的建議。本論文期望能夠拋磚引玉,為越南古籍修復工作的發展基礎提供一些導引和參考,並期許能為越南文化資產保存有所貢獻。

第一件木工家具就上手(2014全新增訂版)

為了解決補木板破洞的問題,作者劉靜玲 這樣論述:

  免基礎!超實用木工Q & A教室開課囉!   新手必學!100個木工疑難完全解答   木工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做得好的訣竅就在小細節。本書是初學者的最佳入門參考書。作者是擁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資深木工達人,從課堂中整理出學生最常問到、最實際好用的技巧疑難Q&A,從認識材料、正確使用工具開始,到實際製作時不可欠缺的木作知識、提升作品質感的塗裝技巧等,書中皆分門別類、一一詳細說明。   學會了基本的木工製作技巧後,書中並收錄了44件喜愛鄉村木工的你一定會愛上的生活雜貨。創造力無窮的木工職人要教你如何將簡單的一片木板,變成足以媲美雜貨店裡的美麗作品,再進一步挑戰多片木板、結構稍微複雜的生

活用品。只要備齊材料,便能自由應用,為家打造出更符合需求的家具用品。本書將是想體驗木工、DIY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最好學習指南。 本書特色   1.從零開始!簡單上手的入門木工課   從初學者角度出發,作者從十多年的課堂經驗中,整理出最好應用的木工技巧,以深入淺出、容易理解的Q&A方式解說,讓你更快掌握木工訣竅。   2.從一片到多片!輕鬆學會44件實用木雜貨   一片木板也能做出很棒的作品!先有了成就感之後,再開始挑戰更為複雜的結構式木作,書中詳盡的步驟說明,教你快速完成喜歡的生活家具及雜貨。   3.徹底解答!木工初學必知的100個製作技巧   由淺而進階,從工具、技巧到作品

,整理出上百個初學者一定要知道的木工DIY問題,詳細圖解提供實用易懂的技巧解答。 作者簡介 劉靜玲   曾任台南市社區大學「鄉村生活」、「居家佈置」講師   現任永康市社區大學「遊細木場-創意木作」講師   關於創作,具有天生敏銳度,手上工夫了得,細膩的縫紉巧工、厚實的鄉村木作都難不倒她,擅長以各種素材、技法創造居家的不同面貌,發揮極致的DIY精神,讓生活更加豐富精采。目前設立「遊細工園」工作室,持續著木工創作與縫紉教學。著有《女生玩木工》、《在家學縫紉》、《在家學拼布》。   「遊細工園」   blog.xuite.net/arts_garden/blog   www

.facebook.com/artgarden   相關著作   《在家學縫紉》   《第一件木工家具就上手》 Lesson1 關於木材&工具配件 A 木材使用須知 Q1 木材到哪裡買? Q2 常用木材種類有哪些?適合初學者的板材有哪些? Q3 如何分辨木板是否彎曲變形? Q4 已經變形的木材該如何處理及使用? Q5 如何依作品選購適合的木材? Q6 當需要四角柱型木料時,如何拿板材來變通使用? Q7 棧板也能用來製作木工作品嗎? Q8 木料平時應該如何收放比較不易變質? B 常用手動工具 Q9 新手一定要買的手動工具是哪些? C 實用電動工具 Q10 適

合初學者的基本電動工具有哪些? Q11 常用的電動起子頭是哪幾種? Q12 如何用電鑽鑽出漂亮完整的孔? Q13 電鑽鑽孔時,分別需要哪些鑽頭? 024 Q14 常用線鋸機的刀刃有哪幾種? Q15 鋸直向木板時,常會卡住鋸片,該怎麼處理? Q16 如何利用手鋸將橫向寬木板筆直地鋸開? D如何選用木工配件 Q17 常用的鉸鏈有哪些種類? Q18 抽屜或門的把手有哪些種類? Q19 常用螺絲釘的種類尺寸為何? Q20 銅釘、鐵釘分別適用哪些狀況? Q21 鐵釘和螺絲釘有什麼不同使用方法與用途? Q22 各種尺寸的圓木棒各適用於何處? Lesson2 如何開始動手做木工

E測量裁切及前處理 Q23 如何畫出基本的木工圖? Q24 如何測量?應用工具的使用與注意要點? Q25 為了節省木料,測量及裁切時有何簡單技巧? Q26 如何將零散板條變成整片木板狀來使用? Q27 製作作品前,如何做出版型? Q28 不用圓規該如何簡單畫出圓形? Q29 如何處理木材的邊角? Q30 做為椅腳的木片邊緣要如何處理? Q31 如何修補木材上龜裂的破洞和傷痕? Q32 如何在圓木棒上鑽洞? Q33 使用電動線鋸時,如何鋸出漂亮的弧型曲線? Q34 如何以線鋸機鋸出直線? Q35 如何以線鋸機鋸出各種形狀的木片線條? Q36 各種形狀裁切時正確的刀法

順序為何? Q37 手握及電動線鋸機分別適用何種狀況? Q38 如何使用鋸子? Q39 如何準確地鋸出斜角邊? Q40 如何正確使用鐵鎚? Q41 敲鎚釘子時,如何避免木板龜裂? Q42 拔釘子時如何避免傷害木板? Q43 鐵釘打歪了怎麼辦? Q44 如何使用送釘器? Q45 如何決定螺絲釘的尺寸? Q46 哪一種螺絲起子最好用? Q47 如何鑽出深度一致的螺絲洞? Q48 兩片木板如何鑽出對稱的洞? Q49 如何修飾作品上的螺絲釘頭? Q50 依不同的螺絲釘尺寸,各該選用何種鑽頭? Q51 如何修補錯誤的螺絲釘(或鐵釘)孔? Q52 假使螺絲的十字槽已經磨損,

如何將螺絲取出? Q53 如何拔無頭釘? Q54 如何處理不要或鉗不住的釘子? Q55 如何選用砂紙?怎麼分辨粗細? Q56 打磨的技巧重點? Q57 如何使用砂紙最省力? Q58 組裝物件時,需要哪些輔助工具? Q59 如何使用水平儀? Q60 組裝時如何保持角度正確?應用工具為何? Q61 如何使用C型夾? Q62 如何使用長型木工夾? Q63 組裝時,如果手邊沒有夾具協助,有何應變方式? Q64 木頭接合時,多餘滲出的白膠要擦掉嗎? Q65 修邊機的刀型有哪些?效果為何? Q66 如何安裝鉸鏈? Lesson3 如何為木作上色 Q67 塗裝有什麼好處?

Q68 常用的塗漆工具有哪些? Q69 常用的漆料種類有哪些? Q70 塗裝的基本步驟? Q71 塗裝效果有幾種表現方式? Q72 水性和油性兩種不同性質的塗料可以一起使用嗎? Q73 透明色的塗裝法為何? Q74 不透明色的塗裝法為何? Q75 什麼是洗白法? Q76 如何做出復古味的塗裝? Q77 壓克力顏料該如何上色? Q78 想為木作增添裝飾花樣還有哪些技巧? Lesson4 第一次就上手的木工雜貨 基本款一不失敗的單片式小雜貨 手感裝飾吊牌 原色隔熱墊 字母雜貨 巴黎鐵塔 立體線軸架 平板捲線軸 木製衣架 鑰匙掛架 自然風杯架 掛鉤板 橫

型壁鉤板 裝飾壁掛架 動物名片座 基本款二 簡單結構的實用木作 鄉村風相框 圖畫裝飾框 小黑板 留言板 梯架 午茶托盤 積木小方盒 雜貨展示盒 藕粉色信插 方型收納箱 花園提盒 掀蓋收納盒 兩用壁架 CD盒架 掛鉤層板架 三彩直⽴立壁架 實⽤用抽屜盒 貓咪餐桌 花架 時鐘 進階款-複式結構的組裝小家具 多格展示櫃 隔層抽屜櫃 簡易木椅 A小板凳B長條板凳 屋型雜物盒 玩具工具箱 推薦序 就從一片木板開始吧!   在居家生活中,偶而會發覺,某個空間需要增添一些具有收納功能的木工雜貨,或者想要將自己剛剛完成的縫紉拼布作品,加

上框飾裝點牆面,這個時候,我會立刻付諸行動,拿起手邊的工具和木材開始敲敲打打,為自己的住家製作一個個既實用又有創意的木作家飾。   有些人對木工又愛又怕,或許是誤以為需要很深奧的技術和很複雜的機具才可能投入這項休閒工藝,在此,我以多年木工製作的經驗,建議初學者,學習木工並不難,其實可以從一片木板開始。就像小時候玩積木遊戲一樣,只要將大大小小的木塊或木板拼湊堆疊,慢慢練習、累積經驗,熟練簡單的工具操作之後,就會頓時發現,木工製作真是一項令人欣喜又充滿成就感的DIY工藝。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讓讀者參考的實用作品,即使是初次接觸木工的人,都可以簡單上手,內文說明沒有艱深的專業用語,也沒有困

難的加工技法,完全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只要跟著單純的製作順序就可以完成。同時,也不需要昂貴或特殊的工具,只要準備基本材料,如木板、鐵釘、螺絲…等,甚至是小朋友都可以一起加入木工的行列。   利用雙手完成作品,不只是一種幸福,得到的成就感更是無價。讓DIY的興趣慢慢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但能提昇居家生活品質,也能增進內在心靈的滿足。請與你的家人一起來玩簡單的木工雜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