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繳稅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高雄大學 高階法律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LBA) 吳行浩、佘志民所指導 葉政瑋的 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對我國碳定價相關立法政策之借鏡 (2021),提出補繳稅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碳邊境調整機制、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溫室氣體排放盤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會計資訊系 林靜香所指導 郭靜如的 個人匯回海外資金租稅實務議題之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海外資金、海外所得、所得基本稅額的重點而找出了 補繳稅查詢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補繳稅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對我國碳定價相關立法政策之借鏡

為了解決補繳稅查詢的問題,作者葉政瑋 這樣論述:

因現代高度工業化汙染排放的因素,導致氣候變遷加劇產生對環境的危害,是國際間近年來關注的議題。為預防碳洩漏,歐盟執委會於2021 年7 月通過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未來將對各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造成重大影響,台灣於2022 年3 月公布2050 淨零排放路徑,行政院則於2022 年4 月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決定對國內企業徵收碳費以減少碳排放,同時也將對國外進口產品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惟碳定價應該選擇碳費、碳稅或碳交易,以及其費率與用途等,一直是台灣國內相關討論的重點。且實施後企業如何因應,也將牽動其本身的營運與競爭力。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即在於分析溫管法不足的地方、蒐集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裡與碳定

價相關的內容與意見、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的因應能力、以及修法後企業的因應之道,以作為相關氣候變遷調適立法政策之參考。

個人匯回海外資金租稅實務議題之探討

為了解決補繳稅查詢的問題,作者郭靜如 這樣論述:

在全球反避稅風潮與中美貿易戰下,海外的個人或台商必須調整全球營運布局與資金配置,我國財政部為引導台商資金回台,於2019年發布台財稅字第10704681060號函「個人匯回海外資金課稅解釋令」與「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本文主要探討:1.「海外資金每年匯回670萬免稅?」實務上的迷思;2.個人股利課稅所得新制,對海外所得基本稅額的影響;3.列舉實務上常見個人海外資金回台態樣,比較「個人匯回海外資金課稅解釋令」和「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兩者稅負上的差異。  研究發現:1.個人一般所得稅額會影響海外所得免稅額度;2.個人股利所得採合併申報或分離課稅合併報繳方式,可能影響海外所

得是否需繳納基本稅額;3.雖然「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稅率8%(10%)較一般所得稅率20%低,本研究的態樣發現資金匯回時應考慮匯回資金性質、課稅時點、核課期間、及課稅所得,選用「個人匯回海外資金課稅解釋令」總稅負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