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胎釘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補胎釘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董麗艷,馬劍濤寫的 打怪西遊記1~4系列合集 和盧建榮的 沒有歷史的人:中晚唐的河北人抗爭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Top 500件補胎膠釘- 2023年9月更新也說明:補胎 膠釘電動車機車真空胎通用補胎神器快速補胎免拆無失真批發. 4人說“活动价便宜”. ¥. 3.5. ¥4.38. 約SGD 0.66. 已售500+件. 收藏. 1000+評價 · 真空胎輪胎補胎釘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文精典 和暖暖書屋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法律學系一般生組 鄭逸哲所指導 黃彥儒的 醫療刑事責任和犯罪判斷的行為時主義 (2016),提出補胎釘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為時主義、告知後同意、誤診、適當性。

最後網站《長相思》鄧為爆紅漲粉300萬10款新造型曝光帥到像撕漫男則補充:... 釘,也留過金色長髮,是個典型的「潮男」,與劇中乖順斯文形象相當反差 ... 補拍《青簪行》 劇組大砍20集內幕曝光 · 趙露思米蘭時裝週私服穿搭登熱搜她因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補胎釘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打怪西遊記1~4系列合集

為了解決補胎釘評價的問題,作者董麗艷,馬劍濤 這樣論述:

不論是沙悟淨勇闖東海密碼陣, 還是唐僧師徒迎戰妖精七環陣, 或者孫悟空突破仙人數字陣, 還有 豬八戒穿越史前動畫陣, 讀故事,玩遊戲,原來西遊記可以這麼有趣!   打怪西遊記三樂趣:   1全關卡圖鑑,打好打滿   2角色戰力分析,趣味生動   3原典延伸闖關遊戲,精彩刺激   知識補血站+角色圖鑑+西遊娛樂版,   完整的打怪西遊記1~4集,一次擁有!   緊湊好玩的腦力補血挑戰,現在即刻啟動!   1.第一套結合腦力開發遊戲及古典文學的穿越故事書   《西遊記》靈魂人物與妖魔、鬼怪、神仙再出發,進入《封神演義》「山河社稷圖」的世界探險,重新創造另一個探險世界,導引孩子完成腦力大補

血的想像力挑戰。   2.《西遊記》人物重新出馬 !打怪之旅即將出發!   本書讓《西遊記》靈魂人物再度出馬,這一次的目標,是要讓《西遊記》取經成員打怪能力升級,為了幫他們的能力大補血,觀音菩薩建構出一個新的奇幻探險世界,要求孫悟空一行人再次接受挑戰!不僅如此,《西遊記》的妖魔、鬼怪、神仙也不甘寂寞,接踵而來湊熱鬧,一起與西遊記取經團隊大鬥智!   3.角色圖鑑戰力分析+八卦說不完的西遊娛樂版=西遊記最新里程碑!   打怪故事說不完!《西遊記》中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八卦?沙悟淨曾是吃人的妖怪?唐僧和八戒差點懷孕生小孩?為什麼妖怪們都想吃唐僧肉?許許多多未解之謎,還有上探天文,下搜地理,來自四面

八方的趣味知識,等你一同探索!   第1集:沙悟淨勇闖東海密碼陣   別小看沉默寡言的沙悟淨,說到專注力,孫悟空、豬八戒通通只能俯首稱臣!一場暴風雨後,唐僧忽然不見蹤影,師兄弟三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尋尋覓覓之後,終於有了一些線索,卻遭逢密碼陣!他們能突破這個困難嗎?   沙悟淨DATA   團隊角色:三師弟   武器:降妖寶杖   戰鬥力:80%   弱點:口才不好   取經團隊輩分最小的師弟,長相類似河童,忠厚老實,沉默寡言,非常吃苦耐勞,是師兄們吵架時的和事佬。   ***師徒四人首先來到了東勝神洲。是否能找到那個藏有傲來國地圖的寶箱?獨角鬼王向悟空獻了一份什麼禮物?是誰綁架了唐僧

?蚌精的奇妙座標系中,隱藏著什麼祕密?太乙真人給了大家什麼線索?九頭蟲的真身是什麼樣子?……每一個難關,都需要付出十足的專注力,快快運用專注力與師徒四人一同度過東勝神洲的難關吧!   第2集:唐僧師徒迎戰妖精七環陣   悟空、八戒、悟淨忽然急病發作,個個肚子痛得在地上打滾,凡胎肉體的唐僧這一次要拿出勇氣與智慧,挺身而出,解救徒兒。當他好不容易找到解藥,卻遇上青牛精的七環陣,唐僧能解開這惱人的難題嗎?……   唐三藏DATA   團隊角色:師父   武器:佛經、堅強的意志力與修行   戰鬥力:30%   弱點:體力不足   唐朝偉大的法師。在唐太宗皇帝及觀音菩薩的託付之下,身肩前往西天取經的

任務。   ***本書是從圖形遊戲、數學遊戲、邏輯遊戲、數獨遊戲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鍛鍊孩子的思考力。   這一次,各路神明妖怪依然有備而來,帶來一連串考驗。師徒四人該如何打贏廣目天王的象棋對戰?如何突破青牛精的七環陣?如何分辨真假紫金缽?如何幫托塔天王的三個兒子分家產?如何和牛魔王賽牛?菩提祖師是如何他們最後的考驗?……驚險萬分的關卡,挑戰你的腦力極限,這一場西牛賀洲的冒險之旅,依然樂趣無窮!   第3集:孫悟空突破仙人數字陣   說到推理力,悟空絕對是箇中翹楚!來到南贍部洲的師徒四人發現,神仙妖魔鬼怪突然都變得聰明絕頂,紛紛出超難推理考題考倒師徒四人。南贍部洲的體力也是一大考驗,尤其

是遇上了懸崖前的數字陣,他們能夠順利過關嗎?   孫悟空DATA   團隊角色:大師兄   武器:金箍棒   戰鬥力:99%   弱點:緊箍兒、不諳水性   從石頭裡蹦出來的猴子妖怪,在天庭和人間都是問題人物。在觀音菩薩點化之下,決心要陪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完成重要任務。   ***本書是從邏輯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等多方面入手,全面鍛鍊孩子的推理力。   這一次,各路神明妖怪依然有備而來,帶來一連串考驗。師徒四人該如何分辨上古四大神獸的模樣?如何衝破毒瘴森林的迷霧陣?如何找出寶石山谷的竊賊?如何找到最多舍利子,突破迷宮關卡?一行人甚至在百花湖畔全員中毒,該如何脫險?……驚險萬分的關卡

,挑戰你的腦力極限,這一場南贍部洲的冒險之旅,依然樂趣無窮!   第4集:豬八戒穿越史前動畫陣   別以為豬八戒只會吃喝玩睡!雖然欠缺專注力、不具思考力、懶得培養推理力,但是說到想像力,他可是箇中翹楚!北俱蘆洲是個豬八戒發光發熱的好園地,看八戒如何四兩撥千金,突破巨人夸父的超級動畫陣!   豬八戒DATA   團隊角色:二師兄   武器:九齒釘耙   戰鬥力:80%   弱點:意志力薄弱   取經團隊中的二師兄,豬頭人身的妖怪。貪吃、喜歡漂亮女生,常常胡說八道,所以常跟大師兄孫悟空鬧彆扭。   ***本書是從創意想像、空間想像、聯想遊戲等多方面入手,全面鍛鍊孩子的想像力。   這一次,

各路神明妖怪依然有備而來,如何分辨多聞天王的剪影?史前凶獸窮奇的陷阱該如何脫離?奇妙捆仙繩的層層繩結該如何解開?被禁錮在巨獸籠的孟槐獸該如何擺脫咒語?該如何將困在白骨精手裡的唐僧和八戒救出來?……驚險萬分的關卡,挑戰你的腦力極限,這一場北俱蘆洲的冒險之旅,依然樂趣無窮!  

醫療刑事責任和犯罪判斷的行為時主義

為了解決補胎釘評價的問題,作者黃彥儒 這樣論述:

近年消費者意識抬頭,加上「病患自主權」概念的發展,醫療行為也從以往醫師依據其專業獨自診療到面臨被討論是否屬於消費者保護法中「服務」的一種,因而衍伸出醫療法上「告知後同意」的概念。換言之,在病患自主權高漲的時代,「告知後同意法則」要求醫師在對病患進行醫療行為前需充分告知病情,並說明提供可能之治療方式以及其風險與後遺症,由病患自主選擇所欲進行之治療方式。倘若醫師未盡告知義務,即自行對病患進行醫療行為,在學說上則稱之為「專斷醫療」,而可能需負擔民事及刑事責任,司法實務上則常將其與過失犯罪掛勾處理,也就是醫師未告知或未詳盡告知病患其病情、欲進行之處置、可能之風險及後遺症,將被認定違反醫療義務而負過失

責任。 由於社會醫療資源有效且合理的分配,社會逐漸發展出層級化醫療結構,而層級化醫療的本質即為不斷的嘗試與修正錯誤,當一名病患走入醫院,醫師根據其主訴與初步理學檢查結果做一個初步的判斷後,將會據此初步判斷做出一個醫療處置,接下來便觀察病患之病況有無獲得好轉,若有則結束療程;若病患並無好轉,甚至可能加劇時,便再做其他更深入的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修正判斷即處置,再觀察有無改善,持續這個流程直到病患的病況獲得改善、痊癒結束療程為止。而每一次的修正,都可以推論出前一個診斷是錯誤的,也就是「誤診」,那麼既然在層級化醫療結構底下,其本質就是不斷的嘗試與修正錯誤,那麼「誤診」可以說是頻繁且不可避免的。

  然而,誤診這種評價並非以當初做出初步診斷的「行為時」來做考量,也未將行為人醫師的主客觀環境因素納入考慮,全然是以醫學檢討的角度出發,以此種標準得到的誤診結果與刑法上過失的要求顯然有所出入。首先,刑法第14條第1項中的「按其情節」,即是指必須以「行為時」行為人之主客觀情境作為判斷之基準,而「誤診」是事後的評價,並非以「行為時」作為評價基準。再者,醫師在行為當時有限的資訊下所做出的診斷,即便事後被證明為誤診,也不代表就有醫療義務的違反,醫療義務並非要求醫師做到完美無瑕,事實上也沒有人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因此醫療義務應僅要求處置的「適當性」。 因此,本文主要在強調醫療刑事過失案件之犯罪判斷應

回歸「行為時」,與事前的告知後同意法則無涉,也不應以事後標準來檢視行為當時是否適當。

沒有歷史的人:中晚唐的河北人抗爭史

為了解決補胎釘評價的問題,作者盧建榮 這樣論述:

力抗唐帝國軍隊的河北人,被消音達千年之久, 成了「沒有歷史的人」。 面對帝國百年來的文攻武嚇,河北人是怎麼挺過來的?     ◆安史之亂後,分裂的帝國江山     唐朝安祿山領軍譁變,殺向洛陽和長安、皇帝出逃。從此,帝國軍與安祿山軍周旋了八年。安祿山死後,安軍換了三位頭領,仍與唐軍互打不已。但雙方攻守易勢,安軍主力從河南退守河北,忙了八年只獲得帝國十餘道行政區中的河北道。而唐軍也制服不了安軍,形成僵局。最後唐方主動罷兵,並撤離河北,河北從此成為安祿山死後餘生部眾的勢力範圍。同時,八年戰爭期間,有兩塊唐土也落到安軍部眾之手:一塊是今日的山東省,另一塊是今日河南省西南部的蔡州一帶

,當時稱作「淮西地」。於是乎,內戰後的帝國,有三處地方管治不了。特別是河北這一塊,成為亂後七位皇帝的夢魘所在,亟思光復。     ◆河北自治體制的「河朔故事」     此後的唐廷與河北三鎮,就處在一種關係不穩又曖昧的狀態。唐廷視河北為失地,而河北諸強人們則以河北主人自任,將這塊地盤視為八年內戰的戰利品,府主可以傳之子孫,唐廷只能被迫保證河朔子孫世襲帥職的特權。這無疑是河北自治體制,用當時的術語叫「河朔故事」,成了政治文化慣例。「河朔故事」下的自治體制,除了指河北人自行選帥之外,還意味著自行募兵、賦稅,以及命官之權,獨立於唐廷之外,唐廷不得干預。     ◆醜化河北人的「帝國

文化工程師」     唐中晚期的河北人,在政治上採取抵抗唐廷的立場,而橫遭兩京士大夫的醜化,甚至污名化,讓忠於帝國的人對反抗者心生反感,而煽起一股以軍事解決反抗者的鷹派風潮。再加上寫史的權力操縱在唐代兩京士大夫及其後代心儀者手中,於是兩京士大夫對河北人的歧視意見被後代史家當事實看待,因而被消音長達一千二百年之久。本書稱這批粉飾、醜化又試圖馴化河北人的志工隊伍為「帝國文化工程師」。這些文化菁英旨在形塑河北人作為異族的集體形象,並在有裂縫的社會中製造內部敵人,然後在應付失據後又不負責任地一哄而散,如韓愈、元稹、劉禹錫、杜牧,以及權德輿等人。     作者以新文化史的素養,以出土的石

碑史料為依據,講述唐河攻守雙方拉鋸的過程,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場軍事與文化衝突。在帝國百年的文攻武嚇下,仍無法瓦解河北人抵抗帝國的意志,並重現這段消失千年的歷史。故事就從雙方傷亡最慘烈的七八三年「薊城戰雲布、萬戶釘棺聲」拉開序幕……   本書特色     ◎本書原名《飛燕驚龍記:大唐帝國文化工程師與沒有歷史的人》,此為全新修訂版。◎沈睡千年的河北人,他們在強權底下的生活、情感與鬥魂,在史家筆下一一甦醒呈現。     ◎歷史循環不已,唐帝國的文化菁英為帝國粉飾,並且想方設法打壓河北人、使之消音,於今豈非相當雷同? 作者簡介   盧建榮     現任《

社會∕文化史集刊》(新高地)主編,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也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北大學以及佛光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作者是台灣僅見全方位思維的史家,古今中外史蹟皆其獵場,長年提倡「敘述史學」與「新文化史」,將多項獨到研究成果,改寫成平易故事版本與讀者分享。1990年代起,大量引介西方新文化史學巨作(麥田出版叢書),膾炙人口,引領兩岸年輕世代開創史學新風。     盧氏早期敘述史著作《曹操》出版於1980年;《入侵台灣》獲2000年「中央日報」十大本土創作獎;2003年《分裂的國族認同》獲書評家晏山農許為台灣史界勇於挑戰當權第

一人;《咆哮彭城:淮上軍民抗爭史》2014年獲北京權威書評專欄4顆星獎。     其他重要著作:《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2004)、《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2006)、《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2009)、《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2010)、《白居易、歐陽修與王安石的未竟志業:唐宋新聞傳播史》(2013)、《唐宋私人生活史》(2014)等。 典範的轉移(臺灣繁體增訂版序) 向星期天史家致敬(繁體中文版序) 為廣大歷史癖者解饞(簡體中文增訂版序) 序曲 第一部 自決 —、薊城戰雲布 萬戶釘棺聲 二、虎踞於河朔 長安計安出 三、

幽鎮相傾日 瓜李成嫌時 四、河朔亂又起 宰臣全束手 五、鄉關路更遠 靈堂伏劍死 六、忠義滿京華 風雨故園情 七、大盜計竊國 河朔故事興 八、車馬喧山寺 良相佐君行 九、兩河戰士骨 春閨人夢裡 第二部 敵對 十、 闖關萬里行 幽人夜難眠 十一、冷月疏星照 寒光鐵衣濕 十二、文曲駐輦下 人物辨邪正 十三、七步干戈慘 疑心暗鬼生 十四、文昌筆萬鈞 平地風雲起 十五、長安為異客 河北入夢來 十六、河北為屏藩 君相俱開懷 十七、河北苦離亂 洛陽好成家 十八、禁垣君相汗 沙場將士血 第三部 納叛 十九、 將軍朝天闕 軍士肝腸斷 二十、 護主心悲涼 白髮憶離鄉 二十一、兄弟各異路 生死又情殊 二十二、見

縫插針難 隆功崇德易 二十三、十年絕音訊 一朝脫險境 二十四、叔姪爭帥位 長安迎輸家 二十五、長安富貴居 故鄉虎口行 二十六、開門揖降者 不分河南北 第四部 招降 二十七、燕趙高門空 易鎮唐心堅 二十八、程家襲三代 歷劫無復憶 二十九、三鎮歪風熾 監站豈容貪 三十、 青女辭羅綺 俠氣世無匹 第五部 來歸 三十一、洛士群鼓譟 燕趙氣益雄 三十二、薊城洛下客 燕歌塞鴻飛 三十三、洛風拂朔野 不解幽燕情 尾聲 附表一 中唐諸帝年號暨中西紀年換算表 附表二 唐(廷)、河(北)關係大事年表 附表三 田弘正、田布父子蹤跡在全書分佈表 參考文獻與遺物 增訂版序   典範的轉移     一    

 近兩年中美貿易大戰,許多台灣高科技生產線從大陸移回台灣。原本交由三聯書局出版的七本書,有兩本都排好版、正待二○一九年四月起陸續推出之際。不料一紙行政命令,竟阻止了這個發行大計,沒為什麼,三月底大陸當局突然要求,各書局要把送審通過並待上市的台港學者著書,重新送審一遍。如此一來,基層工作人員在審查作業上,不會只是最嚴,而是更嚴。靜靜等候送審再過的通知佳音,就一個月又一個月地遲不出現。到了今年十月,我已經等得心焦不已,逐漸說服自己,我與大陸讀友無緣,此事就此打住吧。     就在此時,萬沒想到,一次與老友吳宏哲兄邂逅的事件,帶來新的轉機。宏哲兄聽我大陸出書受阻,便在眾家老友面前,講出一番要助我一臂

之力的話。這並不是他有辦法讓我在大陸出書,而是助我把大陸生產線移回台灣,像煞登上脫逃大陸的台灣企業這輛列車。我的文化事業重心又從大陸倏忽移回台灣。從二○○二年至二○一四年的十二年間,大陸有四家出版社各出我一本書。一五年時,我結識了三聯主編張龍先生和中華賈主編雪飛小姐,大家相談甚歡,就分別跟我敲定了簽七本書和三本書的約定。從一六年至一八年,這兩家書局分別忙於內部編輯作業。此其間,我與兩位主編通信無數,分別交流了各自製作書籍的理念。我覺得很幸福的一件事,是天幸讓我遇到識馬的兩位伯樂。張龍先生乃北大歷史系畢業,初識那天,他告以發掘了一位重量級學者辛德勇先生。此後,辛先生之書一本一本地從張龍編輯手中應

市,深受讀者喜愛。賈雪飛小姐從復旦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後,投身中華編務。從她手中編出面市之書,都衝到十萬本的天文賣量。像樊樹志教授的晚明五部曲(已出三本),還有張國剛教授的《資治通鑑》學,都是賈小姐點指成金的熱銷商品。張、賈兩位編輯近五年的努力,炒熱了歷史書類,讓專業史家像煞王牌作家一樣,他們的史著可躋身暢銷書排行榜。這股歷史通俗書熱,無疑對我作品進入大陸書市,相當有利。     我數十年來,就是一位右手寫科學報告的論文,左手寫老嫗都解的歷史普及書的學者。我在歷史普及書領域內,走在前述辛德勇、樊樹志,以及張國剛等三位教授之前,早了許多年。今天出版社出了像張、賈這種看重歷史普及書價值的專業編輯,當這

種編輯當起識馬伯樂,那麼,象牙塔中稀見的千里馬史家,像辛、樊、張等三教授,就會被發掘出來。我應屬千里馬俱樂部的一員,我的兩部書,即《鐵面急先鋒》和《咆哮彭城》,先後讓北京法政大學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的編輯給相中,分別在二○一二年和二○一四年發行應市。之後,有張龍先生和賈雪飛小姐分別來洽談出簡體字版書,已述之於前,不贅。     二     唐帝國統治了一百三十七年,三支由安祿山統領的東北邊防軍譁變,殺向洛陽、長安兩京,一副要吞噬帝國的模樣。一時之間,帝國大河南北要地悉數淪陷,皇帝出逃,長安落入安祿山手中。從此,帝國各路軍與安祿山軍周旋了八年。安軍在安祿山死後,連續換了三位頭領,還在與唐軍互打

不已。但雙方已攻守易勢,安軍的主力部隊已從河南地退守到河北地,只比當初老巢的幽州、營州等地多了今天河北省的中部和南部。亦即,安祿山部眾忙了八年,只獲得帝國十餘道行政區中的一道,即河北道。而唐軍這時,分從河南和河東兩地進逼河北。但誰都制服不了誰,於是形成了僵局。最後唐方主動罷兵,並撤離河北,河北從此成了安祿山死後餘生部眾的勢力範圍。同時,八年戰爭期間,有兩塊唐土也落到安祿山部眾之手,一塊是今天山東省,另一塊是今天河南省西南部的蔡州一帶(當時稱作「淮西地」),於是乎,內戰八年之後的帝國,有三處地方管治不了。特別是河北這一塊,一直是亂後七位皇帝的夢魘所在,亟思加以光復。因而此後七十七年,唐廷就與河北

三個藩鎮處在一種關係不穩,又曖昧的狀態。唐廷視河北為失地,而河北諸強人們則以河北主人自任。這樣的唐河關係歷史課題,近八十年來一直引起中外史家高度注意,都想對這樣的歷史現象給予合理的解釋。     可這是一個極度複雜的歷史課題,因此對歷史家而言,研究此一議題,形同是對一己史學素養和能耐的一大考驗。     三     唐(廷)河(北)關係課題是由陳寅恪這位二十世紀不世出史家所提出的。他在一九四四年出版對此課題的假說性解答。他認為,當時存在兩個平行時空世界,一個是由長安天子所管治的「周孔名教」世界,另一個是不知「周孔名教」為何物的河北世界。一個傳承的是中國正統文化,另一個則是背離此正統的低級文化。

對於後者,他進一步解釋說,河北地域中,雖在族群上是胡漢雜揉,但在文化上是以非漢的胡人文化為主體。其實,河北境內胡人族屬多元且複雜,陳大師當時並未有所著墨,而是到了五、六十年後才由榮新江教授加以補白。     以上陳大師的歷史詮釋,是為了理解唐河關係之所以緊張且尖銳化,其持續如此之久,一言以蔽之,就是長安是漢族光輝文化的代表,河北三鎮則是胡人文化的重鎮,兩者之間存在先天的文化隔閡,且發展到無可化解的地步。據此,又可進一步導引出雙方的嚴重軍事衝突,是雙方文化衝突另一形式的體現。     然則陳大師上述假說是建立在一則二手傳播上。一位代表胡人文化的河北之子,叫盧霈的,從小到大,只知騎射,卻不知周公孔

子為何許人。直到有一天,有一位河北儒者黃建出面告知他,還有一個世界,其文化境界比我們河北人的要高出許多。這個世界就在河北境外,是由一位坐鎮在長安城的唐天子所統治的偌大地方。好個盧霈一知還有另一個世界,為他所不知,他聽說之後,就偕乃弟出走河北,由山西地界進入天子的世界。他與乃弟決心做一位有「文明」的人,遂投注大量時間學漢字和讀漢文書,並參加科舉考試。最後,盧霈取得進士功名,卻一時無法入仕。幸而,他的同年好友競相供養他,讓他可在長安生活下去。過了一段時間,盧霈偕弟到山西遊歷,不幸死在一群強盜之手。乃弟幸運逃脫,在遇到一位叫杜牧的文官後,才把上述身世和盤托出。杜牧據以寫成〈盧霈墓誌〉。     讀者

注意到了沒有?河北之子盧霈的故事,活脫是一則胡化漢人,冒險進入天子世界,脫胎換骨變成一位一定漢化程度的漢人的變(換)身(分)故事。當年那位儒者黃建在點撥盧霈培養新的世界觀的場合,盧霈弟弟並不在現場!盧弟應該聽聞乃兄轉述那場文化震撼對話,經過他的理解,再轉譯給聽故事者杜牧聽,而杜牧再以他主觀認知,把盧霈轉變文化認同的故事,給予記錄。這故事傳世至今,而為陳大師採信。陳大師並未留意杜牧所言,是二手資訊,也未留心此中有杜牧的蓄意加工,把資訊增加權重。同時,裡面也夾纏有盧霈弟的臆測,以及杜牧對河北人先天刻板印象和自家主觀價值和信念。這個關於河北之子變身為天子世界信徒的故事,裡面究竟有多少事實成份,其實很

值得今之史家懷疑的。陳大師不僅不疑有他,還照單全收!這是陳大師的偏聽,導致對唐河關係的詮釋致命的所在。     陳大師打一九四四年提出上說後,崇信兼崇拜者絡繹於途。直到九○年代,台灣的毛漢光教授偕其所指導博士生廖幼華女士,才予以局部修正說,河北未全然胡化,胡化厚重區應侷限在河北北部的幽州節度使。至於其他河北中南部的成德和魏博兩節度區,應還是以漢人文化為主體的。     陳氏假說從一九四四年提出,至一九九○年毛教授始提局部修正,再到一九九二年廖女士發揚乃師之說,寫成博論並畢業 。中、港、台三地學者,加上日本和歐美學者,基本上不斷引用陳大師對唐河關係的看法。然而,挑戰陳大師假說的事究竟發生在二○○

○年至二○○七年的台灣史壇。     四     台灣史家盧建榮與二○○○年先發表一文,長達四萬五千字,挑戰陳寅恪假說,繼而再加以擴大,於二○○七年六月出版《飛燕驚龍記:大唐文化工程師與河北沒有歷史的人》(台北:時英出版社)一書,提出一個迥異於陳大師的唐河關係詮釋。盧氏有兩項陳大師當年所沒有的憑藉,如下:其一,在史料上,盧氏大量引證由宋至清出土的地下墓誌和地表碑刻,尋繹出陳大師沒有見過的河北人聲息其第一手訊息。其二,在方法論和分析裝備上,盧氏運用創成於西方八○年代的新文化史理念。把文化當成研究對象,盧氏的新式文化觀總算替換下陳大師陳舊的文化觀。此外,盧氏對於解釋誌和碑,亦有所講究,採用不同方法

去看待,而不像時人無所分別加以對待。這是在掌握實物資料其中訊息的解碼上,盧氏較一般史家更加警醒。這一點,也是分出高下的關鍵因素。 盧氏的提法,簡單說,他認為河北三鎮的文武公職人員,相對兩京文化菁英而言,是政治/社會地位比較偏弱的一群。以河北地方菁英階層,倘要在天子世界找到一個像樣的職缺,幾乎是千難萬難之事。相形之下,他們依附在河北軍鎮機構討生活,他們的生活卻比在天子世界謀生要來得好。這是河北文武地方菁英願意死心塌地地追隨軍主的深層結構因素!具體言之,是要過好一點的生活。     這點,莫說當時兩京文化菁英,如韓愈者流,見不及此,即連現代史家也輕忽了。從大量出土的墓誌資料,河北人抵抗李唐中央的行

動,是有文化理據做支撐,而合理化其抵抗行動的,對照來說,兩京文化菁英奉旨書寫、送給投誠中央河北頭領的紀念建物的石碑,是要馴化河北人,而在這馴化修辭的背後,暴露出對河北人的歧視。甚至在述及特定叛亂事件上,流露出對河北人/地的「認同的汙名化」(Stigmatized Identity)舉措!這些文化菁英也奉旨挑一些親唐河北頭領為其立傳,這些傳統文本多少暗寓拉甲(親唐)打乙(反唐)的、傳遞歸順的文化政治話語。如此其多的針對河北人/河北文化的碑/誌(按:全是公開的,有的在河北,有的在長安,請注意這些不同於河北地下出土墓誌)製作,倘若不暇細觀和深思,研究者將迷失於這龐大汪洋般的字海之中。當代史家可不慎哉

!?     盧氏這本挑戰陳大師的專著舊說,到目前為止,先影響了兩位青壯大陸學者。一位在復旦大學工作的仇鹿鳴教授,繼我標舉的學術資源之後,復加上他師門絕技,即文獻詮釋學,於二○一八年出版《長安與河北之間》(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仇教授彌補了拙作未處理的空白之處,還對碑誌窮蒐極索,並給予深刻的解析。仇先生尋繹所得,往往發人所未發,言人所未言,饒富創意。此書,我已發表對其讚賞之意。詳見拙編《社會/文化史集刊》第二十三期(二○一九年一月)第一五九─一六三頁,不贅。另外一位是首都師範大學張天虹教授,畢業於北師大歷史所博班。他也處理河北藩鎮問題,但他另闢蹊徑,且跳脫出我和仇教授所聚焦的政治/文化視角,轉

而聚焦並深化經濟/社會視角,來觀察河北三鎮抵抗力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網絡。河北人抵抗的文化基礎,先後經我和仇教授一一揭示後,留給後人想超越的空間不大。當然,成德鎮內房山是當時佛教信仰重鎮之一。近年房山佛經典籍大量出土,日本氣賀澤保規教授在此下足了工夫,應有助於將來揭示成德鎮文武人員的心靈素養這一面向。再回到張天虹教授身上。他目前身任新加坡大學訪問學者,他藉此難得機會,努力修改他當年博論以期出版。在此預祝他心想事成。     五     在我出版《飛燕驚龍記》之後,無獨有偶地,中央民族大學李鴻賓教授及其所領導的碩士生,合出一本論河北的集子,叫《隋唐對河北地區的經營與雙方的互動》(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

版社,二○○八年三月),慢了拙作九個月,我估計,李教授應不知我這書的存在。     李編著書中,有兩文與拙作在處理相同問題上有其同異之處,這兩文如下:   1. 陳磊,〈唐代後期河北地區的文化分區與社會分群〉,第一七九─二四○頁。   2. 張建寧,〈從《李寶臣紀功碑》看成德軍的早期教育〉,第二四一─三二五頁。     先說第二文,李寶臣碑乃河北人,而非兩京文化菁英所製作。那是成德軍成軍初期唐河關係尚渾沌不明之時,我與仇教授都沒去處理,略過不提。     關於第一文,用了不少河北出土墓誌。這在史料運用上,與我的雷同,然則在歷史詮釋上,作者用跟我一樣相同資料,看法多不一樣。這很有趣。陳磊落於我後

手,處理相同問題,原本存有很大超越我的空間。究竟有否超越,我請讀者評斷,恕我不便發言了。     但從學術基本路數來看,陳磊和張建寧儘管吸收不少中文學術資源,但格局上,仍是陳寅恪學術遺產的繼承這一路徑。這一路徑代表的是陳大師所樹立的典範。我與仇、張等三人,則另闢蹊徑,試圖樹立新典範,可否受到爾後後學承認,則處在發展態勢之中。然則,我們三人循著新典範路徑出發,的確領略了當年陳大師無緣領略的歷史新風景。     六     最後,我要講我親臨歷史現場考古的經驗。我先後在二○一八年和二○一九年兩度赴河北考崇成德鎮。一八年那次是成德鎮總部恆州,後來改名鎮州,今天則是河北省正定縣。我在那裡,參觀了兩大古

佛寺、古城牆(重砌新做的),更重要地,我特意看了李寶臣紀功碑。一九年那次,我特別去趙縣(原唐趙州城)參觀趙州橋,它現在是一個文化園區的主角。我特別端詳此橋與河寬度和河岸高度的關係。我趁機去思索兩軍交戰時,在此渡河作戰和過橋作戰的不同打法之種種可能性。當初我寫作時,沒能親臨現場,如今始履斯土,真是感奮莫名呀。西元七六三年之後,到八三五年之前,唐軍五度進入河北,與河北三鎮、還有監視「三鎮」的倉景鎮,先後交手。前四次,交戰雙方都路過趙州,而且都通過趙州橋。這座橋是見證唐河雙方四次交戰還留存至今的珍貴地標的遺物。何等寶貴呀!可惜,我看經營此園區的團隊,竟不知此橋是看盡四次大兵團作戰的目擊者,唐河雙方多

少殞落的將軍和英勇殉死的士兵其屍體,多假道此橋南來北往。多少唐代名臣和名將在此橋留下足跡,以及橋南北幾個戰場的事蹟。光是趙州,趙郡李氏大族在此繁衍,該族名相輩出,譬如李德祿就是。與此橋相關人物和事蹟俱不見該園區作相關展示,相反地,園區經營者拉來兩尊不相干的神祇,即觀音菩薩和關公,充作園區布展的兩個台柱。這完全暴露主事者對趙州史,或擴大講河北史,極之貧乏!我曾開玩笑,對張龍先生說,將來一旦《飛燕》被准出版,我請求對趙縣讀者施予客製化,將此書改成《風雪趙州橋》,以拉近與趙縣讀者之距離,只在趙縣境內用此書名流通。     七     本書此一繁體字版,既不同於二○○七年繁體字版,也不同於二○一八年定

稿的三聯簡體字增訂版。這是因為,一部分與兩岸雙方用字遣詞和政治分殊有所不同。另一部分,是我在三聯增訂版基礎上,做了一點最新學術研究資訊的補充,還有,就是字句潤飾上不免又動了手腳。但無論如何,三聯增訂版是原先二○○七年初版的精進版。多虧三聯張龍本人及其所領導編輯團隊的共同努力,在校改上使疏失減到最低不說,另在文字潤飾上,他們也儘量模仿我的學術術語(按:這是做到完全理解作者所欲表達的)來增益我的學術發現。這已不是修訂文字的技術層面,而是進入到特定學術素養和敘事表述技藝的層面。這是三聯的團隊在編輯上展現他們專業的高度。我認為他們完全瞭解西方新文化史究係何物,同時,中文表達上,他們做到要讓其讀者很順暢

地進入這個新穎的閱讀世界去。這沒有具備破解新式學術素養和使老嫗都解的中文表達法這兩道關卡,是不為功的。三聯這本書的製作,使中國當代出版業往上竄升了至少兩個境界。這是在締造新紀錄。     是為序           盧建榮序於二○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景美岳泰峰範大樓  —、薊城戰雲布 萬戶釘棺聲 西元七八三年春天的薊城尚處在戰爭動員的狀態。這年沒有大風雪肆虐,但綿延一年又九個月的戰事隨著傷亡人數的激增,使得薊城人已將就地送走了兩個年節,不,應該說他們根本無心過年。城內喪家愈來愈多,薊城天空晴朗多時,卻壓不住喪家的哀號聲音。這時距離薊城城主朱滔宣佈獨立之建國,國號「冀

」,已四個多月。薊城原是唐帝國盧龍鎮.幽州的首府,這時變成冀國首都。唐帝國第九任皇帝德宗李适獲知有人要從帝國獨立出去當然不是滋味。除了冀國之外,還有趙國、魏國、齊國,以及只有王號沒有國名的蔡州,都從原本帝國的藩鎮獨立成國,這五國結成聯合陣線正在對唐帝國大打獨立戰爭。 薊城到處是喪家,其中有一家姓宋,死者是國主朱滔的先鋒大將之一,叫宋儼。去年陰曆六月三十日魏州城外敵對雙方進行大兵團作戰,結果冀國打了大勝戰,擊敗二十幾萬眾的唐軍。宋儼死於是役,幾天之後宋儼及其好幾萬同袍的遺體被運回薊城。今年陰曆三月的某日,宋儼長子宋再興與三位弟弟伴著哭腫眼的母親公孫氏正在觀看造好的亡父墓誌石。這方誌石會在下個月伴

隨宋儼遺體下葬。這時宋家屋宇內佈置簡樸的靈堂內本來有一些親友還在忙上忙下的,漸漸地,被宋再興一家人的話題所吸引,便放下手邊工作,擠到公孫氏、宋再興母子身邊去聽他們講話。 大夥圍定聽宋再興講話,有幾位後來者擠到人群中,才弄清楚發生何事。原來他在一邊念亡父的墓誌,一邊講解給母親聽。宋再興這時正講到前年的一場戰事,在此役中,宋儼立了功勞。墓誌中對於該戰的鋪敘,是說朱滔所率的盧龍鎮軍是奉帝國最高當局之命出征,討伐的是鄰鎮的成德軍。凡提到唐廷、朱滔以及宋儼等三處,分別以「恩命」、「元戎朱公」以及「我神將府君宋公」加以尊稱。講到宋儼的戰功,則說攻佔恆州和定州兩城,圍困深州城。七月出兵,到了十一月就大破成德

軍。這一場戰爭的慘烈,誌文說:「十萬餘人積屍遍野」,在清理戰場後,則將敵我雙方死亡將士集體掩埋。 請恕我打斷宋家親友的這場談話:這樣的戰爭細節,在官方正史中不見記載,後代的我們幸賴此誌石的出土,才得窺西元七八一 年夏秋間這場戰爭是何等慘烈。